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填空題。
1、同放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觀察同一物體,隨著放大倍數(shù)的增加,觀察物體的(圖像)變大,獲得的(物體信息)更多,同時(視野)變小,球形放大鏡放的最大,特別是(玻璃球)。
2、鏡的特點是(透明,中央厚邊緣?。?。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和鏡面的(凸度)有關,凸度越大,放大倍數(shù)越大。(球形透明體)放大倍數(shù)是最大的,例如(裝滿水的玻璃球、燒瓶)。
3、顯微鏡至少要(兩)個放大倍數(shù)不同的放大鏡。
4、透鏡看到的(面積或區(qū)域)叫做透鏡的(視野)。
5、晶體的方法是有(減少水分)和(降低溫度)兩種。我們在課堂上利用(蒸發(fā))來減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zhì)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的)。
7、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發(fā)明了(顯微鏡)。后來人們又研制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
8、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發(fā)現(xiàn)了(細胞)。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由組成的。
9、(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人類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11、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zhì))構成的,包括空氣、電、火、聲音。
12、(物質(zhì))總是不斷地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zhì)的形態(tài)、大小,有些變化產(chǎn)生了新的物質(zhì)。
13、蠟燭變成蠟燭油是(物理變化),油燃燒了變成氣體是(化學變化)。
14、白糖熔化是由(物理變化),在熔化后變黃、變黑,有焦味是(化學變化)。
15、建筑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
16、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飯、土豆、面粉、紅薯、玉米、豆類、包子、饅頭、餅類)。
17、鐵生銹與(空氣和水的共同作用)有關。
18、化學變化伴隨的現(xiàn)象有(改變顏色、發(fā)光發(fā)熱、產(chǎn)生氣體、產(chǎn)生沉淀物)。
19、淀粉遇到碘酒變成藍色、鐵生銹、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銅溶液與鐵釘?shù)姆磻?、蠟燭燃燒、白糖加熱、煤和石油的燃燒、美麗的煙花、制作檸檬汽水是化學變化。
20、鐵絲變彎\水結冰和水變成水蒸氣、折紙、易拉罐壓扁、混合沙和豆子、鹽或糖在水里溶解是物理變化。
21、物理變化的特點:不產(chǎn)生新物質(zhì)?;瘜W變化的特點:產(chǎn)生了新物質(zhì)。
22、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包含圍繞行星轉動的衛(wèi)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
23、第一個在月球上著陸的載人飛船是美國的(阿波羅11號);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人叫(阿姆斯特朗)。
24、第一個進入宇宙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
25、世界公認的火箭發(fā)源地是(中國)
26、我國的載人飛船是(神舟5號和神舟6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F(xiàn)在(嫦娥一號)探月又發(fā)射成功
27、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光年是用來計量(恒星間距離)的單位。
28、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
29、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
30、(大熊座)的明顯標志是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利用大熊座能很快找到北極星。
31、(天津四、織女星、牛郎星)三個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稱為(夏季大三角)。天津四屬于(天鵝座),織女星屬于(天琴座),牛郎星屬于(天鷹座)。
32、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
33、(減少垃圾的數(shù)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
34、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廚余垃圾:剩余飯菜、果皮和蔬菜莖葉等廚房垃圾。
可回收垃圾:各種金屬、紙、塑料、玻璃、橡膠、布等制品。
有害垃圾:廢電池、廢日光燈、廢水銀溫度計、注射器、過期藥品。
其他垃圾:磚瓦陶瓷、渣土、衛(wèi)生間廢紙
35、(重新使用)是減少垃圾數(shù)量的重要方法。
36、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燒)兩種。
37、絕大多數(shù)的水污染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
38、(垃圾分類、分裝)是垃圾回收利用的前提。
39、污水的處理包括三步:初步處理(物理方法)、再處理(生物方法)、追加處理(化學方法)
40、人類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土地沙漠化、溫室效應、臭氧空洞……
41、(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我國的(九寨溝、長白山、四川臥龍)建立了保護區(qū)。
42、《人類環(huán)境宣言》提出(只有一個地球)的口號。并把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huán)境日。
43、《北京宣言》強調(diào):我們確保環(huán)境保護和持續(xù)發(fā)展是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
二、判斷題。
1、生活中的垃圾都是無用的,沒有什么價值可言。(×)2、北斗七星離我們的距離都是一樣的。(×)
3、月相變化是在月亮繞地球公轉的過程形成的.(√)4、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是公認為是隕石的撞擊形成的.√)
5、垃圾被填埋了對人類的危害也就不存在了。(×)6、日食和月食都有全食、偏食和環(huán)食三種形式?!蹋?/p>
7、圓柱形透明體的放大倍數(shù)是最大的。(×)8、八大行星都分別有自己的衛(wèi)星。(×)
9、科學家發(fā)現(xiàn)宇宙正處在膨脹之中。(√)10、恒星不會消亡,太陽也不會消亡。(×)
三、選擇題。
1、發(fā)生日食時,地球、太陽、月球三個天體排列正確的是(B)
A、月球、地球、太陽。B、地球、月球、太陽C、地球、太陽、月球
2、發(fā)生月食時,地球、太陽、月球三個天體排列正確的是(A)
A、月球、地球、太陽。B、地球、月球、太陽C、地球、太陽、月球
3、填埋場在填垃圾后,可以在上面(C、D)
A、種植莊稼B、建筑房屋C、修建公園D、修建體育場
4、銀河系大約由(C)億到(D)億顆恒星組成,直徑有(A)萬光年。
A、10B、100C、1000D、2000
5、(B)星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北斗七星是(A)星座的明顯標志。
A、大熊座B、小熊座C、獅子座
6、發(fā)生的流星雨特別有名的星座是(C) 7、第一個發(fā)現(xiàn)和提出“細胞“的人是(D)。
A、大熊座B、小熊座C、獅子座D、獵犬座A、列文虎克B、巴斯德C、加加林D、羅伯特?胡克
8、下列天體,(A)離地球最近 9、(C)地形的最大特點就是頒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
A、月球B、太陽C、金星 A、太陽B、地球C、月球
10、下列工具中,有放大圖像功能的是(C) 11、第一個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科學家是(B)
A、汽車的后視鏡B、近視鏡C、裝水的燒瓶 A、巴斯德B、列方虎克C、羅伯特?胡克
12、(B)是太陽系里唯一發(fā)光的恒星。 13、銀河系的直徑有(B)萬光年。
A、月球B、太陽C、火星 A、120B、10C、100科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科學總復習資料(各單元知識點)第一單元微小世界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和(鏡片的直徑大?。]有關系,與鏡面的(凸度)有關,凸度越大,放大倍數(shù)越大。(球形透明體)放大倍數(shù)是最大的。2、放大鏡的構造:鏡片、鏡架(包括鏡框和鏡柄)。3、(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顯現(xiàn)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使我們獲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chǎn)的許多方面。4、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邊緣?。?。只要具有放大鏡片透明、中間較厚的結構(比如加滿水后的燒杯、燒瓶)等,就具有同樣的(放大)功能。5、透過放大鏡看到的(面積或區(qū)域)叫做透鏡的(視野)。放大鏡正確使用方法有(移動放大鏡)和(移動被觀察的物體)。6、早在(一千多年前)人們就發(fā)明了放大鏡。人類最早使用的凸透鏡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紀,英國一位主教格羅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裝置的應用,他的學生(培根)根據(jù)他的建議,設計并制造出了能增進視力的(眼鏡)。7、人的實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體。8、蒼蠅落在堅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還能在上面爬行,這和它(腳的構造)有關。9、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jié))。如通過(放大鏡)能觀察到蒼蠅的(復眼)是由許多小眼睛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nèi)側)、蝴蝶的翅膀上布滿彩色小鱗片是(扁平的細毛)。10、昆蟲的“嗅覺”很靈敏,據(jù)說是因為它們的(觸角),觸角就是它們的(“鼻子”)。觸角具有嗅覺、聽覺和觸覺的功能。在放大鏡下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昆蟲的觸角的形狀(不同)。11、蚜蟲喜歡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蟲的大小如(針眼),蚜蟲的天敵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蟲的體液。12、17世紀人們發(fā)現(xiàn)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這是因為一個凸透鏡把另一個凸透鏡成的像進一步放大了。13、(顯微鏡)的發(fā)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微觀世界)。14、食鹽、白糖、堿面、味精的顆粒都是(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zhì)叫做(晶體)。15、許多巖石是由(礦物晶體)集合而成。如花崗巖由(長石)(云母)(石英)等礦物的晶體組成。1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zhì)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晶體形狀(多種多樣),但都很有規(guī)則。有的晶體較大,肉眼可見,有的較小,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見。17、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制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掃描隧道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3億倍)。18、1663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是第一個用自制的復合顯微鏡發(fā)現(xiàn)和提出(細胞)這個名稱的。19、我國科學家(袁隆平)研發(fā)了雜交水稻,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20、顯微鏡主要由(目鏡)(調(diào)節(jié)旋鈕)(物鏡)(載物臺)(反光鏡)等組成。21、顯微鏡的使用步驟是(安放、對光、上片、調(diào)焦、觀察)。觀察物質(zhì)的細微結構時,必須將其制成(玻片標本),這樣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清楚。22、實驗證明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23葉表皮的(氣孔)和(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呼吸、光合作用的重要部分。24、(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25、細胞的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具有(不同)的功能。26、生命體細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長)(發(fā)育)(繁殖)(遺傳)(運動)等功能。27、我們還可以利用(干草)培養(yǎng)微小生物。28、(巴斯德)第一個指出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的關系。29、我們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蟲)(變形蟲)(眼蟲)(喇叭蟲)(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30、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除單細胞微生物(由一個細胞組成),其他生命體都是有多個細胞組成的。31、通過觀察我們知道電視機的屏幕其實是由(紅)(藍)(綠)三種顏色組成。32、觀察工具發(fā)展的流程圖:肉眼→放大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顯微鏡發(fā)現(xiàn)細菌、病毒、抵抗疾?。?)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釀酒、發(fā)面、制作醬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處理垃圾和污水。制作玻片標本時用到的儀器的名稱及用途:儀器名稱儀器用途鑷子夾取實驗材料滴管吸取少量液體載玻片放置切片標本培養(yǎng)皿盛放多余的洋蔥片燒杯盛放液體碘酒染色裁紙刀切割洋蔥吸水紙吸取多余的水分第二單元物質(zhì)的變化1、世界是由(物質(zhì))構成的,所有的物質(zhì)都在不停地運動。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zhì))。2、我們要使鐵絲發(fā)生變化,可以采用(折)、(拉)(錘打)等方法。3、物質(zhì)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zhì)的狀態(tài)、形狀、大小等,沒有產(chǎn)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zhì),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chǎn)生了(新的物質(zhì)),我們把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4、金屬湯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蠟燭火焰上慢慢加熱,白糖會(熔化)、(炭化),第一步是物理變化,第二步是化學變化。5、我們可以用(篩網(wǎng))分離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變化。6、有些物質(zhì)混合后不會生成新的物質(zhì),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質(zhì)混合后會生成新的物質(zhì),如(小蘇打)和(白醋)混合。7、米飯在我們咀嚼的過程中,變得有(甜味)了,這是因為米飯中有一種叫(淀粉)的東西,在被我們咀嚼過程中發(fā)生了變化:淀粉→麥芽糖。8、米飯、淀粉遇到碘酒顏色會變成(藍紫色),產(chǎn)生了一種藍紫色的新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是一種不同于米飯和淀粉的新物質(zhì)。9、小蘇打和醋混合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生成新的氣體,這種氣體能使燃燒的細木條熄滅,說明這種氣體(不支持燃燒)。10、我們周圍世界物質(zhì)的變化一般分成兩類,即(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瘜W變化伴隨的現(xiàn)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11、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過程,往往伴隨產(chǎn)生種種現(xiàn)象,如(發(fā)光發(fā)熱)、(產(chǎn)生氣體)、(改變顏色)、(產(chǎn)生沉淀物)等。12、物質(zhì)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利用(物質(zhì)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了溫度計,這種變化屬于(物理變化);又如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產(chǎn)生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環(huán)境問題日趨嚴重。13、通過觀察比較鐵片和鐵銹,我發(fā)現(xiàn)鐵銹是(紅棕色)、(有空隙)、(沒有光澤)、(不導電)、(不能被磁鐵吸引)、(粗糙)等。14、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zhì)。鐵生銹的原因是空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氧在有水的環(huán)境中與鐵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鐵,就是鐵銹。鐵生銹的快慢與(水的多少)關系很大。15、用鑷子夾住鐵釘并將一部分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鐵釘,可以發(fā)現(xiàn)浸入溶液的鐵釘表面有(新物質(zhì)附著),同時藍色的硫酸銅液體顏色會(變淺),這種變化屬于(化學變化)。16、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chǎn)生的氣體(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無色無味)。17、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蘋果、面包、饅頭、南瓜。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蘿卜、白蘿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蔥18、在生產(chǎn)實踐中,人們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減緩鐵制品生銹的速度?答:(1)制成合金;(2)鐵制品表面涂防護層;(3)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潔凈和干燥。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答:可以用作滅火劑,人工降雨,生產(chǎn)碳酸飲料,做舞臺美化效果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答: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zhì)的產(chǎn)生,只是物質(zhì)形狀、大小、形態(tài)的變化;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zhì)的產(chǎn)生。兩者之間的人聯(lián)系是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伴隨著物理變化。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是什么?答: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書、火藥。中國古代的火藥技術經(jīng)過(印度)傳入阿拉伯,火藥的發(fā)明打打推進了歷史的發(fā)展進程。第三單元宇宙1、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它的半徑大約為地球半徑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體積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質(zhì)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38.4萬千米),晝夜溫差(310℃)。2、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國的(阿姆斯特朗)。3、月球地貌最大的特征就是分布著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月球環(huán)形山的形狀大多是(圓形),有(單個)的,有幾個(擠疊在一起的),也有(大環(huán)套小環(huán)的)。4、月球環(huán)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測中,公認的觀點是(隕石撞擊說)。5、月球圍繞地球(自西向東)逆時針方向運行。6、月球是一個(不發(fā)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7、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8、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9、古代人們對月相有特別的稱呼,“初一”稱為(新月),“十五”稱(望月)。10、月相在一個月中的變化規(guī)律是(上半月由缺變圓,下半月由圓變?nèi)保?1、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環(huán)食)三種,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兩種;日食發(fā)生在(農(nóng)歷初一),而月食發(fā)生在(農(nóng)歷十五或十六)。12、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恒星),太陽的直徑約是(140萬)千米。13、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就會發(fā)生日食。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陽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就會發(fā)生月食。14、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由(八大行星及其衛(wèi)星)、(矮行星)、(小天體)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tǒng)。這些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由近及遠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5、人們把看起來相互之間距離保持不變的星星分成一群,劃分成不同的(區(qū)域),并以(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狀命名,人們把這些區(qū)域稱為(星座)。其中有一個星座的流星雨特別有名,這個星座就是(獅子星座)。16、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就是我們熟悉的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17、“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天鵝座)、織女星(天琴座)和牛郎星(天鷹座)。18、天空中閃亮的銀河光帶,實際上是由(1000億—2000億)個(恒星)組成的恒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它的直徑大約有(10萬光年)。銀河系不是宇宙的全部,類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還有(100億)個,人們把它們成為(河外星系)。19、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它是計量恒星間距離的單位。20、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fā)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的古籍上就出現(xiàn)了(火箭)21、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神州)飛船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又發(fā)射成功,將來我國宇航員還將(登月考察)。第四單元環(huán)境和我們1、人們在生活中產(chǎn)生大量(垃圾)。丟棄的垃圾(危害環(huán)境)。目前主要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燒),簡單的填埋和焚燒同樣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2、填埋場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園、體育場),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種植莊稼)。3、(減少垃圾的數(shù)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4、(過度包裝)會造成(資源浪費)且產(chǎn)生大量垃圾,濫用塑料袋也會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種方法來使用已用過的物品,它也是減少垃圾的重要方法。6、垃圾可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7、廚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飯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紙制品、金屬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膠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過期藥品、注射器、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其他垃圾包括:磚瓦、陶瓷、衛(wèi)生間廢紙。8、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這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垃圾的回首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區(qū)分和集中起來。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分裝),它便于對有毒垃圾的處理。廢電池和醫(yī)療垃圾是一種需要謹慎處理的垃圾。9、(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0、淡水是我們?nèi)祟惡推渌锷娴谋匦杵?。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數(shù)地區(qū)缺水。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資源量計量,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聯(lián)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其中最嚴重的有40多個。11、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農(nóng)業(yè)污水)、(工業(yè)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來自動物的尸體等。由此可見,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12、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自來水水源取自(水庫)、(湖泊)和(河流)。自來水是主要的(飲用水),(飲用水源)不能洗澡。13、污水的處理比較復雜,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即(沉淀)、(過濾)、(加入藥物進行滅菌)獲得凈化。14、我們面臨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氣污染)。此外,還有“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和(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環(huán)境問題。15、(人類濫捕亂獵)和(過度開發(fā)利用),更使得許多生物資源瀕臨枯竭。16、(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我國的(九寨溝)、(長白山)、(四川臥龍)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護區(qū)。17、填埋和焚燒的優(yōu)缺點:填埋的方法:優(yōu)點(比較方便,成本較低)缺點(占用土地,垃圾分解比較慢,可能會污染地下水);焚燒的方法:優(yōu)點(占地少,避免污染地下水,熱量可以利用)缺點(消耗電能,可能造成二次污染)18、垃圾填埋場各部分的作用:襯墊:防止垃圾與土壤直接接觸;過濾液收集池和處理池:防止受污染的水滲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氣體排放管:把發(fā)酵生成的可燃性氣體和有毒氣體排走。監(jiān)測井:隨時監(jiān)測垃圾填埋場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狀況。19、與“全球變暖”有關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燒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煤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20、減少垃圾的方法有:(1)減少丟棄;(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簡答題:日食成因?答: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于同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fā)生了(日食)。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環(huán)食)。(P54圖要求會畫)日食發(fā)生的幾個特點:(1)、太陽被物體給擋住,(2)、擋光物體是球形(3)、地球、擋光物體和太陽差不多在同一條直線上(4)、擋光物體在運動。日食一般發(fā)生在初一,總在太陽光輪的西邊開始。月食成因?答:當月球運動到地球的背日面,進入地球的陰影時,就會發(fā)生月食。月食發(fā)生在農(nóng)歷的十五前后,有月全食、月偏食。(會畫圖)相對來說,月食發(fā)生的機會比日食要多一些,日食、月食的出現(xiàn)都是(由于月球繞地球公轉,地球繞太陽公轉)所決定的,同(天體的影子)有直接關系。現(xiàn)在全球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哪些?答:1、垃圾污染;2、水污染;3、大氣污染。另外還有:白色污染、物種數(shù)量銳減、土地沙漠化、酸雨等。請你制定一個家庭節(jié)水計劃:答:1、洗手洗臉用水盆;2、淘米水用來洗碗;3、淋浴水用來沖馬桶;養(yǎng)魚水用來澆花草;使用節(jié)水器具等。為了減少“白色污染”的環(huán)境問題,你會怎么做?答:購物時自帶購物袋;少領取商店給的塑料袋;重復使用已有的塑料袋;買菜時帶上菜籃子、布袋子;在單位或學校就餐,自帶餐具;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將廢舊塑料制品收集起來,賣給廢品收購站回收煉油。觀察工具發(fā)展的流程:肉眼:能看清昆蟲等較小的動物→放大鏡: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光學顯微鏡: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電子顯微鏡: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組成物質(zhì)的原子、分子→掃描隧道顯微鏡:納米技術18、在生產(chǎn)實踐中,人們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減緩鐵制品生銹的速度?答:(1)制成合金;(2)鐵制品表面涂防護層;(3)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潔凈和干燥。實驗題:怎樣分離食鹽和水的?減少水分,即把某種溶液風干或加熱使其水分蒸發(fā),使物質(zhì)重新析出。得到晶體的步驟:先制作食鹽的溶液,然后用滴管或玻璃棒滴1—2滴在玻片上。為了蒸發(fā)得快,滴后要輕輕晃一下,讓溶液擴散得薄而均勻,然后放在通風的地方。也可以用夾子夾住玻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加熱時玻片離火焰要遠一些,慢慢烘干。在溶液蒸發(fā)的過程中,千萬不要用手或器物觸摸它。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特征:(1)材料,口杯、清水、滴管、鑷子、小刀、載玻片、蓋玻片、碘酒、培養(yǎng)皿、吸水紙。(2)制作切片標本的步驟,a、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上滴一滴水b、用鑷子把要被觀察的標本放到載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要折疊c、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慢慢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在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d、需要染色的標本,可以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e、將做好的載片放到顯微鏡載物臺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2、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3、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和(鏡片的直徑)沒有關系,和(鏡片的凸度)有關。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shù)也越大)。4、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jié))。5、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都是有(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zhì)叫做這(晶體)。6、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7、(顯微鏡)的發(fā)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微觀世界)。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8、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顯微鏡),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9、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最早在顯微鏡下發(fā)現(xiàn)了生物的(細胞)結構。12、生物細胞的(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細胞也是不同的。10、(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11、(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12、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14、人類(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觀察的范圍擴大,發(fā)現(xiàn)了僅靠肉眼無法發(fā)現(xiàn)的自然界的許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蟲等較小的動物)——放大鏡(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光學顯微鏡(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電子顯微鏡(能看到更小的組成物質(zhì)的原子、分子)。
15、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16.血液中的紅細胞負責運輸吸入的(氧氣)和產(chǎn)生(二氧化碳)。17.光學顯微鏡的主要結構包括目鏡、調(diào)節(jié)旋鈕、(物鏡)、載物臺、反光鏡等。18.科學研究表明昆蟲頭上的觸角就是它們的(鼻子)。第二單元物質(zhì)的變化1、世界是(物質(zhì))構成的,物質(zhì)是(變化)的,物質(zhì)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2、一些物質(zhì)的變化(產(chǎn)生了新的物質(zhì)),另一些變化(沒有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3、在變化中(不能產(chǎn)生新物質(zhì))的我們稱為(物理變化),能(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的變化我們稱為(化學變化)。4、物質(zhì)的變化可以劃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qū)別在于(是不是產(chǎn)生了新的物質(zhì))。5、一些物質(zhì)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fā)生(化學變化)又發(fā)生(物理變化),如蠟燭燃燒、白糖加熱時融化變色。6、(米飯)在口腔里與(唾液)作用會發(fā)生(化學變化)。7、(淀粉)與(碘酒)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的新物質(zhì)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8、(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二氧化碳氣體),這樣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9、(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質(zhì)的一種氣體。10、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zhì)。11、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12、(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xiàn)象,如:(改變顏色)、(發(fā)光發(fā)熱)、(產(chǎn)生沉淀物)、(產(chǎn)生氣體),根據(jù)這些現(xiàn)象可以初步判斷物質(zhì)是否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13、(硫酸銅溶液)和(鐵釘)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14、我們周圍的世界是由(物質(zhì))組成的,物質(zhì)是(變化)的。物質(zhì)變化有兩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瘜W變化最重要的特點是(產(chǎn)生了新物質(zhì))。第三單元宇宙1、(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2、月球圍繞地球(逆時針)方向運行。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4)。月球引力大約是地球的(1/6)。3、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阿姆斯特朗)留下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個足跡。4、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5、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6、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農(nóng)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再由圓到缺。7、月球是一個(不發(fā)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方向)也就不同。8、(環(huán)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9、環(huán)形山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隕石撞擊)是主要原因。10、有關環(huán)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認的觀點是(“撞擊說”),這種觀點認為環(huán)形山是長期以來(流星)、(隕石)撞擊后留下的痕跡,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就相當于少了一層保護層,使撞擊更猛烈和頻繁。1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xiàn)象。12、(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于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13、(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組成了(太陽系)。太陽系是一個較大的(天體系統(tǒng))。14、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及其衛(wèi)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叫做(太陽系)。15、太陽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6、(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就是我們熟悉的、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17、(北極星)可以幫助大家在夜間辨認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兩顆星的連線延長,在大約相當于這兩顆星距離的5倍處,有一顆比較亮的星,那就是(北極星)。北極星屬于(小熊星座)。18、(亮星構成的圖形)是星座的主要標志。(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標志。19、夏季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其中的三顆亮星(天津四)(屬于天鵝座)、(織女星)(屬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屬于天鷹座)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人們稱之為(“夏季大三角”)。20、(宇宙)是由類似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tǒng)組成的龐大的系統(tǒng),它在不斷的運動變化。21、太陽系和眾多的恒星一起組成的一個(恒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22、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鐘30萬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它是用來計量恒星間(距離)的單位。23、銀河系還不是宇宙的全部,類似銀河系一樣的星系還有100億個,人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河外星系)。24、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fā)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的古籍上就出現(xiàn)了(“火箭”)的名稱。25、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首位航天員是(楊利偉);現(xiàn)在(“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又發(fā)射成功;不久的將來,我國宇航員還將(登月考察)。第四單元環(huán)境和我們1、人們在生活中要產(chǎn)生大量成分復雜的(垃圾)。丟棄的垃圾(危害環(huán)境)。2、目前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燒)等,但填埋、焚燒的方法還是會影響環(huán)境。3、垃圾填埋場對周圍環(huán)境的危害有:(1)散發(fā)惡臭,污染空氣(2)滋生蚊蠅,引發(fā)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等。4、焚燒垃圾的優(yōu)點:(1)占地小,使垃圾減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產(chǎn)生的熱量可用來發(fā)電;缺點:(1)消耗大量電能(2)留下殘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5、(設計合理)的(垃圾填埋場)能有效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6、(減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減少丟棄)和(重新使用)。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減少的:(1)雙面打印可以節(jié)約紙張(2)自帶喝水杯外出,少買瓶裝飲料(3)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減少紙和塑料的丟棄……8、(過度包裝)會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產(chǎn)生大量垃圾。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這樣可以(減少垃圾、節(jié)約資源)。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11、垃圾分類、分裝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對一些(有毒垃圾)的處理。12、對自然環(huán)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zhì),電池里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13、(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4、減少固體垃圾的科學方法是(減少丟棄)、(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15、人們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資源)很緊缺。16、由于(人口迅速增長)、(環(huán)境污染)和(全球氣候變暖),目前60%的大陸面臨淡水資源不足,10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其中最嚴重的國家達(40多個)。17、在淡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水污染更給人類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脅。水污染主要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18、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農(nóng)業(yè)的殺蟲劑、肥料)等,可能來自(工業(yè)的廢水、油污)等,可能來自(家庭的洗滌劑、人的排泄物),也可能來自(動物的尸體)等。19、淡水在自來水廠中除了(沉淀)和(過濾)之外,還要加入藥物進行(滅菌處理),這樣才能符合我們使用的標準。20、污水需經(jīng)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學方法)獲得凈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離水中的雜物和較大的顆粒,雜物有塑料袋、菜葉雜草等;生物方法是通過細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學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學藥劑——氯,通過它來有效殺滅水中的病源微生物。21、當前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有(垃圾)、(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人類正著力于相應的環(huán)境保護行動。22、(減少廢氣和廢物排放)是控制大氣污染最根本的辦法。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廣(“無車日”)活動,以節(jié)約能源和保護環(huán)境。23、減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紙袋和布袋(2)提菜籃子上菜市(3)減少塑料包裝(4)用可降解塑料袋。24、(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種方法來使用已用過的物品,它也是減少垃圾的重要方法。25、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我國的(九寨溝)、(長白山)、(四川臥龍)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護區(qū)。
26、許多環(huán)境問題是(人類活動)造成的,但人類的活動也能夠改善環(huán)境。題實驗操作1、制作顯微鏡所需器材:放大鏡、掛歷紙、剪刀、膠水制作過程:(1)、上下移動調(diào)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直到劃到物體最清楚的圖像。(2)、用掛歷紙卷成紙筒。(3)、用紙筒和膠帶紙把兩個放大鏡固定下來。(4)、試一試:做成后的顯微鏡是否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了。結論:自制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明顯增加了。小學畢業(yè)班科學復習資料(一)生命世界1.植物的特征·鳳仙花植株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部分組成的?!ぶ参锏母芪胀寥乐械乃趾宛B(yǎng)料,滿足植物生長需要,還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及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作用,能把根吸收來的水分和養(yǎng)料輸送到葉、花、果,又能把葉上的養(yǎng)料輸送到植物的各個部分,有些植物的莖還有繁殖的作用。植物的莖分為直立莖(向日葵)、匍匐莖(番薯)、攀援莖(葡萄)、纏繞莖(牽?;ǎ??!と藗兏鶕?jù)植物莖的軟硬程度把植物分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ひ黄暾娜~具有共同的構造,包括葉片和葉柄兩部分。葉片中有葉脈,它是輸送水分和養(yǎng)料的管道。葉片表面有氣孔,氣體從氣孔自由地進出葉片。葉具有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植物的葉依靠陽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了植物生長所需的養(yǎng)料并釋放氧氣,稱為光合作用。公式為:綠葉+水+二氧化碳——陽光氧氣+養(yǎng)料·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せㄊ侵参锏姆敝称鞴佟P廴锏幕ǚ蹅鞑サ酱迫锏闹^上,這個過程叫傳粉。·果實一般是由果皮和種子構成的。有肉果和干果?!ぶ参锏姆N子由種皮和胚構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葉。胚根將來長成植物的根,胚芽將來長成莖和葉?!ぶ参锓N子的傳播方式有利用風力(如蒲公英、臭椿、楓樹、松樹)、利用動物(如蒼耳、鬼針草、山楂、葡萄)、利用彈力或噴射作用(如鳳仙花、噴瓜)、利用水流(如蓮蓬、椰子)?!ら_花植物的生長主要經(jīng)歷了種子發(fā)芽、生長、開花、結果等主要過程?!ぶ参锏姆敝撤绞椒譃椋海?)種子繁殖:利用種子來進行繁殖的;(2)營養(yǎng)繁殖:由莖和根來進行繁殖(如番薯用塊根進行繁殖;水仙花、甘蔗、馬鈴薯、大蒜、洋蔥、姜是用莖來進行繁殖;蘆葦、狗尾巴草用地下根莖進行繁殖。);(3)扦插:直接從莖上剪下一段枝條,插在土里進行繁殖(如葡萄、石榴、楊柳)。2.動物的特征·蠶是從蠶卵里孵出來的。剛孵出的小蠶稱為“蟻蠶”?!ばQ長到一定的階段,就會吐絲結繭,變成蛹?!ばQ蛾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羽毛狀的觸角,胸部有兩對翅膀和三對足?!ばQ的一生要經(jīng)歷卵、幼蟲、蛹、成蟲四種形態(tài)。昆蟲的特點: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有翅或翅退化?!の浵伒纳眢w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頭部有一對觸角。蝸牛的觸角是來辨別和尋找食物。魚靠著鰭和身體的擺動在水中自由地游泳,魚是靠鰓呼吸的。鯽魚的身體由頭、軀干、尾三部分組成。身上有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游锏挠啄昶诤统赡昶诘男螒B(tài)會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叫做變態(tài)。幼體在水里生活,用鰓呼吸,成體在岸上生活,用肺呼吸的動物,叫兩棲動物,如:青蛙、蟾蜍、蠑螈等?!ど眢w中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沒有脊柱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游锏姆敝撤绞匠R姷挠新焉吞ド???柯逊敝澈蟠膭游锝新焉鷦游?。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動物叫胎生動物。昆蟲、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都是卵生動物,哺乳動物是胎生動物。此外其他的繁殖方式有分裂(如草履蟲、變形蟲)、出芽(珊瑚)?!じ鞣N動物都會經(jīng)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的生命周期。3.生物及其環(huán)境·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ぷ匀唤缋锷钪S許多多的微生物。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樣的共同特征?!ど飼?jīng)歷生長、發(fā)育和死亡的過程,會繁殖它們的后代?!しN子的發(fā)芽需要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充足的空氣?!ぶ参锏纳L需要陽光、空氣、水、溫度、肥料等?!ど镉凶罨镜纳嫘枰核?、陽光、空氣和營養(yǎng)?!な澄镦準巧镏g像鏈環(huán)一樣的食物關系,它是由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組成的。如:稻谷——老鼠——蛇——老鷹中,稻谷是生產(chǎn)者,其它三種都是消費者。·許多食物鏈交織在一起,形成復雜的網(wǎng)狀結構,稱為食物網(wǎng)?!ぴ谝欢ōh(huán)境中生存的各種動植物,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依存,構成了一個群落?!と郝渲械母鞣N生物,和周圍的非生物一起構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被稱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各種生物、非生物之間形成一種穩(wěn)定和諧的平衡狀態(tài),稱為生態(tài)平衡?!ど锏倪M化的兩條規(guī)律:①一般從水生到陸地,從結構簡單到結構復雜,從低級到高級;②在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中,能夠適應環(huán)境的生物生存下來,不能適應環(huán)境的生物就會消亡。地球上最先出現(xiàn)的生命是單細胞藻類和菌類。(二)物質(zhì)世界之物質(zhì)變化1.水及其變化·水是一無色、無味、無固定形狀、會流動的液體?!ち客彩且环N標準工具,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多少?!に档?℃時會開始凝固成冰。固態(tài)的冰升到0℃時會開始融化成水。·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之后會凝結成小水滴?!に兂伤魵獾倪^程,叫做蒸發(fā)。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叫做凝結?!に泄虘B(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三種形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可以相互轉化。自然界是的霧、云、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形態(tài)。2.物質(zhì)的溶解·食鹽、白糖等固體物質(zhì)的顆粒具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稱為晶體?!の矬w在水中溶解后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穩(wěn)定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過濾或沉淀的方法分離出來?!に苋芙庖恍┕腆w、液體,也能溶解一定的氣體。不同的物質(zhì)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の镔|(zhì)在水中溶解速度有快有慢,受到顆粒大小、水的溫度及是否攪拌三個因素的影響。·同一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定的?!と芙庠谒械奈镔|(zhì)可以采用蒸發(fā)水分的方式分離出來。3.物體的運動和力·由于地球的引力而使物體受到的豎直向下的力叫重力?!は鹌そ睢椈傻任矬w被拉長或絞緊時會產(chǎn)生彈力。·氣體噴出時,會產(chǎn)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氣球動力小車是被反沖力推動而前進的。·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長度就越長。彈簧秤又叫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大小的工具。力的大小用“牛頓”來表示?!み\動的物體因為摩擦而受到的阻力稱為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狀況、運動物體的重量等因素有關?!ひ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種方式。一定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利也有害。當人們需要摩擦力的時候,就想辦法去增大它;當人們不需要摩擦力的時候,就想辦法去減小它。·物體具有保持原有的靜止或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4.物質(zhì)的變化 ·世界是由物質(zhì)構成的,物質(zhì)都會發(fā)生變化?!そ饘倬哂袑щ娦浴嵝?、延展性、可塑性和金屬金屬光澤等屬性?!ば√K打和白醋混合以后,會產(chǎn)生新物質(zhì)——二氧化碳。·鐵會生銹,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よF生銹給人類造成了巨大損失,人們通過涂油漆、制成合金等方法控制鐵生銹的速度。(三)物質(zhì)世界之能量表現(xiàn)形式1.聲音·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ぢ曇舻膹娙跤靡袅縼砻枋?,常用單位是分貝。音量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聲音的高低用音高來描述,音高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ぢ曇粢圆ǖ男问絺鞑ィ曇舻膫鞑ルx不開物質(zhì)。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ぢ曇魝鞑サ轿覀兊亩?,使鼓膜產(chǎn)生振動,通過神經(jīng)傳到大腦,我們就聽到了聲音。·耳朵是我們的聽覺器官,過高或過強的聲音有可能損傷我們的聽力。2.光·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空氣中光速是30萬千米/秒?!す庥龅轿矬w后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り柟庀碌奈矬w溫度與物體受到的光照強度有關。光線越強烈,物體的溫度就越高?!と藗兝冒济骁R和凸透鏡將光線會聚起來,形成強光和高溫?!り柟庀碌奈矬w溫度與物體的顏色、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照的角度有關。·物體的顏色越淺、表面越光滑、光照的角度越斜,溫度就越低。3.電·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靜電。有正電“+”和負電“-”兩種;同種電相互排斥,異種電相互吸引?!碾娫粗辛鞒龅碾娏魍ㄟ^燈絲時,小燈泡就會發(fā)光。·導線、電池(電源)和小燈泡(用電器)可以組成一個簡單電路。·電流從電池的一端經(jīng)導線流出,通過小燈泡,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叫做電路。·容易導電的物體稱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絕緣體?!ら_關是電路中控制電流通斷的元件?!る娐犯鶕?jù)不同的需要,有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兩種連接方式。4.熱·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通常用攝氏度(℃)來表示?!の矬w溫度的上升或下降,說明了物體的熱量在增加或減少?!ねǔG闆r下,人體的體溫為37℃、水結冰的溫度為0℃、水沸騰的溫度為100℃?!に軣狍w積膨脹,受冷體積縮小,水的這種性質(zhì)叫做熱脹冷縮?!た諝庖约霸S多液體、固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峥偸菑妮^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這種傳熱的方式叫熱傳遞?!げ煌奈矬w傳熱性能是不同的。金屬的傳熱性能比較好,但保溫性能較差?!じ鞣N不同材料的吸熱和散熱能力是不同的。5.磁·磁鐵能吸引鐵的性質(zhì)叫磁性,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ご盆F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ぶ副钡拇艠O叫北極,用“N”表示,指南的磁極叫南極,用“S”表示。磁鐵的同極相斥,異極相吸。·多塊磁鐵組合在一起,磁鐵的磁力會發(fā)生變化?!ぶ改厢樖抢么盆F來指示方向的儀器。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ご盆F摩擦鋼針能使鋼針具有磁性,這個過程叫磁化。6.能量轉化·通電后的導線會產(chǎn)生磁力,能使指南針的磁針產(chǎn)生偏轉?!る姶盆F是由線圈和鐵芯兩部分組成的。電磁鐵的南北極與繞線方向有關?!る姶盆F的磁力大小可以改變,通過增加線圈的圈數(shù)、電池的數(shù)量能夠增強電磁鐵的磁力?!る妱訖C是利用電產(chǎn)生磁以及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原理產(chǎn)生動力的?!ぢ?、光、電、熱、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ぐl(fā)電機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成電能的機械設備?!っ菏怯蓛|萬年前的植物經(jīng)過復雜變化而形成的,可以通過煤的特點和地層特點推測出來。煤、石油和天然氣中貯存的能量來自于太陽。(四)地球與宇宙世界1.大氣及其變化·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わL速是指風每秒鐘行進的距離,風速可以用風速儀來測量,也可以用風速等級來表示。氣象學把風的等級分為13級?!そ邓翘鞖獾囊粋€基本特征,雨、雪、冰雹是降水的主要形式?!そ邓康亩嗌?,常用雨量器來測量?!ぬ炜罩酗h浮的云實際上是由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組成的?!げ煌膸r石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據(jù)巖石的特征,可以鑒別巖石的種類?!さV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雜在一起組成巖石?!せ◢弾r是由石英、長石、云母三種不同的礦物組成的。稀鹽酸滴在石灰?guī)r上會冒氣泡?!ぴ谧R別礦物時,礦物的條痕顏色比礦物外表的顏色更可靠?!さV物的顏色、形狀、透明度、光澤、條痕以及軟硬,是辨認礦物的重要依據(jù)。最硬的是礦物是金剛石,最軟的是石墨。3.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種多樣的。陸地、海洋、高原、山脈、盆地、峽谷等都是常見的地形?!さ卣鸷突鹕绞亲匀滑F(xiàn)象,是由于地球內(nèi)部運動引起的。·地球內(nèi)部運動使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不斷的變化,有的變化很猛烈,而有的變化則很緩慢?!さ厍驈谋砻娴降匦囊苑譃榈貧ぁ⒌蒯?、地核三個部分。(看清楚分法)·火山可分為:活火山、休眠火山、死活火(注:三種類型能區(qū)分)?;鹕綄θ祟惣扔欣灿斜?。臺灣的七星山是活火山。地震發(fā)生的原因有:火山活動、地殼中巖層的斷裂和陷落。地震的強度用震級來表示,地震強度越大,表示震級的數(shù)字也越大,5級以上的地震為強震。目前中國強度最大的地震為8·0級(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世界上測到的強度最大的地震8.9級(智利)。地震是可以預測的。地球上火山活動最多、最強烈的地區(qū)是環(huán)太平洋一帶。·地形分為: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褶皺:巖層受力后發(fā)生彎曲變形。地殼變動會使巖層發(fā)生褶皺,喜馬拉雅山就是由巖層褶皺形成的,是褶皺山(地殼運動造成)。山川形成的作用力主要來自地球內(nèi)部?!ず恿骱秃吹闹饕獏^(qū)別:河流的水是沿著狹長的凹地流動的,而湖泊的水是蓄積在洼地里的。陸地水既包括地表水也包括地下水。·風化作用:巖石在日光、水分、生物和空氣的作用下,會逐漸被破壞和分解為沙子和泥土。·由于受到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巖石破碎,這種現(xiàn)象叫風化?!ね寥朗巧?、小石子、黏土、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等物質(zhì)的混合物?!び捎谟晁臎_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質(zhì)隨著水流而流失,就是侵蝕?!わL化、侵蝕改變了地球的地形地貌?!ね恋仄露鹊拇笮?、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會影響土壤被侵蝕的程度。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其中十分之七是海洋,十分之三是陸地。地球上的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地球上的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4.地球運動·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說”理論,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理論。·傅科擺利用了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證明了地球在自轉?!と藗円缘厍蚪?jīng)線為標準,將地球分為24個時區(qū)。·地球圍繞地軸做自西向東自轉。地球自轉時,地軸始終指向北極星?!さ厍驀@著太陽不停地自西向東運動,叫公轉。地球公轉的周期為一年?!に募粳F(xiàn)象、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是由于地球公轉時地軸始終傾斜指向北極星造成的?!さ厍虻淖赞D: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自西向東轉動。地球地自轉形成了地球上晝夜交替現(xiàn)象,地球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約為24小時。太陽東升西落現(xiàn)象是由于地球自轉而形成的?!さ厍蛱幱谙闹廖恢脮r,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處于冬至位置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處于春分和秋分位置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太陽直射點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進行移動。由于地球公轉時地軸總是朝一定方向傾斜,所以造成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月球是地球的一顆天然衛(wèi)星,它在不停地繞地球自西向東的公轉。月球、地球、太陽三者的相互位置不斷地變化,引起了月球圓缺的變化——月相變化?!と帐常ㄞr(nóng)歷初一):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而且日、月、地三者恰好或近于一條直線時,月球的陰影就會投向地球,在地球上處于月影部分的地面就看不到太陽了,日食就發(fā)生了。(記P54日食發(fā)生圖)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huán)食?!ぴ率常ㄞr(nóng)歷十五):地球位于日月之間,如果日、地、月三者恰好或近于一條直線時,地球的影子就會遮住月球,太陽光射不到月球,地球上也就見不到月球,月食發(fā)生了。月食分為月全食和月偏食。中國是最早對日食和月食有記錄的國家。(注:要求能清楚地區(qū)分月相、月食、日食)6.探索宇宙·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圍繞著地球不停地運動?!ぴ虑蛟趫A缺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月相的形成與月球的公轉有關?!ぴ虑虻孛驳淖畲筇卣?,就是分布著許多大小不等的環(huán)形山?!ぴ谠虑蚬D過程中,當太陽、地球、月球處于同一條直線上時,會發(fā)生日食(往往發(fā)生在農(nóng)歷初一)或月食(往往發(fā)生在農(nóng)歷十五)的現(xiàn)象?!ひ蕴枮橹行?,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衛(wèi)星、矮行星、小天體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稱太陽系?!ぬ栂档陌舜笮行且来螢樗?、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它是用來計量恒星之間距離的長度單位??茖W六上單元復習知識點:第一單元:機械和工具1.在工作時,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叫做機械。像螺絲刀、釘錘、剪子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做簡單機械。2.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杠桿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3.杠桿省力的秘密:當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省力;當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小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費力;當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等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不省力也不費力。4.省力杠桿:鉗子、剪刀、撬棍、開瓶器等;費力杠桿:筷子、鑷子、釣魚竿等。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天平、扁擔、蹺蹺板。5.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當軸相同時,輪越大越省力。6.生活中的輪軸:汽車方向盤、水龍頭開關、起子、扳手、門鎖把手。7.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可以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把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組。8.定滑輪能改變用力方向,但不省力;動滑輪不能改變用力方向,但能省力;滑輪組既能改變用力方向,又能省力;滑輪組的組數(shù)越多越省力;提起重物用幾股繩子,就省幾分之一的力。9.生活中的滑輪:①定滑輪:旗桿頂部的輪子、窗簾上的輪子;②動滑輪:工地上提重物的輪子、井口上提水的輪子;③滑輪組:起重機、升降衣架。10.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大。螺絲釘?shù)穆菁y越密,旋進去就越省力。12.生活中的斜面:刀口、樓梯、盤山公路、引橋、螺絲釘、釘子的釘尖。13、自行車上的各部分應用了哪種簡單機械?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1.增加梁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的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大大增加抗彎曲的能力。2.把薄板形材料彎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狀,實際上都是減少了材料的寬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減少材料寬度雖然降低了一些抗彎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強了材料的抗彎曲能力。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材料的抗彎曲能力。3.拱形承載重量時,能把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擠壓結合得更加緊密。拱形受壓會產(chǎn)生一個向外推的力,抵住了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4.圓頂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組合,它有拱形承載壓力大的優(yōu)點,而且不產(chǎn)生向外的推力。5.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這使得它比任何形狀都要堅固。6.生活中的拱形:龜殼,貝殼,蛋殼,人的頭骨、肋骨、足拱、管狀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桿、莖、果實,拱門,拱窗,拱橋。7.用框架結構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費的材料卻很少。三框架結構以三角形為基本構造。三角形框架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點??蚣荑F塔結構特點:上小下大、上輕下重、抗風能力強。8.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橋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緊,還增加了橋面的抗彎曲能力。11.鋼纜能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們用它們建造的鋼索橋,大大增加了橋的跨越能力。12.鋼索橋的結構:由鋼纜、橋塔、橋面組成。鋼纜是橋承重的主要構件,橋塔是支承鋼纜的主要構件,橋塔是支承鋼纜的主要構件。鋼索橋的功能:跨度很大。設計橋要考慮:①紙這種材料的特性;②紙的承受力有什么時候特點;③選擇形狀和結構。④用什么方法增強紙的抗彎曲能力。第三單元:能量1.電磁鐵只有通電時才具有磁性。2.電磁鐵有南北極。電磁鐵的磁極與電流方向和線圈繞法有關,當電磁鐵的電流方向改變時,它的磁極也會改變;當電磁鐵的線圈繞向改變時,它的磁極也會改變。3.電磁鐵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變的,磁力的大小與串聯(lián)電池的數(shù)量、線圈的圈數(shù)、鐵芯的大小有關。線圈圈數(shù)多,磁力大,電池數(shù)量多,磁力大;反之,則磁力小。4.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和運動有關的物體也有能量,叫機械能。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學物質(zhì)中,叫化學能。5.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了。6.電動機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電產(chǎn)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轉動。7.8.煤是由古代植物變成的。古代植物死后,經(jīng)過沉積作用,被泥沙覆蓋,與空氣隔絕,又經(jīng)過地殼的變動,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長期受到高溫高壓的作用,慢慢變成了煤。9.石油、天然氣是幾億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經(jīng)過復雜變化形成的。10.煤、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點就會少一點。11.新能源:地熱能、風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陽能。第四單元:生物的多樣性1.我們可把植物分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落葉植物和常綠植物等。2.在不開花的植物中,蕨類、藻類、苔蘚類和開花的植物一樣,自己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料。菌類卻是一個特殊的類別,它們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是靠吸收其他生物體或土壤里的養(yǎng)料而生存。3.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沒有脊柱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4.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征是科學家對動物進行分類的重要標準。5.像螞蟻、蝗蟲、蜜蜂那樣,身體上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類;像金魚、鯉魚那樣,終生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身體上長羽毛的動物是鳥類;直接生小動物,并用乳汁喂養(yǎng)小動物的是哺乳動物。6.貓的腳有肉墊,在地上跑時發(fā)出的聲音較小,不易被捕食對象發(fā)現(xiàn);帶鉤的鳥爪,容易抓住樹干,適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抓小動物;鴨的腳有蹼,可以用來劃水,適宜生活在水中;蒼耳種子上有刺,在陸地上生活容易被動物攜帶傳播種子;蓮子有較硬的外殼,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種子上有毛,容易隨風漂移,傳播種子。7.同一種生物,愈冷的地方,個體就愈大,身體愈接近圓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大自然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8.人類生活離不開植物:提供給人類做食物;供人類欣賞;提供給人類做藥材;人類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學習用品;可以凈化空氣;提供給動物做食物??茖W六下一單元復習知識點第一單元:微小世界1.放大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2.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厚(凸起)、邊緣薄。所以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shù)也越大,由此推斷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數(shù)最大。3.能通過放大鏡觀察到更多關于昆蟲的細節(jié),如:蠅的復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nèi)側;蝴蝶翅膀上布滿的彩色小鱗片是扁平的細毛。4.像食鹽、白糖、味精那樣,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固體物質(zhì)叫做晶體。5.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6.羅伯特·胡克最早在顯微鏡下發(fā)現(xiàn)了生物的細胞結構,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顯微鏡發(fā)現(xiàn)了曾經(jīng)不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7.顯微鏡的發(fā)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微觀世界。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8.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9.正確使用顯微鏡的方法:安放—對光—上片—調(diào)焦—觀察。10.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11.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能繁殖等。12.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釀酒、泡菜、發(fā)面、做酸奶、克隆生物、處理垃圾和污水。13.人類觀察工具的改進:肉眼
能看清昆蟲等較小的動物
放大鏡
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
光學顯微鏡
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
電子顯微鏡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組成物質(zhì)的原子、分子14.我們可以用干草培養(yǎng)微小生物第二單元物質(zhì)的變化
1.世界是物質(zhì)構成的,物質(zhì)是變化的,物質(zhì)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物質(zhì)的變化可以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qū)別在于是否產(chǎn)生了新的物質(zhì)。2.在變化中能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的變化我們稱為化學變化,不能產(chǎn)生新物質(zhì)的我們稱為物理變化,一些物質(zhì)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fā)生化學變化又發(fā)生物理變化。如蠟燭燃燒、白糖加熱時融化變色。3.淀粉與碘酒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的新物質(zhì)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4.在平常生活中,鐵生銹的快慢與水的多少關系很大。把鐵與水、空氣隔絕開是防止鐵生銹的好方法,如刷油漆、電鍍等。5、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xiàn)象,如:改變顏色、發(fā)光發(fā)熱、產(chǎn)生沉淀物、產(chǎn)生氣體,根據(jù)這些現(xiàn)象可以初步判斷物質(zhì)是否發(fā)生了化學變化。6、硫酸銅溶液和鐵釘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綜合填表:課本作業(yè)本(第21頁)表格物質(zhì)的變化。
第三單元:宇宙衛(wèi)星,圍繞地球逆時針方向運轉。2.對月球的探索歷程:肉眼觀察——天文望遠鏡——探測飛行器——登月考察3.最早登月的是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在月球上第一個留下腳印的是阿姆斯特朗。4.月相是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形狀。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5.月相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性的。農(nóng)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下半月再由圓到缺,亮面在左。6.月球是一個不發(fā)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7.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環(huán)形山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隕石撞擊是主要原因。8.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農(nóng)歷的初一前后可能發(fā)生日食發(fā),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環(huán)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陽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就發(fā)生了月食。農(nóng)歷的十五前后可能發(fā)生月食,有月全食、月偏食。9.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0.太陽系: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及其衛(wèi)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11.為了便于辨認,人們天空的星星分成一群,劃分為不同的區(qū)域,就稱為星座。1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標志。北極星可以幫助大家在夜間辨認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到它。北極星屬于小熊星座。13.“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織女星和牛郎星;夏季主要星座——天鵝座(天津四)、天琴座(織女)、天鷹座(牛郎)、天蝎座(心宿二)14.宇宙是運動變化的,膨脹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15.太陽系和眾多的恒星一起組成的一個恒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銀河系大約由1000億——2000億顆恒星組成,直徑有10萬光年。16.銀河系還不是宇宙的全部,類似銀河系一樣的星系還有100億個,人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河外星系。17.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氣體和塵埃緊縮——原恒星——燃料消耗殆盡,膨脹變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變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氣體和塵埃緊縮——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變成紅巨星——燃料耗盡而縮小變成白矮星——能量耗盡變成黑矮星。18.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fā)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現(xiàn)在“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又發(fā)射成功,不久的將來,我國宇航員還將登月考察。第四單元:環(huán)境和我們1.目前主要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燒,簡單的填埋和焚燒同樣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2.真正的垃圾添埋場對周圍環(huán)境的危害:散發(fā)惡臭,污染空氣;滋生蚊蠅,引發(fā)疾病;造成土壤污染,影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等。3.焚燒垃圾的優(yōu)點:占地小,使垃圾減量,避免污染地下水;缺點會消耗大量電能、留下殘余物,造成二次污染。4.減少垃圾的數(shù)量很重要,它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減少垃圾數(shù)量的方法有:減少丟棄和重新使用5.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減少:(1)雙面打印可以節(jié)約紙張。(2)自帶喝水杯外出,少買瓶裝飲料。(3)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減少紙和塑料的丟棄?!?.過度包裝會造成資源浪費且產(chǎn)生大量垃圾,濫用塑料袋也會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7.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厥绽械膹U舊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節(jié)約資源、節(jié)約能源、節(jié)約成本、減少垃圾、減少污染,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分裝。9.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0.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赡軄碜赞r(nóng)業(yè)的殺蟲劑、肥料等,可能來自工業(yè)的廢水、油污等,可能來自家庭的洗滌劑、人的排泄物,也可能來自動物的尸體等。由此可見,沉淀、過濾等方法把污水中的雜質(zhì)分離出來。11.當前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人類正著力于相應的環(huán)境保護行動。12.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茖W實驗習題集一、請你做個簡易的顯微鏡,并寫出制作的步驟。答:找兩個放大倍數(shù)不同的凸透鏡,上下調(diào)整它們之間的距離,直到找到物體最清楚的圖像,用紙筒和膠帶紙把兩個凸透鏡固定下來,一個簡易的顯微鏡就做好了。二、請你設計一個鐵生銹的實驗。研究的問題:鐵生銹與空氣有關嗎?我們的假設:鐵生銹與空氣有關。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鐵釘暴露在空氣中的部分已經(jīng)生銹,釘在木板中的部分沒有生銹。實驗方法:1、用同樣大小的三個盤子,其中兩個分別裝上水、菜油。2、把一枚鐵釘放在空盤子中與空氣接觸,另一枚鐵釘完全浸沒在菜油里,還有一枚鐵釘一半放在水里。3、每天觀察記錄一次。觀察到的現(xiàn)象:1、鐵釘在空盤子中,與空氣接觸會生銹,但生銹的速度慢。2、鐵釘在菜油中沒有生銹。3、鐵釘在水盤子中生銹速度快,量也很多。實驗結果:結論:鐵釘生銹是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的結果。三、按照“填埋垃圾”的模擬實驗過程,將正確的序號填在前面的括號里。(1)在廣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凈的細石子約3厘米厚,然后加入清水,使水剛好位于石子的一半。(2)用鑷子往瓶中靠瓶壁處放入幾團浸過墨水的紙巾,用細石子埋住,再慢慢地往上面噴水。(3)觀察瓶子底部水的顏色和清澈度的變化,并做好記錄。上面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答:說明了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東西仍會浸濾出來污染地下水。四、請回答下列問題。1、你們家有哪些電器,他們的名稱是什么?有什么用途?把電能轉化成了什么?至少寫出3種。電磁爐:電能→熱能電視機:電能→聲能、光能等收錄機:電能→聲能2、通過學習你能舉例說明:為什么有的工具設計成費力杠桿嗎?如:鑷子→方便拿取夾子→延長手臂3、鐵為什么會生銹?答:鐵生銹是空氣和水的共同作用。4、我們有哪些減少垃圾的辦法?答:1、可以減少丟棄2、減少包裝垃圾3、重新使用5、什么是太陽系?答: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包括圍繞行星轉動的衛(wèi)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叫太陽系。6、日食是怎樣形成的?答: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于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7、請列舉當前人類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至少寫3條。答:當前人類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有:1、大氣污染問題2、白色污染問題3、物種滅絕速度加快8、如何解決大氣污染問題?答:1、制訂、實施一些保護大氣的措施,如應嘗減少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230-2025數(shù)據(jù)安全技術機密計算通用框架
- 借用林地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包裝紙盒合同范本
- 北京車輛過戶合同范本
- 軍事拓展協(xié)議合同范本
- 企業(yè)價值咨詢合同范本
- 動產(chǎn)個人抵押合同范本
- 人工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 企業(yè)綠化合同范本
- 農(nóng)業(yè)機械改裝項目合同范例
- 運動康復機構跌倒風險管理措施
- 開學安全第一課主題班會課件
- 一年級珍惜糧食主題班會學習教案
- 殘疾人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與自我發(fā)展
- 全套課件-建筑工程質(zhì)量與安全管理
- 醫(yī)院感染的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
- 新版《醫(yī)療器械經(jīng)營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2024)培訓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DBJ33T 1286-2022 住宅工程質(zhì)量常見問題控制標準
- 海岸動力學英文課件Coastal Hydrodynamics-復習
- 碳足跡研究-洞察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