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內(nèi)科復習12_第1頁
中醫(yī)內(nèi)科復習12_第2頁
中醫(yī)內(nèi)科復習12_第3頁
中醫(yī)內(nèi)科復習12_第4頁
中醫(yī)內(nèi)科復習1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醫(yī)內(nèi)科復習12

第一節(jié)郁病

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胸部

滿悶、脅肋脹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癥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

的一類病證。病位在“肝“,與“心、脾”關(guān)系密切。

1.元代《丹溪心法?六郁》提出了氣、血、火、食、濕、痰六郁之說,

創(chuàng)立了六郁湯、越鞠丸等相應的治療方劑。

2.明代《醫(yī)學正傳》首先采用“郁證”這一病證名稱。《景岳全書?郁

證》將情志之郁稱為因郁而病,著重論述了怒郁、思郁、憂郁三種郁證的

證治。

3.《臨證指南醫(yī)案?有B》所載的病例,均屬情志之郁,治則涉及疏肝

理氣、苦辛通降、乎肝熄風、清心瀉火、健脾和胃、活血通絡、化痰滌飲、

益氣養(yǎng)陰等法,用藥清新靈活,頗多啟發(fā),并且充分注意到精神治療對郁

病具有重要的意義,認為“郁證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二

病因:1.情志失調(diào);2.體質(zhì)因素。

治療原則:理氣開郁、調(diào)暢氣機、怡情易性是治療郁病的基本原則。

1.肝氣郁結(jié)

癥狀:精神抑郁,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痛無定處,脫悶

曖氣,不思飲食,大便不調(diào),

苔薄膩,脈弦。

①肝氣犯胃,胃失和降,而見曖氣頻作,脫悶不舒者,可加旋覆花、

代赭石、蘇梗、法半夏和胃降逆。

②兼有食滯腹脹者,可加神曲、麥芽、山楂、雞內(nèi)金消食化滯。

③肝氣乘脾而見腹脹、腹痛、腹瀉者,,可加蒼術(shù)、茯苓、烏藥健脾除

濕,溫經(jīng)止痛。

④兼有血瘀而見胸脅刺痛,舌質(zhì)有瘀點、瘀斑,可加當歸、丹參、郁

金、紅花活血化瘀。⑤脅肋脹滿疼痛較甚者,可加郁金、青皮、佛手疏

肝理氣。

2.氣郁化火

癥狀:性情急躁易怒,胸脅脹滿,口苦而干,或頭痛、目赤、耳鳴,

或嘈雜吞酸,大便秘結(jié),舌質(zhì)

紅,苔黃,脈弦數(shù)。

①熱勢較甚,口苦、大便秘結(jié)者,可加龍膽草、大黃瀉熱通腑。②

肝火犯胃而見脅肋疼痛、口苦、嘈雜吞酸、曖氣、嘔吐者,可加黃連、吳

茱萸。

③肝火上炎而見頭痛、目赤、耳鳴者,加菊花、鉤藤、刺蓑藜清熱平

肝。

④熱盛傷陰,而見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者,去原方中當歸、白術(shù)、生姜

之溫燥,加生地、麥冬、山藥滋陰健脾。3.痰氣郁結(jié)

癥狀:精神抑郁,胸部悶塞,脅肋脹滿,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

咯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滑。治法:行氣開郁,化痰散結(jié)。

方藥:半夏厚樸湯。

①濕郁氣滯而兼胸痞悶、曖氣、苔膩者,加香附、佛手片、蒼術(shù)理氣

除濕;

②痰郁化熱而見煩躁、舌紅、苔黃者,加竹茹、瓜萎、黃苓、黃連清

化痰熱;

③病久入絡而有瘀血,胸脅刺痛,舌質(zhì)紫暗,脈澀者,加郁金、丹參、

降香、姜黃。

4.心神失養(yǎng)

癥狀:精神恍惚,心神不寧,多疑易驚,悲憂善哭,喜怒無常,或時

時欠伸,或手舞足蹈,罵詈喊

叫,舌質(zhì)淡,脈弦。

1

①血虛生風而見手足蠕動或抽搐者,加當歸、生地、珍珠母、鉤藤養(yǎng)

血熄風;②躁擾、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茯神、制首烏等養(yǎng)心安

神;③表現(xiàn)喘促氣逆者,可合五磨飲子開郁散結(jié),理氣降逆。

5.心脾兩虛

癥狀:多思善疑,頭暈神疲,心悸膽怯,失眠,健忘,納差,面色不

華,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

①心胸郁悶,情志不舒者,加郁金、佛手片理氣開郁;

②頭痛加川號、白芷活血祛風而止痛。

6.心陰虧虛

癥狀:情緒不寧,心悸,健忘,失眠,多夢,五心煩熱,盜汗,口咽

干燥,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①心腎不交而見心煩失眠,多夢遺精者,可合交泰丸(黃連、肉桂)交

通心腎;

②遺精較頻者,可加熒實、蓮須、金櫻子補腎固澀。

第二節(jié)血證

在古代醫(yī)籍中,亦稱為“血病”或“失血”。

1.《金匱要略》最早記載了瀉心湯、柏葉湯、黃土湯等治療吐血、便

血的方劑。2,《備急千金要方》至今仍廣泛應用的犀角地黃湯即首載于該

書。3.《醫(yī)學正傳》率先將各種出血病證歸納在一起,并以“血證”之名

概之。

4.繆希雍《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強調(diào)了

行血、補肝、降氣在治療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5.《景岳全書》將引起出血的病機提綱挈領(lǐng)地概括為“火盛”及“氣

虛”兩個方面。

6.《血證論》是論述血證的專書,該書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寧血、

補血的治血四法。

[病因病機]

1.感受外邪:其中以感受“熱邪“或“濕熱”所致者為多。

2.情志過極;

3.飲食不節(jié);

4.勞欲體虛;5.久病之后。其共同的病機可以歸結(jié)為“火熱熏灼、

迫血妄行”及“氣虛不攝、血溢脈外”兩類。

血證的預后,主要三個因素有關(guān):一是引起血證的原因,一般來說,

外感易治,內(nèi)傷難治,新病易治,久病難治;二是與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

關(guān);三是與兼見癥狀有關(guān)。出血而伴有發(fā)熱、咳喘、脈數(shù)等癥者,一般病

情較重。

治療原則:對血證的治療可歸納為治火、治氣、治血三個原則。

1.實火當清熱瀉火,虛火當滋陰降火。

2.實證當清氣降氣,虛證當補氣益氣。

3.包括適當?shù)剡x用涼血止血、收斂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藥。

一、鼻蚓

1.熱邪犯肺

癥狀:鼻燥蚓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熱、咳嗽痰少等癥,舌質(zhì)紅,

苔薄,脈數(shù)。

①肺熱盛而無表證者,去薄荷、桔梗,加黃苓、桅子清泄肺熱;

2

②陰傷較甚,口、鼻、咽干燥顯著者,加玄參、麥冬、生地養(yǎng)陰潤肺。

2.胃熱熾盛

癥狀:鼻蚓,血色鮮紅,口渴欲飲,鼻干,口干臭穢,煩躁,便秘,

舌紅,苔黃,脈數(shù)。

①熱勢甚者,加山桅、丹皮、黃苓清熱瀉火;

②大便秘結(jié)者,加生大黃通腑瀉熱;

③陰傷較甚,口渴、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者,加天花粉、石斛、玉竹養(yǎng)

胃生津。

3.肝火上炎

癥狀:鼻蚓,頭痛,目眩,耳鳴,煩躁易怒,面目紅赤,口苦,舌紅,

脈弦數(shù)。

①陰液虧耗,口鼻干燥,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者,去車前子、澤瀉、當

歸,加玄參、麥冬、女貞子、旱蓮草養(yǎng)陰清熱。

②陰虛內(nèi)熱,手足心熱,加玄參、龜板、地骨皮、知母。

4.氣血虧虛

癥狀:鼻蚓,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頭暈,耳鳴,心悸,夜寐不寧,

舌質(zhì)淡,脈細無力。

二、齒螞

1.胃火熾盛

癥狀:齒蚓血色鮮,齒齦紅腫疼痛,頭痛,口臭,舌紅,苔黃,脈洪

數(shù)。

①煩熱口渴者,加石膏、知母清熱除煩。

2.陰虛火旺

癥狀:齒螞,血色淡紅,起病較緩,常因受熱及煩勞而誘發(fā),齒搖不堅,舌紅,

苔少,脈細數(shù)。

①可酌加白茅根、仙鶴草、藕節(jié)以涼血止血。

②虛火較甚而見低熱、手足心熱者,加地骨皮、白薇、知母清退虛熱。

三、咳血

1.燥熱傷肺

癥狀:喉癢咳嗽,痰中帶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熱,舌質(zhì)紅,少津,

苔薄黃,脈數(shù)。①發(fā)熱,頭痛,咳嗽,咽痛等,為風熱犯肺,加銀花、

連翹、牛菊子以辛涼解表;

②津傷較甚,見干咳無痰,或痰粘不易咯出,苔少舌紅乏津者,加麥

冬、玄參、天冬、天花粉等養(yǎng)陰潤燥。

③痰熱壅肺,肺絡受損,癥見發(fā)熱,面紅,咳血,咯痰黃稠,舌紅苔

黃,脈數(shù)者,可改用清金化痰湯去桔梗,加大薊、小薊、茜草等,以清肺

化痰,涼血止血;

④熱勢較甚,咳血較多者,加金銀花、連翹、黃苓、蘆根,及沖服三

七粉。

2.肝火犯肺

癥狀:咳嗽陣作,痰中帶血或純血鮮紅,胸脅脹痛,煩躁易怒,口苦,

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3

①肝火較甚,頭暈自赤,心煩易怒者,加丹皮、桅子、黃苓清肝瀉

火;

②若咳血量較多,純血鮮紅,可用犀角地黃湯加三七粉沖服,以清

熱瀉火,涼血止血。

3.陰虛肺熱癥狀:咳嗽痰少,痰中帶血或反復咳血,血色鮮紅,口干

咽燥,潮熱盜汗,舌質(zhì)紅,脈細數(shù)。①可加白及、藕節(jié)、白茅根、茜

草等止血,或合十灰散涼血止血。

②反復咳血及咳血量多者,加阿膠、三七養(yǎng)血止血;

③潮熱、頷紅者,加青蒿、鱉甲、地骨皮、白薇等清退虛熱;

④盜汗加糯稻根、浮小麥、五味子、牡蠣等收斂固澀。

四、吐血

1.胃熱壅盛

癥狀:腔腹脹悶,甚則作痛,吐血色紅或紫黯,夾有食物殘渣,口臭,

便秘,大便色黑,舌質(zhì)紅,

苔黃膩,脈滑數(shù)。

①胃氣上逆而見惡心嘔吐者,可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和胃降逆;

②熱傷胃陰而表現(xiàn)口渴、舌紅而干、脈象細數(shù)者,加麥冬、石斛、天

花粉養(yǎng)胃生津。

2.肝火犯胃

癥狀:吐血色紅或紫黯,口苦脅痛,心煩易怒,寐少夢多,舌質(zhì)紅絳,

脈弦數(shù)。

①脅痛甚者,加郁金、制香附理氣活絡定痛。

②血熱妄行,吐血量多,加犀角、赤芍清熱涼血止血。3.氣虛血溢

癥狀:吐血纏綿不止,時輕時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氣短,

面色蒼白,舌質(zhì)淡脈細弱。①氣損及陽,脾胃虛寒,癥見膚冷、畏寒、

便溥者,治宜溫經(jīng)攝血,可改用柏葉湯。

②出血量多,血隨氣脫,獨參湯益氣固脫。

五、便血

1.腸道濕熱

癥狀:便血色紅,大便不暢或稀清,或有腹痛,口苦,舌質(zhì)紅,苔黃

膩,脈濡數(shù)。

若便血日久,濕熱未盡而營陰已虧,應清熱除濕與補益陰血雙管齊下,

以虛實兼顧,扶正祛邪??蛇x用清臟湯或臟連丸。

2.氣虛不攝

癥狀:便血色紅或紫黯,食少,體倦,面色萎黃,心悸,少寐,舌質(zhì)

淡,脈細。

3.脾胃虛寒

4

癥狀:便血紫黯,甚則黑色,腹部隱痛,喜熱飲,面色不華,神倦懶

言,便潺,舌質(zhì)淡,脈細。

陽虛較甚,畏寒肢冷者,可加鹿角霜、炮姜、艾葉等溫陽止血。

六、尿血

1.下焦?jié)駸?/p>

癥狀:小便黃赤灼熱,尿血鮮紅,心煩口渴,面赤口瘡,夜寐不安,

舌質(zhì)紅,脈數(shù)。

①熱盛而心煩口渴者,加黃苓、天花粉清熱生津;

②尿血較甚者,加槐花、白茅根涼血止血;

③尿中夾有血塊者,加桃仁、紅花、牛膝活血化瘀。

2.腎虛火旺

癥狀:小便短赤帶血,頭暈耳鳴,神疲,飄紅潮熱,腰膝酸飲,舌質(zhì)

紅,脈細數(shù)。

3.脾不統(tǒng)血

癥狀:久病尿血,或兼見齒螞,食少,體倦乏力,氣短聲低,面色不

華,舌質(zhì)淡,脈細弱。

4.腎氣不固

癥狀:久病尿血,血色淡紅,頭暈耳鳴,精神困憊,腰脊酸痛,舌質(zhì)

淡,脈沉弱。

①必要時再酌加牡蠣、金櫻子、補骨脂等固澀止血。

②腰脊酸痛、畏寒神怯者,加鹿角片、狗脊溫補督脈。

七、紫斑

亦有稱為肌峋及葡萄疫者。

1.血熱妄行

癥狀:皮膚出現(xiàn)青紫斑點或斑塊,伴有鼻螞、尿血,或有發(fā)熱,口渴,

便秘,舌紅苔黃脈眩數(shù)。

①熱毒熾盛,發(fā)熱,出血廣泛者,加生石膏、龍膽草、紫草,沖服

紫雪丹;

②熱壅胃腸,氣血郁滯,癥見腹痛、便血者,加白芍、甘草、地榆、

槐花,緩急止痛;③邪熱阻滯經(jīng)絡,兼見關(guān)節(jié)腫痛者,酌加秦充、木瓜、

桑枝等舒筋通絡。

2.陰虛火旺

癥狀:皮膚出現(xiàn)青紫斑點或斑塊,時發(fā)時止,常伴鼻蚓、齒蚓或月經(jīng)

過多,額紅,心煩,口渴,手足心熱,或有潮熱,盜汗,舌質(zhì)紅,苔少,

脈細數(shù)。

①陰虛較甚者,可加玄參、龜板、女貞子、旱蓮草養(yǎng)陰清熱止血。

②潮熱可加地骨皮、白薇、秦充清退虛熱。

③表現(xiàn)腎陰虧虛而火熱不甚,癥見腰膝酸軟、頭暈乏力、手足心熱、

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者,可改用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酌加茜草根、大薊、

槐花、紫草等涼血止血,化瘀消斑。

5

3.氣不攝血

癥狀:反復發(fā)生肌峋,久病不愈,神疲乏力,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或

萎黃,食欲不振,舌質(zhì)淡,脈

細弱。

兼腎氣不足而見腰膝酸軟者,可加山茱萸、菟絲子、續(xù)斷補益腎氣。

第三節(jié)痰飲

痰飲是指體內(nèi)水液輸布,運化失常,停積于某些部位的一類病證。古

通“淡”、“淡飲”、“流飲”。張仲景《金匱要略》始有“痰飲”名稱,并

立專篇加以論述,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痰飲包括痰飲、懸飲、溢飲、

支飲四類,是諸飲的總稱。其中狹義的痰飲,則是指飲停胃腸之證。該篇

提出“用溫藥和之”的治療原則。

楊仁齋《仁齋直指方》首先將飲與痰的概念作了明確的區(qū)分,提出飲

清稀而痰稠濁。

【病因病機】痰飲的成因為外感寒濕、飲食不當或勞欲所傷,以致肺,

脾、腎三臟功能失調(diào),水谷不得化為精微輸布全身,津液停積為患。

1.外感寒濕

2.飲食不當

3.勞欲所傷

正常生理情況下,水液的輸布排泄,主要依靠三焦的氣化作用和肺、

脾、腎的功能活動。三焦氣化失宣是形成痰飲的主要病機。若聯(lián)系到五臟,

痰飲之生成則與肺、脾,腎功能失調(diào)有關(guān)。三臟之中,脾運失司,首當其

沖。

一、診斷依據(jù)

1.痰飲:心下滿悶,嘔吐清水痰涎,胃腸瀝瀝有聲,形體昔肥今瘦,

屬飲停胃腸。

2.懸飲:胸脅飽滿,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臥,或有肺痍病史,屬

飲流脅下。3.溢飲:身體疼痛而沉重,甚則肢體浮腫,當汗出而不汗出,

或伴咳喘,屬飲溢肢體。

4.支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平臥,其形如腫,屬飲邪支撐胸肺。

二、病證鑒別

1.溢飲與風水證

水腫之風水相搏證,可分為表實、表虛兩個類型。

表實者,水腫而無汗,身體疼重,與水泛肌表之溢飲基本相同。

如見肢體浮腫而汗出惡風,則屬表虛,與溢飲有異。

2.支飲、伏飲與肺脹、喘證、哮病

上述病證均有咳逆上氣,喘滿,咳痰等表現(xiàn)。但肺脹是肺系多種慢性

疾患日久積漸而成;喘證是多種急慢性疾病的重要主癥;哮病是呈反復發(fā)

作的一個獨立疾?。恢э嬍翘碉嫷囊粋€類型,因飲邪支撐胸肺而致;所謂

伏飲,是指伏而時發(fā)的飲證。

辨證要點:1.辨標本主次,要根據(jù)癥狀辨別二者主次。2.辨病邪

的兼夾

治療原則:痰飲的治療以“溫化”為原則。

L)痰飲

1.脾陽虛弱證

胸脅支滿,心下痞悶,胃中有振水音,皖腹喜溫畏冷,泛吐清水痰涎,

飲人易吐,口渴不欲飲水,頭暈目眩,心悸氣短,食少,大便或潺,形體

逐漸消瘦,舌苔白滑,脈弦細而滑。

6

①水飲內(nèi)阻,清氣不升而見致眩冒、小便不利者加澤瀉、豬苓;

②胃脫冷痛,吐涎沫,為寒凝氣滯,飲邪上逆,加干姜、吳茱萸、川

椒目、肉桂;

③心下脹滿者,加枳實開痞。

2.飲留胃腸證

心下堅滿或痛,自利,利后反快,雖利,心下續(xù)堅滿,或水走腸間,

瀝瀝有聲,腹?jié)M,便秘,口舌干燥,舌苔膩,色白或黃,脈沉弦或伏。

(-)

懸飲1.邪犯胸肺證

寒熱往來,身熱起伏,汗少,或發(fā)熱不惡寒,有汗而熱不解,咳嗽,

痰少,氣急,胸脅刺痛,呼吸、轉(zhuǎn)側(cè)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嘔,口苦,

咽干,舌苔薄白或黃,脈弦數(shù)。

①痰飲內(nèi)結(jié),肺氣失肅,見咳逆氣急,加白芥子,桑白皮;

②脅痛甚者,加郁金,桃仁、胡索以通絡止痛;

③心下痞硬,口苦,干嘔,加黃連,與半夏、瓜萎合伍以苦辛開痞散

結(jié);

④熱盛汗出,咳嗽氣粗,去柴胡,加麻黃、杏仁、石膏以清熱宣肺化

痰。

2.飲停胸脅證

胸脅疼痛,咳唾引痛,痛勢較前減輕,而呼吸困難加重,咳逆氣喘,

息促不能平臥,僅能偏臥于停飲的一側(cè),病側(cè)肋間脹滿,甚則可見病側(cè)胸

廓隆起,舌苔白,脈沉弦或弦。

(如用十棗湯或控涎丹峻下逐水,劑量均從小量遞增,一般連服3-5

日,必要時停二日再服。必須注意顧護胃氣,中病即止,如藥后嘔吐,腹

痛,腹瀉過劇,應減量或停服)①痰濁偏盛,胸部滿悶,舌苔濁膩者,

加建白、杏仁;②如水飲久停難去,胸脅支滿,弱,食少者,加桂枝,

白術(shù),甘草等通陽健脾化飲;

3.絡氣不和證

胸脅疼痛,如灼如刺,胸悶不舒,呼吸不暢,或有悶咳,甚則遷延,

經(jīng)久不已,陰雨更甚,可見病側(cè)胸廓變形,舌苔薄,質(zhì)黯,脈弦。

①痰氣郁阻,胸悶苔膩者,加瓜簍、枳殼豁痰開痹;

②久痛人絡,痛勢如刺者,加桃仁、紅花、乳香、沒藥以行氣活血和

絡;

③飲留不凈者,脅痛遷延,經(jīng)久不已,可加通草,路路通、冬瓜皮等

以祛飲通絡。4.陰虛內(nèi)熱證

咳嗆時作,咯吐少量黏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熱,頷紅,心煩,手

足心熱,盜汗,伴胸脅悶痛,病久不復,形體消瘦,舌質(zhì)偏紅,少苔,脈

小數(shù)。

①陰虛內(nèi)熱,潮熱顯著,可加鱉甲、功勞葉以清虛熱;

②虛熱灼津為痰,肺失宣肅而見咳嗽,可加百部、川貝母;

③痰阻氣滯,絡脈失暢,見胸脅悶痛,酌加瓜萎皮,枳殼、廣郁金、

絲瓜絡;

7

④日久積液未盡,加牡蠣、澤瀉利水化飲;⑤兼有神疲,氣短,易

汗,面色院白者,酌加太子參、黃黃、五味子益氣斂液。

(三)溢飲

表寒里飲證

身體沉重而疼痛,甚則肢體浮腫,惡寒,尤汗,或有咳喘,痰多白沫,

胸悶,干嘔,不渴,苔白,脈弦緊。

①表寒外束,內(nèi)有郁熱,伴有發(fā)熱,煩躁,苔白而兼黃,加石膏以清

泄內(nèi)熱;

②若表寒之象已不著者,改用大青龍湯以發(fā)表清里;

③水飲內(nèi)聚而見肢體浮腫明顯,尿少者,可配茯苓、豬苓、澤瀉;

④飲邪犯肺,喘息痰鳴不得臥者,加杏仁、射干、拿蕩子。

(四)支飲

1.寒飲伏肺證

咳逆喘滿不得臥,痰吐白沫量多,經(jīng)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甚至引

起面浮附腫?;蚱侥科猿觯眢w振振隅動。舌苔白滑或白膩,脈弦緊。

①無寒熱、身痛等表證,見動則喘甚,易汗,為肺氣已虛,可改用苓

甘五味姜辛湯;

②若飲多寒少,外無表證,喘咳痰稀或不得息,胸滿氣逆,可用拿防

大棗瀉肺湯加白芥子、萊藤子。③飲邪壅實,咳逆喘急,胸痛煩悶,加

甘遂、大戟峻逐水飲,以緩其急。

④邪實正虛,飲郁化熱,喘滿胸悶,心下痞堅,煩渴,面色焦黑,苔

黃而膩,脈沉緊,或經(jīng)吐下而

2.脾腎陽虛證

喘促動則為甚,心悸,氣短,或咳而氣怯,痰多,食少,胸悶,怯寒肢

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臍下動悸,小便不利,足附浮腫,或吐涎沫而頭

目昏眩,舌體胖大,質(zhì)淡,苔白潤或膩,脈沉細而滑。

①痰涎壅盛,食少痰多,可加半夏、陳皮化痰和中;

②水濕偏盛,足腫,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可加茯苓、澤瀉以利

水濕;

凡有痰飲病史者,平時應避免風寒濕冷,注意保暖;

飲食宜清淡,忌甘肥生冷之物;煙酒;

注意勞逸適度,以防誘發(fā)。

第四節(jié)消渴

消渴病是以多尿、多飲、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為典型臨床

表現(xiàn)的一種疾病。

1.消渴之名,首見于《素問》?!秲?nèi)經(jīng)》還有消瘴、消中、膈消、肺消

等名稱的記載。

2.《諸病源候論》論述其并發(fā)癥說:“其病變多發(fā)癰疽。”

8

3.《外臺秘要》引《古今錄驗》說:“渴而飲水多,小便數(shù),??甜者,

皆是消渴病也J

4.劉河間《宣明論方》說:消渴一證“可變?yōu)槿改炕騼?nèi)障”,《儒門事

親》說:“夫消渴者,多變聾盲、瘡癬、瘞房之類”,“或蒸熱虛汗,肺痿

勞嗽二

5.《證治準繩?消瘴》對三消的臨床分類作了規(guī)范,“渴而多飲為上消

(經(jīng)謂膈消),消谷善饑為中消(經(jīng)謂消中),渴而便數(shù)有膏為下消(經(jīng)謂腎消)

6.《醫(yī)學心悟,三消》說:“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治中

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可謂

深得治療消渴之要旨。

1.稟賦不足;

2.飲食失節(jié);

3.情志失調(diào);

4.勞欲過度;

消渴病的病機主要在于陰津虧損,燥熱偏盛,而以陰虛為本,燥熱為

標。消渴病變的臟腑主要在肺、

消渴病日久,則易發(fā)生以下兩種病變:一是陰損及陽,陰陽俱虛。其

中以腎陽虛及脾陽虛較為多見。二是病久入絡,血脈瘀滯。

辨證要點1.辨病位:以肺燥為主,多飲癥狀較突出者,稱為上消;

以胃熱為主,多食癥狀較為突出者,稱

為中消;以腎虛為主,多尿癥狀較為突出者,稱為下消。2.辨標本:

本病以陰虛為主,燥熱為標,兩者互為因果。一般初病多以燥熱為主,病

程較長者則

陰虛與燥熱互見,日久則以陰虛為主。進而由于陰損及陽,可見氣陰

兩虛,并可導致

陰陽俱虛之證。

3.辨本證與并發(fā)癥:

治療原則:清熱潤燥、養(yǎng)陰生津為本病的治療大法。

上消:

1.肺熱津傷

癥狀: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尿頻量多,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洪數(shù)。

中消

1.胃熱熾盛

癥狀:多食易饑,口渴,尿多,形體消瘦,大便干燥,苔黃,脈滑實

有力。

①大便秘結(jié)不行,可用增液承氣湯潤燥通腑、“增水行舟”,待大便通

后,再轉(zhuǎn)上方治療。本證亦可選用白虎加人參湯。

2.氣陰虧虛證

癥狀:口渴引飲,能食與便澹并見,或飲食減少,精神不振,四肢乏

力,舌淡,苔白而于,脈弱。

)①肺有燥熱,加地骨皮、知母、黃苓清肺;

②口渴明顯,加天花粉、生地;

③氣短汗多,加五味子、山茱萸斂氣生津;

④食少腹脹,加砂仁,雞內(nèi)金健脾助運。

9

下消

1.腎陰虧虛

癥狀:尿頻量多,混濁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軟,乏力,頭暈耳鳴,

口干唇燥,皮膚干燥、瘙癢,

舌紅苔,脈細數(shù)。

①陰虛火旺而煩躁,五心煩熱,盜汗,失眠者,可加知母、黃柏滋陰

瀉火。

②尿量多而混濁者,加益智仁、桑蝶峭、五味子等益腎縮泉。

③氣陰兩虛而伴困倦,氣短乏力,舌質(zhì)淡紅者,可加黨參、黃黃、黃

精補益正氣。

④煩渴,頭痛,唇紅舌干,呼吸深快,陰傷陽浮者,生脈散加天冬、

鱉甲、龜板等育陰潛陽。⑤神昏、肢厥、脈微細等陰竭陽亡,合參附龍

牡湯。

2.陰陽兩虛

癥狀:小便頻數(shù),混濁如膏,甚至飲一漫一,面容憔悴,耳輪干枯,

腰膝酸軟,四肢欠溫,畏寒肢冷,陽痿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舌苔淡白而干,脈沉

細無力。

①尿量多而混濁者,加覆盆子、桑蝶峭、金櫻子等以補腎固攝。

②陽痿加巴戟天、淫羊蕾、金櫻子。③陽虛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

茸粉0.5g,以啟動元陽。

1.如肺失滋養(yǎng),日久可并發(fā)肺痍;

2.腎陰虧損,肝失濡養(yǎng),肝腎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則可并發(fā)白內(nèi)障、

雀目、耳聾;(杞菊地黃

丸或明目地黃丸)

3.燥熱內(nèi)結(jié),營陰被灼,脈絡瘀阻,蘊毒成膿,則發(fā)為瘡拜癰疽;(五

味消毒飲)

4.陰虛燥熱,煉液成痰,以及血脈瘀滯,痰瘀阻絡,蒙蔽心竅,則發(fā)

為中風偏癱;

5.陰損及陽,脾腎衰敗,水濕潴留,泛濫肌膚,則發(fā)為水腫。

第五節(jié)汗證

汗證是指由于陰陽失調(diào),媵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證。其中,

不因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而白晝時時汗出,動輒益甚者,稱為自汗;寐

中汗出,醒來自止者,稱為盜汗,亦稱為寢汗。

1.《金匱要略》首先記載了盜汗的名稱,并認為由虛勞所致者較多。

2.《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對自汗、盜汗作了鑒別:“無論昏醒,浸浸自

出者,名日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盜汗,或云寢汗?!?/p>

3.《景岳全書》認為一般情況下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但“自汗

盜汗亦各有陰陽之證,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二

4.《臨證指南醫(yī)案》謂:“陽虛自汗,治宜補氣以衛(wèi)外;陰虛盜汗,治

當補陰以營內(nèi)?!薄静∫虿C】

1.體虛病后2.情志不調(diào)

3.嗜食辛辣主要是通過以下兩方面的原因而形成汗證:一是肺氣不

足或營衛(wèi)不和,以致衛(wèi)外失司而津液外泄;二是由于陰虛火旺或邪熱郁蒸,

逼津外泄。病機總屬陰陽失調(diào),媵理不固,營衛(wèi)失和,汗液外泄失常。

【治療原則】虛證當根據(jù)證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氣、養(yǎng)陰、補血、調(diào)和

營衛(wèi);實證當清肝泄熱,化濕

和營。

1.肺衛(wèi)不固

癥狀:汗出惡風,稍勞汗出尤甚,易于感冒,體倦乏力,面色少華,

脈細弱,苔薄白。

10

①氣虛甚者,加黨參、白術(shù)益氣固攝。

②陰虛而見舌紅、脈細數(shù)者,加麥冬、五味子養(yǎng)陰斂汗。

③兼陽虛者,加附子溫陽斂汗;

④半身或局部汗者,合甘麥大棗湯;

⑤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麥、糯稻根、牡蠣固表斂汗。2.心血不足

癥狀:自汗或盜汗,心悸少寐,神疲氣短,面色不華,舌質(zhì)淡,脈細。

3.陰虛火旺

癥狀:夜寐盜汗或有自汗,五心煩熱,或兼午后潮熱,兩額色紅,口

渴,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①潮熱甚者,加秦無、銀柴胡、白薇清退虛熱。

③氣虛者,加黃黃益氣固表。

4.邪熱郁蒸

癥狀: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黃染,面赤烘熱,煩躁,口苦,小便

色黃,舌苔薄黃,脈象弦數(shù)。

①小便短赤者,加茵陳清解郁熱。

營衛(wèi)不和癥狀:汗出惡風,周身酸楚,時寒時熱,或表現(xiàn)半身、某

局部出汗,苔薄白,脈緩。治法:調(diào)和營衛(wèi)。方藥:桂枝湯。

第六節(jié)內(nèi)傷發(fā)熱內(nèi)傷發(fā)熱是指以內(nèi)傷為病因,臟腑功能失調(diào),

氣、血、陰、陽失衡為基本病機,以發(fā)熱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病證。

①《金匱要略》以小建中湯治療手足煩熱,可謂是后世甘溫除熱治法

的先聲。

②《小兒藥證直訣》錢氏并將腎氣丸化裁為六味地黃丸,為陰虛內(nèi)熱

的治療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方劑。③李東垣對氣虛發(fā)熱的辨治作出了重要

的貢獻,補中益氣湯作為治療的主要方劑,使甘溫除熱的治法具體化。

④《景岳全書》對陽虛發(fā)熱的論述,足以補前人之所未及。

⑤秦景明《癥因脈治》最先明確提出“內(nèi)傷發(fā)熱”這一病證名稱

⑥《醫(yī)學心悟》:“外火,風寒暑濕燥火及傷熱飲食,賊火也,賊可驅(qū)

而不可留。內(nèi)火,七情色欲,勞役耗神,子火也,子可養(yǎng)而不可害二

[病因病機]

引起內(nèi)傷發(fā)熱的病因主要是久病體虛、飲食勞倦、情志失調(diào)及外傷出

血,病機為氣、血、陰、陽虧虛,以及氣、血、濕等郁結(jié)壅遏而致發(fā)熱兩

類。

1.久病體虛2.飲食勞倦3.情志失調(diào)

4.外傷出血

L辨證候虛實

2.辨病情輕重

11

治則:屬實者,宜解郁、活血,除濕為主,適當配伍清熱。屬虛者,

則益氣、養(yǎng)血、滋陰、溫陽,除陰虛發(fā)熱可適當配伍清退虛熱的藥物外,

其余均應以補為主。

1.陰虛發(fā)熱證

癥狀:午后潮熱,或夜間發(fā)熱,不欲近衣,手足心熱,煩躁,少寐多

夢,盜汗,口干咽燥,質(zhì)紅,或有裂紋,苔少甚至無苔,脈細數(shù)。

②陰虛較甚者,加玄參、生制首烏滋養(yǎng)陰精;

③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夜交藤養(yǎng)心安神;

④氣虛而見頭暈氣體倦乏力者,加太子參,麥冬,五味子益氣養(yǎng)陰。

2.血虛發(fā)熱證

癥狀:發(fā)熱,熱勢多為低熱,頭暈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寧,面白

少華,唇甲色淡,舌質(zhì)淡,脈細弱。

①血虛較甚者,加熟地、枸杞子、制首烏補益精血;

②發(fā)熱較甚者,可加銀柴胡、白薇清退虛熱;

③慢性失血所致的血虛,若仍有少許出血者,可酌加三七粉、仙鶴草、

茜草、棕桐皮等止血。④脾虛失健,納差腹脹者,去黃黃、龍眼肉,加

陳皮、神曲、谷麥芽等健脾助運。

3.氣虛發(fā)熱

癥狀:發(fā)熱,熱勢或低或高,常在勞累后發(fā)作或加劇,倦怠乏力,氣

短懶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澹,舌質(zhì)淡,苔白薄,脈細弱。

①自汗較多者,加牡蠣、浮小麥、糯稻根固表斂汗;

②時冷時熱,汗出惡風者,加桂枝、芍藥調(diào)和營衛(wèi);

③脾虛挾濕,而見胸悶腕痞,舌苔白膩者,加蒼術(shù)、茯苓、厚樸健脾

燥濕。

4.陽虛發(fā)熱

癥狀:發(fā)熱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溫,少氣懶言,頭暈嗜臥,

腰膝酸軟,納少便澹,面色觥白,舌質(zhì)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潤,脈沉細

無力。

①短氣甚者,加人參補益元氣;

②便濾腹瀉者,加白術(shù)、炮干姜溫運中焦。

③陽虛較甚者,加仙茅、仙靈脾溫腎助陽。

5.氣郁發(fā)熱

癥狀:發(fā)熱多為低熱或潮熱,熱勢常隨情緒波動而起伏,精神抑郁,

脅肋脹滿,煩躁易怒,口干而苦,納食減少,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③婦女若兼月經(jīng)不調(diào),可加澤蘭、益母草活血調(diào)經(jīng)。

6.濕郁發(fā)熱

癥狀:低熱,午后熱甚,胸悶脫痞,全身重著,不思飲食,渴不欲飲,

嘔惡,大便稀薄或粘滯不爽,12

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shù)。

①嘔惡,加竹茹、蕾香、陳皮和胃降逆;

②胸悶、苔膩加郁金、佩蘭芳化濕邪;

③濕熱阻滯少陽樞機,癥見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嘔逆者,加青

蒿、黃苓清解少陽。

7.血瘀發(fā)熱

癥狀:午后或夜晚發(fā)熱,或自覺身體某些部位發(fā)熱,口燥咽下,但不

多飲,肢體或軀干有固定痛處或腫塊,面色萎黃或晦暗,舌質(zhì)青紫或有瘀

點、瘀斑,脈弦或澀。

①發(fā)熱較甚者,可加秦蕪、白薇、丹皮清熱涼血;

②肢體腫痛者,可加丹參、郁金、延胡索活血散腫定痛。

第七節(jié)虛勞

虛勞又稱虛損,是以臟腑虧損,氣血陰陽虛衰,久虛不復成勞為主要

病機,以五臟虛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多種慢性虛弱癥候的總稱。

1.《素問》所說的“精氣奪則虛”可視為虛證的提綱?!瓣柼搫t外寒,

陰虛則內(nèi)熱”,進一步說明虛證有陰虛、陽虛的區(qū)別,并指明陰虛、陽虛

的主要特點。2.《難經(jīng)》論述了“五損”的癥狀及轉(zhuǎn)歸?!皳p其肺者,益

其氣;損其心者,調(diào)其營衛(wèi);損其脾者,調(diào)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

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法也

3.《金匱要略》首先提出了“虛勞”的病名。

4.《諸病源候論》比較詳細地論述了虛勞的原因及各類癥狀,對五勞、

六極、七傷的內(nèi)容作了說明。

5.明代《景岳全書》:“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

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

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碧岢觥瓣幹星箨?,陰中求陽”的治

則。

6.李中梓《醫(yī)宗必讀》強調(diào)“脾、腎”在虛勞中的重要性。7.綺石

《理虛元鑒》為虛勞專書?!爸翁撚腥?,肺、脾、腎是也。肺為五臟之

天,脾為百骸之母,腎為性命之根,治脾、治肺、治腎,治虛之道畢矣?!?/p>

【病因病機】

1.稟賦薄弱,體質(zhì)不強2.煩勞過度,損傷五臟

3.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4.大病久病,失于調(diào)理5.誤

治失治,損耗精氣其病性,主要為氣、血、陰、陽的虛損。病損部位主

要在五臟,尤以脾腎兩臟更為重要。辨證要點

1.辨五臟氣血陰陽虧虛的不同:對虛勞的辨證應以氣、血、陰、陽為

綱,五臟虛候為目。2.辨兼夾病證的:虛勞一般均有較長的病程,應注意

有無兼夾病證,尤其應注意下述三種情況:

(1)因病致虛、久虛不復者,應辨明原有疾病是否還繼續(xù)存在。

⑵有無因虛致實的表現(xiàn)。

(3)是否兼夾外邪。

【治療原則】

對于虛勞的治療,以“補益”為基本原則。在進行補益的時候,一是

必須根據(jù)病理屬性的不同,分別采取益氣、養(yǎng)血、滋陰、溫陽的治療方藥;

二是要密切結(jié)合五臟病位的不同而選方用藥,以加強治療的針對性。

在應用補益這個基本原則治療虛勞的時候,應注意以下三點:①重視

補益脾腎在治療虛勞中的作用。②對于虛中央實及兼感外邪者,當補中有

瀉,扶正祛邪。③虛勞的病程較長,影響的因素較多,要將藥物治療與飲

食調(diào)養(yǎng)及生活調(diào)攝密切結(jié)合起來,方能收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13

氣虛

1.肺氣虛

癥狀:短氣自汗,聲音低怯,時寒時熱,平素易于感冒,面白,舌質(zhì)

淡,脈弱。

①自汗較多者,加牡蠣、麻黃根固表斂汗。

②氣陰兩虛而兼見潮熱、盜汗者,加鱉甲、地骨皮、秦充等養(yǎng)陰清熱。

③氣虛衛(wèi)弱,外邪入侵,寒熱,身重,頭目眩冒,表現(xiàn)為正虛感邪者,

2.心氣虛

癥狀:心悸,氣短,勞則尤甚,神疲體倦,自汗,舌質(zhì)淡,脈弱。

①自汗多者,可加黃黃、五味子益氣固攝;

②飲食少思,加砂仁、茯苓開胃健脾。

3.脾氣虛

癥狀:飲食減少,食后胃脫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溥薄,面色萎黃,

舌淡苔薄,脈弱。

①胃失和降而兼見胃脫脹滿,曖氣嘔吐者,加陳皮、半夏和胃理氣降

逆。

②食積停滯而見皖悶腹脹,曖氣酸腐,苔膩者,加神曲、麥芽、山楂、

雞內(nèi)金消食健胃。③氣虛及陽,脾陽漸虛而兼見腹痛即瀉、手足欠溫者,

加肉桂、炮姜溫中散寒。

4.腎氣虛

癥狀:神疲乏力,腰膝酸軟,小便頻數(shù)而清,白帶清稀,舌質(zhì)淡,脈

弱。

①神疲乏力甚者,加黃黃益氣。

②尿頻較甚及小便失禁者,如菟絲子、五味子、益智仁補腎固攝。

③脾失健運而兼見大便潺薄者,去熟地、當歸,加肉豆蔻、補骨脂溫

補固澀。

血虛

1.心血虛

癥狀:心悸怔仲,健忘,失眠,多夢,面色不華,舌質(zhì)淡,脈細或結(jié)

代。

①失眠、多夢較甚,可加合歡花、夜交藤養(yǎng)心安神。

2.肝血虛

癥狀:頭暈,目眩,脅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急,或筋惕肉困,婦女

月經(jīng)不調(diào)甚則閉經(jīng),面色不華,舌質(zhì)淡,脈弦細或細澀。

①血虛甚者,加制首烏、枸杞子、雞血藤增強補血養(yǎng)肝的作用。

②脅痛,加絲瓜絡、郁金、香附理氣通絡。

③目失所養(yǎng),視物模糊,加楮實子、枸杞子、決明子養(yǎng)肝明目。

④若干血瘀結(jié),新血不生,羸瘦,腹?jié)M,腹部觸有癥塊,硬痛拒按,

肌膚甲錯,狀如魚鱗,婦女經(jīng)14

陰虛

1.肺陰虛

癥狀: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熱,盜汗,面色潮紅,舌紅

少津,脈細數(shù)。

①咳嗽甚者,加百部、款冬花肅肺止咳。

②咯血,加白及、仙鶴草、小薊涼血止血。

③潮熱,加地骨皮、銀柴胡、秦無、鱉甲養(yǎng)陰清熱。

④盜汗,加五味子、烏梅、癟桃干斂陰止汗。

2.心陰虛

癥狀:心悸,失眠,煩躁,潮熱,盜汗,或口舌生瘡,面色潮紅,舌

紅少津,脈細數(shù)。

①火熱偏盛而見煩躁不安,口舌生瘡者,去當歸、遠志之辛溫,加黃

連、木通、淡竹葉清心泄火。②潮熱,加地骨皮、銀柴胡、秦蕪清退虛

熱。

③盜汗,加牡蠣、浮小麥固表斂汗。

3.脾胃陰虛

癥狀:口干唇燥,不思飲食,大便燥結(jié),甚則干嘔,呃逆,面色潮紅,

舌干,苔少或無苔,脈細數(shù)。

①口干唇燥甚者,為津虧較甚,加石斛、花粉滋養(yǎng)胃陰。

②不思飲食甚者,加麥芽、扁豆、山藥益胃健脾。

③呃逆,加刀豆、柿蒂、竹茹扶養(yǎng)胃氣,降逆止呃。

4.肝陰虛

癥狀:頭痛,眩暈,耳鳴,目干畏光,視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體

麻木,筋惕肉困,面潮紅,舌

干紅,脈弦細數(shù)。

①頭痛眩暈、耳鳴較甚,或筋惕肉喝,為風陽內(nèi)盛,加石決明、菊花、

鉤藤、刺蓑藜平肝熄風潛陽。②目干澀畏光,或視物不明者,加枸杞子、

女貞子、草決明養(yǎng)肝明日。

③急躁易怒,尿赤便秘,舌紅脈數(shù)者,為肝火亢盛,加龍膽草、黃苓、

桅子清肝瀉火。

5.腎陰虛

癥狀:腰酸,遺精,兩足痿弱,眩暈,耳鳴,甚則耳聾,口干,咽痛,

飄紅,舌紅,少津,脈沉細。

①遺精,加牡蠣、金櫻子、英實、蓮須固腎澀精。

②潮熱、口干、咽痛、脈數(shù)為陰虛而火旺,去鹿角膠、山茱萸,加知

母、黃柏、地骨皮滋陰瀉火。

陽虛

1.心陽虛

癥狀:心悸自汗,神倦嗜臥,心胸憋悶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蒼白,

舌質(zhì)淡或紫暗,脈細弱或沉遲。

①心胸疼痛者,酌加郁金、川號、丹參、三七活血定痛。

15

②形寒肢冷,為陽虛較甚,酌加附子、巴戟天、仙茅、仙靈脾、鹿茸

溫補陽氣。

2.脾陽虛

癥狀:面色萎黃,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氣懶言,大便潺薄,腸

鳴腹痛,每因受寒或飲食不慎

而加劇,舌質(zhì)淡,苔白,脈弱。

①腹中冷痛較甚,為寒凝氣滯,可加高良姜、香附或丁香、吳茱萸溫

中散寒,理氣止痛。②食后腹脹及嘔逆者,為胃寒氣逆,加砂仁、半夏、

陳皮溫中和胃降逆。

③腹瀉較甚者,為陽虛溫甚,加肉豆蔻、補骨脂、及仁溫補脾腎,澀

腸除濕止瀉。

3.腎陽虛

癥狀:腰背酸痛,遺精,陽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蒼白,畏寒肢冷,

下利清谷或五更腹瀉,舌質(zhì)淡

胖,有齒痕,苔白,脈沉遲。

⑤腎不納氣而見喘促、短氣,動則更甚者,加補骨脂、五味子、蛤蛇

補腎納氣。

1.避風寒,適寒溫。2.調(diào)飲食,戒煙酒。3.慎起居,

適勞逸。

4.舒情志,少煩憂。5.消除及避免引起虛勞的病因。第八節(jié)

肥胖

肥胖是由于多種原因?qū)е麦w內(nèi)膏脂堆積過多,體重異常增加,并伴有

頭暈乏力、神疲懶言,少動氣短等癥狀的一類病證。1.對本病的最早記載

見于《內(nèi)經(jīng)》,“喜食甘美而多肥”;

2.《景岳全書》認為“肥人多氣虛”;

3.《丹溪心法》、《醫(yī)門法律》認為肥人多痰濕。

【病因病機】1?年老體弱2.飲食不節(jié)3.缺乏運動

4.先天稟賦

病機總屬“陽氣虛衰、痰濕偏盛?!辈∥恢饕谄⑴c肌肉,與腎虛關(guān)

系密切,亦與心肺的功能失調(diào)及肝失疏泄有關(guān)。

本病多屬本虛標實之候。本虛多為脾腎氣虛,或兼心肺氣虛;標實為

痰濕膏脂內(nèi)停,或兼水濕、血

瘀、氣滯等。

本病病變過程中常發(fā)生病機轉(zhuǎn)化,一是虛實之間的轉(zhuǎn)化。二是各種病

理產(chǎn)物之間也可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三是肥胖病變?nèi)站茫W兩??!秲?nèi)經(jīng)》

中已經(jīng)認識到肥胖與消瘴等病證有關(guān),極度肥胖者,常易合并頭痛、眩

暈、中風、胸痹、痹證、消渴、膽脹等。

1

.辨標本虛實:本病多為標實本虛之候。本虛要辨明氣虛,還是陽虛。

標實要辨明痰濕、水濕及瘀血之不同。

2.辨明臟腑病位

肥胖病有在脾、在腎、在心肺的不同,臨證時需加詳辨。肥胖病變與

脾關(guān)系最為密切,臨床癥見

少氣懶言,神疲自汗等。

針對肥胖本虛標實的特點,治療當以補虛瀉實為原則。補虛常用健脾

益氣;脾病及腎,結(jié)合益氣補16

常用方法,貫穿于本病治療過程的始終。

1.胃熱滯脾證

癥狀:多食,消谷善饑,形體肥胖,脫腹脹滿,面色紅潤,心煩頭昏,

口干口苦,胃院灼痛嘈雜,

得食則緩。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①肝胃郁熱:胸脅苦滿,煩躁易怒,口苦舌燥,腹脹納呆,月經(jīng)不調(diào),

脈弦,加柴胡,黃苓,桅子;②肝火致便秘者,加更衣丸。

③食積化熱,形成濕熱,內(nèi)阻腸胃:皖腹脹滿,大便秘結(jié),或泄瀉,小

便短赤,苔黃膩,脈沉有力,可用枳實導滯丸或木香檳榔丸。

④濕熱郁于肝膽可用龍膽瀉肝湯。

⑤風火積滯壅積腸胃,表里俱實者,可用防風通圣散。

2.痰濕內(nèi)盛證

癥狀:形盛體胖,身體重著,肢體困倦,胸膈痞滿,痰涎壅盛,頭暈

目眩,口干而不欲飲,嗜食肥甘醇酒,神疲嗜臥。苔白膩或白滑,脈滑。

①濕邪偏盛者,可加蒼術(shù)、慧飲仁、赤小豆、防己,車前子;

②痰濕化熱:心煩少寐,納少便秘,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加竹茹、浙

貝母,黃苓、黃連、瓜萎仁;③痰濕郁久,痰瘀交阻,見有瘀斑者,加

當歸、赤芍,川號,桃仁、紅花、丹參、澤蘭等。

3.脾虛不運證

癥狀:肥胖臃腫,神疲乏力,身體困重,胸悶脫脹,四肢浮腫,晨輕

暮重,勞累后明顯,飲食如?;蚱伲斜╋嫳┦呈?,小便不利,便?;?/p>

便秘。舌淡胖,邊有齒印,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細。

②腹脹便潺者,加厚樸,陳皮,廣木香以理氣消脹;

③腹中畏寒者,加肉桂、干姜等以溫中散寒。

4.脾腎陽虛證

癥狀:形體肥胖,顏面虛浮,神疲嗜臥,氣短乏力,腹脹便濾,自汗氣

喘,動則更甚,畏寒肢

冷,下肢浮腫,尿晝少夜頻。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

①氣虛明顯,伴見氣短,自汗者,加人參,黃黃;

②水濕內(nèi)停明顯,癥見尿少浮腫,加五苓散,或澤瀉、豬苓、大腹皮;

③若見畏寒肢冷者,加補骨脂、仙茅、仙靈脾,益智仁,并重用肉桂,

附子以溫腎祛寒。

1.肥胖常可兼血瘀。癥見形體豐滿,面色紫紅或暗紅,胸悶脅脹,

心煩易怒或夜不能寐,大便秘結(jié),

2.氣滯明顯者?,見胸臆腹脹滿,加郁金,厚樸,陳皮、萊藤子;

3.兼肝膽郁熱內(nèi)結(jié),見心煩易怒,口干口苦,目黃,脅痛,便秘,加

大黃,龍膽草、桅子、黃苓;

4.濕熱明顯,兼見納呆脫痞,舌暗紅苔黃膩,加金錢草,澤瀉、茵陳,

桅子、虎杖等。本證也可選用

5.17

第九章癌癥

多由于正氣內(nèi)虛,氣滯,血瘀,痰凝、濕濁、熱毒等病理變化,蘊結(jié)

于臟腑組織,相互博結(jié),日久漸積而成的一類惡性疾病。與肝、脾、腎關(guān)

系密切?!鞍弊质滓娪谒?東軒居士所著的《衛(wèi)濟寶書》,該書將"癌"

作為癰疽五發(fā)之一。唐代《晉書》中說:"初帝目有瘤疾,使醫(yī)割之",為

我國手術(shù)治療癌病的最早記載。

1.六淫邪毒2.七情怫郁3.飲食損傷

4.宿有舊疾5.久病傷正,年老體衰

腦瘤腦瘤指生長于顱腔內(nèi)的新生物,以頭痛,嘔吐,視力下降,感

覺、運動、人格障礙等為主要表現(xiàn)。

1.痰瘀阻竅證

癥狀:頭暈頭痛,項強,目眩,視物不清,嘔吐,失眠健忘,肢體麻

木,面唇暗紅或紫暗,舌質(zhì)紫

暗或瘀點或有瘀斑,脈澀。

2.風毒上擾證

癥狀:頭痛頭暈,耳鳴目眩,視物不清,嘔吐,面紅目赤,失眠健忘,

肢體麻木,咽干,重則抽搐,

震顫,或偏癱,或角弓反張,或神昏澹語,項強,舌質(zhì)紅或紅絳,

①陽亢風動之勢較著者,加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重鎮(zhèn)潛陽,鎮(zhèn)

熄肝風;

②大便干燥者,加番瀉葉、火麻仁,通腑瀉熱。

3.陰虛風動證

癥狀:頭痛頭暈,神疲乏力,虛煩不寧,肢體麻木,語言騫澀,頸項

強直,手足蠕動或震顫,口眼

歪斜,偏癱,口干,小便短赤,大便干,舌質(zhì)紅,苔薄,脈弦細或細

數(shù)。

虛熱之象著者,加青蒿,白薇清退虛熱;大便秘結(jié)者,加火麻仁,郁

李仁潤腸通便。

肺癌

1.瘀阻肺絡證

癥狀:咳嗽不暢,胸悶氣憋,胸痛有定處,如錐如刺,或痰血暗紅,

口唇紫暗,舌有瘀點,苔薄,

脈細弦或細澀。

③瘀滯化熱,耗傷氣津,見口干舌燥者,加沙參、天花粉、生地、玄

參,知母等,清熱養(yǎng)陰生津;④食少,乏力、氣短者,加黃黃、黨參、

白術(shù),益氣健脾。

2.痰濕蘊肺證

癥狀:咳嗽咯痰,氣憋,痰質(zhì)稠黏,痰白或黃白相兼,胸悶胸痛,納呆便酒,

神疲乏力,苔白膩,脈滑。18

①胸脫脹悶,喘咳較甚者,可加用拿防大棗瀉肺湯以瀉肺行水;

②痰郁化熱,痰黃稠黏難出者,加海蛤殼、魚腥草,金養(yǎng)麥根、黃苓、

桅子清化痰熱;③胸痛甚,且瘀象明顯者,加川苗,郁金,延胡索行瘀

止痛;

④神疲、納呆者,加黨參、白術(shù)、雞內(nèi)金健運脾氣。

3.陰虛毒熱證

癥狀:咳嗽無痰或少痰,或痰中帶血,甚則咯血不止,胸痛,心煩寐

差,低熱盜汗,久稽不退,口

渴,大便干結(jié),舌質(zhì)紅,苔黃,脈細數(shù)或數(shù)大。

①見咯血不止,可選加白及、仙鶴草、茜草根、三七涼血止血,收斂

止血;

②低熱盜汗,加地骨皮、白薇、五味子清熱斂陰;

③大便干結(jié),加全瓜萎,火麻仁潤腸通便。

4.氣陰兩虛

癥狀:咳嗽痰少,或痰稀而粘,咳聲低弱,氣短喘促,神疲乏力,面

色觥白,形瘦惡風,自汗或盜

汗,口干少飲,舌質(zhì)紅或淡,脈細弱。

①氣虛征象明顯者加生黃黃、太子參、白術(shù)等益氣補肺健脾;

②咯痰不利,痰少而粘者加貝母、瓜簍、杏仁等利肺化痰。

③肺腎同病,陰損及陽,以右歸丸溫補腎陽。

肝癌

1.

肝氣郁結(jié)癥狀:右脅部脹痛,右脅下腫塊,胸悶不舒,善太息,納

呆食少,時有腹瀉,月經(jīng)不調(diào),舌苔薄膩,

脈弦。①疼痛較明顯者,可加郁金、延胡索以活血定痛。

②出現(xiàn)脅下腫塊者,加莪術(shù)、桃仁、半夏、浙貝母等破血逐瘀,軟堅

散結(jié)。

③納呆食少者,加黨參、白術(shù)、慧飲仁、神曲等開胃健脾。

2.氣滯血瘀

癥狀:右脅疼痛較劇,如錐如刺,入夜更甚,甚至痛引肩背,右脅下

結(jié)塊較大,質(zhì)硬拒按,或同時

見左脅下腫塊,面色萎黃而黯,倦怠乏力,脫腹脹滿,甚至腹脹大,

皮色蒼黃,脈絡暴露,食欲不振,大便潺結(jié)不調(diào),月經(jīng)不調(diào),舌質(zhì)紫暗,

脈弦澀。

血化瘀,行氣利水。

3.濕熱聚毒

癥狀:右脅疼痛,甚至痛引肩背,右脅部結(jié)塊,身黃目黃,口干口苦,

心煩易怒,食少厭油,腹脹

滿,便干漫赤,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shù)。

①疼痛明顯者,加柴胡、香附、延胡索疏肝理氣,活血止痛。

19

4.肝陰虧虛

癥狀:脅肋疼痛,脅下結(jié)塊,質(zhì)硬拒按,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頭昏

目眩,納差食少,腹脹大,甚

則嘔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紅少苔,脈細而數(shù)。

①出血者,加仙鶴草、白茅根、牡丹皮清熱涼血止血。

②肝陰虛日久,累及腎陰,見陰虛癥狀突出,加生鱉甲、生龜板、女

貞子、旱蓮草滋腎陰,清虛熱。

③腎陰虛日久常可陰損及陽而見腎之陰陽兩虛,見形寒怯冷、腹脹大、

水腫、腰酸膝軟等癥,可用

④出現(xiàn)黃疸者,可合茵陳蒿湯清熱利膽退黃。

大腸癌

1.濕熱郁毒證

癥狀:腹部陣痛,便中帶血或黏液膿血便,里急后重,或大便干稀不

調(diào),肛門灼熱,或有發(fā)熱,惡

心,胸悶,口干,小便黃等癥,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①腹痛較著者可加香附、郁金,行氣活血定痛;

②大便膿血黏液,瀉下臭穢,為熱毒熾盛,加白頭翁,敗醬草、馬齒

覽以清熱解毒,散血消腫。

2.瘀毒內(nèi)阻證

癥狀:腹部拒按,或腹內(nèi)結(jié)塊,里急后重,大便膿血,色紫暗,量多,

煩熱口渴,面色晦暗,或有

肌膚甲錯,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

3.脾腎雙虧證

癥狀:腹痛喜溫喜按,或腹內(nèi)結(jié)塊,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瀉,或見大便

帶血,面色蒼白,少氣無畏寒

肢冷,腰酸膝冷,苔薄白,舌質(zhì)淡胖,有齒痕,脈沉細弱。

4.肝腎陰虛證

癥狀:腹痛隱隱,或腹內(nèi)結(jié)塊,便秘,大便帶血,腰膝酸軟,頭暈耳

鳴,視物昏花,五心煩熱,口

咽干燥,盜汗,遺精,月經(jīng)不調(diào),形瘦納差,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

腎癌、膀胱癌

腎癌是泌尿系統(tǒng)常見的腫瘤,以血尿,腰痛、腫塊、消瘦乏力等為主

要臨床表現(xiàn)。腎癌晚期有典型

1.濕熱蘊毒證

癥狀:腰痛,腰腹墜脹不適,尿血,尿急,尿頻,尿痛,發(fā)熱,消瘦,

納差,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

①尿血者,加小薊、白茅根、仙鶴草。

②腰痛甚者,加郁金、三七。

2.瘀血內(nèi)阻證

20

癥狀:面色晦暗,腰腹疼痛,甚則腰腹部腫塊,尿血,發(fā)熱,舌瘀斑,

苔薄白,脈澀。

②發(fā)熱者,加丹皮、丹參清熱涼血。

3.脾腎兩虛證

癥狀:腰痛,腹脹,尿血,腰腹部腫塊,納差,嘔惡,消瘦,氣短乏

力,便潺,畏寒肢冷,舌質(zhì)淡,

苔薄白,脈沉細。

①尿血者,酌加仙鶴草,血余炭收斂止血;

②畏寒肢冷、便澹者,可合附子理中湯溫中健脾。

4.陰虛內(nèi)熱證

癥狀:腰痛,腰腹部腫塊,五心煩熱,口下,小便短赤,大便秘結(jié),

消瘦乏力,舌質(zhì)紅,苔薄黃

少津,脈細數(shù)。

①尿血,加三七、茜草、仙鶴草化瘀止血;

②便秘者,加火麻仁、郁李仁潤腸通便;

③心悸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養(yǎng)心安神;

④遺精,加英實、金櫻子益腎固精;

⑤月經(jīng)不調(diào)者,加香附、當歸理氣活血調(diào)。

21

第一節(jié)痹證

痹證是由于風、寒、濕、熱等邪氣閉阻經(jīng)絡,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肢

體筋骨、關(guān)節(jié)、肌肉等處發(fā)生疼痛、重著、酸楚、麻木,或關(guān)節(jié)屈伸不

利,僵硬,腫大,變形等癥狀的一種疾病。

1.《內(nèi)經(jīng)》提出了“痹”之病名?!端貑?痹論》指出:“風,寒,濕

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

著痹也?!?/p>

2.張仲景《金匱要略》有濕痹、血痹,歷節(jié)之名,所創(chuàng)桂枝芍藥知母

湯、烏頭湯等方,至今仍為臨床常用。

3.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又稱為"歷節(jié)風";

4.王森《外臺秘要》述其癥狀痛如虎咬,晝輕夜重,而稱"白虎病";

5.嚴用和《濟生方》則稱"白虎歷節(jié)";

6.朱丹溪《格致余淪》又稱"痛風";

7.王肯堂《證治準繩》對膝關(guān)節(jié)腫大者稱為"鶴膝風",手指關(guān)節(jié)腫大

者稱為"鼓槌風";

8.李中梓《醫(yī)宗必讀?痹》闡明"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治則;

10.葉天士對痹久不愈,邪人于絡,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并重用蟲類

藥剔絡搜風。

【病因病機】

1.外因:(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