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曲阜一中2025屆高考生物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曲阜一中2025屆高考生物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曲阜一中2025屆高考生物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曲阜一中2025屆高考生物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曲阜一中2025屆高考生物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曲阜一中2025屆高考生物五模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科學家以PLRV(馬鈴薯卷葉病毒)感染的馬鈴薯試管苗為實驗材料,對不同大小的莖尖超低溫處理后,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進行再生培養(yǎng)。選取培養(yǎng)28周的22棵植株進行檢測并獲得病毒保存率,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病毒感染類型莖尖大小/(mm)病毒保存率/(%)PLRV2.52(2/22)2.535(7/22)注:括號內數(shù)字表示檢測陽性樣本量/檢測總樣本量。A.超低溫處理后再生培養(yǎng)時培養(yǎng)基中應加人有機碳源和激素等B.莖尖脫分化培養(yǎng)獲得愈傷組織包裹人工種皮可獲得人工種子C.該技術能克服不同生物遠緣雜交不親和障礙從而培育出新品種D.2.5mm的莖尖超低溫脫毒效果優(yōu)于2.5mm的莖尖超低溫脫毒效果2.下列有關單倍體育種的敘述,正確的是()A.單倍體育種的遺傳學原理是基因重組B.單倍體育種常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萌芽的種子C.單倍體育種的優(yōu)勢之一在于明顯縮短育種年限D.單倍體育種得到的植株屬于單倍體3.下列判斷細胞死活的方法,不正確的是A.若細胞被臺盼藍染液染色,則表明該細胞為活細胞B.若黑藻細胞中葉綠體在運動,則表明該細胞為活細胞C.若細胞中線粒體被健那綠染色,則表明該細胞為活細胞D.若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則表明該細胞為活細胞4.如圖1為適宜溫度下小球藻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圖2表示將小球藻放在密閉容器內,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容器內CO2濃度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圖1中光照強度為8時葉綠體產生O2的最大速率為8B.圖1中光照強度為2時.小球藻細胞內葉綠體產生的O2全部被線拉體消耗C.若圖2實驗中有兩個小時處于黑暗中。則沒有光照的時間段應是2~4hD.圖2實驗過程中,4~6h的平均光照強度小于8~10h的平均光照強度5.小麥的易倒伏與抗倒伏受D、d基因的控制,抗銹病與易感銹病受T、t基因的控制,兩對基因獨立遺傳。欲利用基因型為DdTt的易倒伏抗銹病的小麥培育出基因型為ddTT的抗倒伏抗銹病的小麥品種,甲同學設計了逐代自交并不斷篩選的方案,乙同學設計了單倍體育種的方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逐代自交與篩選過程中,d與T基因的頻率逐代增大B.甲、乙兩同學的育種方案所遵循的遺傳學原理不同C.與甲同學的方案相比,乙同學的方案可縮短育種年限D.單倍體育種過程表明小麥花粉細胞具有遺傳的全能性6.研究發(fā)現(xiàn),在黑暗條件下,用適宜濃度的脫落酸處理大花牽牛頂芽(實驗組),使頂芽進入休眠、合成的生長素減少,側芽生長加快;而未經脫落酸處理項芽的大化牽牛(對照組),側芽的生長受抑制。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對照組頂端優(yōu)勢體現(xiàn)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B.對照組側芽生長受抑制,是因為側芽附近生長素濃度較高C.實驗組側芽生長加快,是因為脫落酸促進側芽細胞分裂D.實驗組頂端優(yōu)勢的解除,是脫落酸與生長素共同調節(jié)的結果7.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A.糖酵解過程產生的還原氫均與氧氣結合生成水B.糖酵解過程中葡萄糖的大部分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C.細胞需氧呼吸產生的CO2中的氧來自葡萄糖和水D.骨骼肌細胞呼吸產生的CO2來自線粒體和細胞溶膠8.(10分)某農業(yè)科研小組研究不同劑量乙羧氟草醚(除草劑)防治麥田闊葉雜草的效果(表中數(shù)據(jù)為雜草生存率/%),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組別劑量/ga.i./hm2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甲1.442.423.7917.565.3117.017.757.04乙7.2512.549.752.6110.7611.5612.335.31丙13.714.1012.1712.1712.729.632.3215.14A.由于長期使用乙羧氟草醚,誘導麥田闊葉雜草產生抗性突變B.2000年前未使用乙羧氟草醚,麥田闊葉雜草也可能存在抗性C.2003年甲組麥田闊葉雜草抗性基因頻率與2006年乙組一定相等D.2006年甲組麥田闊葉雜草與2000年丙組間存在生殖隔離二、非選擇題9.(10分)曾經歷了由“千里松林”到“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塞罕壩,在新中國建設者努力下,已成為全球面積最大的人工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回答下列問題。(l)塞罕壩的變遷屬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替,演替是指________。建設者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進行,逐漸使這一區(qū)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恢復到受干擾前的狀態(tài)。(2)調查塞罕壩森林中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時,宜采用___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這是因為大多數(shù)土壤動物__,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調查。(3)重建的人工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調節(jié)氣候、保持水土的功能,這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___價值。防止塞罕壩生物多樣性再度遭到破壞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10.(14分)2020年2月17日,西非、東非和南亞20多個國家受到蝗災影響,這輪蝗災的主角沙漠蝗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遷徙性害蟲。它們只有大約3個月的生命周期,在遷徙的過程中不斷進食、產卵、死亡。當前的蝗災始于紅海附近,初期在東非的肯尼亞、索馬里、埃塞俄比亞等國擴散。(1)印度和巴基斯坦受到本次蝗災影響,大量農田受損,現(xiàn)損失已達到百億盧比,決定印巴地區(qū)沙漠蝗蟲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有____。(2)控制蝗蟲的種群密度是避免蝗災的重要手段,調查蝗蟲幼體跳蝻密度常用的手段是樣方法,其原因是____。(3)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抵達巴基斯坦實地考察后,認為采用化學農藥防治和微生物農藥(微孢子蟲類和綠僵菌)等防治措施可快速有效控制蝗災。和前者相比,微生物農藥防治的優(yōu)勢是____。(4)《科學》2004年的一篇論文指出:“蝗蟲從獨居到群居的轉變,始于它們相互吸引而聚集在一起,發(fā)現(xiàn)并嗅到對方發(fā)出的氣味,或者用后肢彼此觸碰?!边@說明了____信息在促進種群繁衍中的重要作用。(5)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消滅蝗蟲,保證農業(yè)和畜牧業(yè)良性發(fā)展的目的是____。11.(14分)請根據(jù)以下不同情況,回答下列有關變異與生物進化的問題:(1)在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中,既可發(fā)生以染色體組為單位的變異,也可發(fā)生以________(填“基因”或“染色體”)為單位的變異。染色體變異不同于基因突變之處有①染色體變異涉及的堿基對的數(shù)目比基因突變的多,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觀察或對性狀影響的角度考慮)。(2)某動物種群中,基因型為AA、Aa和aa的個體依次占25%、50%和25%。若該種群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沒有繁殖能力,其他個體間可以隨機交配,理論上,下一代中AA:Aa:aa=________。(3)果蠅的隱性突變基因a純合時雌蠅不育(無生殖能力),但雄蠅無影響。一對基因型為Aa的果蠅交配產生子一代,子一代隨機交配產生子二代。子二代與子一代相比,A的基因頻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4)假設某果蠅種群中雌雄個體數(shù)目相等,且種群中只有Aa一種基因型。若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的實驗結果是第一代中有Aa和aa兩種基因型,且比例為2:1,則對該結果最合理的解釋是________。根據(jù)這一解釋,第一代再隨機交配,第二代中所有個體的基因型及比例應為________。12.如圖為北京大興區(qū)留民營村建立的生態(tài)農業(yè)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能夠維持相對穩(wěn)定是因為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該能力的基礎是____;該村生態(tài)系統(tǒng)與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____的作用是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關鍵。(2)甲圖中產品A、B、C、D內的能量都可以被人類利用,實現(xiàn)了____,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各環(huán)節(jié)產生的廢物經多種途徑后,最終又可以被農作物利用,這遵循了____這一生態(tài)學基本原理。(3)農林業(yè)上人們對有害動物的防治方法有____防治、生物防治和____防治,圖乙食物鏈中最早人們并沒有在田間養(yǎng)殖蛙,后來增加了蛙去控制蟲害,這屬于____防治。養(yǎng)殖的蛙又成為了餐桌上的美味,這是研究能量流動后,幫助人們合理地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A【解析】

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2)原理: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2)過程【詳解】A、超低溫處理后再生培養(yǎng)所用的技術手段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其培養(yǎng)基中需要加入有機碳源和植物激素,A正確;B、人工種子是以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胚狀體,不定芽、頂芽和腋芽等為材料,通過人工薄膜包裹得到的種子,B錯誤;C、該技術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能保持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不能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C錯誤;D、根據(jù)圖表數(shù)據(jù)可知,2.5mm的莖尖超低溫脫毒效果優(yōu)于2.5mm的莖尖,D錯誤。故選A。2、C【解析】

A、單倍體育種的原料是染色體變異,A錯誤;B、單倍體育種常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花藥離體培養(yǎng)產生的幼苗,B錯誤;CD、單倍體育種包括花藥離體培養(yǎng)和秋水仙素處理,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是單倍體,還需經過秋水仙素誘導加倍后才能獲得該新品種,單倍體育種的優(yōu)勢之一在于明顯縮短育種年限,C正確,D錯誤。故選C。3、A【解析】

本題涉及到細胞的有關內容,判斷細胞死活的方法有很多,活細胞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細胞死亡后就會失去這一特性,活細胞的細胞質具有流動性,細胞死亡后,細胞質不再運動,健那綠是活細胞染色劑,只能將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成熟的植物細胞能夠發(fā)生質壁分離和復原的說明細胞有活性。【詳解】A、臺盼藍屬于大分子物質,不能進入細胞膜,只有細胞死亡后,才能進入細胞,所以能夠被臺盼藍染色的細胞是死亡的細胞;A錯誤;

B、活細胞的葉綠體能過隨著細胞質的運動而運動,所以葉綠體能夠運動的細胞屬于活細胞;B正確;

C、健那綠屬于活細胞線粒體專一性染色劑,能夠將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細胞質接近于無色,死亡細胞的線粒體不能被染上顏色,C正確;

D、成熟的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所以,活細胞可以發(fā)生質壁分離和復原現(xiàn)象,死亡的細胞不能發(fā)生質壁分離,D正確。

故選A?!军c睛】本題總結了幾個判斷細胞是否有活性的方法,這幾個方法就是對課本試驗的總結,所以關鍵的是掌握課本有關試驗內容,靈活運用課本知識。4、A【解析】圖1中縱坐標氧氣釋放速率代表表觀光合速率,光照強度為8時葉綠體釋放02的最大速率為8,呼吸速率為2,則葉綠體產生02的最大速率為10,A項錯誤;圖1中光照強度為2時,氧氣釋放速率為0,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則小球藻細胞內葉綠體產生的02全部被線粒體消耗,B項正確;若圖2實驗中有兩個小時處于黑暗中,則此時只進行呼吸作用,密閉容器內C02濃度上升,對應的時間段是2?4h,C項正確;圖2實驗在一定溫度條件下進行,呼吸速率一定,4?6hCO2濃度較高,8?10hCO2濃度較低,二者CO2濃度保持不變,說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4?6h平均光照強度應小于8?10h的平均光照強度,D項正確?!军c睛】本題易錯選D項,容易判斷4?6h的平均光照強度等于8?10h的平均光照強度。較高二氧化碳濃度下,達到同樣大小的光合速率,只需要較小的光照強度。5、A【解析】

小麥的易倒伏與抗倒伏受D、d基因的控制,抗銹病與易感銹病受T、t基因的控制,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說明兩對等位基因在遺傳過程中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DdTt的個體自交,后代中表現(xiàn)為抗倒伏抗銹?。╠dT_)的比例是3/16,其中1/3是純合子,2/3是雜合子,雜合子不能穩(wěn)定遺傳,因此要獲得能穩(wěn)定遺傳的品系,必須通過連續(xù)自交,提高純合度,這種育種方法是雜交育種,其原理是基因重組;由于DdTt產生的配子的類型是DT、Dt、dT、dt四種,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獲得單倍體幼苗的基因型是DT、Dt、dT、dt四種,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后獲得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是DDTT、DDtt、ddTT、ddtt,都是純合子,即抗倒伏抗銹病的個體能穩(wěn)定遺傳,這種育種方法是單倍體育種,與雜交育種相比,其優(yōu)點是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驹斀狻緼、自交過程中基因頻率一般不變,篩選過程基因頻率可能會改變,且d基因頻率子一代以后就不會發(fā)生改變了,A錯誤;B、甲、乙兩同學的育種方案所遵循的遺傳學原理分別是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B正確;C、甲同學的育種方法是雜交育種,乙同學的育種方法是單倍體育種,與雜交育種相比,單倍體育種可以明顯縮短育種年限,C正確;D、單倍體育種過程表明小麥花粉細胞具有遺傳的全能性,D正確。故選A。6、C【解析】

生長素是植物產生的、對植物有調節(jié)作用的激素之一。生長素的作用與濃度有關,低濃度起促進作用,高濃度起抑制作用,這稱為生長素的兩重性,而且生長素的作用往往與發(fā)生作用的器官有密切關系。植物體內產生的激素有五大類,即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能促進植物生長和發(fā)育過程,而脫落酸和乙烯的作用則是抑制植物生長,促進成熟和衰老。這幾種激素在植物生長發(fā)育的不同時期除各有其獨特作用外,還能互相促進或抑制,充分發(fā)揮調節(jié)植物生長發(fā)育的作用。頂端優(yōu)勢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輸送,大量積累在側芽部位,側芽是因為生長素濃度過高生長受到抑制?!驹斀狻緼、對照組側芽生長受抑制,頂端優(yōu)勢體現(xiàn)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A正確;B、對照組側芽生長受抑制,是因為側芽附近生長素濃度較高,B正確;C、實驗組側芽生長加快,是因為脫落酸抑制了頂芽生長素的合成,C錯誤;D、實驗組頂端優(yōu)勢的解除,是脫落酸與生長素共同調節(jié)的結果,D正確。故選C。7、C【解析】

(1)需氧呼吸全過程:第一階段:在細胞溶膠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兩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這一階段不需要氧的參與;第二階段:丙酮酸進入線粒體的基質中,分解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階段:在線粒體的內膜上,[H]和氧氣結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這一階段需要氧的參與。(2)厭氧呼吸全過程:第一階段:在細胞溶膠中,與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兩分子的丙酮酸,過程中釋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階段:在細胞溶膠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轉化為乳酸,無氧呼吸第二階段不產生能量?!驹斀狻緼、需氧呼吸過程中,糖酵解過程產生的還原氫均與氧氣結合生成水,而無氧呼吸過程中,糖酵解過程產生的還原氫與丙酮酸結合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沒有水的生成,A錯誤;B、糖酵解過程中葡萄糖的大部分能量儲存在丙酮酸中,只有少部分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B錯誤;C、細胞需氧呼吸第二階段,丙酮酸與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而丙酮酸來自于葡萄糖的分解,因此產生的二氧化碳中的氧來自葡萄糖和水,C正確;D、骨骼肌細胞需氧呼吸可以產生二氧化碳,而厭氧呼吸只能產生乳酸,因此骨骼肌細胞產生二氧化碳的場所只有線粒體,D錯誤。故選C。8、B【解析】

本題考查生物進化及物種的形成。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隔離包括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生殖隔離的形成表明新的物種的形成。【詳解】A、乙羧氟草醚起選擇作用,不能誘導麥田闊葉雜草突變,A錯誤;B、麥田闊葉雜草的突變具有不定向性,即在使用乙羧氟草醚前也可能存在抗性,B正確;C、2003年甲組麥田闊葉雜草防效與2006年乙組相同,但所用除草劑的劑量不同,雜草抗性基因頻率也不一定相等,C錯誤;D、2006年甲組麥田闊葉雜草與2000年丙組所用除草劑劑量不同,防效不同,不能說明它們之間存在生殖隔離,D錯誤。故選B。二、非選擇題9、次生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速度和方向結構和功能取樣器取樣活動能力強,身體微小間接就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qū))【解析】

1、群落演替指隨著時間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群落演替的類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人類活動會改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大多數(shù)土壤動物身體微小,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查,在這類研究時,常采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即用一定規(guī)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蟲器等)進行取樣,通過調查樣本中小動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來推測某一區(qū)域內土壤動物的豐富度。3、生物的多樣性的價值:(1)直接價值: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yè)原料等使用意義,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等非實用意義的;(2)間接價值:對生態(tài)系統(tǒng)起重要調節(jié)作用的價值(生態(tài)功能);(3)潛在價值:目前人類不清楚的價值。【詳解】(1)根據(jù)題意,塞罕壩經歷了由“千里松林”到“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變遷,屬于次生演替,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逐漸使這一區(qū)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恢復到受干擾前的狀態(tài)。(2)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由于大多數(shù)土壤動物活動能力強,身體微小,因此調查森林中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時,宜采用取樣器取樣法進行采集、調查。(3)重建的人工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調節(jié)氣候、保持水土的功能,這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生態(tài)功能,即間接價值,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防止塞罕壩生物多樣性再度遭到破壞的最有效措施?!军c睛】本題考查群落和生物多樣性的知識點,要求學生掌握群落演替的概念和類型,理解影響群落演替的因素,特別是把握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掌握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的調查實驗的原理和方法,識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和保護措施。10、出生率、死亡率和遷入率、遷出率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無污染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合理調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xù)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解析】

1、種群的數(shù)量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年齡組成(增長型、穩(wěn)定型和衰退型)、性別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能決定種群密度的大??;年齡組成能預測種群密度的變化;性別比例也能影響種群密度的大小。2、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3、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的活動離不開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①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②種群的繁衍;③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4、能量流動的意義:人們研究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意義是可以幫助人們科學規(guī)劃、設計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人們合理的調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xù)高效的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詳解】(1)決定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和遷入率、遷出率。(2)蝗蟲幼體跳蝻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所以采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3)微生物農藥防治是生物防治,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無污染。(4)利用氣味傳遞的屬于化學信息。(5)消滅蝗蟲,可以合理調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xù)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军c睛】本題以“沙漠蝗蟲”為材料綜合考查種群的特征、種群密度的調查、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的知識,考生結合教材識記即可解答。11、染色體染色體變異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到,基因突變則不能(或染色體變異對性狀的影響通常大于基因突變)4:4:1增大A基因純合致死Aa:aa=1:1【解析】

1、基因突變是基因中由于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片段的缺失、重復、易位和倒位的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又分為染色體以染色體組倍數(shù)的增加或減少及個別染色體增加或減少。2、基因突變包括顯性突變和隱性突變,隱性純合子發(fā)生顯性突變,一旦出現(xiàn)顯性基因就會出現(xiàn)顯性性狀;顯性純合子發(fā)生隱性突變,突變形成的雜合子仍然是顯性性狀,只有雜合子自交后代才出現(xiàn)隱性性狀?!驹斀狻浚?)在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中,既可發(fā)生以染色體組為單位的變異,也可發(fā)生以個別染色體為單位的變化,基因突變是基因中個別堿基對的變化不會引起基因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的變化,染色體變異涉及的堿基對數(shù)目變化多,會引起基因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的變化,同時染色體變異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而基因突變不能。(2)AA、Aa和aa基因型的個體依次占25%、50%、25%.若該種群中的aa個體沒有繁殖能力,則具有繁殖能力的個體中,AA占1/3,Aa占2/3;因此A的基因頻率為1/3+2/3×1/2=2/3,a的基因頻率為13據(jù)遺傳平衡定律,其他個體間可以隨機交配,后代中AA的頻率2/3×2/3,Aa為2×1/3×2/3,aa為1/3×1/3,下一代中AA:Aa:aa=4:4:1。(3)按照分離定律,一對基因型為Aa的果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