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9年級上冊第5單元方程式專項訓練2:利用方程式的簡單計算課件化學_第1頁
人教版9年級上冊第5單元方程式專項訓練2:利用方程式的簡單計算課件化學_第2頁
人教版9年級上冊第5單元方程式專項訓練2:利用方程式的簡單計算課件化學_第3頁
人教版9年級上冊第5單元方程式專項訓練2:利用方程式的簡單計算課件化學_第4頁
人教版9年級上冊第5單元方程式專項訓練2:利用方程式的簡單計算課件化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階段方法技巧訓練(五)專訓2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習題課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是歷年中考的必考試題。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掌握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一般步驟和格式,靈活運用質量守恒定律、關系式法等計算技巧是解題的關鍵。1.下列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確的是(

)A.將5g鐵和5g銅混合加熱后,物質的總質量為10g,遵守質量守恒定律B.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總數(shù)一定不會發(fā)生變化C.5g硫和5g氧氣完全反應后,生成物質量為10gD.煤燃燒后質量減輕,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1角度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C鐵和銅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所以雖然混合加熱后質量不變,但是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故A錯誤;根據化學變化的實質可以知道,在化學變化中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在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中,分子的總數(shù)可能發(fā)生改變,故B錯誤;根據硫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知道:硫和氧氣在反應中的質量比為1∶1,所以5g硫和5g氧氣完全反應后,生成物質量為10g,故C正確;煤燃燒是和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煙塵逸散到空氣中,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故D錯誤。同類變式B2.(2015?貴陽)建立基本的化學觀念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化學,如形成守恒觀念,可以更好地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每1個C原子和1個O2分子反應,生成2個CO2分子B.32gS與32gO2完全反應,生成64gSO2C.鎂條燃燒后固體質量增加,故質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規(guī)律D.根據:蠟燭+氧氣――→二氧化碳+水,則蠟燭中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點燃5.(2016·常德)某有機物6.0g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則該化合物的組成元素是(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C.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D.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2角度判斷物質的組成(守恒法)本題采用守恒法解答。通過計算可知,17.6g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7.6g×12/44×100%=4.8g,10.8g水中含氫元素的質量為:10.8g×2/18×100%=1.2g,根據元素的質量守恒可知,6.0g該化合物中一定含4.8g碳元素和1.2g氫元素,不含氧元素。3.(2016?齊齊哈爾)在催化劑并加熱的條件下,氨氣和氧氣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

4X+6H2O,則X的化學式是(

)A.N2 B.N2O C.NO D.NO2C催化劑△同類變式4.(2015·青海)由化學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別是(

)A.4、8、2 B.1、2、3C.2、4、1 D.4、4、2A8.(2016?廣安)物質X在4.8g氧氣中恰好完全燃燒,反應方程式為X+3O2=====RO2+2SO2,測得RO2和SO2的質量分別為2.2g和6.4g,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4.3gB.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6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D.產物為氣態(tài)時都是空氣污染物B3角度計算物質的質量(守恒法、數(shù)據分析法、本質分析法)點燃一定量物質X完全燃燒,需要4.8g氧氣,同時只生成2.2gRO2和6.4gSO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的物質X的質量=2.2g+6.4g-4.8g=3.8g,A錯誤;依據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得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RS2+3O2=====RO2+2SO2,則X中含有R元素和硫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錯誤;設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根據化學方程式中RO2與SO2的質量關系,列式可得:(x+16×2)∶128=2.2g∶6.4g,解得x=12,則R為碳元素,X的相對分子質量=12+32×2=76,B正確;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碳不屬于空氣污染物,D錯誤。點燃6.(2016?隨州)在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B.甲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反應過程中乙、丙變化的質量比為3∶5D.丙可能是單質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的質量/g2302010反應后的質量/gm39516同類變式7.(2015?株洲)已知:X和Y兩種物質共80g,在一定條件下恰好完全反應,生成Z與W的質量比為11∶9,且反應中消耗X的質量是生成W的質量的,則反應中消耗Y的質量為(

)A.16g B.36g C.44g D.64gD9.(中考·河南)一定條件下,4.8gCH4與16.0gO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0.8gH2O、4.4gCO2和物質X,則X的質量為________g;該反應方程式中O2與X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________。5.65∶24角度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分析法)10.(2016?畢節(jié)改編)下列實驗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B在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對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必須放在密閉容器中才能驗證。A中鎂條燃燒,空氣中的氧氣參加了反應,C中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D中蠟燭燃燒,有氧氣參加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這些反應都有氣體參加或生成,在敞口放置的容器中反應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11.(2015?寧夏改編)某同學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對質量守恒定律進行探究。請回答:(1)反應前,托盤天平的指針指向刻度盤的中央;那么,兩種物質反應后,托盤天平的指針________(填“發(fā)生”或“不發(fā)生”)偏轉。發(fā)生(2)你認為該同學的探究活動能否驗證質量守恒定律?________。(3)如果你進行該探究活動,裝置不變,你選用什么藥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藥品不變,你選用怎樣的裝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或鐵與硫酸銅溶液)使用氣球或注射器等作緩沖裝置的密閉容器(其他合理表述均可)同類變式12.為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學各做了一個實驗:(1)甲同學用實驗測定的數(shù)據有:木炭和坩堝的總質量為mg,其燃燒后灰燼和坩堝的總質量為ng,m和n的關系為:m________(填“>”“<”或“=”)n;(2)乙同學用實驗測定的數(shù)據有:光亮的鐵釘?shù)馁|量為xg,其生銹后的質量為yg,x和y的關系為:x________(填“>”“<”或“=”)y;><(3)丙同學實驗測定的數(shù)據有:鐵、硫酸銅溶液和燒杯的總質量為ag,其反應后的混合物和燒杯的總質量為bg,a與b的關系為:a________(填“>”“<”或“=”)b;(4)通過對三個實驗的分析,你認為用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判定參加化學反應的反應物總質量和生成物總質量是否相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實驗14.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請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相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下列各項中,在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________(填數(shù)字序號)。①元素的種類②物質的種類③原子的種類④分子的種類⑤原子的數(shù)目⑥分子的數(shù)目(2)應用質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學方程式:____C2H4+____O2=====____CO2+____H2O。①③⑤5角度質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守恒法、圖示分析法、本質分析法、待定系數(shù)法、實驗復現(xiàn)法)點燃132213.(中考?廣安)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反應中的重要規(guī)律,我能運用此規(guī)律解答下列問題:(1)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3O2===2CO2+3H2O(反應條件已略去),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C2H6O同類變式(2)在催化劑并加熱的條件下,A與B反應生成C和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