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上冊同步學(xué)與練(統(tǒng)編版)05《赤壁賦》(第二課時)(教師版)_第1頁
高一語文必修上冊同步學(xué)與練(統(tǒng)編版)05《赤壁賦》(第二課時)(教師版)_第2頁
高一語文必修上冊同步學(xué)與練(統(tǒng)編版)05《赤壁賦》(第二課時)(教師版)_第3頁
高一語文必修上冊同步學(xué)與練(統(tǒng)編版)05《赤壁賦》(第二課時)(教師版)_第4頁
高一語文必修上冊同步學(xué)與練(統(tǒng)編版)05《赤壁賦》(第二課時)(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6.1課赤壁賦(第二課時)課程標(biāo)準(zhǔn)/素養(yǎng)目標(biāo)學(xué)習(xí)目標(biāo)重點難點1.了解蘇軾被貶黃州的有關(guān)背景和“賦”的文體特點。2.把握主客問答這一手法在表達(dá)思想感情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復(fù)雜感情。3.理解作者借清風(fēng)、明月闡發(fā)的“變與不變”的哲理,學(xué)習(xí)課文景、情、理交融的寫法。1.了解蘇軾被貶黃州的有關(guān)背景和“賦”的文體特點。2.把握主客問答這一手法在表達(dá)思想感情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復(fù)雜感情。理解作者借清風(fēng)、明月闡發(fā)的“變與不變”的哲理,學(xué)習(xí)課文景、情、理交融的寫法。積累名句1.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少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白露橫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__________________。4.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駕一葉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6.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7.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變者而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羨乎!8.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敬鸢浮?、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2、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3、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入馮虛御風(fēng)羽化而登仙4、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5、侶魚蝦而友麋鹿,舉匏樽以相屬。6、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7、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則物與我皆無盡也8、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風(fēng)。1、第一節(jié)描繪了怎樣的景?此時作者心情如何?一寫夜游之樂。作者以傳神的筆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麗、靜謐以及與客人夜游的逸興。本段寫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風(fēng)”、“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悅的心緒,又為后文對“水”、“月”的變與不變的議論作了鋪墊。景:皓月當(dāng)空,碧水萬頃,月光朦朧,清風(fēng)徐徐,景象澄沏,如夢境一般。情:“樂”。舒暢飄逸,飄飄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一、良辰:七月既望二、美景:1.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2.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樂在何處3.白露橫江,水光接天4.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三、豪情: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2、假如讓你以第一段的內(nèi)容來畫一幅《赤壁夜游圖》,你準(zhǔn)備怎樣畫?內(nèi)容:月、水、風(fēng)、舟景物色彩:淡雅朦朧整體效果:人與自然之間是外貌、神態(tài)那樣和諧親近人物活動(體現(xiàn)出來的感情)3、充分理解、深入體會第一段的情與意。(1)清風(fēng)、明月、蘇子與客、一葉扁舟,人與自然是如此和諧。蘇子與客夜游赤壁的心情如何?悠然自得、怡然自樂。何等自在!何等愜意!何等快樂!何等逍遙?。?)在黃州蘇軾過的實際上是一種囚犯生活,處境相當(dāng)困難。居然有如此雅興夜游赤壁。此處反映了他什么思想?表現(xiàn)了他聽任自然,樂觀曠達(dá)的情懷。反映了他超然物外、灑脫不羈的道家思想。第二段思考:第1段寫了“樂”情之后,本段為何又轉(zhuǎn)入寫“悲”情?詩人高歌“望美人兮天一方”寫出了自己的忠君的殷切,希望能重用自己,為朝廷分憂,然而現(xiàn)在遭受貶謫,理想無法實現(xiàn),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對天地自然界浩渺的贊美之樂引出了對人世不如意的“悲情”,并借客人悲涼的簫聲反映出來。賞析:“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毕仁遣捎帽扔?、通感的修辭,“怨、慕、泣、訴”四字抓住了簫聲幽咽哀怨的特點。簫聲起,悲意生。從開篇至此處,情緒變化正是由歡樂轉(zhuǎn)為悲哀。第三段:1、請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內(nèi)容: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2、為何而悲?一悲自身之平淡一生二悲與天地相比而自身渺小三悲長江無窮而人生短暫四悲欲求仙而不得3、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面對宇宙和歷史時都感到短暫悲哀,你能舉出1-3句這方面的詩句嗎?(1)曹操: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2)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3)許渾: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4)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5)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客的這一段話很富于感染力,能真切地打動讀者,說一說為什么達(dá)到這種效果?景:悲涼蒼茫情:悲觀失望理:人生苦短語言:駢散結(jié)合,感染力強(qiáng)內(nèi)容概括寫因悲生議(主客問答)蘇子愀然“何為其然也?”詩句:月明、烏鵲曹操寫景: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懷古)敘事:破荊州,下江陵,……橫槊賦詩議論: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客曰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傷今)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感慨: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悲4、討論:第三段客的話是否也是蘇軾自己心境的表達(dá)?如果是,那么蘇軾一貫的豪放風(fēng)格與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賦通常采用“主客問答”的形式來寫。正是蘇軾自己貶謫黃州后的苦悶與迷惘的寫照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高呼:“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并提議:“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钡K軾不用此法。他認(rèn)為舉杯消愁只有愁更愁,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學(xué)上的“解脫”,所以雖然他借客之口表達(dá)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揚(yáng)這種悲觀的論調(diào),而是沿用賦家“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于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xué)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zhuǎn)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與豪放風(fēng)格并不矛盾。第四段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本段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主要寫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fā)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fēng)光的豁達(dá)開朗的心情。本段的感情變?yōu)橄矏偂?.作者是怎樣勸慰客人,使他從悲情中解脫出來?(1)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虛,來說明人個體生老病死,總在變化,人類代代相承,有時永恒的。(2)物個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3)大自然中擁有無盡寶藏,故吾與子共同享用這份天然的饋贈。水月人變逝者如斯盈虛如彼生老病死不變未嘗往也卒莫消長代代相承3.討論: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談?wù)剬ψ约旱膯⑹?。他的人生態(tài)度是樂觀的,作者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fā)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卻并不現(xiàn)實的幻想世界;而適應(yīng)現(xiàn)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huán)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但也有負(fù)面因素,主張隨遇而安也可能導(dǎo)致斗志的消減。但蘇軾是在走出監(jiān)獄到達(dá)流放地而幾乎喪失自由的情況下說這番話的,反映了他的坦蕩、曠達(dá)和強(qiáng)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啟示:積極進(jìn)取,直面人生窮則獨善其身聽任天命,隨遇而安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第五段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本段感情色彩為“喜”,照應(yīng)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但作者的這種超脫,卻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悶的自我排遣,在曠達(dá)的外表下,潛藏著作者的抑郁和悲傷。2.這樣結(jié)尾有什么深刻含義?這樣結(jié)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五、總結(jié)文章的結(jié)構(gòu)與情感結(jié)構(gòu)情感一層:夜游之樂1.泛舟赤壁,襟懷開朗(樂)二層:樂極悲來2.飲酒放歌,簫音怨慕(轉(zhuǎn)悲)3.慨嘆人生,苦短失意(悲)三層:因悲生悟4.蘇子作答,妙語解頤(轉(zhuǎn)喜)5.主客盡歡,忘情塵世(樂)六、合作探究你認(rèn)為當(dāng)時真有這樣一場主客問答嗎?他們所表現(xiàn)的人生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1、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dá)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2、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赤壁之景

(“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客樂極生悲,釋悲生議“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樂悲喜夜游之行蘇子借景議理,解客之悲(“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美景苦情哲理詩歌的抒情手法詩歌的抒情手法可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緣情寫景、以景結(jié)情、以樂景襯哀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和借古諷今七種。(1)直抒胸臆。直接對有關(guān)人物和事件表明愛憎態(tài)度的抒情方式。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diào),通過登幽州臺直接表達(dá)了詩人功業(yè)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2)借景抒情。即詩人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情感、表達(dá)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fā)。比如柳永的《雨霖鈴》開篇“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通過對寒蟬哀鳴和凄風(fēng)冷雨的描寫,營造了一種悲涼清冷的氣氛,詞人雖未直接抒情,但它讓人感受到痛徹心肺的離別之苦。(3)以景結(jié)情。古代抒情詩一般先寫景后抒情,也有部分詩歌反其道而行之,詩歌的前半部分抒情、在詩歌結(jié)尾之時卻突然宕開,以景物描寫營造意境,從而升華情感,這種筆法稱之為“以景結(jié)情”。比如《從軍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鼻叭涫惆l(fā)之情已經(jīng)達(dá)到無以復(fù)加的程度,正是“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此時突然一句“高高秋月照長城”打住,營造出蒼涼悲壯的氣氛,蘊(yùn)含著難以排遣的思鄉(xiāng)之情,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4)以樂景襯哀情。古人曰:“詩無非‘情”景’兩端”。一般而言,景與情是一致的,樂景必是樂情,哀景必是哀情。但也有一種例外,即以樂景反襯哀情。以樂襯哀,更顯其哀。如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全詩抒發(fā)了羈旅異鄉(xiāng)的感慨,詩人借對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xì)w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又如唐朝李華的《春行即興》:“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fù)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花自落”“鳥空啼”,強(qiáng)調(diào)了春山一路山花爛漫、鳥語婉轉(zhuǎn)的佳境卻“無人”來欣賞,以樂寫哀,以鬧寫寂,寫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以樂景襯哀情也屬襯托手法中的一種。(5)托物言志。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來表達(dá)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蟬》:“垂緌(“緌”是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詩中三四句借蟬聲遠(yuǎn)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yùn)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yuǎn)播,從而表達(dá)出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頌和高度自信。(6)用典抒情。借用典故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諷刺時事,如秦觀的《踏莎行·霧失樓臺》中以“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來表達(dá)遠(yuǎn)離故土,他鄉(xiāng)為官,前途渺茫的無數(shù)重的恨。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把歷史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fā)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悠遠(yuǎn)。(7)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dāng)朝。如劉禹錫《臺城》:“臺城六代競奢華,結(jié)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比娨耘_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把嚴(yán)肅的歷史教訓(xùn)化作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托了吊古傷今的無限感慨。3.鑒賞詩歌的描寫手法古代詩歌可分為寫景(狀物)抒情詩、敘事抒情詩和說理詩。描寫手法在前兩類詩中經(jīng)常用到。描寫按其角度可分為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正面描寫在寫景(狀物)抒情詩中表現(xiàn)為渲染、襯托、動靜關(guān)系、虛實關(guān)系、白描和觀察角度的變化,在敘事抒情詩中,高考一般考查細(xì)節(jié)描寫的作用。(1)渲染。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指借對景物或環(huán)境的描寫以營造氛圍,從而表現(xiàn)思想感情的一種描寫手法。比如韋應(yīng)物的《賦得暮雨送李胄》中的“微雨”“暮鐘”“含滋浦樹”等意象的選用都是為了渲染一種離別時的傷感的氣氛。(2)襯托??煞譃檎r和反襯。正襯又叫烘托,即烘云托月,指以相類似的人或事物從側(cè)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刻畫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如王昌齡的《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以荷葉襯托少女服飾之艷麗,以芙蓉花烘托采蓮女容貌之嫵媚姣美,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反襯是指主體與襯體相反。襯體從反面作背景,烘托主體。比如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以黃鳥在暮春時節(jié)的稀少,辛夷花的凋謝等反襯“幽竹”“不改清陰”的可貴可贊。(3)動靜關(guān)系。寫景抒情詩中離不開動景的描寫和靜景的描寫。或動靜結(jié)合,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動與靜有時看似相反,而實則相成。“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紅杏枝頭已顯示出春意,而且二月杏花開,繁花滿枝,在嚴(yán)寒的北國,使人充分感覺到早春的氣氛。雖如此,但著一“鬧”字后,卻覺得這春意仿佛有了知覺,雀躍、跳動、蓬蓬勃勃,從靜而動起來了。這是典型的化靜為動。動靜結(jié)合的方式多種多樣。王維《鹿柴》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人深林,復(fù)照青苔上?!笔锥渲宦勅苏Z響,不見有人行。是靜中寓動,以動寫靜。后二句,林深杳冥,夕陽的余輝反照在青苔上,倏忽逝去,又是寂靜的空山了。是動中寓靜,愈顯出其靜來?!岸深^余落日,墟里上孤煙?!?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或說出自陶淵明的“曖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蓖踉姳忍赵娐詣僖换I。陶詩描繪的景象完全是靜止的。王維雖同樣是十個字,但“墟里上孤煙”一句就包含了陶詩兩句的內(nèi)容。加以“渡頭余落日”句,境界就更開闊了。兩人都寫到“墟里煙”,陶詩較一般化,王詩用一“上”字,孤煙直上,頗有氣勢,動態(tài)顯然可見?!岸深^余落日”的“余”字,是日將落而未落、緩緩而落,也顯示出了動態(tài)美?!而B鳴澗》(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贝嗽姟霸鲁觥瓡r鳴”句以動襯靜,突出了春天月夜空曠寂靜、清幽明凈的優(yōu)美境界。再如,王藉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動襯靜、動中見靜的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以動襯靜也是襯托手法中的一種。(4)虛實結(jié)合。這是評論詩歌常用的概念,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顯者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dāng)前為實,未來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現(xiàn)實為實,想像、回憶(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為虛,正面、直接寫所見所聞為實寫,側(cè)面、間接寫想像中的所感、推斷為虛……文藝作品在寫到較復(fù)雜的事情時,往往采用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相輔相成,可使作品避免平直,使作品的結(jié)構(gòu)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更能較好地傳情達(dá)意,奏奇功獲佳趣。詩詞作者的高明之處,在于他能從“實”的束縛中跳出來,避實就虛,借用“虛”來另辟一番新的天地。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像。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xiàn)實的黑暗。再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也是虛像。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云:“談笑間,墻櫓灰飛煙滅?!痹佻F(xiàn)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fā)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虛景和實景的關(guān)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并形成強(qiáng)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揚(yáng)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fēng)十里”,寫往日揚(yáng)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虛景和實景的關(guān)系,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的。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xì),草薰風(fēng)暖搖征轡。離愁漸遠(yuǎn)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鄙祥爩憣崳ㄟ^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闋寫虛。通過設(shè)“行人”想妻子憑欄遠(yuǎn)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5)白描。白描,本是國畫的一種畫法,純用墨線、不著顏色來粗筆勾勒物象輪廓的一種筆法?,F(xiàn)常用于寫作,指使用簡練的筆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畫出鮮明生動形象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馬致遠(yuǎn)《越調(diào)·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詞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過純客觀的景物組成有主觀色彩的意境。再如蘇軾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北驹~描述他在鄉(xiāng)間的見聞和感受。作品在藝術(shù)上頗具匠心,詞中從農(nóng)村習(xí)見的典型事物入手,采用白描手法,意趣盎然地表現(xiàn)了淳厚的鄉(xiāng)村風(fēng)味。(6)景物觀察(描寫)的角度??赐痪拔?,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描寫,或俯視,或仰視,或遠(yuǎn)眺.或近觀,視覺形象則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chǎn)生更加全面的認(rèn)識,獲得更加完美的感受。例如戴叔倫的《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钡谝痪溲鲆晫懢?,第二句俯視寫景,兩句詩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蘭溪山色,朦朧縹緲,使人如同墜入仙境。(7)細(xì)節(jié)描寫。又叫工筆,是國畫的一種畫法,用筆工整,注重細(xì)部的描繪,可以說是精雕細(xì)刻、重彩濃墨。在寫作上常常稱作細(xì)節(jié)描寫。例如:張籍《秋思》“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一句就是工筆,既是一個心理的細(xì)節(jié)描寫,又是一個行動的細(xì)節(jié)描寫。再如王駕《社日》“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此詩不寫正面寫側(cè)面,通過富有典型意義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細(xì)節(jié)(家家扶得醉人歸)寫社日景象,展現(xiàn)了村民的快樂情感,筆墨極省,反映的內(nèi)容卻極為豐富。(8)側(cè)面描寫。與上述七項正面描寫相對。是指寫表現(xiàn)對象周圍的事物,使要表現(xiàn)的形象更顯明,更突出的描寫手法。比漢樂府《陌上桑》,要表現(xiàn)羅敷的美貌,在正面描寫之后,又輔之以側(cè)面描寫:“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边@段文字,側(cè)面寫行人見到羅敷之后的失態(tài)表現(xiàn),從而把秦羅敷的美貌給人帶來的震撼寫到了極致,比正面描寫給讀者留下了更多的想像余地。又如《琵琶行》在聽完琵琶女的彈唱后一句描寫:“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币浴扒臒o言”側(cè)面表現(xiàn)出琵琶女的彈唱感人之深。再如元稹悼念亡妻的詩句:“怪道醒來旁人泣,醉里時時錯問君?!薄芭匀似?,是因為我在喝醉酒后一次次深情叫妻子的名字,以“旁人”的感動之深,側(cè)面表現(xiàn)出我對亡妻的懷念之情。4.提問變式(1)這首詩最突出的藝術(shù)特色是什么,請作簡要分析。(2)你覺得這首詩那兩句寫得好?為什么(3)這首詩在藝術(shù)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4)作者在表達(dá)情感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結(jié)合全詞內(nèi)容具體說明。(5)這首詞的上片著重寫景,請結(jié)合詞句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寫秋夜景物的。題組A基礎(chǔ)過關(guān)練一、選擇題1.在下面一段話的橫線上依次填入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四百多年里,它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________,________,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________.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①門壁上炫耀著的朱紅淡褪了②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③一段段高墻坍圮了,玉砌雕欄也散落了④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⑤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⑥茂盛得自在坦蕩的野草荒藤到處都是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2.閱讀下文,推斷□內(nèi)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是(

)地壇的古園彷佛就是為了等我,而□□□□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腳。四百多年里,它一面□□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史鐵生《我與地壇》)A.歷盡滄桑/剝落/粉飾/紙醉金迷 B.披星戴月/剝蝕/粉飾/玉砌雕欄C.歷盡滄桑/剝蝕/淡褪/玉砌雕欄 D.披星戴月/剝落/淡褪/紙醉金迷3.下面對《我與地壇》選段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p>

)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墻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后,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后再漸漸浮起月光,心里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A.選文中反復(fù)使用“又是”,突出了地壇依舊如往日,“荒蕪而并不衰敗”,但“我”的心境卻有了很大不同,將內(nèi)心的失落與痛苦表露無遺。B.“只想著”“只默念”,強(qiáng)調(diào)了“我”對母親的思念之深。鳥兒尚且有巢可歸,而“我”卻已無“家”可依,突出了作者無盡的悲傷與懷念。C.從“落滿黑暗”到“漸漸浮起月光”,表現(xiàn)了“直坐”時間之久,而“恍惚”“呆呆”形象地刻畫“我”失去母親之后失魂落魄的精神狀態(tài)。D.選文將景物描寫與“內(nèi)心獨白”相結(jié)合。從“已經(jīng)不在”到“不能再來”的“獨白”,從精神恍惚到被迫承認(rèn),凸顯了“我”的傷感與痛悔。二、選擇題組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古園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那時,太陽循著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園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陰涼,我把輪椅開進(jìn)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qū)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蜂兒如一朵小霧穩(wěn)穩(wěn)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zhuǎn)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節(jié)選自史鐵生《我與地壇》)4.下列選項中字音、字形均正確的一項是(

)A.檐(yán)頭

琉璃

淡褪

坍(tā)圮B.玉砌(qì)雕欄

蒼幽

亙(gèng)古

彌(mí)漫C.陰(yīn)涼

撅(juē)一杈

捋(lǚ)著

祈(qí)禱D.竟相生長

窸窸(xiē)窣窣

瓢蟲

墜(zhuì)地5.下列選項與“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修辭手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古園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B.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C.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zhuǎn)身疾行而去。D.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三、語言表達(d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城市的表情在過去如果說是因含蓄而充滿魅力的話,那么說城市的現(xiàn)在,則全然拋開了這份傳統(tǒng)的服飾,①不是嗎?玻璃幕墻體通體透亮,還有什么含蓄可言?鋼架交錯,似裸露閃亮的筋骨,沒有任何羞澀需要多余的遮掩。遠(yuǎn)去了,哥特式建筑;遠(yuǎn)去了,巴洛克的繁綺奢華;遠(yuǎn)去了,愛奧尼與陶立克柱子,就連我們古典的影壁墻、歇山頂、鴟吻、雕梁畫棟也無法取悅都市的目光。大工業(yè)與現(xiàn)代化正在不可阻擋地改變著我們的城市的面孔,猶如一雙粗暴的手,把城市陳舊的服飾一件件剝光。由城市及人,由城市的服飾演進(jìn)說到人的裝束變化,這是很有意思的。古羅馬的著名建筑師威特魯威早就給建筑下過這樣的定義,他說:“建筑就是組織人們的生活。”城市建筑對于人們的生活的影響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在告別繁冗,在失去含蓄,城市中的人,勢必也要適應(yīng)這種流向。②。比如,過去的女人以包裹嚴(yán)實為尊為美,連衣裙是小翻領(lǐng),還是長袖的,腰間還有個捆扎的帶子,不扎不端莊,不淑女,現(xiàn)在還有人穿這種連衣裙嗎?不僅不穿長袖的,甚至連袖子都是多余的。由長袖而半袖,再由半袖而變成無袖。裙身過去長至膝下,甚至垂到腳面,走起路來風(fēng)擺楊柳,婀婀娜娜,不乏古典韻致。從什么時候起時興了超短?6.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A.比擬、比喻、夸張 B.對偶、比擬、夸張C.反問、對偶、引用 D.比擬、反問、引用7.文中畫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哥特式建筑、巴洛克的繁綺奢華、愛奧尼與陶立克柱子都遠(yuǎn)去了,就連我們古典的影壁墻、歇山頂、鴟吻、雕梁畫棟也遠(yuǎn)去了”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dá)效果更好,為什么?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bǔ)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yán)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①②參考答案:1.D【詳解】注意句式的統(tǒng)一。“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是先動詞再名詞,下面的兩個句子與它構(gòu)成排比句,句式一致。“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是先名詞再形容詞,后面的句子與它保持一致。故選D。2.C【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辨析詞語含義和用法的能力。第一處,“歷盡滄桑”,形容飽經(jīng)憂患,經(jīng)歷了許多變故;“披星戴月”,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起早貪黑,辛勤勞動或晝夜趕路,旅途辛勞;語境形容“地壇的古園”,如使用“披星戴月”則對象不當(dāng),且語境是說地壇的古園經(jīng)歷了很多,故應(yīng)使用“歷盡滄桑”。第二處,“剝蝕”,剝脫而逐漸損壞;“剝落”,物體表面的覆蓋物脫落。語境指在四百多年的時間里,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逐漸損壞,故應(yīng)使用“剝蝕”。第三處,“粉飾”,涂飾表面,掩蓋污點或缺點;“淡褪”,慢慢褪除,消失;結(jié)合前面“四百多年”“剝蝕”“坍圮”等可知,此處應(yīng)是說門壁上的朱紅色褪除消失,故應(yīng)使用“淡褪”。第四處,“玉砌雕欄”,形容富麗的建筑物;“紙醉金迷”,被光芒四射的金紙所迷住,后用來形容奢侈豪華、腐朽享樂的生活;語境是形容地壇古園里的建筑物,故應(yīng)使用“玉砌雕欄”。故選C。3.A【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A.“突出了地壇依舊如往日,‘荒蕪而并不衰敗’”錯誤。兩個“又是”交代了時間,分別為午后和傍晚,表示時間的變化,但是“我心里只默念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表示這種心境持續(xù)時間之長,將內(nèi)心的失落與痛苦表露無遺。并沒有強(qiáng)調(diào)地壇特點。故選A。4.C

5.D【解析】4.本題考查學(xué)生識記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坍圮”的“坍”應(yīng)讀“tān”。B.“亙古”的“亙”應(yīng)讀“gèn”。D.“竟相生長”的“竟”應(yīng)改為“競”;“窸窸窣窣”的“窸”應(yīng)讀“xī”。故選C。5.本題考查學(xué)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題干中的例句運用的是擬人修辭。A.“等待”把古園擬人化。B.“寂寞”把蟬蛻人格化,同時也運用比喻修辭,把“蟬蛻”比喻成“空屋”。C.“捋著”“想透”“轉(zhuǎn)身”等詞把螞蟻擬人化。D.“摔開萬道金光”運用夸張修辭。故選D。6.D

7.①原文中“遠(yuǎn)去了”單獨成句,有強(qiáng)調(diào)作用,句子也更整齊有力。②原文運用排比和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強(qiáng)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形象性。③原文更能強(qiáng)調(diào)作者對城市中傳統(tǒng)建筑形態(tài)被拋棄的不舍與惋惜之情。

8.①變得簡單而直露。②這種變化首先從服裝上表現(xiàn)出來?!窘馕觥?.本題考查考生對修辭手法的分析能力。修辭手法一般包括比喻、擬人、夸張、對比、對偶、反問、設(shè)問、反復(fù)、互文、通感、借代、雙關(guān)、引用、疊字等。本段“玻璃幕墻體通體透亮,還有什么含蓄可言”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他說:‘建筑就是組織人們的生活’”運用了引用的修辭手法,“鋼架交錯,似裸露閃亮的筋骨,沒有任何羞澀需要多余的遮掩?!边\用了比喻和比擬的修辭手法,“遠(yuǎn)去了,哥特式建筑;遠(yuǎn)去了,巴洛克的繁綺奢華;遠(yuǎn)去了,愛奧尼與陶立克柱子,就連我們古典的影壁墻、歇山頂、鴟吻、雕梁畫棟也無法取悅都市的目光”運用了排比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本段話沒有使用夸張和對偶的修辭手法。故選D。7.本題考查考生賞析句子效果的能力,此類試題一般從修辭的角度和詞語運用的角度兩方面來分析,修辭上一般運用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使句子更生動具體,詞語運用上可以主要抓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或一些帶感情的詞語,體會句子的含義。原文的句子三個“遠(yuǎn)去了”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qiáng)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無法取悅都市的目光”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增強(qiáng)了語言的形象性;原文中“遠(yuǎn)去了”單獨成句,有強(qiáng)調(diào)作用,句子也更整齊有力;原文的句子更能強(qiáng)調(diào)作者對城市中傳統(tǒng)建筑形態(tài)被拋棄的不舍與惋惜之情,情感更強(qiáng)烈。8.本題考查銜接能力。做語言連貫題,既要注意行文內(nèi)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語意表達(dá)的前后勾連,還要注意結(jié)構(gòu)的前后照應(yīng),辨別文段的整體語脈和內(nèi)在思想的連貫性。做到話題統(tǒng)一,句序合理,銜接和呼應(yīng)自然。本題①從“過去”和“現(xiàn)在”兩詞可知此空與前邊的“含蓄而充滿魅力”相照應(yīng),從“不是嗎”一句可知本段從“玻璃幕墻體通體透亮”到段末是對①空的解釋,從而得出①空的答案:變得簡單而直露;②空從“比如”到文末可得出是“服裝上的表現(xiàn)”,聯(lián)系前文可得出這里重點講的是變化,從而得出此空的答案?!军c睛】“補(bǔ)寫句子”是綜合考點和能力的考查,這類題目一般要求“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補(bǔ)寫句子,要求所補(bǔ)寫的句子內(nèi)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yán)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jǐn)?shù)限制。所補(bǔ)寫的句子的內(nèi)容來源:文本。具體說,所補(bǔ)寫的句子的內(nèi)容、語言要從上下文的有關(guān)材料中去提煉和概括,離開文本不可能補(bǔ)寫正確。所補(bǔ)寫句子與上下文關(guān)系:或引領(lǐng)下文,或總結(jié)上文,或與上下文銜接連貫?!霸~語從文本中來”“引領(lǐng)、總結(jié)、銜接”這兩層意思一綜合起來,我們發(fā)現(xiàn)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幾乎是唯一的。補(bǔ)句的命題規(guī)律:(1)“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要求補(bǔ)寫句子應(yīng)聯(lián)系前后文語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質(zhì),(3)要求所補(bǔ)寫的句子內(nèi)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yán)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jǐn)?shù)限制。有效的答題技巧:(1)閱讀全文,了解文段性質(zhì)和內(nèi)容,確定中心。(2)分清句間上下文的邏輯關(guān)系,確定句子的性質(zhì)。(3)注意標(biāo)點符號的暗示作用:含義、選詞、句式。(4)結(jié)合文本,根據(jù)字?jǐn)?shù)要求,概括答案。題組B能力提升練27.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赤壁賦》結(jié)尾處主客的精神到達(dá)了本質(zhì)的飛躍:“___________”——忘記了空間;“___________”——忘記了時間。(2)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指出了月亮圓缺更替、周而復(fù)始的自然規(guī)律。(3)蘇軾在《赤壁賦》中慨嘆“人生短暫,個體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赤壁賦》(1)在《赤壁賦》中,面對浩浩蕩蕩、奔騰不息的長江,吹洞簫的客人由此發(fā)出人生短暫的感嘆:“________,________?!保?)成語“滄海一粟”由蘇軾《赤壁賦》中的“________,________”演化而來。(3)蘇軾《赤壁賦》中,寫天上的滿月從東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樣,深深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腳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4)《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人在天地間生命短暫和個體渺小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5)《赤壁賦》中,寫簫聲的作用和力量,蛟龍聽了飛舞起來,寡婦獨處孤舟中,聽到簫聲想到自己身世凄涼,不禁泣下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6)《赤壁賦》中描寫月亮升起后,對游人依依眷戀,脈脈含情,實則是游人對明月喜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保?)《赤壁賦》中概寫蘇軾與客人在江面上飲酒,引吭高歌,朗誦《詩經(jīng)》中章節(ji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蘇軾在《赤壁賦》中認(rèn)為: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________”;而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________”,所以不必羨慕江水和明月。(9)在《赤壁賦》中,蘇軾用“________,________”兩句概括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后順流東下時的軍容之盛。(10)在《赤壁賦》中,蘇軾飲酒甚酣扣舷而歌,借用“美人”來抒發(fā)情懷的兩句:“________,________?!?9.《赤壁賦》:把下列句子補(bǔ)寫完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描繪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凈,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樂的內(nèi)心寫照。(2)在《赤壁賦》的開頭,蘇軾寫自己與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誦《詩經(jīng)·陳風(fēng)》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蘇軾《赤壁賦》中描寫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蘇軾《赤壁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經(jīng)過月亮銀輝的浸染,霧氣、江水、夜空渾然一體的景象。(5)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形容小船像一片葉子任意漂蕩在浩渺的江面上。(6)寫作者在江面上自由漂蕩,似乎是在浩蕩的宇宙間乘風(fēng)飛行,飄飄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歌詞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xiàn)自己與客人的高雅的情調(diào)。(8)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xiàn)自己在遭受貶謫之后,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zhí)著,堅持對朝廷政事的關(guān)切,并且不甘于沉淪的情懷。(9)文中,作者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美人”之喻含蓄地表達(dá)自己被遠(yuǎn)貶天涯、志不得伸的幽思與苦悶之情。(10)文中用比喻正面描寫簫聲悲涼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蘇軾在《赤壁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婉轉(zhuǎn)悠長、延綿不盡的樂聲之美。(12)蘇軾《赤壁賦》中極盡對音樂的描寫,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更將無形的音樂具化成有形的動態(tài)。(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從側(cè)面寫出洞簫聲的魅力和吹奏效果。(14)在《赤壁賦》中,蘇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概括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后順流東下時的軍容之盛。(15)文中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遙想曹操臨江斟酒、執(zhí)矛吟詩的英雄豪情,渲染其曾經(jīng)不可戰(zhàn)勝的赫赫聲勢。(16)寫客人認(rèn)為他與蘇軾只不過在江邊過著平凡的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中寫作者與友人在扁舟中舉杯共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嘆個體生命在天地間的短暫和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面對浩浩蕩蕩、奔騰不息的長江,吹簫的客人由此發(f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嘆。(20)寫客人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文中寫理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矛盾之后的悲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針對客人“人生短暫,生命無?!钡母袊@,蘇軾以江水、明月為喻,寫出了富含哲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江水流逝卻始終長流不息,月亮盈虧卻無所增減。(23)作者緊扣變與不變的辯證角度,指出我們?nèi)魪摹白儭钡慕嵌扔^察,眨眼之間,萬事萬物都在變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從“不變”的角度觀察,則萬物都是永恒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常被用來勉勵人們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三、選擇題3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而不知其所止

客喜而笑C.哀吾生之須臾

不知東方之既白D.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知不可乎驟得四、選擇類3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③東望武昌,山川相繆④肴核既盡,杯盤狼籍A.①②是通假字,③④不是B.①③是通假字,②④不是C.①④是通假字,②③不是D.①②③④均是通假字《游蘭溪》相與枕藉乎舟中

不知東方之既白

盈虛者如彼

而卒莫消長也

寄蜉蝣于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有:“藉”“盈”“蝣”“滄”。

哀吾生之須臾

羨長江之無窮

寄蜉蝣于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月出于東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間

寄蜉蝣于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間

舉酒屬客

誦明月之詩

歌窈窕之章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舳艫千里

旌旗蔽空

渺渺兮予懷

望美人兮天一方【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寫時需要注意以下字詞書寫:須臾、羨、蜉蝣、粟、幽壑、嫠、徘徊、屬、窈窕、曾、瞬、舳艫、旌、渺。29.(1)清風(fēng)徐來

水波不興(2)誦明月之詩

歌窈窕之章(3)月出于東山

徘徊于斗牛之間(4)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5)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羽化而登仙(7)桂棹兮蘭槳

擊空明兮溯流光(8)渺渺兮予懷

望美人兮天一方(9)渺渺兮予懷

望美人兮天一方(10)如怨如慕

如泣如訴(11)余音裊裊

不絕如縷(12)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13)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14)舳艫千里

旌旗蔽空(15)釃酒臨江

橫槊賦詩(16)況吾與子漁樵于江諸之上

侶魚蝦而友麋鹿

駕一葉之扁舟

舉匏樽以相屬(17)駕一葉之扁舟

舉匏樽以相屬(18)寄蜉蝣于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19)哀吾生之須臾

羨長江之無窮(20)挾飛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長終(21)知不可乎驟得

托遺響于悲風(fēng)(22)逝者如斯

而未嘗往也

盈虛者如彼

而卒莫消長也(23)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24)且夫天地之間

物各有主

茍非吾之所有

雖一毫而莫取【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識記名句名篇的能力。易寫錯的字:誦、窈窕、葦、頃、馮、棹、槳、溯、慕、幽壑、嫠、舳艫、旌、蔽、釃、槊、漁、麋、匏樽、蜉蝣、滄海、粟、臾、挾、遨、驟、盈、卒、瞬、茍、毫、惟、禁、竭。還要注意不要丟掉虛詞:而、之。30.C【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C.“之”均為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于”,介詞,在。/介詞,被。B.“而”,連詞,表轉(zhuǎn)折,卻。/連詞,表承接。D.“乎”,形容詞詞尾,……的樣子。/助詞,起舒緩語氣的作用。故選C。31.D【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詞語中的通假字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①句意“舉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誦著與明月有關(guān)的文章”,“屬”通“囑”,勸酒;②句意“乘著輕風(fēng)(在江面上)無所不至”,“馮”通“憑”,憑借;③句意“向東可以望見武昌,山峰和江河相互盤繞”,“繆”通“繚”,盤繞;④句意“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盤子雜亂一片”,“籍”通“藉”,雜亂的樣子。故選D。題組C培優(yōu)拔尖練文言文閱讀閱讀《赤壁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題目。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碧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笨拖捕Γ幢K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舉匏樽以相屬

屬:同“囑”,囑咐。B.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食:享用。C.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槊:長矛。D.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曾:竟,簡直。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游于是乎始B.何為其然也

??使之然也。C.哀吾生之須臾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D.耳得之而為聲

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3.下面對《赤壁賦》主旨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運用主客問答這一賦的傳統(tǒng)手法,表現(xiàn)了他力求排遣苦悶,順應(yīng)自然,樂觀曠達(dá)的情懷。B.“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暗示了時間不會停止流逝,超脫只能是暫時的,及時在大自然中行樂是忘懷人生苦悶的正途。C.《赤壁賦》是散文和韻文的結(jié)合,它既有傳統(tǒng)賦體詩的特質(zhì)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diào)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方面的束縛。D.文中客的觀點和感情可看做蘇軾的日常感受和苦惱,而蘇子所抒發(fā)的則是他超脫地俯察人與宇宙時的領(lǐng)悟,這一切是通過嗚嗚洞簫、主客設(shè)問引發(fā)的。4.翻譯下列句子。(1)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2)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鳴鳴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美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碧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節(jié)選自蘇軾《前赤壁賦》)(乙)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xì)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庇谑菙y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節(jié)選自蘇軾《后赤壁賦》)5.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語釋義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A.舉酒屬客(勸人飲酒、勸請)羽化而登仙(飛升成仙)B.倚歌而和之(和諧)山川相繆(“繚”,盤繞)C.知不可乎驟得(急速,快)而卒莫消長也(終究)D.相與枕藉乎舟中(共同,一起)洗盞更酌(更替)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歸而謀諸婦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B.曾日月之幾何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C.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挾飛仙以遨游D.狀如松江之鱸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7.下列文學(xué)文化常識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美人,指他所思慕的人,古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與《離騷》中的“靈修美人”寓意有相同之處。B.“子”意義豐富,既指“公侯伯子男”中的第四等爵位,又是古代對成年男子或?qū)r方的尊稱。C.荊州,在今湖北、湖南一帶,與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yáng)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合稱“九州”。D.“謚”是謚號,是朝廷對帝王、貴族、大臣、平民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跡所給予的或褒或貶的稱號,如諸葛亮謚為“忠武”,岳飛謚為“武穆”。8.下列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p>

)A.甲文中的第二段重在抒情,第三段重在說理。先憑吊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變動不居,因而跌入現(xiàn)實的苦悶;而后闡發(fā)變與不變的哲理,申述人類和萬物同樣是永久地存在,表現(xiàn)了曠達(dá)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B.甲文節(jié)選自《赤壁賦》,這是一篇游記散文,但作者絕不僅僅是為了記游,文章以文為賦,意象連貫,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作者依托于景物描寫,抒情說理,因景生情,借物喻理,使文章的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完美統(tǒng)一。C.乙文前三段寫泛游之前的活動,包括交待泛游時間、行程、同行者以及為泛游所作的準(zhǔn)備。寫初冬月夜之景與踏月之樂,有了良朋益友、佳肴美酒,再游赤壁順理成章,不多的幾行文字,讓寫景、敘事、抒情融為一體。D.前后《赤壁賦》都寫于被貶期間,雖用了主客問答的形式,但《前赤壁賦》重在記游、狀景,字字秋色,寧靜清幽;而《后赤壁賦》意在借景抒懷,闡發(fā)哲理,句句冬景,清冷深幽。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2)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閱讀《赤壁賦》中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赤壁賦蘇軾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美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造?!笨拖捕?,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籍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舉酒屬客

屬:勸人飲酒B.白露橫江

白露:自茫茫的水汽C.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下:攻占D.不知東方之既白

白:白色11.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既塑”是“既”與“切”兩個詞的組合,“望”即“望日”。農(nóng)歷十五日,“既望”見過了望日,也就是農(nóng)歷十六日。B.“斗?!笔枪呕撬薜拿Q,在中國古代天文學(xué)中,星空分為二十八星宿,在北方七宿中,有“斗宿”“牛宿”,文中“斗牛之間”謂天空。C.“美人”是個多義間,“望美人分天一方”中的美人指作者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員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D.“蜉蝣”是一種小飛蟲。夏秋之交生在水邊,生存期很短,古人說它朝生暮死,文中用來比喻人生短促。12.對第三段文字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段文字用主客問答的方式來寫。主客問答是賦的傳統(tǒng)寫作手法,一般說來,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話從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B.“客人”因見月出東山的景象,并看到這里的地理形勢,從而聯(lián)想到曹操的詩句和業(yè)績,生出積極人世的念頭。C.“客人”又聯(lián)想到主客雙方的現(xiàn)實處境,深感個人在天地間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暫,思想頗為消沉。D.這段文字將情、景、理有機(jī)結(jié)合,實質(zhì)上是蘇軾貶謫生活中苦悶心緒的流露,但從全文來看,蘇軾并沒有沉浸在這種苦悶之中。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化漢語。(1)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2)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清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14.主客問答,客人回答有三悲,請結(jié)合內(nèi)容概括。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赤壁賦(節(jié)選)蘇軾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碧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笨拖捕?,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登泰山記姚鼐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jì)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jì)。當(dāng)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fù)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dāng)?shù)勒呤澜灾^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fēng)揚(yáng)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匾暼沼^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yuǎn)古刻盡漫失。僻不當(dāng)?shù)勒撸圆患巴?。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里內(nèi)無樹,而雪與人膝齊。桐城姚鼐記。15.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子愀然愀然:容色改變的樣子。B.托遺響于悲風(fēng)遺響:余音,指簫聲。C.越長城之限限:限制。D.其遠(yuǎn)古刻盡漫失漫失:模糊或缺失。1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而雪與人膝齊B.挾飛仙以遨游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惟江上之清風(fēng)泰山之陽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當(dāng)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17.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月亮)像那樣時圓時缺,卻終究沒有消失。B.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是大自然恩賜的無窮無盡的寶藏。C.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jì)。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jì)水。D.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青黑色的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18.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夜游黃州赤壁,借“赤壁”之游抒發(fā)自己被貶謫后內(nèi)心的苦悶和對人生的思考。B.姚鼐記述與友人登泰山的經(jīng)過,抓住典型細(xì)節(jié)描寫泰山之景,給讀者身臨其境之感。C.《赤壁賦》作為文賦,有清真雅正之妙;《登泰山記》作為游記,有整飭典雅之美。D.蘇軾和姚鼐將自我精神投射于自然山水之中,在“樂水”“樂山”中找尋精神慰藉。1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dāng)?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B.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dāng)?shù)勒呤澜灾^之/天門云C.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dāng)?shù)勒呤?皆謂之天門云D.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dāng)?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20.姚鼐登泰山后,他的老師劉大櫆在《朱子穎詩集序》中對此事做了評價:乙未之春,姬傳(姚鼐)以壯年自刑部高歸田里,道過泰安,與子穎同上泰山,登日觀,慨然想見隱君子之高風(fēng)。根據(jù)選文,概括姚鼐“隱君子之高風(fēng)”的另兩個具體表現(xiàn)。(1)登山時間:除夕佳節(jié)寄情山水,脫俗超凡。(2)登山路線:_________。(3)登山所見:_________。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各題。赤壁賦(節(jié)選)蘇軾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笨拖捕Γ幢K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游蘭溪蘇軾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余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寵安常善醫(yī)而聾,遂往求醫(yī)。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shù)字,輒深了人意。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奔灿c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再無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笔侨談★嫸鴼w。2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槊:長矛B.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下:攻下C.因往相田得疾

因:于是,就D.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繆:通“繚”,繚繞。2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又B.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C.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皆一時異人也D.凌萬頃之茫然;

蚓無爪牙之利23.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B.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C.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D.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24.下列對用曹操的典故的用意,表達(dá)正確的一項是(

)A.贊頌曹操橫槊賦詩的英雄氣概。B.同情曹操不遇于時。C.慨嘆人生無常。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貶的心志。2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赤壁賦》以“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作結(jié),照應(yīng)文章開頭,極寫游賞之樂,而至于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B.《游蘭溪》前面敘事,簡潔風(fēng)趣;之后寫景,暮雨中杜鵑哀啼,作者觸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末句“劇飲而歸”,以酒澆愁。C.《赤登賦》以主客問答的方式抒情言志,情、景、理水乳交雕?!队翁m溪》寫人狀景抒情,情、理、文兼勝,相得益彰。D.“誰道人生再無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體現(xiàn)了作者身處逆境,卻仍能豁達(dá)自處的坦蕩情懷。26.把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2)以紙畫字,書不數(shù)字,輒深了人意參考答案:1.A

2.B

3.B

4.(1)月亮?xí)r圓時缺,但月亮自身終究沒有增加或減損。(2)巫醫(yī)樂師工匠這些人,君子鄙視他們(不屑一提),現(xiàn)在士大夫的智慧(認(rèn)識)竟然反而趕不上他們,這真是奇怪??!【分析】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屬:勸請,勸酒。句子翻譯為:舉起酒杯互相勸酒。故選A。2.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于:介詞,被;/介詞,從。B.然:代詞,這樣;/代詞,這樣。C.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為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D.而:連詞,表承接;/連詞,表轉(zhuǎn)折,卻。故選B。3.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和主旨能力。B.“超脫只能是暫時的,及時在大自然中行樂是忘懷人生苦悶的正途”錯,“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極寫游賞之樂,而至于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故選B。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能力。(1)“盈虛”,時圓時缺;“卒”,最終;“消長”,增加或減損。(2)“不齒”,不屑一提;“乃”,竟然;“及”,趕上。參考譯文:我的神色也愁慘起來,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問道:“簫聲為什么這樣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么?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東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蒼蒼。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當(dāng)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zhàn)船首尾相連延綿千里,旗子將天空全都蔽住,面對大江斟酒,橫執(zhí)長矛吟詩,本來是當(dāng)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現(xiàn)在又在哪里呢?何況我與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漁砍柴,以魚蝦為侶,以麋鹿為友,在江上駕著這一葉小舟,舉起杯盞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的沒有窮盡。想要攜同仙人攜手遨游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知道這些終究不能實現(xiàn),只得將憾恨化為簫音,托寄在悲涼的秋風(fēng)中罷了。”我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時間流逝就像這水,其實并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終究沒有增減??梢姡瑥氖挛镆鬃兊囊幻婵磥?,那么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同我們來說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應(yīng)該擁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fēng),以及山間的明月,聽到便成了聲音,進(jìn)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感受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憂慮。這是大自然恩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