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全冊知識點和練習 (二)_第1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全冊知識點和練習 (二)_第2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全冊知識點和練習 (二)_第3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全冊知識點和練習 (二)_第4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全冊知識點和練習 (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化學教學資料(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

輔導教師:鐘才斌

學校:姓名:教師評價:

一、婚變反應熱

1.反應熱:一定條件下,一定物質的量的反應物之間完全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的熱量

2.婚變(AH)的意義:在恒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1)符號:ZXH

(2)單位:kj/mol

3.產(chǎn)生原因:化學鍵斷裂——吸熱化學鍵形成——放熱

放出熱量的化學反應。(放熱>吸熱)AH為或4H<0

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吸熱>放熱)為“+”或>0

☆常見的放熱反應:①所有的燃燒反應②酸堿中和反應③大多數(shù)的化合反應④金屬與酸的反應

⑤生石灰和水反應⑥濃硫酸稀釋、氫氧化鈉固體溶解等

☆常見的吸熱反應:①晶體Ba(OH)2?8%。與NH4a②大多數(shù)的分解反應

③以匕、CO.C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④核鹽溶解等

二、熱化學方程式

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要點:

①熱化學方程式必須標出能量變化。

②熱化學方程式中必須標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tài)

(g,l,s分別表示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水溶液中溶質用aq表示)

③熱化學反應方程式要指明反應時的溫度和壓強。

④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可以是整數(shù),也可以是分數(shù)

⑤各物質系數(shù)加倍,加倍;反應逆向進行,改變符號,數(shù)值不變

三、燃燒熱

1.概念:25℃,101kPa時,1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

燃燒熱的單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幾點:

①研究條件:101kPa

②反應程度:完全燃燒,產(chǎn)物是穩(wěn)定的氧化物。

③燃燒物的物質的量:1mol④研究內(nèi)容:放出的熱量。(AHC0,單位kj/mol)

四、中和熱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而生成ImolHQ,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

2.強酸與強堿的中和反應其實質是H+和0H-反應,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H+(aq)+0H-(aq)=40(1)AH=-57.3kJ/mol

3.弱酸或弱堿電離要吸收熱量,所以它們參加中和反應時的中和熱小于57.3kJ/mol。

4.中和熱的測定實驗

五、蓋斯定律

1.內(nèi)容: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tài)(各反應物)和終態(tài)(各生成物)有關,而與具體反應進行的途

徑無關,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幾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的反應熱是相同的。

例1:

①P,s,白磷)+5C)2(g)=P40io(s);△Hi=-2983.2kJ/mol

②P(s,紅磷)+5/402(g)=l/4PQio(s);△H2=-738.5kJ/mol

則白磷轉化為紅磷的熱化學方程式。

例2:已知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⑴C(s)+O2(g)=CO2(g)AHi=-393.5kJ/mol

(2)CH3COOH(l)+2O2(g)=2CO2(g)+2H2O(l)AH2=-870.3kJ/mol

⑶H2(g)+3/2O2(g)=H2O(l)AH3=-285.8kJ/mol

試計算下列反應的反應熱:2C(s)+2H2(g)+O2(g)=CH3COOH(l)

例3、已知下列反應的反應熱:(1)CH3COOH(I)+2O2=2CO2(g)+2H2O(I)

;AH1=—870.3kJ/mol

(2)C(s)+02(g)=C02(g);AH2=-393.5kJ/mol

(3)H2(g)+O2(g)=H2O(I);△H3=-285.8kJ/mol

試計算下列反應的反應熱:

2C(s)+2H2(g)+O2(g)=CH3COOH(I);AH=?

練習: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0-16,S-32,C-12,N-14,Na-23,AI-27,CI-35.5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屬于新能源的是()。

①天然氣②煤③海洋能④石油⑤太陽能⑥生物質能⑦風能⑧氫能

A.①②③④B.③⑤⑥⑦⑧C.①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

2、下列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1

A.已知2H2(g)+0z(g)=2H20(g)AH=-483.6kj-mol_,則氫氣的燃燒熱為241.8kj-mol'

1

B.已知NaOH(aq)+HC1(aq)=NaCl(aq)+H2O(1)△H=-57.4kj-mol,貝1J含

20.0gNaOH的稀溶液與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28.7kJ的熱量

C.已知反應:A+B=C+D為放熱反應,則A的能量一定高于C的能量

D.已知2C(s)+202(g)=2C0Z(g)AH=a,2C(s)+02(g)=2C0(g)AH=b,則a>b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B.1molH2SO,和1molBa(0H)2完全反應所放出的熱量稱為中和熱

C.在101kPa時,1mol碳燃燒放出的熱量就是碳的燃燒熱

D.在化學反應中需要加熱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4、在常溫常壓下已知:4Fe(s)+302(g)=2Fe203(s)AIL

4A1(s)+302(g)=2Al2O3(s)AH2

2A1(s)+Fe203(s)=Al203(s)+2Fe(s)AH3

則AL與AHi和△H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A.A比=(△H,+AH2)B.AH3=AH2-AH,C.AH3=2(△乩+△H2)D.A@三(AH2-AHi)

zz

5、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3+

A.金屬鋁溶于稀硫酸中:AI+2H=AI+H2t

+

B.碳酸鈣溶于稀硝酸中:CO2-+2H=H2O+CO2t

C.醋酸鈉水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cH3c。。+CO2+H2O=2CH3COOH+CO

D.少量Ck通入KI溶液中:CI2+2l=2Cr+l2

6、已知在101kPa時:CHi(g)+202(g)=C02(g)+2H20(g)△H=-820kjmol: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關系可用上圖表示制生成物

B.CH,,的燃燒熱是820kJTV反應物

C.11.2L(標準狀況下)CH,完全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時放出410kJ熱量--------二反應進程

D.該反應發(fā)生斷裂的化學鍵只有極性鍵

7、設以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18gl8。2中含有以個氧原子

B.lmol羥基中電子數(shù)為10以

C.在反應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上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6/VA

D.常溫常壓下,22.4L乙烯中C-H鍵數(shù)為4以

8、在C(s)+C()2(g)=2C0(g)反應中,可使反應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升高溫度②增加碳的量③恒容通入CO?④恒壓下充入N?⑤恒容下充入山⑥恒容通入C0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⑤⑥

9、生活里和化學實驗中采取的很多措施都是與反應速率有關的,下列采取的措施及其為了減慢反應速率的是

()。

A.實驗室制出加少量膽機,控制反應速率

B.向工業(yè)橡膠中加入硫

C.實驗室通常將兩種塊狀或顆粒狀的固體藥品研細,并混合均勻再進行反應

D.實驗室用KC103制氧氣常加入MnOz作催化劑

10、對于化學反應3W(g)+2X(g)=4Y(g)+3Z(g),下列反應速率關系中,正確的是()

A.v(W)=3v(Z)B.2V(X)=3v(Z)C.2v(X)=v(Y)D.3V(W)=2v(X

二、雙項選擇題

11、一定溫度下,能夠說明反應2曲(。^^^2(或+02(8)已達到平衡的是()

A、容器內(nèi)的壓強不發(fā)生變化B、NO、Nz、O2的濃度保持不變

C、N0分解的速率和N0生成的速率相等D、單位時間內(nèi)分解4molNO,同時生成2molN2

1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依蓋斯定律,可計算某些難于直接測定的反應婚變

B、放熱反應的反應速率總是大于吸熱反應的反應速率

C、當碰撞的分子有足夠的能量和適當?shù)娜∠驎r,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D、對任何反應來說,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反應現(xiàn)象越明顯

13、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確的是()。

A.等質量的硫蒸氣和硫黃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的熱量少

11

B.氫氣燃燒熱為285.8kj.mor,則氫氣燃燒熱化學方程式為:2n?(g)+0?(g)=2H20(l)AH=-285.8kj-mor

C.Ba(OH)2-8H20(S)+2NH,,C1(S)=BaCl2(s)+2NH3(g)+10H,0(l)AH<0

D.中和熱為57.3kj-mol_1,將含0.5molIbSO,的濃溶液與含1molNaOll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大于57.3kJ

14、石墨與.金剛石都是碳的單質,工業(yè)上常用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金剛石的反應原理生產(chǎn)人造鉆石。已知

12g石墨完全轉化成金剛石時需要吸收EkJ的能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0

A.石墨不如金剛石穩(wěn)定

B.金剛石不如石墨穩(wěn)定

C.等質量的石墨和金剛石完全燃燒,金剛石放出的能量多

D.等質量的石墨和金剛石完全燃燒,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三、非選擇題

15、(12分)⑴(6分)反應A(g)+B(g)=C(g)+D(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該反應是.(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②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對反應熱是否有影響?.

原因是。

(2)已知有一組數(shù)據(jù):破壞Imol氫氣中的化學健需要吸收436kJ能量;

破壞位mol氧氣中的化學鍵需要吸收249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

1molH—0鍵能夠釋放463kJ能量。

下圖表示氫氣和氧氣反應過程中能量的變化,請將圖中①、②、③的能量變化的數(shù)值,填在下邊的橫線

上。

kJ

②.kJ

③.kJ

反應過程

16(12分)(1)(4分)氨氣催化氧化生產(chǎn)硝酸,硝酸廠常用催化還原法處理尾氣:催化劑存在時用也將NO,還

原為N2?

已知:2Hz(g)+()2(g)=2H20(g)△H=-483.6kJ.mol

1

N2(g)+202(g)=2N02(g)AH=+67.7kJ-moV

則H?還原NO,生成水蒸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2)(8分)氮氣和氫氣合成氨是化學工業(yè)中極為重要的反應,其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岫(g)+3比(g)=2NHs(g)

AH=-92kJ-moT'o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取1molN?(g)和3mol4(g)放在一密閉容器中,在催化劑存在時進行反應,測得反應放出的熱量92

kJ(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若加入催化劑,AH(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②已知:分別破壞1molN三N鍵、1molH—H鍵需要吸收的能量為:946kJ、436kJ,則破壞1molN—H鍵

需要吸收的能量為kJ。

高二化學教學資料(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輔導教師:鐘才斌

學校:姓名:教師評價:

一、化學反應速率

1.化學反應速率(V)

(1)定義:用來衡量化學反應的快慢,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的量的變化

⑵表示方法: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

⑶計算公式:v=4c/4t(u:平均速率,Ac;濃度變化,at:時間)單位:mol/(L.s)

(4)影響因素:

①決定因素(內(nèi)因):反應物的性質(決定因素)

②條件因素(外因):反應所處的條件

2.

外因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變化規(guī)律

條件變化活化分子的量的變化V變

反應物增大單位體積里總數(shù)目增多,百分數(shù)不變增大

的濃度

減小單位體積里總數(shù)目減少,百分數(shù)不變減小

氣體反增大單位體積里總數(shù)目增多,百分數(shù)不變增大

應物的

成小單位體積里總數(shù)目減少,百分數(shù)不變減小

壓強

反應物升高百分數(shù)增大,單位體積里總數(shù)目增多增大

的溫度降低百分數(shù)減少,單位體積里總數(shù)目減,少減小

反應物使用百分數(shù)劇增,單位體積里總數(shù)目劇增劇增

的催化

撤去百分數(shù)劇成,單位體積里總數(shù)目劇減劇減

其他光,電磁波,超聲波,固體反應物顆粒有影

的大小,溶劑等響

※注意:(1)、參加反應的物質為固體和液體,由于壓強的變化對濃度幾乎無影響,可以認為反應速率不變。

(2)、惰性氣體對于速率的影響

①恒溫恒容忖:充入惰性氣體一總壓增大,但是各分壓不變,各物質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②恒溫恒

體時:充入惰性氣體一體積增大f各反應物濃度減小一反應速率減慢

二、化學平衡

(―)1.定義:

化學平衡狀態(tài):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更組成成分濃度不再改變,達到

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tài)。

2、化學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應)等(同一物質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動(動態(tài)平衡)定(各物質的濃度與質

量分數(shù)恒定)變(條件改變,平衡發(fā)生變化)

3、判斷平衡的依據(jù)

判斷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方法和依據(jù)

例舉反應mA(g)+nB(g)」pC(g)+qD(g)

①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或各物質的物質的量的分數(shù)一定平衡

混合物體系中

②各物質的質量或各物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平衡

各成分的含量

③各氣體的體積或體積分數(shù)一定平衡

④總體積、總壓力、總物質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

①在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了mmolA同時生成mmolA,即V(正)=V(逆)

平衡

正、逆反應

②在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了nmolB同時消耗了pmolC,則V(正)=V(逆)平衡

速率的關系

@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于V(逆)不一定平衡

④在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molB,同時消耗了qmolD,因均指V(逆)不一定平衡

①m+nWp+q時,總壓力一定(其他條件一定)平衡

壓強

②m+rpp+q時,總壓力一定(其他條件一定)不一定平衡

混合氣體平均相①Mr一定時,只有當m+n/p+q時平衡

對分子質量Mr

②Mr一定時,但m+n=p+q時不一定平衡

任何反應都伴隨著能量變化,當體系溫度一定時(其他不變)

溫度平衡

體系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

其他如體系顏色不再變化等平衡

(二)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

1、濃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1)影響規(guī)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或減少生成物

的濃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動;增大生成物的濃度或減小反應物的濃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動

(2)增加固體或純液體的量,由于濃度不變,所以平衡不移動(3)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果稀釋溶液,

反應物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也減小,V正減小,V逆也減小,但是減小的程度不同,總的結果是化學平衡

向反應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之和_大_的方向移動。

2、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影響規(guī)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升高會使化學平衡向著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溫度降低會使化學平

衡向著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3、壓強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影響規(guī)律: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會使平衡向著體積縮小方向移動;減小壓強,會使平衡向著體積增

大方向移動。

注意:(1)改變壓強不能使無氣態(tài)物質存在的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

(2)氣體減壓或增壓與溶液稀釋或濃縮的化學平衡移動規(guī)律相似

4.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由于使用催化劑對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影響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

移動。但是使用催化劑可以影響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

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動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如溫度,壓強,濃度),平衡向著能夠減

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三、化學平衡常數(shù)

(一)定義: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寨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嘉之積的比值是

一個常數(shù)比值。符號:K

(二)使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K應注意的問題:

1、表達式中各物質的濃度是變化的濃度,不是起始濃度也不是物質的量。

2、K只與溫度(T)有關,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無關。

3、反應物或生產(chǎn)物中有固體或純液體存在時,山于其濃度是固定不變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有水參加,水的濃度不必寫在平衡關系式中。

(三)化學平衡常數(shù)K的應用:

1、化學平衡常數(shù)值的大小是可逆反應進行程度的標志。K值越大,說明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越大,它的正向

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即該反應進行得越完全,反應物轉化率越高。反之,則相反。?般地,QI。'時,

該反應就進行得基本完全了。

2、可以利用K值做標準,判斷正在進行的可逆反應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時向何方進行建立平衡。(Q:濃度積)

Q<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Q=K: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Q〉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

3、利用K值可判斷反應的熱效應

若溫度升高,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若溫度升高,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四、等效平衡

1、概念:在一定條件下(定溫、定容或定溫、定壓),只是起始加入情況不同的同一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

任何相同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這樣的化學平衡互稱為等效平衡。

2、分類

(1)定溫,定容條件下的等效平衡

第一類: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改變的可逆反應:必須要保證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與原來相同;同時必須保證

平衡式左右兩邊同一邊的物質的量與原來相同。

第二類: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可逆反應:只要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的比例與原來相同即可視為二者

等效。

(2)定溫,定壓的等效平衡

只要保證可逆反應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相同即可視為等效平衡。

五、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1、反應嫡變與反應方向:

(1)嫡:物質的一個狀態(tài)函數(shù),用來描述體系的混亂度,符號為S.單位:J?mo|3Y

(2)體系趨向于有序轉變?yōu)闊o序,導致體系的嫡增加,這叫做病增加原理,也是反應方向判斷的依據(jù)。.

(3)同一物質,在氣態(tài)時炳值最大,液態(tài)時次之,固態(tài)時最小。即S(g)〉S(l)>S(s)

2、反應方向判斷依據(jù)

在溫度、壓強一定的條件下,化學反應的判讀依據(jù)為:

AH-TAS(0,反應能自發(fā)進行;

AH-TAS=0,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AH-TAS)0,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

注意:(1)AH為負,AS為正時,任何溫度反應都能自發(fā)進行

(2)為正,AS為負時,任何溫度反應都不能自發(fā)進行

練習

某同學為了驗證Fe3+是否能氧化H2s生成了SO?,他用50mL0.1mo〃LFeCl3溶液吸收制取SO2氣體的尾氣,

進行以下實驗:

(1)檢驗吸收液中的sc^-:,

證明Fe3+能夠把H2S5氧化成SO」。

(2)請配平并完成上述反應中的化學方程式:

2FeCI3+SO2+=2FeCI2+H2SO4+2HCI,

反應中的氧化產(chǎn)物是(寫化學式)。

吸收液中除了含有一以外,對其它成份32+的可能組合進行探究:

(3)H:Cl\SCV(Fe\Fe,H2SO3)

①提出假設。

假設1:溶液中存在Fe3+、Fe2+;

假設2:溶液中存在:

假設3:溶液中存在Fe?+而不存在H2s。3(二者恰好完全反應)。

②設計方案、進行實驗,驗證假設。請在表中寫出實驗步驟以及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可以不填滿)。限選實

驗試劑和儀器:試管、滴管、1溶液、品紅稀溶液。

0.1mot-rKMnO4>O.lmoL-LKSCN

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步驟1:用試管取樣品溶液2~3mL,再用滴管取______若出現(xiàn)血紅色,則假設1成立;若未出現(xiàn)血紅色,

則假設2或假設3成立。

步驟2:結合步驟1的現(xiàn)象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學教學資料(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輔導教師:鐘才斌

學校:姓名:教師評價:

可能用到的相對凰子質量:H-1,0-16,S-32,C-12,N-14,Na-23,AI-27,CI-35.5Mg-24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設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以)的數(shù)值為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3moiNO?與足量出。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

B.在標準狀況下22.4LCH4與18gH2。所含有的電子數(shù)均為10NA

C.常溫常壓下,22.4L的NO2和25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3nA

D.2.4g金屬鎂變?yōu)殒V離子時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0.1m

2、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A2(g)+B2(g)=2AB(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A.2U(A2)iE=u(AB)逆

B.容器內(nèi)的總壓強不隨時間而變化

C.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molAB的同時:生成nmol的B?

D.A2>B2、AB的反應速率比為1:1:2的狀態(tài)

3、已知:C(s,金剛石)=C(s,石墨)△H=-1.9KJ/mol

C(s,金剛石)+O2(g)=CO2(g)AHj;C(s,石墨)+O2(g)=CO2(g)AH2

根據(jù)上述反應所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B.△HI>AH2

C.△%<△”D.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4、在甲、乙兩燒杯溶液中,共含有大量的C/+、K\NO;,COr.OH,已知甲燒杯的溶液呈藍色,則乙

燒杯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A.(:/、H+、NorB.K+、CO/、oir

C.COT、OK、NO;D.K+、H+、NO;

5、右圖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關于推斷Y、Z、M的說法正確的是()

A.非金屬性:Y>Z〉M

B.離子半徑:IT>Z">Y-一—

C.Z和M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I<HM丫

D.Y、Z、M三種元素中,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最強ZM||

6、設AH>0,反應速率為5,

N2+3H2-^2NH3;△H<0反應速率為。2,對于上述反應,當溫度升高時,5和。2的變化情況為()

A.同時增大B.同時減小C.增大,減小D.減小,增大

7、時某一可逆反應來說,使用催化劑的作用是()

A.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B.以同樣程度改變正逆反應的速率

C.增大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D.改變平衡混合物的組成

8、高溫下,某反應達到平衡,平衡常數(shù)K=ac3aH2。)。恒容時,溫度升高,%濃度減小。下列說法正

確的?。〤(C°2)C(H2)

A.該反應的婚變?yōu)檎?/p>

B.恒溫恒容下,增大壓強,出濃度一定減小

C.升高溫度,逆反應速率減小催化劑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0+H,0、、CO2+H2

符J溫

9、O.lmol/L的C^COOH溶液中,CH3coOH「CH3co。+H+,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水時,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加入少量O.lmol/L鹽酸,溶液中c(H+)減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10、一定條件下,下列反應中水蒸氣含量隨反應時間的變化趨勢符合題圖10的是()

A.C02(g)+2NH3(g)CO(NH2)2(s)+H.0(g);AH<0

B.C02(g)+H2(g)CO(g)+H20(g);AH>0

C.CH3cH20H(g)CH2=CH2(g)+H20(g);AH>0

D.2CHCH2cH3(g)+02(g)2CeHsCH=CH2(g)+2H20(g);AH<0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1、下列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已達平衡的反應C(s)+H20(g)=iC0(g)+H2(g),當增加反應物物質的量時,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

B、已達平衡的反應沖值)+3出值)^i2NH3(g),當增大隊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電的轉化率

一定減小

c、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平衡時.,若減小反應容器容積時,平衡一定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

D、有氣體參加的反應達平衡時,在恒容反應器中充入稀有氣體,平衡一定不移動

12、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

CO(g)+H2O(g)^=iCO2(g)+H2(g)AH<0,下列對圖像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圖I研究的是t0時增大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B.圖H研究的是t0時增大壓強(縮小體積)或使用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C.圖山研究的是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甲使用了催化劑

D.圖III研究的是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乙的溫度較高

13、在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某一反應,M、N的物質的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下列表述

正確的是()

n/moh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一N8

B、t2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平衡

C、t3時,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

D、匕時,N的濃度是M濃度的2倍

6//min

14、同溫下lOOmLO.Olmol/L的醋酸溶液與10mL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下列數(shù)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時所需NaOH物質的量B.電離程度

C.H*的物質的量D.CHjCOOH的物質的量

四、非選擇題

800V.Ar

15、(16分)⑴由金紅石(TiOz)制取單質Ti,涉及的步驟為:TiO,—TiCI.------Ti

Mg

已知:@C(s)+02(g)=C02(g)AH=-393.5kJ-mol'

②2co(g)+a(g)=2C0z(g).AH-566kJ-mol1

1

@.TiO2(s)+2Ck(g)=TiCL(s)+O2(g)Z\H=+141kJ-mor

則TiO2(s)+2Ck(g)+2C(s)=TiCL(s)+2CO(g)的AH=。

(2)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廣泛的開發(fā)和應用前景。工業(yè)上;般采用如下反應合成甲醇:CO(g)

01

+2H2(g)=CH3OH(g)AH=xkJ/mol[Oot""""")

CH>0H

①右圖是反應時CO和CH3OH的濃度,075

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從反應開始到平衡,0.50

用co濃度變化表示平均反應速率0258-

U(CO)=0°310t(min)

②下表所列數(shù)據(jù)是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

由表中數(shù)據(jù)判斷x0(填填“=”)

③某溫度下,將2moic。和6mold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

c(CO)=0.2mol/L,求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3)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s+H/dNft.H20nLNH:+OH\如進行下列操作,

則NH?、NH:、廣、Ok濃度如何變化?試用“增大”“減小”“不變”填寫。

+

①通適量HCL氣體時,C(NH3),c(H)o

②加入少量NaOH固體時,c(NH:),c(0IF)。

③加入NH£1晶體時,c(NH:),c(0lD?

16(12分)現(xiàn)有反應:的(g)+〃B(g)一區(qū)(g),達到平衡后,當升高溫度時,B的轉化率變大;當減小壓強時,

混合體系中C的質量分數(shù)也減小,則:

⑴該反應的逆反應為熱反應,且〃(填)。

⑵減壓時,A的質量分數(shù).」(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

(3)若加入B(體積不變),則A的轉化率;B的轉化率一

(4)若升高溫度,則平衡時B、C的濃度之比也將__________;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將_

c(C)

(5)若加入催化劑,平衡時氣體混合物的總物質的量____________。

(6)若B是有色物質,A、C均無色,則加入C(體積不變)時混合物顏色_________;而維持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

充入頰氣時,混合物顏色___________(填“變深”“變淺”或“不變”)。

(7)若反應式中研比p,當壓強增至一定時,A的轉化率減小,此時B的狀態(tài)是

17、(1)已知VC時,水的離子積Kw=lX10",25℃時Kw=lX10”

①VC(填“25℃,理由是

②T七時,純水中c(H+)(填”“V”)c(OH)向其中加入固體NaOH配成

c(NaOH)=O.lmoL-L-1,則PH=

(2)實驗表明,液態(tài)純H2sO’的電離能力強于純HNO3,純H2s導電能力強于純水,又知液態(tài)電解質能象

水一樣發(fā)生自身電離(2H2=H3O++OH),且溫度一定時,離子積為常數(shù)。

①寫出純力$。4、純HNC>3自身電離的反應方程式

②純H2s中,主要的陰離子是HSO1,而SO42一極少,原因是

18(14分)純堿、燒堿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向100mL2moi/L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5,充分反應后

將溶液蒸發(fā)結晶,得到?定量的白色固體。試設計實驗確認該白色固體的成分。

(1)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離子方程式:

①向1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標準狀況下2.24LCO2

②向1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02.

(2)①提出合理假設。

假設1:NaOH和NazCCh;假設2:只有Na2c。3;假設3:只有NaHCCh;

假設4:。

②基于假設1,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證明固體的成分是NaOH和NazCCh。請在答題卡上寫出實驗步

驟及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喉法實驗試劑及儀器:

lmoLLTHCI溶液、1moi,「iMgCh溶液、0.5moL-LTBaCl2溶液、

ImohL】Ba(0H)2溶液、甲基橙試液、酚配試液、試管、過濾裝置。

(步驟可不填滿也可增加)

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高二化學教學資料(第三章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

輔導教師:鐘才斌

學校:姓名:教師評價:

一、弱電解質的電離

1、定義: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分子電離成離了的電解質。

,混和物

物質(單質

強電解質:強酸,強堿,大多數(shù)鹽。如HCI、NaOH、NaCkBaSO4

純凈物(電解質

弱電解質:弱酸,弱堿,極少數(shù)鹽,水。如HCIO、NH3?%。、

化合物

CU(OH)2、H2O...

非電解質:非金屬氧化物,大部分有機物。如SQ、C02>C6H覆2、CCI4,CH2=CH2

2、電解質與非電解質本質區(qū)別:

電解質一一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非電解質——共價化合物

注意: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

②5。2、NH3、CC)2等屬于非電解質

③強電解質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如BaSQ,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C)4全部電離,故BaSC)4為強電解質)

電解質的強弱與導電性、溶解性無關。

3、電離平衡:在一定的條件下,當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和離子結合成時,電離過程就達到了平衡狀

態(tài),這叫電離平衡。

4、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

A、溫度:電離一般吸熱,升溫有利于電離。

B、濃度:濃度越大,電離程度越??;溶液稀釋時,電離平衡向著電離的方向移動。

C、同離子效應:在弱電解質溶液里加入與弱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電解質,會減我電離。

D、其他外加試劑:加入能與弱電解質的電離產(chǎn)生的某種離子反應的物質時,有利于電離。

5、電離方程式的書寫:用可逆符號弱酸的電離要分布寫(第一步為主)

6、電離常數(shù):在一定條件下,弱電解質在達到電離平衡時,溶液中電離所生成的各種離子濃度的乘積,跟溶

液中未電離的分子濃度的比是一個常數(shù)。叫做電離平衡常數(shù),(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堿。)

表示方法:ABL^A'+BKi=[捫[B']/[AB]

7、影響因素:

a、電離常數(shù)的大小主要由物質的本性決定。

b、電離常數(shù)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受濃度變化影響,在室溫下一般變化不大。

C、同一溫度下,不同弱酸,電離常數(shù)越大,其電離程度越大,酸性越強。如:

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IO

二、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

1、水電離平衡::

+

水的離子積:Kw=C[H].C[OH]

7+14

25℃時,[H+]=[OH]=10mol/L;Kw=[H]?[OH1=1*10

注意:。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一定,則Kw值一定

。不僅適用于純水,適用于任何溶液(酸、堿、鹽)

2、水電離特點:(1)可逆(2)吸熱(3)極弱

3、影響水電離平衡的外界因素:

①酸、堿:抑制水的電離Kw<1*10-14②溫度:促進水的電離(水的電離是吸熱)

③易水解的鹽:促進水的電離Kw〉1*10川

4、溶液的酸堿性和pH:

(1)pH=-lgc[H+]

(2)pH的測定方法:

酸堿指示劑:甲基橙、石蕊、酚石。

變色范圍:甲基橙3.1~4.4(橙色)石蕊5.0~8.0(紫色)8.2-10.0(淺紅色)

PH試紙操作:玻璃棒蘸取未知液體在試紙上,然后與?標準比色1對比即可。

注意:①事先不能用水濕潤PH試紙;②廣泛pH試紙只能讀取整數(shù)值或范圍

三、混合液的pH值計算方法公式

1、強酸與強酸的混合:先求[H」混:將兩種酸中的H*離子物質的量相加除以總體積,再求其它

[H*]混=([H)Vi+[H+]2V2)/(Vx+V2)

2、強堿與強堿的混合:先求[OH]混:將兩種酸中的OK離子物質的量相加除以總體積,再求其它

[0用混=([OH1V1+9H12V2)/(V1+V2)(注意:不能直接計算[H+]混)

3、強酸與強堿的混合:先據(jù)K+0H==匕。計算余下的《或04

①H*有余,則用余下的H,數(shù)除以溶液總體積求[H*]混;

②0H.有余,則用余下的OH.數(shù)除以溶液總體積求[0H]混,再求其它

四、稀釋過程溶液pH值的變化規(guī)律:

1、強酸溶液:稀釋100倍時,pH稀.pH原+n(但始終不能大于或等于7)

2、弱酸溶液:稀釋10。倍時,pH稀.〈pH原+n(但始終不能大于或等于7)

3、強堿溶液:稀釋10。倍時,pH稀.三pH原一n(但始終不能小于或等于7)

4、弱堿溶液:稀釋10。倍時,pH稀.—pH原一n(但始終不能小于或等于7)

5、不論任何溶液,稀釋時pH均是向7靠近(即向中性靠近);任何溶液無限稀釋后pH均接近7

6、稀釋時:弱酸、弱堿和水解的鹽溶液的pH變化得慢,強酸、強堿變化得快。

五、強酸(pHl)強堿(pH2)混和計算規(guī)律

1、若等體積混合

pHl+pH2=14則溶液顯中性pH=7

pHl+pH2>15則溶液顯堿性pH=pH2-0.3

pHl+pH2W13則溶液顯酸性pH=pHl+0.3

2、若混合后顯中性

pHl+pH2=14V酸:V堿=1:1

pHl+pH2W14V酸:V堿=1:10"'PHI+PH2”

練習

1.純水在10℃和50c的pH,前者與后者的關系是()

A.前者大=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