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2951-2022四川省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質量檢測與評定_第1頁
DB51T2951-2022四川省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質量檢測與評定_第2頁
DB51T2951-2022四川省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質量檢測與評定_第3頁
DB51T2951-2022四川省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質量檢測與評定_第4頁
DB51T2951-2022四川省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質量檢測與評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7.06

CCSN93

DB51

四川省地方標準

DB51/T2951—2022

四川省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

質量檢測與評定

2022-10-24發(fā)布2022-12-01實施

四川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51/T2951—2022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一般規(guī)定.............................................................................2

5檢測與評定要求.......................................................................2

6檢測與評定步驟.......................................................................4

7資料歸檔.............................................................................5

附錄A(規(guī)范性)單元質量評定表..........................................................6

附錄B(規(guī)范性)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7

附錄C(規(guī)范性)工序質量檢測與評定表...................................................24

參考文獻...........................................................................25

I

DB51/T295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水利廳提出、歸口并解釋。

本文件起草單位:四川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四川省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畢瑤、李道彬、劉雙美、羅茂盛、麻澤龍、蔣吉發(fā)、康一彬、宋浩宇、楊中

鳳、王銳天、黃高翔、張居東、伊濱。

本文件為首次發(fā)布。

II

DB51/T2951—2022

引言

2015年12月,水利部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發(fā)布了水利水電工程

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該評定標準與評定表中未將與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建設的相關標

準和規(guī)范納入,同時四川省也未制定統(tǒng)一的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建設工程檢測與評定的規(guī)范性指

導文件,致使相關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與評定較為隨意。為使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建設質量要求統(tǒng)

一,質量檢測與評定工作標準化,規(guī)范化,特制定本文件。

按照水利部關于修訂印發(fā)《水利標準化工作管理辦法》(水國科〔2019〕112號)的通知精神,

根據2016年11月水利部《關于印發(fā)水文設施工程質量評定暫行辦法的通知》(水文計〔2016〕161號)

的質量評定要求,落實《水利水電工程驗收規(guī)程》(SL223-2018)1.0.10條款“工程驗收應在施工質

量檢驗與評定的基礎上,對工程質量提出明確結論意見”的意見,編制單位收集了現行水文水資源信

息采集系統(tǒng)相關建設工程涉及的國標、行業(yè)標準和規(guī)范的基礎上,整理制定本文件,作為四川省范圍

內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建設執(zhí)行水利部相關檢測與評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III

DB51/T2951—2022

四川省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

質量檢測與評定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四川省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建設的檢測、評定、資料歸檔。

本文件適用于四川省行政區(qū)劃內各級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建設的質量檢測與評定。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

于本文件。

GB/T11828.2水位測量儀器第2部分:壓力式水位計

GB/T11832翻斗式雨量計

GB/T41368水文自動測報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GB/T50138水位觀測標準

GB/T50159河流懸移質泥沙測驗規(guī)范

GB50179河流流量測驗規(guī)范

GB50217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準

GB50395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

SL21降水量觀測規(guī)范

SL183地下水監(jiān)測規(guī)范

SL219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規(guī)范

SL337聲學多普勒流量測驗規(guī)范

SL364土壤墑情監(jiān)測規(guī)范

SL443水文纜道測驗規(guī)范

SL537水工建筑物與堰槽測流規(guī)范

SL622水文纜道設計規(guī)范

SL630水面蒸發(fā)觀測規(guī)范

SL649水文設施工程施工規(guī)程

3術語和定義

3.1

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hydrologydataauto-acquisitionandtransmissionsystem

能夠自動收集、傳輸和處理各種實時水文水資源監(jiān)測數據的站點所涉及的水文基礎設施及水文監(jiān)

測設備的總稱。

3.2

單元separateditem

依據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設計結構、建設部署和質量考核要求,將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

劃分為不同功能的建設單元,一個單元通常是由若干工序組成的綜合體,是對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

統(tǒng)工程進行質量檢測與評定的基本單位。

1

DB51/T2951—2022

3.3

工序workingprocedure

按建設的先后順序將建設單元劃分成的若干個具體建設過程或建設步驟。

3.4

主控因素dominantitem

對單元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或對安全、衛(wèi)生、環(huán)境保護有重大影響的檢測與評定項目。

3.5

一般因素generalitem

除主控因素以外的檢測與評定項目。

4一般規(guī)定

4.1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組成

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建設根據實際建設規(guī)模,由1個或多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根據實際建設

內容,由若干工序組成。

4.2單元劃分

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建設中,在同一地點實施并完成系統(tǒng)建設中全部功能或特定節(jié)點功能的

工程應劃分為單元。所劃分單元的名稱應與本項目及水文的規(guī)定協(xié)調。原則上分為以下類型:

a)水文站建設單元:以獲取河道流量為主要目的的站點。該單元同時包括水位采集,同時還可

包括雨量、蒸發(fā)、泥沙等多種水文要素。

b)水位站建設單元:以獲取河道水位為主要目的的站點,但一般不包括流量要素采集。該單元

還可包括雨量以及其它與流量無關的水文要素采集。

c)雨量站建設單元:僅以獲取雨量要素為目的的站點。

d)水質監(jiān)測站建設單元:以實時監(jiān)測特定河道、水庫或管道水質指標為目的的站點。

e)墑情監(jiān)測站建設單元:以實時監(jiān)測土壤墑情為目的的站點。

f)氣象要素監(jiān)測站建設單元:以實時監(jiān)測包括雨量要素在內的多種氣象要素為目的的站點。

g)地下水監(jiān)測站建設單元:以實時監(jiān)測地下水水位要素為目的的站點。

h)水資源監(jiān)控站建設單元:以實時監(jiān)測河道、渠道或者管道等資源性流量數據為目的的站點。

i)生態(tài)流量監(jiān)測站建設單元:以實時監(jiān)測河道斷面生態(tài)流量下泄達標情況為目的的站點。

j)信息接收站建設單元:收集水文水資源信息實時采集站點數據的站點。

k)按照原則可劃分的其他類型的水文站點。

注:根據建設單元的不同需求確定所需工序。

4.3工序劃分

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工程根據具體建設內容,劃分為28項工序,見表1。

4.4質量檢測因素

工序的質量檢測與評定的因素分為主控因素和一般因素。

5檢測與評定要求

5.1對象

2

DB51/T2951—2022

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以對工序的檢測和評定為基礎,以單元的評定為結論,實施質量檢測與

評定。

5.2工序質量檢測要求

工序及質量檢測要求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

表1工序及質量檢測要求

序號工序名稱質量檢測要求參考標準

1斷面設置應符合B.1的規(guī)定GB/T50138、GB50179

2水準點布設應符合B.2的規(guī)定GB/T50138

3水位觀測水尺安裝應符合B.3的規(guī)定GB/T50138

4水文測驗觀測步道建設應符合B.4的規(guī)定GB/T50138

5氣象(雨量)場建設應符合B.5的規(guī)定SL21

6浮子式水位計臺(測井)建設應符合B.6的規(guī)定GB/T50138

7配套土建附屬設施建設應符合B.7的規(guī)定GB/T50138、SL622

8水文纜道及絞車基礎建設應符合B.8的規(guī)定SL443、SL622

9水文纜道塔架建設應符合B.9的規(guī)定SL443、SL622

10水文纜道繩索及行車系統(tǒng)建設應符合B.10的規(guī)定SL443、SL622

11水文纜道操作控制系統(tǒng)建設應符合B.11的規(guī)定SL443、SL622

12水文纜道信號系統(tǒng)建設應符合B.12的規(guī)定SL443、SL622

13防雷及設備地網建設應符合B.13的規(guī)定SL443、SL622

14纜線(強電、弱電、控制、信號、網絡等)敷設應符合B.14的規(guī)定GB50217

15管槽(強電、弱電、控制、信號、網絡等)敷設應符合B.15的規(guī)定GB50217

16雨量計安裝應符合B.16的規(guī)定GB/T1183、SL21

17水位計安裝應符合B.17的規(guī)定GB/T11828.2、GB/T50138

18在線流量測驗系統(tǒng)安裝應符合B.18的規(guī)定GB50179、SL337

19水面蒸發(fā)監(jiān)測設備安裝應符合B.19的規(guī)定SL630

20土壤墑情監(jiān)測設備安裝應符合B.20的規(guī)定SL364

21地下水監(jiān)測系統(tǒng)建設應符合B.21的規(guī)定SL183

22水質傳感器安裝應符合B.22的規(guī)定SL219

23在線泥沙測驗系統(tǒng)建設應符合B.23的規(guī)定GB/T50159

24電功率推流系統(tǒng)建設應符合B.24的規(guī)定SL537

25堰閘測流系統(tǒng)建設應符合B.25的規(guī)定SL537

26遙測設備集成應符合B.26的規(guī)定GB/T41368

27遙測中心站接收系統(tǒng)安裝應符合B.27的規(guī)定GB/T41368

28遠程視頻監(jiān)視系統(tǒng)設備安裝應符合B.28的規(guī)定GB50395

5.3工序評定標準

主控因素全部評定為合格,一般因素有50%及以上項目評定為合格,該工序評定為“合格”。

3

DB51/T2951—2022

5.4單元評定標準

涉及所有工序質量檢測與評定全部為合格,該單元評定為“合格”。

6檢測與評定步驟

6.1確定單元

按照本文件4.2要求,確定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建設的每個“站點”為不同類型的若干單元,

1個單元對應1個“站點”,對應1張單元質量評定表,見附錄A。

6.2確定工序

根據已劃分每個單元的實際建設內容,按照SL649要求確定本單元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1個單元

應包含所有建設內容的工序,填寫在單元質量評定表中。按照附錄B的要求,確定各工序質量檢測與評

定因素,見附錄C。

注:工序涉及的質量檢測與評定因素可能存在與實際需求的差異,對不足的因素可另行添加。

6.3工序質量檢測與評定

6.3.1前置條件

該工序涉及建設內容已完成,報檢資料齊全、真實、有效。

6.3.2工作程序

6.3.2.1施工單位自檢

對照附錄B,逐項檢查該工序確定的各項質量檢測與評定因素,并填寫工序質量檢測與評定表。

6.3.2.2監(jiān)理單位核檢

根據施工單位該工序檢測記錄、報檢資料,對該工序質量檢測與評定表各檢測因素進行復核,確

認該工序內各檢測項目是否達到合格標準,對發(fā)現的遺留問題和質量缺陷提出處理意見。

6.3.2.3工序質量確認

施工、監(jiān)理單位確認該工序的質量檢測與評定意見和結論,相關責任人在該工序質量檢測與評定

表履行簽認手續(xù)。

6.4單元質量評定

6.4.1前置條件

該單元涉及所有工序已完成建設,報檢資料齊全、真實、有效。該單元涉及所有工序質量檢測與

評定全部合格,遺留問題和質量缺陷處理完畢。

6.4.2工作程序

6.4.2.1監(jiān)理單位復核確認

監(jiān)理單位復核確認該單元涉及所有工序遺留問題和質量缺陷的處理情況是否達到合格要求。

6.4.2.2單元質量確認

4

DB51/T2951—2022

施工、監(jiān)理單位對質量評定意見和結論,相關責任人在各單元質量評定表中履行簽認手續(xù)。

7資料歸檔

7.1資料暫存與保管

施工單位對經監(jiān)理單位簽字確認的全部資料進行妥善保管。

7.2資料歸檔

所建設的水文水資源信息采集系統(tǒng)整體履行驗收手續(xù)后,全部質量評定資料會同其它工程驗收材

料移交業(yè)主。由業(yè)主按照相關規(guī)定和程序進行收集、整理、歸檔。

A

5

DB51/T2951—2022

B

A

附錄A

(規(guī)范性)

單元質量評定表

單元質量評定表見表A.1。

表A.1單元質量評定表

單元質量評定表

工程名稱單元名稱

施工單位評定日期

序號工序名稱工序合格率(%)工序質量評定結果

1□合格□不合格

2□合格□不合格

3□合格□不合格

4□合格□不合格

5□合格□不合格

6□合格□不合格

7□合格□不合格

8□合格□不合格

9□合格□不合格

10□合格□不合格

11□合格□不合格

12□合格□不合格

13□合格□不合格

14□合格□不合格

15□合格□不合格

16□合格□不合格

6

DB51/T2951—2022

C

B

附錄B

(規(guī)范性)

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

B.1斷面設置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應符合表B.1的規(guī)定。

表B.1斷面設置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

序號檢測項目檢測標準檢測方法

1斷面名稱基本、測流、比降。根據位置判定斷面名稱、數量

≥洪水時主河槽寬的5倍,宜避開較大支

2測驗河段順直長度全站儀等測量

流匯入。

3是否與流向垂直≤平均流向10°。全站儀等測量

4是否與基本斷面重合應重合。根據位置判定不重合的原因

5設置上、中、下三個斷面應各設置6個。所在位置和數量判定

斷面樁、標志、界樁

6建設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查設計資料

基線起點位置,是否與測流起點設在斷面上,應與斷面垂直,終點與

7根據設置位置及全站儀測量

斷面垂直,與最遠點夾角斷面遠點夾角>30°。

標牌應在斷面線上,警示牌應在明顯處設

8各種標牌與警示牌根據設置位置判定

置、且穩(wěn)固。

9是否繪制斷面布設圖應按竣工圖要求繪制,各設施標應完備。對照實際設置判定

注:主控因素:以上2、3、4項中涉及基本水位斷面、測流斷面、基線設施。

B.2水準點布設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應符合表B.2的規(guī)定。

表B.2水準點布設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

序號檢測項目檢測標準檢測方法

1數量是否滿足規(guī)范要求水文、水位站要求設置:3基、3校。根據編號判定

基本水準點是否設置在測站附近歷年最高水位

2分布以上或堤防背河側,相互間距300~500m(<全站儀測量

700m)。

示例:左岸:川水基2021-1

3是否編號,編號是否規(guī)范應按設立行業(yè)、年份、左、右岸編制。

右岸:川文基2021-1

4地質與環(huán)境條件地形穩(wěn)定,便于引測和保護。了解、觀察

5是否高于最高洪水位應在歷年最高洪水位以上。根據洪水調查判定

堅硬巖廠層或地面以下1.5m,底寬≥0.7m,澆施工期現場測量或施工日志、

6埋深及尺寸

筑≥0.6m砼。圖片等

是否具有防護水、防沙進入以及防沖毀等防護

7安全防護現場檢查

的措施,并配置加防護蓋,確??觾葻o積水。

1號基本水準點有條件時應直接由國家高程基

檢查引測、換算等測量資料,

準引測,或RTK確定且與國家85高程基準網

是否按三等水準引測(并完成

8高程引測及測量資料換算對接,該站水準基面可為國家高程基準體

測校審手續(xù)),測次是否在3

系。其他水準點應用三等水準引測,自校測

次以上

3~4次,完成測、校、審手續(xù)。

9布設示意圖繪制布設平面圖及隱蔽施工圖。提交相關資料

主控因素:以上1、2、3、4、5、8項。

7

DB51/T2951—2022

B.3水位觀測水尺安裝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應符合表B.3的規(guī)定。

表B.3水位觀測水尺安裝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

序號檢測項目檢測標準檢測方法

直立水尺根數、單尺長組號:基本-P、測流-C、上比降-Su、下比降-Sl根據水尺所在斷面名檢查

1

度,尺編號支號:從岸上向河心編號。水尺編號、安裝數量等

直立水尺刻畫,最大誤刻畫分辨力應為1cm,尺長>0.5m時累計誤差≤尺面觀讀判斷刻畫,用鋼

2

差0.1%,尺長≤0.5m時,誤差≤0.5mm。尺量測單尺全長

水尺板材質應有防腐、抗沖刷能力,尺面寬≥5cm,

鋼尺量測,現場觀察尺靠

直立式水尺制作材質、尺面朝向便于人工觀讀,刻度、數字、底板色對比

3樁、尺板固定牢固情況,

工藝鮮明,兩尺間對接接縫誤差≤0.5mm,編號應刻模噴

編號規(guī)范性

繪,尺樁迎水面阻水小。

最小刻畫分辨力代表垂直高度:1cm。尺長>0.5m時

傾斜式水尺、刻畫垂直全站儀分段校測,誤差要

4累計誤差≤0.1%,尺長≤0.5m時,誤差≤0.5mm。傾

投影高度、傾斜坡度求參照直立水尺

斜坡度>30°。

水尺板材質應防腐、有抗沖刷能力??坍嬍欠袂?/p>

傾斜式水尺制作材質、

5晰、均勻,是否辨讀,與尺肩粘接是否牢固,各尺觀讀,鋼尺測量

工藝

接縫誤差≤0.5mm。

水尺在斷面線上的上下上下游間距<1m。

6用全站儀或鋼尺測量

游最大距離差最上游與最下游水尺的水位落差<1cm。

應高于歷年最高水位0.5m以上。走訪調查、根據設計最高

7水尺測量范圍

應低于歷年最低水位0.5m以下。最低特征水位

各水尺間讀數最小重疊

8相鄰兩支水尺的觀測范圍應有≥0.1m的重合。激光水準尺或水平儀

尺長

直立水尺靠樁入土深度≥1m,用砼澆筑尺墩,與水

搖動直立水尺,施工日志

9水尺基礎穩(wěn)固平面垂直。傾斜水尺尺肩應穩(wěn)固有條件時與觀測步

及隱蔽工程施工圖片等

道同建。

采用四等水準測量,傾斜水尺每間隔2~4m設置校

10零點高程測量檢查測量記錄

測點。誤差滿足規(guī)范要求(往返差≤±3√nmm)。

11安裝位置水尺是否處于水流平順處安裝。觀測檢查

主控因素:以上2、3、4、5、6、7、9、10、11項。

B.4水文測驗觀測步道建設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應符合表B.4的規(guī)定。

表B.4水文測驗觀測步道建設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

序號檢測項目檢測標準檢測方法

1步道名稱根據步道所在位置,按設計、用途認定。目測、查設計資料

2形式設計、實地環(huán)境(坡道、梯步等)。目測、查設計資料

3尺寸設計、實地環(huán)境。尺測、全站儀

4梯步(踏步)尺寸寬度≥0.3m,0.1m≤高度≤0.15m(特殊情況按設計標準檢測)。尺測、現場檢查

5工藝要求坡道、踏步均應采取防滑措施?,F場檢查

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坡道、臺階總高度超過0.7m時,應

6安全防護尺測、目測

在臨空面采取欄桿防護設施,欄桿高度1.05~1.2m。

7基礎穩(wěn)固穩(wěn)固,不易被洪水沖毀。施工日志、現場檢查

8線纜管道預埋根據步道用途、結合水文站監(jiān)測設備配置認定。設計、現場情況

線纜管道材質、規(guī)依據設計結合管道用途,評定管道所用材質、規(guī)格是否合理,是否

9尺測、目測

格尺寸等能滿足使用要求。

10管道敷設工藝管道內壁及管口是否光滑無毛刺?,F場檢查、手摸

順直段≥6m、地形改變處應設置檢查孔,檢查孔蓋應具有防水沖刷

11管道檢查孔現場檢查

能力,是否具有防水、防沙進入以及防水沖毀的措施。

12步道管道施工圖是否完成步道管道竣工圖繪制。檢查資料

主控因素:以上2、3、4、5、6、7項。如步道中預埋管道,則增加8、9、10、11項為主控因素。

8

DB51/T2951—2022

B.5氣象(雨量)場建設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應符合表B.5的規(guī)定。

表B.5氣象(雨量)場建設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

序號檢測項目檢測標準檢測方法

高桿設備場地2m*2m,單設備場地4m*4m,雙設備場

1場地規(guī)格尺測

地4m*6m,含蒸發(fā)項目場地12m*12m。

防腐、耐用,高度≤1.2m欄柵條疏密不影響降水觀測

2圍欄材質、高度、工藝現場檢查、尺測

精度。

應避開強風、空曠、平坦,不受突變地形、樹木和建

3場地環(huán)境、綠化現場檢查、尺測

筑物影響。場內草高≤20cm。

地面設置0.7m,雨量計底座離地高0.05m;桿式

4雨量計承雨口對地面高度尺測、全站儀

2.5~3.0m。

雨量計承雨口與周邊障礙物承雨口至周邊障礙物邊緣的距離應>障礙物頂與承雨全站儀測量或測量

5

距離(夾角)口高差的2倍(仰角>30°)。仰角、目測。

雨量計安裝底座應現場澆筑,座頂部平整、水平,根

6雨量計底座據雨量計安裝尺寸預埋3根Φ10mm不銹鋼安裝螺絲,現場檢查

螺絲絲桿高度5~8cm每絲桿配置不少于2個螺帽。

線纜管道預埋≥DN32鋼管或PVC管至采集設備入口,管道內壁

7尺測、現場檢查

光滑無毛剌。

8氣象(雨量)場平面布設圖繪制氣象(雨量)場建設與內場內設備布設圖。與實施情況比對

主控因素:以上1、2、3、4、5、6、7、8項。

B.6浮子式水位計臺(測井)建設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應符合表B.6的規(guī)定。

表B.6浮子式水位計臺(測井)建設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

序號檢測項目檢測標準檢測方法

建設位置岸邊順直、水位代表性好、不易淤積、主流穩(wěn)定,避開

1場地環(huán)境現場檢查

回水或水工建筑影響。

高度能記錄全變幅,井壁垂直,測井底、進水管在歷史最低水位

2現場檢查、設備測量

以下0.5-1.0m,井口高程在歷史最高水位以上0.5-1.0m。

3內徑符合設計要求,確保浮子、平衡錘距井壁7.5cm以上間隙。尺測

測井規(guī)格測井底及進水口設置防淤設施,按設計要求在入水口處設置沉沙

4現場檢查、查設計資料

池,進水管過長應分段設置沉沙池。

測井基礎承載力、抗傾覆、危險截面等符合設計要求,確保高洪

5現場檢查、查設計資料

期間正常使用。

6臺面平整水平,臺面大小符合操作要求?,F場檢查、尺測

儀器安放工作臺

7井口封閉,具有架設保護電源、通風、信號通信電纜的設施?,F場檢查

采用形式(水平式、虹吸式),橫截面(圓形、方形),材料

8現場檢查、查設計資料

(鋼管、混凝土管、工程塑料管、暗渠),符合設計要求。

9虹吸式進水管管材、管頭連接密封性好,工作狀態(tài)時不漏氣?,F場檢查、操作

10進水管入口高于測井底部0.3m以上,設置坡度大于1/100?,F場檢查、尺測

11進水管根據實際需要設置不同高程的進水管?,F場檢查、查設計資料

進水管橫截面積符合設計和測井截面要求,測井內水位滯后和水

12現場檢查、尺測

位差≤2cm。

水位變差不大,進水管較長,進水管路不易開挖的位置宜選擇虹

13現場檢查、尺測

吸式進水管,管徑5-10cm,最大虹吸高度≤7m。

棧橋結構(鋼筋混凝土、鋼結構),橋寬1.0-1.5m,設置安全

14棧橋現場檢查、尺測

護欄,高度1.1m,棧橋橋面荷載≥3.5kN/㎡。

如測井高于10m,設置檢修孔,設置位置(測井出土處、廊道與

15檢修孔現場檢查

測井相連處),內外設置便于人員檢修的設施。

主控因素:以上1、2、3、4、5、6、7、8、9、10、12項。

9

DB51/T2951—2022

B.7配套土建附屬設施建設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應符合表B.7的規(guī)定。

表B.7配套土建附屬設施建設質量檢測與評定工序

序號檢測項目檢測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