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2024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原卷版)_第1頁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2024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原卷版)_第2頁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2024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原卷版)_第3頁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2024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原卷版)_第4頁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2024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

習題訓練

一'選擇題

i.葉片的結構中,含葉綠體最多的部位是()

A.海綿組織B.柵欄組織C.表皮D.葉脈

2.如圖,將天平已平衡的實驗裝置放置于陽光下照射3小時后,發(fā)現天平明顯向右傾斜,產生這一現象的

A.蒸騰作用B.運輸作用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

3.下列有關綠色植物蒸騰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蒸騰作用可以促進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向上運輸

B.植物體內“水往高處流”,其動力主要來源于蒸騰作用

C.陰天移栽植物,是為了降低蒸騰作用的強度,減少水分的流失

D.蒸騰作用主要是受氣孔開閉的影響,而與溫度和陽光無關

4.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綠化顯得尤為重要,在樹木移栽的過程中有時需要去掉部分枝葉并

帶土坨移栽,為了增加成活率,綠化工人還要給樹木打針輸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帶土坨移栽樹木是為了保護根毛,增加成活率

B.綠化工人給樹木輸液輸入的是水和無機鹽等營養(yǎng)物質

C.樹木移栽去掉部分枝葉的目的是減少植物的蒸騰作用

D.樹木輸液針頭應插入植物的保護組織

5.某同學進行“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時,觀察到的菠菜葉片橫切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葉片由1、2、4、5組成

B.圖中3的細胞內含有較多的葉綠體

C.4的張開與閉合由5保衛(wèi)細胞控制

D.多數植物的葉片通過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下表皮少

6.小明想觀察葉片的氣孔,他最好選用葉片的()

A.上表皮B.葉肉C.下表皮D.葉脈

7.植物的葉片一般正面比背面的顏色要深一些,這是因為()

A.接近上表皮的柵欄組織含有較多的葉綠體

B.接近上表皮海綿組織含有較多的葉綠體

C.接近下表皮的柵欄組織含有較多的葉綠體

D.接近下表皮海綿組織含有較多的葉綠體

8.“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綠色植物通過參與水循環(huán)進而改善環(huán)境,原因不包蘋.(

A.通過蒸騰作用提高空氣濕度,增加降水

B.植物的莖葉承接雨水,減緩對地面的沖刷

C.地表的枯枝落葉吸納雨水,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

D.綠色植物可以阻擋灰塵,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

9.常在陰天或傍晚移栽植物,并去掉部分枝葉,都是為了()

A.降低光合作用B.降低蒸騰作用

C.減少水分吸收D.增加水分吸收

10.下列關于移栽樹木的操作,不可取的是()

A.保留全部枝葉B.選擇在陰天移栽

C.根部帶土移栽D.向樹干打針輸液

11.結合如圖綠色植物葉的橫切面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低溫干燥

A.②中篩管運輸的水分主要用于蒸騰作用

B.①和⑤屬于上皮組織,③和④屬于營養(yǎng)組織

C.綠色植物的葉屬于營養(yǎng)器官

2

D.⑥主要分布在上表皮,是“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

12.在炎熱的夏季,像蘭草這樣的草木花卉要放進涼棚,并經常向葉面噴霧水。以上措施的目的不包括()

A.降低周圍溫度,減弱蒸騰作用,防止萎蕉

B.降低陽光照射的強度,減弱蒸騰作用,防止萎蕉

C.增大周圍空氣濕度,減弱蒸騰作用,防止萎蕉

D.噴霧水以補充植物體內水分,防止萎蕉

13.如圖天平兩端托盤上各放置一個盛水的燒杯,杯內都插著一根樹枝,且兩根樹枝上的葉子數目不等,

開始時天平兩端平衡,后將裝置移至陽光下照射,經過一段時間后,天平右邊將下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杯內水分的蒸發(fā)量不等

B.兩邊樹枝呼吸作用的強度不等

C.兩邊樹葉蒸騰作用散失的水量不等

D.兩邊樹枝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不等

14.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某種陸生植物葉的上下表皮(ab表示細胞)。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甲是上表皮B.a能進行光合作用

C.乙從結構層次上屬于器官D.b能進行光合作用

15.在植樹節(jié)種樹時,為了提高樹苗的成活率,應采取的措施有()

①帶土移栽;②剪去部分枝葉移栽;③在炎熱的中午移栽;④樹苗種下后馬上大量施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6.下列為四個實驗裝置,若要驗證葉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應選用的組合是(

塑料袋

甲乙丙丁

A.甲和丁B.甲和丙C.乙和丙D.丙和丁

17.某同學在做“觀察葉片結構”的實驗,看到的菠菜橫切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結構②中含有較多的葉綠體B.結構③可以進行物質的運輸

C.結構①比結構④氣孔數量多D.結構⑤是氣體交換的“門戶”

18.在構成葉片的細胞中,不含葉綠體的是(

A.保衛(wèi)細胞B.表皮細胞

C.葉肉細胞D.構成柵欄層的細胞

19.陣雨過后,蓮花的葉上常有水珠滾動,水分不能滲透到葉片內部,與此現象關系最密切的結構是()

A,表皮的角質層B.表皮的氣孔

C.柵欄層D.海綿層

20.在制作葉片臨時切片時,正確的切片方法是()

A.迅速地一次切割B.緩慢地切割

C.緩慢地來回切割D.迅速地來回切割

21.下列關于植物對水循環(huán)的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植物的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濕度,促進降雨

B.植物蒸騰作用會散失大量水分,這是一種浪費

C.樹林中的枯枝落葉能吸納大量雨水,補充地下水

D.植物的莖、葉能承接雨水,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

22.下列關于葉片結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

4

B.葉片由葉肉、表皮和葉脈三部分組成

C.葉片的葉肉屬于分生組織

D.葉脈具有輸導作用

23.大樹底下好乘涼,那是因為植物的蒸騰作用()

A.促進了根對水分的吸收B.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運輸

C.降低了植物體表面的溫度D.提高了大氣濕度,增加了降水

24.下列關于植物吸收、運輸和散失水分的敘述,錯誤的是()

A.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qū)

B.植物吸收水分的動力來自呼吸作用

C.植物吸收的水分通過導管運輸

D.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過葉片散失

25.下圖是某小組的探究實驗裝置,其中分析不正確的是()

A.一段時間后2號袋內的水分較多,1號袋內的水分較少

B.1與2號作對照,實驗變量是葉

C.1和2號錐形瓶內的水都沒有變化

D.如果在2號錐形瓶中加入幾滴紅墨水,一段時間后可以看到葉脈呈現紅色

二'讀圖理解題

26.一株植物中含有多種細胞,它們形態(tài)各異,有利于完成各自的功能。圖中①②表示植物細胞結構,請

據圖回答:

(1)圖甲葉肉細胞內含有大量的[①],是植物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的場所。

(2)圖乙保衛(wèi)細胞能控制的開合,從而調節(jié)蒸騰作用的強弱。

(3)圖丙花瓣細胞中的[②]中含有紅色色素,使花瓣鮮艷美麗。

(4)圖丁表示根尖區(qū)的表皮細胞,其一部分向外突出,有利于吸收水和無機鹽。

(5)細胞的生活是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tǒng)一,圖中的植物細胞都是在(填結構名稱)的控

制下進行生命活動的。

27.如圖,A是水分由根表皮向導管流動時經過的途徑,B是內皮層細胞的放大,請根據圖形回答下列問題:

A

(1)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在根的成熟區(qū)有大量的[1]。

(2)根毛細胞之所以能夠吸水,是因為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周圍土壤溶液的濃度.土壤溶液

中的水分通過細胞壁、、細胞質進入根毛細胞的中,同樣道理水分會進入到根內的各

層細胞。

(3)根尖成熟區(qū)上部的一些細胞發(fā)生分化,上下細胞間失去橫壁,形成⑵。

(4)如果一次施肥過多,肥料中的溶解后,就會使土壤溶液濃度大大增加,甚至會大于根毛細

胞的細胞液濃度,這樣根不但不能吸水反而會,使植物萎德甚至死亡,造成“燒苗”。

三、資料分析題

28.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近年來,我國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長春市周邊地區(qū)適合建造溫室大棚種植有機蔬菜。為

了提高蔬菜產量,農業(yè)技術人員給出了一系列建議:移栽蔬菜幼苗時根部要帶個土團。移栽植物時,要選

擇陰雨天或傍晚移栽,去掉部分葉片。要進行合理密植,夜間、陰雨天采用人工照明。將大棚與豬舍,雞

舍連通,便于施農家肥。夜間,大棚要掀開一角,降低內部溫度。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很多地區(qū)快速脫

貧。

(1)移栽蔬菜幼苗時,根部帶個土團的目的是保護幼根和o

(2)移栽植物時,要選擇陰雨天或傍晚移栽,去掉部分葉片,是為了降低作用。

(3)合理密植,夜間和陰雨天采用人工照明都是為了提高的效率。

(4)種植蔬菜要適量施肥,肥料為植物的生長提供0

(5)夜間,大棚降低溫度是為了抑制植物的,減少有機物的消耗。

29.請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據科學家實驗:一棵25年生天然樹木每小時可吸收150毫米降水,22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時可吸收300毫

6

米降水,裸露地每小時吸收降水僅為5毫米.林地的降水有65%為林冠截留或蒸發(fā),35%變?yōu)榈叵滤?;?/p>

在裸露地面,約為55%的降水變?yōu)榈乇硭魇В?0%暫時保留或蒸發(fā),僅有5%滲入土壤.林地涵養(yǎng)水源的

能力比裸露地高7倍.據專家測算,一片10萬畝的森林,相當于一個二百萬立方米的水庫.

(1)樹木能吸收大量降水的結構是,它與吸水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有.

(2)植物能大量吸水的動力來自于,這種功能進行的主要部位是.

(3)通過學習,你認為森林的主要作用是(至少答出三點):.

(4)看了這個資料,你有何感想?.

四、實驗探究題

30.實驗探究:植物的葉片能夠散失水分,進而可以影響周圍環(huán)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某生物小組利用課

余時間完成了“植被對環(huán)境濕度的影響”探究活動。以下是他們的探究方案,請成相關問題。提出的問題

是:?

作出假設:不同植被對環(huán)境的濕度有影響。

制訂并實施計劃:用干濕計在同一天的早晨、中午、傍晚三個時間段分別測量裸地、草坪、灌木叢的環(huán)境

濕度(每次測量10分鐘),每地測三個時間段,取平均值記錄在表格中。

時間①裸地②草坪③灌木叢

早晨68.2%72.8%81.3%

中午18.5%27.2%48.7%

傍晚44.2%55.6%66.7%

平均值43.6%51.9%65.6%

①上述實測地點中,記錄的(填“裸地”、“草坪”或“灌木叢”)組數據起著對照作用。

②此探究實驗的變量是(填“濕度”、“地點”、“植被情況”或“時間”)。

③測量灌木叢的空氣濕度時,干濕計應懸掛在的位置。

④在測量不同植被環(huán)境的空氣濕度時,對每個實測地點,要記錄3個數據的平均值,這樣做的目的

是。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①根據數據可以看出,空氣濕度最大的地點是。

②早、中、晚不同時間里,空氣濕度最大的時間是。

③以上分析和表格記錄的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表達與交流:

①通過此探究可以證明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是0

②如果實驗當天有霧,對實驗結果(填“有”或“無”)影響。

五'綜合應用題

31.城市綠化植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