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考知識點2024版_第1頁
歷史學考知識點2024版_第2頁
歷史學考知識點2024版_第3頁
歷史學考知識點2024版_第4頁
歷史學考知識點2024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學考重點復習材料

歷史必修一

一、中國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一)宗法制

宗法制創(chuàng)立于(西周時期),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至今仍在中國人中有重要影響,如祭祖,

掃墓,制作家譜等與家族有關的活動。F---------------------------------------7—

(二)分封制

分封制創(chuàng)立于(西周時期),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

周王分封土地給諸侯,其中大多數為其親族。諸侯)、

要擔當義務,如納貢,隨周王出征等。

?遼\/避:

主要封國有:齊國、魯國一今山東;晉國一今山西。

圖片:-------------------------------■——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1、血緣紐帶;2、尚未集權。

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

(-)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

1、建立時期:秦朝

2、專制主義制度:皇權與相權的沖突。

3、內容:(1)秦朝:皇帝制度(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設丞相,太尉,御

史大夫);(2)漢朝:設中朝(漢武帝時期);(3)隋唐:三省六部制(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

(4)明朝:廢丞相(明太祖朱元璋)、設內閣(明成祖);

(5)清朝:設軍機處(專制主義達到頂峰)。

4、中心集權制度:中心與地方的沖突。

5、內容:(1)秦朝:實行郡縣制。(2)漢朝:實行“推恩令”(削藩措施)。(3)宋朝:削實權,

收精兵,制錢谷。(4)元朝:行省制(持續(xù)至今)。

6、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的發(fā)展趨勢:不斷加強。

7、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的影響:(1)主動:維護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促進經濟發(fā)展和文化

旺盛。(2)消極:簡單導致腐敗、暴政,文化專制;明清阻礙資本主義萌芽。

(二)選官制度:隋唐創(chuàng)立科舉制。

(三)監(jiān)察與諫議制度:監(jiān)察對百官,諫議對皇帝。漢代監(jiān)察制度:刺史制度。

三、列強的侵略與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一)1、列強對中國侵略一覽表

事務時間結果影響(社會性質)備注

中、英鴉片斗爭1840——1842《南京條約》中國起先淪為半導火線:林則

殖民地半封建社徐虎門銷煙

近代中國第一

個不同等條約

中、英法其次次1856——1860英法聯軍火燒

鴉片斗爭圓明園

甲午中日斗爭1894——1895《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鄧世昌、丁汝

封建程度大大加昌犧牲

八國聯軍侵華1900——1901《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導火線:義和

殖民地半封建社團運動。

日本全面侵華1937——1945中國成功

2、中國戰(zhàn)敗根本緣由:中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二)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1、太平天國運動:(1)金田起義:標記著太平天國運動的起先。(2)《天朝田畝制度》:由洪秀全

提出,內容:平均安排土地。結果根本無法實行。(3)《資政新篇》:由洪仁訐提出,是中國最早

的資本主義改革方案,沒有真正實行。(4)太平天國的歷史意義: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封建反侵略

的農夫革命運動,是農夫起義的最高峰。

2、中國同盟會與三民主義:(1)中國同盟會的性質是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提出的政治綱領:

“驅除鞍虜,復原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2)三民主義:孫中山提出主要內容:民族主義

(驅除勒虜,復原中華);民權主義(創(chuàng)立民國);民生主義(平均地權)。(3)三民主義的作用:

推動了辛亥革命的發(fā)展。

3、辛亥革命:(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2)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成立。(3)1912年3月,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目的:限制袁世凱權力。性質是近代中國第

一部資產階級憲法。

4、辛亥革命的意義:①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②推翻君主專制制度,結束了清朝統(tǒng)治,建立

資產階級共和國,頒布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化人心。③

推動資本主義發(fā)展。

5、抗日斗爭:(1)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死難同胞30萬人。(2)成功緣由:抗日民族統(tǒng)一

戰(zhàn)線的建立(全民族抗戰(zhàn))??谷彰褡褰y(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的基礎是西安事變(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

的和平解決帶來的國共兩黨的其次次合作。(3)抗戰(zhàn)成功的意義:第一次反帝斗爭的徹底成功,

是世界反法斯西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具有重要意義。

6、五四運動:(1)時間:1919年5月4日。(2)導火線: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

(3)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4)意義: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

命的開端(緣由: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7、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時間:1921年中共一大。(2)地點:前期在上海法租界,后轉移到浙

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

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的統(tǒng)一

(-)新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建立

1、1954年憲法:(1)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

則。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處理我黨和其他民主黨

派的關系。

4、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重要政治制度,推動的民族發(fā)展和民族旺盛。

5、“文革”的教訓: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

(二)祖國的統(tǒng)一

1、“一國兩制”:(1)提出:鄧小平。(2)在針對臺灣問題的提出。(3)首先實踐于香港的回來(1997),

澳門回來(1999),

2、海峽兩岸關系新發(fā)展:(1)“九二共識”: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外交方針:始終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二)50年頭外交政策:1、建國初期外交三大政策:“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

邊倒”;

2、提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3年與印度會談時提出,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準則。

3、日內瓦會議:1954年,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國際會議。

4、亞非會議(萬隆會議):1955年,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三)70年頭的外交:1、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復原在

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圖片:

2、1972年中美關系正?;绹偨y(tǒng)尼克松),1979年中美建交。

3、1972年中日邦交正?;ㄈ毡臼紫嗵镏薪菢s)。

六、古希臘、古羅馬的政治制度

(一)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形成過程:克里斯提尼(確立,實行陶片放逐法);伯里克利(黃金時代,全盛時期)

2、基本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干脆民主。

3、民主機構:公民大會(最高權力機關),五百人議事會,民眾法庭(日常司法機構)。

4、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只有公民有民主權利,排斥了婦女、兒童、

外邦人、奴隸),簡單造成權利的濫用和誤用。

(二)羅馬法

1、開端和基礎:《十二銅表法》,是平民與貴族斗爭的產物。

2、完備:《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3、公民法:針對羅馬公民的法律。

4、萬民法:針對羅馬境內自由民的法律。

5、影響:羅馬法是世界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后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維護了羅馬

統(tǒng)治。為近代西歐的立法和司法制度所借鑒。

七、近代西方代議制的確立和發(fā)展

(一)英國

1、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2、《權利法案》的意義:標記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從人治走向法治,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

3、英國的最高權利機關和權利中心是議會。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

(二)美國

1、通過1787年憲法確立了總統(tǒng)制共和制(民主共和制)。

2、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原則特點):(1)聯邦制原則:聯邦政府擁有一系列主權權力,各州

保留較大的自主權。(2)分權制衡原則:總統(tǒng)國會聯邦法院,三權分立,分權制衡。總統(tǒng)擁有行

政權,最高法院擁有司法權,國會擁有立法權。(3)人民主權原則:總統(tǒng)和議員都由選舉產生,

實行任期制。

3、美國的權力中心是總統(tǒng)。

4、1787年憲法的評價:是近代世界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

(三)法國

1、通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5年憲法)確立了民主共和制。

2、法國的權力中心:議會。

(四)德國

1、通過《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年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2、德國的權力中心:皇帝

3、特點:具有深厚的專制主義色調。

八、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一)馬克思主義:誕生標記:《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1948年,馬克思,恩格斯)。意義:推動

了工人運動的蓬勃興起。

(二)巴黎公社:第一個工人政權,結果失敗。

(三)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1、時間:1917年。2、標記性事務:“阿芙樂爾號”,“攻打冬宮”。

3、性質:第一次成功的社會主義革命。4、意義:給各國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

新的解放道路,開創(chuàng)了現代化的新模式。

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一)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1、表現:(1)政治:杜魯門主義,標記冷戰(zhàn)全面起先。

(2)經濟:1947年美國推行馬歇爾安排即歐洲復興安

排,實質是美國救濟西歐、限制西歐、遏制蘇聯。(3)

柏林危機:冷戰(zhàn)的第一次高潮。(4)軍事:1949年以美

國為首成立北約;1955年以蘇聯為首成立華約。華約的

成立,標記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圖片

(二)有利于多極化趨勢的國際力氣

1、歐共體的形成2、日本成為經濟大國3、中國的振興。4、不結盟運動興起。

(三)兩極格局的瓦解:1991年蘇聯解體標記兩極格局瓦解。

(四)多極化趨勢加強:1、表現:一超多強。2、當今世界的局勢:緩和與動蕩并存,和平與發(fā)

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歷史必修二

一、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一)農業(yè)

1、古代農業(yè)經濟的特點:(1)經濟結構上:種植業(yè)為主,家畜飼養(yǎng)為輔;(2)生產模式上:精耕

細作(3)經營模式上:小農經濟。

2、精耕細作:指通過各種手段提高農業(yè)生產率,如:生產工具革新(鐵犁牛耕),耕作技術的改

進,澆灌農具和水利工程的改進(翻車,筒車,都江堰)。

3、小農經濟:也叫自然經濟。特點:(1)以家庭為單位;(2)男耕女織;(3)自給自足。

4、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戰(zhàn)國時期確立土地私有制,三種形式:君主土地私有,地主土地私有,

自耕農土地私有。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占主導。土地私有制導致了土地兼并。

(二)手工業(yè)

1、冶金:商周時期是我國的青銅時代。2、紡織:明代中葉以后,棉布成為主要衣料。

3、陶瓷:元代出現彩瓷(青花瓷)。4、手工業(yè)發(fā)展的特征:三種經營形態(tài):官營手工業(yè)(長期占

主導),私營手工業(yè),家庭手工業(yè)。明代中葉以后私營手工業(yè)超越官營手工業(yè)占主導。

(三)商業(yè)

1、商幫:明清時期出現。2、貨幣:北宋出現最早的紙幣“交子”。明中葉白銀成為主要貨幣。3、

城市:唐朝坊市制(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從事商業(yè)活動),宋代打破,出現夜市,曉市。

(四)政策與資本主義萌芽

1、資本主義萌芽:(1)時間:明代中葉出現。(2)特征:雇傭勞動關系(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2、政策:(1)重農抑商:戰(zhàn)國時期出現,農為本,工、商為末。(2)“海禁”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這兩個政策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

3、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緩慢的影響:中國失去工業(yè)革命的契機,落后于世界。

二、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

(-)中國傳統(tǒng)自然經濟起先解體

1、緣由:列強侵略(1840年鴉片斗爭后)。2、表現:家庭手工業(yè)破產,農產品日益商品化;中國

漸漸依附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淪為列強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3、影響:客觀上有利于中國近

代工業(yè)興起。

(二)洋務企業(yè)類型和影響

1洋務企業(yè)類型:(1)近代軍事工業(yè):以“自強“為口號,代表:最早企業(yè),曾國藩,安慶內軍械

所;最大企業(yè),李鴻章,江南制造總局。(2)近代民用工業(yè),以“求富”為口號,開平煤礦。

2、洋務企業(yè)影響:開啟中國工業(yè)化。

(三)中國民族資本主義

1、產生緣由:自然經濟逐步解體;外國資本主義和洋務運動的刺激。

2、發(fā)展趨勢:曲折發(fā)展。1912年民國成立到1937年抗日戰(zhàn)斗爭爆發(fā)是其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呈上

升趨勢),在1937年達到頂點。

3、影響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主要因素:(1)推動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因素:①西方列強的侵略,自然經濟

的逐步解體;②政府的政策;③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④實業(yè)家們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2)

阻礙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因素: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環(huán)境②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主義和官僚

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

4、特點: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集中于沿海和通商口岸),輕工業(yè)為主,資金少,規(guī)模小,技術弱。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一)“一五安排”:

1、內容: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2、成果(意義):①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工業(yè)體系。②初步形成合理

的工業(yè)布局。③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由此全面綻開

(二)三大改造(社會主義改造):1、內容:對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改造,是社

會主義革命。2、意義:標記著社會主義制度確立。

(三)中共八大(1956年):確定主要沖突“需求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沖突”。

(四)“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中心:大煉鋼鐵,特征:浮夸風,

放衛(wèi)星)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在農村進行,特點是“一大二公”)。2、影響:嚴峻挫傷了人民生

產主動性,出現三年經濟困難(1959-1961年)。3、閱歷教訓:經濟建設要從國情動身,實事求是;

遵循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生產關系必需和生產力發(fā)展相適應。

(五)十一屆三中全會:時間1978年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1、經濟體制改革:(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特點:包產到戶。影響:打破人民公社,

極大地調動了農夫生產主動性,糧食產量大幅上升。(2)國有企業(yè)改革(城市)。

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一)緣由:列強入侵。時間:鴉片斗爭以后。特點:不平衡(沿海和通商口岸發(fā)達)。

(二)內容:1、斷發(fā):具有反清(反滿),反封建的特點。2、易服:中山裝(孫中山獨創(chuàng),辛亥

革命后普及);旗袍(中西合璧的產物)。3、不纏足:具有反封建的特點。4、移風易俗:體現同

等、民主、文明。5、水運:輪船招商局。6、通訊:第一條電報線在臺灣建立。

五、新航路開拓、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

(-)新航路開拓(地理大發(fā)覺)

1、代表人物:迪亞士(1487年,到達非洲好望角);哥倫布(1492年,發(fā)覺美洲)

2、新航路開拓對世界的影響:世界市場起先形成,人類社會起先由分散孤立走向整體世界。

(二)殖民擴張

1、荷蘭:海上馬車夫。英國:日不落帝國。

2、建立世界市場的途徑:(1)國際貿易(2)資本輸出(3)武力逼迫

(三)兩次工業(yè)革命

1、工業(yè)革命:(1)首先在英國發(fā)生。(2)時間:18世紀60年頭到19世紀中葉。(3)標記性成果:

瓦特的萬能蒸汽機。(4)代表交通工具:火車、汽輪。(5)影響:①極大提高生產力,人類進入

“蒸汽時代”;②生產組織形式上工廠取代工場;③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2、其次次工業(yè)革命:(1)在幾個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進行。(2)時間:19世紀70年頭到20世紀初。

(3)標記性成果:內燃機和電的獨創(chuàng)。(4)代表交通工具:汽車、飛機、電車。(5)影響:①推

動生產力的發(fā)展,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②生產組織形式上壟斷組織的出現。③促使世界市場

的最終形成。

3、其次次工業(yè)革命的特點: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

六、羅斯福新政與基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整

(一)1929到1933年經濟危機(大蕭條)

1、緣由:根本緣由:資本主義的基本沖突;干脆緣由:供應、需求之間的沖突;導火線:股票投

機過度(黑色星期四)。2、特點:時間長、范圍廣、來勢猛、破壞性強。

3、影響:經濟遭嚴峻破壞,加深了各國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國際關系日趨惡化。

(二)羅斯福新政

1、背景:大蕭條;

2、內容:整頓財政金融;調整工業(yè)生產(藍鷹標記);調整農業(yè)生產;社會救濟和以工代賑(削

減失業(yè)人口)。

3、特點:政府干預經濟。

4、作用:美國走出了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開創(chuàng)了國家大規(guī)模干預經濟的新時代,并為主要資本

主義國家所借鑒。但不能從根本上消退危機。

(三)二戰(zhàn)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調整

1、方針:政府干預經濟。2、方式:實行國有化,建立國營企業(yè);制定指導性安排;主動財政政

策;福利國家(作用:維護社會穩(wěn)定,緩和沖突);人民資本主義;經營者革命。

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閱歷和教訓

(一)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年到1921年)

1、背景(實行緣由):(1)內憂外患,保衛(wèi)蘇維埃;(2)設想干脆過渡到社會主義。

2、內容:余糧征集制。

3、影響:愛護了蘇維埃政權,戰(zhàn)后接著實行受到農夫的反對。

(二)新經濟政策(1921年起先)

1、背景: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