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開學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開學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開學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開學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開學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開學考語文試題(含答案)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開學考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如果想證明“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你就會去觀察一大堆白色天鵝;當你看到無數天鵝都是白色的,會覺得這個假說似乎很合理。從“我見過的天鵝都是白色的”推出結論“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這種推論方式就是歸納法。演繹法則是跟歸納法很不一樣的邏輯論證:如果前提是真的,結論便必定為真。舉個例子,“所有人終究會死”與“蘇格拉底是人"兩個前提(大前提與小前提)都為真,據此得到的結論“蘇格拉底終究會死”是合理的。演繹法是“從一般推出特殊",而歸納法則是“從特殊推出一般”,從一組觀察資料來論證出一個普遍性的結論。歸納法的問題在于:就算你進行再多觀察,只要有一個反例就可以推翻你的普遍化主張。例如:正巧有一只黑天鵝出現,“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就會被證偽。

許多科學家與哲學家都相信,做科研就是找出證據來支持自己的假說。如果像他們一樣認為科學進步是靠著歸納法,那么你就必須面對歸納法自身存在的問題??茖W怎么能以如此不可靠的推論方式為基礎呢波普爾則干凈利落地避開了這個問題。根據他的說法,科學不是靠歸納??茖W家是從一個假說起步,即依據現有的資料來猜測現實的本質,譬如“所有氣體在加熱后都會膨脹”??茖W家的下一步是去找到辦法來測試假說。在上面的例子中,便要去找一大堆不同種類的氣體來加熱。但測試并不是要找出證據來支持假說,而是觀察這個假說能否經得起種種證偽的嘗試。只要有一種氣體被加熱的時候沒有膨脹,就足以破壞“所有氣體在加熱后都會膨脹"的假說。

如果通過一個反例駁斥了一個假說,那么就會帶來一點新知:知道那個假說不是真的??茖W的進步是因為科學家從錯誤中學習。觀察到一大堆加熱時確實會膨脹的氣體,不會帶給我們知識,或許只是讓我們對自己的假說多一點信心。但一個反例就真的能教會我們一些事情。波普爾認為,任何科學假說的關鍵特征是必須有“可證偽性”,這也是它與“假科學"的差異所在。一個科學假說是你有機會證偽的東西,它做出的預測有可能被證明為誤。如果我說“有個無法偵測到的隱形小仙子使鮮花盛開”,那么沒有一種觀察能夠證明我的說法有誤。如果小仙子是隱形的,又不留任何痕跡,就沒有任何辦法能夠證偽他們存在的主張。它沒有“可證偽性",所以根本不是一句科學陳述。

根據波普爾的說法,科學家所做的事情是試圖證明他們的理論為假。檢驗一個理論就意味著要看看它是否能被證明為假。一個典型的科學家先從一個大膽的猜想或推測出發(fā),然后會試著用一連串的實驗或觀察來削弱這個猜測??茖W是令人興奮的冒險事業(yè),但并不證明任何事情為真;它只是不斷證偽來拋棄錯誤的觀點,對原假說進行更新,在此過程中不斷逼近科學真理??茖W家特別喜歡波普爾將科學研究描述成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覺得波普爾了解他們實際上怎么做研究。(摘編自奈杰爾·沃伯頓《從錯誤中學習》,吳妍儀譯)

材料二:

波普爾一再強調“證偽”,反對“證實",為此提出“逼真度”和“可否證度"兩個概念。“逼真度”指的是一個理論接近客觀真理的程度?!翱煞褡C度"則指一個理論陳述的對象的普遍程度,涵蓋的對象越普遍,就越容易被證偽,可否證度就越高。一個“可否證度”高的理論,還需要借助于觀察和實驗來判定其好壞,波普爾稱之為“確認"?!按_認”是指一種假說暫時能經受住事實經驗的檢驗而未被證偽推翻。一個理論如果“可否證度"很高又能夠被不斷被“確認”,那么它就有著更高的“逼真度"。

實際上,波普爾所反對的“證實”是早期歸納主義的“完全證實",而不是邏輯經驗主義所說的“證實”即“確證"。早期歸納主義主張用不完全歸納的方法證實一個普遍性的結論(全稱命題)。后期歸納主義的代表邏輯經驗主義對此觀點進行修改完善。他們認為,“證實”并不意味著從基于個別事實的單稱命題推出全稱命題,而是通過一個個單稱命題證實的積累,不斷地趨近于對全稱命題的“確證",目的是通過既有證據的不斷“確證”、積累而逐漸趨近于科學真理。

在引入了“逼真度"和“可否證度”等概念之后,證偽主義實際上與邏輯經驗主義殊途同歸。證偽主義將“證偽"作為趨近于科學真理的必經過程,證偽的思想中蘊含著“證實”傾向。不過,它比后者高明的地方在于,從“證偽"的角度來考察一個理論,能更好地解釋“科學革命”,這是漸進積累式的歸納主義所做不到的。

總之,我們不能將“證實"和“證偽”對立起來。事實上,對一個理論的證偽往往伴隨著對另一理論的證實;而一種理論的發(fā)展,既需要證偽,也需要證實。證偽注重對舊假說的淘汰,有助于新假說的提出;在證偽之后對新假說進行證實,同祥重要。只有新假說經受經驗事實的檢驗,才算是完成一次完整的科學發(fā)展。

(摘編自林艷、雷嘉棋《波普爾證偽主義思想中的證實傾向)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演繹法只要大、小前提為真,結論就必定為真,但歸納法在前提為真時也不能保證結論一定為真。

B.邏輯經驗主義放棄“完全證實",改變以往“從特殊推出一般”的推理方式以使確證過程更嚴謹。

C.大量經驗事實無法證實的一個假說,卻有可能被個別事實證偽,這說明證偽與證實存在不對稱性。

D.材料一認為“科學不是靠歸納",材料二認為歸納證實對科學發(fā)展同樣重要,兩者觀點明顯有別。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按波普爾的說法,科學研究中大膽提出假說、不斷進行證偽的過程是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這有助于解釋“科學革命”。

B.科學家主要依據實驗或觀察提供的數據對科學假說進行證偽,如果發(fā)現兩者存在矛盾之處,就需要不斷證偽來拋棄錯誤的觀點,對原假說進行更新。

C.“所有氣體受熱均會膨脹"的“可否證度”比“部分氣體受熱會膨脹"更高,也更容易被證偽,因此也有更高的“逼真度”。

D.數字化時代,我們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占有海量的樣本,可以提高證偽的效率,也有利于更快地趨近于對全稱命題的“確證"。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最后一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

A.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后,開普勒根據觀察資料指出行星確實繞日,但軌道并非正圓。

B.某博物館聲稱水晶頭骨是外星人送來的禮物,但科學家確認它是19世紀制造的工藝品。

C.漢代發(fā)生渾天說和蓋天說之爭,渾天說因制定的歷法與實際天象更匹配而被朝廷采納。

D.亞里士多德曾提出“重物先于輕物到達地面",后來實驗結果表明重物和輕物同時落地。

4.科學假說與非科學假說、科學真理的區(qū)別分別在哪里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說明。(4分)

5.下列科學發(fā)展中的事實體現了“證實”和“證偽"的結合。請結合材料二簡要分析。(6分)

關于引力場中光線的彎曲,廣義相對論的計算結果比牛頓經典理論正好大1倍。1919年日全食觀測的數據宣告前者獲勝。不過愛因斯坦也會犯錯,他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的“靜態(tài)宇宙說”,被哈勃觀測到的數據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宇宙膨脹說"。后來科學家進一步觀測到,是暗能量在推動宇宙加速膨脹。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像山河一樣打開自己

原因

①一邊是綿延不絕的高黎貢山,一邊是壁立千仞的碧羅雪山。谷底的那片碧綠,是從青藏高原匯聚千溪萬泉而來的江水。江水時急時緩,遇到亂石嶙峋,就白沫噴涌,浪花飛濺。水聲或如悄聲細語,或如雷聲陣陣。

這就是怒江。它沿岸的一條公路如游絲般蜿蜒,我們乘坐的大巴,像甲殼蟲似的在公路上緩緩移動。

一路向前。紫紅的三角梅擁擠在山腳,亮白的陳年積雪閃爍在山巔。一個又一個村寨攀上山腰,懸掛于峭壁和陡坡之間,那一座座琛木房,就像長在千年古樹干上的苔蘚,濕漉漉地延展。時隱時現的裊裊炊煙、雞鳴犬吠,微茫又邈遠。

著名的東方大峽谷,用平均2000米的深度、300多公里的長度提醒人們:在怒江大峽谷面前,每位游客仿佛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

似乎心有不甘,也想證明點什么,我將腦袋伸出車窗,使勁睜大雙眼,卻怎么也無法在一望之中把這宏大瑰奇的景象盡收眼底。

忽然,從鄰座傳來了音樂聲,是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我有點吃驚,既因為游客中竟然有人喜歡西方古典音樂,也因為那不同凡俗的渾厚樂聲和細膩的音質?!笆怯檬謾C播放的嗎”我用手指捅了捅那位倚靠在椅背上閉目聆聽的同行者。他立起身,把身側一個用三層板拼合起來的木匣亮了出來。那是他自制的一個播放機,插上存有上千首樂曲的U盤,就能隨意選播自己想聽的樂曲。

“英雄!這些山、這些水才是真正的英雄。這支交響樂簡直就像是為它們譜寫的。"對這支曾被一些音樂評論家認為艱澀難懂的樂曲,他竟然這樣解讀。

這位游客來自北京,在這一帶當過“知青”,回城后成了一名教師。老伴去世后,他沒有在高樓獨守孤影,而是邁開腳步四處旅游,除了帶著自制的播放機,還帶著一臺數碼相機?!白蛱靹倧睦_坐飛機到昆明,在候機大廳的凳椅上,我腳搭在行李箱上睡了一夜,今天就乘車直奔怒江來了。"快七十歲的他,精神矍鑠。

“當年我只是覺得山里生活艱苦,卻沒有發(fā)現這里的景色這么撩人?!彼α诵?,接著對我說:“在城市的熙熙攘攘里,我常常感到寂寞,而進入山水的懷抱,我就像回到了那個曾經完整的家,心安!"也許,曾和自己的青春融為一體的地方就是故土家園吧,這位老人是尋找他的青春來了。

②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山,刺破青天鍔未殘。當雄渾的山河打開自己的胸膛,成千上萬種美就在人們眼前次第呈現。

怒江第一灣,像一塊馬蹄形的翡翠,安穩(wěn)地置放在群山之間。和長江第一灣的猛然掉頭、雄奇有力不同,這個彎轉得那么優(yōu)雅,就像華爾茲舞中旋動的長裙一角;又轉得那么不動聲色,甚至沒有激起半朵浪花。我們這些游客,站在山坡的圍欄外,看著深谷里仿佛陷入沉思的碧水。

導游姓李,50多歲模樣,當她開朗地大笑的時候,眼角和額頭的皺紋都在爬動。她向大家介紹:其實,這條江到了雨季才會發(fā)怒,才名副其實。這個季節(jié),更適合它的名字應該是——碧江。

顯然,她對這片山水非常了解。

戴在群峰頭上的皇冠山高貴華美。當一抹陽光落在上面,它就像剛從黃金的汁液里撈出來一樣,潤潤的,閃著金黃的光。為了拍一張把“皇冠”戴在頭上的照片,游客們四處尋找合適的位置和角度,李導微笑著走過來,一一指導并幫忙。當相機屏幕上顯示出一位手持小木匣(自制音樂播放機)的“老皇子"時,她輕拍手掌,發(fā)出爽朗的笑聲,那位北京老人也咧開嘴笑了。

童心在大自然面前復活了,每個人都變得更加可愛和天真。

大巴車繼續(xù)向著山河敞開的方向前行,李導趁著空閑向大家講述起自己的身世。李導的家鄉(xiāng)在云南省怒江州北部的獨龍江鄉(xiāng)。早年,那里不通公路,物資匱乏。當地政府曾組建馬幫,運送糧食和其他生產、生活物資,救助群眾。她就是其中的一個趕馬人,也曾做過國營馬幫的女馬鍋頭①。

泥石流、橋梁損毀、雪崩、大雪封山……甚至自己的丈夫也遇難于趕馬途中,十多年里,她流汗流血,歷經艱險,遭遇了難以想象的苦痛,也一次次見證了鄉(xiāng)親們在山間鈴響馬幫來時的喜極而泣。

值得慶幸的是,一條條公路終于打開了閉鎖的山區(qū),她的家鄉(xiāng)和外界的聯系變得便捷。前些年,為提高云南茶葉的知名度,云南組織了一次馬幫馱茶進京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她留下了自己馬鍋頭生涯的最后一次亮相。

那一路,馬幫吸引了許多好奇的目光,催生出不少轟動一方的趣聞,同時馬幫也看到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川流不息的車輛、霓虹閃耀的商場和穿著入時的男女……③在寬闊的大街上,在洶涌的人流中,馬幫不再像行走于山間古道時那樣自然:蹄聲猶猶豫豫,馬兒的脖鈴聲錯落紛亂。什么時候該走什么時候要停前面的岔道如何選擇這些都變得難以確定。

如果說,大山曾經遮擋過她的目光,那么,這次馬幫馱茶進京的活動,則在她面前打開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畫卷,引發(fā)了她的思索。

時代也許不再需要傳統(tǒng)的馬幫了,她清醒地認識到。她決定從熟稔的生涯中拔腳而出,開啟生命的另一扇門——成了一名高山導游。

在為四方游客的服務中,她感受到了充實與快樂。

到達觀景臺時,李導招呼大家下車。當我眺望山谷對面被云霧籠罩住的山坡以及山上的村寨時,迷離朦朧的煙火人家好像也被一種神秘感籠罩住了。

“能不能把那里稱為人神共居的地方”李導大聲問所有人。那位北京老人回答說“那是一個天上的村寨。"想來《天上的街市》中,“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悠然自得的生活在這世外桃源里應該不難遇見吧。

李導帶領著大家,向如畫河山的更深更遠處走去。這時,我卻很清楚地看見,她的手自然前伸,挽住了北京老人的胳膊……(有刪改)

【注】①馬鍋頭:茶馬古道上馬幫的首領。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本所寫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相關內容,既突顯了老人的形象,也謳歌了怒江山水。

B.來自北京的老者,從拉薩取道昆明直奔怒江而來,不是為了怒江山水,而是為了尋找自己的青春。

C.獨龍江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在馬幫來時“喜極而泣",可見在山村閉鎖時期,馬幫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D.李導清醒認識到時代不再需要傳統(tǒng)馬幫,她轉行成為高山導游,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7.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①處句式整散結合,長短錯落,又多用四字詞,摹山畫水,語言極具感染力,富有意境。

B.②處引用毛澤東詩句,詩句運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寫出了山的氣勢,使人震撼。

C.③處把傳統(tǒng)的馬幫放在現代都市生活背景下寫,在強烈的反差中凸顯馬幫的愚昧落后。

D.文章通過概述與特寫相結合講述李導的經歷,她人生的轉折與社會發(fā)展緊密相連。

8.作者筆下的怒江呈現了“成千上萬種美”,請結合文本概括怒江景區(qū)的自然之美。(4分)

9.標題“像山河一樣打開自己"有多重意蘊,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43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題。

材料一: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為難而諫其君者,非為身也,將欲以匡君之過,矯君之失也。君有過失者,危亡之萌也;見君之過失而不諫,是輕君之危亡也。夫輕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為也。三諫而不用則去,不去則亡身。亡身者,仁人所不為也。是故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諷諫??鬃釉唬骸拔崞鋸闹S諫矣乎!"夫不諫則危君,固諫則危身,與其危君寧危身。危身而終不用,則諫亦無功矣。智者度君權時調其緩急而處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國而國不危,在身而身不殆。昔陳靈公不聽泄冶之諫而殺之,曹羈三諫曹君不聽而去,《春秋》序義雖俱賢,而曹羈合禮。

(節(jié)選自劉向《說苑·正諫》,有刪改)

材料二:

景公有馬,其圍人殺之,公怒,援戈將自擊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請為君數之,令知其罪而殺之。"公曰:“諾。”晏子舉戈而臨之曰:“汝為吾君養(yǎng)馬而殺之,而罪當死;汝使吾君以馬之故殺圉人,而罪又當死;汝使吾君以馬故殺人,聞于四鄰諸侯,汝罪又當死。"公曰:“夫子釋之,夫子釋之!勿傷吾仁也。”

景公正晝被發(fā),乘六馬,御婦人,以出正閨①。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慚而不朝。晏子入見。景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發(fā),乘六馬以出正閨,刖跪擊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讶艘宰哟蠓蛑n,得率百姓以守宗廟,今見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猶可以齊于諸侯乎"晏子對曰:“君無惡焉。臣聞之,下

無直辭,上有隱君;民多諱言,君有驕行。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辭;君上好善,民無諱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直辭禁之,是君之福也,故臣來慶。請賞之,以明君之好善;禮之,以明君之受諫?!惫υ唬骸翱珊?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資無征,時朝無事。

(節(jié)選自劉向《說苑·正諫》,有刪改)

【注】①正閨:正門。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智者度君A權時B調其緩C急而處D其宜E上不敢危F君G下不以危身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其,文中是語氣副詞,與《蘭亭集序》中“當其欣于所遇見"的“其”詞義相同。

B.固,文中指“堅持、堅決",與《過秦論》中“秦孝公據崤函之固”的“固"用法不相同。

C.殆,文中指“危險”,與《石鐘山記》的“殆與余同"殆”詞義用法相同。

D.宗廟,指古代帝王、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處所。天子立五廟,諸侯立三廟。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君王言行有過失,臣子應進行勸諫,因為君王出現過失,常常是國家危亡的先兆,若“三諫"仍不被采納可考慮離開。

B.馬匹被殺后,齊景公怒不可遏,不問情由,操起長戈便要親自去刺殺兇手,其性格中暴躁沖動的一面由此可見一斑。

C.刖跪未辨認出大白天披頭散發(fā),乘坐六馬之車,載著婦人出門的齊景公即為國君,于是將其趕回,景公因羞慚不上朝。

D.語言上兩則材料各具特點,材料一以議論為主,理性典雅;材料二以記敘為主,自然生動,寥寥幾語,刖跪形象躍然紙上。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每小題4分)

(1)晏子舉戈而臨之曰:“汝為吾君養(yǎng)馬而殺之,而罪當死。”

(2)今見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猶可以齊于諸侯乎

14.材料一是關于臣子勸諫君王的相關論述,請結合材料二的具體內容說說晏子對景公的勸諫體現了材料一的哪些觀點。(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送薛居士和州讀書

嚴維

孤云獨鶴共悠悠,萬卷經書一葉舟。

楚地巢城民舍少,煙村社樹鷺湖秋。

蒿萊織妾晨炊黍,隅落耕童夕放牛。

年少不應辭苦節(jié),諸生若遇亦封侯。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孤"飾云,以“獨”飾鶴,表面寫物,實是寫人,表現詩人讀書時的落寞愁苦。

B.第二句寫薛居士前往和州,“萬卷"與“一葉”對比,意在突出船只之少。

C.頷聯寫薛居士讀書之地和州的環(huán)境:正值秋季,人煙稀少,霧籠村莊。

D.頸聯是實寫薛居士到和州后生活狀況,表現出了鄉(xiāng)間生活的特點。

16.詩歌的尾聯有什么含義在全詩中起了怎樣的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12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項脊軒志》中,描寫了項脊軒附近桂樹的影子隨著夜風的吹拂而不斷移動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陳情表》中,為了打消晉武帝對前朝舊臣的猜忌,李密在文中用“,"兩句表明自己醉心官場,貪慕名利。

(3)《歸去來兮辭并序》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現自己快然自足于隱居生活,與親戚愉快地談心,怡然自得地讀書彈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種樹郭橐駝傳》中“”直接點出寫作本文的真正意圖,體現了“文章合為時而著"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

(5)《石鐘山記》中,蘇軾認為石鐘山的得名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除了酈道元記錄不詳細和漁工水師不能用文字記載以外,還在于“”,從而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

(6)杜甫《客至》“,"兩句,與陶淵明的“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7)黃庭堅在《登快閣》中巧用“伯牙絕弦"和“阮籍白眼”典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12分)

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甲)想到六朝的興廢、風流的王謝、秦淮的艷跡。這些也許只是老調子,不過經過自家一番體貼,便不同了。所以我勸你上雞鳴寺去,最好選一個微雨天或月夜。在朦朧里,才醞釀著那一縷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樓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蒼然蜿蜒著的臺城。臺城外明凈荒寒的玄武湖就像石濤的畫?;砻蓸堑囊慌糯白影才诺米钣行乃迹屇憧吹囊稽c不多,一點不少。

(乙)寺后的園地,揀著路上臺城;沒有垛子,真像平臺一樣。城上可以望南京的每一角。這時候①有個熟悉歷代形勢的人,給你指點,隋兵是從這角進來的,湘軍是從那角進來的,你可以想象異樣裝束的隊伍,打著異樣的旗幟,拿著異樣的武器,洶洶涌涌地進來,遠遠仿佛還有哭喊之聲?!炯偃缒阌浀靡恍┙鹆陸压诺脑娫~,趁這時候暗誦幾回,也可印證印證,或許更能領略詩人當日的情思?!?/p>

一出城,看見湖,②有煙水蒼茫之意。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瀾,儼然長江大河的

氣勢,與西湖的靜綠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無邊無界。若在微醺之后,迎著小風,似睡非睡地躺在藤椅上,聽著船底汩汩的波響與不知何方來的簫聲,真會教你忘卻身在哪里。湖里的五個洲子似乎都局促無可看,但長堤宛轉相通,卻值得走走。湖上的櫻桃最出名。據說櫻桃熟時,游人在樹下現買,現摘,現吃,談著,笑著,多熱鬧的。

清涼山在一個角落里,似乎人跡不多。掃葉樓的安排與豁蒙樓相仿佛,③窗外的景象不同。這里是滴綠的山環(huán)抱著,山下一片滴綠的樹;那綠色真是撲到人眉宇上來。若許我再用畫來比,這怕像王石谷的手筆了。在豁蒙樓上不容易坐得久,你至少要上臺城去看看。在

掃葉樓上卻不想走,窗外的光景好像滿為這座樓而設。夏天去確有一股“清涼"味。

秦淮河我已另有記。但那文里所說的情形,現在已大變了。從前讀《桃花扇》《板橋雜記》一類書,頗有滄桑之感;現在想到自己十多年前身歷的情形,怕也會有滄桑之感了。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虛詞。(3分)

①②③

19.文中甲乙兩處表述不當,請做出修改,使語言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分)

甲:

乙:

20.下列句子中的"心思"和文中加點處的"心思",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一家人都歡天喜地的,可趙二媽滿臉愁容,一肚子心思。

B.客人們故意地和我說東說西,招我笑,我卻沒心思說笑。

C.怎樣繡那姑娘的心思十分精巧,她的刺繡最栩栩如生。

D.你不要白費心思了,我是一個講原則的人,不能答應你。

21.假如文中【】句子里的"你"就是你自己,你最想暗誦哪兩句詩請寫出詩句并說明理由。(4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有人認為,最好的相處之道,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也有人說,相處時,守住自己的立場最重要。

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明確立場觀點,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答案1.B(“邏輯經驗主義放棄‘完全證實’”錯誤。由原文“后期歸納主義的代表邏輯經驗主義對此觀點進行修改完善"可知,原文說的是邏輯經驗主義對此觀點進行修改完善,可見邏輯經驗主義并未放棄“完全證實”。)

2.C(有更高的“逼真度"錯誤。)

3.D(材料一最后一段的觀點是:科學家所做的事情是試圖證明他們的理論為假。A.“重物先于輕物到達地面”的理論通過實驗證實是假的,實驗的結果是重物和輕物同時落地,符合材料一最后一段的觀點,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觀點。B.“但科學家確認它是19世紀制造的工藝品"并沒有證明“水晶頭骨是外星人送來的禮物”的這一說法是假的,所以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最后一段觀點。C.“渾天說被朝廷采納"不能證明“渾天說和蓋天說”是假的,所以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最后一段觀點。D.“行星確實繞日,但軌道并非正圓"證明的是“日心說”這一理論是真的,而不是假的,所以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最后一段觀點。)

4.參考答案:①科學假說和非科學假說:前者有可能被證偽(證明有誤),后者不可能;②科學假說與科學真理:前者仍需要繼續(xù)證偽或證實,后者經過無數次證偽或證實并確定無誤。

5.參考答案:①證實往往伴隨著證偽。1919年日全食觀測數據,是對廣義相對論的證實,也是對牛頓理論的證偽。②一種理論既需證實也需證偽。廣義相對論中“光線彎曲"被證實,“靜態(tài)宇宙”則被證偽推翻。③證偽提出新假說,而證實檢驗新假說??茖W家用證偽推翻“靜態(tài)宇宙"說后提出“宇宙膨脹”說,后來發(fā)現的暗能量又進一步證實這一新假說。

答案6.B(“不是為了怒江山水"錯誤。根據文中“在候機大廳的凳椅上,我腳搭在行李箱上睡了一夜,今天就乘車直奔怒江來了”“卻沒有發(fā)現這里的景色這么撩人"可知,來自北京的老者,既是為了怒江山水,也是為了尋找自己的青春。)

7.C(“在強烈的反差中凸顯馬幫的愚昧落后”錯誤。是為了寫出馬幫以及與馬幫有關的人在時代的變化中,對未來道路選擇的猶豫不決,對未來道路選擇的難以確定。)

8.山水多姿之美,怒江人家邈遠神秘之美,東方大峽谷雄奇之美,怒江第一灣優(yōu)雅之美,皇冠山高貴華美。

9.①“山河打開自己"是指山河敞開博大的胸懷,袒露自己的美,迎接四面八方的來客。②人像山河一樣敞開自己的胸懷,勇敢面對個人際遇,充實而快樂。(北京老人和李導,都沒有因為個人的不幸遭遇而封閉自己,他們一個邁開腳步四處旅游,一個開啟了人生的另一扇門,積極樂觀。)③山村從封閉走向開放,在新的時代,煥發(fā)生機。④人敞開心扉,融入自然,融入社會,在和諧共生中,收獲美,收獲快樂,收獲愛。

【答案】

10.BEG

11.B

12.C

13.(1)晏子舉起長戈對馬夫說:“你替我們國君養(yǎng)馬卻殺死了馬,你的罪該判以死刑?!保ā芭R”,面對,對;最后一個“而”,同“爾”,你的;“當”,判處。)(每點1分,句意1分)

(2)如今我被刖跪羞辱了,使國家蒙受恥辱,我還能夠與諸侯們齊名嗎?(有一樣的地位嗎?)(“今見戮于刖跪”,被動句,翻譯成“如今我被刖跪羞辱了”;“戮”,羞辱,侮辱;“齊”,與……等同,一樣。)(每點1分,句意1分)

14.①為糾正國君的錯誤而勸諫,并非為一己之私利。晏子諫景公不殺馬夫,是為保護景公的仁德不受損傷。②婉言諷諫。晏子勸諫景公賞賜并禮待刖跪時,從君民關系切入,語言委婉曲折,富有啟發(fā)性。③善于揣度國君的心理,長于權衡時機。晏子抓住了景公既悔又愧,還有點記恨的復雜心理,相機給予景公建議。(答對1點得2分,答對2點得4分,答對3點得滿分)

【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智慧的人揣度君王的心思權衡時機,掌握事情的緩急而處理適宜,對上不危及君王,對下也不危害自身。

“智者度君權時"中“智者”作主語,“度君"權時”兩個并列短語是謂語部分,所以

在C處斷開。

“緩急"為并列成分做“調”的賓語,不斷開;“處其宜"也是動賓結構,不斷開;“而”表順承,聯結兩個短語,中間不斷開,所以在F處斷開。

“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是對稱結構,所以在H處斷開。

故選CFH。

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以及一詞多義的能力。

其:還是/代詞固:堅持、堅決。/固:險固地勢。殆:危險/大概?!疤熳恿⑽鍙R"錯誤,根據《過秦論》中的“七廟隳”可知,古代天子立七廟。

故選D。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刖跪未辨認……齊景公即為國君"錯誤。并非“未辨認出齊景是國君”,而是認為其行為舉止不妥當,不合君禮,沒有君王儀態(tài)。

故選C。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觀點的能力。

材料二中,圉人殺馬,景公大怒,晏子是假裝生氣,借斥責圉人勸諫景公,體現了晏子忠心勸諫,矯君之失,保護了君主的名聲。結合材料一“人臣之所以蹇蹇為難而諫其君者,非為身也,將欲以匡君之過,矯君之失也”,臣子勸諫君主的原因,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想要糾正君主的過錯,改正君主的失誤。綜合來看,晏子諫景公的行為是為糾正國君的錯誤而勸諫,并非為一己之私利。

材料二中,景公行為不當,刖跪規(guī)勸,景公感到差慚而不去上朝,晏子勸諫時以退為進,晏子并不急于為圉人開脫,而是先論其罪過,讓景公放松防備,容易接受他的觀點。于是景公下令加倍賞賜刖跪,并免除了他的賦稅。材料一說進諫的方法有五種,“危身而終不用,則諫亦無功矣”是不可取的。綜合來看,晏子勸諫景公時從君民關系切入,語言委婉曲折,富有啟發(fā)性。

材料二中晏子了解景公的性格特點,抓住景公悔、愧、恨等復雜心理,比景公于明君,令景公釋懷。根據材料一中“夫不諫則危君。固諫則危身。智者度君權時,調其緩急,而處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國而國不危,在身而身不殆”,可知臣子進諫要權衡時勢。綜合來看,晏子善于揣度國君的心理,長于權衡時機。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周易》上說:“王室的臣子忠貞正直,不是為了自身的緣故。”臣子忠貞正直地迎著困難去勸諫他的君主的原因,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想要糾正君主的過錯,改正君主的失誤。君主出現過失,那是國家危亡的先兆;看見君主有過失卻不勸諫,這是忽視君主的危亡。忽視君主的危亡,是忠臣不忍為之的。如果進諫三次仍不被采納就要離開,不離開就會斷送性命。斷送性命的行為,是有德行的人不會做的事。所以進諫的方法有五種:一是直言進諫,二是和顏悅色、低聲下氣進諫,三是忠心耿耿進諫,四是魯莽剛直進諫,五是委婉進諫??鬃诱f:“我還是比較贊成以委婉的態(tài)度進諫啊!"不進諫就會危及君王安危,堅持進諫又危害自身性命,與其危害君王,不如使自身受損。自身遭受危害而進諫始終沒有被采用,那么所諫之言也就沒什么用處了。智慧的人揣度君王的心思權衡時機,掌握事情的緩急而處理適宜,對上不危及君王,對下也不危害自身。所以(這樣進諫)對國家來說,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