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3/20/wKhkGWbu8LuACdSqAALFSS3_WjM311.jpg)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3/20/wKhkGWbu8LuACdSqAALFSS3_WjM3112.jpg)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3/20/wKhkGWbu8LuACdSqAALFSS3_WjM3113.jpg)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3/20/wKhkGWbu8LuACdSqAALFSS3_WjM3114.jpg)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3/20/wKhkGWbu8LuACdSqAALFSS3_WjM311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通州區(qū)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高二年級期中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卷2023年11月本試卷共8頁,150分??荚嚂r長150分鐘??忌鷦毡貙⒋鸢复鹪诖痤}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荚嚱Y(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包漿,是用于家具、瓷器、青銅器、瓦當和硯臺等古物鑒賞時的術(shù)語。包漿的對象可以包括一切為人所玩賞的古物:裸露在外的,經(jīng)歷自然風霜雨露的滋育;沉埋在地下或淹沒在水中的,長期受土氣、水氣的浸潤;為人所使用或者被收藏的,經(jīng)人反復摩挲并經(jīng)遞代延傳等等。古物表面由此形成一層如漿水凝結(jié)的包裹物,給人帶來特別的精神滿足和審美感受,這就是包漿。作為一個概念,包漿在明代之前的文獻中并不多見,明清時則被大量使用,但中國人重包漿的歷史其實可以溯源到唐代,甚至更早。包漿,又稱胞漿、寶漿。三種稱謂,用意各有側(cè)重,由這些名稱也大體可見包漿的基本內(nèi)涵。包漿之“包”,側(cè)重形容自然氣息的氤氳、人之體溫的包裹——將生命之“漿”,慢慢“包”(浸潤)進物中,人“種活”了物。胞漿,本指嬰兒在母親腹內(nèi)胎胞中的漿水,是嬰兒在母胎中活動的世界,后來也用來形容古物鑒賞。胞漿之“胞”,側(cè)重情感的系聯(lián)。一件古物,經(jīng)由自然和人的氣息灌注,漸漸變化——觸之手感有了變化,視之色彩與光澤也有了變化。久而久之,人對它的情感也發(fā)生變化,人的“生意”在古物中得到延伸,古物成了人的“胞”——同胞、親人。包漿的第三種稱謂:寶漿,是由前二者派生出來的說法,其側(cè)重的是價值,表達的是有包漿的古物由于領受自然和人生命的惠澤,成了與人生命相關(guān)的“寶物”。從史料記載中可以看出,明代以來,包漿成為鑒賞古物的關(guān)鍵因素。不僅像家具、瓷器和青銅器等器物的鑒賞重視包漿,一些微物鑒賞也重此道。如方以智《物理小識》卷七云:“古玉有血沁、尸沁,有墨古、栗古、甄古、土古,以包漿為貴?!庇械暮霉耪哌B掛畫的掛鉤也講究,最好是有包漿、有來歷的青銅古器。在世界藝術(shù)天地中,罕有如中國人這樣重包漿的風氣,而這和中國人的深層文化心理密切相關(guān)。中國人獨特的歷史感,中國思想中的生生哲學精神,是重包漿審美風氣形成的基礎。材料二品鑒古物,是進入“歷史的脈絡”,因為古物連接著過去。但高明的鑒古者,是通過把玩“時間之物”,剝離其“時間性”特征(自然時間與歷史時間的交融),超越其生成變壞的表象,從而出離悲歡離合的歷史沉疴,品味時間背后的精神。品味包漿也是如此,關(guān)鍵看它在時間流轉(zhuǎn)中所留下的印痕以及人的體會,而不在時間本身。如我們說這塊石是艮岳遺物,并不表明它是北宋末年創(chuàng)造的,只能說它曾經(jīng)在艮岳出現(xiàn)過。這塊石有米芾的題字,是寶晉齋的遺物,也不表明它是一塊宋石。石沒有新舊,古物本身往往就是“出離時光者”,而作為古物附著的包漿的存在,更加重了這一傾向。欣賞古物的包漿,關(guān)鍵是品味其中的水氣、土氣,還有使用它和賞玩它的人氣,有了這“二氣”的包漿,古物便有活意,有靈光。一件物品,或是實用的,或是純粹為了賞玩,當它進入人的視野,與人肌膚相親,就成為一個“生命相關(guān)者”。古物經(jīng)過無數(shù)代、無數(shù)人賞玩吟弄,包含著天地自然之氣暈染留下的斑斕神彩,波詭云譎的歷史在其中投下的炫影,更包含著靈性之人摩挲在其中留下的芳澤,而這種帶有人的體溫、經(jīng)過生命浸潤、具有歷史感的古物,便成了生生的接續(xù)者。晚唐詩僧貫休《硯瓦》詩云:“淺薄雖頑樸,其如近筆端。低心蒙潤久,入匣更身安。應念研磨苦,無為瓦礫看。儻然仁不棄,還可比瑯玕?!边@種經(jīng)低徊吟味蒙潤的古物,怎么會被當作瓦礫來看呢——唐時雖然沒有包漿的概念,但貫休摩學硯臺所談的體會,其實就是后人所言包漿的基本內(nèi)涵。滿面塵土煙火色,包漿裹孕著歲月的滄桑。包漿,化塵土為神品,出落的是一種倔強的品性,體現(xiàn)的是歷史風塵不能湮滅的風流。那滿面塵土、斑痕累累的文采,昭示著生命的韌度。一件古物,在經(jīng)歷無數(shù)艱辛后存留下來,來到當下與人互動,會使賞玩者油然而生親切感——撫摸著包菜的印痕,更能突出生命的存在感。老子說:“為腹不為目。”莊子說:“圣人懷之?!边@兩句話的意思合而為一就是:至高德性的人,不以知識去分析,而以整體生命去感受世界。這也是中國美學所強調(diào)的體驗世界的方式。中國人重包漿,其實是對這種博大精深的哲學精神的發(fā)揮。(取材于朱良志的相關(guān)文章)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對包漿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所有可玩賞古物都可作為包漿的對象。B.是器物表面一層如漿水凝結(jié)的包裹物。C.經(jīng)過包漿的古物會有與眾不同的美感。D.明代以來的一些微物鑒賞也重視包漿。2.根據(jù)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品鑒古物一定要品味其在時間背后隱藏的故事。B.人們由包漿而欣賞古物時,古物為實,包漿是附著。C.古物經(jīng)過無數(shù)人賞玩便完成了包漿的全部過程。D.中國的審美傳統(tǒng)反對生命體驗而推崇知識分析。3.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包漿作為一個概念在明清時期才被大量使用。B.包漿的三種稱謂很好地詮釋了它的全部內(nèi)涵。C.中國人重包漿的風氣是從唐代才正式開始的。D.只有經(jīng)過包漿的古物才能突出生命的存在感。4.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包漿物既可自然形成又可經(jīng)人磨礪產(chǎn)生。B.側(cè)重情感的系聯(lián)是包漿的基本內(nèi)涵之一。C.賞鑒古物的包漿時應注重其手感和光澤。D.外國人在鑒賞古物時不關(guān)注其是否包漿。5.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談談中國人鑒賞古物重包漿這一審美風氣有哪些特點。【答案】1.B2.B3.A4.D5.①這一審美風氣形成的歷史久遠;②關(guān)注時間背后的沉淀(“品味包漿古物中的水氣、土氣、人氣”或“關(guān)注古物在時間流轉(zhuǎn)中所留下的印痕”);③體會其“生生”之妙(是對以整體生命去感受世界的哲學精神的發(fā)揮)?!窘馕觥?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器物”錯誤。原文是說“古物表面由此形成一層如漿水凝結(jié)的包裹物”。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品味其在時間背后隱藏的故事”錯誤。原文是說“品味時間背后的精神”。C.“便完成了包漿的全部過程”錯誤。原文是說“包漿的對象可以包括一切為人所玩賞的古物”。D.“反對生命體驗而推崇知識分析”錯誤。原文是說“至高德性的人,不以知識去分析,而以整體生命去感受世界。這也是中國美學所強調(diào)的體驗世界的方式”。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B.“很好地詮釋了它的全部內(nèi)涵”錯誤。原文是說“由這些名稱也大體可見包漿的基本內(nèi)涵”。C.“是從唐代才正式開始的”錯誤。原文是說“但中國人重包漿的歷史其實可以溯源到唐代,甚至更早”。D.“只有……才能……”錯誤,過于絕對。原文是說“撫摸著包菜的印痕,更能突出生命的存在感”。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推斷的能力。D.“外國人在鑒賞古物時不關(guān)注其是否包漿”錯誤。原文材料一是說“在世界藝術(shù)天地中,罕有如中國人這樣重包漿的風氣”,“罕見”不等于“沒有”,選項說法絕對。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nèi)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由“作為一個概念,包漿在明代之前的文獻中并不多見,明清時則被大量使用,但中國人重包漿的歷史其實可以溯源到唐代,甚至更早”可知,這一審美風氣形成的歷史久遠;②由“欣賞古物的包漿,關(guān)鍵是品味其中的水氣、土氣,還有使用它和賞玩它的人氣,有了這‘二氣’的色漿,古物便有活意,有靈光”“關(guān)注古物在時間流轉(zhuǎn)中所留下的印痕”可知,關(guān)注時間背后的沉淀(“品味包漿古物中的水氣、土氣、人氣”“關(guān)注古物在時間流轉(zhuǎn)中所留下的印痕”);③由“古物經(jīng)過無數(shù)代、無數(shù)人賞玩吟弄,包含著天地自然之氣暈染留下的斑斕神彩,波詭云譎的歷史在其中投下的炫影,更包含著靈性之人摩挲在其中留下的芳澤,而這種帶有人的體溫、經(jīng)過生命浸潤、具有歷史感的古物,便成了生生的接續(xù)者”“ 至高德性的人,不以知識去分析,而以整體生命去感受世界。這也是中國美學所強調(diào)的體驗世界的方式。中國人重包漿,其實是對這種博大精深的哲學精神的發(fā)揮”可知,體會其“生生”之妙(“是對以整體生命去感受世界的哲學精神的發(fā)揮”)。二、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燕子之【1】為王三年,國內(nèi)大亂。將軍市被與太子平謀攻子之。齊王令人謂太子曰:“寡人聞太子將飭君臣之義,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國唯太子所以令之?!碧右蛞h聚眾,使市被攻子之,不克。市被反攻太子。構(gòu)難數(shù)月,死者數(shù)萬人,百姓恫恐。齊王令章子將五都之兵,因北地之眾以伐燕。燕士卒不戰(zhàn),城門不閉。齊人取子之,醢之,遂殺燕王噲。齊王問孟子曰:“或謂寡人勿取燕,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諸侯將謀救燕。齊王謂孟子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對曰:“臣聞七十里為政于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稌吩唬骸笪液?,后來其蘇?!?】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3】止其重器,謀于燕眾,置君而后去之,而猶可及止也?!饼R王不聽。已而燕人叛。王曰:“吾甚慚于孟子?!标愘Z曰:“王無患焉?!蹦艘娒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标愘Z曰:“周公使管叔監(jiān)商,管叔以商畔也。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曰:“不知也。陳賈曰:“然則圣人亦有過與?”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取材于《資治通鑒》)注釋:【1】子之:姬姓,戰(zhàn)國時期燕國權(quán)臣?!?】本句意思是“《尚書》說:‘盼望我們的君主,他來了我們就可以獲得解救’”?!?】旄倪(máoní):老人和幼兒。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明父子之位明:申明B.五旬而舉之舉:攻克C.王無患焉無:沒有D.及其更也更:改正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使市被攻子之周公使管叔監(jiān)商B.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C.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D.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謀于燕眾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或謂寡人勿取燕,或謂寡人取之。有人要我別攻占燕國,有人卻要我乘機攻占它。B.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假使新統(tǒng)治下的水更深,火更熱,百姓只有轉(zhuǎn)而心向別國罷了。C.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各地有很多謀劃來討伐我的人,我該怎么對待他們呢?D.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代的君子,有錯就改;現(xiàn)在的君子,有錯聽之任之。9.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齊王有意幫燕太子整飭君臣大義,卻造成燕國內(nèi)亂,百姓恐慌。B.孟子用周文王的事例告誡齊王應該以仁義為重,不要攻占燕國。C.孟子勸告齊王應該改變施政策略,推舉新國君,然后離開燕國。D.燕人反叛令齊王后悔沒聽孟子建議,陳賈則去找孟子調(diào)合關(guān)系。10.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分條概括孟子所說的施行仁政的方法?!敬鸢浮?.C7.A8.C9.B10.答案示例:①征戰(zhàn)他國時,如果那里的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拯救那里可以吞并,但如果吞并后讓百姓氣憤,就不要進行;②攻占被奴役的國家后,要釋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奪財寶,與民眾商議,推舉新的國君,然后離開那里;③君主犯了錯誤要及時改正,不要聽之任之,甚至去尋找托辭?!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C.無:同“毋”,不要。句意:大王不用擔心這事。故選C。【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都是動詞,派。句意:派將軍市被進攻子之。/周公派管叔監(jiān)視商朝舊地。B.連詞,表假設,如果;連詞,表轉(zhuǎn)折,反而、卻。句意:攻占后如果燕國人民很高興,那就應該攻占。/難道周公預先知道管叔會反叛卻仍派他去嗎?C.連詞,表目的,來;介詞,憑借。句意:那里的百姓都捧著食品、茶水來迎接王國的軍隊。/沒聽說過憑借千里之廣的國家而畏懼別人的。D.介詞,從;介詞,和。句意:燕國人民認為是從水深火熱中拯救了他們。/和燕國民眾商議。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C.多謀:各國都謀劃。之:指代這件事。句意:諸侯各國都謀劃來討伐我,該怎么對待這件事?故選C【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能力。B.“告誡齊王應該以仁義為重,不要攻占燕國”有誤,由原文“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可知,孟子認為現(xiàn)在燕國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中,會支持齊國討伐自己的國家,不是說不要攻占燕國,應該以百姓的反應為依據(jù)。故選B?!?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①由原文“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可知,征戰(zhàn)他國時,如果那里的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拯救那里可以吞并,但如果吞并后讓百姓氣憤,就不要進行;②由原文“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于燕眾,置君而后去之,而猶可及止也”可知,攻占被奴役的國家后,要釋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奪財寶,與民眾商議,推舉新的國君,然后離開那里;③由原文“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可知,君主犯了錯誤要及時改正,不要聽之任之,甚至去尋找托辭。參考譯文:燕國子之作國王三年,國內(nèi)大亂,將軍市被與太子姬平合謀攻打子之。齊王派人對燕太子說:“我聽說您將要整飭君臣大義,申明父子名位,我的國家愿意支持您的號召(做堅強后盾)?!毖嗵佑谑蔷奂傈h,派將軍市被進攻子之,卻沒有得手,市被反倒戈攻打太子。國內(nèi)動亂幾個月,死亡達幾萬人,人心惶惶。此時,齊王命章子率領國都周圍五城的軍隊,并依靠齊國北方的部隊征伐燕國。燕國士兵不抵抗,城門大開。齊軍捕獲子之,把他剁成肉醬,并殺死了燕王噲。齊王請教孟軻:“有人要我不攻占燕國,有人卻要我攻占它。以萬乘兵車的大國去進攻另一個同樣的大國,五十天就攻取了,這靠人力是做不到的,(只能是天意)不攻占燕國,一定會有上天的懲罰。我們攻占燕國怎么樣?”孟軻回答說:“攻占后如果燕國人民很高興,那就應該攻占,古代有這樣做的,比如周武王。攻占后燕國人民氣憤,就不要攻占,古代也有這樣行事的,比如周文王。以萬乘兵車大國征討另一個大國,那里的百姓都捧著食品、茶水來迎接王國的軍隊,難道還有別的原因嗎?就是為了躲避水深火熱的生活??!假使新統(tǒng)治下水更深,火更熱,百姓只有轉(zhuǎn)而心向別國罷了?!敝T侯各國策劃援救燕國。齊王又問孟軻道:“諸侯各國都謀劃來討伐我,該怎么對待這件事?”回答說:“我聽說過以方圓七十里的土地而能統(tǒng)一號令天下的例子,商王湯就是。沒聽說過憑借千里之廣的國家而畏懼別人的?!渡袝氛f:‘等待我們的君主,他來了我們就可以獲得解救。’現(xiàn)在燕國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前往征服它,燕國人民認為是從水深火熱中拯救了他們,都簞食壺漿前來迎接仁義之師。如果殺了他們的父兄,囚捕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祖廟,掠奪他們的國寶,這怎么可以???天下本來就畏懼齊國的強大,現(xiàn)在齊國土地又增加了一倍而又不施行仁政,那么就會引動天下的兵眾。大王您應該立即下令,釋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奪燕國的財寶,和燕國民眾商議,推舉新的國君,然后離開燕國,這樣做還來得及阻止諸侯國出兵拯救燕國啊?!饼R王沒有聽取孟軻的勸告。不久,燕國人反叛齊國,齊王說:“我十分愧對孟軻?!标愘Z說:“大王不用擔心這事。”于是他前去見孟軻,問:“周公是什么樣的人?”回答說:“是古代的圣人?!标愘Z又說:“周公派管叔監(jiān)視商朝舊地,管叔據(jù)商地反叛。難道周公預先知道管叔會反叛卻仍派他去嗎?”回答:“周公預先不知道?!标愘Z便說:“那么圣人也會犯錯誤嗎?”孟軻說:“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錯誤不也是應該的嗎?況且古代的君子,有錯就改;現(xiàn)在的君子,有錯聽之任之。古代的君子,他的過失像日食月食,人民都看得到;待到他改正,人民便更加景仰他?,F(xiàn)在的君子,豈止是聽之任之,還又跟著給他說好話!”三、本大題共5小題,共30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各題。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1】李白我覺秋興逸,誰云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2】。歇鞍憩古木,解帶掛橫枝。歌鼓川上亭【3】,曲度【4】神飆【5】吹。云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注釋:【1】杜補闕、范侍御均為李白友人。此詩作于唐玄宗天寶五載秋,李白正寄居東魯?!?】金羈:金飾的馬絡頭,借指馬?!?】川上亭:水上的亭子,指堯祠亭?!?】曲度:曲調(diào)。曹丕《典論·論文》:“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jié)奏同檢?!边@里指音樂?!?】神飆:疾風。1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覺”兩句緊扣詩題中的“秋日”,且一掃送別詩悲秋傳統(tǒng)。B.“山將”兩句寫斜陽掩映在群山之中,綠水藍天相映成趣。C.“魯酒”兩句寫玉壺美酒還沒有擺上宴席,致使“送行駐金羈”。D.“歌鼓”兩句轉(zhuǎn)寫聽覺,描寫樂曲聲飄蕩在堯祠亭的四周。12.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覺”“誰云”帶有強烈主觀抒情色彩,且對照鮮明。B.“將”“與”二字使用擬人手法,反襯了詩人此時心情。C.詩人正面描寫了別宴的場景,大家開懷暢飲,氣氛濃烈。D.本詩語言自然而流暢,層次分明而有節(jié)奏,感染力極強。13.本詩情感富于變化。請結(jié)合詩句對這一特點作簡要分析?!敬鸢浮?1.C12.B13.①開篇即說“我覺秋興逸”,情緒高昂;后又抓住群山、落日、水流等景物,烘托自己歡樂的心情。②從“魯酒白玉壺”開始正面描寫別宴,大家開懷暢飲,歡快的樂曲響徹云霄。由此表現(xiàn)出詩人和友人們異乎尋常的樂觀、曠達,使全詩的氣氛達到高潮。③全詩以“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作結(jié),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無盡的離情別緒?!窘馕觥俊?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C.“還沒有擺上宴席”錯誤?!棒斁瓢子駢?,送行駐金羈”兩句,寫席上已擺好玉壺美酒,主賓們已止步下馬。故選C。【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反襯”錯。詩人抓住群山、落日、水流、晴空等景物,賦予自己的想象,用“將”“與”二字把它們連成一體,即使這些自然景色獲得了個性和活力,為首句的“秋興逸”作注腳,又進一步“烘托”了詩人歡樂的心情。故選B。【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詩一開頭緊扣題中“秋日”,抒發(fā)時令感受。“我覺”“誰云”都帶有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反襯出詩人的豪情逸致。第五至十句正面描寫別宴:席上已擺好玉壺美酒,主賓們已止步下馬,大家開懷暢飲,歡快的樂曲聲響徹云霄,表現(xiàn)出詩人和友人們宴飲中的樂觀、曠達。最后四句寫描述送別的時間和景色:時近黃昏,離別已近,以“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作結(jié),襯托出詩人和友人們臨別之際相依相戀的深厚情誼,表達了詩人無盡的離情別緒。14.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1)《論語·泰伯》中曾子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表明,他認為作為士人一定要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2)《詩經(jīng)·秦風·無衣》中“豈曰無衣?________________。王于興師,________________,與子偕作”這幾句表現(xiàn)了慷慨赴敵、同仇敵愾的豪情和戰(zhàn)士間深厚的情誼。(3)《春江花月夜》入手擒題,開篇便就題生發(fā),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將進酒》中“人生得意須盡歡,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會須一飲三百杯”這幾句,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李白于窮愁之境中的狂放不羈。(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結(jié)尾寫從夢境回到現(xiàn)實,“________________,明月夜,________________”,短短三句,意深而痛巨,余音裊裊?!敬鸢浮竣?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遠③.與子同澤④.修我矛戟⑤.滟滟隨波千萬里⑥.何處春江無月明⑦.莫使金樽空對月⑧.烹羊宰牛且為樂⑨.料得年年腸斷處⑩.短松岡【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弘毅、戟、滟、樽、烹、宰、岡。15.閱讀下面《論語》中的文字,回答問題。①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保ā秾W而》)②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保ā队阂病罚圩釉唬骸盁o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衛(wèi)靈公》)(1)解釋句中加點的“厚”與“方”。(2)“慎終追遠”“能近取臂”“無為而治”這三個成語都出自《論語》,且都是“教民”的方法。請你分別解釋這三個成語,并選擇其一,結(jié)合《論語》的思想談談你的認識?!敬鸢浮?5.厚:厚道方:方法16.示例:慎終追遠: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后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能近取譬:意思是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別人著想。無為而治:本指古代儒家主張用德政治民,不施刑罰,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認識:如“能近取譬”,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或不接受的思想不要強加于人,多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這樣社會就會多一些和諧,少一些紛爭。【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厚:厚道。句意:老百姓的品德就會忠實厚道。方:方法。句意: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拘?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經(jīng)典名著思想內(nèi)涵和基本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能力。“慎終追遠”意思是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后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能近取譬”意思是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別人著想;“無為而治”本指古代儒家主張用德政治民,不施刑罰,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道家主張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F(xiàn)也指放任自流,不加約束的治理方法。比如“慎終追遠”。儒家“慎終追遠”思想具有深遠的現(xiàn)代價值。概而論之,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關(guān)愛生命,尊重父母?!叭收邜廴恕?,讓每一位健在的人活得有尊嚴,而不是茍且偷生;讓每一位逝者離開人世時,告別儀式充滿溫情與友愛。對逝者的憐憫,是對生命的尊重。其二,“慎終追遠”透顯出濃郁的感恩之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弊怨乓詠?,中華文化非常重視感恩之心,幾乎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都要祭天地、祭先祖,在祭祀儀式中表達真誠的感恩之情。比如“能近取譬”核心是推己及人。我們要從自己、從身邊就近的小事開始,先做好自己樹立一個好榜樣,從而幫助和影響更多的人。對于自己所厭惡的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強加于人,這樣社會會更加和諧。參考譯文:①曾子說:“認真辦理父母親喪事,追懷、祭祀歷代祖先,老百姓的品德就會忠實厚道?!雹诳鬃诱f:“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別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達事理首先要使別人也通達事理。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雹劭鬃诱f:“能夠無所勞煩就能使天下大治的人,大概就是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修養(yǎng)好自己,居位聽政罷了?!彼摹⒈敬箢}共4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題。竹石之氣十多年前,去過一次福建,到過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時隔多年,又一次出差到福建,置身在八閔之都福州,記憶隨時空轉(zhuǎn)移漸漸復蘇。突然,一座古居門前石頭縫里生長的幾棵青竹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文雅的身影令我心里一動。我喜歡竹子由來已久,主要源于少年時讀陳子昂的《修竹篇》:“歲寒霜雪苦,含彩獨青青……始愿與金石,終古保堅貞。”字里行間散發(fā)的金石之氣,叫人不由肅然起敬;還有鄭板橋筆下那一枚枚靈性的竹葉,飄逸、灑脫,充滿頓悟的光輝;大文豪蘇東坡更是直抒胸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笨v觀古今,多少文人志士有以青竹喻人風骨和氣節(jié)的筆墨。于是,竹子在我心里有著崇高的地位。記得第一次從福建回來后不久,我便萌生了在北方的自家院落種幾棵竹子的念頭。后來真的實踐了,種的是羅漢竹,此竹竹節(jié)短而胖,憨態(tài)可掬,又不失肅然莊重。我認為種羅漢竹適合我,對自己是有裨益的。羅漢竹的幼竹從福建費盡周折快遞過來,包裹在灰色的大塑料袋里,根須尚帶著原地的土球,濕乎乎的。拿回來的竹子,我連同塑料袋泡在一只大水桶里。就在鄰居們把葡萄藤從土里刨出來上架的時節(jié),我便開始種竹子了。地面太干,一鍬下去就像砸在石頭上,于是便把井水引過來,一邊泡著干硬的土地一邊挖開種竹子的坑。過了一會兒,土地仿佛被井水泡醒,變得柔軟,鐵鍬踏下去,就像切豆腐塊。這里的土地屬于黑沙土,在北緯三十八度的線上,日照時間長,特別適合種水果,但種竹子,我可否算得上首例,就不得而知了。在挖好的土坑里灌了很多井水,把帶著泥土的竹子小心翼翼植入,迅速填上土,再用腳輕輕踩實。南方天氣濕潤,大雨說下就下,沒有大雨也總是隔三差五地飄幾撥牛毛細雨,這樣的天氣適合在茶舍邊喝茶邊讀書,或拿一把雨傘,在古老的石頭街巷里溜達,或久久地立于古居的門前屋后賞竹讀碑,感受細雨中說不清的憂傷抑或萬千思緒。北方的景況則完全不同。福建的朋友一再告誡我:“竹子不大耐旱,比較喜水?!蔽蚁胛也荒茏屵@些竹子覺得一到北方就得不到應有的扶植,因而在那段時間里,每個周末我都會用井水給竹子一遍遍澆水,另外我還在噴壺里灌滿井水,以南方天空常常飄灑的綿密細雨的節(jié)奏,不時給竹子通身沐浴一番。我虔誠而無微不至地澆灌和養(yǎng)護著這南來的生命??上驳氖牵幸恢昕赡芨毑惶l(fā)達而竹葉蔫巴了之外,其余竹子都枝綠葉展,生機勃勃。有時,我靜靜地佇立在它們旁邊,覺得它們就是古時的讀書人,跟我進行精神碰撞,我們推心置腹,把從未跟別人交流過的思想全部釋放出來。竹子落戶的第一年,冬季比較短,且不特別寒冷。我對竹子沒有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心想如果它們養(yǎng)成依賴的習慣,即使僥幸活下來,也沒多大價值和意義,毋如早早看到它們在大西北冬天的嚴寒中殞命。所以,我希望這些竹子能自己經(jīng)受住大自然凜冽嚴寒的相逼與生命的創(chuàng)痛。果不其然,這些竹子給了我難以想象的震撼和驚奇,它們居然真的越過了第一個冬天!在之后竹葉最繁茂的夏季,我摘下一把竹葉,泡在煮茶的砂壺里,又夾了一粒木炭火放進砂壺,壺里發(fā)出刺啦一聲響。等水澄清后,倒入茶杯分而喝之,頓覺眼明心亮,整個人都清爽了。我一邊喝著竹葉茶,一邊對天地宇宙和竹子充滿了感恩,從這個意義上講,竹子于我成了一味良藥。到了第二年冬天,這些竹子依然生機盎然,我撫摸著這些自南國遷居的竹,有一絲說不出的感動,我想,它們已經(jīng)適應了這里的氣候,能長期堅守下去了。又一個冬天即將結(jié)束,就在跨入春季之前,我看到農(nóng)民在田里冬灌,有些亢奮和激動,突發(fā)奇想,也給院中的竹子進行了冬灌。這一灌,不成想?yún)s讓水從竹根到地面都結(jié)成了冰,傷到了竹根。到春天,竹葉再沒綠起來,慢慢變黃,干死了。我心中懊惱無法言說,才明白欲益反損,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再說說福建石頭吧。我說的是那種鋪在路基、安裝在門楣、立于門口碼頭邊、可以題寫碑文的白石頭、青石頭。每次走在福建古鎮(zhèn)這種石頭鋪就的路上,我總能感受到古鎮(zhèn)的韻味,尤其天空飄著毛毛細雨,人會生出久遠的古樸而詩意的感覺。古鎮(zhèn)的許多門楣也是青石頭,上面有書法,門框兩邊的石頭不用任何顏色涂抹,卻百看不厭,莊重大氣,像永不失色不過時的大自然的畫。還有石門墩、石獅子、石照壁、石碑文,無不透露著文氣。越是樸素無華的事物,越是對我有一種深深的吸引。在三坊七巷的路口,我曾聽見一個外鄉(xiāng)客人脫口而出:“大儒房!”路人紛紛詫異。福建從古至今出過許多文人墨客,也有許多的名流巨擘客居和來過此地,能被稱為大儒的一定有之。我正尋思著,走近了才看清是“文儒坊”,不禁啞然失笑,但覺得用那人讀的名字,未必有什么不好。大俗和大雅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心存大雅之人,在任何環(huán)境里都能與人為善。正如石頭離不開竹子的襯托,竹子也離不開石頭的映照,它們在一起的時候,更能相映生輝。(取材于了一容的同名散文)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充滿頓悟的光輝頓悟:忽然領悟B.又不失肅然莊重肅然:恭敬謹慎C.整個人都清爽了清爽:輕松爽快D.許多的名流巨擘巨擘:杰出人物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三段以一句話獨立成段是為了著重強調(diào)竹之于作者的重要性。B.第五段對種竹的細致描寫,表現(xiàn)出作者對竹的小心呵護和重視。C.第十二段寫作者冬灌導致竹死亡,說明突發(fā)奇想的沖動不可取。D.第十三段,作者認可錯讀的坊名是因它亦能體現(xiàn)大雅之人的性情。18.簡析第二段引用古人詩文畫作的用意。19.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標題“竹石之氣”包含了哪些涵義?!敬鸢浮?6.B17.C18.二段通過引用,寫出竹所具有的飄逸灑脫之態(tài)和堅貞不拔的品質(zhì)(品質(zhì)可由竹的風骨氣節(jié)替代),能夠給人以啟迪和頓悟,表達作者對竹的喜愛和敬意。點明作者喜歡竹子由來已久的原因,也引出后文竹在我心里崇高的地位以及我想要在家中種竹的打算。為文章增添文學內(nèi)涵,便于讀者產(chǎn)生共鳴,富于藝術(shù)感染力。19.竹的堅韌不拔、凌寒傲雪的風骨和氣節(jié);石的樸實莊重、古樸富有詩意之氣;竹石相映成輝的文雅之氣?!窘馕觥俊?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含義的能力。B.文句主語為竹節(jié),“肅然”有嚴肅莊嚴之意。故選B。【1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C.“說明突發(fā)奇想的沖動不可取”錯,目的是為說明“欲益反損,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結(jié)合“我喜歡竹子由來已久,主要源于少年時讀陳子昂的《修竹篇》……字里行間散發(fā)的金石之氣,叫人不由肅然起敬;還有鄭板橋筆下那一枚枚靈性的竹葉,飄逸、灑脫,充滿頓悟的光輝;大文豪蘇東坡更是直抒胸臆……縱觀古今,多少文人志士有以青竹喻人風骨和氣節(jié)的筆墨”可知,第二段通過引用,寫出竹所具有的飄逸灑脫之態(tài)和堅貞不拔的品質(zhì)(品質(zhì)可由竹的風骨氣節(jié)替代),能夠給人以啟迪和頓悟,表達作者對竹的喜愛和敬意。結(jié)合后文“于是,竹子在我心里有著崇高的地位”“記得第一次從福建回來后不久,我便萌生了在北方的自家院落種幾棵竹子的念頭”可知,引用內(nèi)容點明作者喜歡竹子由來已久的原因,也引出后文竹在我心里崇高的地位以及我想要在家中種竹的打算。同時“歲寒霜雪苦,含彩獨青青……始愿與金石,終古保堅貞”“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為文章增添文學內(nèi)涵,便于讀者產(chǎn)生共鳴,富于藝術(shù)感染力。【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的能力。結(jié)合“所以,我希望這些竹子能自己經(jīng)受住大自然凜冽嚴寒的相逼與生命的創(chuàng)痛。果不其然,這些竹子給了我難以想象的震撼和驚奇,它們居然真的越過了第一個冬天!”可知,竹的堅韌不拔、凌寒傲雪的風骨和氣節(jié);結(jié)合“每次走在福建古鎮(zhèn)這種石頭鋪就的路上,我總能感受到古鎮(zhèn)的韻味,尤其天空飄著毛毛細雨,人會生出久遠的古樸而詩意的感覺。古鎮(zhèn)的許多門楣也是青石頭,上面有書法,門框兩邊的石頭不用任何顏色涂抹,卻百看不厭,莊重大氣,像永不失色不過時的大自然的畫。還有石門墩、石獅子、石照壁、石碑文,無不透露著文氣”可知,石的樸實莊重、古樸富有詩意之氣;結(jié)合“正如石頭離不開竹子的襯托,竹子也離不開石頭的映照,它們在一起的時候,更能相映生輝”可知,竹石相映成輝的文雅之氣。五、本大題共3小題,共66分。語言基礎運用(共6分)20.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①“嶺南文化”一詞始見于明代倪謙《送朱文學赴蒼梧》的詩句“馬上風煙連百粵,嶺南文化格三苗”。②此處所言嶺南文化大體是指嶺南地區(qū)的文治教化之事,而非是指近現(xiàn)代文化學或區(qū)域;文化研究等意義上的文化或嶺南文化。③較早從文化學的意義上使用“嶺南文化”并做研究的有予覺氏、黃尊生、馮炳奎等人。④20世紀80年代以后,“嶺南文化”一詞的使用日益廣泛,其研究也漸入佳境。⑤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江南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等交流融合,博采眾長,兼收并蓄,不斷豐富發(fā)展,逐漸融入主流,繼而引領近現(xiàn)代文化發(fā)展的潮流。(1)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①句中的句號應該放在引號里面。B.②句中加點的“是指”不可刪除。C.③句中存在缺少介詞賓語的語病。D.④句中加點詞改為“日漸深入”更恰當。(2)不改變句意,請將⑤句表達的主旨用一句話概括。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案】20.D21.博采眾長的嶺南文化引領近現(xiàn)代文化發(fā)展的潮流?!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標點符號,辨析語病的能力。A.“句號應該放在引號里面”錯,“馬上風煙連百粵,嶺南文化格三苗”不是獨立引用,故句號應該放在引號外面。B.“不可刪除”錯,“非”有“不是指”的意思,故“是指”可以刪除。C.③句表述正確,不存在缺少介詞賓語的語病。D.正確?!皾u入佳境”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從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況逐漸好轉(zhuǎn)或興趣逐漸濃厚。不能體現(xiàn)讀“嶺南文化”研究的深入性,故可改為“日漸深入”。故選D。【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概括要點的能力。⑤句寫了嶺南文化的特點及其發(fā)展的成果、意義。其中“與中原文化、江南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等交流融合,博采眾長,兼收并蓄”凸顯其“博采眾長”的特點,“不斷豐富發(fā)展,逐漸融入主流,繼而引領近現(xiàn)代文化發(fā)展的潮流”則是強調(diào)其最終“引領近現(xiàn)代文化發(fā)展的潮流”的意義。所以可概括為:博采眾長的嶺南文化引領近現(xiàn)代文化發(fā)展的潮流。微寫作(10分)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21.近日,44件含有貴州苗繡元素的設計時裝輪番登上米蘭時裝周的舞臺。它們以精美的紋樣圖案與細膩的手工工藝,展現(xiàn)了貴州苗繡的藝術(shù)風格。對這件事你有何感想?要求:言之有理,觀點明確。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敬鸢浮渴纠何艺J為這是一件非常值得稱贊的事情。貴州苗繡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和藝術(shù)價值。這些設計時裝的展示,不僅將貴州苗繡元素帶到了國際舞臺上,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為中國的時尚產(chǎn)業(yè)注入了新的活力。我相信,在未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將會在更多的領域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和應用。【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微寫作的能力。寫作類型:議論類微寫作。審題:題干要求對“44件含有貴州苗繡元素的設計時裝輪番登上米蘭時裝周的舞臺”這一現(xiàn)象提出自己的感想,考生應該持支持態(tài)度,挖掘這種傳統(tǒng)元素背后的精神力量,并闡明對傳統(tǒng)文化的思考,注意字數(shù)限制。寫作指導:首先肯定這一事件,然后分析貴州苗繡元素的設計時裝代表了一種傳統(tǒng)文化,精美的貴州苗族刺繡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和精湛的技藝;再分析設計時裝的展示的意義,苗繡走向世界,苗繡的傳承發(fā)展做到了民族元素與國際時尚相結(jié)合等。還可以由此引申到其它文化現(xiàn)象,應該用什么方式更好地展現(xiàn)民族文化的自信。22.你去過哪個你認為很有意義的景區(qū)或場所?請你寫一段文字,與同學們分享你對此地的印象。要求:條理清晰,語言簡潔,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敬鸢浮繀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很有意義。這里是為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而建立的。館內(nèi),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一座座雕塑無言地訴說著民族血淚史,我感到非常沉重和悲痛。同時這里也讓我看到一種希望和團結(jié)的力量,在這個特殊的場所,人們可以放下分歧和爭議,共同緬懷那些為了自由和平等而犧牲的人們。【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微寫作的能力。寫作類型:議論類微寫作。審題:題干要求就很有意義的景區(qū)或場所寫一段文字來表達你對其的印象和思考,在具體寫作的時候需要點明景區(qū)或場所的具體地點,說明自己感動的原因以及深刻的印象,注意字數(shù)限制。寫作指導:首先明確“我認為……很有意義”,然后簡單介紹一下該場所的內(nèi)容特點,尤其是印象深刻之處要著重交代;再結(jié)合這些內(nèi)容談感受和思考,扣住“有意義”分析,要特別指出這一場所給我們的啟示和思考。23.請以“校園里的歌”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敬鸢浮渴纠盒@里的歌秦腔頓挫高亢,是被直上直下的黃土高坡逼出來的;越曲流轉(zhuǎn)細膩,是被如花的秦淮煙柳拂出來的;草原的歌,是牧人騎著馬,立在草原上吟唱出來的;而校園的歌,是用學生的競爭和毅力合奏出來的。校園的歌,堅定而又磅礴。那是無數(shù)青春的歌唱,那是堅定理想的序曲,校園里的歌,唱響我們美好的未來,唱出我們美好的中國?!窘馕觥俊驹斀狻勘绢}考查學生的微寫作能力。寫作類型:抒情類微寫作。審題:本題要求以“校園里的歌”為題寫作。這個題目是偏正結(jié)構(gòu)的短語,中心詞是“歌”,修飾語是“校園里的”,這就限定了取材范圍,必須是校園中的“歌”。關(guān)于這個“歌”,當然可以是實指的歌,除了我們音樂課上唱的歌,還可以指課間校廣播站播放的歌曲,可以指我們親自作詞作曲的班歌,可以指運動會上我們的大合唱等;還可以是校園中自然界的鳥鳴蟲唱,是噴泉的潺潺水聲;更可以是我們的朗朗書聲。本題要求寫一首小詩或者一段抒情文字。寫小詩要注意詩歌的寫法,詩行的錯落有致等;寫抒情性文字,要找準描寫對象,運用排比、比喻等手法增強感染力。寫作思路:首先確定抒情的對象和主題,如歌頌學生們的積極進取,或者老師們的辛勤哺育,還可以歌頌校園美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然后扣住“歌”選取抒情的載體,即“意象”,多用修飾語增強畫面感,采用適當?shù)男揶o增加感染力,把對校園的熱愛,對未來的美好期待,以及青春的激情傳達出來。作文(5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24.根據(jù)要求作文。文學家屠隆《娑羅館清言》說:“樓前桐葉,散為一院清陰;枕上鳥聲,喚起半窗紅日?!边@個“半”字,體現(xiàn)了主人鮮活的藝術(shù)思維和審美意識。在傳統(tǒng)的中國文人中,也是常常以這樣的一個“半”的視角去觀照社會世情風俗和人生百態(tài)。請以“說‘半’”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不少于700字?!敬鸢浮坷模赫f“半”“半”這個字,簡單而又富有深意,它既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態(tài)度。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面對什么事情,都需要我們以“半”的心態(tài)去對待,去接受,這是人生的大智慧。從形式的角度來看,“半”意味著不完整,不完美。古人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比欢@種不完整和不完美,卻是一種真實,一種生活的寫照。西方哲人尼采說:不要在平原馳騁,也不要在山巔遠眺,半山一眸,世界最美妙。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變化和挑戰(zhàn)的世界中,沒有人能夠做到盡善盡美。我們應該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接受世界的不完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真正地理解自己?!鞍搿币惨馕吨粲杏嗟亍T谖覀兊纳钪?,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應該留有余地。正如古人云:“話到嘴邊留三分?!蔽覀円獙W會適當?shù)乇A糇约旱囊庖姾涂捶?,不要過于絕對和極端。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給別人留有余地,不要把別人逼得過于絕路。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更好地處理各種復雜的關(guān)系?!鞍搿边€意味著適度。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飲食還是娛樂,都應該適度。杭州靈隱寺中有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聯(lián)是“萬事但求半稱心”。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要過度地追求物質(zhì)享受和感官刺激。同時,我們也要學會適度地放松自己,不要過于緊張和勞累。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從心態(tài)來看,“半”更意味著一種平衡?!巴档酶∩肴臻e”告訴我們,生活本應該是張弛有度,靈活調(diào)整的。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應該保持一種平衡。我們要學會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不要過于偏重于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同時,我們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無菌包裝用包裝材料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年健康護理產(chǎn)品購銷合同書樣本
- 2025年新股權(quán)分配策劃協(xié)議
- 2025年環(huán)境有害生物防治合同
- 2025年健身房個人教練聘請合同范本
- 2025年子女撫養(yǎng)費用分擔策劃協(xié)議
- 2025年共同研發(fā)知識產(chǎn)權(quán)合同
- 2025年合作雙方產(chǎn)品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全年圖書選購合作協(xié)議書樣本
- 2025年公園景觀照明設備定期維護服務申請協(xié)議
- 房產(chǎn)中介公司薪酬制度
- 成人氧氣吸入療法護理標準解讀-2
- JBT 2231.3-2011 往復活塞壓縮機零部件 第3部分:薄壁軸瓦
- 旅游學概論(郭勝 第五版) 課件 第1、2章 旅游學概述、旅游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 高一文理分科分班后第一次家長會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
- 2024年江西生物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試題庫(典優(yōu))
- 13.2《致大?!氛n件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
- 2024年長沙電力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商場收銀主管個人工作總結(jié)
-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大單元整體學習任務設計(表格式)
-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