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1-6章共6套單元學業(yè)質量測試卷匯編(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D/03/wKhkGWcABzCAOo8tAAIaXRd5xjs303.jpg)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1-6章共6套單元學業(yè)質量測試卷匯編(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D/03/wKhkGWcABzCAOo8tAAIaXRd5xjs3032.jpg)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1-6章共6套單元學業(yè)質量測試卷匯編(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D/03/wKhkGWcABzCAOo8tAAIaXRd5xjs3033.jpg)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1-6章共6套單元學業(yè)質量測試卷匯編(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D/03/wKhkGWcABzCAOo8tAAIaXRd5xjs3034.jpg)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1-6章共6套單元學業(yè)質量測試卷匯編(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D/03/wKhkGWcABzCAOo8tAAIaXRd5xjs30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1-6章共6套單元學業(yè)質量測試卷匯編第一章《機械運動》學業(yè)質量測試卷(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填空題(共6題;共24分)1.(4分)如圖所示,把書放在桌子上,書上放一支鋼筆,用手緩慢地推動書,使它帶著鋼筆沿桌面向前緩慢移動,鋼筆的運動情況是。2.(4分)在測量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中,采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斜面長1.2m,用來計時的秒表每格表示1s,小車沿斜面從頂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針如圖(指針轉動未超過一周),小車經(jīng)過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小手”或“等于”)小車從頂?shù)竭_底端所用時間是s,小車的平均速度為cm/s。3.(4分)兩輛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它們所用時間之比為2︰1,行駛的路程之比是4︰3,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4.(4分)詩句:“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逼渲小霸撇粍印笔且詾閰⒄瘴?、“云與我俱東”是為參照物(兩空均選填“榆堤”或“船”)。5.(4分)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活動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如圖所示是“直﹣8B”運輸直升機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飛過天安門上空的情景.“直﹣8B”運輸直升機相對于國旗來說,是的(選填“運動”或“靜止”).地面觀眾看“直﹣8B”運輸直升機是的(選填“運動”或“靜止”).這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的.6.(4分)小明家在我國廣闊的平原地區(qū),爸爸駕駛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見到如圖甲限速標志牌,表示該車型行駛車速應保持在60-100(填單位)之間,圖乙是爸爸在某段理想平直公路上行駛時記錄數(shù)據(jù)的s-t圖像,汽車在20min~50min時間段內汽車做(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該段時間汽車的行駛速度是。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共24分,其中最后兩題為雙選題)7.(3分)2020年全世界人民都在與新型冠狀病毒作斗爭。新型冠狀病毒在顯微鏡下的形狀如圖所示,它的直徑大小約為()A.0.15微米 B.1.5毫米 C.15厘米 D.150分米8.(3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運動路程越長,速度越大B.運動時間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D.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越短,速度越大9.(3分)甲、乙兩小車同時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分別依次經(jīng)過直線上的A、B兩點,已知A、B兩點相距10米,兩車運動的s-t圖像分別如圖(a)(b)所示。運動6秒乙車通過B點,再過1秒甲車通過B點。則乙車在A點時,甲車距A點()A.2米 B.3米 C.6米 D.8米10.(3分)某百米短跑運動員,他的成績?yōu)?0秒,如果他在前5秒內的平均速度為9m/s;沖過終點的時速度達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為A.8m/s B.9m/s C.10m/s D.11m/s11.(3分)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測量一本書的長為18.55cm,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用毫米作單位時,書的長為185.5mmB.最后一位數(shù)字5是估讀值C.這個值準確到毫米D.沒有估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12.(3分)小鵬在福田區(qū)保稅區(qū)乘坐無人駕駛公交車參觀,在無人駕駛公交車行駛過程中,小明覺得自己是靜止的,他選取的參照物是()A.道路旁的建筑 B.沿途的路燈桿C.公交車的車廂 D.迎面來的轎車13.(3分)關于誤差,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誤差就是實驗中產(chǎn)生的錯誤B.采用精密測量儀器,改進測量方法可以避免誤差C.實驗中誤差不可避免,只能采取措施盡量減小誤差D.認真測量可以避免誤差14.(3分)如圖是“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屬片的作用是確定終點的位置,使時間測量更精確B.小車到達終點后才停止計時,測算出小車的平均速度偏大C.小車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D.想使測得的平均速度加大,增大該斜面的傾角是會達到的三、實驗探究題(共2題;共26分)15.(19分)小紅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小車的平均速度.(1)(2分)該實驗的原理是.(2)(4分)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儀器是和.(3)(6分)他測得斜面長為S=1.2m,小車通過前一半路程S1的時間為1s,通過全程S所用的時間是1.5s.那么,小車通過前一半路程S1的平均速度是m/s,小車通過后一半S2的平均速度是m/s,小車做的是運動.小車在全程中平均速度是m/s.16.(11分)如圖是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1)(3分)該實驗原理是。(2)(4分)實驗時觀察到,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是(選填“勻速”或“變速”)(3)(4分)實驗中測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為v3,那么v1、v2、v3的大小關系是。四、綜合應用題(本題共2道題,共26分,其中17題8分,18題8分)(共2題;共26分)17.(12分)2023年10月18日晚,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位于成都郫都區(qū)的成都科幻館正式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幻大咖和科幻迷們齊聚成都。麗麗一家人在駕車前往成都的高速路上,看到路右上方出現(xiàn)的標志牌。(1)從標志牌到成都爸爸開車30分鐘就到達了,請問爸爸超速了嗎?(2)在不超速的前提下,請問勻速行駛的汽車最快需用多長時間才能到達成都?18.(14分)一輛大型運輸車,長40m,勻速通過長260m的山洞時,所用時間為30s,求:(1)(7分)卡車的速度。(2)(7分)它以同樣速度通過一座橋時,所用時間為24s,求橋的長度。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鋼筆相對于桌面是運動的,鋼筆相對于書是靜止的【解析】【解答】本題考查參照物的選擇,所選的參照物不同,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的結果也可能不同,這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故答案為:鋼筆相對于桌面是運動的,鋼筆相對于書是靜止的.
【分析】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2.【答案】小于;5;24【解析】【解答】實驗中小車沿斜面從頂端滑到底端,運動由慢變快,所以經(jīng)過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會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由圖知道,小車從頂端到達底端,表針轉過了5個小格,由于用來計時的秒表每格表示1s,所以,小車從頂?shù)竭_底端所用時間是:t=5s,故小車的平均速度是:v=s/t=1.2m/5s=0.24m/s=24cm/s。
【分析】測小車的平均速度,小車沿斜面從頂端滑到底端,運動由慢變快,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先測出小車運動的距離,再測出所用時間,看清表針轉過了5個小格,由于用來計時的秒表每格表示1s,便可讀出時間,利用公式算出平均速度.3.【答案】2︰3【解析】【解答】根據(jù)題意知,,,所以速度之比為
【分析】根據(jù)路程比和時間比,計算速度比值。4.【答案】船;榆堤【解析】【解答】根據(jù)“不知云與我俱東”,詩人與云都向東運動,二者間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詩人以船為參照物,判斷運動是靜止的。船向東高速行駛,是相對于堤岸有位置變化,以“榆堤”為參照物。
【分析】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是運動的,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5.【答案】靜止;運動;相對【解析】【解答】“直﹣8B”運輸直升機和國旗機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的改變,以國旗為參照物,“直﹣8B”運輸直升機是靜止的;以地面觀眾為參照物,“直﹣8B”運輸直升機與觀眾之間的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不同,這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分析】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需要事先選取參照物,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了改變,那么物體就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那么物體就是靜止的。6.【答案】km/h;勻速;80km/h【解析】【解答】表示該車型行駛車速應保持在60—100km/h。汽車在20min~50min時間段路程與時間的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故是勻速直線運動。該段時間汽車的行駛速度是故該段時間汽車的行駛速度是。
【分析】速度的常用單位是千米每時;利用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相同時間的路程相同,是勻速直線運動。7.【答案】A【解析】【解答】新型冠狀病毒在顯微鏡下的形狀如圖所示,它的直徑大小約為0.15微米。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jù)常見物體的長度,結合數(shù)據(jù)解答。8.【答案】D【解析】【解答】AB、速度由路程和時間共同決定,當不確定其中一個因素時,速度的大小無法比較,故AB錯誤;C、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故C錯誤;D、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越短,速度越大,說法正確.故選D.【分析】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9.【答案】D10.【答案】C【解析】【解答】解:百米賽跑的路程s=100m,運動時間t=10s,故選C.【分析】已知路程與運動時間,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運動員的平均速度11.【答案】D【解析】【解答】A.18.55cm=185.5mm,A不符合題意。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則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讀值,185.5mm最后一位數(shù)字是5,5是估讀值,B不符合題意。C.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則這個值的準確程度就是毫米,C不符合題意。D.測量值185.5mm最后一位數(shù)字5是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讀出來的,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刻度尺的正確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測量時,尺要沿著所測長度,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3)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測量結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12.【答案】C【解析】【解答】A、自己相對于道路旁的建筑,位置發(fā)生變化,是運動的,A不符合題意;B、自己相對于沿途的路燈桿,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B不符合題意;C、自己相對于公交車的車廂,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是靜止的,C符合題意;D、自己相對于迎面來的轎車,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在研究機械運動時,首先要選定一個假定為不動的物體作參照物,被研究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時,被研究物體是運動的,否則它是相對靜止的.13.【答案】A,B,D【解析】【解答】A.誤差是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與錯誤是不同的,誤差是始終存在的,而錯誤是可以避免的,A錯誤,符合題意;B.用精密測量儀器,改進測量方法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避免誤差,B錯誤,符合題意;CD.誤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盡量減小,認真測量也不可以避免誤差,C正確,不符合題意;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BD。
【分析】誤差是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用精密測量儀器,改進測量方法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避免誤差。14.【答案】A,D【解析】【解答】A.在測量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中,金屬片的作用是確定小車到達終點的位置,從而可以準確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同時,當小車撞擊金屬片時,我們可以立即停止計時,這樣可以確保時間測量的準確性,避免因為人為反應時間而導致的誤差。因此,A選項是正確的。
B.如果小車到達終點后才停止計時,那么所測量的時間就會偏大。計算出的平均速度就會偏小。所以,B選項是錯誤的。
C.小車在下滑過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速度會逐漸加快。因此,小車后半程的速度會大于前半程的速度。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由全程的路程除以全程的時間得到的,由于后半程速度更快,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會大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但小于后半程的瞬時速度),C選項是錯誤的。
D.增大斜面的傾角,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受到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會增大,因此小車的速度會更快。在相同路程下,速度越快所需時間越短,D選項是正確的。故選AD。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測量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以及實驗中的注意事項。15.【答案】(1)v=s/t(2)刻度尺;秒表(或停表)(3)0.6;1.2;變速直線;0.8【解析】【解答】解:(1)實驗原理是:v=;(2)要測量路程s和時間t,需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或停表);(3)小車通過前一半和后一半的路程:s1=s2=×1.2m=0.6m,前一半路程的時間t1=1s,后一半路程所用時間t2=1.5s﹣1s=0.5s.則小車通過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v1===0.6m/s;后一半路程s2的平均速度:v2===1.2m/s.因為v2>v1,所以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0.8m/s.【分析】測量平均速度原理(v=)、速度的計算(明確某段路程對應的時間)以及誤差的分析(讓小車過了某點才開始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恍泵娴钠露仍叫?,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越長,時間越容易測量),從圖上正確讀出小車通過各段路程和對應的時間.16.【答案】(1)v=(2)變速(3)v3>v1>v2【解析】【解答】解:(1)該實驗原理:v=;(2)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逐漸變大,所以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是變速運動;(3)小車沿斜面向下做加速直線運動,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則v1、v2、v3的大小關系是v3>v1>v2。故答案為:(1)v=;(2)變速;(3)v3>v1>v2。
【分析】(1)測量物體平均速度的原理即為速度公式;
(2)(3)結合小車運動路程和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解小車的平均速度,結合平均速度的大小變化分析小車的運動。17.【答案】(1)超速了;(2)0.75h18.【答案】(1)∵s=40m+260m=300m,t=30s,∴卡車的速度:;(2)∵,t′=24s,∴卡車完全通過橋時的路程:s′=vt′=10m/s×24s=240m,橋的長度為240m-40m=200m【解析】解答:(1)∵s=40m+260m=300m,t=30s,∴卡車的速度:;(2)∵,t′=24s,∴卡車完全通過橋時的路程:s′=vt′=10m/s×24s=240m,橋的長度為240m-40m=200m分析:掌握速度的計算公式。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二章《聲現(xiàn)象》學業(yè)質量測試卷(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如圖所示的民族樂器中,其中一種樂器的發(fā)聲方式與其他三種不同的是()2.音樂會上,藝術家們用編鐘、二胡和古箏等樂器演奏樂曲《春江花月夜》,聽眾能夠分辨出不同樂器的聲音,是根據(jù)聲音的()A.響度B.音調C.音色D.速度3.下列措施中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是()A.居民區(qū)街道禁鳴喇叭B.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C.街頭設置的噪聲監(jiān)測儀D.高架路某些路段兩側設有透明板墻4.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發(fā)展,超聲波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的是()A.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的結石B.用超聲波洗碗機洗碗C.交警用超聲測速儀監(jiān)測車速D.用超聲波對鋼鐵鉆孔5.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A.音調的高低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B.優(yōu)美的小提琴聲一定是樂音C.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無關D.醫(yī)院對人體的B超檢查是利用了次聲波6.古箏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一種弦樂器,在2022年央視元宵節(jié)晚會上,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空間站用古箏彈奏了一曲《茉莉花》,關于航天員的這次太空演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古箏發(fā)出聲音是由琴弦的振動產(chǎn)生的B.彈奏古箏時,手指越用力,發(fā)出聲音的響度越小C.人們能根據(jù)聲音的音調分辨出古箏D.古箏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空氣直接傳播到地球7.如圖所示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會發(fā)出類似青蛙的叫聲,有時還能引起周圍青蛙的附和共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青蛙刮鼓發(fā)出的聲音是由木棒振動產(chǎn)生的B.模擬青蛙的叫聲是指音色相近C.青蛙刮鼓發(fā)出的聲音一定是噪聲D.能引起周圍青蛙的附和共鳴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8.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B.“響鼓還需重錘敲”說明聲音的音調與振幅有關C.通過監(jiān)測超聲波,可預測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fā)生D.公路兩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9.如圖所示實驗中,可用來探究聲音的音調與頻率關系的是()A.圖甲:吹一細管,并將細管不斷剪短,聽其聲音的變化B.圖乙:將一個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貼近面頰,感到發(fā)麻C.圖丙:將正在發(fā)聲的鬧鐘放入玻璃罩,接著慢慢向外抽氣D.圖?。浩靠趯χc燃的蠟燭,敲擊瓶上的橡皮膜,火焰向左擺動10.如圖所示,是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甲和乙音調相同,乙和丙響度相同B.甲和乙音調相同,乙和丁音色相同C.甲和丁音調相同,乙和丙響度相同D.甲、乙、丙、丁音調和響度都相同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8分)11.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銅管樂器(小號)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國》(如圖),小號內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通過____傳入現(xiàn)場觀眾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時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鍵,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__(填聲音的特性)。eq\o(\s\up7(),\s\do5(第11題圖))eq\o(\s\up7(),\s\do5(第12題圖))12.如圖甲所示,蝙蝠靠發(fā)出____發(fā)現(xiàn)昆蟲。如圖乙所示,從玻璃罩里向外抽氣的過程中鈴聲逐漸減小,此現(xiàn)象可推理得出____不能傳聲。13.正在家中復習功課的小明,聽到窗外傳來音樂聲,他根據(jù)聽到聲音的____判斷出這是鋼琴聲,于是便關上了窗戶,這是在____減弱噪聲。14.如圖所示的編鐘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樂器,用相同的力敲擊大小不同的鐘,它們發(fā)出聲音的____(選填“音調”或“音色”)不同。生活中,可以用超聲波清洗儀器、眼鏡等,這說明超聲波能傳遞_。15.如圖所示是人和一些動物發(fā)聲和聽覺的頻率范圍。他們所發(fā)出的聲音都是由于發(fā)聲部位____而產(chǎn)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聲波產(chǎn)生,人、海豚和大象中,能最先感覺到的是____。16.初春時節(jié),柳樹發(fā)芽,你可以折根柳條,把皮和芯擰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兩端修齊,就制成了“柳笛”?!傲选卑l(fā)出悅耳的聲音是由____振動產(chǎn)生的;用力吹“柳笛”發(fā)出的聲音響度____(選填“大”或“小”);細而短的“柳笛”發(fā)出的聲音音調____(選填“高”或“低”)。17.彈吉他時手指按壓不同的琴弦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__;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夠傳遞____;蚊子翅膀每秒鐘振動約500次,則蚊子發(fā)聲的頻率約是____Hz。18.春節(jié)期間曉陸與家人到機場乘坐飛機外出旅游,在候機廳聽到從廣播里播報的航班信息。使聲音從廣播里傳出,可以改變聲音的____。細心的曉陸發(fā)現(xiàn)機場天花板上凹凸不平的裝飾板,如圖所示,請你用物理知識分析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三、實驗探究題(共28分)19.(12分)在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時,如圖所示,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此探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在物理學中這種方法叫做____(選填“轉換法”或“控制變量法”)。(2)如圖乙所示,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fā)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xiàn)象,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3)如圖丙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如果在月球上進行這個實驗,掛在左邊的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____(選填“會”或“不會”)如圖所示那樣彈起。(4)如圖丁所示,用抽氣筒不停地向外抽氣,經(jīng)過較長的時間后將不能聽到鬧鐘聲音,由此得出____的結論。20.(16分)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特性”的實驗中,小明將塑料尺一端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1)用手撥動塑料尺會發(fā)出聲音,說明聲音是由物體____產(chǎn)生的,這個聲音是通過____傳入人耳的。(2)小明逐漸減小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撥動塑料尺,小明看到塑料尺的振動____(選填“變快”“不變”或“變慢”),塑料尺發(fā)出聲音的音調____(選填“變高”“不變”或“變低”)。(3)小明減小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撥動塑料尺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塑料尺發(fā)出聲音的響度明顯變大,這是因為____。(4)小華換用鋼尺做此實驗,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幅度和速度與塑料尺均相同時,聽到聲音的主要差異是____(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四、綜合應用題(共24分)21.(8分)亮亮和田田兩位同學想測一段鐵路的長度,但沒有合適的刻度尺,他們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在鋼鐵中的傳播速度為5000m/s,于是亮亮站在待測鐵路的一端,田田站在鐵路的另一端,亮亮用錘子敲擊一下鐵軌,田田聽到了兩次響聲,兩次響聲的時間間隔為2s,這段鐵路大約有多長?(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22.(16分)如圖所示,一列火車沿平直的隧道運行,速度是72km/h,司機在進入隧道前鳴笛,2s后聽到隧道口處山崖反射的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1)從司機鳴笛到聽到回聲時,火車前行了多遠?(2)火車鳴笛時離隧道口有多遠?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二章《聲現(xiàn)象》學業(yè)質量測試卷·教師版(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如圖所示的民族樂器中,其中一種樂器的發(fā)聲方式與其他三種不同的是(C)2.音樂會上,藝術家們用編鐘、二胡和古箏等樂器演奏樂曲《春江花月夜》,聽眾能夠分辨出不同樂器的聲音,是根據(jù)聲音的(C)A.響度B.音調C.音色D.速度3.下列措施中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是(A)A.居民區(qū)街道禁鳴喇叭B.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C.街頭設置的噪聲監(jiān)測儀D.高架路某些路段兩側設有透明板墻4.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發(fā)展,超聲波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的是(C)A.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的結石B.用超聲波洗碗機洗碗C.交警用超聲測速儀監(jiān)測車速D.用超聲波對鋼鐵鉆孔5.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A)A.音調的高低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B.優(yōu)美的小提琴聲一定是樂音C.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無關D.醫(yī)院對人體的B超檢查是利用了次聲波6.古箏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一種弦樂器,在2022年央視元宵節(jié)晚會上,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空間站用古箏彈奏了一曲《茉莉花》,關于航天員的這次太空演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古箏發(fā)出聲音是由琴弦的振動產(chǎn)生的B.彈奏古箏時,手指越用力,發(fā)出聲音的響度越小C.人們能根據(jù)聲音的音調分辨出古箏D.古箏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空氣直接傳播到地球7.如圖所示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會發(fā)出類似青蛙的叫聲,有時還能引起周圍青蛙的附和共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青蛙刮鼓發(fā)出的聲音是由木棒振動產(chǎn)生的B.模擬青蛙的叫聲是指音色相近C.青蛙刮鼓發(fā)出的聲音一定是噪聲D.能引起周圍青蛙的附和共鳴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8.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A.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B.“響鼓還需重錘敲”說明聲音的音調與振幅有關C.通過監(jiān)測超聲波,可預測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fā)生D.公路兩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9.如圖所示實驗中,可用來探究聲音的音調與頻率關系的是(A)A.圖甲:吹一細管,并將細管不斷剪短,聽其聲音的變化B.圖乙:將一個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貼近面頰,感到發(fā)麻C.圖丙:將正在發(fā)聲的鬧鐘放入玻璃罩,接著慢慢向外抽氣D.圖?。浩靠趯χc燃的蠟燭,敲擊瓶上的橡皮膜,火焰向左擺動10.如圖所示,是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A.甲和乙音調相同,乙和丙響度相同B.甲和乙音調相同,乙和丁音色相同C.甲和丁音調相同,乙和丙響度相同D.甲、乙、丙、丁音調和響度都相同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8分)11.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銅管樂器(小號)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國》(如圖),小號內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通過__空氣__傳入現(xiàn)場觀眾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時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鍵,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音調__(填聲音的特性)。eq\o(\s\up7(),\s\do5(第11題圖))eq\o(\s\up7(),\s\do5(第12題圖))12.如圖甲所示,蝙蝠靠發(fā)出__超聲波__發(fā)現(xiàn)昆蟲。如圖乙所示,從玻璃罩里向外抽氣的過程中鈴聲逐漸減小,此現(xiàn)象可推理得出__真空__不能傳聲。13.正在家中復習功課的小明,聽到窗外傳來音樂聲,他根據(jù)聽到聲音的__音色__判斷出這是鋼琴聲,于是便關上了窗戶,這是在__傳播過程中__減弱噪聲。14.如圖所示的編鐘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樂器,用相同的力敲擊大小不同的鐘,它們發(fā)出聲音的__音調__(選填“音調”或“音色”)不同。生活中,可以用超聲波清洗儀器、眼鏡等,這說明超聲波能傳遞__能量__。15.如圖所示是人和一些動物發(fā)聲和聽覺的頻率范圍。他們所發(fā)出的聲音都是由于發(fā)聲部位__振動__而產(chǎn)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聲波產(chǎn)生,人、海豚和大象中,能最先感覺到的是__大象__。16.初春時節(jié),柳樹發(fā)芽,你可以折根柳條,把皮和芯擰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兩端修齊,就制成了“柳笛”。“柳笛”發(fā)出悅耳的聲音是由__空氣柱__振動產(chǎn)生的;用力吹“柳笛”發(fā)出的聲音響度__大__(選填“大”或“小”);細而短的“柳笛”發(fā)出的聲音音調__高__(選填“高”或“低”)。17.彈吉他時手指按壓不同的琴弦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音調__;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夠傳遞__能量__;蚊子翅膀每秒鐘振動約500次,則蚊子發(fā)聲的頻率約是__500__Hz。18.春節(jié)期間曉陸與家人到機場乘坐飛機外出旅游,在候機廳聽到從廣播里播報的航班信息。使聲音從廣播里傳出,可以改變聲音的__響度__。細心的曉陸發(fā)現(xiàn)機場天花板上凹凸不平的裝飾板,如圖所示,請你用物理知識分析這樣做的好處是__防止聲音同時反射,減弱噪聲__。三、實驗探究題(共28分)19.(12分)在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時,如圖所示,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此探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__,在物理學中這種方法叫做__轉換法__(選填“轉換法”或“控制變量法”)。(2)如圖乙所示,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fā)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xiàn)象,你的改進方法是__在桌面上放一些小紙屑__。(3)如圖丙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如果在月球上進行這個實驗,掛在左邊的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__不會__(選填“會”或“不會”)如圖所示那樣彈起。(4)如圖丁所示,用抽氣筒不停地向外抽氣,經(jīng)過較長的時間后將不能聽到鬧鐘聲音,由此得出__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__的結論。20.(16分)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特性”的實驗中,小明將塑料尺一端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1)用手撥動塑料尺會發(fā)出聲音,說明聲音是由物體__振動__產(chǎn)生的,這個聲音是通過__空氣__傳入人耳的。(2)小明逐漸減小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撥動塑料尺,小明看到塑料尺的振動__變快__(選填“變快”“不變”或“變慢”),塑料尺發(fā)出聲音的音調__變高__(選填“變高”“不變”或“變低”)。(3)小明減小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撥動塑料尺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塑料尺發(fā)出聲音的響度明顯變大,這是因為__撥動尺子的力變大__。(4)小華換用鋼尺做此實驗,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幅度和速度與塑料尺均相同時,聽到聲音的主要差異是__音色__(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四、綜合應用題(共24分)21.(8分)亮亮和田田兩位同學想測一段鐵路的長度,但沒有合適的刻度尺,他們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在鋼鐵中的傳播速度為5000m/s,于是亮亮站在待測鐵路的一端,田田站在鐵路的另一端,亮亮用錘子敲擊一下鐵軌,田田聽到了兩次響聲,兩次響聲的時間間隔為2s,這段鐵路大約有多長?(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解:設鐵軌的長度是s,由v=eq\f(s,t)得,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t1=eq\f(s,v空氣)=eq\f(s,340m/s)①,聲音在鐵軌中的傳播時間t2=eq\f(s,v鐵軌)=eq\f(s,5000m/s)②,田田聽到兩次響聲的時間間隔為2s,Δt=t1-t2=2s③,聯(lián)立①②③,得eq\f(s,340m/s)-eq\f(s,5000m/s)=2s,解得s≈729.6m22.(16分)如圖所示,一列火車沿平直的隧道運行,速度是72km/h,司機在進入隧道前鳴笛,2s后聽到隧道口處山崖反射的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1)從司機鳴笛到聽到回聲時,火車前行了多遠?(2)火車鳴笛時離隧道口有多遠?解:(1)火車的速度v車=72km/h=72×eq\f(1,3.6)m/s=20m/s;由v=eq\f(s,t)得,從司機鳴笛到聽到回聲火車前行距離s1=v車t=20m/s×2s=40m(2)2s時間內聲音傳播的距離s2=v聲音t=340m/s×2s=680m;設鳴笛時火車離隧道口距離為s,則有2s=s1+s2,則火車鳴笛時離隧道口距離s=eq\f(1,2)(s1+s2)=eq\f(1,2)×(40m+680m)=360m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學業(yè)質量測試卷(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一種合金魔術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會熔化,則該合金的熔點可能是()A.16℃B.30℃C.47℃D.70℃2.天宮課堂上,宇航員將一個液體球“變”成了固體球。這一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和吸放熱情況是()A.熔化吸熱B.凝固放熱C.液化吸熱D.凝華放熱3.《天工開物》記載的“透火焙干”是造紙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將剛生產(chǎn)出的濕紙張貼在烤火的墻上(如圖)。給墻壁烤火能加快濕紙變干的主要原因是()A.升高濕紙的溫度B.增大濕紙的表面積C.改變濕紙中的液體種類D.加快濕紙表面的空氣流動4.下列關于物態(tài)變化描述正確的是()A.冬天水面結冰是凝固現(xiàn)象B.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熔化現(xiàn)象C.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升華現(xiàn)象D.皮膚上涂一些酒精感到?jīng)隹焓且夯F(xiàn)象5.下列中華古詩中涉及到的有關物質,對它形成的物態(tài)變化分析正確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過程是凝華現(xiàn)象B.“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過程是汽化現(xiàn)象C.“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雨的形成過程是升華現(xiàn)象D.“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雪的形成過程是凝固現(xiàn)象6.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噴射出來形成了“冰花”。雖然氣溫沒有回升,過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冰花”還是變小了。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冰花”是由空氣中水蒸氣凝華而形成的B.“冰花”是由噴出來的水凝固而形成的C.“冰花”形成時的氣溫為0℃D.“冰花”變小過程中要放熱7.對下列生活現(xiàn)象的解釋中錯誤的是()A.液化石油氣是利用降低溫度的方式液化成液態(tài)的B.水蒸氣引起的燙傷比開水燙傷更嚴重,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放熱C.水銀比酒精更易凝固,這是因為水銀的凝固點比酒精的高D.用冰袋給高熱病人降溫,這是利用冰熔化吸熱8.如圖所示,常溫下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均蓋有一塊玻璃分別為a、b,過一會兒可明顯看到()A.a、b兩塊玻璃外側均有小水珠B.a(chǎn)、b兩塊玻璃內側均有小水珠C.a(chǎn)塊玻璃內側、b塊玻璃外側有小水珠D.a塊玻璃外側、b塊玻璃內側有小水珠9.目前家庭汽車保有量越來越高,以下跟汽車有關的熱現(xiàn)象中說法錯誤的是()A.天氣寒冷時,汽車玻璃起“霧”影響行車安全,霧是車內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氣管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凝華成的小冰晶C.汽車水箱中加入適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點,防止水結冰脹破水箱D.空調制冷時,制冷劑汽化吸熱、液化放熱,將車內的“熱”“搬”到車外10.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至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圖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段物質沒有吸熱C.水的凝固點是0℃D.BC段物質的溫度保持不變,狀態(tài)不變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2分)11.體溫計是利用___的原理工作的。如圖所示,用體溫計測量體溫,該體溫計的分度值是__℃,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___℃。eq\o(\s\up7(),\s\do5(第11題圖))eq\o(\s\up7(),\s\do5(第12題圖))12.在干旱缺水的地區(qū),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圖所示。露形成時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____,該物態(tài)變化過程要____熱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間。13.為了營造舞臺上煙霧繚繞的氛圍,工作人員利用“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氣態(tài)的二氧化碳而使周圍空氣溫度降低。我們看到的“煙霧繚繞”實際上是____(選填“二氧化碳氣體”“水蒸氣”或“小水珠”)。14.小欣打開冰箱門,發(fā)現(xiàn)冷凍室的側壁上有很多霜,這是水蒸氣____形成的,當他拿起濕抹布去擦時,抹布卻粘在了側壁上,這是因為發(fā)生了____現(xiàn)象。(兩空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15.在炎熱的暑假里,小華在家寫作業(yè),汗流不止,抬頭看了掛在墻上的寒暑表,當時室溫為36℃,于是她打開電風扇,立刻感到?jīng)隹於嗔?,這時她又看了看寒暑表,發(fā)現(xiàn)示數(shù)__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則她感到?jīng)隹斓脑蚴莀___。16.將一瓶水在冰箱中冷凍一段時間后,取出一會兒,表面會變濕,用毛巾擦干后過一會兒又會變濕,這是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現(xiàn)象,該現(xiàn)象需要___(選填“吸熱”或“放熱”)。喝了這種冰水會感到特別涼爽,這是因為冰在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時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1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鍋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圖所示,當鍋里的水沸騰以后(常溫常壓下),碗中的水溫度為____℃,碗中的水___(選填“會”或“不會”)沸騰。18.有些導彈燃料要用到液態(tài)氧,科技人員通常采用降低溫度和____的方法使氣態(tài)氧液化。導彈發(fā)射后,由于彈頭與空氣劇烈摩擦,在飛行時溫度可達3000℃以上,所以在制作彈頭外殼時,我們應選用熔點___(選填“高”或“低”)的材料。19.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在探究影響水蒸發(fā)快慢因素的實驗,他在四塊完全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等的水,觀察圖示情景并結合生活經(jīng)驗,情景①②說明液體蒸發(fā)的快慢與液體的____有關;情景_____(填序號)說明液體蒸發(fā)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有關;探究液體蒸發(fā)的快慢與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是否有關時,需要控制不變的量是水的質量、溫度和水的___。三、簡答題(9分)20.我們平常所說的吹氣和哈氣,都是從嘴里吹出的“氣”。為什么在夏天用嘴對熱水吹氣時,熱水會很快變涼;而在冬天對著手哈氣,手會變得暖和。請你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四、實驗探究題(共39分)21.(10分)金屬鎵是一種低熔點的金屬,放在手中就可熔化。于是小明同學利用如圖甲的實驗裝置來探究“鎵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燒杯中裝有冰水混合物,試管中裝有固體鎵,溫度計插入試管中。完成實驗并繪制了時間與溫度圖象如圖乙。(1)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其溫度是___℃。(2)0~3min鎵溫度不變的原因是___。(3)由圖乙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可知,鎵熔化時的特點是:持續(xù)吸熱、____;第5min時,鎵為____(選填“固”“固液共存”或“液”)態(tài)。(4)12min后對燒杯中的水繼續(xù)加熱,試管中的鎵溫度不變,__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表明金屬鎵沸騰。22.(14分)如圖甲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騰時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安裝實驗器材時,合理的安裝順序是___(填序號)。①鐵桿E和溫度計②燒杯和水③酒精燈④鐵圈F和石棉網(wǎng)(2)A、B、C三種讀數(shù)方法正確的是___(填字母代號)。(3)由圖乙可知,水的沸點是___℃,水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變”),此時水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4)實驗器材中紙板的主要作用是____。(5)實驗結束后,移開酒精燈,發(fā)現(xiàn)燒杯內的水沒有立即停止沸騰,可能的原因是____。23.(15分)小明和小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想制作一個醫(yī)用冷藏盒,不知道給藥品降溫用冰好,還是用鹽水結成的冰好?他們動手測量了鹽水的凝固點。(1)在選擇溫度計時,有量程分別為“-2℃~102℃”和“-20℃~102℃”的溫度計,應選擇量程為___的溫度計,這樣選擇的原因是____。(2)在測量過程中,他們同時發(fā)現(xiàn)所測得鹽水的凝固點并不相同,于是對比了雙方實驗過程,發(fā)現(xiàn)燒杯中裝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湯匙的鹽,而小華加了3湯匙的鹽,由此作出猜想:鹽水的凝固點可能與鹽水的濃度有關,接著他們進行了多次實驗得出了不同濃度鹽水的凝固點,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鹽水濃度(%)03691215182124273036凝固點(℃)0-2-4-6-8-11-15-18-17-1.8-0.40分析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鹽水濃度增大時,其凝固點____。(3)你認為給冷藏盒中的藥品降溫最好選用____(選填“冰”或“適當濃度的鹽水結成的冰”)。(4)實驗后,他們聯(lián)想到冬天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撒鹽便于除雪,原因是__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學業(yè)質量測試卷·教師版(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一種合金魔術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會熔化,則該合金的熔點可能是(C)A.16℃B.30℃C.47℃D.70℃2.天宮課堂上,宇航員將一個液體球“變”成了固體球。這一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和吸放熱情況是(B)A.熔化吸熱B.凝固放熱C.液化吸熱D.凝華放熱3.《天工開物》記載的“透火焙干”是造紙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將剛生產(chǎn)出的濕紙張貼在烤火的墻上(如圖)。給墻壁烤火能加快濕紙變干的主要原因是(A)A.升高濕紙的溫度B.增大濕紙的表面積C.改變濕紙中的液體種類D.加快濕紙表面的空氣流動4.下列關于物態(tài)變化描述正確的是(A)A.冬天水面結冰是凝固現(xiàn)象B.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熔化現(xiàn)象C.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升華現(xiàn)象D.皮膚上涂一些酒精感到?jīng)隹焓且夯F(xiàn)象5.下列中華古詩中涉及到的有關物質,對它形成的物態(tài)變化分析正確的是(A)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過程是凝華現(xiàn)象B.“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過程是汽化現(xiàn)象C.“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雨的形成過程是升華現(xiàn)象D.“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雪的形成過程是凝固現(xiàn)象6.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噴射出來形成了“冰花”。雖然氣溫沒有回升,過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冰花”還是變小了。以下分析正確的是(B)A.“冰花”是由空氣中水蒸氣凝華而形成的B.“冰花”是由噴出來的水凝固而形成的C.“冰花”形成時的氣溫為0℃D.“冰花”變小過程中要放熱7.對下列生活現(xiàn)象的解釋中錯誤的是(A)A.液化石油氣是利用降低溫度的方式液化成液態(tài)的B.水蒸氣引起的燙傷比開水燙傷更嚴重,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放熱C.水銀比酒精更易凝固,這是因為水銀的凝固點比酒精的高D.用冰袋給高熱病人降溫,這是利用冰熔化吸熱8.如圖所示,常溫下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均蓋有一塊玻璃分別為a、b,過一會兒可明顯看到(D)A.a、b兩塊玻璃外側均有小水珠B.a(chǎn)、b兩塊玻璃內側均有小水珠C.a(chǎn)塊玻璃內側、b塊玻璃外側有小水珠D.a塊玻璃外側、b塊玻璃內側有小水珠9.目前家庭汽車保有量越來越高,以下跟汽車有關的熱現(xiàn)象中說法錯誤的是(B)A.天氣寒冷時,汽車玻璃起“霧”影響行車安全,霧是車內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氣管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凝華成的小冰晶C.汽車水箱中加入適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點,防止水結冰脹破水箱D.空調制冷時,制冷劑汽化吸熱、液化放熱,將車內的“熱”“搬”到車外10.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至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C)A.圖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段物質沒有吸熱C.水的凝固點是0℃D.BC段物質的溫度保持不變,狀態(tài)不變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2分)11.體溫計是利用__液體熱脹冷縮__的原理工作的。如圖所示,用體溫計測量體溫,該體溫計的分度值是__0.1__℃,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__37.3__℃。eq\o(\s\up7(),\s\do5(第11題圖))eq\o(\s\up7(),\s\do5(第12題圖))12.在干旱缺水的地區(qū),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圖所示。露形成時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__液化__,該物態(tài)變化過程要__放出__熱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間。13.為了營造舞臺上煙霧繚繞的氛圍,工作人員利用“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__升華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氣態(tài)的二氧化碳而使周圍空氣溫度降低。我們看到的“煙霧繚繞”實際上是__小水珠__(選填“二氧化碳氣體”“水蒸氣”或“小水珠”)。14.小欣打開冰箱門,發(fā)現(xiàn)冷凍室的側壁上有很多霜,這是水蒸氣__凝華__形成的,當他拿起濕抹布去擦時,抹布卻粘在了側壁上,這是因為發(fā)生了__凝固__現(xiàn)象。(兩空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15.在炎熱的暑假里,小華在家寫作業(yè),汗流不止,抬頭看了掛在墻上的寒暑表,當時室溫為36℃,于是她打開電風扇,立刻感到?jīng)隹於嗔?,這時她又看了看寒暑表,發(fā)現(xiàn)示數(shù)__不變_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則她感到?jīng)隹斓脑蚴莀_風加快了人體汗液的蒸發(fā),蒸發(fā)吸熱__。16.將一瓶水在冰箱中冷凍一段時間后,取出一會兒,表面會變濕,用毛巾擦干后過一會兒又會變濕,這是__液化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現(xiàn)象,該現(xiàn)象需要__放熱__(選填“吸熱”或“放熱”)。喝了這種冰水會感到特別涼爽,這是因為冰在__熔化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時__吸收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1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鍋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圖所示,當鍋里的水沸騰以后(常溫常壓下),碗中的水溫度為__100__℃,碗中的水__不會__(選填“會”或“不會”)沸騰。18.有些導彈燃料要用到液態(tài)氧,科技人員通常采用降低溫度和__壓縮體積__的方法使氣態(tài)氧液化。導彈發(fā)射后,由于彈頭與空氣劇烈摩擦,在飛行時溫度可達3000℃以上,所以在制作彈頭外殼時,我們應選用熔點__高__(選填“高”或“低”)的材料。19.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在探究影響水蒸發(fā)快慢因素的實驗,他在四塊完全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等的水,觀察圖示情景并結合生活經(jīng)驗,情景①②說明液體蒸發(fā)的快慢與液體的__表面積__有關;情景__①③___(填序號)說明液體蒸發(fā)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有關;探究液體蒸發(fā)的快慢與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是否有關時,需要控制不變的量是水的質量、溫度和水的__表面積__。三、簡答題(9分)20.我們平常所說的吹氣和哈氣,都是從嘴里吹出的“氣”。為什么在夏天用嘴對熱水吹氣時,熱水會很快變涼;而在冬天對著手哈氣,手會變得暖和。請你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答:在夏天用嘴對熱水吹氣時,加快熱水上方空氣流動速度,從而加快水的蒸發(fā),蒸發(fā)吸熱,使熱水的溫度降低。冬天對著手“哈氣”時,從嘴中哈出有大量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遇到比較冷的手就會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手表面溫度升高。四、實驗探究題(共39分)21.(10分)金屬鎵是一種低熔點的金屬,放在手中就可熔化。于是小明同學利用如圖甲的實驗裝置來探究“鎵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燒杯中裝有冰水混合物,試管中裝有固體鎵,溫度計插入試管中。完成實驗并繪制了時間與溫度圖象如圖乙。(1)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其溫度是__24__℃。(2)0~3min鎵溫度不變的原因是__冰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__。(3)由圖乙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可知,鎵熔化時的特點是:持續(xù)吸熱、__溫度不變__;第5min時,鎵為__固液共存__(選填“固”“固液共存”或“液”)態(tài)。(4)12min后對燒杯中的水繼續(xù)加熱,試管中的鎵溫度不變,__不一定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表明金屬鎵沸騰。22.(14分)如圖甲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騰時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安裝實驗器材時,合理的安裝順序是__③④②①__(填序號)。①鐵桿E和溫度計②燒杯和水③酒精燈④鐵圈F和石棉網(wǎng)(2)A、B、C三種讀數(shù)方法正確的是__B__(填字母代號)。(3)由圖乙可知,水的沸點是__98__℃,水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__保持不變__(選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變”),此時水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__變大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4)實驗器材中紙板的主要作用是__減少熱量散失,縮短加熱時間__。(5)實驗結束后,移開酒精燈,發(fā)現(xiàn)燒杯內的水沒有立即停止沸騰,可能的原因是__水可以從石棉網(wǎng)中繼續(xù)吸熱__。23.(15分)小明和小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想制作一個醫(yī)用冷藏盒,不知道給藥品降溫用冰好,還是用鹽水結成的冰好?他們動手測量了鹽水的凝固點。(1)在選擇溫度計時,有量程分別為“-2℃~102℃”和“-20℃~102℃”的溫度計,應選擇量程為__-20_℃~102_℃__的溫度計,這樣選擇的原因是__鹽水的凝固點可能低于-2_℃__。(2)在測量過程中,他們同時發(fā)現(xiàn)所測得鹽水的凝固點并不相同,于是對比了雙方實驗過程,發(fā)現(xiàn)燒杯中裝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湯匙的鹽,而小華加了3湯匙的鹽,由此作出猜想:鹽水的凝固點可能與鹽水的濃度有關,接著他們進行了多次實驗得出了不同濃度鹽水的凝固點,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鹽水濃度(%)03691215182124273036凝固點(℃)0-2-4-6-8-11-15-18-17-1.8-0.40分析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鹽水濃度增大時,其凝固點__先降低后升高__。(3)你認為給冷藏盒中的藥品降溫最好選用__適當濃度的鹽水結成的冰__(選填“冰”或“適當濃度的鹽水結成的冰”)。(4)實驗后,他們聯(lián)想到冬天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撒鹽便于除雪,原因是__積雪上撒鹽使積雪的熔點降低,使積雪熔化__。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章《光現(xiàn)象》學業(yè)質量測試卷(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月亮和太陽都是光源B.光年是一個時間單位C.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108m/sD.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速度不變2.“愚溪眺雪”是永州八景之一,愚溪橋在水中的倒影清晰美麗。關于愚溪橋在水中倒影形成的原理是()A.光的色散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直線傳播3.如圖所示,一只鴨子浮在平靜的湖面上,圖中能正確表示鴨子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4.周末小明和媽媽在湖邊樹蔭下乘涼觀察到下列現(xiàn)象,其中由于光的折射而產(chǎn)生的是()A.湖面波光粼粼B.樹蔭下的圓形光斑C.湖中魚游“淺”底D.湖中出現(xiàn)了天空中的白云5.標有甲、乙兩點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圖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虛線處,觀察到如圖2所示場景,此時看到筷子上的甲點或乙點的光的傳播路徑正確的是()6.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對下列古詩詞中蘊含的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A.“舉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B.“起舞弄清影”中的“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掬水月在手”中的“月在手”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D.“疏影橫斜水清淺”中的“水清淺”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7.一只小鳥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以下描述正確的是()A.小鳥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實像B.小鳥靠近湖面時,像遠離湖面C.小鳥在湖中的像始終和小鳥一樣大D.小鳥到湖面的距離大于像到湖面的距離8.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A.圖甲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線雖然雜亂無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圖乙是人們常說的“天狗食月”,這一現(xiàn)象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圖丙是炎熱夏天沙漠中出現(xiàn)的海市蜃樓景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圖丁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9.下列有關光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電視畫面的顏色是由紅、黃、藍三種色光合成的B.人在岸邊看到水中的魚的位置比魚在水中的實際位置淺C.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30°,則折射角可能是45°D.我們能看到黃色的花是因為花能發(fā)出黃色的光10.關于下面四幅圖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圖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勻的糖水中的徑跡,說明光在同種介質中一定沿曲線傳播B.乙圖中是小孔成像實驗,當蠟燭遠離成像儀時,蠟燭的像變大C.丙圖是平面鏡成虛像的光路圖,因此平面鏡成的虛像是反射光線實際相交而成的D.丁圖是潛望鏡的光路圖,潛望鏡利用平面鏡改變光的傳播方向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1.站在湖邊的小雪看到小魚在水中游動,小雪看到的魚是由于光的____現(xiàn)象形成的____(選填“虛”或“實”)像。12.雨過天晴,地面上會出現(xiàn)建筑物的影子,影子是由于____形成的。通過地面上一層薄薄的積水還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像的大小與建筑物的大小____。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墻作為裝飾,強光照射到玻璃幕墻時會發(fā)生____反射,造成“光污染”。13.我們看到紅色的桃花,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桃花上____(選填“反射”或“吸收”)紅光的緣故。能夠從不同方向看到紅色的桃花,是因為光在桃花表面發(fā)生____的緣故。晴天曬被子能殺菌是利用太陽光中的____(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14.如圖所示,面鏡在各行各業(yè)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利用___面鏡制成的太陽灶可以用來會聚太陽光燒水,鏡子的內表面應當盡量的____(選填“粗糙”或“光滑”)。牙醫(yī)利用口腔內窺鏡可以看到牙齒在鏡中所成的____(選填“實”或“虛”)像。15.“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比鐖D是白鷺在如鏡的水面上飛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鷺”是由光的____形成的___(選填“實”或“虛”)像。若水深3m,當白鷺距離水面5m時,它的像距離水面____m。eq\o(\s\up7(),\s\do5(第15題圖))eq\o(\s\up7(),\s\do5(第16題圖))16.如圖所示,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在光屏上呈現(xiàn)彩色光帶,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____現(xiàn)象,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xiàn)了七種顏色的光,分別是紅、橙、黃、綠、____、靛、紫的色帶;把溫度計放在色散光帶紅光的外側,發(fā)現(xiàn)其示數(shù)變大,表明該處存在人眼看不見的____。17.如圖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筆向空水槽底部固定點O打出一束激光,向水槽內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點,此時光斑在O點___側,這是因為發(fā)生了____現(xiàn)象,打開水槽底部水龍頭緩慢放水,同時觀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____移動。三、作圖題(每小題4分,共12分)18.如圖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鏡(保留作圖痕跡)。19.如圖所示,一束光從水中射向水面O點,畫出法線、反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并標出入射角i、反射角r1和折射角r2。20.雨后晴朗的夜晚,為了不踩到地面的積水,人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判斷:迎著月光走,地上發(fā)亮的是水。請在示意圖中作圖以證明此判斷。四、實驗探究題(共38分)21.(16分)如圖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將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硬紙板豎直放在平面鏡上,硬紙板由可以繞ON折轉的E、F兩塊板組成。讓一束光貼著左側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點,在右側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線OB。(1)實驗時從硬紙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線,這是因為光在硬紙板上發(fā)生了____(選填“鏡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紙板的作用是____。(2)若將F板向后折轉一定的角度,則在F板上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____(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3)如果將光線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時,反射光線沿著OA方向射出,這說明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___。(4)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時,收集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小明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___的結論。小聰說,此結論不具有普遍性,你認為使小聰產(chǎn)生這個想法的原因是____,改進措施是____。22.(12分)如圖,曉強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柴、光屏、刻度尺、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和B。(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___。(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____(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觀察,直至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xiàn)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選填“虛”或“實”)像。(4)為了讓右座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的像,曉強只將玻璃板向右平移,則蠟燭像的位置(選填“向右移動”“向左運動”或“不變”)。(5)某次實驗時,曉強發(fā)現(xiàn),不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不能使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23.(10分)如圖1是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驗裝置。(1)為了清楚地看到光在空氣或水中傳播的路徑,可在水面上方噴些煙霧并在水中滴幾滴牛奶,其中利用的物理原理是光發(fā)生了____。(2)在進行實驗過程中,提醒大家不要將激光束射向人眼,激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嚴重時會導致失明!這個提醒說明光具有____。(3)在實驗中,光從空氣射向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圖2中a所示。若讓光從水中射向空氣,折射角是否還是小于入射角?實驗結果如圖2中b所示,圖示實驗結果a與b,說明折射光路具有____。(4)如圖2中b所示,光從水中射向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當入射角逐漸增大時,折射角也逐漸增大(如圖2中c、d所示),那么,當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時,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呢?說出你的觀點并解釋:___。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章《光現(xiàn)象》學業(yè)質量測試卷·教師版(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月亮和太陽都是光源B.光年是一個時間單位C.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108m/sD.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速度不變2.“愚溪眺雪”是永州八景之一,愚溪橋在水中的倒影清晰美麗。關于愚溪橋在水中倒影形成的原理是(B)A.光的色散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直線傳播3.如圖所示,一只鴨子浮在平靜的湖面上,圖中能正確表示鴨子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C)4.周末小明和媽媽在湖邊樹蔭下乘涼觀察到下列現(xiàn)象,其中由于光的折射而產(chǎn)生的是(C)A.湖面波光粼粼B.樹蔭下的圓形光斑C.湖中魚游“淺”底D.湖中出現(xiàn)了天空中的白云5.標有甲、乙兩點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圖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虛線處,觀察到如圖2所示場景,此時看到筷子上的甲點或乙點的光的傳播路徑正確的是(D)6.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對下列古詩詞中蘊含的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B)A.“舉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B.“起舞弄清影”中的“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掬水月在手”中的“月在手”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D.“疏影橫斜水清淺”中的“水清淺”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7.一只小鳥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以下描述正確的是(C)A.小鳥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實像B.小鳥靠近湖面時,像遠離湖面C.小鳥在湖中的像始終和小鳥一樣大D.小鳥到湖面的距離大于像到湖面的距離8.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C)A.圖甲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線雖然雜亂無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圖乙是人們常說的“天狗食月”,這一現(xiàn)象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圖丙是炎熱夏天沙漠中出現(xiàn)的海市蜃樓景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圖丁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9.下列有關光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B)A.電視畫面的顏色是由紅、黃、藍三種色光合成的B.人在岸邊看到水中的魚的位置比魚在水中的實際位置淺C.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30°,則折射角可能是45°D.我們能看到黃色的花是因為花能發(fā)出黃色的光10.關于下面四幅圖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A.甲圖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勻的糖水中的徑跡,說明光在同種介質中一定沿曲線傳播B.乙圖中是小孔成像實驗,當蠟燭遠離成像儀時,蠟燭的像變大C.丙圖是平面鏡成虛像的光路圖,因此平面鏡成的虛像是反射光線實際相交而成的D.丁圖是潛望鏡的光路圖,潛望鏡利用平面鏡改變光的傳播方向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1.站在湖邊的小雪看到小魚在水中游動,小雪看到的魚是由于光的__折射__現(xiàn)象形成的__虛__(選填“虛”或“實”)像。12.雨過天晴,地面上會出現(xiàn)建筑物的影子,影子是由于__光的直線傳播__形成的。通過地面上一層薄薄的積水還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像的大小與建筑物的大小__相等__。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墻作為裝飾,強光照射到玻璃幕墻時會發(fā)生__鏡面__反射,造成“光污染”。13.我們看到紅色的桃花,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桃花上__反射__(選填“反射”或“吸收”)紅光的緣故。能夠從不同方向看到紅色的桃花,是因為光在桃花表面發(fā)生__漫反射__的緣故。晴天曬被子能殺菌是利用太陽光中的__紫外線__(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14.如圖所示,面鏡在各行各業(yè)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利用__凹__面鏡制成的太陽灶可以用來會聚太陽光燒水,鏡子的內表面應當盡量的__光滑__(選填“粗糙”或“光滑”)。牙醫(yī)利用口腔內窺鏡可以看到牙齒在鏡中所成的__虛__(選填“實”或“虛”)像。15.“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如圖是白鷺在如鏡的水面上飛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鷺”是由光的__反射__形成的__虛__(選填“實”或“虛”)像。若水深3m,當白鷺距離水面5m時,它的像距離水面__5__m。eq\o(\s\up7(),\s\do5(第15題圖))eq\o(\s\up7(),\s\do5(第16題圖))16.如圖所示,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在光屏上呈現(xiàn)彩色光帶,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__色散__現(xiàn)象,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xiàn)了七種顏色的光,分別是紅、橙、黃、綠、__藍__、靛、紫的色帶;把溫度計放在色散光帶紅光的外側,發(fā)現(xiàn)其示數(shù)變大,表明該處存在人眼看不見的__紅外線__。17.如圖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筆向空水槽底部固定點O打出一束激光,向水槽內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點,此時光斑在O點__左__側,這是因為發(fā)生了__光的折射__現(xiàn)象,打開水槽底部水龍頭緩慢放水,同時觀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__右__移動。三、作圖題(每小題4分,共12分)18.如圖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鏡(保留作圖痕跡)。解:19.如圖所示,一束光從水中射向水面O點,畫出法線、反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并標出入射角i、反射角r1和折射角r2。解:20.雨后晴朗的夜晚,為了不踩到地面的積水,人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判斷:迎著月光走,地上發(fā)亮的是水。請在示意圖中作圖以證明此判斷。解:四、實驗探究題(共38分)21.(16分)如圖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將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硬紙板豎直放在平面鏡上,硬紙板由可以繞ON折轉的E、F兩塊板組成。讓一束光貼著左側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點,在右側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線OB。(1)實驗時從硬紙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線,這是因為光在硬紙板上發(fā)生了__漫__(選填“鏡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紙板的作用是__顯示光的傳播路徑__。(2)若將F板向后折轉一定的角度,則在F板上__不能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__在__(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3)如果將光線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時,反射光線沿著OA方向射出,這說明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_可逆的__。(4)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時,收集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小明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__反射角等于入射角__的結論。小聰說,此結論不具有普遍性,你認為使小聰產(chǎn)生這個想法的原因是__只測量了一組入射角及對應的反射角的大小__,改進措施是__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測量出對應的反射角的大小,并分析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規(guī)律__。22.(12分)如圖,曉強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柴、光屏、刻度尺、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和B。(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__便于確定像的位置__。(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__未點燃__(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觀察,直至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的方法是__等效替代法__(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xiàn)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虛__(選填“虛”或“實”)像。(4)為了讓右座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的像,曉強只將玻璃板向右平移,則蠟燭像的位置__不變__(選填“向右移動”“向左運動”或“不變”)。(5)某次實驗時,曉強發(fā)現(xiàn),不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不能使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玻璃板未與紙面垂直__。23.(10分)如圖1是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驗裝置。(1)為了清楚地看到光在空氣或水中傳播的路徑,可在水面上方噴些煙霧并在水中滴幾滴牛奶,其中利用的物理原理是光發(fā)生了__漫反射__。(2)在進行實驗過程中,提醒大家不要將激光束射向人眼,激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嚴重時會導致失明!這個提醒說明光具有__能量__。(3)在實驗中,光從空氣射向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圖2中a所示。若讓光從水中射向空氣,折射角是否還是小于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北京市國內旅游合同范文
- 2025年包裝材料質量檢測合同格式
- 2025年物流配送聯(lián)營策劃協(xié)議示范文本
- 2025年典當行業(yè)務許可合同范本
- 2025年農(nóng)村合作社土地承包合同
- 2025年二手汽車交易過戶手續(xù)協(xié)議
- 2025年企業(yè)知識產(chǎn)權抵押貸款合同
- 2025年勞動合同解除與補償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全球海運代理業(yè)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公園綠化養(yǎng)護工程協(xié)議
- 2025年電力鐵塔市場分析現(xiàn)狀
- GB 12158-2024防止靜電事故通用要求
- 《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全文
- 山東省濱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 含答案)
- 體育老師籃球說課
- 化學-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2025屆高三第一學期學業(yè)期末質量陽光指標調研卷試題和答案
- 蛋雞生產(chǎn)飼養(yǎng)養(yǎng)殖培訓課件
- 運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墜床發(fā)生率
- 海底撈員工手冊
- 2024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解讀
- 立春氣象與生活影響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