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科學單元作業(yè)設計
一'單元信息
基本學科年級學期教材版本單元名稱
信息
科學四年級第一學期教科版聲音
單元
組織方式O自然單元O重組單元
序號課時名稱對應教材內容
1
第一單元第一課聽聽聲音
課時
信息第一單元第二課
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第一單元第三課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3
第一單元第四課
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第一單元第五課聲音的強與弱
5
第一單元第六課
6聲音的高與低
第一單元第七課讓先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7
第一單元第八課制作我的小樂器
8
二'單元分析
(-)課標要求
3~4年級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
舉例說明聲音在不同物質中可以向各
初步認識聲音
個方向傳播。
初步認識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舉例說明聲音因物體振動而產生。
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
發(fā)聲物體的振動在不同物質中的傳播叫知道聲音有高低和強弱之分
聲波。
聲波通過我們耳郭的收集并通過外耳制作能產生不同高低、強弱聲音的簡
道傳到鼓膜,就會引起鼓膜的振動,易裝置。
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耳蝸和聽覺
神經傳給大腦,我們就能聽到聲音了。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二振動的知道振動的變化會使聲音的高低、強
幅度決定了聲音的大小,振動的快慢弱發(fā)生改變。
決定了聲音的高低。
學生將通過弦樂器發(fā)現更多影響物體知道噪聲的危害和防治;知道保護聽
發(fā)出高低不同聲音的因素。力的方法。
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簡單的小樂器在制作過程中及完成后進行相應的測
使學生從中體會到科學與技術的密切試和調整。
聯系。
(二)教材分析
1.知識框架
聽聽聲音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聲音的強與弱
聲音的高與低
讓弦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制作我的小樂器
2.內容內在邏輯分析
本單元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為核心概念,通過探究了解到振動使物
體發(fā)出聲音,物體在振動的同時又會引起它周圍物質的振動,并通過這些物質把聲
音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發(fā)聲物體的
振動在不同物質中的傳播叫聲波。聲波通過我們耳郭的收集并通過外耳道傳到鼓膜,
就會引起鼓膜的振動,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耳蝸和聽覺神經傳給大腦,我們就
能聽到聲音了;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而振動的幅度決定了聲音的大小,振
動的快慢決定了聲音的高低,組織學生通過多種探究活動,去認識聲音的兩個基本
屬性——音量和音高;對這些影響音高因素的了解,將為學生動手制作一個簡單的
小樂器帶來很多的啟發(fā),并使學生從中體會到科學與技術的密切聯系。
(三)學情分析
基礎知識:四年級的學生在學習聲音之前,對聲音有一定的認知。但是,不
同的學生對同一種聲音的認知存在明顯的章異,學過樂器的學生在本單元的學習
中呈現出明顯的優(yōu)勢。
能力水平:隨著年齡的增加,四年級的學生觀察總結概括能力有所增加,但
缺乏對現象的深入思考與分析。
生活經驗:聲音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我們無時無刻都能聽到
各種各樣的聲音,但是對于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樣傳播的說不清道不明。對聲音
沒有系統(tǒng)的認識。
因此教學中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能力和生活經驗,充分探究,引導學生在探究
中感受、思考、分析,進而實現重難點的突破。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yè)目標
1.運用語言描述聽到的聲音,并能給聲音進行簡單的分類。
2.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fā)聲和不發(fā)聲時的不同狀態(tài),驗證物體振動時發(fā)
出聲音,停止振動時就不會發(fā)出聲音。從而對“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fā)出來的”這一
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3.通過使物體發(fā)出強弱不同的聲音,觀察物體振動幅度的不同,把物體的振
動狀態(tài)和發(fā)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4.物體長短、粗細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細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
高,長而粗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低。
5.經歷從設計、制作、調整、展示小樂器的過程,并將科學和技術密切結合起
來。
四、單元作業(yè)設計思路
1.研讀課程標準,理清教學內容,分析教學背景;
2.制訂單元學習目標和作業(yè)目標;
3.作業(yè)設計基本流程:明確作業(yè)目標、選取情境素材、設定問題任務、設計
評價標準和方式。
五、課時作業(yè)
第一課時聽聽聲音
1.作業(yè)內容
我們一起來聽聽周圍的聲音。
(1)我們可以用()、強弱、()、悅耳等科學詞匯來描述聲音。
(2)“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中,不屬于自然界
中聲音的是()
A.風聲B.雨聲C.讀書聲
(3)最美金話筒
最“吵”的昆蟲
蟬只有拇指那么大,但它卻是世界上最“吵”的昆蟲。每到夏天,它就“知了,
知了”不停地叫。是不是所有的蟬都會叫呢?雌蟬不會鳴叫,是“啞巴蟬”。會鳴叫
的是雄蟬,它靠腹部內側的薄膜振動而發(fā)聲。它那么賣力地“唱歌”,主要是為了引
誘雌蟬做它的伴侶呢!
閱讀資料后,我知道()可以通過腹部內側的薄膜振動而發(fā)聲。
A.雄蟬B.雌蟬C.雄蟬和雌蟬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高低、刺耳(2)C(3)A
4.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第1題,能利用科學詞匯來準確的描述聽到的聲音。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體
檢探究的方法構建科學概念。
第2題,用對聯引入,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能引導學生給聲音的分類,
達到了活學活用的目的。
科學探究活動始于問題,通過閱讀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科學問題的關注,讓學
生真切感受到科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可以使科學探究進一步延伸,保持學生科學
探究的熱情,也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二課時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1.作業(yè)內容
A.反復跳動B.位置不變C.跳動一次后停止
(3)如下圖,吹豎笛的時候是在振動。
2.時間要求:5分鐘
3.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A(2)A(3)空氣振動
4.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多個物體發(fā)聲時地狀態(tài),為學生提供觀察發(fā)生物體振動的
機會,這樣不但讓學生建立了“聲音實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這一概念,也讓學生學
會了更多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學生吹一吹豎笛,親自感受空氣振動也可以發(fā)出聲音。
第三課時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1.作業(yè)內容
淘氣和笑笑用細棉線和紙杯制作了一個“土電話”
(1)當兩人距離較近時,他們可以不用“土電話”直接對話,這說明能
傳播聲音。
(2)他們站在距離10米遠的兩個地方(不能直接對話),通過“土電話”實現
了通話,這說明o
2.時間要求:5分鐘
3.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空氣(2)棉線也能傳播聲音
4.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玩“土電話”研究聲音傳播,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可以對比聲音在氣體和
固體中的傳播,也可以進一步理解振動。
第四課時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1.作業(yè)內容
下圖是人耳的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外耳中耳內耳
(1)在耳朵的各部分中,能將聲波轉化為振動的是。
(2)敲擊音叉,耳朵聽到的聲音經過
了、、、、、o
(3)如下圖,用紙卷一個“喇叭”,用紙喇叭聽到的聲音比拿掉紙喇叭聽到的
聲音更(填“強”或"弱”),這說明耳郭的作用是
(4)如下圖,鼓膜,即使是輕微的聲音,它都會產生振動。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鼓膜(2)耳郭、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
覺神經(3)強、聚集聲音(4)是一個很薄且有彈性的組織。
4.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呈現人耳的結構圖,加深和鞏固學生對于耳朵構造的掌握,通過模擬探究,
了解耳郭、鼓膜的作用。
第五課時聲音的強與弱
1.作業(yè)內容
下面是某科學興趣小組在做“探索尺子的音量變化”的實驗時制成的圖標。
尺子振動的幅度聲音的強弱
2厘米弱
4厘米較弱
6厘米較強
8厘米強
(1)聲音的強弱和物體有關。
(2)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
越o
(3)如下圖,敲擊后的小音叉可以把小球彈開,下列操作可以讓小球彈開
得更遠的是()
A.更用力地敲擊小音叉B.輕輕地敲擊小音叉C.相同的力敲擊小音叉
2.時間要求:5分鐘
3.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振動幅度的大?。?)強、弱(3)A
4.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在讓學生用不同的力度撥動鋼尺實驗的過程中我把所有的試驗中都給出了準
確的數量,把振幅2厘米、4厘米、6厘米、8厘米,有了明確的數量,實驗現
象就會更直觀,更明了,而且精確的數據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
第六課時聲音的高與低
1.作業(yè)內容
(1)小實驗,如圖完成實驗,觀察并思考,根據實驗結果完成下面表格。
鋼尺伸出桌面長度(厘振動快慢聲音高低
米)
(2)當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比較長時,鋼尺振動,發(fā)出的聲音0
當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比較短時,鋼尺振動,發(fā)出的聲音。通
過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鋼尺振動長度越長,它振動的越,發(fā)出的聲音
越O
(3)如下圖,敲擊鐵釘,哪一根鐵釘的聲音高,哪一根鐵釘的聲音低?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水平
1.會用科學詞語來描述音高☆☆☆☆☆
2.能根據音高的特點進行正確的判斷☆☆☆☆☆
3.走進生活,動手實踐,勤于思考☆☆☆☆☆
4.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實驗,觀察探究聲音的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讓學生經歷科學研究的一
般程序和方,提高進行有根據的推測和科學操作能力。
第七課時讓弦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1.作業(yè)內容
(1)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箏都是靠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的樂器。
?G3笠
■B2弦
■E1弦
①②③
(2)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動,發(fā)現弦振動的部分越短,音高越______L如圖①)。
手指在多根琴弦上連續(xù)移動,發(fā)現琴弦越細,音高越(如圖②)。調節(jié)一
根琴弦的松緊程度,發(fā)現琴弦越緊,音高越(如圖③)。弦的音高
和、、有關。
(3)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
語。”的詩句,意思是粗弦嘈嘈,好像是急風驟雨,細弦切切,女子像是兒女私語。根
據所學的知識,說一說弦的粗細對音高有什么影響?還有哪些因素影響音高?2.時間
要求:5分鐘
3.作業(yè)評價
(1)弦的振動(2)高高高長短粗細松緊(3)弦的粗細能
影響聲音的高低,弦越粗,音高越低,弦越細,音高越高,弦的松緊和長短也對
音高有影響。
4.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物體的長短、粗細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知道生活中的通過弦振
動發(fā)出聲音的樂器,出示唐詩,整合學科知識,讓學生對身邊的知識充滿好奇。
第八課時制作我的小樂器
1.作業(yè)內容
(1)結合前幾節(jié)課所學,說一說以下樂器是怎樣發(fā)出聲音的?
(2)利用PVC管就能做一把簡易的排簫,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如圖所示,
依次從長管到短管,發(fā)出聲音的音高()o
A.音高一樣B.從高到低C.從低到高
(3)實踐出真知
做一個玻璃杯琴
實驗材料:5個大小相同的玻璃杯、一根木棒。
實驗過程:
a.按水量由少到多的次序往5個玻璃杯中裝水并依次放在桌上。
b.用木棒按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順序敲擊玻璃杯,聽聽聲音的變化。
c.用嘴巴按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的順序往玻璃杯中吹氣,再次聽聽聲音的
變化。
調整玻璃杯中水量和玻璃杯的順序,嘗試演奏簡單的樂曲。
2.時間要求:15分鐘
3.參考答案:(1)略(2)C(3)略
4.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1)結合前幾課所學知識,回顧物體發(fā)出聲音的屬性,并通過小組討論說
一說以下樂器是怎樣發(fā)出聲音的。(2)簡易的工具即可做成樂器,激發(fā)了學生的
動手操作興趣。小組討論,讓學生意識到在動手操作之前,所有的答案都只是猜
想,而且各說紛紜,必須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協(xié)同合作也能得到正確結論。(3)讓
學生在說一說,做一做,試一試等不同形式的作業(yè)中動手動腦,多種感官協(xié)同合
作,既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的更深刻,又啟發(fā)了思維,同時也為學生個性化的
展示提供了更大空間。這樣的實踐性作業(yè),更強調的是實踐操作,具有綜合性和開
放性。所以設計此類作業(yè)更能增長見識、開拓視野,提高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評價設計:
自評師評家長評
1.知道物品發(fā)出聲音的屬
☆☆☆☆☆☆☆☆☆☆☆☆☆☆☆
性。
2.知道改變物體的屬性可
以使它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
音。
3.經歷制作樂器的過程,喜
☆☆☆☆☆☆☆☆☆☆☆☆☆☆☆
歡實踐活動。
六、單元檢測作業(yè)
(一)作業(yè)內容
第一部分知識檢測站
一、填空題
1.耳朵由、和三部分組成。
2.聲音的高低可以用來描述,聲音的強弱可以用來描述。
二、判斷題
1.人們有很多辦法讓物體發(fā)出聲音,而不讓物體本身振動。()
2.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音叉,聲音的高低會發(fā)生變化。()
3.聲音能向四面八方傳播。()
4.橡皮筋拉得緊些發(fā)出的聲音會比較高。()
5.在制作小樂器的時候,不用設計,想怎樣做就怎樣做。()
三、選擇題
1.將敲擊后的音叉輕輕觸碰水面,能觀察到的現象是()o
A.水面產生波紋B.水面明顯下降C.水面平靜如初
2.聲音的強弱與()有關。
A.發(fā)聲物體體積的大小B.發(fā)聲物體振動幅度的大小
C.發(fā)聲物體振動得快慢
3.將一把鋼尺的一半伸出桌外,先輕輕撥動鋼尺,再用力撥動鋼尺,發(fā)出的聲音
()。
A.高低不同B.強弱不同C.一樣
4.手機里傳來的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
A.空氣B.喇叭C.手機
5.我們耳朵里的()將聲波轉化為振動,然后通過其他器官將聲音信號傳入中
耳、內耳。
A.鼓膜B.聽小骨C.耳蝸
第二部分實驗探究園
小明要探索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與音高變化的關系,他設計實驗進行研究。
實驗過程振動的快慢聲音的高低
學
快高
伸出桌面6厘米,輕輕地撥
慢低
11出桌面12厘米,用力地
4殳
(1)小明設計的實驗有一處不合理,請你指出:。
(2)改正實驗設計后,實驗結果如上表,得出結論: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yè)屬性表
對應學習水平
序號類型對應單元作業(yè)目完成時
難度來源
標理應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垃圾處理與綠化共生合同
- 租賃田畝合同范本
- 個人租屋合同樣本
- 球賽冠名贊助合同范本
- 玉米進貨合同范本
- 美發(fā)店轉讓合同范本
- 路燈廣告承包合同范本
- 廣告公司員工用工合同范本
- 能源管理合同范本
- Unit 6 Review Period 3(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15 年全國高校俄語專業(yè)四級水平測試試卷
- T∕CCCMHPIE 1.3-2016 植物提取物 橙皮苷
- 土石壩設計畢業(yè)設計
- 一季責任制整體護理持續(xù)改進實例
- 清華抬頭信紙
- 毫火針療法PPT課件
- 三年級部編版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日積月累
- 蝴蝶蘭溫室工廠化栽培管理技術
- 原發(fā)性肺癌手術臨床路徑(最全版)
- 最新工程招投標實訓課程標準教案
- 企業(yè)職工流動登記表格模板(最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