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問題研究目錄TOC\o"1-2"\h\u25479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問題研究 15155摘要 122307引言 130488一、高空拋物民事責任承擔學說及辨析 226118(一)高空拋物的責任承擔學說 220426(二)高空拋物和高空墜物的區(qū)別 417929二、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民事責任的立法演進 5793(一)立法起步探索階段 532052(二)立法發(fā)展成熟階段 72291三、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民事責任存在的問題 83509(一)可能加害人承擔的補償責任范圍與標準不統(tǒng)一 81245(二)建筑物管理人的義務內容不明確 922220(三)可能加害人和建筑物管理人的責任承擔順位不明確 99149(四)社會救濟途徑匱乏 1031197四、完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民事責任的若干建議 1028953(一)明細可能加害人補償責任內容與標準 1019777(二)界定建筑物管理人責任范圍 1110019(三)明確不同主體之間的責任承擔順位 1129339(四)增設高空拋物致人損害專項商業(yè)保險和國家專項救助基金 1222601結語 13摘要摘要內容:高空拋物行為對受害人和公共安全都具有極大危害性,《民法典》在結合我國社會現(xiàn)狀的基礎上,重新規(guī)劃高空拋物行為的民事責任。論文梳理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理論學說,區(qū)分高空拋物行為和高空墜物行為,歸納高空拋物致人損害行為民事責任的立法演進,剖析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完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問題的建議。關鍵詞:高空拋物;民事責任;救濟途徑引言隨著經(jīng)濟和城市化發(fā)展的加快,人們不斷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人口密度變大,住房問題緊張,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開始建設高樓大廈。但是,高樓大廈猶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緩解了住房緊張,另一方面也引發(fā)了新的問題:高空拋物。隨著高空拋物致人損害事件的不斷發(fā)生,人們“頭頂上的安全”開始引起重視。高空拋物作為近幾年來的熱點問題一直被人們密切關注,由于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案件的特殊性,即:難以找到具體加害人,導致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在實踐中,往往會出現(xiàn)“同案不同判”的結果。2021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明確禁止了高空拋物的行為,并進行一系列的法律修訂,及時回應了這一社會熱點問題。在新的制度背景下,分析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建議。一、高空拋物民事責任承擔學說及辨析(一)高空拋物的責任承擔學說在面對如何確定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主體時,學理上的分歧點主要在于建筑物的全體使用人是否都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由此,在理論上分為三個主要的學說:“肯定說”、”折中說”、“否定說”。持肯定說的學者認為應當由可能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持折中說的學者認為雖然不應當由其承擔責任,但是不能讓受害者獨自承擔損害后果,此時,應當進行折中承擔補償責任。而持否定說的學者則認為不應當由可能加害人承擔責任。在這三種主要學說之下,又細分了好幾種學說。1.肯定說肯定說認為由可能加害人承擔責任,切實保障、救濟受害人的合法權益,由可能加害人承擔責任,可以防止此類行為的發(fā)生。以肯定說為代表人物是王利明教授王利明.論高樓拋物致人損害責任的完善[J].法學雜志,2020,41(01):1-9+17.,王利明.論高樓拋物致人損害責任的完善[J].法學雜志,2020,41(01):1-9+17.持有公平責任說的代表人物是王利明教授王利明.論高樓拋物致人損害責任的完善[J].法學雜志,2020,41(01):1-9+17.,即在無法確定加害人時,基于公平原則,由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責任,對加害人進行救濟。這一模式是較為合理,在受害者已經(jīng)承擔侵權行為所帶來的傷害時,此時,由受害人獨自一人對該無妄之災進行救濟、承擔損失明顯是不合理的,因為個人承當風險的能力明顯是弱于整體,由建筑物所有人承擔責任符合公平原則。其次,由于高空拋物侵犯了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和公共安全王利明.論高樓拋物致人損害責任的完善[J].法學雜志,2020,41(01):1-9+17.持有區(qū)分說的代表人物是謝哲勝教授謝哲勝:《高層建筑墜物致人損害的責任》,載王文杰主編:《侵權行為法之立法趨勢》,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頁。謝哲勝:《高層建筑墜物致人損害的責任》,載王文杰主編:《侵權行為法之立法趨勢》,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頁。2.折中說持有折中態(tài)度的代表學者是楊立新教授楊立新.《民法典(草案)》對高空拋擲物損害責任規(guī)則的完善[J].當代法學,2020,34(03):13-22.,在面對高空拋物侵權案件時,不能完全讓受害者承擔侵害后果,因為受害者不僅要遭受人身和財產(chǎn)的損失,他們可能還要面對高額的醫(yī)療費、喪失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困境,應當適當折中,不是賠償而是補償,不是連帶責任而是各負其責。楊立新.《民法典(草案)》對高空拋擲物損害責任規(guī)則的完善[J].當代法學,2020,34(03):13-22.楊立新.《民法典(草案)》對高空拋擲物損害責任規(guī)則的完善[J].當代法學,2020,34(03):13-22.楊立新.《民法典(草案)》對高空拋擲物損害責任規(guī)則的完善[J].當代法學,2020,34(03):13-22.3.否定說否定說代表人物是張新寶教授張新寶,張馨天.從《侵權責任法》第87條到《民法典》第1254條:“高空拋(墜)物”致人損害責任規(guī)則的進步[J].比較法研究,2020(06):91-104.,否定說認為不應由可能加害人承擔責任,由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責任是缺乏正當性的,僅僅是因為這些人和侵權人居住同一建筑物便要在責任承擔上進行“連坐”,這對那些居住在建筑物中且無過錯的人群而言明顯時顯失公平的,對于無辜第三人而言,這簡直就是無妄之災,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難度要高于證明自己有侵權行為,損害了第三人的利益,在面對受害者救濟時,不能盲目從受害者角度出發(fā),侵害第三人的利益。而應當通過社會救濟、物業(yè)管理、責任保險這些救濟角度出發(fā),合理保障受害人的利益。張新寶,張馨天.從《侵權責任法》第87條到《民法典》第1254條:“高空拋(墜)物”致人損害責任規(guī)則的進步[J].比較法研究,2020(06):91-104.贊同社會救濟觀點的學者認為,在面對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案件時,不管是由受害者自己承擔損害,還是由可能加害人承擔責任,都是不符合公平正義精神。他們認為在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基礎上保障每個人的合法利益,通過社會救濟是最有效的。贊同物業(yè)管理觀點的學者認為,物業(yè)公司本身對小區(qū)的公共設施、小區(qū)安全等方面具有保障、管理義務。在面對不特定人因高空拋物而造成的人身、財產(chǎn)損失時,物業(yè)公司應當承擔部分責任,而不是全部由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責任。贊同責任保險觀點的學者認為孟祥沛.連坐惡法豈能死灰復燃——論《侵權責任法》第87條及民法典編纂中的高空拋物責任[J].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20,35(03):104-115.,同一建筑物的使用人共同支付購買責任保險的費用。在發(fā)生損害時,保險公司可以預付受害者的損失,保護無辜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財產(chǎn),保障建筑物管理人的合法權益,使受害人能夠及時得到救濟。孟祥沛.連坐惡法豈能死灰復燃——論《侵權責任法》第87條及民法典編纂中的高空拋物責任[J].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20,35(03):104-115.(二)高空拋物和高空墜物的區(qū)別高空拋物、墜物行為作為近幾年來的討論熱點,是依靠人民群眾道德自覺性來禁止的侵權行為,近幾年不僅屢禁不止,而且愈發(fā)頻繁的發(fā)生。高空拋物行為,顧名思義,就是行為人從高空拋擲物品,損壞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的行為。高空墜物則是指建筑物上配件、懸掛物、擱置物脫落,損壞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的行為。雖然高空拋物行為和高空墜物行為同樣屬于“懸在城市上空的痛”,但是這二者還是有許多的區(qū)別。實務中容易將二者混淆,應當對其進行區(qū)分。二者發(fā)生原因不同,在高空拋物致人損害中,行為人實施了“拋”這一行為,表明行為人在主觀上是持有積極、故意的心態(tài),導致受害人的人身財產(chǎn)受到損害,這一行為后果是行為人一人所放任產(chǎn)生的,難以確定實際侵權人。但高空墜物行為產(chǎn)生是不受行為人的控制的,沒有主觀故意,高空墜物的物通常包括建筑物配件、建筑物組成部分等。這些物品的脫落墜落大多是因為前期基建時的瑕疵或者后期未盡到保養(yǎng)修繕義務而導致的。高空墜物行為容易找尋到物品所有人、管理人,要求所有人、管理人盡到注意、修葺義務,保障建筑物后續(xù)維護保養(yǎng)能符合要求。責任主體不同,在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案件中,從高處拋擲造成的損害通常是行為人個人所實施的侵權行為,因此,主體必須是特定的侵權人,如果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則潛在的侵權者應承擔責任。但是,在高空墜物中,由于建筑物等物件的脫落原因多樣,所以使得高空墜物的責任主體也具有多元化,高空墜物行為通常是建筑物所有人、使用人、管理人的責任。第三,二者歸責原則不同,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歸責原則根據(jù)能否找到高空拋物侵權行為人而不同,若能夠確定侵權行為人,則適用過錯責任,在無法找到具體的行為人時則依據(jù)公平責任確定相關主體的責任王利明.論高樓拋物致人損害責任的完善[J].法學雜志,2020,41(01):1-9+17.。而高空墜物致人損害的歸責原則是過錯推定責任,只有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才可免責。王利明.論高樓拋物致人損害責任的完善[J].法學雜志,2020,41(01):1-9+17.第四,二者的責任承擔后果不同,在高空拋物中,行為人不僅可能被追究民事責任,還有可能被追究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但是在高空墜物中,行為人往往存在過失,在刑事責任中主要為過失犯罪。第五,物業(yè)公司的責任不同,在高空拋物致人損害中,物業(yè)公司承擔的是安全保障義務,而在高空墜物致人損害中,物業(yè)公司要承擔的時管理人的責任。二、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民事責任的立法演進(一)立法起步探索階段《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中規(guī)定擱置物、懸掛物發(fā)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責任,面對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案件中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在這一階段中,由于沒有足夠的法律法規(guī)作為依據(jù),容易將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案件中的各方民事責任承擔內容混淆,導致實踐中出現(xiàn)“同類案件不同判決”的現(xiàn)象。例如,在“重慶煙灰缸案”中,法院認為由可能加害人承擔責任,即由不能排除有扔煙灰缸的可能性的20戶住戶承擔責任。在另一個案件“山東菜板案”中,法院認為無法確認侵權主體即菜板所有人,裁定駁回原告起訴。《侵權責任法》中對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行為進行立法規(guī)定,為了彌補這一類案件的法律缺位。我國在《侵權責任法》(草案一次審議稿)規(guī)定拋擲物或者墜落、脫落物致人損害,不能確定具體的侵權人的,由該建筑物的全體使用人承擔侵權責任,但使用人能夠證明自己不是具體侵權人的除外,《侵權責任法》(草案二審稿)刪去脫落物,并在此基礎上規(guī)定若難以確定具體加害人,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加害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三審稿則只將賠償責任修改為給予補償,最后頒布的《侵權責任法》將“加害人”重新修改為“侵權人”,確立了第87條。吳雙.高空拋物墜物致人損害規(guī)則的反思與完善[J].淮陰工學院學報,2020,29(04):20-24.雖然《侵權責任法》對如何處理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案件提供了適用依據(jù),但是在實踐中的法條適用情況存在模糊和不足,反映了許多社會現(xiàn)實問題。吳雙.高空拋物墜物致人損害規(guī)則的反思與完善[J].淮陰工學院學報,2020,29(04):20-24.筆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上以案件類型:“民事案件”,全文:“高空拋物”、“侵權責任法”,文書類型:“判決書”,裁判年份是2011-2021年為要求,檢索到577篇文書。其中民事一審的裁判文書具有390篇,民事二審的裁判文書具有180篇,民事再審的裁判文書具有7篇。筆者同時也在無訟案例上以相同的要求進行檢索,最終檢索到395篇文書,其中民事一審的裁判文書具有264篇,二審文書具有131篇。從時間來看,高空拋物案件隨著時間的增長而增多,在這兩個檢索系統(tǒng)中的二審審判和一審審判的比例均為1:2,這說明了高空拋物案件的上訴率高?!肚謾嘭熑畏ā吩诹⒎ㄉ细悠蛴谡蔑@保護受害者的合法利益,這一傾向導致了實踐中處理高空拋物案件的問題頻發(fā)。從上述的案例年趨勢發(fā)現(xiàn),隨著年份的增長,高空拋物案件數(shù)量不斷增加?!肚謾嘭熑畏ā分嗅槍Ω呖諕佄镄袨樨熑纬袚牧⒎ㄖ贫ǎ瑑H僅是針對受害人救濟,并沒有對于真正加害人進行懲戒和救濟?,F(xiàn)實生活中,對于高空拋物行為仍然是依靠人們的道德束縛,并沒有從法律層面制止,由于人們的道德要求并不相同,實踐中的真正加害人因道德低下實施高空拋物行為并僥幸逃脫責任承擔后,不會對此產(chǎn)生愧疚心理,反而會對自己的不良行為沾沾自喜,二次作案的可能性高。要求可能加害人承擔補償責任,會激化可能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間的矛盾,引起實踐中“執(zhí)行難”的困境。由于侵權責任法的立法規(guī)制定過于寬泛,并未區(qū)分高空拋物和高空墜物的區(qū)別。導致實踐中針對高空拋物侵權行為和高空墜物侵權行為都進行相同的判決。此外,也未區(qū)分高空拋物行為和共同危險行為,高空拋物是一人行為,而共同危險行為是多人共同的危害行為,在高空拋物案件中將二者混為一談,不利于公平正義的維護。(二)立法發(fā)展成熟階段最高人民法院于2019年印發(fā)《關于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體現(xiàn)了我國對治理高空拋物行為的決心。意見針對預防、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提出了16條措施,具體與以下幾點相關,積極進行對高空拋物案件的預防和懲治,督促相關機關履行職能,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睹穹ǖ淝謾嘭熑尉帯分嘘P于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問題?!睹穹ǖ淝謾嘭熑尉帯吩凇肚謾嘭熑畏ā返幕A上針對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責任問題進行了修改和完善,積極回應了這些社會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明確禁止了高空拋擲物品的行為,將高空拋物行為定性為法律禁止性行為,使其從傳統(tǒng)的道德層面的問題上升至法律層面的問題。將其道德法律化是為了從立法上設立了禁止高空拋物行為的行為限制和法律規(guī)范,需要清楚意識到,該法條僅僅是一條行為規(guī)范,具有宣示性效力,該法條不是裁判規(guī)則,無法作為司法裁判的依據(jù)。引導人民群眾杜絕高空拋物行為,這不僅對實施高空拋物行為的主體起到引導、警示的功能,還體現(xiàn)了我國對高空拋物行為的嚴厲譴責的態(tài)度。第二,明確了真正侵權人的過錯責任原則,區(qū)別真正加害人和可能加害人之間的責任劃分。在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案件中,若能確定具體侵權人時,則由具體侵權人承擔責任,這種情況屬于一般侵權行為,貫徹的是過錯責任原則,遵照了我國侵權法的基本理念。明示具體侵權人的過錯責任,避免出現(xiàn)《侵權責任法》時期司法實踐中的法條濫用現(xiàn)象。第三,增加了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在進行補償責任后,可以向侵權人進行追償。在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時,由可能加害人承擔補償責任。這一規(guī)定體現(xiàn)了我國對高空拋物致人損害行為中的受害人救濟的傾向。賦予可能加害人的事后追償權具有必要性,在加害人不明確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案件中,由于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僅僅是因為可能加害人具有實施加害行為的可能性,就要求可能加害人承擔責任,致使可能加害人的利益受損,使得具體侵權人逃脫責任,容易讓具體侵權人產(chǎn)生僥幸心理,無法對高空拋物行為產(chǎn)生悔改之意。通過立法確定可能加害人的事后追償權,關照可能加害人的利益,明確了具體侵權人的必要責任負擔,體現(xiàn)我國對公平正義的維護。第四,明確建筑物管理人的安全保障義務。此處的建筑物管理人多指物業(yè)服務企業(yè),在《民法典》未出臺前,物業(yè)服務企業(yè)是否需要承擔責任一直都存在爭議。我國司法實務通常認為物業(yè)服務企業(yè)不是建筑物使用人,無須對高空拋物受害人承擔補償責任吳雅婷.論高空拋物致害責任的完善——以《民法典》第1254條為對象[J].現(xiàn)代法治研究,2020(02):74-84.。明確物業(yè)服務企業(yè)作為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責任主體之一,從而增加受害者的救濟途徑,保障受害人的合法利益,這也是對可能加害人的補償責任的一種分擔。同時,對物業(yè)服務企業(yè)做好物業(yè)管理范圍內的安全保障措施具有督促作用,提高物業(yè)服務企業(yè)的責任心。吳雅婷.論高空拋物致害責任的完善——以《民法典》第1254條為對象[J].現(xiàn)代法治研究,2020(02):74-84.第五,確定公安等機關的調查義務。將公安機關的調查義務作為前置條件,可以更好的查明具體侵權人,運用公權力的力量進行調查,可以減輕受害者的壓力和可能加害人的證明壓力,從最大程度保障受害者和可能加害人的利益。三、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民事責任存在的問題毋庸置疑,在《侵權責任法》基礎上的《民法典》第1254條從綜合治理的角度出發(f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具有值得借鑒和進步之處,為從源頭上制止高空拋物這一陋習,從法律上制定了許多禁止性規(guī)定,通過明令禁止的規(guī)定降低高空拋物行為的發(fā)生率,但是應當認識到我國現(xiàn)行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承擔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完善修改。(一)可能加害人承擔的補償責任范圍與標準不統(tǒng)一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民事責任承擔的落腳點出發(fā)點是保護受害人的法益,由于大部分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案件具有難以找到實施拋物行為的具體加害人的特點,在實踐中容易導致受害人無法得到及時的救助,妥協(xié)于司法實踐中受害人難以得到救濟的社會現(xiàn)狀,為了保護弱者的權益,在進行多方利益衡量以后,從綜合治理和司法實踐出發(fā),《民法典》延續(xù)《侵權責任法》中由無法證明責任的可能加害人承擔這一補償救濟責任這一立法思路。選擇在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時,犧牲可能加害人的利益。但是這一舉措只是無奈之舉,應放在特殊情形下適用,不應成為趨勢化發(fā)展。在實踐中,這種責任承擔分配仿佛成為默認型趨勢,僅僅是因為受害人處于弱勢地位,就侵害無辜的可能加害人的利益。另一個角度而言,這些無辜的可能加害人也是處于弱者地位,該舉措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對各方利益價值進行平衡,容易激化雙方矛盾,違背了公平正義。所以對于可能加害人的承擔范圍應當進行嚴謹?shù)目剂浚贫ㄟm合的補償范圍,真正做到對各方利益的平衡。但可惜的是,《民法典》沒有對可能加害人承擔的補償責任內容進行明細,沒有告知補償?shù)木唧w內容,也沒有限制補償責任的范圍,針對法條中的“給予補償”的范圍并未明確是多少的。實踐中可能會產(chǎn)生由可能加害人承擔全部補償責任的現(xiàn)象,加劇可能加害人的補償壓力,這些漏洞不利于有效平衡各方利益,容易激化可能加害人被執(zhí)行財產(chǎn)時的抗拒心理,加大受害人救濟的困難,沒有實現(xiàn)公平正義。(二)建筑物管理人的義務內容不明確《民法典》規(guī)定了建筑物管理人的安全保障義務,要求建筑物管理人應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來履行安全保障義務,防止拋擲物品的行為發(fā)生。建筑物管理人還要對建筑物使用人進行安全教育,防止建筑物使用人實施拋擲物品的行為。但是未明確具體的安全保障義務的內容,什么樣的措施算作必要的判斷,其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依據(jù)是什么。容易導致實踐中建筑物管理人的權利濫用,業(yè)主的隱私權受到侵犯。在未明確建筑物管理人的管理工作內容前,要求建筑物管理人承擔責任,導致建筑物管理人面臨著與無辜的可能加害人的同一窘境。對建筑物管理人的責任承擔標準沒有統(tǒng)一的界定,使得建筑物管理人所認識的責任承擔內容不一致,在司法實踐中容易引起新的問題。(三)可能加害人和建筑物管理人的責任承擔順位不明確《民法典》中分別規(guī)定了可能加害人的補償責任和建筑物管理人的賠償責任,針對這兩種不同責任承擔應當予以區(qū)分。但是并未指出當建筑物管理人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時,實踐中應當如何對可能加害人和建筑物管理人二者的責任承擔順位進行選擇,未將可能加害人和建筑物管理人責任承擔順位進行規(guī)定,實踐中可能會導致建筑物管理人和可能加害人相互推諉現(xiàn)象發(fā)生。(四)社會救濟途徑匱乏現(xiàn)行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制度將建筑物管理人增設為承擔民事責任主體之一,擴大了受害人尋求救濟的范圍,對風險分擔的范圍進一步分擔。但是這種尋求救濟的方法耗時長,執(zhí)行難,無法及時對受害人的損害進行挽救。應當尋求新的社會救助方式,對經(jīng)濟上由困難的受害人基于救濟,轉移受害人承擔的救濟風險,合理進行損失分擔。但是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民事責任存在著社會救濟途徑匱乏的問題,使得受害人沒有辦法通過多元救濟模式得到救濟。四、完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民事責任的若干建議雖然《民法典》中對高空拋物現(xiàn)象進行了規(guī)定,但是仍有些許不足,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其在實踐中的積極作用,保障受害人獲得有效救濟、減輕可能加害人的責任,更好的實現(xiàn)公平效益,對此,筆者有如下幾點建議。(一)明細可能加害人補償責任內容與標準在面對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案件中的責任承擔時,應當明確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在絕大多數(shù)案件中,很難確定具體侵權人,由可能加害人承擔補償責任,其本質是為了對受害人損失進行合理分擔,這是特定情況下的風險分擔的機制。實踐中,可能加害人沒有實施侵權行為,也沒有對受害人精神進行侵害,要求可能加害人進行精神損害賠償于理不合。應該明確可能加害人的補償范圍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僅限于物質上的損失。補償責任與賠償責任不同,前者的責任承擔原因不包括損害受害人的合法利益。本質是損失分擔機制。《民法典》中提到了可能加害人的補償責任,沒有明確補償責任范圍,筆者認為可以將“給予補償”增補為“給予適當補償”,避免司法機關在認定案件時由可能加害人承擔完全補償責任。在此基礎上,明確可能加害人的補償標準。在沒有找到侵權人前提下,由可能加害人進行承擔受害人因高空拋物行為遭受的損失,這是因為可能加害人的基數(shù)龐大,其綜合經(jīng)濟能力強,對于受害人的損失救濟具有負擔能力,顯而易見,這是不公平的。將可能加害人的補償責任進行限制,明確可能加害人的承擔限額,緩和可能加害人因需要承擔補償救濟所形成的抵觸情緒,從而提高受害人獲得救濟的速度,在一定意義上實現(xiàn)公平正義。另外,對可能加害人的補償標準進行科學而公正的制定和確認,可以縮小法官在審判時的自由裁量權,避免實踐中出現(xiàn)“同案不同判”的現(xiàn)象。做到對補償責任進行更加公正的分配。(二)界定建筑物管理人責任范圍《民法典》中明確了建筑物管理人要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拋物侵權行為的發(fā)生。筆者認為應該對建筑物管理人的責任范圍進行統(tǒng)一界定和細化。防止建筑物管理人的權力濫用。應當明晰建筑物管理人的安全保障義務來源是法定的,不是合同中約定的附隨義務。適當擴大建筑物管理人的主體范圍,分擔責任風險,減輕受害者獲得保護的難度。明確建筑物管理人的安全保障內容、安全保障措施及違反義務標準。例如物業(yè)公司可以通過架設監(jiān)控設備從低處往高處仰拍,確保對管理范圍內的事務了然于心。這一舉措不僅可以在高空拋物行為發(fā)生后進行回溯還原案件真相,減輕公安等機關調查的難度,找出真正的侵權人,保障受害人和可能加害人的合法權益,而且對于物業(yè)公司而言,這一舉措還有助于準確記錄物業(yè)管理公司的安全保障責任的履行情況。(三)明確不同主體之間的責任承擔順位雖然《民法典》中增加了對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主體,但是在面對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案件中,到底是由可能加害人承擔補償責任還是由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建筑物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這二者的責任承擔順位關系并未在法律條文中體現(xiàn)出來,那么在實踐中又應當如何抉擇呢?將建筑物管理人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作為前提條件,此時,可能加害人是否需要承擔補償責任呢?若需要,又是怎樣一個順序進行承擔責任呢?可惜的是,《民法典》并未對這些事項進行規(guī)定。從《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原有立場以及《民法典》第1254條規(guī)定的順序來看,立法上傾向于將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視為是第一順位的賠償人。馮愷.民法典高空拋物致害責任規(guī)則的體系性解讀:局限與克服[J].比較法研究,2021(01):76-89.但鑒于上述情況,這種傾向合理嗎?與不履行安全保障義務且?guī)缀鯖]有責任依據(jù)的建筑物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級收入建筑合同范本
- 公司運輸貨物合同范本
- 保過合同范本
- 出資入股協(xié)議合同范本
- 買賣合同非住宅類合同范本
- 中介買房糾紛合同范本
- 倉房買賣合同范本
- 加工玉米采購合同范本
- 別墅購買合同范本
- 出租嬰兒服裝合同范本
- 兆歐表的使用課稿
- 勞動教育-專題一崇尚勞動(勞動的意義)
- 企業(yè)勞動模范頒獎詞(四篇)
- 第四課探索認識的奧秘(導學案)- 高中政治統(tǒng)編版必修四 哲學與文化
- 國有集團公司中層及員工履職追責問責處理辦法模版
- 春節(jié)(節(jié)后復工)安全教育培訓
- 讀書分享小巴掌童話PPT
- 正常人體結構題庫(含答案)
- 透明質酸注射美容記錄
- 2023全國森林草原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外來入侵物種普查技術規(guī)程
- 郵輪面試英語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