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菌的檢驗分支桿菌屬及相似屬_第1頁
致病菌的檢驗分支桿菌屬及相似屬_第2頁
致病菌的檢驗分支桿菌屬及相似屬_第3頁
致病菌的檢驗分支桿菌屬及相似屬_第4頁
致病菌的檢驗分支桿菌屬及相似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致病菌的檢驗分支桿菌屬及相似屬第2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第1節(jié)分枝桿菌屬(Mycobacterium)分支桿菌是一類細長或稍彎的桿菌,因有分枝生長趨勢而得名。此菌屬的最顯著特性為其胞壁中含有大量類脂,可達菌體干重的40%,形成粗糙菌落,難用一般染料染色。第3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第1節(jié)分枝桿菌屬(Mycobacterium)——若設法使之著色后,又不易以含3%HCI的酒精脫色。這種能抵抗鹽酸酒精脫色的細菌稱為抗酸桿菌?!揪鷮俜N類頗多,其中可引起人類和動物疾病的有:(1)人型、牛型以及禽結核桿菌;(2)麻風桿菌。這些細菌多為慢性感染,因長期遷延而致組織病變。第4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第1節(jié)分枝桿菌屬(Mycobacterium)分支桿菌屬主要有3種:結核分支桿菌(M.tuberculosis)、牛分支桿菌(M.bovis)、禽分支桿菌(M.avium),是引起人類以及畜禽結核病的病原體。這里只介紹結核分支桿菌。第5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一結核分支桿菌(M.tuberculosis)1、形態(tài)與染色特性——細長略彎,端鈍園,0.4×1-4μm,單個或分枝狀排列,無莢膜、無鞭毛、無芽胞。在陳舊的病灶和培養(yǎng)物中形態(tài)不典型,呈顆粒,串球,短棒,長絲形等。第6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一結核分支桿菌(M.tuberculosis)

——結核桿菌常用萎-鈉氏(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染色,菌染成紅色,其他非抗酸細菌及細胞等呈藍色。第7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2、培養(yǎng)特性——專性需氧。營養(yǎng)要求高,在含蛋黃、馬鈴薯、甘油和天門冬素等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才能生長。最適pH6.5-6.8,最適溫度37℃,生長緩慢,接種后培養(yǎng)3-4周才出現肉眼可見菌落。第8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2、培養(yǎng)特性——菌落干燥、堅硬、表面顆粒狀、乳酪色或黃色,形似菜花。液體培養(yǎng)呈粗糙皺紋狀菌膜,加入水溶性脂肪酸Tween-80,可降低結核桿菌表面的疏水性,使其呈均勻分散生長,有利于藥物敏感試驗。第9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3、抵抗力結核桿菌對某些理化因子抵抗力較強。在干痰中存活6-8個月;粘附于塵埃上,保持傳染性8-10d;在3%HCl或NaOH溶液中耐受30min,常以酸或堿處理污染的樣品,以殺死雜菌,提高檢出率;對濕熱、紫外線、酒精抵抗力弱:液體加熱62-63℃15min,日光直射2-3h,75%酒精數分鐘即死亡。第10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4、變異性對鏈霉素、利福平、異煙肼等抗結核藥物易產生耐藥性。耐藥菌株常伴隨活力和毒力減弱,如異煙肼耐藥菌株對豚鼠的毒力消失,但對人仍有一定致病性??ń榫?BacilliCalmette-Giierin,BCG):卡-介(Calmette-Gerine)二氏將牛型結核桿菌培養(yǎng)于膽汁、甘油、馬鈴薯培養(yǎng)基,經230次傳代,歷時13年,其毒力發(fā)生變異,成為對人無致病性,而仍保持良好免疫性的菌株,接種人體后可獲得對該菌的免疫力。

第11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5、致病因子結核分支桿菌無內毒素、外毒素和侵襲性酶,其致病作用主要靠菌體成份,特別是胞壁中所含的大量脂質。脂質含量與結核桿菌的毒力相關,含量愈高毒力愈強。

1、脂質(Lipide)占菌體干重20-40%,胞壁干重的60%,主要是磷脂、脂肪酸和蠟質,大多與蛋白質或多糖結合成復合物。①磷脂:刺激單核細胞增生,抑制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使病灶組織溶解不完全,形成干酪樣壞死。第12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②脂肪酸:在脂質中比重較大,其中6,6-二分枝酰-a,a‘-海澡糖(6,6-Dimycocyl-a,a’-D-trehalose)能破壞細胞線粒體膜,毒害微粒體酶類,抑制中性粒細胞游走和吞噬,引起慢性肉芽腫。具有該物質的結核桿菌毒株,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能緊密粘成索狀,稱為索狀因子(cordfactor)。③蠟質D:為胞壁主要成分,是一種肽糖脂(Piptidoglycolipids)與分枝菌酸(My-colicacid)的復合物,能引起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并具有佐劑作用。第13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④硫酸腦苷脂(salfatides)和硫酸多?;T杼?Multiasiylatedtrehalosesalfate):存在于結核桿菌毒株胞壁,能抑制吞噬細胞中的吞噬小體與溶酶體融合,使結核桿菌在細胞內存活。這類糖脂能結合中性紅染料。產生中性紅反應,借此可鑒定結核桿菌的毒力。

2、蛋白質(Protein)結核桿菌菌體內含數種蛋白質,重要的是結核菌素(tuberculin),其與蠟質D結合后,能引起較強的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蛋白質具免疫原性,但無保護作用。第14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3、多糖(Polysuccharides)多糖常與脂質結合存在于胞壁中,主要有半乳糖,甘露醇、阿拉拍糖等。多糖可使中性粒細胞增多,引起病灶局部細胞浸潤。4、核酸(Nucleicacid)核糖體核糖核酸(Ribonucleieacidribosonic,rRNA)是本菌的免疫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細胞免疫。

第15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6、致病性結核桿菌的致病作用可能是細菌在組織細胞內頑強增殖引起的炎癥反應,以及誘導機體產生的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有關。結核桿菌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損的皮膚粘膜進入機體,侵犯多種組織器官,引起相應器官的結核病,其中以肺結核最常見。動物則常見內臟(如腸道等)結核。

第16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6、致病性第17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7、免疫性

結核分支桿菌的免疫原rRNA和變應原結核菌素可誘發(fā)機體產生由T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和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人類及動物對結核桿菌的感染率很高,但發(fā)病率卻較低,這表明機體感染結核桿菌可獲得一定免疫力,其持久性依賴于結核桿菌在機體內的活性,一旦體內結核桿菌消失,抗結核免疫力也隨之消失,這種免疫稱為有菌免疫或傳染性免疫(Infectionimmunify)。第18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8、微生物診斷

肺炎結核最好取早晨第一次咯痰;腎或膀胱結核以無菌導尿;腸結核采糞便,結核性腦膜炎取腦脊液;胸膜炎、腹膜炎或骨髓結核等則穿刺取膿汁。

1、涂片染色咯痰可直接涂片。用抗酸染色法,若鏡檢找到抗酸性桿菌,可能是結核桿菌,單憑形態(tài)染色不能確定是結核桿菌,需進一步分離培養(yǎng)鑒定。標本中結核桿菌量少時應濃縮集菌后再涂片染色鏡檢,以提高陽性檢出率。第19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無菌直接采取的腦脊液和導尿可直接離心集菌??┨岛图S便標本需用4%NaOH或3%HCl或6%H2SO4處理,然后用離心沉淀集菌作抗酸染色檢查、分離培養(yǎng)或動物試驗。第20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2、分離培養(yǎng)結核分支桿菌生長緩慢,培養(yǎng)期長,當接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上(如青霉素血液瓊脂),以蠟封口防止干燥。37℃培養(yǎng)4-6周后檢查,該菌生長緩慢,菌落干燥、顆粒狀、乳酪色,菜花狀。

3、動物試驗常用豚鼠或地鼠鑒別疑似結核桿菌的分離培養(yǎng)物和其毒力。取濃縮集菌標本1ml注射于豚鼠腹股溝皮下,經3-4周飼養(yǎng)觀察,如出現局部淋巴結腫大,消瘦或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可及時剖檢,注意觀察淋巴結、肝、脾、肺等臟器有無結核病變。

4、變態(tài)反應我國常用皮內法和點眼法,皮內法4mm以上為陽性;2-4mm為可疑;2mm以下為陰性??蓹z出95~98%的結核病牛。第21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9、預防

1、預防接種卡介苗接種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廣泛接種卡介苗能大大地降低結核病的發(fā)病率。

2、治療人類結核病的治療在于控制疾病,促使病灶愈合,消除癥狀和防止復發(fā)。常用的藥物有鏈霉素、對氨水楊酸鈉、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各種抗結核藥物如合并應用,有協同作用,且能降低耐藥性的產生,減少毒性。因耐藥菌株出現較多,因此由病人體內人分離的結核菌株在治療過程中應作藥敏試驗。

3、定期檢測動物發(fā)病或檢測陽性后一般不治療,直接淘汰作無害化處理。第22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第23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第2節(jié)放線菌屬(Actinomyces)

是處于細菌和真菌之間的一群單細胞微生物,具有分支的細絲狀菌絲;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特別是土壤;在自然界物質轉化中起作用,許多抗生素都是由放線菌產生的(如鏈霉素、土霉素等);已知的病原菌有牛放線菌和依氏放線菌。

第24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放線菌屬1.形態(tài)與染色特性

G-,長短不一,多數為分支狀細菌絲組成的菌絲體;菌絲橫徑約1~2μm,無隔膜,不具核膜;無運動性,無芽胞,非抗酸性。第25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2.

生理特性厭氧或微需氧(厭氧培養(yǎng)時需CO2);最適生長溫度為30~32℃,致病性放線菌在37~40℃也生長良好;中性偏堿pH環(huán)境適于生長;發(fā)酵葡萄糖、接觸酶陰性、氧化酶陰性。第26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3.繁殖斷裂繁殖——從菌絲斷片形成新的菌絲體;孢子形成——主要繁殖方式第27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4.致病性及其他特性能致病的很少;已知的病原菌主要有牛放線菌和依氏放線菌,引起牛、豬的放線菌?。ㄒ灶M骨多見)。對青霉素、鏈霉素、四環(huán)素、頭孢霉素和林肯霉素敏感,可用于治療。第28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

第3節(jié)棒狀桿菌屬(Corynebacterium)

白喉桿菌(C.diphtheria):引起人類白喉的病原菌。1、形態(tài)染色:G+細長桿菌,美蘭染色兩端有異染顆粒(極體)。第29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白喉桿菌2、培養(yǎng)特性:需血清或血液,生長快,亞碲酸鉀瓊脂上長成黑色菌落。3、抵抗力:對干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較其他無芽胞菌強;對熱和消毒劑抵抗力較弱。4、致病與免疫(1)致病性①致病物質:侵襲力(白喉索狀因子)、外毒素毒性強,由A和B兩個片段組成,A片段有毒,B片段無毒,起輔助作用。第30頁,共33頁,星期六,2024年,5月4、致病與免疫②可引起人類白喉,易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