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_第1頁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_第2頁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_第3頁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_第4頁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總則

1.0.1為加強工程質量監(jiān)督管理,統(tǒng)一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保

證工程質量,制訂本規(guī)范。

說明:1.0.1根據(jù)統(tǒng)一布置,現(xiàn)行國家標準《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與驗

收規(guī)范》201中的“土方工程”列入本規(guī)范中。因此,本規(guī)范包括了“土

方工程”的內容。

1.0.2本規(guī)范適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說明:1.0.2鐵路、公路、航運、水利和礦井巷道工程,對地基基礎工

程均有特殊要求,本規(guī)范偏重于建筑工程,對這些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礎

工程,驗收應按專業(yè)規(guī)范執(zhí)行。

1.0.3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術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對施工質

量驗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

說明:1.0.3本規(guī)范部分條文是強制性的,設計文件或合同條款可以有

高于本規(guī)范規(guī)定的標準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規(guī)范規(guī)定的標準。

1.0.4本規(guī)范應與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50300

配套使用。

說明:1.0.4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50300對

各個規(guī)范的編制起了指導性的作用,在具體執(zhí)行本規(guī)范時,應同50300標

準結合起來使用。

1.0.5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除應執(zhí)行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

行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

說明:1.0.5地基基礎工程內容涉與到砌體、混凝土、鋼結構、地下防

水工程以與樁基檢測等有關內容,驗收時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外,尚應

符合相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與本規(guī)范相關的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有:

1《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50203-2001

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50204-2001

3《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50205-2001

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50208-2001

5《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106-2002

6《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79-2002

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50007-2002

2術語

2.0.1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構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

成材料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多層。一般為淺層地基。

2.0.2重錘夯實地基

利用重錘自由下落時的沖擊能來夯實淺層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

一層較為均勻的硬層來承受上部載荷。強夯的捶擊與落距要遠大于重錘夯

實地基。

2.0.3強夯地基

工藝與重錘夯實地基類同,但錘重與落距要遠大于重錘夯實地基。

2.0.4注漿地基

將配置好的化學漿液或水泥漿液,通過導管注入土體也隙中,與

土體結合,發(fā)生物化反應,從而提高土體強度,減小其壓縮性和滲透性。

2.0.5預壓地基

在原狀土上加載,使土中水排出,以實現(xiàn)土的預先固結,減少建

筑物地基后期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載力。按加載方法的不同,分為堆載預壓、

真空預壓、降水預壓三種不同方法的預壓地基。

2.0.6高壓噴射注漿地基

利用鉆機把帶有噴嘴的注漿管鉆至土層的預定位置或先鉆孔后將

注漿管放至預定位置,以高壓使?jié){液或水從噴嘴中射出,邊旋轉邊噴射的

漿液,使土體與漿液攪拌混合形成一固結體。施工采用單獨噴出水泥漿的

工藝,稱為單管法;施工采用同時噴出高壓空氣與水泥漿的工藝,稱為二

管法;施工采用同時噴出高壓水、高壓空氣與水泥漿的工藝,稱為三管法。

2.0.7水泥土攪拌樁地基

利用水泥作為固體劑,通過攪拌機械將其與地基土強制攪拌,硬

化后構成的地基。

2.0.8土與灰土擠密樁地基

在原土中成孔后分層填以素土或灰土,并夯實,使填土壓密,同

時擠密周圍土體,構成堅實的地基。

2.0.9水泥粉煤灰、碎石樁

用長螺旋鉆機鉆孔或沉管樁機成孔后,將水泥、粉煤灰與碎石混

合攪拌后,泵壓或經下料斗投入孔內,構成密實的樁體。

2.0.10錨桿靜壓樁

利用錨桿將樁分節(jié)壓入土層中的沉樁工藝。錨桿可用垂直土錨或

臨時錨在混凝土底板、承臺中的地錨。

3基本規(guī)定

3.0.1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前,必須具備完備的地質勘察資料與工程附近管

線、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公共設施的構造情況,必要時應作施工勘察和

調查以確保工程質量與臨近建筑的安全。施工勘察要點詳見附錄A。

說明:3.0.1地基與基礎工程的施工,均與地下土層接觸,地質資料極

為重要。基礎工程的施工又影響臨近房屋和其他公共設施,對這些設施的

結構善的掌握,有利于基礎工程施工的安全與質量,同時又可使這些設施

得到保護。近幾年由于地質資料不詳或對臨近建筑物和設施沒有充分重視

而造成的基礎工程質量事故或臨近建筑物、公共設施的破壞事故,屢有發(fā)

生。施工前掌握必要的資料,做到心中有數(shù)是有必要的。

3.0.2施工單位必須具備相應專業(yè)資質。并應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

質量檢驗制度。

說明:3.0.2國家基礎建設的發(fā),促成了大批施工企業(yè)應運而生,但這

些企業(yè)良莠不齊,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尤其是地基基礎工程,專業(yè)性較

強,沒有足夠的施工經驗,應付不了復雜的地質情況,多變的環(huán)境條件,

較高的專業(yè)標準。為此,必須強調施工企業(yè)的資質。對重要的、復雜的地

基基礎工程應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資質指企業(yè)的信譽,人員的素質,

設備的性能與施工實績。

3.0.3從事地基基礎工程檢測與見證試驗的單位,必須具備省級以上(含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fā)的資質證書和計量行政主管

部門頒發(fā)的計量認證合格證書。

說明:3.0.3基礎工程為隱蔽工程,工程檢測與質量見證試驗的結果具有

重要的影響,必須有權威性。只有具有一定資質水平的單位才能保證其結

果的可靠與準確。

3.0.4地基基礎工程是分部工程,如有必要,根據(jù)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工

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50300規(guī)定,可再劃分若干個子分部工程。

說明:3.0.4有些地基與基礎工程規(guī)模較大,內容較多,既有樁基又有

地基處理,甚至基坑開挖等,可按工程管理的需要,根據(jù)《建筑工程施工

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所劃分的范圍,確定子分部工程。

3.0.5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應停止施工,由監(jiān)理或建設單位組織

勘察、設計、施工等有關單位共同分析情況,解決問題,消除質量隱患,

并應形成文件資料。

說明:3.0.5地基基礎工程大量都是地下工程,雖有勘探資料,但常有

與地質資料不符或沒有掌握到的情況發(fā)生,致使工程不能順利進行。為避

免不必要的重大事故或損失,遇到施工異常情況出現(xiàn)應停止施工,待妥善

解決后再恢復施工。

4地基

4.1一般規(guī)定

4.1.1建筑物地基的施工應具備下述資料:

2巖土工程勘察資料。

3臨近建筑物和地下設施類型、分布與結構質量情況。

4.1.2砂、石子、水泥、鋼材、石灰、粉煤灰等原材料的質量、檢驗項目、

批量和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

4.1.3地基施工結束,宜在一個間歇期后,進行質量驗收,間歇期由設計

確定。

說明:4.1.3地基施工考慮間歇期是因為地基土的密實,孔隙水壓力的

消散,水泥或化學漿液的固結等均無原則有一個期限,施工結束即進行驗

收有不符實際的可能。至于間歇多長時間在各類地基規(guī)范中有所考慮,但

是參數(shù)數(shù)字。具體可由設計人員根據(jù)要求確定。有些大工程施工周期較長,

一部分已到間歇要求,另一部分仍有施工,就不一定待全部工程施工結束

后再進行取樣檢查,可先在已完工程部位進行,但是否有代表性就應由設

計方確定。

4.1.4地基加固工程,應在正式施工前進行試驗施工,論證設定的施工參

數(shù)與加固效果。為驗證加固效果所進行的載荷試驗,其施加載荷應不低于

設計載荷的2倍。

說明:4.1.4試驗工程目的在于取得數(shù)據(jù),以指導施工。對無經驗可查

的工程更應強調,這樣做的目的,能使施工質量更容易滿足要求,即不造

成浪費也不會造成大面積返工。對試驗荷載考慮稍大一些,有利于分析比

較,以取得可靠的施工參數(shù)。

4.1.5對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強

夯地基、注漿地基、預壓地基,其竣工后的結果(地基強度或承載力)必

須達到設計要求的標準。檢驗數(shù)量,每單位工程不應少于3點,1000m2以

上工程,每lOOn?至少應有1點,3000m2以上工程,每300nl,至少應有1

點。每一獨立基礎下至少應有1點,基槽每20延米應有1點。

說明:4.1.5本條所列的地基均不是復合地基,由于各地各設計單位的

習慣、經驗等,對地基處理后的質量檢驗指標均不一樣,有的用標貫、靜

力觸探,有的用十字板剪切強度等,有的就用承載力檢驗。對此,本條用

何指標不予規(guī)定,按設計要求而定。地基處理的質量好壞,最終體現(xiàn)在這

些指標中。為此,將本條列為強制性條文。各種指標的檢驗方法可按國家

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789的規(guī)定執(zhí)行。

4.1.6對水泥土攪拌復合地基、高壓噴射注漿樁復合地基、砂樁地基、振

沖樁復合地基、土和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復合地基與

夯實水泥土樁復合地基,其承載力檢驗,數(shù)量為總數(shù)為但不

應少于3根。

說明:4.1.6水泥土攪拌樁地基,高壓噴射注漿樁地基,砂樁地基,振

沖樁地基、土和灰土擠密樁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地基與夯實水泥土樁

地基為復合地基,樁是主要施工對象,首先應檢驗樁的質量,檢查方法可

按國家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工程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106的規(guī)定執(zhí)行。

4.1.7除本規(guī)范第4.1.5、4.L6條指定的主控項目外,其他主控項目與

一般項目可隨意抽查,但復合地基中的水泥土攪拌樁、高壓噴射注漿樁、

振沖樁、土和灰土擠密樁、水泥粉煤灰碎石樁與夯實水泥土樁至少應抽查

20%。

說明:4.1.7本規(guī)范第4.1.5、4.L6條規(guī)定的各類地基的主控項目與數(shù)

量是至少應達到的,其他主控項目與數(shù)量是至少應達到的,其他主控項目

與檢驗數(shù)量由設計確定,一般項目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隨時抽查,做好記錄。

復合地基中的樁的施工是主要的,應保證20%的抽查量。

4.2灰土地基

4.2.1灰土土料、石灰或水泥(當水泥替代灰土中的石灰時)等材料與配

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灰土應攪拌均勻。

說明:4.2.1灰土的土料宜用粘土、粉質粘土。嚴禁采用凍土、膨脹土和

鹽漬土等活動性較強的土料。

4.2.2施工過程中應檢查分層鋪設的厚度、分段施工時上下兩層的搭接長

度、夯實時加水量、夯壓遍數(shù)、壓實系數(shù)。

說明:4.2.2驗槽發(fā)現(xiàn)有軟弱土層或孔穴時,應挖除并用素土或灰土分

層填實。最優(yōu)含水量可通過擊實試驗確定。分層厚度可參考表1所示數(shù)值。

表1灰土最大虛鋪厚度

序夯實機具質量(t)厚度O備注

人力送夯,落距

1石夯、木夯0.04-0.08200-250400-500,每夯搭接半

2輕型夯實機械—200-250蛙式或柴油打夯機

3壓路機機重6-10200-300雙輪

4.2.3施工結束后,應檢驗灰土地基的承載力。

4.2.4灰土地基的質量驗收標準應符合表4.2.4規(guī)定。

表4.2.4灰土地基質量檢驗標準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項序檢查項目檢查方法

單位數(shù)值

主1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方法

按拌和時的

2配合比設計要求

體積比

3壓實系數(shù)設計要求現(xiàn)場實測

R

-—1石灰粒徑W5篩選法

試驗室焙燒

般2土料有機質含量%W5

3土顆粒粒徑W5篩分法

R含水量(與要求的最

4±2烘干法

優(yōu)含水量比較)

分層厚度偏差(與設

5±50水準儀

計要求比較)

4.3砂和砂石地基

4.3.1砂、石等原材料質量、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砂、石應攪拌均勻。

說明:4.3.1原材料宜用中砂、粗砂、礫砂、碎石(卵石)、石屑。細

砂應同時摻入2535%碎石或卵石。

4.3.2施工過程中必須檢查分層厚度、分段施工時搭接部分的壓實情況、

加水量、壓實遍數(shù)、壓實系數(shù)。

說明:4.3.2砂和砂石地基每層鋪筑厚度與最優(yōu)含水量可參考表2所示

數(shù)值。

施工時的

每層鋪筑厚度

序壓實方法最優(yōu)含水施工說明備注

()

量(%)

不宜使用干

細砂或含泥

用平板式振搗器往

1平振法200-25015-20量較大的砂

復振搗

所鋪筑的砂

地基

(1)用插入式振搗

(2)插入點間距可

不宜使用細

根據(jù)機械振幅大小

砂或含泥量

決定

振搗器插入深

2插振法飽和較大的砂所

(3)不應插至下臥

鋪筑的砂地

粘性土層

(4)插入振搗完畢

后,所留的孔洞,應

用砂填實

(1)注水高度應超

過每次鋪筑面層

3水撼法250飽和(2)用鋼叉搖撼搗

實插入點間距為100

(3)鋼叉分四齒,

齒的間距80,長300,

木柄長90

(1)用木夯或機械

(2)木夯重40,落距

4夯實法150-200飽和

400-500

(3)一夯壓半夯全

面夯實

適用于大面

6-12t壓路機往復碾

5碾壓法250-3508-12積施工的砂

和砂石地基

注: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其最下層的鋪筑厚度可比上表增加50o

4.3.3施工結束后,應檢驗砂石地基的承載力。

4.3.4砂和砂石地基的質量驗收標準應符合表6.3.4的規(guī)定。

表4.3.4砂與砂石地基質量檢驗標準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項序檢查項目檢查方法

單位數(shù)值

主1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方法

檢查拌和時

2配合比設計要求的體積比或

項重量比

目3壓實系數(shù)設計要求現(xiàn)場實測

1砂石料有機質含量%W5焙燒法

2砂石料含泥量%W5水洗法

3石料粒徑W100篩分法

含水量(與最優(yōu)含水量

項4±2烘干法

比較)

目分層厚度(與設計要求

5±50水準儀6

比較)

4.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4.4.1施工前應對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能(單位面積的質量、厚度、比

重)、強度、延伸率以與土、砂石料等做檢驗。土工合成材料以100m'為

一批,每批應抽查5%。

說明:4.4.1所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種與性能和填料土類,應根據(jù)工程特

性和地基土條件,通過現(xiàn)場試驗確定,墊層材料宜用粘性土、中砂、粗砂、

礫砂、碎石等內摩阻力高的材料。如工程要求墊層排水,墊層材料應具有

良好的透水性。

4.4.2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清基、回填料鋪設厚度與平整度、土工合成材料

的鋪設方向、接縫搭接長度或縫接狀況、土工合成材料與結構的連接狀況

等。

說明:4.4.2土工合成材料如用縫接法或膠接法連接,應保證主要受力方

向的連接強度不低于所采用材料的抗拉強度。

4.4.3施工結束后,應進行承載力檢驗。

4.4.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4.4.4的規(guī)定。

表4.4.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質量檢驗標準

允許偏差或允許

項序檢查項目值檢查方法

單位數(shù)值

置于夾具上做拉伸

主1土工合成材料強度%W5試驗(結果與設計

標準相比)

置于夾具上做拉伸

2土工合成材料延伸率%W3試驗(結果與設計

目標準相比)

3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方法

—?1土工合成材料搭接長度2300用鋼尺量

2土石料有機質含量%W5焙燒法

3層面平整度W100用2m靠尺

4每層鋪設厚度±25水準儀

R

4.5粉煤灰地基

4.5.1施工前應檢查粉煤灰材料,并對基槽清底狀況、地質條件予以檢驗。

說明:4.5.1粉煤灰材料可用電廠排放的硅鋁型低鈣粉煤灰。22。3總含量

不低于70%(或22O32O3總含量),燒失量不大于12%。

4.5.2施工過程中應檢查鋪筑厚度、碾壓遍數(shù)、施工含水量控制、搭接區(qū)

碾壓程度、壓實系數(shù)等。

說明:4.5.2粉煤灰填筑的施工參數(shù)宜試驗后確定。每攤鋪一層后,先

用履帶式機具或輕型壓路機初壓廠2遍,然后用中、重型振動壓路機振碾

3-4遍,速度為2.0-2.5,再靜碾1-2遍,碾壓輪跡應相互搭接,后輪必須

超過兩施工段的接縫。

4.5.3施工結束后,應檢驗地基的承載力。

4.5.4粉煤灰地基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4.5.4的規(guī)定。

表4.5.4粉煤灰地基質量檢驗標準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項序檢查項目檢查方法

單位數(shù)值

主1壓實系數(shù)設計要求現(xiàn)場實測

項2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方法

1粉煤灰粒徑0.001-2.000過篩

氧化鋁與二氧化硅含

2%270試驗室化學分析

3燒失量%W12試驗室燒結法

4每層鋪筑厚度±50水準儀

目含水量(與最優(yōu)含水量

5%±2取樣后試驗室確定

比較)

4.6強夯地基

4.6.1施工前應檢查夯錘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設施與被夯地

基的土質。

說明:4.6.1為避免強夯振動對周邊設施的影響,施工前必須對附近建

筑物進行調查,必要時采取相應的防振或隔振措施,影響范圍約10T5m。

施工時應由鄰近建筑物開始夯擊逐漸向遠處移動。

4.6.2施工中應檢查落距、夯擊遍數(shù)、夯點位置、夯擊范圍。

說明:4.6.2如無經驗,宜先試夯取得各類施工參數(shù)后再正式施工。對

透水性差、含水量高的土層,前后兩遍夯擊應有一定間歇期,一般2-4周。

夯點超出需加固的范圍為加固深度的1/2T/3,且不小于3m。施工時要有

排水措施。

4.6.3施工結束后,檢查被夯地基的強度并進行承載力檢驗。

4.6.4強夯地基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6.6.4的規(guī)定。

表4.6.4強夯地基質量檢驗標準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

項序檢查項目

單位數(shù)值方

規(guī)

1地基強度設計要求

控定

項法

規(guī)

2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定

1夯錘落距±300設

2錘重±100

3夯擊遍數(shù)與順序設計要求數(shù)

目法

4夯點間距±500

5夯擊范圍(超出基礎范圍距設計要求用

離)鋼

6前后兩遍間歇時間設計要求

說明:4.6.4質量檢驗應在夯后一定的間歇之后進行,一般為兩星期。

4.7注漿地基

4.7.1施工前應掌握有關技術文件(注漿點位置、漿液配比、注漿施工技

術參數(shù)、檢測要求等)。漿液組成材料的性能符合設計要求,注漿設備應

確保正常運轉。

說明:4.7.1為確保注漿加固地基的效果,施工前應進行室內漿液配比

試驗與現(xiàn)場注漿試驗,以確定漿液配方與施工參數(shù)。常用漿液類型見表3

表3常用漿液類型

漿液漿液類型

水泥漿

不穩(wěn)定粒狀漿液

水泥砂漿

粒狀漿液(懸液)

粘土漿

穩(wěn)定粒狀漿液

水泥粘土漿

無機漿液硅酸鹽

化學漿液(溶液)

有機漿液環(huán)氧樹脂類

甲基丙烯酸脂類

丙烯酰胺類

木質素類

其他

4.7.2施工中應經常抽查漿液的配比與主要性能指標,注漿的順序、注漿

過程中的壓力控制等。

說明:4.7.2對化學注漿加固的施工順序宜按以下規(guī)定進行:

1加固滲透系數(shù)相同的土層應自上而下進行。

2如土的滲透系數(shù)隨深度而增大,應自下而上進行。

3如相鄰土層的土質不同,應首先加固滲透系數(shù)大的土層。

檢查時,如發(fā)現(xiàn)施工順序與此有異,應與時制止,以確保工程質量。

4.7.3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注漿體強度、承載力等。檢查孔數(shù)為總量的2%

-5%,不合格率大于或等于20%時應進行二次注漿。檢驗應在注漿后15d

(砂土、黃土)或60d(粘性土)進行。

4.7.4注漿地基的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4.7.4的規(guī)定。

表4.7.4注漿地基質量檢驗標準

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檢查方法

單位數(shù)值

查產品合

水泥設計要求格證書或

抽樣送檢

注漿用砂:粒徑

細度模

<2.5

數(shù)

試驗室試

<2.0

主%驗

含泥量

<3

與有機

1料

物含量

檢注漿用粘土:塑性指數(shù)

U

粘>14

%

粒含量

>25

試驗室試

%

<5

砂量

%

<3

機物含量

不粗于同時使用

粉煤灰:細度

試驗室試

的水泥

燒失量

%<3

水玻璃:模數(shù)2.5-3.3抽樣送檢

查產品合

其他化學漿液設計要求格證書或

抽樣送檢

2注漿體強度設計要求取樣檢驗

按規(guī)定方

3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

1各種注漿材料稱量誤差%<3抽查

2注漿孔位±20用鋼尺量

量測注漿

3注漿孔深±100

項管長度

檢查壓力

U4注漿壓力(與設計參數(shù)比)%±10

表讀數(shù)

4.8預壓地基

4.8.1施工前應檢查施工監(jiān)測措施,沉降、孔隙水壓力等原始數(shù)據(jù),排水

設施,砂井(包括袋裝砂井)、塑料排水帶等位置。塑料排水帶的質量標

準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B的規(guī)定。

說明:4.8.1軟土的固結系數(shù)較小,當土層較厚時,達到工作要求的固

結度需時較長,為此,對軟土預壓應設置排水通道,其長度與間距宜通過

試壓確定。

4.8.2堆載施工應檢查堆載高度、沉降速率、真空預壓施工應檢查密封膜

的密封性能、真空表讀數(shù)等等。

說明:4.8.2堆載預壓,必須分級堆載,以確保預壓效果并避免坍滑事

故。一般每天沉降速率控制在10T5,邊樁位移速率控制在4-7??紫端?/p>

壓力增量不超過預壓荷載增量60%,以這些參考指標控制堆載速率。

真空預壓的真空度可一次抽氣至最大,當連續(xù)5d實測沉降小于每

天2或固結度280%,或符合設計要求時,可停止抽氣,降水預壓可參考

本條。

4.8.3施工結束后,應檢查地基土的強度與要求達到的其他物理力學指

標,重要建筑物地基應做承載力檢驗。

說明:4.8.3一般工程在預壓結束后,做十字板剪切強度或標貫、靜力

觸探試驗即可,但重要建筑物地基就應做承載力檢驗。如設計有明確規(guī)定

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檢驗。

4.8.4預壓地基和塑料排水帶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4.8.4的規(guī)定。

表4.8.4預壓地基和塑料排水帶質量檢驗標準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項序檢查項目檢查方法

單位數(shù)值

主1預壓載荷%W2水準儀

根據(jù)設計要求采

控2固結度(與設計要求比)%W2

用不同的方法

3承載力或其他性能指標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方法

1沉降速率(與控制值比)%±10水準儀

2砂井或塑料排水帶位置±100用鋼尺量

砂井或塑料排水帶插入深插入時用經緯儀

3±200

度檢查

插入塑料排水帶時的回帶

4W500用鋼尺量

長度

塑料排水帶或砂井高出砂

52200用鋼尺量

墊層距離

插入塑料排水帶的回帶根

6%<5目測

數(shù)

注:如真空預壓,主控項目中預壓載荷的檢查為真空降低值《2%。

4.9振沖地基

4.9.1施工前應檢查振沖的性能,電流表、電壓表的準確度與填料的性能。

說明:4.9.1為確切掌握好填料量、密實電流和留振時間,使各段樁體

都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應通過現(xiàn)場試成樁確定這些施工參數(shù)。填料應選擇不

溶于地下水,或不受侵蝕影響且本身無侵蝕性和笥能穩(wěn)定的硬粒料。對粒

徑控制的目的,確保振沖效果與效率。粒徑過大,在邊振邊填過程中難以

落入孔內;粒徑過細小,在孔中沉入速度太慢,不易振密。

4.9.2施工中應檢查密度電流、供水壓力、供水量、填料量、孔底留振時

間、振沖點位置、振沖器施工參數(shù)等(施工參數(shù)由振沖試驗或設計確定)。

說明:4.9.2振沖置換造孔的方法有排孔法,即由一端開始到另一端結

束;跳打法,即每排孔施工時隔一孔造一孔,反復進行;帷幕法,即先造

外圍2-3圈孔,再造內圈孔,此時可隔一圈造一圈或依次向中心區(qū)推進。

振沖施工必須防止漏孔,因此要做好孔位編號并施工復查工作。

4.9.3施工結束后,應在有代表性的地段做地基強度或地基承載力檢驗。

說明:4.9.3振沖施工對原土結構造成擾動,強度降低。因此,質量檢

驗應在施工結束后間歇一定時間,對砂土地基間隔2-3周。樁頂部位由于

周圍約束力小,密實度較難達到要求,檢驗取樣應考慮此因素。對振沖密

實法加固的砂土地基,如不加填料,質量檢驗主要是地基的密實度,宜由

設計、施工、監(jiān)理(或業(yè)主方)共同確定位置后,再進行檢驗。

4.9.4振沖地基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4.9.4的規(guī)定。

表4.9.4振沖地基質量檢驗標準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項序檢查項目檢查方法

單位數(shù)值

1填料粒徑設計要求抽樣檢查

密實電流(粘性土)

電流表讀數(shù)

主密實電流(砂性土或粉

A50-55

土)

A40-50

2

(以上為功率30振沖

項電流表讀

器)

數(shù),A。為空振

A(1.5-2.0)Ao

U

密實電流(其他類型振電流

沖器)

3壓實系數(shù)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方法

1石灰粒徑W5抽樣檢查

—*2土料有機質含量%W5用鋼尺量

3土顆粒粒徑或5用鋼尺量

含水量(與要求的最優(yōu)

項4±2用鋼尺量

含水量比較)

U分層厚度偏差(與設計量鉆桿或重

5±50

要求比較)錘測

4.10高壓噴射注漿地基

4.10.1施工前應檢查水泥、外摻劑等的質量,樁位,壓力表、流量表的

精度或靈敏度,高壓噴射設備的性能等。

說明:4.10.1高壓噴射注漿工藝宜用普遍硅酸鹽工藝,強度等級不得低

于32.5,水泥用量,壓力宜通過試驗確定,如無條件可參考下表:

表41m樁長噴射樁水泥用量表

強度為32.5噴射施工方法

樁徑()樁長(m)普硅水泥單

單管二重管二百

位用量

06001200-250200-250-

中8001300-350300-350—

350-400

0)9001350-400—

(新)

400-450400-450

①10001700-800

(新)(新)

500-600

012001-800-900

(新)

700-800

014001-900-1000

(新)

注:“新”系指采用高壓水泥漿泵,壓力為36-40,流量80-110的新單管

法和二重管法。

水壓比為0.7-1.0較妥,為確保施工質量,施工機具必須配置準確的計量

儀表。

4.10.2施工中應檢查施工參數(shù)(壓力、水泥漿量、提升速度、旋轉速度

等)與施工程序。

說明:4.10.2由于噴射壓力較大,容易發(fā)生竄漿,影響鄰孔的質量,應

采用間隔跳打法施工,一般二孔間距大于1.5m.

4.10.3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樁體強度、平均直徑、樁身中心位置、樁體

質量與承載力等。樁體質量與承載力應在施工結束后28d進行。

說明:4.10.3如不做承載力或強度檢驗,則間歇期可適當縮短。

4.10.4高壓噴射注漿地基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4.10.4的規(guī)定。

表4.10.4高壓噴射注漿地基質量檢驗標準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項序檢查項目檢查方法

單位數(shù)值

查產品合格證書

主1水泥與外摻劑質量符合出廠要求

或抽樣送檢

控查看流量表與水

2水泥用量設計要求

泥漿水灰比

項3樁體強度或完整性檢驗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方法

U4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方法

1鉆孔位置W50用鋼尺量

經緯儀測鉆桿或

2鉆孔垂直度%WL5

實測

3孔深+用鋼尺量

4注漿壓力按設定參數(shù)指標查看壓力表

項5樁體搭接>200用鋼尺量

6樁體直徑W50開挖后用鋼尺量

U

開挖后樁頂下500

7樁身中心允許偏差WO.2D處用鋼尺量,D為

樁徑

4.11水泥土攪樁地基

4.11.1施工前應檢查水泥與外摻劑的質量、樁位、攪拌機工作性能與各種

計量設備完好程度(主要是水泥漿流量計與其他計量裝置)。

說明:4.11.1水泥土攪拌樁對水泥壓力量要求較高,必須在施工機械上

配置流量控制儀表,以保證一定的水泥用量。

4.11.2施工中應檢查機頭提升速度、水泥漿或水泥注入量、攪拌樁的長

度與標高。

說明:4.11.2水泥土攪拌樁施工過程中,為確保攪拌充分,樁體質量

均勻,攪拌機頭提速不宜過快,否則會使攪拌樁體局部水泥量不足或水泥

不能均勻地拌和在土中,導致樁體強度不一,因此規(guī)定了機頭提升速度。

4.11.3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樁體強度、樁體直徑與地基承載力。

4.11.4進行強度檢驗時,對承重水泥土攪拌樁應取90d后的試件;對支

護水泥土攪拌樁應取28d后的試件。

說明:4.11.4強度檢驗取90d的試樣是根據(jù)水泥土的特性而定,如工

程需要(如作為圍護結構用的水泥攪拌樁施工的影響因素較多,故檢查數(shù)

量略多于一般樁基。

4.11.5水泥土攪拌樁地基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4.11.5的規(guī)定。

表4.11.5水泥土攪拌樁地基質量檢驗標準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項序檢查項目檢查方法

單位數(shù)值

主查產品合格證

1水泥與外摻劑質量設計要求

書或抽樣送檢

2水泥用量參數(shù)指標查看流量計

3樁體強度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辦法

目4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辦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