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忻州市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忻州市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忻州市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忻州市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忻州市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劍橋歐洲經濟史》第六卷中寫道:“1861年2月19日……在許多歷史著作中,(將)這一天定為俄國經濟史上的兩個時期的分界線”。對“分界線”最恰當?shù)睦斫馐茿.落后國家→軍事強國 B.農奴制度→工場制度C.封建主義→資本主義 D.農業(yè)經濟→商品經濟2.“所有公私款項收付、契約票據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銀幣,不得再用銀兩……持有銀兩者,可由中央造幣廠代鑄銀幣,或在中央、中國、交通3銀行兌換銀幣?!痹摲钪荚贏.廢兩改元 B.協(xié)定關稅 C.改訂新約 D.法幣改革3.20世紀中期美國總統(tǒng)在一次講話中提到:“……將極權主義政權強加給自由國家人民,都破壞了國際和平的基礎,從而也破壞了美國的安全”“我認為我們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guī)劃自己的命運”。這段講話體現(xiàn)了美國A.稱霸世界的全球戰(zhàn)略 B.控制西歐的經濟策略C.“制約與平衡”的外交理念 D.維護國際和平與正義的決心4.由于電力的廣泛應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下列發(fā)明,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格拉姆制成電動機②西門子第臺大功率發(fā)電機③愛迪生發(fā)明鎢絲燈泡④紐約珍珠街發(fā)電廠的建立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5.下圖為“天花在新大陸傳播路線圖”。在西歐殖民者登.上美洲之前,美洲從未有過天花病毒。1521年到1527年,中美洲擁有800萬人口的阿茲特克帝國與南美洲600萬人口印加帝國先后被西班牙數(shù)百人的隊伍征服了。18世紀美洲本土印第安人幾乎喪失殆盡:對此推論合理的是A.全球化是把雙刃劍 B.三角貿易導致疫情C.先進必定戰(zhàn)勝落后 D.疫病終結商業(yè)革命6.公元1912年1月2日,孫中山發(fā)布《改歷改元通電》:“中華民國改用陽歷,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睂O中山改歷改元的深層動因是A.破除專制制度給人的思想束縛B.與國際接軌的時代需要C.彰顯中華民族的民族訴求D.“反清復明”的政治需要7.《十二銅表法》中規(guī)定“不法砍伐他人樹木的,每棵處以25阿司的罰金”“對剝奪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國籍的判決,是專屬百人團大會的權力”。該法①是古代的第一部成文法典②是平民和貴族斗爭的結果③明確了對公民私有財產的保護④成為羅馬的基本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近代外國領事最早出現(xiàn)于中國東南沿海的時間當在A.鴉片戰(zhàn)爭后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C.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 D.中法戰(zhàn)爭后9.學界普遍認為古希臘戲劇起源于對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因為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神,所以早期戲劇主要是描寫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紀戲劇出現(xiàn)越來越多對人物性格的描寫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這一變化反映了A.戲劇服務對象轉向民眾 B.宗教信仰喪失主導地位 C.人文主義思想逐漸興起 D.戲劇創(chuàng)作開始面向生活10.1958年7月,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訪問巴黎。他與戴高樂的會談圍繞東西方關系、法國大國地位、北約、法國發(fā)展核武器、黎巴嫩問題、最高級會談、歐洲等眾多話題展開,但總的基調是分歧大于一致。這一狀況的出現(xiàn)反映出A.兩極格局下政治力量的變化 B.歐洲已成為美蘇爭霸的重點C.美國經濟霸主地位發(fā)生動搖 D.法國利用強大的歐盟作后盾11.“一五”期間建設的項目,特別是蘇聯(lián)援建的項目,主要配置在東北地區(qū)、中部地區(qū)和西部地區(qū)。150項中的106個民用工業(yè)企業(yè),布置在東北50個、中部32個;44個國防企業(yè),布置在中西部地區(qū)35個,其中21個安排在四川、陜西兩省。由此可見,該布局A.意在強化東北地區(qū)工業(yè)中心地位 B.突出資源分布與軍事需要的結合C.照搬了蘇聯(lián)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模式 D.以經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為根本出發(fā)點12.中國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位于今天的A.河北省 B.省 C.浙江省 D.四川省13.郁達夫,浙江富陽人,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和詩人,抗戰(zhàn)爆發(fā)后,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1月18日在武漢寫下“年年風雨黃花節(jié),熱血齊傾烈土墳。今日不彈閑涕淚,揮戈先草冊倭文”一詩。結合所學,指岀下列選項中與之相關的說法錯誤的是A.以激昂的心情緬懷了黃花崗起義死難的烈土B.可能與日本軍隊侵占郁達夫的故鄉(xiāng)富陽有關C.凝聚著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后必勝的信念D.表達出了他要與日本侵略者決一死戰(zhàn)的決心14.康熙在位中期,下令取消海禁并重開海外貿易,并指定四處設立海關。其中一處附近為今天的長江入海口,它是:A.廣州 B.漳州 C.寧波 D.云臺山15.明代徐渭有一首題畫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笨梢娫撆湓姰嬜魇茿.文人畫,重視寫意B.風俗畫,刻畫習俗C.山水畫,重視寫實D.人物畫,形神俱備16.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開始推廣使用“國歷”。參與此運動的人感慨地說:“為提倡公歷,(我們)宣傳演講,可是結果到了舊歷年關,他們雖然受了經濟的限制,但仍拼命掙扎,以享受其新年的樂趣?!边@說明A.社會缺乏民主共和的觀念 B.近代國人素質普遍較低C.習俗進步依賴于經濟發(fā)展 D.傳統(tǒng)社會習俗根深蒂固17.英國學者尼爾?弗格森認為:“如果沒有以對廉價服裝彈性需求趨于無限大為特征的動態(tài)消費社會的同步發(fā)展,‘工業(yè)革命’就不會在英國發(fā)端,更不會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區(qū)。”其主要觀點是A.市場擴大成為工業(yè)革命的推動力 B.英國工業(yè)革命始于棉紡織業(yè)C.人們對廉價商品的追求過于盲目 D.工業(yè)革命由英國擴展到世界18.康熙帝一生重視農耕,雍親王為投其所好,特命宮廷畫師以他自己為形象畫了二十三幅耕圖,以王妃們?yōu)樵彤嬃硕棃D,親筆題詩,組成《耕織圖》進獻。下面是《耕織圖》其中的兩幅繪圖。由此可知,我國農業(yè)的特點是A.精耕細作技術發(fā)達B.男耕女織的基本模式C.農業(yè)技術領先世界D.農民生活的富足安康19.下表為“清代地方督撫旗員、漢員變化表”。綜合表格內容可知,當時A.漢員比例上升實現(xiàn)了滿漢平等B.出現(xiàn)地方與朝廷分庭抗禮局面C.晚清政府政權結構發(fā)生了變化D.地方機構開啟半殖民地化進程20.下表所列史實說明1949年以前部分學者主張“體育救國”“體育強國”1952年6月毛澤東題詞:“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20世紀50年代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反對國際奧委會制造“兩個中國”的錯誤做法,甚至不惜退會A.體育往往被賦予特殊意義 B.發(fā)展體育可以張揚國威C.人民體育體制的逐步確立 D.體育的教育功能被挖掘21.下表英國國民總收入變化表年份約1770約1790~1793約1830~1835數(shù)額(百萬英鎊)140175360英國工人實際工資變化表(即按實際購買力計算的工資,1851年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數(shù)1.741.482.69綜合表可知,在工業(yè)革命期間,英國A.工人實際收入與經濟發(fā)展同步增長B.經濟快速發(fā)展依賴于廉價的勞動力C.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D.工人生活整體上沒有改善22.1931年,中國共產黨在宣言中提出:“全中國工農兵士勞苦民眾必須……一致反對日本強暴占領東三省,變帝國主義壓迫中國的戰(zhàn)爭,為擁護蘇維埃中國反帝國主義反國民黨的革命戰(zhàn)爭,以解放中國?!边@意味著A.中共謀求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B.中共關于主要矛盾的論斷出現(xiàn)失誤C.中共對其基本政策進行初步調整 D.中國民主革命的任務發(fā)生根本變化23.古代中國歷朝統(tǒng)治者都非常重視刑事審判權的行使。宋代在各路設提點刑獄司,掌管一路的司法、刑獄,并規(guī)定凡死刑需報中央,由刑部復核執(zhí)行,有時皇帝還派人到各地處理案件,并經常用各種手段控制刑事審判權。其目的是A.提高依法辦事的行政效率 B.建構與維護統(tǒng)治秩序C.建立自上而下的監(jiān)察體系 D.解決官員的腐敗問題24.“當時,船隊返航至佛得角群島時,發(fā)現(xiàn)船上的日期是7月8日星期三,岸上卻是7月9日星期四。他們回國向皇帝和教皇匯報,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和探討,逐漸揭開了時差之謎。”材料中的“他們”是A.迪亞士船隊B.達·伽馬船隊C.哥倫布船隊D.麥哲倫船隊25.李大釗指出:“西方文明之特質,全為動的,西洋文明是建立在工商經濟上的構造,具有一種動的精神,常求以人為克制自然,時時進步,時時創(chuàng)造?!边@說明李大釗A.全盤否定了中國文化B.希望中國改革政治制度C.主張加快工業(yè)近代化D.肯定了西方文化的長處26.下圖反映的是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B.甲午中日戰(zhàn)爭C.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D.抗日戰(zhàn)爭27.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就西安事變結束時的局勢發(fā)表評論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tǒng)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彼f的“統(tǒng)一”指的是()A.國民政府實現(xiàn)了形式上的全國統(tǒng)一 B.蔣介石獲釋并重新執(zhí)掌軍政大權C.國共兩黨停止對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28.《呂氏春秋》中有“天不私覆,地不私載”以及“貴公去私”之說,這種觀念主要體現(xiàn)在A.史前禪讓制 B.世卿世祿制C.封邦建國體制 D.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制29.2019年12月12日,是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周年紀念日。澳門回歸已歷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30.劉錫鴻認為中國空虛不在無船無炮,而在無人無財,此皆政教之過也,西洋技巧文字,不可紛紛講求,致群鷲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飭紀綱;郭嵩燾認為西洋立國以政教為本,日本仿行西法,月異而歲不同,中國考求洋人末務而忘其本,自以為安。兩種兩人均認為A.政體亟須調整 B.西方技藝為末 C.綱常政教為本 D.不能僅學技術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選官制度是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南朝梁武帝時,選舉制度發(fā)生極大變化。他用州重(州望)15郡崇(郡宗)鄉(xiāng)豪代替大小中正,用“無復膏梁寒素之隔”代替了門選,用“不通一經,不得為官”代替了二品系資。梁武帝時學校有所發(fā)展,建有國學,以五經教授,置五經博士各一人,各有學生數(shù)百。國學館學生,不限貴賤,“皆引寒門雋才,不限人數(shù)”。梁時出現(xiàn)了“甲科”之名,只要考得好,就是“牛監(jiān)羊肆,寒品后門”,都要“隨才試吏”?!幾詮堌M之等《中國歷史》材料二北宋政府在科舉考試中推行糊名(又稱“封彌”)制度。不僅糊住舉人試卷上的姓名、鄉(xiāng)貫,也要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第。封彌官不得參與評卷,評卷官也不得參與封彌。又實行謄錄法。規(guī)定謄錄必須依試卷原文謄錄,不準隨意篡改文意或增減字句。謄錄卷被稱為草卷,評閱的主考官只能看到草卷。此外,還制定鎖宿制度。規(guī)定各級主考官員一經受命,立即與外界隔離,直到考試結束?!幾源抻?、丁建軍《宋朝科舉考試制度改革》(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南朝梁武帝選舉制度改革的措施。(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北宋政府科舉考試制度改革的特點及其作用。32.材料1901年,清政府下詔進行軍制改革,命各省在年內裁汰綠營、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營中精選士兵成立常備、續(xù)備、巡警等軍。1902年,清政府以北洋、湖北訓練新軍頗具規(guī)模,自應逐漸推廣,因令各省選派將弁赴北洋、湖北學習新軍操練,學成后,發(fā)回原地管帶新軍。1903年,清政府設立練兵處,總理練兵事務;各省設督練處。1904年,練兵處會同兵部奏定《新軍營制餉章》、《陸軍常備學堂辦法》以及選派陸軍學生出洋游學章程,正式劃定軍制。1905年,統(tǒng)一全國新軍編制為三十六鎮(zhèn),按省分配,限年完成。與新軍編練相適應,1895年前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武漢等重鎮(zhèn)設立武備學堂和隨營學堂。……軍制改革不僅使中國出現(xiàn)近代化軍隊的嶄新建制和兵種的分類,而且由于軍隊成分的變化和知識化程度的提高,使中國向來鄙視軍人的傳統(tǒng)觀念發(fā)生改變。但是,新軍的產生和擴充并不意味著清王朝的重新鞏固,而是其內在矛盾的繼續(xù)擴大?!幾躁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末軍制改革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末軍制改革的特點。33.近代以來,民族企業(yè)家一直扮演著重要的社會角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遠洋運輸困難。當時在中國壟斷純堿市場的是英國卜內門公司,于是在中國的英商乘機將純堿價錢抬高七八倍,甚至捂住不賣,使許多民族布業(yè)工廠陷于停頓。當時中國久大精鹽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范旭東決意雪恥制堿,聚攏了一群跟他意氣相投的青年科學家研究制堿工藝,其中就包括后來因獨創(chuàng)的“侯氏制堿法”而聞名世界的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博士侯德榜。1918年,永利制堿公司成立,1926年,永利生產出純凈潔白的合格堿,并于當年在美國費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榮膺金質獎章,1928年,永利在英國卜內門公司發(fā)動的商戰(zhàn)中取得勝利,其后永利堿廠事業(yè)蒸蒸日上。后來,范旭東被稱為“中國民族化學工業(yè)之父”?!幾詤菚圆ㄖ兜幰话倌辏褐袊髽I(yè)1870—1977(上)》(1)根據材料一概括范旭東制堿取得成功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其意義。材料二1997年,高尚全在參加中共十五大報告起草時,有人給中央寫信“舉報”華為科技公司,說它姓“資”不姓“社”。理由是:華為國家沒有投資,是非公有制企業(yè),又搞了職工持股,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高尚全敏銳地感覺到,這關系到改革中必須弄清的重大原則和方向。他主動提出去深圳實地調研。調研的結果令他很興奮。華為的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以2.1萬元起步,國家沒有投入一分錢,企業(yè)卻給國家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稅收和財富,解決了十幾萬人的就業(yè),職工也分享到了發(fā)展的成果。這樣的企業(yè),應該是改革的典型?。≡趺床恍铡吧纭蹦??高尚全認為,它恰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岳铘持骶帯兑娮C:中國改革開放40年40人》(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分析高尚全認為華為科技公司“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的理由。中共十五大又是如何給以華為科技公司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業(yè)吃下“定心丸”的?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1861年農奴制改革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是俄國歷史上的分界線,故C正確;A、B、D與材料無關,排除。2、A【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是國民政府1933年采取廢兩改元的幣制政策,有利于防止白銀外流,故答案為A;BC是與外國列強簽訂的條約,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法幣政策是實行紙幣,D錯誤。3、A【解析】

20世紀中期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提出“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guī)劃自己的命運”,體現(xiàn)了美國稱霸世界的全球戰(zhàn)略,A項正確;控制西歐的經濟策略是國務卿馬歇爾提出的歐洲復興計劃,B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的不是“制約與平衡”的外交理念,C項錯誤;“維護國際和平與正義的決心”沒有正確揭示杜魯門主義的本質,D項錯誤。4、C【解析】

依據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進程可知,①1870年格拉姆發(fā)明了發(fā)電機,②1866年西門子制成發(fā)電機,③1906年愛迪生發(fā)明了鎢絲燈泡,④1882年愛迪生在紐約市珍珠街建立了第一座中心發(fā)電廠。按先后順序應為②①③④。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5、A【解析】

病毒的傳播、種族的滅絕,這些都是新航路開辟以來的全球化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因此可得出全球化是把雙刃劍,A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到三角貿易與疫情的關系,排除B項;C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疫病與商業(yè)革命的關系,排除D項。6、A【解析】

改元是中國封建社會改朝換代的重要標志,指皇帝即位時或在位期間改換年號,是君主專制的產物。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變紀年的年號,每個年號開始的第一年稱元年。由此可見,材料中孫中山改歷改元的深層動因是破除專制制度給人的思想束縛,A項正確。與國際接軌的時代需要不是孫中山改用陽歷的深層動因,B錯誤;辛亥革命的民族訴求表現(xiàn)為推翻滿族的統(tǒng)治,C錯誤;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主要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并不是恢復大明王朝,D錯誤。7、D【解析】《十二銅表法》是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①錯誤;根據所學,《十二銅表法》是平民與貴族斗爭的結果,并是羅馬法的淵源,并始終是羅馬法的基本法。故②④正確;從材料中“不法砍伐他人樹木的,每棵處以25阿斯的罰金”,說明它明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故③正確。故答案選D。8、A【解析】

試題分析: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使?jié)M清政府開始一步步成為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隨著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和貿易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中國逐漸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而近代外國領事最早出現(xiàn)于中國東南沿海的時間就是在鴉片戰(zhàn)爭之后,故A項符合題意??键c:天朝的危機?鴉片戰(zhàn)爭與《南京條約》?五口通商與戰(zhàn)后中國社會的變化【詳解】9、C【解析】

公元前5世紀,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使得當時人們的關注點從“神”變?yōu)椤叭恕?,體現(xiàn)了人文精神的興起,故C項不符合題意;古希臘戲劇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民眾,沒有發(fā)生轉變,排A項不符合題意;戲劇內容轉變適應了當時市民政治生活的需求,“宗教喪失主導地位”與史實不符,B項不符合題意;D項“開始面向生活”與史實不符,D項不符合題意。10、A【解析】

據材料中關鍵信息“1958年”“法國大國地位”“北約、法國發(fā)展核武器”“歐洲”“但總的基調是分歧大于致”可知,當時戴高樂總統(tǒng)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試圖擺脫美國的控制,這反映了兩極格局下政治力量的變化,故選A項;美蘇爭霸的重點始終在歐洲,故排除B項;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歐和日本經濟的崛起,沖擊了美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霸主地位,故排除C項;D項中“歐盟”與材料時間不符,故排除D項。11、B【解析】

蘇聯(lián)援建的項目多布局在東北、中部和西部地區(qū),此布局一方面迎合了資源的分布,有利于發(fā)展,另一方面布局中部和西部地區(qū)也有利于維護國防安全,故選B;東北只是布局地區(qū)之一,沒有體現(xiàn)中心地位,排除A;C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該布局兼顧資源分布與國防安全,并不僅僅是協(xié)調經濟發(fā)展,排除D。故選B。12、A【解析】

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是1881年建設的由唐山到胥各莊的唐胥鐵路,位于河北省,因此A正確,BCD排除。故選A。13、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38年10月,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故C符合題意;“年年風雨黃花節(jié)”體現(xiàn)了緬懷黃花崗起義死難烈士的激昂心情,故A不符合題意;1937年10月日軍占領富陽,身負國仇家恨的郁達夫前往武漢,故B不符合題意?!敖袢詹粡楅e涕淚,揮戈先草冊倭文”體現(xiàn)了郁達夫要與日本侵略者決一死戰(zhàn)的決心,故D不符合題意;14、D【解析】

長江入??谑窃谏虾?,云臺山在舊時指的是上海地區(qū),故選D;廣州位于廣東省,地理位置錯誤,排除A;漳州位于福建,B錯誤;寧波位于浙江省,C錯誤?!军c睛】本題以康煕帝設立海關為考查切入點,考查對海關設立位置知識點的掌握,考查對課本知識點的靈活運用能力。15、A【解析】

《墨葡萄圖》最能代表徐渭的大寫意繪畫風格。此圖純以水墨畫葡萄,隨意涂抹點染,倒掛枝頭,形象生動。作者將水墨葡萄與自己的身世感慨結合為一,盡情抒泄于筆墨之中。故本題選A項;風俗畫,山水畫、人物畫均不符合這一特點,故BCD排除。16、D【解析】

材料說明,民國政府推行公歷,但民眾仍然傾向于“舊歷年關”,說明了傳統(tǒng)習俗或文化的深遠影響,故選D;A項“民主共和”,B項“素質普遍較低”,C項“依賴”等在材料中都不能體現(xiàn),排除。17、A【解析】題中的“對廉價服裝彈性需求趨于無限大為特征的動態(tài)消費社會的同步發(fā)展”,即是市場需求的擴大,它成為工業(yè)革命產生及擴展的重要條件之一。18、B【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一幅圖是婦女在家紡織,第二幅圖是男子在用牛耕田,這兩幅圖反映了中國古代男耕女織式小農經濟,故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出生產方式、技術和工具的改進,故A項排除;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農業(yè)技術的地位和農民生活的狀況,故CD項排除。19、C【解析】

表格顯示鴉片戰(zhàn)爭到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由于時局變動,尤其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fā),很多漢族人擔任地方督撫鎮(zhèn)壓農民起義,維持秩序,導致表格中的成員變化,故C項正確;清代仍然存在滿漢矛盾,不可能平等,排除A項;地方當時并未對抗中央,B項錯誤;表格顯示的是成員組成,并不是機構半殖民地化,D項錯誤。20、A【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建國前后我國的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根據題干中的“救國”等信息可知,體育事業(yè)的主題隨著國家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故A項說法正確;表格中建國前的體育并不是張揚國威的表現(xiàn),故B項說法錯誤,排除;題干中的體育并未全是“人民”的體育,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故C項說法錯誤,排除;題中的體育并未完全體現(xiàn)教育功能,而更多的是政治意義,故D項說法不合題意,排除。21、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工人實際收入增長的幅度低于經濟發(fā)展增長的幅度,排除A;結合所學知識,這一時期為工業(yè)革命時期,經濟快速發(fā)展依賴于科技的進步,排除B;工人實際收入增長的幅度低于經濟發(fā)展增長的幅度,說明工業(yè)革命期間社會財富分配還是不公,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故C項正確;根據題干信息,工人的收入畢竟呈現(xiàn)增長的趨勢,說明生活整體上還是有所改善,排除D。【點睛】本題命題意圖是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表格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本題以英國國民總收入變化表為切入點,深入考查了考生對工業(yè)革命的掌握和認識。工業(yè)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飛躍,但是由于財富分配的不合理,貧富懸殊現(xiàn)象十分嚴重,造成了社會的急劇分化。事實上考生如果能夠聯(lián)系1929年經濟大危機前,美國社會經濟雖有較大發(fā)展,但廣大勞動人民的收入增長水平趕不上經濟發(fā)展水平,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限制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也不難得出正確答案。這就說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可以參照類似的歷史現(xiàn)象進行分析。22、C【解析】材料“1931年”“全中國工農兵士勞苦民眾必須……一致反對日本”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共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調整,故C項正確;材料“變帝國主義壓迫中國的戰(zhàn)爭,為擁護蘇維埃中國反帝國主義反國民黨的革命戰(zhàn)爭,以解放中國”說明A項錯誤;1935年華北事變標志著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故B項錯誤;中國民主革命的任務是反封建反侵略,故D項錯誤。23、B【解析】

宋代采用各種手段控制刑事審判權,是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鞏固統(tǒng)治,維護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故選B;宋代加強控制刑事審判權,對待死刑需要復核,某種程度上是為了防止冤假錯案的出現(xiàn),但是卻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A;控制刑事審判權不屬于監(jiān)察體系的內容,排除C;材料主旨和解決官員腐敗無關,排除D。故選B。24、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佛得角群島位于非洲西海岸。依據材料中“船隊返航至佛得角群島”“船上的日期是7月8日星期三,岸上卻是7月9日星期四”“回國向皇帝和教皇匯報”并結合地圖中的方向標識以及所學可知,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橫跨大西洋、太平洋、穿越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印度洋,繞過非洲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返回歐洲,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huán)球航行的壯舉。故答案為D項。ABC項,根據所學可知,迪亞士船隊率三條船從葡萄牙起,沿大西洋的西非海岸南下,在南非的好望角遭遇了風暴繞過并發(fā)現(xiàn)了該角;達·伽馬船隊率四條船從葡萄牙起航沿大西洋的西非海岸南下,繞過好望角,到達了肯尼亞的馬林迪,在阿拉伯向導的引導下,橫渡印度洋,到達了印度;哥倫布船隊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率領船隊橫渡茫茫無際的大西洋,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綜上所述,此三項都不符合題意,排除?!军c睛】圖片材料性選擇題解題技法:要分清圖片在解題過程中的具體作用,合理利用圖片,并注意題干中對圖片解釋的文字。充分利用一切信息之后,再得出結論。25、D【解析】據材料“西方文明之特質……建立在工商經濟上的構造,具有一種動的精神……進步,時時創(chuàng)造”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李大釗指出了西方文明的創(chuàng)造精神,屬于西方文化的積極方面,故D項正確;材料并不能說明李大釗全盤否定了中國文化,故A項錯誤;材料也未涉及中國改革政治制度的問題,故B項錯誤;材料也沒有反映加快工業(yè)近代化的主張,故C項錯誤。故選D。26、B【解析】圖片的左上角標有:“日軍進攻路線;1894年重要戰(zhàn)場。”1894年——1895年,日本發(fā)動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故答案選B選項。點睛:解答圖片性的問題關鍵點有三:一是圖片的名稱或者標題;二是圖片中的文字,這是解決圖片問題的最重要的突破口;三是圖片中涉及的內容,這要與所學知識來結合,分析出主要考點,進一步解答。27、C【解析】本題題干是史沫特萊對西安事變結束時的局勢的評價,也就是要認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最主要影響。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扭轉時局的關鍵,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zhàn)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建立,不是正式建立。AD不合史實,B是次要的。故選C。28、A【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材料強調去除私利,體現(xiàn)了天下為公的觀念,禪讓制正是“公天下”的具體體現(xiàn),故A項正確;世卿世祿制即世官制,封邦建國體制即分封制,中央集權體制三者均體現(xiàn)了“家天下”特點,排除BCD三項。故選A。29、D【解析】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故2019年是澳門回歸20年,故排除ABC,D符合題意。故選D。30、B【解析】

根據材料,劉錫鴻認為西方技藝是“末”,中國的綱常倫理是“本”,主張整傷綱常倫理,反對洋務派專注于學習西方技術的做法;郭高認為西方技術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國力增強,反對洋務派只學習西方科技,主張不僅學習西方技術還要學習西方制度,所以兩者都認為西方的技藝為末,B項正確;材料中的兩人均是清政府的官員,所以不可能從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仍然要維護傳統(tǒng),A項錯誤;材料中兩者的“綱常政教”是不同的,C項錯誤;D項是郭嵩燾的觀點,錯誤。故選B。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廢除九品中正制(以地方鄉(xiāng)豪代替中正官);重用人才,不分貴賤;重視學校教育;采用考試取官的制度。(2)特點:約束考務官員:規(guī)范操作流程;完善保密制。作用:維護公平、公正;健全了科舉考試制度;穩(wěn)定社會,對后世有借鑒作用【解析】

(1)“措施”,根據材料一信息“他用州重(州望)15郡崇(郡宗)鄉(xiāng)豪代替大小中正,用‘無復膏梁寒素之隔’代替了門選,用‘不通一經,不得為官’代替了二品系資”概括得出:以地方鄉(xiāng)豪代替中正官;由材料信息“梁武帝時學校有所發(fā)展,建有國學,以五經教授,置五經博士各一人,各有學生數(shù)百。國學館學生,不限貴賤,‘皆引寒門雋才,不限人數(shù)’”概括得出:視學校教育、重用人才、不分貴賤;由材料信息“梁時出現(xiàn)了‘甲科’之名,只要考得好,就是‘牛監(jiān)羊肆,寒品后門’”都要‘隨才試吏’”得出:采用考試取官的制度。(2)“特點”,根據材料二信息“封彌官不得參與評卷,評卷官也不得參與封彌。又實行謄錄法。規(guī)定謄錄必須依試卷原文謄錄,不準隨意篡改文意或增減字句。謄錄卷被稱為草卷,評閱的主考官只能看到草卷”概括得出:約束考務官員、規(guī)范操作流程;由材料信息“還制定鎖宿制度。規(guī)定各級主考官員一經受命,立即與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