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全冊_第1頁
2023學年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全冊_第2頁
2023學年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全冊_第3頁
2023學年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全冊_第4頁
2023學年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九年級音樂上冊

第一單元光輝的歷程

第一課《游擊隊歌》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對革命歷史題材的音樂感愛好,結合《游擊隊歌》了解相關的音樂文化

和歷史背景。

2、感受體驗《游擊隊歌》的音樂內(nèi)容、音樂情趣,能夠用輕快有力的聲音歌頌,

并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

3、主動參加歌頌、傾聽、創(chuàng)編等音樂實踐活動。在參加音樂實踐活動中充分發(fā)

揮想象力、創(chuàng)建力,依據(jù)自己對唱曲的理解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歌曲。

教學重點

1、用輕快、有力的聲音演唱《游擊隊歌》,自如地表達歌曲的意境。

2、駕馭弱起節(jié)奏的正確演唱。

教學方法

感受、體驗式觀賞法,啟發(fā)、引導式教學法,自主、創(chuàng)新式學習法。

教具打算

鋼琴、多媒體、黑板,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播放歌曲《歌頌祖國》,學生邁著自信豪邁的步伐進入教室。

二、導入新課

1、簡介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曲家、音樂教化家——賀綠汀。

(一)初次觀賞,整體感受

(-)二次觀賞,分析歌曲

音樂要素:

旋律:流暢、輕快一一表現(xiàn):戰(zhàn)士的機靈、敏捷。

XXIXXXXXXXX|

速度:輕快一一表現(xiàn):熱忱、主動。

節(jié)奏:4

4

音樂特點:弱起小結、節(jié)奏密集、富于改變,表現(xiàn)作戰(zhàn)深化敵人后方、神出鬼沒。

(三)再次觀賞,劃分結構

A段(第1?8小節(jié))采納了弱起節(jié)奏形式及小軍鼓號角式的光明音調。它奇妙地、

恰到好處地塑造了游擊戰(zhàn)士英勇堅韌、機靈敏捷、樂觀豪邁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節(jié))分兩大樂句.第一樂句的節(jié)奏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顯得鎮(zhèn)

靜、堅決。其旋律線先抑后揚,并在句尾出現(xiàn)離調。這一切與前段形成顯明對比,

進一步呈現(xiàn)了游擊戰(zhàn)士堅決、英勇、豪邁、樂觀的精神面貌。

其次樂句再現(xiàn)了A段的其次樂句,從而與第一樂段形成統(tǒng)一。在這里,無比清

晰地表達了游擊戰(zhàn)士抗戰(zhàn)究竟的決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沒有改變,在哪里發(fā)生了改變?

55|H223234|.......

分析:①4

4

333222|......

②4

4

音域:①由低音區(qū)經(jīng)四度跳進到中音區(qū),旋律線曲折

②中音區(qū)旋律線條平穩(wěn)

力度:①中弱、靈巧地、有彈性地

②中強、飽滿、嚓亮、聲音堅決

師:劃分結構,你認為可分為幾段?

----兩段

學唱

(1)駕馭歌曲的節(jié)奏

《游擊隊歌》的節(jié)奏活潑、富于改變,曲調輕快、流暢,充溢旺盛的活力,具有

顯明的進行曲風格。讓我們一起來看歌曲的節(jié)奏型并一起打出這些節(jié)奏:

XXIXXXXXXXXIXXXXXXX.XX

(2)學唱

第一樂段:1、“La”模唱

2、填詞演唱

留意:弱起小結的演唱、聲音有彈性、咬字清晰。

其次樂段:第一樂句:唱譜子(留意:“#4”唱準音)

比較:345,3#45,4上升半個音使我們在演唱時能夠聯(lián)想到戰(zhàn)士的氣概

怎樣呢?

一一戰(zhàn)士的氣概更加的高漲

——樂觀、英勇、自信的精神狀態(tài)。

其次樂句:加歌詞演唱

(五)依據(jù)三種情景為歌曲設計演唱速度和力度

1夜間伏擊

2奮勇前進

3慶祝成功

小結并布置作業(yè)

1、學生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學生之間可相互補充)。

2、老師小結:通過學習歌曲《游擊隊歌》,我們進一步理解了中華民族抗

拒侵略的堅韌斗爭精神。通過參加、探討和表演,同學們進一步理解了《游擊隊

歌》的深刻內(nèi)涵。我信任,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會的不僅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

藝術審美的自信。最終讓我們再聽一首反映同一時代同樣內(nèi)容的抗日歌曲同樣是

賀綠汀先生的作品:《嘉陵江上》,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資料有關《嘉陵江上》

的內(nèi)容,下節(jié)課再一起溝通,好嗎?

4、在歌聲中結束本堂課。

其次課觀賞《保衛(wèi)黃河》《走向復興》1課時

教學目標:

1情感看法價值觀

通過觀賞演唱,學生感受到中華兒女抗拒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氣概和志氣,珍惜現(xiàn)

在的生活相識到自己的責任。

2過程與方法

觀賞中,視唱,對比觀賞,聽辨樂器音色等方法,分析音樂要素感受情感。

3學問與技能

(1)初步了解鋼琴協(xié)奏曲和變奏曲。

(2)學唱主題。

(3)觀賞《走向復興》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1歌曲《游擊隊歌》2豎笛嬉戲

二新課

I觀賞《保衛(wèi)黃河》

(1)導入,學生視唱主題

(2)簡介作品背景

“黃河”鋼琴協(xié)奏曲取材于抗日斗爭時期的救亡歌曲《黃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

承宗、儲望華、劉莊、盛禮洪、石叔誠和許斐星六人改編為協(xié)奏曲。它以抗日斗

爭為題材,以黃河為背景,以壯闊的歷史為場景,磅礴的氣概以及豐富的想象力,

生動的表現(xiàn)了中華兒女抗日的英雄氣概和斗爭的志氣。

(3)傾聽引子和主題初聽

(4)與同學們探討什么是鋼琴協(xié)奏曲?

(5)副聽引子和主題,學生跟唱,加深印象。

(6)觀賞第一變奏,聽辨與主題的異同。

(7)觀賞其次變奏,聽辨與主題的異同

(8)傾聽觀賞插部。

(9)與主題相比在哪些方面有改變?你能說說其中包含了哪首歌曲的音調

嗎?

(10)小結:音樂加入了《東方紅》的音調,弦樂和鋼琴演奏暖和而充溢力氣的

旋律把歌曲推向高潮。這是插部,插部會采納新的素材,在變奏曲中很常

見。比如《東方紅》的旋律素材,就揭示了只有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

才能贏得抗日斗爭的宏大成功。

2觀賞《走向復興》

(1)播放歌曲聽辨演唱形式。

(2)師生溝通歌曲調式、風格、演唱形式、內(nèi)容心情。

3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本課收獲,老師小結下課。

第三課觀賞《四渡赤水稀奇兵》唱歌《中國軍魂》2課時

教學目標:

1情感看法價值觀

通過觀賞演唱,感受革命的樂觀主義與英雄主義,培育學生不怕困難的志氣。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比、分析、聽辨音色等方法,感受作品的情感意境。

(2)隨錄音學唱的方法學唱《中國軍魂》

3學問與技能

(1)通過分析音樂要素感受作品中不同段落表現(xiàn)的情感和意境。

(2)能辨別幾種演唱形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1隨伴奏演唱《保衛(wèi)黃河》主題

2復習豎笛練習曲,豎笛嬉戲

二新課

觀賞《四渡赤水稀奇兵》

1朗誦歌詞,學生想一想歌詞描繪哪個歷史時期的畫面?

橫斷山,

路難行。

天如火來水似銀。

親人送水來解渴,

軍民魚水一家人。

橫斷山,路難行。

敵重兵,壓黔(qi芻n)境。

戰(zhàn)士雙腳走天下,

四渡赤水稀奇兵

2學生思索回答

3老師簡介作品背景

選自肖華著晨耕、生茂、唐訶、遇秋等人曲的《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一

共10個樂章。《四渡赤稀奇兵》是其中的第四樂章。歌詞中表現(xiàn)毛澤東主席用

兵如神,紅軍戰(zhàn)士過雪山,涉草地的艱難及其所表現(xiàn)出的鋼鐵意志,劇烈表示戰(zhàn)

士們是用雙腳走過雪山,涉過草地的。

4分段觀賞,完成表格。演唱形式,節(jié)拍速度,音樂心情,表現(xiàn)場景。

5師生溝通完成音樂分析。

歌曲起先由圓號領奏,并加入定音鼓與弦樂,速度慢,音樂沉重。女聲領唱緩慢

悠長,表現(xiàn)了橫斷山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

6觀賞一部分二樂段

男女二部合唱,混聲四聲部合唱,歡快熱情。

7觀賞二部分一樂段。

與一部分旋律素材相同,但速度放慢,節(jié)奏拉寬,男生齊唱的渾厚音色,表現(xiàn)了

紅軍戰(zhàn)士在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下面臨的艱難境況,略帶沉重的氣氛。

8觀賞二部分二樂段

男中音領唱,快板的敲擊與合唱相呼應,表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樂觀驕傲的革命精神。學

生感受女聲領唱、男中音領唱、二部合唱與混聲四部合唱帶來的不同聽覺感受和

藝術效果。

三學唱《中國軍魂》

1看譜初聽歌曲

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風格、心情

2分析作品了解進行曲的相關學問。

3請學生視察視唱歌譜畫出難點部分。

4指導學生練唱歌曲難點。

5留意弱起,練唱改變音、三連音。

6隨伴奏演唱至嫻熟。

7完整演唱。

8介紹作品。嬉戲復習歌曲。

四小結

學生小結收獲,老師總結。

其次單元音樂故事

第一課

學唱歌曲《鰭魚》觀賞《索爾維格之歌》2課時

教學目標

1.情感?看法?價值觀

(1)通過學唱歌曲《鰭魚》,能夠從歌詞、旋律中感悟人世間的單純、和

善與欺詐、邪惡并存的事實,明白正義必需與邪惡進行斗爭的道理。

(2)觀賞《索爾維格之歌》,感受歌曲的獨特魅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傾聽、感受、對比、探究等方法,使學生了解音樂故事,感受歌曲音樂

形象。

3.學問與技能

(1)了解舒伯特、格里格的簡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

(2)能夠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鰭魚》。

(3)能夠運用音樂要素簡潔分析《索爾維格之歌》。

教學過程

1.傾聽歌曲《蹲魚》

(1)傾聽歌曲《蹲魚》(完整版)。老師提問:

①這首歌曲分為幾個樂段?告知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②鋼琴伴奏塑造了什么形象?

(2)老師總結:

①歌曲由兩個樂段組成。歌詞描寫狡猾的漁夫攪渾了河水,使小?尊魚迷失了

方向而受騙上當?shù)墓适隆W髡哂脻O夫代表當時的統(tǒng)治者,用小?尊魚比作群眾,表

達了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和對自由的憧憬。

②鋼琴伴奏采納了流水般的伴奏音型,塑造了小溪中的鰭魚閑情逸致游動的

形象。

2.簡介舒伯特

(1)老師或學生簡介舒伯特及其代表作品。

(2)老師補充:

19世紀初葉的奧地利是歐洲封建反動勢力的大本營,舒伯特就是在這樣黑

暗的環(huán)境中生活和進行創(chuàng)作的,他筆下的“鰭魚現(xiàn)象”是他所處時代的真實寫照。

詞作者舒爾巴特因政治上的緣由曾被關進監(jiān)牢,此間他創(chuàng)作了許多詩,以表達他

對自由的憧憬。

3.音程練習

(1)用“搭橋構唱”的方法練習。

(2)用柯爾文手勢練習減五度音程。

4.發(fā)聲練習

lululululululululululululu

(1)老師提出練聲要求:主動的歌頌狀態(tài),打開口腔,聲音圓潤。

(2)學生跟隨老師的鋼琴伴奏做發(fā)聲練習。

用歌曲的第一樂句旋律當作發(fā)聲練習,既使學生鞏固了對弱起節(jié)奏的相識,

夯實節(jié)奏上的難點,又讓學生駕馭了這首歌曲的基本節(jié)奏型。同時,通過這條發(fā)

聲練習,訓練學生聲音的彈性和對聲音的限制力,強調歌頌習慣的養(yǎng)成,建立良

好的發(fā)聲狀態(tài)。

5.學唱歌曲

(1)學生隨琴跟唱歌譜。

(2)學生視唱歌譜。

(3)學生填詞演唱。老師提出要求:留意歌頌時的咬字,音色圓潤。

(4)老師伴奏,學生以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5)老師提問:

①兩段歌詞在演唱時心情上有何改變?

②哪些音樂要素造成了前后兩段心情上的對比?

(6)學生回答,老師總結。

①第一段心情活潑歡快,其次段在心情上略顯擔心,表達了一種傷感和惆悵

的心情。

②力度和音色的改變造成了前后兩段心情上的對比。

(7)老師啟發(fā)學生表現(xiàn)歌曲。

①老師提問:前后兩段在力度和音色上怎樣設計?

②老師補充:兩種不同的心情和力度表現(xiàn),使人感受到鮮魚命運的戲劇性。

【設計意圖】

老師引導學生運用音樂要素分析歌曲,這是感受與觀賞音樂作品首先必需具

備的實力,它是保證唱歌、創(chuàng)作等活動順當進行的基礎和前提。

(8)學生嘗試用不同的力度、音色、心情演唱歌曲。

(9)學生分組演唱歌曲,并相互評價。

6.觀賞童聲合唱《鰭魚》

老師提問:同樣一首歌曲,它們在表現(xiàn)手段上有什么不同?帶給你怎樣的感

受?

7.觀賞《索爾維格之歌》

⑴導入

老師提問:哪位同學了解易卜生創(chuàng)作的詩劇《培爾?金特》?能為同學們講

解并描述一下詩劇的故事梗概嗎?

用故事的形式導入觀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愛好。

(2)觀賞《索爾維格之歌》

①傾聽歌曲。老師提問:索爾維格懷著怎樣的心情在等待培爾?金特的歸來?

(憂慮的心情)

通過傾聽,學生初步感受歌曲音樂心情。

②歌曲介紹:《索爾維格之歌》是格里格應易卜生之邀,為其詩劇《培爾?金

特》所作配樂中的一段,表現(xiàn)了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漂亮姑娘索爾維格,癡心等待

培爾?金特歸來的形象。

(3)觀賞主歌部分。老師提問:

①主歌有幾個樂句?表達了怎樣的心情?

②主歌在速度、力度、旋律進行上有什么特點?

(4)觀賞副歌部分。老師提問:

①調式轉換后音樂色調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

②副歌與主歌相比心情上有什么改變?

(5)復聽《索爾維格之歌》,對主歌、副歌音樂要素進行對比、總結。

(6)學生完整觀賞《索爾維格之歌》,感受歌曲音樂形象。

(7)老師總結

歌曲主歌部分以小調的暗淡色調,表現(xiàn)索爾維格的憂慮心情;副歌部分大調

的特性使得心情變得明朗起來,表現(xiàn)了索爾維格對將來生活的美妙憧憬以及對培

爾?金特必將歸來的信念和希望。這是一首表現(xiàn)忠貞之情、永恒之愛的歌曲。

這個音樂故事帶給我們美的享受,索爾維格對感情的執(zhí)著追求令人感動

其次課觀賞《大海與辛巴達的船》1課時

教學目標

1.情感?看法?價值觀

觀賞《大海與辛巴達的船》,能夠對樂曲產(chǎn)生愛好。

2.過程與方法

在傾聽、體驗、對比、探究等音樂實踐活動過程中,了解音樂故事情節(jié),感

受、體驗音樂要素對塑造音樂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

3.學問與技能

(1)了解俄羅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簡要生平及主要作品。

(2)能夠運用音樂要素簡潔分析樂曲。

(3)能夠聽辨樂曲中“國王的主題”和“王妃的主題”,辨識兩個主題的

發(fā)展及主奏樂器。

教學過程

1.導入

(1)老師提問:同學們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嗎?哪位同學能以簡短

的語言講解并描述它的故事梗概?

(2)老師補充:俄羅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依據(jù)這個神話故事,以

音樂的形式創(chuàng)作了聞名的交響組曲一一《舍赫拉查達》。這部組曲共四個樂章,

今日我們觀賞第一樂章一一《大海與辛巴達的船》。

2.完整觀賞

(1)老師提問:作曲家是如何用音樂來“講”故事的?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畫

面?你能聽出哪些樂器?

(2)老師補充:樂曲結構為省略綻開部的奏鳴曲式。由序奏(引子)、呈

示部、再現(xiàn)部、尾聲四部分組成。

3.音樂學問

(1)里姆斯基-科薩科夫:俄國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化家,俄羅斯民

族樂派“強力集團”的重要成員。代表作品有《舍赫拉查達》《西班牙隨想曲》

《野蜂飄舞》等。

(2)組曲:幾個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樂章,在統(tǒng)一一的藝術構思下組合成的器

樂套曲。組曲有兩種:一種是從歌劇、舞劇中選出若干首樂曲組成的組曲,一種

是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獨立的標題性組曲。

4.分段觀賞

(1)傾聽"國王的主題”,老師提問:

①這段音樂刻畫了國王怎樣的形象?(威歷、冷酷)

②作曲家運用了哪些音樂要素來塑造國王的形象?(銅管樂器,較低的音區(qū))

③主奏樂器是什么?(長號、大號)

(2)學生隨琴學唱這一主題旋律。

(3)傾聽“王妃的主題”,老師提問:

①這段音樂刻畫了王妃怎樣的形象?(和善、漂亮)

②主奏樂器是什么?(小提琴)

③作曲家通過哪些音樂要素塑造了國王與王妃的不同形象?(運用節(jié)奏、節(jié)

拍、力度、旋律、音色、音區(qū)的對比等不同音樂要素)

④老師補充:以上兩個主題在全曲中多次出現(xiàn),請同學們在傾聽過程中細致

聽辨。

(4)傾聽“波濤洶涌的大?!敝黝},老師提問:

①“波濤洶涌的大海”主題音樂由哪個主題改變而來?(由“國王的主題”

改變而來)

②在配器上有哪些改變?(配器越來越豐滿)

③刻畫了怎樣的大海形象?(波濤洶涌、浩瀚無際,同時充溢著未知的危急)

(5)傾聽“安靜的大海”主題,老師提問:

①這段主題音樂刻畫了大海怎樣的景象?(陽光明媚、一帆風順)

②這段音樂由哪個主題改變而來?(由“王妃的主題”改變而來)

(6)學生隨琴視唱“安靜的大?!敝黝}旋律。

5.完整觀賞樂曲

老師完整播放樂曲,學生觀賞并完成下表。

6.拓展

(1)老師提問:

①“國王的主題”與“波濤洶涌的大?!被颉巴蹂闹黝}”與“安靜的大?!?/p>

之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②作曲家是通過哪些音樂要素的改變來塑造音樂形象的?

(2)老師補充:

①國王的殘暴像是波濤洶涌的大海,和善、漂亮的王妃仿佛是安靜的大海泛

起的朵朵浪花。

②作曲家利用國王與王妃的主題來表現(xiàn)大海,通過節(jié)奏、和聲、配器的改變

來塑造音樂形象。

7.小結下課

第三課觀賞《小巫師》1課時

教學目標

1.情感?看法?價值觀

觀賞《小巫師》,能夠對樂曲產(chǎn)生愛好。

2.過程與方法

在傾聽、體驗、對比、探究等音樂實踐活動過程中,了解音樂故事情節(jié),感

受、體驗音樂要素對塑造音樂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

3.學問與技能

(1)了解法國作曲家杜卡的簡要生平及主要作品。

(2)能夠運用音樂要素簡潔分析《小巫師》。

(3)能夠聽辨《小巫師》中''掃帚主題”與“小巫師主題”旋律。

教學過程

1.導入

請觀賞管弦樂曲《小巫師》,這首樂曲是依據(jù)歌德的敘事詩《魔法師的弟子》

創(chuàng)作的。有同學了解這個故事嗎?請給同學們講一講。

2.完整傾聽樂曲

(1)完整播放樂曲,老師提問:

①作曲家運用了哪些樂器來刻畫音樂形象?

②作曲家是如何用音樂來“講”故事的?

(2)學生說出自己傾聽樂曲后的初步感受。

3.作品介紹

《小巫師》又名《魔法師的弟子》,是法國作曲家杜卡最聞名的作品,創(chuàng)作

于1897年。作曲家以歌德的敘事詩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這首形象顯明的管弦樂作品。

4.作曲家簡介

杜卡:法國作曲家、音樂教化家、音樂評論家,代表作品除《小巫師》外,

還有印象主義歌劇《阿里安娜與藍胡子》以及芭蕾舞劇《仙女》。

5.分段傾聽音樂

(1)傾聽“咒語動機”,老師提問:

①這段音樂使你聯(lián)想到什么?

②音樂突然增加力度,表示什么?(咒語生效,掃帚突然活動起來)

③音樂旋律是怎樣發(fā)展的?(漸漸下行)

④你聽到哪些樂器的音色?(小提琴和單簧管)

(2)傾聽“掃帚主題”,老師提問:

①樂曲的速度是怎樣的?(速度漸快)

②樂譜中多處出現(xiàn)頓音記號,有什么特點?你聯(lián)想到怎樣的情景?(有力的、

跳動的;生動地描繪了掃帚提桶取水的情景)

③主奏樂器是什么?(大管)

(3)學生隨琴學唱“掃帚主題”。

(4)傾聽''小巫師主題”,老師提問:

①這段主題音樂刻畫了小巫師怎樣的神態(tài)?(小巫師得意忘形的神態(tài),更為

起勁地誦念咒語)

②主奏樂器是什么?(木管樂器)

(5)傾聽結尾部分,老師提問:

①銅管奏出號角性的音調,表示怎樣的情景?(象征魔法師回來了)

②樂曲復原與序奏一樣的慢速度,魔法師在做什么?(魔法師急念咒語后,

掃帚馬上停止行動,一切歸于安靜)

③樂曲在怎樣的氣氛中結束?(在安靜的氣氛中結束)

6.再次完整傾聽樂曲

在傾聽前,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思索。

(1)當掃帚主題其次次出現(xiàn)時,音樂有哪些改變?(音樂越來越熱情)

(2)音樂的改變使你產(chǎn)生哪些聯(lián)想?(使人聯(lián)想到奇妙的掃帚不停地挑

水,屋子快被

水淹了,小巫師急得團團轉)

(3)當掃帚主題第三次出現(xiàn)時,音樂有怎樣的改變?你聯(lián)想到怎樣的情景?

(心情更為激烈,氣氛更為驚慌;兩把掃帚同時行動,輪番取水,流水滾滾而來

不行阻擋。小巫師都快急瘋了)

7.拓展練習

學生依據(jù)樂曲內(nèi)容創(chuàng)編情節(jié)進行表演。

8.小結下課

第三單元曲苑天地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唱歌《前門情思一一大碗茶》

教學目標:

1、在歌曲的演唱學習中,使學生增加對我國曲藝音樂的了解與相識,感受

海外游子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2、在感受北京曲藝音樂韻味的基礎上,傾聽錄音范唱,分析歌曲要素與情

感表達,采納視唱歌曲旋律、對比觀賞等方法,學唱、表現(xiàn)歌曲。

3、初步了解曲藝音樂的相關學問;常準歌曲中的裝飾音,感受其作用;用

京腔京韻來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了露曲藝善樂的相關學問;常準歌曲中的裝飾音,感受其作用;用京腔

京韻來演唱歌曲。

教學打算:

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導入

老師播放《四世同堂》視頻片段,學生初步感受歌曲。

2、觀賞歌曲

(1)老師提問: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與以前學過的歌曲有什么不

同?

(2)這首歌曲每唱一句都有一個間奏,在曲藝音樂中叫做過門。老師出示

曲譜,對比分析《前門情思一一大碗茶》與北京琴書《長壽村》的過門。

(3)學生跟唱過門。

3、學唱歌曲

(1)朗讀歌詞

①學生邊擊拍邊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要留意讀出京腔的“兒化音”。

②找出每個樂句中的裝飾音單獨學唱,引導學生感受其作用。

(3)學唱歌詞

①依據(jù)歌詞結構,分兩部分學唱。

②老師提問:A段從“我爺爺小的時候”至“就著一口大碗茶”表達了怎樣

的情感?心情上有沒有改變?你認為怎樣表現(xiàn)更為恰當?

③老師提問:B段從“來”起先到結束,旋律有什么特點?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

感?

(4)完整演唱歌曲

①學生隨伴奏演唱歌曲。

②老師啟發(fā)學生思索:如何才能更好地表演歌曲?

③學生分組展示。

(5)分組探討

《前門情思一一大碗茶》在音樂風格、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上有什么特點?你有什

么感受?

4、小結下課

其次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觀賞《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學目標:

1、感受、體驗京韻大鼓經(jīng)典作品,對北京曲藝音樂產(chǎn)生愛好,關注民間曲

藝音樂的發(fā)展。

2、通過觀看視頻、傾聽范唱等方法,感受曲藝音樂的魅力;學唱《重整河

山待后生》片段。

3、初步了解京韻大鼓的藝術特點及代表藝術家。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體驗京韻大鼓經(jīng)典作品,感受曲藝音樂的魅力;學唱《重整河山待后

生》片段。

教學打算:

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觀賞《重整河山待后生》

(1)導入

①播放《丑末寅初》視頻片段,老師提問:京韻大鼓表演形式有什么特點?

②老師投影顯示京韻大鼓常用伴奏樂器:鼓、板、三弦。

③觀看示范演奏鼓、板。

(2)觀賞

①老師簡述電視連續(xù)劇《四世同堂》劇情。

②老師提問:為什么這部電視連續(xù)劇的主題歌運用了京韻大鼓的音調?

③老師播放范唱錄音,老師提問:歌曲蘊含了怎樣的情感?

④分析“花香之地無和平”一句的旋律特點,學生仿照學唱。

(3)簡介駱玉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