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黑龍江哈爾濱道外區(qū)6月初三押題測試卷(2)化學試題(理工農醫(yī)類)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黑龍江哈爾濱道外區(qū)6月初三押題測試卷(2)化學試題(理工農醫(yī)類)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黑龍江哈爾濱道外區(qū)6月初三押題測試卷(2)化學試題(理工農醫(yī)類)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黑龍江哈爾濱道外區(qū)6月初三押題測試卷(2)化學試題(理工農醫(yī)類)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黑龍江哈爾濱道外區(qū)6月初三押題測試卷(2)化學試題(理工農醫(yī)類)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黑龍江哈爾濱道外區(qū)6月初三押題測試卷(2)化學試題(理工農醫(yī)類)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1.下列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變化,都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A.汽油揮發(fā)、鐵鑄成鍋 B.水受熱沸騰、酒精燃燒C.瓷碗破碎、鋼鐵生銹 D.食物腐敗、動植物呼吸2.在海水所含的元素中,質量分數最高的是()A.氫 B.氧 C.鈉 D.氯3.下列有關NH3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化學名稱是銨氣B.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C.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D.氮、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34.健康的生活離不開化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糖類物質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因此可以大量攝入B.為了保持身材苗條,可以只吃蔬菜和水果C.為了預防貧血,可以適量的食用含鐵元素豐富的食物D.為保持肉制品鮮美,可以在香腸中加過量的亞硝酸鈉5.如圖中的四個圖象分別表示四個變化中的數量關系,下列說法與圖象不相符的是A.將足量的碳酸鎂和氧化鎂固體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B.將鹽酸逐漸加入氧化銅中,n點和m點對應溶液中銅元素質量相等C.向氫氧化鈉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t2℃時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所得溶液中溶劑最少的是a6.正確的化學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圖的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A.稀釋濃硫酸 B.蒸發(fā)食鹽水C.測溶液pH D.套橡膠管7.A、B、C、D表示4種物質,其微觀示意圖見下表。A和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C和D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反應前反應后ABCDA.4種物質均由分子構成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4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A、B、C D.反應前后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8.氫氣燃燒生成水的反應中,發(fā)生變化的是()A.分子種類B.原子種類C.元素種類D.物質總質量9.2019年鋰電池的研究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鋰-空氣”電池是鋰電池的一種,它在無水電解質中反應的原理:2Li+O2Li2O2,說法錯誤的是A.充電時,反應為分解反應 B.充電時,氧元素由游離態(tài)變?yōu)榛蠎B(tài)C.放電時,反應為化合反應 D.放電時,發(fā)生的是氧化反應10.如圖是高溫下某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B.該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沒有變化C.圖中的兩種化合物都屬于氧化物D.該反應所得生成物的質量比為1:111.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與事實不符的是()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B.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變藍色D.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后,瓶口出現白霧12.下列情況中:①煤的燃燒②工業(yè)廢氣的排放③植物的光合作用④動物呼吸作用⑤汽車尾氣的排放。可能引起大氣污染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⑤13.以甲為原料轉化成丙的微觀過程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轉化①中分子和原子的種類都發(fā)生改變B.轉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個數之比為1:1C.乙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丁D.轉化①、②中氮元素的化合價都發(fā)生變化14.O2和CO2總與我們如影隨形,下列關于它們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來滅火B(yǎng).空氣中O2過多無害,而CO2過多會形成酸雨C.它們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D.自然界里它們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轉化15.在試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適量的汽油,振蕩,靜置,觀察到的現象為()A. B. C. 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16.實驗小組用傳感器探究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過程中溫度和pH的變化,測定結果如圖所示。(1)根據圖像判斷,該實驗是將_____(填“稀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2)30s時,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_____。(3)從能量的角度看,該反應屬于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17.(8分)認識酒精燈中的酒精酒精燈是實驗室常用的加熱儀器,所用燃料為酒精,某同學通過觀察、實驗和查閱資料,整理了下列有關酒精的信息:①酒精又名乙醇,化學式為C2H5OH;②通常狀況下,是一種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③易揮發(fā);④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種物質;⑤易燃燒,燃燒能放出大量的熱;⑥常用作燃料,是一種綠色能源;⑦點燃酒精燈,酒精在燈芯處汽化后發(fā)生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描述酒精物理性質的是_____,化學性質的是_____(填序號)。組成酒精的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各種“酒”中均含酒精(乙醇),假酒中因含少量甲醇(CH3OH),飲用后使人中毒,輕者失明,重者死亡,乙醇和甲醇性質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酒精易揮發(fā),因此酒精燈不用時應蓋上燈帽,酒精揮發(fā)發(fā)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該過程中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是_____。a.酒精分子的運動速率b.酒精分子的構成c.酒精分子之間的排列方式d.酒精的化學性質e.酒精分子之間的間隔f.酒精分子的能量g.酒精分子的質量寫出酒精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某同學僅用干燥的燒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證明了點燃酒精燈時,酒精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該同學的實驗方法是:_____。下列儀器不能用酒精燈加熱的是_____。A燃燒匙B試管C量筒D蒸發(fā)皿用分子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小組同學利用實驗室中的酒精和水探究分子的性質,如圖,在小玻璃藥瓶中注入約一半體積的水,再向瓶中加入滴有藍墨水的酒精,塞上瓶塞,液體液面處于a處,用手指堵住塑料管口,上下顛倒玻璃瓶,使兩種液體充分混合后,發(fā)現塑料管內液面下降至b處以下,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把液面下降至b處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熱水的燒杯中,發(fā)現塑料管內液面上升,緊接著將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燒杯中,塑料管內液面又下降,說明_____。18.(8分)化學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硏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卮鹣铝袉栴}:圖1所示,X是______;汞、硫酸銅和二氧化碳三種物質中,由離子構成的是______(寫化學式)。圖2是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中C處應填入的化學式為______;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寫名稱)。在銅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半水煤氣實現CO的轉化,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①該反應的比學方程式為______。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A反應前后碳元素化合價沒有改變B該反應中,每1份質量的A與1份質量的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份質量的C和1份質量的DC在該反應前后銅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發(fā)生改變D四種物質A、B、C、D中有兩種氧化物四、探究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9.0分)19.(8分)這學期,小亮和班級的兩名同學主動承擔了維護班級花壇的工作。前不久,他們發(fā)現有部分花的葉面出現了枯黃的現象,便及時向花壇里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并不明顯,他們決定用所學的化學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收集資料]作物葉色枯黃,他們選擇施用________(填“氮”“磷”或“鉀”)肥是正確的。前一段時間他們曾用熟石灰(化學式為_______)對花壇中的_______性土壤進行改良。近一個星期一直無雨,氣溫較高。通過查閱資料,小亮和同學們知道:含NH4+的鹽受熱或與堿混合,會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氨氣的水溶液呈堿性。[提出假設]太陽的曝曬、氣溫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熟石灰與化肥反應也可使肥效流失。[設計并進行實驗]小亮取少量這種化肥置于試管中加熱,并在試管口放一條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紅色石蕊試紙無變化。另取少量這種化肥與熟石灰混合,聞到________氣味。[結論]由以上第二個實驗中的現象,小亮得出肥效流失與_________有關。[反思與應用]小亮進行的第一個實驗中,紅色石蕊試紙無變化,這與查閱資料給出的信息不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參與了小亮和同學們的探究活動,想必你也一定受到啟發(fā),請你對小亮保存剩余化肥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1、D【解析】

A、汽油揮發(fā)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鐵鑄成鐵鍋只是形狀發(fā)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水受熱沸騰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酒精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誤;C、瓷器破碎只是形狀發(fā)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鋼鐵生銹生成了一種紅棕色的新物質鐵銹,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所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錯誤;D、食物變質有菌類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動植物呼吸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正確。故選D。2、B【解析】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水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所以在海水所含的元素中,質量分數最高的是氧元素。故選:B。3、C【解析】

A.該物質是氨氣,故錯誤B.化合物中,氫元素顯+1價,設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1)×3+x=0,則x=-3,故錯誤;C.氨氣是由氨氣分子構成的,故正確;D.NH3中,氮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1×3)=14:3,故錯誤。故選:C。4、C【解析】

A、糖類物質為我們身體提供能量,但攝入大量糖,會導致體內脂肪過多,引起肥胖;長期過多,引起高血糖,甚至會引起糖尿病,故不符合題意;B、蔬菜和水果提供豐富的維生素,但無法提供蛋白質,因此,為了保持身材苗條,只吃蔬菜和水果,人體的營養(yǎng)就不均衡了,故不符合題意;C、鐵元素可以預防貧血,因此,為了預防貧血,可以適量的食用含鐵元素豐富的食物,故符合題意;D、亞硝酸鈉能致癌,為保持肉制品鮮美,不可以在香腸中加過量的亞硝酸鈉,故不符合題意,故選C。5、C【解析】

A、相同質量、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的氯離子質量相等,將足量的碳酸鎂和氧化鎂固體分別加入鹽酸完全反應,所得的氯化鎂的質量相等,碳酸鎂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為:MgCO3+2HCl=MgCl2+H2O+CO2↑,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為:MgO+2HCl=MgCl2+H2O。若生成等質量的氯化鎂,則實際參與反應的碳酸鎂與氧化鎂的質量比為84:40,說法與圖像相符;B、將鹽酸加入到氧化銅中,鹽酸和氧化銅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而隨著鹽酸的滴加,氧化銅會逐漸減小至消失,直到稀鹽酸過量。n點對應的拐點,即稀鹽酸和氧化銅反應恰好結束的時刻。m點對應的是稀鹽酸滴加過量的狀態(tài)。而無論稀鹽酸是否過量,溶液中銅元素的質量始終不變,說法與圖像相符;C、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稀硫酸和硝酸鋇反應生成硝酸和硫酸鋇沉淀。所以當滴入稀硫酸,就會產生沉淀物,所以沉淀物的起始點為0,說法與圖像不相符;D、t2℃時,a物質的溶解度最大,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a的溶液中溶劑質量最小,降溫到t1℃時溶劑質量不變,因此所得溶液中溶劑最少的是a的溶液,說法與圖象相符。故選C。6、C【解析】

A、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不符合題意;B、蒸發(fā)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不符合題意;C、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插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符合題意;D、導管連接膠皮管時,先把導管一端濕潤,然后稍用力轉動使之插入膠皮管內,不符合題意。故選C。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插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7、B【解析】

A、由四種物質的分子結構模擬圖,4種物質均由分子構成,故該說法正確;

B、該反應的反應物中沒有單質,因此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故該說法不正確;

C、4種物質中A、B、C三種物質都兩種元素組成且含氧元素的氧化物,故該說法正確;

D、反應前B物質NO中N元素呈+2價而反應后N2中N元素為0價,因此反應前后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故該說法正確。

故選:B。8、A【解析】

A、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故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變化,故正確;B、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都不發(fā)生變化,故錯誤;C、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元素的種類、質量不變,故錯誤;D、化學變化的過程中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故錯誤。故選A。9、B【解析】

A、充電時,該反應為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故A正確;B、充電時,參加反應的Li2O2屬于化合物,其中的氧元素是以化合態(tài)的形式存在,生成的氧氣是單質,氧元素以游離態(tài)形式存在,反應過程中氧元素由化合態(tài)變?yōu)橛坞x態(tài),故B錯誤;C、放電時,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化合反應,故C正確;D、放電時,反應中的氧元素、鋰元素化合價發(fā)生改變,該反應是氧化反應,故D正確。故選B。10、C【解析】

由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為水在高溫條件下與單質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OCO+H2;A、該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了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不屬于分解反應,選項錯誤;B、在碳單質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0,在CO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2,氫元素在水中是+1價,在氫氣中是0,該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變,選項錯誤;C、由上圖可知,CO和H2O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且有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選項正確;D、生成物的質量比為:(12+16):(1×2)=14:1,選項錯誤,故選C。分解反應是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多種物質,其特點是“一變多”。11、C【解析】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選項A正確;B、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放熱,選項B正確;C、二氧化碳和水反應能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選項C錯誤;D、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揮發(fā)出來的氯化氫氣體和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鹽酸小液滴,懸浮在空氣中,在瓶口出現白霧,選項D正確。故選C。在描述物質燃燒的現象時,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煙和霧、實驗結論和實驗現象的區(qū)別。12、B【解析】

化石燃料的燃燒、工廠廢氣排放、汽車尾氣等都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和粉塵。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氣,不是空氣污染物,動植物的呼吸,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屬于大氣污染物。故選B。13、D【解析】

由圖可知,轉化①的化學方程式為:,轉化②的化學方程式為:。【詳解】A、由圖可知,轉化①中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原子的種類不變,不符合題意;B、轉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個數之比為:4:6=2:3,不符合題意;C、乙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丁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乙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丁,不符合題意;D、轉化①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由0轉化為-3,轉化②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由-3價轉化為+2價,化合價都發(fā)生了變化,符合題意。故選D?;衔镏性氐馁|量分數=;14、B【解析】

A、氧氣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故氧氣能做助燃劑,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正確;B、空氣中氧氣過多會加快物質的氧化,二氧化碳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錯誤;C、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比空氣大,均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正確;C、植物光合作用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呼吸作用能將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正確。故選B。15、B【解析】

汽油能溶解碘,形成溶液,根據溶液的均一性、穩(wěn)定性特征,且碘呈紫黑色,故選B。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16、氫氧化鈉溶液HCl和NaCl放熱【解析】

(1)圖像中pH值的變化是從小于7增大到大于7,則原溶液顯酸性,向其中加入堿性溶液,則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稀鹽酸中。故答案為:氫氧化鈉溶液;(2)30s時,溶液的pH<7,溶液顯酸性,說明此時鹽酸是過量的,則溶液中的溶質除了有反應生成的氯化鈉,還有未反應的氯化氫。故答案為:HCl和NaCl;(3)根據溫度變化圖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逐漸升高,則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故答案為:放熱。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17、②③④⑤12:3:8(或24:6:16)分子構成不同(或結構不同,或構成兩者的分子不同,答組成和結構不同不給分)物理bdg灑精+氧氣二氧化碳+水在酒精燈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燒杯,觀察現象(或燒杯內壁出現水珠)過一會將燒杯迅速倒過來,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觀察現象(或石灰水變渾濁。)【答題空10】C分子間有間隔,溫度高分子間隔大,溫度低分子間隔小(分子間隔大小與溫度有關)【解析】本題通過酒精的變化考查了物質的性質判定,根據化學式進行質量比的計算,文字表達式的書寫,水和二氧化碳的檢驗,微粒的共性,綜合性強,難度不大,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1)②通常狀況下,是一種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③易揮發(fā);④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種物質;描述的是酒精物理性質。⑤易燃燒,燃燒能放出大量的熱,描述的是酒精化學性質。所以描述酒精物理性質的是②③④,化學性質的是⑤;(2)組成酒精的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12×2):(1×6):(16×1)=24:6:16=12:3:8,乙醇和甲醇性質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或結構不同,或構成兩者的分子不同);(3)酒精揮發(fā)只是酒精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該過程中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是酒精分子的構成、酒精的化學性質、酒精分子的質量,故答案是bdg;(4)酒精燃燒時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達式是:酒精+氧氣二氧化碳+水(5)某同學僅用干燥的燒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證明了點燃酒精燈時,酒精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該同學的實驗方法是:在酒精燈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燒杯,觀察現象(或燒杯內壁出現水珠),過一會將燒杯迅速倒過來,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觀察現象(或石灰水變渾濁);(6)燃燒匙、試管、蒸發(fā)皿都能用酒精燈加熱,量筒不能用酒精燈加熱,故選C。

(7)液面由a下降至b,說明了分子間有間隔;把液面下降至b處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熱水的燒杯中,發(fā)現塑料管內液面上升,緊接著將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燒杯中,塑料管內液面又下降,說明了溫度高分子間隔大,溫度低分子間隔小(分子間隔大小與溫度有關)。點睛:性質在描述時一般有“能”“會”“可以”“易”等字眼,而變化在描述上沒有上述字眼。18、原子水分子C【解析】

(1)圖1所示,X能構成單質,能與分子和離子相互轉化,所以X是原子;汞、硫酸銅和二氧化碳三種物質中,汞是由原子構成,硫酸銅由離子構成,化學式為CuSO4,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構成的。(2)圖2是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根據反應原理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