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533-2024 汽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定期檢驗與評定_第1頁
GB-T 19533-2024 汽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定期檢驗與評定_第2頁
GB-T 19533-2024 汽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定期檢驗與評定_第3頁
GB-T 19533-2024 汽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定期檢驗與評定_第4頁
GB-T 19533-2024 汽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定期檢驗與評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23.020.30CCSJ7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9533—2024代替GB/T19533—2004汽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定期檢驗與評定Periodicinspectionandevaluationofsteelgascylindersfortheon-boardstorageofcompressednaturalgasasafuelforautomotivevehicles2024-04-25發(fā)布2024-11-01實施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ⅠGB/T19533—2024前言 Ⅲ1范圍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檢驗工具和裝置、定期檢驗周期及定期檢驗項目 14.1檢驗工具和裝置 14.2定期檢驗周期 24.3定期檢驗項目 25檢驗準備 25.1記錄 25.2瓶內(nèi)介質(zhì)處理 25.3瓶閥拆卸與表面清理 36外觀檢查與評定 36.1一般要求 3 36.3熱損傷的檢查與評定 36.4腐蝕的檢查與評定 36.5筒體變形的檢查與評定 37音響檢查與評定 38瓶口螺紋檢查與評定 49內(nèi)部檢查與評定 410無損檢測 410.1磁粉檢測 410.2超聲檢測 411質(zhì)量與容積測定 412水壓試驗 413內(nèi)部干燥 514瓶閥檢查與裝配 515氣密性試驗 516檢驗后的工作 5附錄A(資料性)凹陷、劃傷、擦傷、鑿傷和磨損深度的測量方法 7附錄B(規(guī)范性)鋼瓶容積測定方法 9參考文獻 10ⅢGB/T19533—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19533—2004《汽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定期檢驗與評定》,與GB/T19533—2004相比,除結構調(diào)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更改了范圍中公稱工作壓力、公稱容積和工作溫度(見第1章,2004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術語和定義”一章(見第3章);—刪除了檢驗機構的要求(見2004年版的3.1);—增加了檢驗工具和裝置(見4.1);—更改了檢驗周期的規(guī)定(見4.2.1,2004年版的3.2.1);—更改了提前進行檢驗的情況(見4.2.2,2004年版的3.2.2)—更改了鋼瓶記錄內(nèi)容(見5.1.1,2004年版的4.1.1);—更改了超過設計使用年限的鋼瓶的判廢要求(見5.1.3,2004年版的4.1.3);—增加了對瓶體變形以及磨損的檢查與評定要求(見6.2.1和6.2.2);—更改了凹陷的檢查與評定要求(見6.2.3,2004年版的5.2);—更改了線腐蝕和局部腐蝕的檢查與評定要求(見6.4.2和6.4.3,2004年版的5.4.1);—更改了筒體直線度的合格評定指標(見6.5,2004年版的5.5.2);—增加了對直螺紋的檢查要求(見8.4);—更改了超聲檢測依據(jù)的方法標準(見10.2,2004年版的9.2);—更改了對實測容積小于公稱容積的要求(見11.3,見2004年版的10.3.3);—更改了水壓試驗的試驗壓力和容積殘余變形率合格指標(見12.2和12.4,2004年版的11.1.2—增加了對PRD端塞的檢查要求(見第14章);—更改了對瓶閥檢查和更換的要求(見14.2,2004年版的13.1.3和13.2.2);—增加了上閥扭矩的要求(見14.4);—增加了對氣密性試驗后處理的要求(見15.5);—更改了檢驗后的工作內(nèi)容(見第16章,2004年版的第15章)。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全國氣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1)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大連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廣安市保城特種設備檢驗有限公司、重慶市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河北省特種設備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武漢市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所、齊齊哈爾市檢驗檢測中心、甘肅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沈陽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北京天海工業(yè)有限公司、機械工業(yè)上海藍亞石化設備檢測所有限公司。本文件于2004年首次發(fā)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1GB/T19533—2024汽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定期檢驗與評定1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汽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以下簡稱鋼瓶)的定期檢驗與評定的基本方法和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公稱工作壓力為20MPa和25MPa,公稱容積為30L~300L,充裝介質(zhì)為符合GB18047的車用壓縮天然氣,工作溫度為-40℃~65℃,固定在汽車上用作燃料箱的無縫結構可重復充裝鋼瓶。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8335氣瓶專用螺紋GB/T8336氣瓶專用螺紋量規(guī)GB/T9251氣瓶水壓試驗方法GB/T10878氣瓶錐螺紋絲錐GB/T12137氣瓶氣密性試驗方法GB/T13005氣瓶術語GB/T17258汽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NB/T47013.4承壓設備無損檢測第4部分:磁粉檢測TSG23氣瓶安全技術規(guī)程3術語和定義GB/T13005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磨損abrasion因刮、磨或振動導致材料發(fā)生摩擦而引起的鋼瓶損傷。3.2PRD端塞PRDendplug安裝在兩端收口結構鋼瓶的一端,裝有安全泄壓裝置(PRD)并具備盲堵功能的堵塞。4檢驗工具和裝置、定期檢驗周期及定期檢驗項目4.1檢驗工具和裝置檢驗工具和裝置至少包括:2GB/T19533—2024a)照明裝置:用于檢查鋼瓶內(nèi)外表面及附件表面,安全光源的電壓應不超過24V;b)內(nèi)窺鏡:用于檢查鋼瓶內(nèi)表面,應具有高清晰度彩色顯示和存儲功能;c)力矩扳手等專用工具:用于鋼瓶、瓶閥或PRD端塞的拆卸和安裝;d)長度測量工具(包括直尺、直角尺、卷尺和游標卡尺):用于測定損傷的長度和深度等;e)超聲波測厚儀:用于測定鋼瓶的壁厚;f)衡器:用于測定鋼瓶的質(zhì)量和容積,衡器應保持準確,其最大稱量值應為常用稱量值的1.5倍~3.0倍,準確度等級應為中準確度級,衡器的檢定或校準周期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g)外測法水壓試驗裝置:用于鋼瓶的水壓試驗;h)氣密性試驗裝置:用于鋼瓶的氣密性試驗;i)殘余氣體處理裝置:用于鋼瓶內(nèi)介質(zhì)的處理;j)清潔裝置:用于鋼瓶內(nèi)外表面沾染物和腐蝕產(chǎn)物等的清潔;k)螺紋量規(guī)和絲錐:用于瓶口螺紋的檢查和修復,絲錐和量規(guī)應分別符合GB/T10878和GB/T8336的規(guī)定;l)銅錘:質(zhì)量約250g,用于音響檢查;m)磁粉檢測裝置:用于檢測鋼瓶裂紋或裂紋性缺陷。4.2定期檢驗周期4.2.1鋼瓶的定期檢驗周期應符合TSG23的有關規(guī)定。4.2.2在使用過程中,如遇到下列情況之一的,應提前進行檢驗:a)汽車發(fā)生火災;b)鋼瓶有嚴重腐蝕、損傷、遭受沖擊或碰撞;c)發(fā)生異常的聲響;d)發(fā)生交通事故等異常情況,或者懷疑鋼瓶已受到影響安全使用的損傷;e)檢驗人員認為應提前檢驗的。4.3定期檢驗項目鋼瓶定期檢驗項目包括:外觀檢查、音響檢查、瓶口螺紋檢查、內(nèi)部檢查、無損檢測、質(zhì)量與容積測5檢驗準備5.1記錄5.1.1逐只檢查記錄鋼瓶的制造標志和檢驗標志。記錄的內(nèi)容至少應包括制造單位許可證編號或單位代碼、鋼瓶制造標準、鋼瓶編號、制造年月、公稱工作壓力、水壓試驗壓力、設計壁厚、公稱容積、有無“TAXI”標志、瓶閥和PRD端塞的制造單位和型號、上次檢驗日期(年、月)及檢驗機構名稱或代號等信息,對進口鋼瓶應記錄國別。5.1.2對未取得特種設備制造許可的單位生產(chǎn)的鋼瓶、制造標志模糊不清或項目不全又無法查實的鋼瓶、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應報廢的鋼瓶,記錄后不予檢驗,應判廢。5.1.3自鋼瓶制造之日起,使用年限超過設計使用年限的鋼瓶,記錄后不予檢驗,應判廢;對于出租車用的鋼瓶,使用年限超過8年,記錄后不予檢驗,應判廢。5.2瓶內(nèi)介質(zhì)處理應在符合安全、環(huán)保和消防的條件下,采取適當?shù)姆椒▽⑵績?nèi)介質(zhì)排出并妥善處理。3GB/T19533—20245.3瓶閥拆卸與表面清理5.3.1確認瓶內(nèi)壓力與大氣壓力一致后,拆下瓶閥和PRD端塞。5.3.2瓶閥無法開啟或拆下的鋼瓶,應與其他待檢鋼瓶分開存放以待另行妥善處理。5.3.3用不損傷瓶體的適當方法,將鋼瓶內(nèi)外表面的沾染物、腐蝕產(chǎn)物等有礙外觀檢查的雜物以及外表面的疏松涂敷物清除干凈。6外觀檢查與評定6.1一般要求鋼瓶外觀損傷的主要檢查方式為目視檢查,檢查有無可見的瓶體變形、瓶體外表面是否存在裂紋、蝕等缺陷的部位應進行壁厚測量。應重點檢查瓶體與瓶底過渡處、瓶肩、瓶頸及鋼瓶固定裝置與瓶體接觸處。6.2.1瓶體存在裂紋、夾層、鼓包等缺陷及可見的瓶體變形的鋼瓶應判廢。6.2.2瓶體劃傷、擦傷、鑿傷、磨損缺陷處的剩余壁厚小于設計壁厚的鋼瓶應判廢。6.2.3瓶體凹陷深度大于或等于1.6mm、凹陷最大直徑或長度小于或等于50mm的鋼瓶應判廢(測量方法見附錄A)。6.2.4對未達到報廢條件的線性缺陷或尖銳的機械損傷,應對其進行修磨,使其邊緣圓滑過渡,修磨后的剩余壁厚不應小于設計壁厚。6.3熱損傷的檢查與評定瓶體存在弧疤、焊跡或存在可能使金屬受損的明顯火焰燒灼跡象的鋼瓶應判廢。6.4腐蝕的檢查與評定6.4.1瓶體上孤立的點腐蝕處的剩余壁厚小于設計壁厚的鋼瓶應判廢。6.4.2瓶體上線狀腐蝕處的剩余壁厚小于設計壁厚或腐蝕長度大于或等于100mm的鋼瓶應判廢。6.4.3瓶體上局部腐蝕處的剩余壁厚小于設計壁厚或腐蝕面積大于或等于外表面的25%的鋼瓶應判廢。6.4.4因腐蝕嚴重,對腐蝕深度和范圍無法確定的鋼瓶應判廢。6.4.5腐蝕處修磨按6.2.4執(zhí)行。6.5筒體變形的檢查與評定逐只進行筒體圓度和直線度的測量,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鋼瓶應判廢:a)筒體的圓度在同一截面上測量其最大與最小外徑之差,超過該截面平均直徑的2.0%;b)筒體的直線度超過其長度的0.3%。7音響檢查與評定7.1外觀檢查合格的鋼瓶,應逐只進行音響檢查。7.2鋼瓶在沒有附加物或其他妨礙瓶體震動的情況下,采用銅錘輕擊瓶壁。如發(fā)出的音響清脆有4GB/T19533—2024力,余韻輕而長且有旋律感,則此項檢查合格。音響混濁低沉,余韻重而短,并伴有破殼音的鋼瓶應判廢。8瓶口螺紋檢查與評定8.1直接目視或借助低倍放大鏡目視,逐只檢查瓶口螺紋有無裂紋、變形、磨損、腐蝕或其他損傷。8.2瓶口螺紋不應有裂紋性缺陷,但允許瓶口螺紋有不影響使用的輕微損傷,即允許有不超過2牙的缺口,且缺口長度不超過圓周的1/6,缺口深度不超過牙高的1/3。8.3對于瓶口錐螺紋的輕度腐蝕、磨損或其他損傷,可采用絲錐進行修復,修復后采用量規(guī)對其進行檢查,檢查結果應符合GB/T8335的要求,螺紋修復后檢查仍不合格的鋼瓶應判廢。8.4對于瓶口直螺紋的輕度腐蝕、磨損或其他損傷,可采用符合其相應標準的絲錐進行修復。修復后采用符合其相應標準的量規(guī)檢查,檢查結果不符合要求時,該鋼瓶應判廢。9內(nèi)部檢查與評定9.1應逐只對鋼瓶內(nèi)部進行目視檢查,檢查可使用內(nèi)窺鏡或其他輔助設備進行。9.2內(nèi)表面有裂紋、皺折、夾層及瓶底、瓶肩內(nèi)有明顯溝痕或皺折的鋼瓶應判廢。注:鋼瓶內(nèi)表面容易產(chǎn)生應力腐蝕裂紋。9.3內(nèi)表面存在任何腐蝕缺陷的鋼瓶,應按6.4評定。10無損檢測10.1磁粉檢測對筒體與瓶底過渡處、瓶肩、瓶頸及鋼瓶固定裝置與瓶體接觸處應采用非手動的熒光磁粉檢測方法(A1-30/100型標準試片)進行檢測,檢測方法按NB/T47013.4執(zhí)行,不應有裂紋或裂紋性缺陷。10.2超聲檢測對瓶體外觀檢查后有懷疑的部位應采用超聲檢測方法(有自動記錄)進行檢測,檢測方法和結果評定按GB/T17258執(zhí)行。11質(zhì)量與容積測定11.1應逐只對鋼瓶進行質(zhì)量(不含可拆附件)與容積測定。質(zhì)量和容積測定結果應保留一位小數(shù)。測定結果中的小數(shù)數(shù)值,對于質(zhì)量一律進位,對于容積一律舍去。11.2若實測質(zhì)量小于鋼瓶制造鋼印標志質(zhì)量,且鋼印標志質(zhì)量與實測質(zhì)量的差值大于鋼印標志質(zhì)量的3%時,應測定瓶體最小壁厚,最小壁厚小于設計壁厚的鋼瓶應判廢;若實測質(zhì)量與鋼印標志質(zhì)量的差值大于鋼印標志質(zhì)量的5%的鋼瓶應判廢。11.3對質(zhì)量測定合格的鋼瓶,采用附錄B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容積測定。實測容積值小于公稱容積的鋼瓶應判廢。實測容積值與制造鋼印標志容積的差值大于制造鋼印容積10%的鋼瓶應判廢。12水壓試驗12.1應按GB/T9251逐只對鋼瓶進行外測法水壓試驗。5GB/T19533—202412.2試驗壓力為鋼瓶標志中水壓試驗壓力,鋼瓶在水壓試驗壓力下的保壓時間不少于2min。12.3水壓試驗時,瓶體出現(xiàn)滲漏、明顯變形或保壓期間壓力有回降現(xiàn)象的鋼瓶應判廢。12.4水壓試驗時,應同時測定容積殘余變形率。容積殘余變形率大于5%的鋼瓶應判廢。12.5水壓試驗過程中,當壓力升至試驗壓力的90%及以上時,如因故無法繼續(xù)進行試驗,再次試驗時應將試驗壓力提高0.7MPa或10%(取兩者中較小值),此時鋼瓶容積殘余變形率的計算,應按提高后的壓力進行。再次試驗只允許進行一次。13內(nèi)部干燥13.1經(jīng)水壓試驗合格的鋼瓶,應逐只進行內(nèi)部干燥。13.2應采用干燥空氣吹掃、內(nèi)加溫或其他適當?shù)姆椒ㄟM行內(nèi)部干燥。13.3內(nèi)部干燥時,溫度應不超過200℃。13.4借助照明裝置或內(nèi)窺鏡觀察瓶內(nèi)干燥狀況,如內(nèi)壁已全面呈干燥狀態(tài),可安裝瓶閥和PRD端塞。注:干燥時間可能對干燥效果有影響,適當延長干燥時間有利于內(nèi)表面的干燥。14瓶閥檢查與裝配14.1應逐只對瓶閥和PRD端塞進行檢查,對在氣瓶下次檢驗日期之前超出設計使用年限的瓶閥予以更換。14.2當瓶閥和PRD端塞損壞或不能保證安全使用到下一檢驗周期時,應更換新的瓶閥和PRD端塞。更換時宜選用與原瓶閥和PRD端塞同一制造單位、同一型號的產(chǎn)品;或向鋼瓶制造單位咨詢,選用已通過型式試驗并通過該型號鋼瓶型式試驗(火燒試驗)合格的瓶閥和PRD端塞。14.3瓶閥和PRD端塞應裝配牢固并應保證與其連接的有效螺紋牙數(shù)和密封性能。當裝配直螺紋的瓶閥和PRD端塞時,還應使用新的密封圈。14.4應采用力矩扳手等專用工具裝配瓶閥和PRD端塞。PZ27.8錐螺紋的擰緊扭矩宜為200N·m~300N·m;M25×2.0-6H直螺紋的擰緊扭矩宜為100N·m~130N·m。15氣密性試驗15.1水壓試驗合格后,應逐只按GB/T12137的規(guī)定進行氣密性試驗。試驗壓力為鋼瓶公稱工作壓力。15.2應采用浸水法進行氣密性試驗。鋼瓶浸水保壓時間應不少于2min,保壓期間不應有泄漏現(xiàn)象或壓力回降現(xiàn)象。15.3試驗過程中,若瓶閥或PRD端塞以及試驗裝置產(chǎn)生泄漏,應立即停止試驗,待查明原因并排除后,再重新進行試驗。15.4試驗壓力下瓶體泄漏的鋼瓶應判廢。15.5試驗后,鋼瓶外表面的水應立即擦干,并抽真空處理或用氮氣置換瓶內(nèi)空氣。16檢驗后的工作16.1凡經(jīng)定期檢驗合格的鋼瓶,應按TSG23的規(guī)定做好定期檢驗標志,并按GB/T17258的規(guī)定對鋼瓶重新噴涂顏色。6GB/T19533—2024TSG23的規(guī)定采用壓扁、解體瓶體等方式進行消除使用功能處理。16.3鋼瓶定期檢驗機構應建立鋼瓶檢驗信息系統(tǒng)對鋼瓶檢驗工作進行信息化管理,檢驗結束后檢驗人員應按照TSG23的規(guī)定對檢驗合格和報廢鋼瓶及時通過鋼瓶檢驗信息系統(tǒng)出具鋼瓶定期檢驗報告。16.4鋼瓶定期檢驗機構應采集、保存和通過數(shù)據(jù)接口向充裝(產(chǎn)權)單位的鋼瓶追溯信息系統(tǒng)及時傳送受檢鋼瓶的檢驗數(shù)據(jù)信息,內(nèi)容至少包括:鋼瓶編號、制造單位、制造日期、檢驗結論(合格、報廢);對于檢驗合格鋼瓶還應包括本次檢驗日期和下次檢驗日期,對于報廢鋼瓶還應包括消除使用功能日期。充裝(產(chǎn)權)單位有義務向合法的鋼瓶檢驗機構開放數(shù)據(jù)接口。7GB/T19533—2024附錄A(資料性)凹陷、劃傷、擦傷、鑿傷和磨損深度的測量方法A.1凹陷深度(h)的測量方法以凹陷的弦為基準測量深度,量具為游標卡尺、直尺,直尺沿鋼瓶軸線放置,直尺長度大于凹陷最大直徑的3倍,如圖A.1a)所示。以凹陷處瓶體外圓周的弧為基準測量深度,量具為游標卡尺、弧形樣板,弧形樣板沿圓周放置,樣板弧長大于鋼瓶周長的2/5,如圖A.1b)所示。a)b)標引序號說明:1—游標卡尺;2—鋼直尺;3—鋼瓶瓶體;4—凹陷;5—樣板;6—鋼瓶外表面;h—凹陷深度。圖A.1凹陷深度測量方法示意圖A.2劃傷、擦傷、鑿傷和磨損深度的測量方法A.2.1劃傷、擦傷、鑿傷和磨損的深度可采用下面兩種方法中的任一種進行測量。a)損傷深度值以最深處為準,測量用的專用量具如圖A.2所示??ò宓男兔媲拾霃脚c鋼瓶外0.25mm。需定期校核千分尺的讀數(shù),以消除由于針尖磨損造成的誤差。深度。A.2.2劃傷、擦傷、鑿傷和磨損的周邊,有時存在少許突起,使測量樣板或直尺不能與基面(瓶體表面)8GB/T19533—2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