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滬教版(全國)九年級化學下冊第6章溶解現(xiàn)象章節(jié)測試試題(含詳細解析)_第1頁
2022年滬教版(全國)九年級化學下冊第6章溶解現(xiàn)象章節(jié)測試試題(含詳細解析)_第2頁
2022年滬教版(全國)九年級化學下冊第6章溶解現(xiàn)象章節(jié)測試試題(含詳細解析)_第3頁
2022年滬教版(全國)九年級化學下冊第6章溶解現(xiàn)象章節(jié)測試試題(含詳細解析)_第4頁
2022年滬教版(全國)九年級化學下冊第6章溶解現(xiàn)象章節(jié)測試試題(含詳細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滬教版(全國)九年級化學下冊第6章溶解現(xiàn)象章節(jié)測試

考試時間:90分鐘;命題人:化學教研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填寫在試卷規(guī)定位置上

3、答案必須寫在試卷各個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

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第I卷(選擇題30分)

一、單選題(1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30分)

1、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油與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B.食鹽水倒出一半后濃度降低

C.升溫會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D.蔗糖可以無限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打鹵面是山西的一種傳統(tǒng)面食,調料“鹵”的做法是將各種食材、調味品加入水中熬煮而成,下

列物質加入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

A.木耳B.韭菜C.雞蛋D.食鹽

3、早在二十世紀初,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在氨堿法制純堿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更為先進的侯氏制堿法,

生產(chǎn)出Na2c的同時得到副產(chǎn)品NH£1,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fā)展。實驗測得Na2c和NH£1的溶解

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解NaaCO/

度4U

g-Z>7rNH4Cl

20

h卜溫度七

A.NH£1的溶解度大于Na£03的溶解度

B.tJC時,100g的Na2c。3飽和溶液中含溶質20g

C.tz℃時,NazCOs和NH£1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

D.將t2℃時NazCCh和NH4cl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JC,Na2c(X晶體析出的多

4、某實驗小組進行“配制117gl0%的氯化鈉溶液”實驗活動時出現(xiàn)了以下錯誤操作,其中不影響所

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是

5、在牙膏中,常用輕質碳酸鈣粉末作摩擦劑。某科技小組以石灰石為原料模擬工業(yè)制備輕質碳酸鈣

的工藝如圖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為CaC03,含少量SiO?;Si(X不參加反應,也不溶于水)。下列

說法錯誤的是

氣體X

r1

石灰石一*隔庶]一?固體甲一操作I|一濾液一H操作n|~~?輕質碳酸鈣

足量水不溶性固體乙

A.氣體X為CO?

B.不溶性固體乙為SiO2,

C.圖中向固體甲中加水放出熱量

D.操作I用到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漏斗、玻璃棒、燒杯

6、分類是解決復雜問題的一種思維方法,下列相關分類不正確的是

A.根據(jù)物質反應的能量變化,可將化學反應分為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B.根據(jù)物質組成元素是否異同,可將物質分為單質和氧化物

C.根據(jù)水中含有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多少,可將地表水分為硬水和軟水

D.根據(jù)物質溶解能力的大小,可將物質的溶解性分為易溶、可溶、微溶和難溶

7、若要研究溫度對蔗糖溶解快慢的影響,應對比

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蠟燭在空氣中燃燒固體質量減少,違背了質量守恒定律

B.用洗滌劑去油污屬于乳化現(xiàn)象

C.常見的凈水方法有沉降、過濾、吸附、蒸儲等

D.可利用加熱銅粉的方法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9、如圖是KNCh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02040608°溫度七

A.60c時,b、c點對應的都是飽和溶液

B.將a點的飽和溶液從20℃升溫到60℃時仍是飽和溶液

C.將b點的飽和溶液降溫到a點,有晶體析出

D.60℃時,向50g水中加入60gKNOs,形成不飽和溶液

10、分類正確的是

A.單質:冰、鐵、碳B.氧化物:生石灰、干冰、石墨

C.溶液:礦泉水、石灰水、蒸儲水D.晶體:膽研、氯化鈉、硝酸鉀

第n卷(非選擇題7。分)

二、填空題(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15分)

1、下面是某同學配制100g質量分數(shù)為15%的氯化鈉溶液的主要過程。

配制上述溶液的主要步驟有:計算、稱量、量取、溶解。

(1)計算:氯化鈉固體的質量是go

(2)本實驗是定量實驗,選擇儀器不恰當或操作不規(guī)范都會導致實驗結果有錯誤。實驗時選擇量筒

規(guī)格應為(填“50mL”或“100mL”)。在量取水時俯視量筒讀數(shù)(其它操作均正確),所得溶

液的質量分數(shù)15%(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實驗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若用20%的NaCl溶液100g稀釋成質量分數(shù)為10%的NaCl溶液,需加水mL。

2、水與溶液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

(1)如圖為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g

0t2

溫度七

①甲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乙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填“大”或“小”);若甲中含有少量

的乙,提純甲應采用的結晶方法是o

②時,將60g的甲、乙分別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能形成的飽和溶液是物質。

③將tjc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c,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關系是甲(填

“>”“<”"二”)乙。

(2)欲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0.9%的氯化鈉溶液,需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1%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為

(列式即可)。

3、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鏁r,甲、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

等;40C時,將等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分別蒸發(fā)等質量的水,則析出固體的質量甲_____乙(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40℃時,將60g甲飽和溶液稀釋到20%,需要加水的質量為

_________go

g;

圖1是氯化鈉、碳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

Na2c03

(1)3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填“>”、或“=")碳酸鈉的溶解度。

(2)40C時,向兩只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氯化鈉、碳酸鈉40g,所得兩種溶液中溶

質的質量分數(shù)較大的是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3)在我國某鹽湖周邊百姓有在鹽湖中“冬天撈堿(NaEOs),夏天曬鹽(NaCl)”的做法。其中

“夏天曬鹽”的原理是。

(4)向圖2所示的燒杯中加入某物質后,試管中晶體逐漸溶解。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_____________(填序號)。

A.水B.生石灰C.硝酸銹D.食鹽

5、如圖是不含結晶水的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看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度60

/Z二

g

45

30

15

0tl12t3

溫度七

(1)M點表示的含義是0

(2)時,將20g甲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是g?

(3)t3℃時,將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G°C,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

小的順序是O

(4)若甲物質中混有少量乙物質,最好采用的方法提純甲。

三、判斷題(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15分)

1、實驗室需要配制10%的氯化鈉溶液,氯化鈉固體可以直接放在托盤上稱量(—)

2、有時某一物質的溶液是稀溶液,同時也可能是飽和溶液()

3、除去食鹽水中可溶性雜質的化學原理是使雜質離子以沉淀或氣體的形式從食鹽水中分離出去

()

4、配制100g質量分數(shù)為5%的氯化鈉溶液,用量筒量取水時,視線俯視刻度一定會導致所配溶液濃

度偏高()

5、要將一瓶飽和的石灰水變成不飽和溶液可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四、計算題(5小題,每小題6分,共計30分)

1、現(xiàn)有90gl0%的NazSO,溶液,經(jīng)過下列操作后,計算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

(1)加入110g水:;

(2)加入10gNa2sO,,完全溶解;

(3)加入10g20%的NazSO,溶液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步驟)

2、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如圖是某輸液瓶標簽上的部分內容。由此可知:

葡萄糖注射液

(CsHnOs)

【成分】葡萄糖,水

【規(guī)格】500mL

質量分數(shù)5%

【性狀】液體,味甜

【貯藏】密閉保存

(1)葡萄糖由_____種元素組成。

(2)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3)要把10g這種葡萄糖稀釋為2%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go

3、某補鈣劑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為了測定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量

分數(shù),小明同學稱取20g補鈣劑放入燒杯中,再將8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應后,測得的實驗

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第4

實驗次數(shù)第1次第2次第3次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

20202020

(g)

燒杯中剩余物質的質

38.256.475.695.6

量(g)

(1)實驗全部完成后,燒杯中的溶質為(填化學式)。

(2)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3)加入的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計算結果百分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

4、石灰廠為了測定一批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取用25g石灰石樣品,把125g稀鹽酸分

5次加入樣品中(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余的成分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充分反應后經(jīng)過

濾、干燥等操作,最后稱量,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次數(shù)12345

稀鹽酸的用量25g25g25g25g25g

剩余固體的質量2015g10g5g5g

(1)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

(2)計算該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5、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當?shù)氐氖沂ㄖ饕煞质荂aCU)的質量分數(shù),他們做了如下實驗:取

24克樣品放入燒杯中,向其中逐漸加入100克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

應),所用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與剩余固體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圖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

(1)石灰石樣品中CaCOs的質量為克。。

(2)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請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寫出完整的計算步驟,結果保留一位小

數(shù))

五、實驗探究(2小題,每小題5分,共計10分)

1、某?;瘜W興趣小組在老師指導下,對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制取氧氣進行再探究。

(初步探究)寫出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繼續(xù)探究)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溶液也可作為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氯化銅溶液中

含有HQ、Cu,cr,到底哪種微粒對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呢?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員0;

猜想二:可能是;

猜想三:可能是C1,

(分析交流)猜想一肯定是錯誤的,因為o

(實驗探究)為了進一步驗證猜想,小組同學設計了如表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

其他條件不變,向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無明顯變化

其他條件不變,向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NazSCh溶液無明顯變化

其他條件不變,向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__(填化學式)溶液立即產(chǎn)生大量氣泡

(結論反思)猜想成立。

(拓展應用)與課本中二氧化鎬相比,從循環(huán)利用的角度分析,(填“二氧化鎬”或“氯化銅

溶液”)更適合作該反應的催化劑。

(深入探究)小組同學查閱了不同金屬離子對過氧化氫分解影響的實驗資料得知,100℃時,在不同

金屬離子存在下,純過氧化氫24h的分解率如表所示。

實驗編號離子加入量(mg/L)分解率%

①無-2

②Al3+1.02

③Fe>1.015

④Cu2+0.186

⑤Cr3+0.196

(交流反思)實驗①的目的是,通過以上探究可得出的結論:(寫一點即可)。

(繼續(xù)探究)在實驗時,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實驗室氯化銅溶液的顏色有綠色、藍色等,氯化銅溶液顏色與

什么有關呢?

(1)小組同學提出氯化銅溶液的顏色可能與溶液的濃度有關。

(實驗)步驟I:用托盤天平稱取無水氯化銅固體5.0g置于小燒杯中;步驟II:往小燒杯中加入一

定量的蒸儲水,攪拌,觀察溶液的顏色并記錄。

室溫下的實驗現(xiàn)象及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水的密度為Ig/mL)

加入

水的

5101520253035404550

體積

/mL

溶液

深綠墨綠墨綠藍綠綠色深藍藍色藍色淺藍淡藍

顏色

a上述實驗可以得到的結論是氯化銅溶液顏色和其濃度有關。

b僅從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判斷,為配制藍色的氯化銅溶液,其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超過(數(shù)據(jù)精

確到0.l%)o

(2)老師提示氯化銅溶液顏色還與溫度有關,請設計實驗驗證。

2、某小組欲配制一定濃度的氯化鏤溶液并探究其酸堿度與濃度及溫度的關系。

(1)計算:已知氯化錢在20℃時溶解度為37.2g/100g水,該溫度下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精確到0.1,下同),配制90g該溶液需氟化核的質量為go

(2)稱量所需氯化鍍固體的質量:在圖17-5中分別標出所選祛碼的質量和游碼的示數(shù)

(3)量取水的體積:用mL規(guī)格的量筒取mL水(p水,Ig/cn?)。

(4)溶解:若用來配制溶液的燒杯剛用少量蒸儲水潤洗過,其他操作無誤,則所配制的氯化鏤溶液

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5)測溶液的酸堿度:要測定上述溶液的酸堿度,除有正確的操作步驟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質

中的(填序號)來進行實驗。

①pH試紙②紫色石蕊試液③酚醐試液

組內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甲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飽和溶液沾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

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4。

乙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儲水將pH試紙潤濕,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鏤飽和溶液沾

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5。

丙同學:將pH試紙直接浸入氯化鏤飽和溶液中,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6。

(6)評價與反思;三位同學中操作正確的是同學o指出其余同學的操作錯誤:同

學:;同學:。

(7)設計探究實驗:為了探究其酸堿度與溶液的濃度溫度是否有關,采用以下四個步驟研究。請完

成第一、第二、第三步實驗步驟。(不必寫實驗中涉及的儀器)

第一步: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10%的氯化核溶液各40g,分別需稱取上述氯化鏤飽和溶液各

g、g,再加水稀釋至40g;

第二步:在相同下;分別測5%、10%和上述飽和的氯化鍍溶液的pH;

第三步:;

第四步:根據(jù)測得數(shù)據(jù)綜合分析得出氯化核溶液的酸堿度與濃度、溫度的關系。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C

【詳解】

A、植物油不溶于水,無法達到均一穩(wěn)定的狀態(tài),因此只能是乳濁液,故選項錯誤;

B、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各部分性質相同,食鹽水溶液倒出一部分后,剩余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

變,故選項錯誤;

C、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著壓強的增大而增大,故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可以采用升高溫度、減小壓強的方法,故選項正確;

D、室溫下,蔗糖易溶于水,但不能在一定量的水中無限量地溶解,故選項錯誤。

故選:Co

2、D

【詳解】

木耳、韭菜、雞蛋不溶于水;食鹽溶于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故選Do

3、C

【詳解】

A、溫度不確定,無法比較溶解度大小,不符合題意;

B、tJC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20g碳酸鈉,則120g的Na2c飽和溶液中含

溶質20g,不符合題意;

C、時,碳酸鈉和氯化錢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40g碳酸鈉或氯化核,則

Na2cOs和NH£1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符合題意;

D、溶液質量不確定,無法比較析出晶體質量的大小,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4、D

【詳解】

A、使用托盤天平稱量物質質量時,應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且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質

量,根據(jù)操作圖可知,稱量過程中物質與祛碼放反,且使用了游碼,因此所稱量的氯化鈉質量偏小,

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選項不符合題意;

B、溶質灑出損失,導致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選項不符合題意;

C、俯視讀數(shù)偏大,實際量取的溶劑水的體積偏少,導致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大,選項不符合題意;

D、配好的溶液裝瓶時濺出,只會使溶液質量減少,并不影響溶質質量分數(shù),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o

5、D

【詳解】

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高溫燃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氣體,所以氣體X是二氧化碳,選

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為CaC03,含少量SiOz;SiOz不參加反應,也不溶于水,所以不溶性固體乙為

SiOz,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C、圖中向固體甲中加水,水和氧化鈣反應放出熱量,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D、操作I是把不溶性固體乙從溶液中分離出來的過濾操作,所以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玻璃棒、

燒杯,選項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6、B

【詳解】

A、化學反應中往往伴隨著能量變化,根據(jù)物質反應的能量變化,可將化學反應分為放熱反應和吸熱

反應,不符合題意;

B、根據(jù)物質組成元素是否異同,可將物質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

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符合題意;

C、根據(jù)水中含有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多少,可將地表水分為硬水和軟水,硬水是含較多可溶性

鈣、鎂化合物的水,軟水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不符合題意;

D、根據(jù)物質溶解能力的大小,可將物質的溶解性分為易溶、可溶、微溶和難溶,在室溫(20C)下,

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質叫易溶物質,溶解度在l~10g/100g水叫可溶物質,溶解度在

0.Olg^lg/lOOg水的物質叫微溶物質,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質叫難溶物質,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7、C

【詳解】

研究溫度對蔗糖溶解快慢的影響,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應控制蔗糖的質量,水的體積是常量,溫度是

變量;

A、甲和乙,水的體積是變量,不符題意;

B、乙和丙,水的體積和溫度都是變量,不符題意;

C、甲和丙,只有水的溫度是變量,符合題意;

D、丙和丁,水的體積是變量,不符題意;

答案:C?

8、A

【詳解】

A、蠟燭在空氣中燃燒固體質量減少,是因為燃燒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參加反應

的蠟燭的質量加上參與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質量,任何化學反應都遵循質

量守恒定律,故A選項錯誤;

B、用洗滌劑去油污屬于乳化現(xiàn)象,故B選項正確;

C、常見的凈水方法有沉降、過濾、吸附、蒸儲等,故C選項正確;

D、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氧化銅,可以將氧氣轉化為固體而除去,所以可利用加熱銅粉的方

法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故D選項正確;

故選A。

9、C

【詳解】

A.由圖可知,60℃時,b點對應的是飽和溶液,c點在曲線下方對應的是不飽和溶液,不符合題

息;

B.KNO3的溶解度曲線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60C時KN03的溶解度大于20℃時KNO3的溶解度,將a點

的飽和溶液從20℃升溫到60c時,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环项}意;

C.KN(X的溶解度曲線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b點為60℃時的飽和溶液,a點為20℃的飽和溶液,將

b點的飽和溶液降溫到a點,有晶體析出,符合題意;

D.由圖可知,60°。時,KNOs的溶解度為11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的質量為HOg,則50g水

中最多溶解KNOs的質量為55g,所以向50g水中加入60gKNO3,只能溶解55gKNC)3,形成飽和溶液,

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10、D

【詳解】

A、冰屬于化合物,鐵、碳屬于單質,故選項錯誤;

B、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名,干冰是固體二氧化碳,生石灰、干冰屬于氧化物,石墨是碳單質,屬于

單質。故選項錯誤;

C、礦泉水、石灰水屬于溶液,蒸儲水屬于純凈物。故選項錯誤;

D、膽磯、氯化鈉、硝酸鉀都屬于晶體。故選項正確。

故選:Do

二、填空題

1、

(1)15

(2)100mL大于加快溶質的溶解速率

(3)解:設加入水的質量為x

100gX20%=(x+100g)X10%

產(chǎn)100g

答:加入水的質量為100g?

【解析】

(1)

需要氯化鈉的質量=100gX15%=15g,故填15。

(2)

需要水的質量=100gT5g=85g,這些水的體積=85g+lg/mL=85mL,量取85mL的水應選擇規(guī)格為100mL

的量筒,故填100mL;

量取水時俯視量筒讀數(shù),讀數(shù)大于水的實際體積,即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則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大

于15%,故填大于;

配制100g質量分數(shù)為15%的氯化鈉溶液的過程中,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質的溶解速率,縮

短溶解時間,故填加快溶質的溶解速率。

(3)

見答案

2、

(1)大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和溶液)乙<

50gx0.9%

11%

【分析】

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在100g水溶解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能溶解的最大的質量。

(1)

①由溶解度曲線可知,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甲的變化趨勢比乙大,即甲

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乙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因為甲的變化趨勢比乙

大,所以提純甲應采用的結晶方法是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和溶液;②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12c時甲

物質的溶解度為90g,乙物質的溶解度為50g,則&℃時,將60g的甲、乙分別加入到100g水中,充

分溶解,能形成的飽和溶液是乙物質;③由溶解度曲線可知,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

而增大,tJC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將tJC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C,溶液變?yōu)椴?/p>

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依舊為t/C時甲、乙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即將tJC時甲、乙的飽和

溶液升溫到tJC,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關系是甲〈乙;故填:大;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和溶

液);乙;<o

(2)

濃溶液的質量X濃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稀溶液的質量X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則配制50g溶質質

量分數(shù)為0.9%的氯化鈉溶液,需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1%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為駕警;故填:

11/0

50gx0.9%

-H%~°

3、20大于40

【詳解】

甲乙溶解度曲線相交對應溫度是20℃。所以20C時,甲、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

4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分別蒸發(fā)等質量的水,因該溫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所以相

同質量的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甲,所以析出固體的質量甲大于乙。

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設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x

60gx100^5Qgx100%=(60g+x)x20%,廣40g。

【點睛】

4、

(1)=

(2)碳酸鈉Na2cOs28.6%

(3)太陽曬后,水逐漸蒸發(fā),氯化鈉結晶析出

(4)B

【解析】

(1)

由圖像可知,30C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碳酸鈉的溶解度

(2)

40C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小于40g,碳酸鈉的溶解度大于40g,故100g的水,氯化鈉有剩余,碳酸鈉

40

全部溶解,故碳酸鈉溶質質量分數(shù)較大,為標%x100%。28.6%。

(3)

因為氯化鈉的溶解度受隨溫度影響不大,可通過太陽蒸發(fā)獲取其結晶;

(4)

碳酸鈉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要使試管中的碳酸鈉溶解,水的溫度需要升高,下列物質溶

于水溫度升高的是生石灰。

5、

(1)在時甲、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2)65

(3)乙>甲>丙

(4)冷卻熱飽和溶液

【分析】

(1)

M點是溶解度曲線甲、丙的交點。表示在時甲、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2)

GC時,甲的溶解度為30g,則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所以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是

50g+15g=65go

(3)

甲、乙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降低,降溫后溶液有溶質析出,仍為飽和溶液。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

而升高,降溫后溶液由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骸JC溶解度乙>甲=丙,所以降溫后所得溶液中溶質

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乙〉甲〉丙(同溫度、同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4)

甲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改變較大,乙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幾乎不變,所以若甲物質中混有少量乙物質,

最好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或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

三、判斷題

1、錯誤

【詳解】

用托盤天平稱量氯化鈉時要放到稱量紙上稱量。

故錯誤。

【點睛】

2、正確

【詳解】

溶液的濃稀與溶液是否飽和沒有必然聯(lián)系,有時某一物質的溶液是稀溶液,同時也可能是飽和溶液,

如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是稀溶液,故正確。

3、正確

【詳解】

為了將食鹽水中的可溶性雜質除去,可以將雜質離子通過反應轉化為沉淀或者氣體,將其從食鹽水中

除去,最終得到純凈的食鹽水。題干說法正確。

4、正確

【詳解】

用量筒量取水時,視線俯視刻度,讀取數(shù)值大于實際數(shù)值,會使量取水的體積偏小,溶液質量偏小,

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大,故正確。

5、正確

【詳解】

向飽和石灰水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溶質被消耗,且

有水生成,飽和石灰水變?yōu)椴伙柡腿芤?,故正確。

四、計算題

1、

(1)4.5%

(2)19%

(3)解: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90gxi0%=9g

10g20%的NazS0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10gX20%=2g

混合后溶液的總質量為90g+10g=100g

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舞宗,100%=11%

90g+10g

答:加入10g20%的Na2s04溶液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ll%o

【解析】

(1)

加入110g水后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瞥xl00%=4.5%,故填:4.5%o

90g+l10g

(2)

90sx10%+10g

加入lOgNaSOd,完全溶解后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0%=19%,故填:19虬

90g+10g

(3)

見答案。

2、

(1)三3

(2)180

(3)15

【解析】

(1)

葡萄糖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故填三(3)o

(2)

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x6+1x12+16x6=180,故填180。

(3)

解:設需要加水的質量為x

根據(jù)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則有:10gX5%=(10g+x)X2%

解得產(chǎn)15g,故填15。

3、

(1)CaCl2>HC1

(2)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80g+20g-95.6g=4.4g

設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x

CaCO3+2HC1=CaCl2+H2O+CO2T

10044

20gxx4.4g

10020gxx

二=二產(chǎn)50%

444.4g

答: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50%

(3)解:加入20g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0g+20g-38.2g=l.8g

設加入的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y

CaCO3+2HC1=CaCl2+H2O+CO2T

7344

20gxy1.8g

73_20gxy

y^l4.9%

441.8g

答:加入的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14.9%

【分析】

(1)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1次加入20g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0g+20g-38.2g=l.8g,第2次加

入20g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38.2g+20g-56.4g=l.8g;第3次加入20g稀鹽酸,生成二氧

化碳的質量為:56.4g+20g-75.6g=0.8g,說明第3次加入稀鹽酸,碳酸鈣已經(jīng)完全反應,完全反應

后,稀鹽酸過量,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故燒杯中的溶質為:CaCl2,

HC1;

(2)

見答案;

(3)

見答案。

4、

(1)80%

(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加入25g稀鹽酸,消耗碳酸鈣的質量為:25g-20g=5g。

解:設該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x

CaCO3+2HC1=CaCl2+H2O+CO2T

10073

5g25gx

1005g

元二石戶14.6%

答:該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14.6%

【分析】

(1)

由表可知,最后剩余的5g為石灰石中的雜質,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

25g~5gxl00%=80%.

25g'

(2)

見答案。

5、

(1)20

(2)解:設CaCL質量為x,C0,質量為人

CaCO3+2HC1=CaCl2+H2O+CO2T

10011144

20gxy

100_20g

liT"-

10020g

JE=22.2g

7=8.8g

反應后溶液質量=20g+80g-8.8g=91.2g

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X100%七24.3%

91.2g

答: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4.3%o

【解析】

(1)

石灰石中碳酸鈣與鹽酸反應,固體質量減少,固體減小的質量即為碳酸鈣的質量,為24g-4g=20g,

故填:20。

(2)

見答案。

五、實驗探究

MnO2

2+

1、2H2O2^^2H2O+O2TCU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水分子CuSOK合理即可)二

二氧化鎰空白實驗,與其他實驗做對比鐵離子能夠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其他合理答案

即可)14.3%將無水氯化銅固體5.0g置于小燒杯中,往小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儲水,攪

拌,觀察溶液的顏色并記錄,然后墊上石棉網(wǎng)給燒杯中的溶液加熱,邊加熱邊觀察溶液的顏色并做好

記錄。

【分析】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鎬催化作用下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