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qū)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_第1頁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qū)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_第2頁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qū)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_第3頁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qū)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_第4頁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qū)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6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qū)其次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其次次月考試題Ⅰ卷一、單項選擇題(1-20每小題1.5分,21-30每小題2分,共50分)春分點為黃經(jīng)0度的位置,天體的黃經(jīng)度數(shù)就是由天體向東量度至春分點的角距離,相鄰節(jié)氣的黃經(jīng)度數(shù)相差15°。2024年秋分為北京時間9月22日21時30分,星期二。據(jù)材料回答1~2題。1.秋分日地球的黃經(jīng)度數(shù)為()A.0°B.90°C.180°D.360°2.2024年秋分起先時刻,家住開普敦(34°S,18°E)的李先生站在陽臺視察自己房前樹木的影子朝向為()A.西南B.東北C.西北D.東南從羅馬到北京的某國際航班經(jīng)過18小時的飛行,于某星期一的17時10分平安著陸在北京機場。此時,飛行員看到一輪紅日正在跑道西邊的終點。據(jù)此推斷3~4題。3.飛機著陸時,晨昏線的位置應當是下列四圖中的()4.飛機從羅馬(東3區(qū))起飛的時間是當?shù)貢r間()A.星期一的18:10 B.星期一的12:10C.星期日的18:10 D.星期日的5:10山東聊城(36.5°N,116°E)王先生的家在一個高層建筑的二樓,令他苦惱的是,因為南樓遮擋,正午的陽光到1月8日才能照耀進陽臺。為了更好地晾曬衣服,王先生家的伸縮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節(jié)還需調整。據(jù)此完成5~6題。5.王先生家的陽臺正午時分每年沒有陽光射入的時間大約為()A.17天B.33天C.25天D.50天6.王先生家正午時懸掛晾衣架的繩索長度()A.冬季長,夏季短B.冬季長,夏季長C.冬季短,夏季長D.冬季短,夏季短讀某日昏線圖,a、c兩點為昏線的頂點,b點為昏線的中點,昏線在地球上為西北—東南走向,b點的經(jīng)度為50°E。據(jù)此回答7~8題。7.依據(jù)圖中信息,推斷此時有關各地時間的敘述,正確的是()A.a(chǎn)點地方時是0時B.b點地方時是14時C.c點地方時是12時D.國際標準時間是14時40分8.關于該昏線顯示地理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該昏線自西向東運動B.此時北半球晝長夜短C.b點可能有臺風發(fā)生D.此時南半球太陽東南升起,西南落下下表是一年中四地晝長最大差值(R)資料,回答9~10題。①②③④R2小時26分24小時0小時5小時42分9.四地按緯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確的是()A.②①④③B.③②①④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10.①地最長晝長和④地的最短晝長分別為()A.13小時13分10小時47分 B.13小時13分9小時9分C.14小時51分10小時47分 D.14小時51分9小時9分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水深達1940米)和蓄水量最多的淡水,其水量可供50億人運用半個世紀,監(jiān)測表明其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可達8千米。據(jù)此完成11~12題。11.依據(jù)材料分析貝加爾湖形成緣由()A.斷裂下陷,積水成湖 B.冰川侵蝕,積水成湖C.風力侵蝕,積水成湖 D.海水侵蝕,積水成湖12.貝加爾湖底部具有厚厚的沉積物,其深度仍在不斷加大,推想其緣由是()A.湖區(qū)四周降水增多 B.地下水水位不斷上升C.地殼不斷下陷,湖盆加深 D.全球溫度上升,冰雪融水量增加迂回扇是在河灣側向蠕移過程中產(chǎn)生的。因側向運動是脈動式而不是連續(xù)勻稱地發(fā)生的,故當河彎側蝕較慢時,凸岸邊灘外緣的濱河床沙壩不斷加高,當河灣側蝕加快后,凸岸邊灘快速淤長。若側蝕再度減緩,則在凸岸邊灘外緣新的位置上又會出現(xiàn)相對高起的濱河床沙壩,該過程反復進行,便形成完整的迂回扇。下圖為迂回扇形成過程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3~14題13.迂回扇形成過程中河流凹岸地區(qū)發(fā)生坍塌的規(guī)律是()A.持續(xù)坍塌 B.間歇坍塌C.勻速坍塌D.加速坍塌14.在迂回扇形成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導致河流長度增加、彎曲度變大B.河流沙壩之間沼澤、凹地增多C.圖中沙壩的形成時間依次是數(shù)字削減依次D.河流縱比降變小,流速變慢陜西省清澗縣無定河沿岸發(fā)覺了古植物化石,據(jù)初步推斷為距今2.5億年的蘆木化石。蘆木是一種古植物,屬于木賊綱,出現(xiàn)于石炭二疊紀,現(xiàn)已滅亡。蘆木與鱗木、封印木共同組成北半球熱帶沼澤森林。下圖左圖為蘆木化石,下圖右圖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據(jù)此回答15~17題。15.形成蘆木化石的巖層屬于()A.侵入巖B.噴出巖C.變質巖D.沉積巖16.該地巖石具有(

)A.層理構造

B.礦物結晶顆粒較大,結構致密C.片理構造

D.礦物晶體顆粒細小,表面多氣孔17.該地的巖石類型及其地質作用對應正確的是()A.A③B.B②C.C④D.D⑤下圖為“某地區(qū)地質剖面手繪圖”。讀圖,完成18~19題。18.巖漿巖巖性由新到老的依次是()A.①②③ B.②③①C.①③② D.③②①19.圖中()A.甲處的斷層由內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B.乙處是因地殼水平運動而形成的向斜C.丙處可能有化石且可能存在變質作用D.丁處地表形態(tài)是由火山灰積累而形成下圖是“我國西南某區(qū)域河流示意圖”。據(jù)此完成20~21題。20.該河流()A.水流湍急 B.水量季節(jié)改變小C.右岸坡度小 D.虛線為豐水期河岸21.支流含沙量較大,但支流匯入干流處沒有形成三角洲,最可能的緣由是()A.支流流速慢 B.受地轉偏向力影響,侵蝕嚴峻D.匯入處落差大C.干流水體對支流抬升作用小下圖為某地某水平面的巖層分布圖,圖中字母a→f所代表的各巖層年頭由新到老。讀圖,回答22~23題。22.圖中信息顯示出()A.①地所處地貌形態(tài)為背斜山B.②地巖層較①地巖層更不易受外力作用侵蝕D.④地位于背斜構造的頂部C.③地地層發(fā)生錯動,形成斷塊山和斷陷谷地23.若圖中區(qū)域地下存在一個儲量巨大的煤層,則下列地點在開采過程中簡單發(fā)生瓦斯爆炸事故的是()A.①B.②C.③D.④讀我國巢湖流域古代聚落遺址分布示意圖,回答24~25題。24.圖示古代聚落遺址東部分布較少的緣由()A.海拔較高,多山地、丘陵 B.河流上游,航運條件差C.等高線密集,地勢高,落差大D.山麓沖積扇地區(qū)25.夏季,巢湖水域面積增加最小的地區(qū)可能位于()A.東北面B.東南面C.西北面 D.西南面下圖為世界某區(qū)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氣壓和風向示意圖,圖中①—⑥處的箭頭表示風向。據(jù)此完成下面26、27兩題。26.與我國冬季風的形成有關的氣壓中心是()A.甲 B.乙 C.丙 D.丁27.圖中⑤地的風向及其成因是()A.東南風海陸熱力差異B.東南風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C.西南風海陸熱力差異D.西南風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讀圖,完成下面28、29兩題。28.下列關于①②③④四地氣候類型的推斷,正確的是()A.①地是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B.②地是熱帶草原氣候,④地是溫帶季風氣候C.①地是溫帶季風氣候,③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D.③地是地中海氣候,④地是溫帶海洋性氣候29.下列關于①②③④四地氣候類型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深度解析)世界不同地點氣溫柔降水量年改變圖A.①地氣候類型僅分布在北半球B.②地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赤道旁邊C.③地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緯度30°~40°的大陸西岸D.④地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緯度40°~60°的大陸東岸30讀表某市5每天氣預報和圖,。影響上表中該市這5每天氣改變過境前后與該市氣壓的改變符合上圖中的系統(tǒng)是()A.曲線① B.曲線② C.曲線③ D.曲線④10月19日11℃/19℃偏北風1~3級10月20日13℃/16℃西北風2~5級10月21日8℃/14℃西北風2~4級10月22日2℃/13℃偏北風1~3級10月23日4℃/17℃偏北風1~3級Ⅱ卷二、綜合題(共4小題,40分)31.下圖太陽光照圖中ED為晨線,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1)圖中表示的節(jié)氣為,推斷依據(jù)是。寫出上圖中太陽直射點坐標。E點的太陽高度是(4分)(2)該日過后,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為向移動;此后3個月內,北半球各地晝夜長短的特點及改變趨勢是。(3分)(3)圖示時刻北京時間是_____時,E點晝長時間為,E點的地方時為________時,此時赤道上屬于白晝的經(jīng)度范圍是,此時全球與E點不屬于同一天的地區(qū)所占的范圍(5分)(4)太陽能熱水器是人們在生活中常用的設備,由于太陽直射點的運動,不同日期,同一地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改變較大,為使地處40°N華北地區(qū)的太陽能熱水器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陽光能,圖示日期應將太陽能熱水器的真空管平面與樓頂?shù)孛骈g的夾角α度數(shù)調整為。(1分)3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有關問題。(10分)材料一下圖為寧夏平原及四周地區(qū)地形和地質構造剖面圖。材料二賀蘭山位于內蒙古高原與寧夏平原之間,海拔大多為2000~3000m,最高峰海拔3556m。降水量由山麓向山頂漸漸增加,山中森林資源豐富。(1)依據(jù)圖示信息,從內外力作用的角度,簡述賀蘭山地貌的形成緣由。(4分)(2)分析賀蘭山對寧夏平原農業(yè)生產(chǎn)的有利影響。(6分)3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板塊運動引起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原或盆地,在隆起的高原上,通過流水不斷侵蝕和搬運,導致河谷發(fā)育,隨著流水下切、側蝕,河谷不斷加深、展寬。下圖為某河谷地形圖,圖中T1、T2、T3、T4是不同位置流水沉積形成的鵝卵石。(1)圖中T1、T2、T3、T4不同位置流水沉積形成的鵝卵石,其中積累年頭最早的為()(1分)A.T1B.T2C.T3D.T4(2)圖中河谷底部大部分鵝卵石在河流枯水期袒露,洪水期沉沒,則該地鵝卵石積累物集中分布的河岸為河流(凹岸或凸岸),推斷該地鵝卵石積累面積改變趨勢,并分析其緣由。(5分)(3)推想河流T4以上剖面沒有鵝卵石巖布可能的緣由。(4分)該河流下游入??谔幮纬傻牡孛差愋蜑?,并簡要分析其形成緣由。(4分)34.圖1為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圖2為世界局部示意圖,圖3為羅馬、倫敦、阿斯旺三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3分)圖3(1)圖1中所示北半球處于季,此季節(jié)氣壓帶、風帶因的移動而位置偏南。(2分)

(2)此季節(jié),倫敦的氣候特征是;北京地區(qū)最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選擇填空)。(3分)

A.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B.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C.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D.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3)在一年中,當氣壓帶、風帶起先向南移時,羅馬受圖1中的氣壓帶或風帶限制(填序號),氣候特征是。(2分)

(4)與阿斯旺同緯度的亞歐大陸東岸因受的影響,形成雨熱同期的(填氣候類型)。(2分)

材料橄欖油養(yǎng)分豐富,質佳味美,是目前世界上的主要食用油之一。油橄欖具有喜暖和、喜光、耐高溫、不耐濕等特點,需年平均氣溫為15~20℃,年降雨量為400~1000毫米,年日照時數(shù)為1500小時以上才可生長?;ㄑ糠只瘯r氣溫為6~10℃為宜。(5)從倫敦、羅馬、阿斯旺三地中任選一地,推斷該地的氣候條件是否適合種植油橄欖,并說明理由。(答出兩點即可)(4分)

高二其次次月考考試地理試題(B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D解析第1題,依據(jù)材料可知,春分是屬于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四個節(jié)氣,地球處于黃經(jīng)0°的位置。秋分是屬于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六個節(jié)氣,相鄰節(jié)氣的黃經(jīng)度數(shù)相差15°,兩個節(jié)氣間相差12個節(jié)氣,因此秋分與春分節(jié)氣的黃經(jīng)度數(shù)差值為180°,故秋分日地球的黃經(jīng)度數(shù)為180°,故正確答案為C。第2題,秋分起先時刻,李先生所在地區(qū)時間大約為14時42分,太陽正在不斷西落,位于西北方位,則房前樹木影子朝向東南方向,故正確答案為D。3.D4.C解析第3題,在北京機場17時10分看到日落,說明該日北京晝短夜長且北京正處在昏線上,圖D與上述分析相符。第4題,北京機場位于東八區(qū),星期一的17:10時,正是羅馬當?shù)貢r間星期一的12:10,飛機從羅馬經(jīng)過18小時飛行到達北京,則在羅馬起飛的時間為星期一12:10減去18小時,即星期日的18:10,故C項正確。5.B6.C解析第5題,聊城王先生家一年中太陽高度最小的時間為冬至日,依據(jù)題意,自12月22日至1月7日期間(16天)正午陽光均不能照耀進陽臺,依據(jù)太陽直射點移動規(guī)律,在12月22前還會有16天左右也無法在正午獲得光照,全年一共約33天陽臺無法在正午時刻獲得光照。第6題,王先生家所處地區(qū)夏季正午太陽高度較大,照耀進陽臺的陽光較少,為了更好地晾曬衣服,須要將晾衣架繩索下降長度長一些;冬季正午太陽高度較夏季小,照耀進陽臺的陽光較多,晾衣架繩索下降長度短一些,故正確答案為C。7.D8.D解析第7題,圖中晨昏線為昏線,則ac線左側為晝半球,右側為夜半球,a點所在經(jīng)線為晝半球中分線,其時間為12時,c線所長經(jīng)線為夜半球中分線,其時間為0時或24時,b點所在經(jīng)線為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jīng)線(50°E),其時間為18時,此時國際標準時間為14時40分,故D正確。第8題,晨昏線移動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為自東向西;b點位于赤道地區(qū),風力小,發(fā)生臺風天氣少;依據(jù)晨昏線與經(jīng)線關系,確定此時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為冬半年,南北半球各地除出現(xiàn)極晝、極夜現(xiàn)象的地區(qū)之外,太陽東南升起,西南日落,故正確答案為D。9.C10.B解析:第9題,緯度的凹凸可以依據(jù)晝長差值來推斷,緯度越高,晝長的改變幅度越大,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的地區(qū)晝長最大差值為24小時。則四地緯度由低到高的依次為③①④②,故正確答案為C。第10題,晝長最大差值出現(xiàn)的時間點分別是夏至日和冬至日。而①④地夏至日的晝長和冬至日的夜長是相等的,因此可以計算出①地最長晝長為12+2小時26分/2=13小時13分;④地的最短晝長為12小時-5小時42分/2=9小時9分,故正確答案為B。11.A12.C解析第11題,結合題干信息“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斷貝加爾湖是構造湖,是地殼斷裂下陷集水形成的,故正確答案為A。第12題,由材料可知,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說明該地區(qū)地殼還在不斷下沉,湖盆加深,故正確答案為C。13.B14.C解析第13題,因側向運動是脈動式而不是連續(xù)勻稱地發(fā)生的,迂回扇形成過程中河流凹岸地區(qū)發(fā)生坍塌的規(guī)律具有間歇坍塌特征,故正確答案為B。第14題,在迂回扇形成過程中,導致河流長度增加、彎曲度變大;河道不斷彎曲,流速減緩,泥沙積累,河流沙壩之間沼澤、凹地增多;圖中沙壩的形成時間依次是數(shù)字增大依次;河道變長,河流縱比降變小,流速變慢,故正確答案為C。15.D16.A17.C解析第15題,在沉積巖的巖層中能夠找到已經(jīng)成為化石的古生物遺體。第16題,沉積巖的巖層是在漫長的地質時期一層層沉積形成,具有層理構造,每一個的巖層代表各自的地質年頭和當時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第17題,依據(jù)巖石圈的組成及物質循環(huán)過程,沉積巖由袒露在地表的各類巖石經(jīng)過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積物經(jīng)過固結成巖作用而形成。圖中C為沉積巖,④過程為固結成巖作用,故正確答案為C。18.C19.C解析第18題,依據(jù)巖漿通道狀態(tài)來推斷巖漿巖形成年頭的先后依次:②所在巖漿通道末端被侵蝕并最早被上層沉積巖層覆蓋,故形成最早;③所在巖漿通道也上覆沉積巖層且底部不完整;①所在巖漿通道沒有受到影響,故①形成最晚,則巖性新老依次是①③②,故選C。第19題,甲處的斷層是巖層擠壓斷裂后形成,是內力作用的結果,A錯誤;乙處巖層向上拱起,是因地殼水平運動而形成的背斜,B錯誤;丙位于沉積巖層,可能有化石存在,又在巖漿通道旁邊,故可能存在變質作用,C正確;丁處地表形態(tài)是火山活動巖漿噴出后冷卻凝固的結果,火山灰積累作用影響很小,D錯誤。20.C21.D解析第20題,圖中河道出現(xiàn)彎曲和河漫灘,說明流經(jīng)地區(qū)地勢低平,水流速度較慢;枯水期河漫灘顯露,說明河流水量季節(jié)改變較大;圖中左岸為凹岸,流速快,流水侵蝕作用明顯,河床坡度較陡;右岸為凸岸,流速慢,流水積累作用明顯,河床坡度較小,故正確答案為C。第21題,支流匯入干流處沒有形成三角洲,可能與匯入處為凹岸,水流速度較快,河床坡度陡峭,落差大,流水侵蝕作用強,泥沙不易沉積等因素有關,故正確答案為D。22.B23.A解析第22題,依據(jù)圖中各巖層地質年頭的新老關系,推斷①地為背斜構造,但圖中為水平面的巖層分布,無法推斷地表地勢凹凸;②地和④地為向斜構造,其槽部受擠壓作用,巖層緊實,與背斜頂部受張力的①地巖層相比,更不易受外力作用侵蝕;③地地層發(fā)生明顯的錯動和位移,依據(jù)水平巖層分析無法確定是否形成斷塊山和斷陷谷地。故正確答案為B。第23題,大部分瓦斯事故發(fā)生在采掘工作面,尤其是背斜頂部瓦斯氣體易于集聚,瓦斯事故簡單發(fā)生的地點,圖中①地為背斜構造,成為煤炭開采過程中發(fā)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多發(fā)地,故正確答案為A。24.C25.A解析第24題,讀圖可知,圖示地區(qū)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總體海拔較低,較大一部分地區(qū)海拔在50米以下,不屬于山地、丘陵地區(qū);圖中古代聚落遺址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勢較低地區(qū),且等高線比較稀疏,說明地勢平坦。第25題,據(jù)圖中古代聚落遺址分布可知東北面聚落較少,且等高線密集,說明東北面地勢高,其汛期蓄水后沉沒的區(qū)域范圍增加量較小。26.A我國冬季受亞洲高壓的影響,盛行西北風,與圖中的氣壓中心甲有關。27.D從圖中可以看出,⑤地的風向為西南風,主要是由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形成的。28.C依據(jù)圖中的氣溫柔降水改變,可以推斷出①地是溫帶季風氣候,②地是熱帶草原氣候,③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④地是地中海氣候。29.A①地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僅分布在亞歐大陸東岸。思路點撥解答本題組須要牢記幾種常見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并結合圖中的氣溫柔降水量資料綜合推斷。30.C依據(jù)表格中該天氣系統(tǒng)過境前后該市的天氣改變,可推斷該天氣系統(tǒng)為鋒面系統(tǒng)。由于其過境后該市氣溫下降,故該天氣系統(tǒng)應為冷鋒,該天氣系統(tǒng)為冷鋒,冷鋒過境后,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圖中曲線③符合,故選C。二.綜合題31.(1)冬至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2分),(90°E,23°26′N),0°(2)北晝短夜長隨著太陽直射點的不斷北移,晝長漸漸變長,夜長漸漸變短。(3分)(3)15時20分10:40,6:40,自20°W經(jīng)線向東至160°E經(jīng)線(或20°W—0°—160°E)由,110°W為0時經(jīng)線,可知與E點不屬于同一天的地區(qū)所占全球范圍比例等于7/36。(4分)(4)63°26′(1分)解析:(1)依據(jù)ED為晨線可知北極圈內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圖中表示的節(jié)氣為冬至。太陽直射點所在經(jīng)線地方時為12時,為70°E經(jīng)線;北極圈內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可知太陽直射南回來線。此時E點地處晨線上。2)依據(jù)太陽直射點移動規(guī)律,冬至日過后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此后3個月內,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隨著太陽直射點的不斷北移,晝長漸漸變長,夜長漸漸變短。(3)圖中D點所在經(jīng)線70°E為12時,可推算出北京時間為15時20分。E\D兩地相差80度,結合晨昏線可知E點所在緯線上晝弧跨經(jīng)度160度。所以晝長10:40,E點地方時赤道上屬于白晝的經(jīng)度范圍是20°W--0°--160°E,由,110°W為0時經(jīng)線,可知與E點不屬于同一天的地區(qū)所占全球范圍比例等于7/36(4)α與正午太陽高度角互余,所以α=華北地區(qū)(40°N)與太陽直射緯度(23°26′S)的差。32.(1)地殼構造運動導致山地一側沿斷層抬升形成斷塊山地,后經(jīng)過長時間外力風化作用、流水和風力等外力侵蝕作用,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現(xiàn)在的地貌形態(tài)。(4分)(2)山前沖積扇形成平坦的地形及肥沃的土壤;減弱了來自西北的寒冷空氣的侵襲,使冬季比較暖和;抬升了東南季風(夏季風),在該地區(qū)形成較多的地形雨,形成了豐富的水源;阻擋了沙漠的東移,削減了沙塵暴的發(fā)生幾率。(6分)解析:第(1)問,從圖中可以看出,賀蘭山是經(jīng)巖層斷裂抬升,經(jīng)過長時間外力風化作用、流水和風力等外力侵蝕作用,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現(xiàn)在的地貌形態(tài)。第(2)問,賀蘭山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對冷空氣的阻擋、形成地形雨、阻擋沙漠東移、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面。33.(1)D(1分)(2)凸岸(1分)鵝卵石積累面積不斷增大河流凸岸水流較緩,流水積累作用明顯,來自上游河谷的鵝卵石積累物在雨季隨河流、山洪等不斷被搬運到下游地勢平緩地區(qū),攜帶鵝卵石等物質不斷在水流平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