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黑龍江省綏化市普通高中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是某一機構的示意圖(局部),據此判斷這一機構最有可能是A.宣政院 B.內閣 C.鴻臚寺 D.理藩院2.公元前4世紀,德謨斯梯尼曾多次擔任雅典重要官職,經常發(fā)表演說,在公民大會提出議案。他曾資助城邦購買糧食、修筑城垣,出資贖回被俘公民,先后承擔了5次艦船捐、2次宴會捐、2次合唱捐。這反映出當時雅典A.面臨嚴重財政困難 B.金錢左右城邦民主制度C.頻繁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 D.政治人物重視公共利益3.1947年美國提出的“歐洲復興計劃”為西歐14個國家所接受。雙方約定,美國提供的美元必須用來購買美國的援歐物資,所有受援國應對美國在關稅、貿易限制和國內市場方面給予一定的優(yōu)惠。從材料看,美國這樣規(guī)定的出發(fā)點是A.恢復西歐經濟B.穩(wěn)固資本主義C.打開西歐市場D.遏制共產主義4.顧炎武認為:“所謂天子者,執(zhí)天下之大權者也。其執(zhí)大權奈何?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而權乃歸之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權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權乃益尊。”由此可見,顧炎武①主張逐級分權②強調“經世致用”的價值③提出“循天下之公”④反對君主專制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廷寄交片依葫蘆,萬端政務效葫蘆”反映的是A.明朝內閣強化皇權 B.清朝內閣形同虛設C.清軍機處強化皇權 D.明朝廠衛(wèi)強化皇權6.民國初年到1920年,中國工業(yè)增長速度達到年均8%;1927~-1936年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另一個黃金十年。這兩個時期中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的共同原因是A.列強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B.國內政治局面的穩(wěn)定C.政府扶持國民經濟的發(fā)展D.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7.二戰(zhàn)結束后,毛澤東提出了“兩個陣營”“一個中間地帶”理論,認為美蘇之間或早或遲會達成某種妥協,但“中間地帶”國家并不需要因此放棄自己的斗爭而隨之實行妥協。由此可知,中國共產黨A.正確估計了敵我斗爭形勢 B.已有獨立自主的外交思想C.認識到第三世界的重要性 D.與蘇聯結盟出于迫不得已8.麥迪遜在1787年2月的一封信中指出:“一般來說,我覺得有思想的人士對于新制度的希望遠不及對于現制度的絕望之甚。的確,現制度不但沒有人們加以擁護,而且不值得加以擁護。如果沒有非常有力的支持,它馬上就會崩潰下去。”這反映出麥迪遜A.致力于革除聯邦體制弊端 B.極力維護和挽救邦聯體制C.對建立聯邦體制缺乏信心 D.改變松散邦聯體制的決心9.最早溝通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運河開鑿于A.戰(zhàn)國時期 B.秦朝 C.漢朝 D.隋朝10.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議會改革是英國19世紀民主政治發(fā)展進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擴大了工業(yè)資產階級權利,1867年改革使小資產階級和工人上層獲得選舉權,1884年改革賦予農業(yè)工人選舉權利。上述現象反映了19世紀的英國A.改革是推動民主政治發(fā)展的唯一方式B.全體人民的普選權得以實現C.工業(yè)革命的深入開展D.民主進程滯后于經濟發(fā)展11.“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鄙鲜霾牧戏从沉薃.洋務運動中的新氣象 B.戊戌變法產生的社會變化C.民國初年的社會風貌 D.新中國建立以來的社會變化12.1906年,孫中山等人在《同盟會宣言》中規(guī)定分“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個相互嬗進的時期,以漸趨實現“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1924年,國民黨在其“一大”宣言中,強調國民革命運動必須聯合工農才能取得勝利。這表明A.工農群眾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B.國民革命性質發(fā)生嬗變C.孫中山的政策趨向工農群眾 D.民主革命內涵不斷豐富13.1493年,哥倫布完成第一次遠航以后,帶回了他在新大陸采集的“印第安人文明之花”的玉米、甘薯和馬鈴薯等高產農作物并廣泛種植,極大地緩解了饑荒對舊大陸人類生存的威脅。據此理解正確的是A.哥倫布是徹底解決亞歐大陸?zhàn)嚮膯栴}的有功之臣B.新航路的開辟密切了美洲和歐洲的經濟聯系C.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的形成D.新航路的開辟證實了地圓學說14.“他是真主,是獨一的主;真主是萬物所仰賴的?!迸c材料所體現宗教的興起時期相當的是A.中國大唐盛世時代B.雅利安人入侵印度C.雅典伯利克里時代D.羅馬疆域達到頂峰15.1956年勞動部工資局在調研天津國營企業(yè)工資改革時。對當地以質量獎、安全生產獎取代年終雙薪制、考勤獎制的做法極為贊賞。這是因為這些措施A.有利于節(jié)約財政支出B.提升了工人的責任心C.有助于改善員工待遇D.縮小了工人收入差距16.孫中山說:“前代革命…只以驅除光復自任,此外無所轉移。我等今日與前代殊,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外,國體民生,尚當與民變革。雖經緯萬端,要其一貫之精神,則為自由、平等、博愛。故前代為英雄革命,今日為國民革命?!毕铝羞x項對材料解讀最準確的是A.第一次提出中國近代國民經濟變革的方案B.其思想體系體現了建立君主立憲制的意識形態(tài)C.“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三民主義的核心D.蘊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的內容17.社會的相對穩(wěn)定、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升、新式海軍的建成等,給晚清當政者及相當一批人造成“中興”之感。中國近代的這一場“中興”A.實踐了“實業(yè)救國”的思想B.得益于清政府的政治改革C.避免了中國被瓜分的命運D.發(fā)展中醞釀著更大的危機18.1938年至1945年,國民政府建立起一整套從營造、入祀、公祭、日常管理到調查統(tǒng)計的國家忠烈祭祀制度。普設“忠烈祠”涵蓋了國民政府所認可的辛亥以來所有烈士但以抗日烈士為主。這一制度設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強對意識形態(tài)的控制 B.激發(fā)國人的抗戰(zhàn)精神C.促進對辛亥革命的研究 D.維護國民黨一黨專政19.《十二銅表法》中規(guī)定:“對喪事不宜過份鋪張……火葬用的木柴,不得用斧削光。埋葬或火化時,死者的喪衣以三件為限。紫色的以一件為限,奏樂的人以十名限。出喪時,婦女不得抓面毀容,也不得無節(jié)制地嚎哭?!边@表明《十二銅表法》A.宜揚神權迷信色彩 B.維護貴族特權利益C.內容廣泛條文明晰 D.推動風俗文明進步20.創(chuàng)作于1595年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講述了男女主人公羅密歐與朱麗葉在面對因家族恩怨愛情受阻的情況下,用愛、用自我的獻身化解了兩家的仇恨。該作品A.體現人文主義價值取向B.揭露資本主義黑暗C.摧毀天主教會精神獨裁D.宣揚天賦人權理念21.康德曾說:“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別的東西,而且還確乎是一切可以稱之為自由的東西之中最無害的東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彼u價的是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啟蒙運動 D.馬克思主義22.如表是20世紀世界局部戰(zhàn)爭與武裝沖突次數統(tǒng)計,是根據學者研究整理而成,據此可以說明20世紀80年代29場國與國之間:19場,占66%國內沖突:10場,占34%1990-1994年18場國與國之間:3場,占17%國內沖突:15場,占83%A.世界整體發(fā)展形勢日趨緩和B.國際格局變動導致國內矛盾激化C.兩極格局有效維護了世界和平D.軍事大國不再是武裝沖突的主角23.某同學課堂演講提綱只寫了幾個地名,據此推測該同學演講的主題可能是A.紅軍長征 B.敵后抗日 C.國共合作 D.北伐戰(zhàn)爭24.當我國處于下圖所示的歷史時期時,西歐社會正處于A.希臘“古典時代”B.羅馬共和國時期C.即將步入中世紀D.文藝復興時期25.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正式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原則;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當時這兩部憲法的頒布和修訂A.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B.為撥亂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據C.確立了新型國家的架構D.為經濟建設提供了法律依據26.在宋朝的官方史書中,聲稱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之前,是沒有預謀的。但是,近代許多史學家認為,從趙匡胤即位后竟無須再出征遼兵即“自行遁去”、《遼史》也沒有“是年南寇”的記錄以及京師汴梁在兵變前不久即謠傳“點檢作天子”、再加上現成黃袍之預備、禪位詔之事先草擬等,說明陳橋兵變是有預謀的政變。這表明A.歷史的真相無法搞清楚B.歷史記述帶有一定的主觀意識C.歷史的真相是無法掩蓋的D.宋朝的官方史書沒有真實內容27.“在進行歷史研究時,人們往往迷戀于尋找單一的原因,便錯誤地將原因歸結于某一個,這樣就成為一種價值判斷?!边@一主張強調歷史研究應()A.抓住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B.分清歷史事件的主次原因C.多角度地認識和考察歷史D.以正確的價值判斷為起點28.現代西方學者用三個“G”來概括新航路開辟的動機。即上帝(God)、榮譽(Glory)和黃金(Gold)。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對黃金的狂熱追逐②開發(fā)土地資源③向海外傳播基督教④弘揚騎士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9.單雄信(隋末農民起義軍將領)的形象多變?!杜f唐書》記載:“單雄信者……少驍健,尤能馬上用槍,密軍號為‘飛將’。”在宋代,《資治通鑒》完全否定了單雄信,而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里又把單雄信尊為神靈,民眾為他立廟。這說明A.正史比文學作品更接近歷史真相B.人物形象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模糊C.記述者的立場往往影響歷史評價D.儒學地位的變化混淆了評價標準30.下圖是《全球通史》中“新興西方的世界(1763年)”插圖,出現圖中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開辟B.英國殖民帝國的崛起C.工業(yè)革命D.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以下是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的部分目錄:第六編新興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22章西歐的擴張:伊比利亞階段,1500—1600年第23章西歐的擴張:荷蘭、法國、英國階段,1600—1763年第24章俄國在亞洲的擴張第25章全球統(tǒng)一性的開始第七編西方據優(yōu)勢地位時的世界,1763—1914年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全球化視野,為第七編擬寫一個子目,并對其進行概述和評價。(要求:子目簡潔、概述準確、評價科學合理)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宋代整體社會經濟引人矚目的發(fā)展,可被喻為中國歷史上從傳統(tǒng)向近代轉變的首次啟動。宋代城市發(fā)展突破原有政治和軍事性質的限制,經濟和社會功能顯著增強。城市商業(yè)突破地域和時間限制,近代型城市風貌已可初見端倪。當時整個大宋國的海岸線,北至膠州灣,中經杭州灣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廣州灣,再到瓊州海峽,都對外開放,與西洋南洋諸國發(fā)展商貿,宋代貨幣,幾乎成為“國際貨幣”。歷代盛行的官營作坊,在明清時期受到沖擊。江南城鎮(zhèn)附近農戶不事農耕,“盡逐綾綢之利”,漸成風尚。僅蘇州絲織業(yè)中受雇于私營機房的織工就有數千人,是官局的兩三倍。明初以銅錢、紙鈔為法定貨幣,白銀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紙鈔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漸至名存實亡,銅錢則因幣材缺乏,鑄幣量難以滿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中國精美的絲瓷等商品通過幾條航線大批輸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銀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一個以白銀為中心的全球貿易網絡逐步形成,大量流入中國的白銀彌補了國內銀礦不足的缺陷。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時,即規(guī)定賦稅折銀征收,說明民間使用白銀已較普遍。清朝用銀之勢也已不可遏制。——摘編自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材料二1550年后,由入股組成的企業(yè)在英國和尼德蘭普遍確立起來。1553年,英國成立了第一個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16世紀,近代商品和證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蘭出現。在相對較弱的封建王權與人文精神的蘇醒的背景下,商業(yè)革命極大地推動了西歐商業(yè)資本的發(fā)展,成為“促使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的一個主要因素”?!R世力《世界史綱》(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宋朝和明清時期“商業(yè)革命”的表現。(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商業(yè)革命與西方商業(yè)革命的不同。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盧浮宮的歷史始于13世紀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檔案和珍寶的城堡。14世紀,被查理五世改為王宮并進行擴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來,即便擴建,盧浮宮仍不足以體現王權的尊嚴與榮光。于是,他斥巨資新建凡爾賽宮,盧浮宮不再是法國政治中心,但依舊是王室收藏藝術珍品的地方。1791年,國民議會宣布盧浮宮既是王室居所,也是匯集科學、藝術的紀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場所。次年,國民議會進一步宣布,盧浮宮將屬于大眾,成為公共博物館。1793年,盧浮宮正式向公眾開放。19世紀初,盧浮宮的擴建規(guī)??涨埃谀闷苼龅臇|征西伐中,被征服國家的大量藝術珍品變?yōu)楸R浮宮的藏品?;F盧戰(zhàn)役失敗后,約有5000件藝術品物歸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奪而來的藝術珍品留在了盧浮宮。第三共和國時期,共和派特別重視利用各種平臺與途徑開展公民教育。為此,他們通過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導人民》之類的作品,將盧浮宮打造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場所。——據呂一民《盧浮宮:“法國的象征與驕傲”》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貴文物以各種方式流出宮外。后來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員會在組織點查清宮物品時,發(fā)現清室復辟的企圖。為杜絕這一妄想,委員會認為必須迅速成立故宮博物院。1925年,故宮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宮成了故宮,終于向平民百姓開放。此后,國民政府組織人員整理、刊布清宮檔案,共出版各類檔案書刊達50余種,300多冊,1200萬字,同時也產生了我國近代第一批從事歷史檔案工作的專業(yè)隊伍??箲?zhàn)爆發(fā)后,故宮博物院數十萬件文物,歷時十余年,行程數萬里,南移西遷,文物基本無損,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化遺產保護的奇跡。新中國成立前夕,故宮部分文物被轉運。1965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國有了兩個同根同源的故宮博物院。1995年,兩岸故宮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國寶薈萃》,故宮在兩岸文化交流中發(fā)揮了特殊的作用?!獡嵭理怠豆蕦m博物院80年》(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8—19世紀盧浮宮博物館的主要變化,并簡析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故宮博物院成立的意義,并簡述抗戰(zhàn)迄今故宮博物院的歷史沿革。(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故宮博物院與盧浮宮博物館在人類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上所做出的共同貢獻。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從圖中機構負責歸檔漢、滿、蒙等民族事務,設有俄羅斯館、木蘭圍場和喇嘛印務館等,可以推理出其為清代負責管理民族事務的理藩院,D項正確;宣政院是元代的中央機構,與“木蘭圍場”等不符,A項錯誤;明清內閣的職權范圍始終不明朗,B項錯誤;清代負責外交、禮儀的鴻臚寺內,不會出現喇嘛印務館、“木蘭圍場”等事務,C項錯誤。2、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德謨斯梯尼作為政治人物積極承擔社會義務,重視公共利益,因此D選項正確;積極承擔城邦公共支出不能說明雅典財政困難,A選項錯誤;B選項中“左右”一詞表述絕對,材料并未體現,排除;材料并未體現當時雅典頻繁發(fā)動戰(zhàn)爭的內容,C選項錯誤。故選D。3、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購買美國的援歐物資”“對美國在關稅、貿易限制和國內市場方面給予一定的優(yōu)惠”可知馬歇爾計劃強調的是美國在西歐的商業(yè)利益,材料沒有涉及恢復西歐經濟的信息,故A項錯誤;材料未體現美國從穩(wěn)固資本主義出發(fā),故B項錯誤;根據“對美國在關稅、貿易限制和國內市場方面給予一定的優(yōu)惠”看出美國是為了打開西歐市場,故C項正確;材料未體現美國遏制共產主義的意圖,故D項錯誤。所以答案選C??键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歐洲復興計劃【易錯警示】所謂“極”,指的是綜合國力強、對國際事務影響大的國家或國家集團。所謂“化”,是指一種發(fā)展趨勢,并非指現實,表明在多極格局形成之前有一個相當長的過渡期(或叫轉換期)。多極化是一個漸進的、曲折的過程,多極世界的最終建立將是一項長期的任務。4、B【解析】
從“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權以各治其事”等可知,顧炎武反對君主專制,主張逐級分權,①④正確符合題意,B項正確;材料并未分析“經世致用”的價值,提出“循天下之公”的是王夫之,②③不符合題意,與之組合的ACD三項錯誤。5、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清代軍機處上傳下達,只能秉承皇帝意見,體現了皇權的強化,選項C正確;內閣有票擬權,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選項A排除;材料中并不是對清代內閣的描述,排除B;廠衛(wèi)是特務機構,不參與中樞決策,排除D。6、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第一個時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獎勵發(fā)展實業(yè),激發(fā)了民族資產階級投資近代企業(yè)的熱情;在第二個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積極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政府扶持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故C選項正確;列強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是在一戰(zhàn)期間,而不是這兩個時期,故A選項錯誤;民國初年到1920年,北洋軍閥政府把持國內政治,局面不穩(wěn)定,故B選項錯誤;在第一個時期“民國初年到1920年”,北洋政府當政,不是資產階級掌握政權,故D選項錯誤。7、B【解析】
毛澤東主張“中間地帶”國家不需要放棄自己的斗爭而跟隨美蘇實行妥協。由此可知,中國共產黨主張獨立自主的外交思想,故B正確;材料和敵我斗爭形勢無關,故A錯誤;材料信息未涉及第三世界的重要性,故C錯誤;材料沒有與蘇聯結盟的信息,故D錯誤。8、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麥迪遜所說的“現制度”是指當時的邦聯體制,并認為它“不但沒有人們加以擁護,而且不值得加以擁護”、有思想的人士對它“絕望之甚”,這反映了麥迪遜從根本上改變松散邦聯體制的決心,故答案為D項;當時聯邦體制尚未建立,排除A項;麥迪遜不是邦聯體制的維護者,排除B項;“有思想的人士對于新制度的希望遠不及對于現制度的絕望之甚”強調的是人們對邦聯制度的不滿,對新制度的不了解,并非指麥迪遜對建立聯邦體制缺乏信心,排除C項。9、B【解析】
最早溝通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運河是靈渠,是秦朝開鑿的,B正確。10、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9世紀英國議會的三次重要改革擴大了英國民主政治的選舉范圍,工業(yè)資產階級和工人相繼獲得了選舉權,這是由于工業(yè)革命的深入開展使工業(yè)資產階級和工人力量不斷發(fā)展壯大的結果,所以答案選C,AB兩項說法錯誤,革命和改革都能推動民主政治的發(fā)展,19世紀末期英國尚未完全實現普選,D項材料無法直接體現??键c:英國議會改革點評:1832年議會改革是英國政治發(fā)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標志了英國議會制度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從上下議院的關系來說英國下議院的權利超過了上議院,從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角度而言工業(yè)資產階級獲得了選舉權,并隨著實力的不斷發(fā)展和壯大最終超過了商業(yè)資產階級和貴族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實際統(tǒng)治階級。11、C【解析】
“男女平等”和追求“民權”、“公理”,陰歷、陽歷兼用等新舊并存的社會現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對社會生活的影響,C項正確;“中體西用”旗號下進行的洋務運動與“民權”等無關,A項錯誤;戊戌政變后,變法內容幾乎被全部廢除,沒有對歷法等社會生活產生明顯影響,B項錯誤;倡導男女平等、使用陽歷等現象,在辛亥革命后已經存在,不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才有的社會新風貌,D項錯誤。12、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孫中山所主張的“軍法之治”、“約法之治”和“憲法之治”,也就是實現“共和”須分三步走,即軍政、訓政和憲政,五四運動后孫中山認識到工農的力量,故提出聯合工農以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反映了孫中山民主革命內涵的不斷豐富發(fā)展,故D項正確;1919年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排除A項;國民革命性質仍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排除B項;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代表,排除C項。故選D。13、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理解。從材料的信息來看,主要反映了新航路的開辟密切了美洲和歐洲的經濟聯系。其它與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選B。14、A【解析】
伊斯蘭的基本信條為“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由材料“真主,是獨一的主;真主是萬物所仰賴的”,可得出出自伊斯蘭教的《古蘭經》。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誕生于阿拉伯半島,而中國唐朝是從618年開始的,故A符合題意;公元前2000多年,“雅利安人”從中亞侵入印度,故B不符合題意;雅典伯利克里時代大致是公元前5世紀中葉,故C不符合題意;羅馬疆域達到頂峰是公元2世紀的圖拉真時代,故D不符合題意。15、B【解析】
根據材料“對當地以質量獎、安全生產獎取代年終雙薪制、考勤獎制的做法極為贊賞”可知,這是因為這些措施提升了工人的責任心,故B正確;A、C、D材料均未體現,排除?!军c睛】本題考查一五計劃,解題的關鍵是“對當地以質量獎、安全生產獎取代年終雙薪制、考勤獎制的做法極為贊賞”。一五計劃,我國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奠定了初步基礎。16、D【解析】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體現的是民族革命,“國體民生”涉及到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所以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第一次提出中國近代國民經濟變革方案的是《資政新篇》,選項A排除;材料體現的是建立民主共和的理念而非建立君主立憲制,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三民主義的核心是民權,即建立民國,選項C排除。【點睛】解題關鍵是對三民主主義內涵的理解,尤其是材料中“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外,國體民生,尚當與民變革”。17、D【解析】
根據材料中的關鍵詞語“大機器生產”“新式海軍”等,可以判斷出這一場“中興”是指洋務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但是“中體西用”并未解決根本問題,西方列強侵華的腳步沒有停止,并在之后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這表明“中興”在發(fā)展中醞釀著危機,故答案為D項。洋務運動實踐的是“中體西用”思想,甲午戰(zhàn)爭后“實業(yè)救國”思想開始盛行,排除A項;洋務運動主要涉及經濟、軍事、外交、教育等領域,并未進行政治改革,排除B項;洋務運動并未避免中國被瓜分的命運,使中國避免被瓜分命運的是中國人民的反抗,排除C項?!军c睛】洋務運動舊稱“同光中興”。該運動是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自強”、“求富”運動。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宣告洋務運動的失敗。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沒有實現“自強”“求富”的目的,反而掩蓋了深刻的危機。18、B【解析】
根據材料國民政府在各地普設“忠烈祠”的目的是弘揚抗日烈士精神,從而達到激發(fā)國人的抗戰(zhàn)精神的目的,故選B;材料顯示對抗日烈士的褒揚,而不是意識形態(tài)的控制,A錯誤;材料體現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不是辛亥革命時期,C錯誤;抗日戰(zhàn)爭是全國人民抵抗外來侵略,目的不是維護國民黨一黨專政,D錯誤。19、D【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十二銅表法》對喪事習俗的規(guī)定,主要體現的是簡潔文明行為的規(guī)定,有利于推動社會的進步,D正確;材料未涉及宣傳神權迷信色彩,A排除;材料未涉及對貴族特權利益的維護,B排除;材料僅涉及是喪禮習俗的規(guī)定,C排除。故選D。20、A【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作品創(chuàng)作于16世紀,屬于文藝復興時期作品,而且作品強調了男女主人公羅密歐與朱麗葉在面對因家族恩怨愛情受阻的情況下,用愛、用自我的獻身化解了兩家的仇恨,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故選A項。揭露資本主義黑暗的說法與材料無關,B選項排除。摧毀天主教會精神獨裁是在宗教改革時期發(fā)生的,C選項排除。宣揚天賦人權理念是啟蒙運動的主張,D選項排除。21、C【解析】
根據“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可得知其主張理性主義,結合所學可知,康德是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故C項正確;ABD三項都沒有涉及到理性主義,故排除ABD項?!军c睛】本題的關鍵是“理性的自由”這一信息點。22、B【解析】
從表中可知,冷戰(zhàn)結束后,各國之間戰(zhàn)爭大幅減少,國內沖突加劇,說明在冷戰(zhàn)掩蓋下國內矛盾暴露出來,故B正確;從數據上看,冷戰(zhàn)后短短的四五年時間,就有18場局部戰(zhàn)爭與武裝沖突,不能說明世界形勢在緩和,故A錯誤;C、D材料均未體現,排除?!军c睛】本題考查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題的關鍵是看懂表的內容。考查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3、A【解析】
紅軍長征作為偉大的戰(zhàn)略轉移,涉及到著名地點較多,故由材料“提綱只寫了幾個地名”,可推測該同學演講的主題可能是紅軍長征,故A符合題意;敵后抗日涉及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對敵斗爭,涉及面廣,故敵后抗日不只是幾個地名,故B不符合題意;北伐戰(zhàn)爭是國共合作的以推翻北洋軍閥實現國家統(tǒng)一的軍事行動,涉及面廣,故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4、C【解析】
材料涉及的歷史時期是南北朝時期,此時處于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前期,同時期的西歐西羅馬帝國在476年滅亡,隨后逐漸進入中世紀,選項C正確;“古典時代”所處時間為公元前5—公元前4世紀中葉,選項A排除;羅馬共和國時期所處時代為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排除B;文藝復興時期是公元14至16世紀,排除D。25、D【解析】
1954年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原則,為當時正在開展的三大改造和以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指明了方向;1982年憲法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為經濟建設提供了法律依據。故答案為D項。1954年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是重建和完善,排除A項;1982年憲法為撥亂反正提供法律依據,排除B項;1954年憲法確立了新型國家的架構,排除C項?!军c睛】比較型選擇題是把兩個以上的歷史人物、事件或現象放在一起,讓考生通過分析、比較,歸納出其相同點或不同點,以考查他們的分析、比較能力。從試題形式上可分為類比和對比兩種,前者是將同一類性質的事件、人物和觀點進行比較,主要考查它們的相同點;后者是將不同性質的事件、歷史現象或同一歷史現象在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空間的表現進行比較,主要考查這些歷史事件在性質、影響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題屬于類比型試題,解答此題首先要看各自體現出的特點,再找出兩者的共同點。回答此類試題一定要審準試題的比較點和要求,注意結合課本內容逐一辨析備選項,然后選出正確答案。26、B【解析】
在宋朝的官方史書中,聲稱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之前,是沒有預謀的,而近代許多史學家認為陳橋兵變是有預謀的政變,說明歷史記述由于受立場和時代的局限性,帶有一定的主觀意識,故B正確;A犯了不可知論的錯誤,排除;材料信息無法得出陳橋兵變的真相,不能說明歷史的真相是無法掩蓋的,排除C;D表述太絕對,不符合史實,錯誤。27、C【解析】
略【詳解】從材料“錯誤地將原因歸結于某一個,這樣就成為一種價值判斷”可以看出,我們應該多角度地認識和考察歷史,避免評判歷史的單一化,故C正確。28、C【解析】
上帝(God)是指向海外傳播基督教,榮譽(Glory)是指弘揚騎士精神,黃金(Gold)是指當時西歐社會對黃金的狂熱追逐,以上均為新航路開辟的動機,故答案為C項;開辟新航路沒有開發(fā)土地資源的目的,排除含有②的A、B、D項?!军c睛】本題為組合式選擇題,可以采用排除法解答。聯系所學可知,開辟新航路的動機中沒有開發(fā)土地資源,排除含有這一說法的選項,剩下的選項就是正確答案。29、C【解析】
從材料反映的不同時期的史書中單雄信的形象發(fā)生很大變化來看,說明記敘者不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存在差異,也就是記敘者的立場往往影響歷史評價,C選項符合題意?!杜f唐書》和《資治通鑒》均為正史,但是對單雄信的評價不同,A選項排除。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評價與時間推移無關,B選項排除。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儒學一直占據主導地位,D選項排除。30、A【解析】
根據圖示可見材料描述的是三角貿易,此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的開辟,選項A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國際貿易往來,未反映出英國殖民帝國相關信息,選項B排除;材料時間1763年,工業(yè)革命尚未開始,選項C排除;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是在19世紀中后期,與材料時間不符,選項D排除?!军c睛】解題關鍵準確提取圖片信息和主旨,即圖片描述國際貿易,然后結合時間1763年基本可以解答出正確答案。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示例:改變世界的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概述:18世紀60年代,英國的棉紡織業(yè)技術不斷革新,標志著英國工業(yè)革命的開始。18世紀,瓦特蒸汽機的改良和廣泛使用,推動了工廠制度的建立和工業(yè)城市的發(fā)展,帶動了鐵路和航運等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隨后向歐洲大陸傳播,19世紀傳至北美。到19世紀30、40年代,英國首先實現了機器制造業(yè)的機械化,最早完成工業(yè)革命。評價: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既是一場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它極大的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將人類帶入“蒸汽時代”;并加強了世界的聯系,以歐美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同時,工業(yè)革命也造成貧富差距擴大和環(huán)境污染?!窘馕觥?/p>
根據“第六編新興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歐掀起殖民擴張與掠奪,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擴大了國際市場和原料產地,結合材料“第七編西方據優(yōu)勢地位時的世界,1763-1914年”可知,國際市場的擴大引發(fā)了英國工業(yè)革命,而工業(yè)革命在歐洲的傳播使歐洲傲視全球,占據優(yōu)勢地位。故第七編擬寫一個子目應立足于工業(yè)革命設計。結合工業(yè)革命的背景、過程及對世界的影響進行闡述即可。32、(1)宋代:城市經濟和社會功能增強;城市商業(yè)突破地域和時間限制;對外貿易發(fā)達。明清:民營手工業(yè)超過官營手工業(yè);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白銀成為主要貨幣;實行一條鞭法,人身控制進一步松弛;高產農作物大量引進,民眾的衣食結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2)不同:中國古代的商業(yè)革命沒有突破農耕經濟的范疇,自然經濟仍然是經濟主體;資本主義萌芽只出現在手工業(yè)和江南地區(qū);雖然推動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現但沒有動搖封建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水修繕合同范本
- 借款融資居間服務合同范本
- 加梯安裝合同范例
- 醫(yī)生技術股協議合同范本
- 單位燈具購買合同范本
- 修車合同范本模板
- 農村建房買房合同范本
- 農村豬場合同范本
- 人事專員勞務合同范本
- 勞務供銷合同范例
- 小學生學會公平與公正的行為主題班會
- 2025年湖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江蘇省南通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數學試題(南通一模)(含解析)
- 《大學物理矢量》課件
- 梅大高速塌方災害調查評估報告及安全警示學習教育
-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班第一次質量檢測 生物試卷(含答案)
- 新疆所有煤礦基本信息
- 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上海初中英語七年級期末模擬試卷2
- 神經外科患者臥位管理
-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表格版)
- 民航服務心理學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