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B/T10357.3—XXXX家具力學性能試驗第3部分:椅凳類強度和耐久性本文件規(guī)定了椅凳類家具的強度和耐久性的試驗方法。本文件適用于已組裝完整并可交付使用的成品。本文件不適用于兒童高椅。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ISO48-4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硬度的測定第4部分:用硬度計法測定的壓痕硬度(肖氏硬度)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腿部支托l(wèi)egrest用于支撐使用者腿部的座面延伸區(qū)域。注:腿部支托不是座面的必要組成部分。3.2腳部支托footrest用于支撐使用者腳部的部件。3.3椅背backrest高于座面加載點200mm及以上,使用時支撐使用者背部的部件。3.4扶手armrest高于座面加載點100mm及以上,使用時支撐使用者手臂的部件。3.5多座位座椅multipleseatingunit座面寬度大于1100mm的椅凳類產品。3.6躺椅lounger適合斜躺姿勢,腿部支托是產品整體的一部分且可承受使用者全部體重,椅背角度在0°~45°的坐具。3.7獨柱座椅singlecolumnseating座椅上部(包括座面)安裝在單個支撐柱子上的座椅,支撐柱最窄處的直徑最高為120mm。2GB/T10357.3—XXXX4一般試驗條件4.1預處理進行試驗的試件應為組裝完好可交付的成品。如果試件是可拆裝式的,應根據(jù)提供的說明進行裝配。若試件可按不同方式裝配或組合,則試驗時,應按最不利于強度和耐久性試驗的方式對試件進行裝配或組合。試驗前應緊固配件,試驗期間不應再次緊固。若產品設計為需要與建筑物相連,則試驗時,試件應與足夠堅固的結構相連,以滿足產品設計需要。除另有規(guī)定,試驗前,試件應在室內環(huán)境條件下至少空載存放24h。試驗應在室內溫度15℃~27℃條件下進行。試驗期間如環(huán)境溫度超出此范圍,應將最高和/或最低溫度記錄在試驗報告中。若試驗不能按照本文件的規(guī)定進行(如:因為試件設計,無法使用規(guī)定的加載墊則應盡量接近規(guī)定。任何與本文件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的偏差都應進行技術評估,并記錄在試驗報告中。試驗前應徹底檢查試件。記錄所有缺陷,使之與試驗產生的缺陷區(qū)別開。如有規(guī)定,應進行尺寸測量。4.2加載力靜載荷試驗時,加載速度應足夠緩慢,以確保附加動載荷小到忽略不計。耐久性試驗時,加載速度應緩慢,確保無動態(tài)發(fā)熱。除另有規(guī)定,靜載荷試驗的力應保持(10±2)s。除另有規(guī)定,耐久性試驗的力應保持(2士1)s,且每分鐘加載不超過20次。所施加的力可用質量代替。換算關系是10N=1kg。4.3公差除另有規(guī)定,以下公差適用于本文件:——力:公稱力的±5%;——速度:公稱速度的±10%;——質量:公稱質量的±1%;——尺寸:所有<200mm的尺寸,偏差應為公稱尺寸的±1mm;其他尺寸的偏差應為±0.5%;——角度:公稱角度的±2°。——加載墊的位置偏差為±5mm。注:為實行不確定度的評定,當滿足上述公差時,認為試驗結果沒有受到不利影響。5試驗設備5.1通用要求試驗設備不應妨礙試件的變形,即試驗期間試驗設備應能隨試件的運動而運動,確保載荷總能在規(guī)定的位置和方向上。所有的加載墊都應可以在任意方向轉動。轉動點應與加載面盡量貼近。若加載墊有滑動趨勢,可在加載墊和泡沫墊(5.9)之間放置止滑材料。除另有規(guī)定,可采用任何適用的試驗設備進行試驗,因為試驗結果僅取決于所施加的力是否正確而不取決于試驗設備本身。5.2加載定位模板3GB/T10357.3—XXXX加載定位模板由兩個成型構件(見圖2)組成,一端用軸銷聯(lián)接。在椅背部分繪制一條標記線,以便將兩個構件成90°夾角。定位模板外形輪廓可嵌入座椅軟包件,因此,加載定位模板的總質量應為(201)kg。模板不同組件的質量分布如表1所示。表1模板組件的質量分布加載定位模板標記如圖3a)所示。加載定位模板組件的示例如圖3b)所示。圖1加載定位模板外形曲線4GB/T10357.3—XXXX5.3地面圖2加載定位模板地面應水平、平整、堅硬,表面光滑。對于后向沖擊試驗(6.25)和扶手沖擊試驗(6.26)、跌落試驗(6.27)和向后跌落試驗(6.28),地面應覆蓋一層2mm厚的硬度為85±15IRHD(按ISO48-4測定)的橡膠墊或最小厚度為5mm的鋼板。5.4擋塊用于防止試件移動、但不能限制試件傾翻的裝置,一般不高于12mm。如因試件結構特殊,允許使用較高的尺寸,但其最大高度應以剛好能防止試件移動為宜。5.5座面加載墊5GB/T10357.3—XXXX具有仿生形狀,表面光滑的剛性物體。形狀及尺寸設計應符合附錄A的規(guī)定。5.6小型座面加載墊直徑為200mm的剛性圓盤,其加載表面為球面,球面的曲率半徑為(300±5)mm,其周邊倒圓半徑為12mm(見圖4)。圖3小型座面加載墊5.7椅背加載墊長250mm、寬200mm的剛性矩形物體,其加載表面為圓柱面,圓柱面的曲率半徑為(450±10)mm,其四周邊沿倒圓半徑為12mm(見圖5)。圖4椅背加載墊6GB/T10357.3—XXXX5.8局部加載墊直徑為100mm的剛性扁平圓盤,其加載面周邊倒圓半徑為12mm。5.9泡沫墊厚度25mm,密度(120±25)kg/m3的泡沫塑料。該泡沫墊可附著在加載墊上,也可單獨放置在加載墊和試件之間。5.10座面沖擊器沖擊器應如圖5所示,由以下部分組成:5.10.1圓柱體,直徑約200mm,與沖擊頭之間放置壓縮彈簧,圓柱體和沖擊頭之間應能沿著與沖擊頭垂直的軸線作相對運動。圓柱體加上固定在圓柱體上的有關附件(不計彈簧)的質量應為(17±0.1)kg,整個沖擊器的質量應為(25±0.1)kg。5.10.2彈簧,螺旋壓縮彈簧組件的額定彈性系數(shù)為(7±1)N/mm,可相對運動的部分的總靜摩擦小于1N。全部螺旋壓縮彈簧的預壓縮力總和為(1040±5)N,其可再壓縮量應不小于60mm。5.10.3沖擊頭,直徑為200mm的剛性圓形物體,球面曲率半徑為300mm,其邊沿倒圓半徑為12mm。圖5座面沖擊器5.11沖擊擺錘一個質量為(6.5±0.07)kg的圓柱剛性錘頭,用外徑為38mm、壁厚為2mm的鋼管作為錘桿連接在回轉軸上。擺錘回轉中心至錘頭重心的距離為1m。錘桿應通過一個低摩擦軸承回轉(見圖6)。7GB/T10357.3—XXXX圖6沖擊擺錘5.12扶手耐久性試驗裝置能夠同時對試件的兩個扶手施加循環(huán)力的試驗裝置,其工作原理如圖7所示。8GB/T10357.3—XXXX圖7扶手耐久性加載裝置工作原理這個裝置能夠施加與垂直方向成變化角度的力。它能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進行調整。該裝置能在試驗中順應扶手的變形。加載墊的長度為100mm,且加載的力通過加載墊長度方向的中心,設計應滿足圖8的規(guī)定。圖8扶手耐久性加載裝置示例5.13腳輪試驗地面9GB/T10357.3—XXXX水平、平坦、光滑的鋼制表面。5.14前沿加載定位裝置用于確定前沿靜載荷試驗和前沿耐久性試驗的加載點,裝置應符合附錄C的規(guī)定。5.15加載圓盤每個加載圓盤質量為10kg,直徑為350mm,厚度為48mm。圓盤的重心應該在其中心。加載盤表面(盤與盤之間)的摩擦應使滑動力為(31±9)N。6一般椅(凳)試驗方法6.1通用要求除另有規(guī)定,試件應以最不利的形態(tài)進行試驗。除6.13外,試驗時應在加載墊與試件間放置一層泡沫墊(5.9)。試驗水平的選擇參見附錄C,試驗用力值、載荷、循環(huán)次數(shù)參見附錄D。6.2座面與椅背加載點的確定6.2.1通用要求若試件形狀不允許座面靜載荷施加在通過加載定位模板(5.2)確定的加載位置,則應以椅背與座面的相交線向前175mm的位置或最接近此位置且允許施加座面靜載荷的點為座面加載點。若試件形狀不允許椅背靜載荷施加在通過加載定位模板(5.2)確定的加載位置,則在最接近的位置施加靜載荷,并保持彎矩不變。如果試件的座位數(shù)量不明確,則將座位總長度(mm)除以600mm,四舍五入取整數(shù)以確定座位數(shù)。6.2.2椅類對于椅背可調節(jié)的座椅,將椅背設置為最直立的位置。調整加載定位模板(5.2),使椅背部分和座面部分之間的夾角為90°。將加載定位模板(5.2)放置在座面的中心線上,盡可能靠近后方,但不對椅背施加力。對于軟包或柔性座椅,將加載定位模板的椅背部分推向試件椅背,使其與椅背完全接觸,同時使加載定位模板的座面部分的形狀與試件座面貼合(見圖9a))。對于剛性座椅,將加載定位模板的椅背部分推向試件椅背類,使其與椅背接觸,同時確保加載定位模板上的A點與試件座面接觸(見圖9b。按加載定位模板上的標記確定所需加載點位置。若加載定位模板的椅背部分和座面部分可以固定在多個角度時,應選用最小角度的位置,該角度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小于90°。6.2.3凳類調整加載定位模板,使椅背部分和座面部分之間的夾角為90°。借助標記點C(見圖2),將其放置在試件座面位置,如圖9c)所示。按加載定位模板上的標記確定所需加載點位置。GB/T10357.3—XXXXa)軟包座椅b)剛性座椅c)凳子GB/T10357.3—XXXX圖9座面和椅背加載點的確定6.3椅背角度的測定椅背角度(?)應在加載定位模板放置于正確位置時,通過加載定位模板的椅背部分的直邊確定。若椅背的傾斜角度無法鎖定,將椅背放置于靜止位置后進行測量。圖10椅背角度的測定6.4座面和椅背靜載荷試驗6.4.1通用要求對于沒有椅背的試件,僅對座面進行試驗。對于有兩個及多個座面的試件,加載位置如下:——同時在兩個座位進行加載;——對于有3個及以上座面的試件,以最不利的組合,同時在兩個相鄰的座位進行加載。若最不利的組合無法確定,則至多在兩個座位進行加載。試驗過程中,對未進行試驗的座面,應在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座面載荷。若試件椅背面的張力可調節(jié),應將張力調節(jié)到最大值進行試驗。對于椅背位置固定或靈活傾斜(無固定位置)的試件,應按照規(guī)定的循環(huán)次數(shù)進行加載。對于椅背可以在多個位置固定的試件,應在椅背角度最豎直的位置加載規(guī)定總循環(huán)次數(shù)的一半,在最不利的傾斜位置加載規(guī)定總循環(huán)次數(shù)的另一半。對于帶有搖動底座的試件,應分別在豎直位置和傾斜位置,分別加載規(guī)定總循環(huán)次數(shù)的一半。豎直位置的椅背角度應按照如下步驟進行確定:GB/T10357.3—XXXX——將試件放置在地面(5.3)上;——使試件達到平衡狀態(tài);——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擺動;——放置加載定位模板(5.2),根據(jù)6.3確定椅背角度。傾斜位置的椅背角度應按照如下步驟進行確定:——將試件放置在地面(5.3)上;——在試件上放置8個加載圓盤(5.15),緊貼試件椅背;——使試件達到平衡狀態(tài);——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擺動;——移除加載圓盤(5.15);——放置加載定位模板(5.2),根據(jù)6.3確定椅背角度。6.4.2試驗方法在椅腿、腳輪的后側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向后移動。通過座面加載墊(5.5在加載定位模板(5.2)確定的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垂直向下的力(見表2、圖11)。保持座面加載的同時,通過椅背加載墊(5.7在加載定位模板(5.2)確定的椅背加載點或者椅背頂部向下100mm的位置(取二者中更低的一點),施加規(guī)定的力(見表2、圖11)。完全加載時,該力的方向應與椅背平面呈(90±10)°的夾角。表2座面和椅背加載力的確定如果試件有傾翻趨勢,減小F2至剛好可以防止傾翻,且F2不應小于最小的規(guī)定力值,如果試件仍有傾翻趨勢,應增大F1,直至這種趨勢停止。記錄實際加載的力。移除F2,然后移除F1。如此構成1個循環(huán)。如果試件的設計不允許加載墊直接作用在試件承載結構或表面,可使用適當?shù)臉蚪友b置。a)椅類GB/T10357.3—XXXX圖11座面和椅背靜載荷試驗6.5座面前沿靜載荷試驗根據(jù)附錄B.2的方法,使用前沿加載定位裝置(5.14)確定座面前沿。使用座面加載墊(5.5)在座面中心線上距離座面前沿向內100mm的位置施加規(guī)定的力。對于多座位座椅,應在與本文件6.4相同的座椅上同時進行試驗。試驗過程中,對未進行試驗的座面,應在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座面載荷。如果試件有傾翻趨勢,減小加載力至剛好可以防止傾翻為止。記錄實際加載的力。6.6椅背垂直靜載荷試驗本試驗僅適用于椅背頂部距離地面的高度小于950mm的試件。本試驗不適用于椅背頂部無水平承載結構的試件,如:柔性結構(紡織物、皮革等)。本試驗不適用于帶有腳輪且座面加載時腳輪無法自動剎停的試件。對于椅背高度可調節(jié)的試件,應將試件調節(jié)至椅背頂部低于950mm的最不利的狀態(tài)。試驗過程中,應在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座面載荷。通過座面加載墊(5.5),在椅背頂部中心點施加規(guī)定的向下的力。如果試件結構不允許使用座面加載墊(5.5),可使用小型座面加載墊進行加載(5.6)。如有必要,可限制加載墊的轉動。對于多座位座椅,應在與本文件6.4相同的座椅上同時進行試驗,試驗過程中,對未進行試驗的座面,應在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座面載荷。如果試件有傾翻趨勢,減小作用在椅背上的加載力至剛好可以防止傾翻為止。記錄實際加載的力。6.7椅背水平前向靜載荷試驗本試驗僅適用于預定固定于地面的試件。通過小型座面加載墊(5.6),在距離椅背頂部中點以下50mm的位置施加規(guī)定的水平力。見圖12。對于多座位座椅,應在與本文件6.4相同的座椅上同時進行試驗。如果試件的設計不允許加載墊直接作用在試件承載結構或表面,可使用適當?shù)臉蚪友b置。注:為了將力加載在正確的位置,可使用更小的加載墊。GB/T10357.3—XXXX圖12椅背水平前向靜載荷試驗6.8腳部支托靜載荷試驗試驗過程中,應在座面加載點施加平衡載荷并記錄實際加載的力。通過局部加載墊(5.8),在距離腳部支托承重結構前沿80mm的最易損壞的位置(可以為多個)施加規(guī)定的垂直力。對于承重結構寬度≤80mm的腳部支托,應在其寬度的中點位置進行加載。對于圓形橫截面的腳部支托,該力應通過圓形橫截面的中心。6.9腿部支托靜載荷試驗本試驗僅適用于預定承載使用者全部體重的腿部支托,如:腿部支托下方有接地的支撐構件。試驗過程中,應在座面加載點施加平衡載荷并記錄實際加載的力。通過局部加載墊(5.8),在距離腿部支托邊沿100mm的最易損壞的位置施加規(guī)定的垂直力。6.10扶手側向靜載荷試驗對于僅有一個扶手的試件,通過局部加載墊(5.8)在扶手最易引起破壞的位置對扶手施加規(guī)定的向外的力,但距離扶手結構末端不應小于100mm。如果試件有傾翻的趨勢,則在被測扶手另一側的座面上施加足夠大的平衡載荷,以防試件傾翻。對于有兩個扶手的試件,通過局部加載墊(5.8)同時在兩側扶手最易引起破壞的位置施加規(guī)定的向外的力,但距離扶手結構末端不應小于100mm。見圖13。對于有三個或更多扶手的試件,在一對相鄰的扶手上進行試驗。所有不同結構的扶手都應進行試驗。圖13扶手側向靜載荷試驗GB/T10357.3—XXXX6.11扶手垂直向下靜載荷試驗對于僅有一個扶手的試件或兩個扶手中心距離>1000mm的試件,通過小型座面加載墊(5.6)或局部加載墊(5.8)在扶手最易引起破壞的位置對扶手施加規(guī)定的垂直向下的力,但距離扶手結構末端不應小于100mm,若扶手總長小于200mm,則在扶手中點加載。如果試件有傾翻的趨勢,則在被測扶手另一側的座面上施加足夠大的平衡載荷,以防試件傾翻。見圖14。對于有兩個扶手的試件,通過小型座面加載墊(5.6)或局部加載墊(5.8)在扶手最易引起破壞的位置同時施加規(guī)定的垂直向下的力,但距離扶手結構末端不應小于100mm。對于有三個或更多扶手的試件,在一對相鄰的扶手上進行試驗。所有不同結構的扶手都應進行試驗。加載過程中,加載墊應隨著扶手的形變而運動。圖14扶手垂直向下靜載荷試驗6.12頭部支托靜載荷試驗在試件的椅腿、椅腳或腳輪的位置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向后移動。對于椅背可以在多個位置固定的試件,應在椅背角度最豎直的位置進行試驗。對于頭部支托可以調節(jié)的試件,應將頭部支托調節(jié)到最高位置進行試驗。通過局部加載墊(5.8),在頭部支托的中心位置施加規(guī)定的力。完全加載時,該力的方向應與頭部支托平面呈(90±10)°的夾角。如果試件有傾翻的趨勢,則在座面上施加足夠大的平衡載荷,以防試件傾翻。6.13扶手垂直向上靜載荷試驗6.13.1使用者坐在椅子上仍能移動的試件本試驗僅適用于制造商明示為使用者坐在產品上仍可通過扶手進行抬升的試件。在座面加載點上放置規(guī)定的載荷。保持試件平衡,在兩側扶手同時施力將試件完全抬起,然后逐漸放低試件直到試件完全接觸地面。6.13.2疊放試件本試驗僅適用于疊放時可以通過扶手進行抬升的試件。在座面加載點上放置規(guī)定的載荷。保持試件平衡,在兩側扶手同時施力將試件完全抬起,然后逐漸放低試件直到試件完全接觸地面。GB/T10357.3—XXXX6.14附加寫字板垂直靜載荷試驗試驗過程中,應在座面加載點施加平衡載荷并記錄實際加載的力。通過局部加載墊(5.8)在附加寫字板上距離支撐點最遠的位置施加規(guī)定的垂直向下的力,但距離附加寫字板的任何邊沿不應小于100mm。6.15椅(凳)腿前向靜載荷試驗在試件前腿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移動。通過座面加載墊(5.5),在所有座位的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垂直向下的力。對于單座位試件,通過局部加載墊(5.8)在試件后方中點施加水平向前的力。力的高度與座面加載墊(5.5)加載時的底部齊平。見圖15a)。對于有三條支撐腿的試件,通過局部加載墊(5.8)在試件后方中點施加水平向前的力,力的方向與兩條被擋塊限制的支撐腿的連線相垂直。力的高度與座面加載墊(5.5)加載時的底部齊平。見圖15b)。對于多座位座椅,通過局部加載墊(5.8)在最容易引起破壞的座位的后方中點施加水平向前的力。力的高度與座面加載墊(5.5)加載時的底部齊平。見圖15c)。如果在達到規(guī)定的水平力之前試件有傾翻的趨勢,則將力減小至傾翻趨勢剛好停止為止,但不應低于規(guī)定的最小力。記錄實際加載的力。a)單座位試件b)三條支撐腿試件GB/T10357.3—XXXXc)多座位座椅試件圖15椅(凳)腿前向靜載荷試驗6.16椅(凳)腿側向靜載荷試驗對于僅有一個座位的試件,在試件一對前腿和后腿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移動。通過加載定位模板(5.2)確定座面加載點。通過座面加載墊(5.5),在距離試件座面邊沿不大于150mm與座面加載點連線齊平的位置施加垂直向下規(guī)定的力。在試件另一側與座面加載點連線齊平的位置,施加水平向外的規(guī)定的力。力的高度與座面加載墊(5.5)加載時的底部齊平,該力應按所選擇的初始方向連續(xù)施加。見圖16a)、圖16b)。對于有三條支撐腿的試件,則把擋塊(見5.4)放置在試件座面中心線上的腿和相鄰一腿外側。通過座面加載墊(5.5),在座面中心線上,距離試件座面邊沿不大于150mm的位置施加垂直向下規(guī)定的力。通過局部加載墊(5.8)在試件側方沿試件座面中心線施加水平力。力的高度與座面加載墊(5.5)加載時的底部齊平。見圖16c)。對于多座位座椅,通過座面加載墊(5.5在所有座位的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垂直向下的力。在試件最容易引起破壞的一側與座面加載點連線齊平的位置,施加水平向外的規(guī)定的力。見圖16d)、圖16e)。如果在達到規(guī)定的水平力之前試件有傾翻的趨勢,則將力減小至傾翻趨勢剛好停止為止,但不應低于規(guī)定的最小力。記錄實際加載的力。如有必要,可使用適當?shù)臉蚪友b置。GB/T10357.3—XXXXa)單座位試件側視圖b)單座位試件俯視圖c)三條支撐腿試件GB/T10357.3—XXXXd)多座位座椅試件側視圖e)多座位座椅試件俯視圖圖16椅腿側向靜載荷試驗6.17座面和椅背聯(lián)合耐久性試驗6.17.1通用要求對于沒有椅背的試件,僅對座面進行試驗。對于有兩個及多個座面的試件,加載位置如下:——同時在兩個座位進行加載;GB/T10357.3—XXXX——對于有3個及以上座面的試件,以最不利的組合,同時在兩個相鄰的座位進行加載。若最不利的組合無法確定,則至多在兩個座位進行加載。試驗過程中,對未進行試驗的座面,應在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座面載荷。若試件椅背面的張力可調節(jié),應將張力調節(jié)到最大值進行試驗。對于椅背位置固定或靈活傾斜(無固定位置)的試件,應按照規(guī)定的循環(huán)次數(shù)進行加載。對于椅背可以在多個位置固定的試件,應在椅背角度最豎直的位置加載規(guī)定總循環(huán)次數(shù)的一半,在最不利的傾斜位置加載規(guī)定總循環(huán)次數(shù)的另一半。對于帶有搖動底座的試件,應分別在豎直位置和傾斜位置,分別加載規(guī)定總循環(huán)次數(shù)的一半。豎直位置的椅背角度應按照如下步驟進行確定:——將試件放置在地面(5.3)上;——使試件達到平衡狀態(tài);——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擺動;——放置加載定位模板(5.2),根據(jù)6.3確定椅背角度。傾斜位置的椅背角度應按照如下步驟進行確定:——將試件放置在地面(5.3)上;——在試件上放置8個加載圓盤(5.15),緊貼試件椅背;——使試件達到平衡狀態(tài);——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擺動;——移除加載圓盤(5.15);放置加載定位模板(5.2),根據(jù)6.3確定椅背角度。6.17.2試驗方法在椅腿、腳輪的后側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向后移動。通過座面加載墊(5.5在加載定位模板(5.2)確定的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垂直向下的力(見表3、圖11)。保持座面加載的同時,通過椅背加載墊(5.7在加載定位模板(5.2)確定的椅背加載點或者椅背頂部向下100mm的位置(取二者中更低的一點),施加規(guī)定的力(見表3、圖17)。完全加載時,該力的方向應與椅背平面呈(90±10)°的夾角。表3座面和椅背加載力的確定如果試件有傾翻趨勢,減小F4至剛好可以防止傾翻,且F4不應小于最小的規(guī)定力值,如果試件仍有傾翻趨勢,應增大F3,直至這種趨勢停止。記錄實際加載的力。移除F4,然后移除F3。如此構成1個循環(huán)。加載規(guī)定的循環(huán)次數(shù)。如果試件的設計不允許加載墊直接作用在試件承載結構或表面,可使用適當?shù)臉蚪友b置。GB/T10357.3—XXXXa)椅類圖17座面和椅背靜載荷試驗6.18椅凳前邊沿耐久性試驗使用擋塊(5.4)限制試件的移動。除了鞍座凳(見圖18a座面前沿應使用前沿加載定位裝置(5.14)進行確定。使用小型座面加載墊(5.6),在座面表面交替施加垂直向下規(guī)定的力。兩個加載點距離座面前沿100mm,盡量接近座面兩側,但距離座面邊沿不應小于100mm。兩個加載點各加載一次為一個循環(huán)。注:某些情況下,可使用局部加載墊(5.8)進行加載。有些試件不允許力在座面進行交替加載,應在座面中心線上距離座面邊沿100mm的單點進行加載。同一個點加載兩次為一個循環(huán)。應進行單點加載的試件案例見圖19。a)鞍座凳GB/T10357.3—XXXX圖18單點加載的試件案例對于多座位座椅,應在一端的座位上進行上述試驗。此外,應在一個相鄰且進行過座面靜載荷試驗(6.4)的座位上重復進行單點耐久性試驗,加載點為距離座面前邊沿100mm最易引起破壞的位置。單點加載一次為一個循環(huán)。如果試件有傾翻趨勢,減小加載力至剛好可以防止傾翻為止。記錄實際加載的力。6.19多級椅背戶外用椅耐久性試驗本試驗僅適用于椅背可以手動調節(jié)至3個及以上固定傾斜檔位的戶外用椅。將椅背調節(jié)至最不利的位置,在后側椅腿、椅腳或腳輪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移動。通過座面加載墊(5.5),在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向下的力。保持座面加載的同時,通過椅背加載墊(5.7在椅背加載點上方100mm或者椅背頂部向下100mm的高度(取二者中更低的一點),交替施加規(guī)定的力。完全加載時,該力的方向應與椅背平面呈(90±10)°的夾角。兩個力分別距離椅背左右邊沿50mm。左右兩側各加載一次為一個循環(huán)。加載規(guī)定的循環(huán)次數(shù)。如果試件的設計不允許加載墊直接作用在試件承載結構或表面,可使用適當?shù)臉蚪友b置。6.20扶手耐久性試驗在試件的椅腿、椅腳或腳輪外側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移動。應在兩個扶手最易引起破壞的位置同時施加規(guī)定的力,加載位置應位于扶手寬度中心線上,距離扶手的內邊緣不大于100mm,距離扶手前邊沿或后邊沿應不少于100mm。調整加載設備,使得加載軸在非受力的情況下與垂直方向成(10±1)°夾角,且低摩擦樞軸距離扶手加載表面的距離為(600±10)mm,見圖7。對于單座位試件,應在兩個扶手上同時加載規(guī)定的循環(huán)次數(shù)。對于多座位座椅,應在最易引起破壞的單個扶手上加載規(guī)定的循環(huán)次數(shù)。高度可調節(jié)的試件應將試件高度調至最低位置進行試驗。6.21腳部支托耐久性試驗試驗過程中,應在座面加載點施加平衡載荷并記錄實際加載的力。通過局部加載墊(5.8),按照規(guī)定的次數(shù),在距離腳部支托承重結構前沿80mm的最易損壞的位置(可以為多個)施加規(guī)定的垂直力。對于承重結構寬度≤80mm的腳部支托,應在其寬度的中點位置進行加載。對于圓形橫截面的腳部支托,力應通過圓形橫截面的中心。6.22附加寫字板耐久性試驗試驗過程中,應在座面加載點施加平衡載荷并記錄實際加載的力。通過局部加載墊(5.8),按照規(guī)定的次數(shù),在附加寫字板上距離支撐點最遠的位置施加規(guī)定的垂直向下的力,但距離附加寫字板的任何邊沿不應小于100mm。6.23座面可翻起的椅(凳)耐久性試驗本試驗僅適用于產品的座面可以翻轉折疊(如:影劇院用椅)的試件。將試件從完全收起(折疊)狀態(tài)調節(jié)至完全打開(使用)狀態(tài),再返回至完全折疊狀態(tài)構成一個循環(huán)。應按照規(guī)定的循環(huán)次數(shù)操作翻轉機構。試驗頻率不應超過每分鐘10個循環(huán)。GB/T10357.3—XXXX若試件設計為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行打開或收起,應允許試件在試驗過程中隨重力自行開合。試驗過程中,試件在完全打開或收起的狀態(tài)下不應受力,操作力在距離試件完全打開或收起狀態(tài)5mm以內的位置應停止。若試件可以自動收起,試驗設備應允許試件執(zhí)行此類功能。若試件不能自動收起,試驗設備應在試驗過程中將座面移動至完全收起狀態(tài)。6.24座面沖擊試驗在試件座面放置25mm厚的泡沫墊(5.9)。將座面沖擊器(5.10)放置在泡沫墊(5.9)上方,此時泡沫墊的加載表面作為沖擊高度的起始測量點。再放置一層25mm厚的泡沫墊(5.9)。使座面沖擊器(5.10)從規(guī)定的高度自由下落至由加載定位模板(5.2)確定的座面加載點。再另外一個最易引起破壞的位置重復該試驗,但距離座面邊沿不應小于100mm。對于多座位座椅,在一端及一個中間座位進行試驗。圖19座面沖擊試驗6.25靠背沖擊試驗將試件放置在地面上(5.3)。在試件的椅腿、椅腳或腳輪前側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移動。按照規(guī)定的高度和角度,釋放沖擊擺錘(5.11利用錘面中心沖擊試件頂部中間位置,見圖20a)。若試件有兩個個座位,則兩個座位都應進行試驗,若試件有3個及以上的座位,則在一端及一個中間座位進行試驗。對于凳類試件,沖擊座面后沿中點位置。見圖20b)。如果凳的座面后沿中點不容易確定,在最易引起破壞的位置進行沖擊。試驗過程應允許試件發(fā)生傾翻。GB/T10357.3—XXXXa)椅類圖20后向沖擊試驗6.26扶手沖擊試驗將試件放置在地面上(5.3)。在試件的椅腿、椅腳或腳輪一側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移動。按照規(guī)定的高度和角度,釋放沖擊擺錘(5.11利用錘面中心沖擊試件扶手外側最突出且最易引起破壞的點,但距離扶手端部不應小于50mm,見圖21。試驗過程應允許試件發(fā)生傾翻。GB/T10357.3—XXXX圖21扶手沖擊試驗6.27跌落試驗6.27.1多座位座椅跌落試驗測量將樣品左側或右側抬起(10±5)mm所需的最小的力。并根據(jù)表4確定試驗跌落高度。表4跌落高度的確定>650將試件一側抬起至試驗跌落高度,并自由跌落至地面(5.3)。在試件另一側重復該試驗。圖22多座位座椅跌落試驗6.27.2疊放試件跌落試驗本試驗僅適用于預定可疊放的試件。將一件試件疊放至另一件上方進行試驗。如果疊放的兩件試件的質量未超過20kg,應在座面加載點附加額外的配重袋,直至總質量剛好為20kg。注:配重袋中通常裝有金屬或玻璃珠等介質。抬起試件,使受沖擊腿的底端與其對角線相對一腿的底端之間的連線與水平面成(10±2)°夾角,其余兩腿的連線保持水平(見圖22)。如果是三腿凳,則使兩腿底端的連線成水平,使受沖擊的另一腿的底端到兩腿底端的連線中點的連線與水平面成(10±2)°夾角。將試件抬升至規(guī)定的高度,依次跌落沖擊前腿和后腿規(guī)定的次數(shù)。三腿試件則跌落沖擊任意兩腿。試件應跌落至地面(5.3)上。GB/T10357.3—XXXX圖23疊放試件跌落試驗6.27.3從桌面高度跌落試驗本試驗僅適用于質量小于10kg且預定可放置在桌面(如:清掃地面時)上的產品。抬起試件,使受沖擊腿的底端與其對角線相對一腿的底端之間的連線與水平面成(10±2)°夾角,其余兩腿的連線保持水平(見圖22)。如果是三腿凳,則使兩腿底端的連線成水平,使受沖擊的另一腿的底端到兩腿底端的連線中點的連線與水平面成(10±2)°夾角。將試件抬升至規(guī)定的高度,依次跌落沖擊前腿和后腿規(guī)定的次數(shù)。三腿試件則跌落沖擊任意兩腿。試件應跌落至地面(5.3)上。6.28后向跌落試驗將試件放置在地面上(5.3)。在試件后側椅腿、椅腳或腳輪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向后滑動。在椅背中心線頂部以下50mm的位置,施加向后的水平力,測量抬起試件前腿所需的力,若該力小于30N,應進行本試驗。在試件椅背正面施加水平向后的推力直至試件剛好失去平衡(無初始速度)并跌落至地面(5.3)上。見圖24。按照規(guī)定的次數(shù),重復該試驗。圖24后向跌落試驗6.29腳輪耐久性試驗GB/T10357.3—XXXX6.29.1全部椅(凳)腿均配備腳輪的試件本試驗不適用于座面加載時腳輪被自動剎停的試件。在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載荷。將試件放置在一個帶有腳輪試驗地面(5.13)的旋轉臺上,使得試件的旋轉中軸與旋轉臺的中軸保持重合。固定試件,使得試驗過程中試件本身不產生旋轉,但腳輪自身的正常運動應不受影響。順時針旋轉180°并復位,再逆時針旋轉180°并復位構成一個循環(huán)。旋轉臺的旋轉速率為每分鐘6個循環(huán)。可選用另一種試驗方式:在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載荷。使試件在一個帶有腳輪試驗地面(5.13)的長(1000±25)mm的距離上沿直線運動。固定試件,使得試驗過程中試件本身不產生旋轉,但腳輪自身的正常運動不受影響。試件從直道一端運行至另一端并返回構成一個循環(huán)。運行速率為每分鐘6個循環(huán)。對于這兩種試驗方式,宜在設備改變運動方向時做短暫停頓。6.29.2椅(凳)腿和腳輪結合的試件對于椅(凳)腿和腳輪結合的試件(如:前腳是椅腳,后腳是腳輪),試驗過程中,應將椅(凳)腳抬升至多50mm,但腳輪的旋轉和轉動應不受影響。不應在試件座面及底座放置載荷。按照本文件6.29.1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6.30獨柱座椅座面靜載荷試驗根據(jù)表5,調整試件各個部件的形態(tài)。表5試件各個部件的形態(tài)根據(jù)6.2確定座面加載點A,點A左右兩側各150mm為加載點D和G,但D點和G點距離試件座面邊沿不應小于100mm。見圖25。a)椅類圖25獨柱座椅座面加載點的確定GB/T10357.3—XXXX在試件的椅腿、椅腳或腳輪后側放置擋塊(5.4),防止試件移動。使用小型座面加載墊(5.6),在D點和G點交替施加規(guī)定的力。若試件結構不允許使用小型座面加載墊(如:D點和G點之間的距離小于210mm),則使用局部加載墊(5.8)進行試驗。兩個力交替施加一次構成一個循環(huán)。試件的鎖定機構及椅背角度調節(jié)機構應調節(jié)至可以自由運動的狀態(tài),座面張力如可調,應調整至最大狀態(tài)。7躺椅試驗方法7.1通用要求本部分僅適用于躺椅。除另有規(guī)定,試件應以最不利的形態(tài)進行試驗。試驗時應在加載墊與試件間放置一層泡沫墊(5.9)。試驗水平的選擇原理參見附錄C,試驗用力值、載荷、循環(huán)次數(shù)參見附錄D。7.2座面和椅背靜載荷試驗7.2.1通用座面和椅背靜載荷試驗按照本文件6.4進行試驗。7.2.2腿部支托附加靜載荷試驗通過加載定位模板(5.2)確定的座面加載點。試驗過程中,應在座面加載點施加規(guī)定的座面載荷。使用座面加載墊(5.5),在圖26所示的D點和E點之間最不利的位置,施加規(guī)定的載荷。若試件有傾翻趨勢,在座面對側施加平衡載荷至剛好可以防止傾翻為止。GB/T10357.3—XXXX圖26座面及腿部支托附加靜載荷試驗7.3座面和椅背耐久性試驗7.3.1通用座面和椅背耐久性試驗按照本文件6.17進行試驗。7.3.2座面附加耐久性試驗使用小型座面加載墊(5.6)在G點和H點(見圖27)交替施加規(guī)定的載荷至規(guī)定的次數(shù)。GB/T10357.3—XXXX圖27座面附加耐久性試驗7.4椅背耐久性試驗按照本文件6.19進行試驗。7.5扶手垂直向下靜載荷試驗按照本文件6.11進行試驗。7.6扶手耐久性試驗按照本文件6.20進行試驗。7.7沖擊試驗在試件座面放置25mm厚的泡沫墊(5.9)。將座面沖擊器(5.10)放置在泡沫墊(5.9)上方,此時泡沫墊的加載表面作為沖擊高度的起始測量點。再放置一層25mm厚的泡沫墊(5.9)。使座面沖擊器(5.10)從規(guī)定的高度自由下落至如下加載點:——距離邊沿150mm,腿部支托上最易引起破壞的點;——距離任意邊沿150mm,與上一點處于同一側,位于腿部支托端部的點。若試件端部呈圓弧等非直線形狀,則從圓弧中點開始測量。注:最易引起破壞的點通常在調節(jié)機構的關節(jié)位置,或者腿部支托部分的中點位置。GB/T10357.3—XXXX圖28沖擊試驗7.8可移動躺椅抬升試驗本試驗僅適用于制造商明示為使用者坐在產品上仍可移動的試件。試驗過程中,在座面加載點上放置規(guī)定的載荷。按照規(guī)定的循環(huán)次數(shù),抬升試件未安裝腳輪或輪子的一端至僅有腳輪與地面接觸。見圖29。GB/T10357.3—XXXX圖29可移動躺椅抬升試驗8試驗報告試驗報告至少包括以下內容:a)執(zhí)行本文件的編號;b)實驗室名稱和地址;c)執(zhí)行試驗的地點(如果不同于實驗室地址);d)試驗報告的唯一標識,包括每一頁的標識和結尾的標識;e)委托人名稱和地址;f)試件的描述和標識,如產品類型和“名稱”、照片等;g)試件接收時的狀態(tài),如:待安裝、安裝好、有缺陷等;h)試件的接收日期;i)執(zhí)行試驗的日期和/或期限;j)試驗所用方法、載荷和力的標識以及溫度和相對濕度(超出第4.1條規(guī)定的范圍時k)授權試驗報告的人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微股東眾籌入股教育培訓機構入股協(xié)議2篇
- 2024版本個人掛靠建筑業(yè)務協(xié)議模板版B版
- 2025標識技術升級改造項目采購合同3篇
- 2024校園交通安全管理合同
- 浙大城市學院《信息化開發(fā)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工商財稅知識培訓課件
- 實體店裝修知識培訓課件
- 評優(yōu)評先制度的建立與運行計劃
- 2024年鍋爐銷售渠道合作協(xié)議
- 環(huán)保行動學生實踐模板
-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2025學年高二(上)期末考試物理試卷(含答案)
- 危急值登記及流程
- 2025寒假 家長會 課件
- 2025年中國國新控股限責任公司招聘2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綠城營銷策劃管理標準化手冊
- 采購部5年規(guī)劃
- 《公路養(yǎng)護安全培訓》課件
- 股東合作協(xié)議書標準范本
- 干法讀書會分享
- 進階練12 材料作文(滿分范文20篇)(解析版)-【挑戰(zhàn)中考】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浙江專用)
- 非營利組織薪酬標準與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