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煤石油天然氣的綜合利用》檢測(原卷版)_第1頁
8.1.3《煤石油天然氣的綜合利用》檢測(原卷版)_第2頁
8.1.3《煤石油天然氣的綜合利用》檢測(原卷版)_第3頁
8.1.3《煤石油天然氣的綜合利用》檢測(原卷版)_第4頁
8.1.3《煤石油天然氣的綜合利用》檢測(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于真實情境的大單元教學系列測試《煤、石油、天然氣的綜合利用》檢測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一、單選題1.下列有關煤的敘述正確的是A.煤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碳、氫元素B.煤在空氣中加強熱可得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爐氣C.推廣使用煤液化和氣化技術,可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D.煤的氣化的主要反應是2.宋朝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描述了一種化石燃料,“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帷幕皆黑”,并預言“此物必大行于世”,此物也正是我們現(xiàn)在所熟悉的石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油是由多種烷烴、烯烴、芳香烴組成的混合物B.對石油進行裂解,可以提高輕質液體燃料的產(chǎn)量和質量C.石油的分餾利用了物質的化學性質,所得到的餾分均為混合物D.石油燃燒時“煙甚濃”是因為有機物不完全燃燒產(chǎn)生了炭黑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油的裂解氣、煤干餾得到的焦爐氣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煤的干餾、氣化,石油的分餾都是物理變化C.石油沒有固定熔沸點,但分餾產(chǎn)物有固定的熔沸點D.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產(chǎn)量和質量4.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提高經(jīng)濟效益。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石油的分餾、煤的干餾都是物理變化B.煤中含苯、甲苯、二甲苯C.煤的氣化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煤的高效、清潔利用D.如圖是石油分餾塔的示意圖,a、b、c三種餾分中a的沸點最高5.某同學對煤進行干餾并檢驗其中部分產(chǎn)物,裝置(夾持裝置已略)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煤的干餾過程發(fā)生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B.向b裝置的水層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紅C.c裝置可驗證產(chǎn)生的氣體中一定含有D.e裝置中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6.下列關于石油、煤和天然氣的說法正確的是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是一種高效清潔能源B.石油裂化可提高汽油的產(chǎn)量,裂化汽油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C.煤中含有苯和甲苯,通過干餾后分餾的方式可以分離提純D.天然氣、石油、煤等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屬于可再生能源7.熟悉又陌生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曾在課上與你擦肩而過,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操作實驗目的A將裂化汽油和直餾汽油分別滴入溴的溶液中鑒別兩種汽油B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加熱一段時間后冷卻,加NaOH溶液調至堿性,再加少量碘水檢驗淀粉是否完全水解C將甲烷通入溴水中并光照驗證甲烷的取代反應D將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氣體通過酸性溶液,溶液褪色凈化甲烷A.A B.B C.C D.D8.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所做的石蠟油(17個碳原子以上的烷烴)分解實驗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裝置Ⅱ中逸出的氣體通入高錳酸鉀溶液,發(fā)生氧化反應B.石蠟油分解生成的氣體中只有烯烴C.十八烷完全分解為乙烷和最多乙烯時,二者物質的量之比為1∶8D.裝置Ⅰ中硫酸鋁和碎瓷片都是催化劑9.大慶油田古龍頁巖油勘探取得重大戰(zhàn)略性突破,新增石油預測地質儲量12.68億噸,成就了幾代大慶人“大慶底下找大慶”的夢想。頁巖油是指以頁巖為主的頁巖層系中所含的石油資源,下列有關石油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石油經(jīng)分餾獲得的汽油、煤油、柴油等輕質油都是純凈物B.石油經(jīng)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原料C.運輸原油的鋼管被原油中的含硫化合物腐蝕屬于化學腐蝕D.石油的催化重整是將鏈狀烴轉化為環(huán)狀烴,可獲得芳香烴10.下列烷烴含量越高,汽油品質越好的是()A.CH3(CH2)6CH3B.CH3CH(CH3)CH2CH2CH3C.(CH3)2CHCH2C(CH3)3D.CH3(CH2)14CH3二、填空題11.煤、石油和天然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實現(xiàn)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是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

(1)圖1中所進行的實驗可稱為(填“煤的干餾”、“煤的氣化”或“煤的液化”)。(2)圖1所示實驗結束后,再設計實驗證明水層中含有氨,選用的試劑為,現(xiàn)象為。(3)圖1所示實驗中產(chǎn)生的可燃氣體成分之一是乙烯,如圖展示了乙烯的部分用途:

①乙烯的電子式為;聚乙烯的化學式為;A中官能團的名稱為。②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ii的反應類型為。③制備環(huán)氧乙烷主要有兩種途徑:途徑1:

途徑2:

途徑2與途徑1相比,其優(yōu)勢在于,這一優(yōu)勢充分體現(xiàn)了“綠色化學”思想。④乳酸可與鐵反應制備一種藥物,化學方程式為:

其中X的化學式為。(4)海底蘊藏的甲烷水合物晶體又稱為“可燃冰”,甲烷分子處于由多個水分子組成的籠中,如圖2所示。某種甲烷水合物晶體中,平均每46個水分子構成8個分子籠,每個分子籠可容納1個甲烷分子或水分子。若這8個分子籠中有6個容納的是甲烷分子,另外兩個被水分子容納,則該甲烷水合物的化學式為。(5)石油成分復雜,使用前需要在煉油廠進行精煉,其操作過程如圖3所示。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操作過程為(填“操作1”或“操作2”)。石油經(jīng)分增、裂化、裂解可以獲得、、、、(丙烯)等許多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的裂解反應是:ⅰ.

ⅱ.與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660℃時,取1mol通入2L恒容密閉容中發(fā)生反應ⅰ、ⅱ,經(jīng)過30min達到平衡,的物質的分數(shù)為。12.達平衡時,反應物轉化率為,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為(精確到0.1)。13.與裂解的反應均為反應(選填“吸熱”或“放熱”),理由是。14.研究發(fā)現(xiàn)裂解生成的比例遠高于,其可能的原因是:。15.模擬石油深加工合成(丙烯酸乙酯)等物質的過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1)過程①②表示的加工方法分別是、。(填字母)A.分餾

B.分液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