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綜合題專題(56)
一、綜合題(本大題共30小題,共600.0分)
1,分析北半球某地的天氣系統(tǒng)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虛線表示槽線的是
(2)⑤處近地面的風向為o
(3)若只考慮天氣因素,A、B兩地的氣溫日較差大的是。請說明理由。
(4)圖中①地風力比②地(大或?。Uf明判斷依據(jù)。
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面積約222萬平方千米1人口約2800萬。境內沙漠廣布,無河流分布,水資源嚴重
匱乏,主要通過海水淡化來解決生產(chǎn)生活用水問題。經(jīng)濟以石油出口為支柱,從20世紀70年
代開始已成為世界上人均國民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沙特十分重視農業(yè)發(fā)展,在地下水豐富的
地區(qū)發(fā)展綠洲農業(yè)?,F(xiàn)在,農業(yè)已成為僅次于石油工業(yè)的第二大產(chǎn)業(yè),小麥羊產(chǎn)高,不但實現(xiàn)
了糧食自給,還可供出口。艾卡哈位于沙特阿拉伯西南部,海拔2100多米,四季涼爽宜人,從
而成為沙特難得的避暑勝地,被譽為“紅海岸邊的夏都”。
40,50
分析艾卡哈成為沙特阿拉伯的避暑勝地的自然原因。
3.讀圖“氣溫垂直變化圖”,回答下列問題。
高度(km)
140r
(1)圖中a、b、c、d四條曲線中,正確反映地球中緯度地區(qū)氣溫隨高度變化的是0
(2)由A層-B層一C層大氣密度的變化趨勢是逐漸(變小或變大)。
(3)風、云、雨、雪等天氣現(xiàn)象集中于____________層(填字母),該層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的
原因是()
①該層集中了大氣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和二氧化碳
②空氣以平流運動為主
③該層集中了大氣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和固體雜質
④空氣以對流運動為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圖中A為層,A層大氣熱量直接來自o
(5)B層存在的,能吸收太陽釋放出來的絕大部分紫外線,被稱為“地球生命保護
傘”。同時B層還利于高空飛行,原因是()
A.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天氣晴朗,云雨少,能見度高
B.大氣以對流運動為主,云雨多
C.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能見度低
D.大氣以對流運動為主,天氣晴朗
(6)根據(jù)C層下部氣溫隨高度變化特點,推測氣流運動形式是°C層中有
層,太陽活動強烈時,信號會受影響。
4.讀圖“大氣垂直分層”,回答下列問題。
(1)A層是____層,它的直接熱源是,該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
(2)B層是層,該層大氣以運動為主。該層的氣溫隨高度增加而o
(3)大氣質量的3/4和幾乎全部的水汽、雜質集中在_______(填名稱)。其溫度垂直變化,
決定了空氣運動顯著。
(4)在55千米以上的高層大氣中存在______層,該層使人類實現(xiàn)無線電通信。且該層空氣密
度(很小'很大)。
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熱島強度指中。城區(qū)比郊區(qū)氣溫高出的數(shù)值大小,單位為攝氏度。蘭州市區(qū)位于黃河河谷之
中,周圍群山環(huán)抱。其城市建設速度和擴展速度迅猛,1978年城市化水平為456%,2010年時
已經(jīng)達到62.7%,熱島效應逐漸增強。下圖是蘭州市某日熱島強度變化統(tǒng)計圖。
熱島強度(七)
時間(h)
描述蘭州該日熱島效應的變化規(guī)律。
說明蘭州該日正午前后熱島效應特點的成因。
蘭州熱島效應冬季最強,夏季最弱。試說明理由。
分析蘭州城市化引起下墊面性質改變與熱島效應的關系。
6.下面甲圖為“某區(qū)域近地面等壓面分布圖”,a點和b點的緯度相同,乙圖為某天氣系統(tǒng)示意圖。
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時該地區(qū)正處季(填冬或夏),判斷的理由是
(2)從熱力環(huán)流角度考慮,a點空氣的垂直運動方向是,a、b兩地空氣的水平運動情
況是o
(3)乙圖所示的天氣系統(tǒng)分布在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在甲圖的陸地和海洋這兩個區(qū)域中,
容易形成乙圖所示天氣系統(tǒng)的是(填陸地或海洋)。
(4)乙圖各點中,最有可能正在經(jīng)歷暴雨天氣的是,B點的天氣是o
7.讀“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N”和“某地的氣壓狀況圖P",圖P是圖N中的A層某地,該地
位于在北半球,回答下列問題。
⑴A為_______層。
(2)A層的直接熱源是大氣溫度隨高度升高而(升高或降低)。
(3)圖P中123.4.5表示氣壓相等的數(shù)碼是,表示氣壓最高的數(shù)碼是o
(4)甲、乙兩處氣溫較高的是0
(5)若圖P表示的是海濱地區(qū)晴熱白天的熱力環(huán)流圖.則甲地為(海洋或陸地)。若表示
的是城市和郊區(qū)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則乙地為(城市或郊區(qū))。
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下圖為北半球某區(qū)域冬季某月近地面天氣形勢圖(單位:
百帕)。
材料二:洗車指數(shù)是根據(jù)過去12小時有無雨雪天氣、路面是否有積雪和泥水路面是否容易使
汽車濺上泥水、是否有沙塵天氣等條件,評價出的是否適宜洗車的氣象指數(shù)。洗車指數(shù)共分為
4級,級數(shù)越高,就越不適宜洗車。
(1)此時e地風向是;d、e兩地風速較大的是o
(2)該日A、B兩地晝夜溫差較大的是,就氣流狀況而言,B地為o
(3)鋒面過境后,c地的天氣變化是氣壓_____,陰晴變化為o
(4)圖中a、c、d、e四地,洗車指數(shù)最高的是。
9.讀某區(qū)域天氣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氣流狀況看,A屬于(天氣系統(tǒng))。
(2)比較A、B兩地晝夜溫差的大小,并簡述原因。
(3)說出此時C、D、E、F四地中有降水的位置,并簡要說明判斷理由。
(4)分析C地未來一兩天的天氣狀況并說明原因。
(1)此時是北半球的(填季節(jié)),我國東部地區(qū)的氣候特征是
(2)半年后,A處盛行季風(風向),其性質是.
(3)B處氣候類型是.
(4)在圖2中用箭頭畫出A處湖濱地區(qū)白天的大氣環(huán)流圖.
11.讀圖甲”地球圈層示意圖”和圖乙“中緯度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卮鹣铝袉栴}:
圖甲圖乙
(1)讀圖甲,地球外部圈層中,厚度最大的是,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圈層是
其范圍滲透到其他圈層之中的是
(2)讀圖乙“中緯度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補繪B層氣溫變化曲線。該層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適于飛機飛行。
(3)A層大氣的熱量主要直接來自。該層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的原因是
①;②0
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熱島強度指中心城區(qū)比郊區(qū)氣溫高出的數(shù)值大小,單位為攝氏
度。蘭州市區(qū)位于黃河河谷之中,周圍群山環(huán)抱。其城市建設速度和擴展速度迅猛,1978年
城市化水平為45.6%,2010年時已經(jīng)達到62.7%,熱島效應逐漸增強。下圖是蘭州市某日熱
島強度變化統(tǒng)計圖。
(1)描述蘭州該日熱島效應的變化規(guī)律。
(2)說明蘭州該日正午前后熱島效應特點的成因。
(3)蘭州熱島效應冬季最強,夏季最弱。試說明理由。
(4)分析蘭州城市化引起下墊面性質改變與熱島效應的關系。
13.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有關問題。
材料一巢湖水系主要支流發(fā)源于大別山區(qū),經(jīng)巢湖由裕溪河注入長江。巢湖水系較大支流有杭
埠河、豐樂河、派河、南泗河等。
材料二巢湖流域水系局部圖
材料三巢湖1、4、7、10月份白天、夜晚風向頻率(單位:%)
時間風向1月4月7月10月
夜間偏西風3923237
白天偏西風58476833
夜間偏東風61637487
白天偏東風39472667
(1)描述圖示地區(qū)地形特點。
(2)說出甲地白天和夜晚風向的變化規(guī)律,并探究7月風頻數(shù)值最大的原因。
(3)說出圖示地區(qū)氣候類型,并由此分析巢湖的水文特征。
14.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海拔約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藍。這里太陽
輻射強,但氣溫較低,當?shù)鼐用窀咝Ю锰柲?,在房屋南側用玻璃搭建絕熱暖棚,暖棚通過
通風口與內室形成循環(huán)氣流,使內室增溫。
材料二如圖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2)分析暖棚內溫度較高的原因。
15.下圖是“某地高空等高面與等壓面關系示意圖”,讀后完成下列問題。
2000①
1000
AB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1)A、B兩地受熱的是,空氣;冷卻的是,空氣
(2)圖中①點至⑤點,氣壓最高的是,氣壓最低的是
(3)用“一”完成圖中熱力環(huán)流。
(4)若該熱力環(huán)流發(fā)生于城區(qū)與郊區(qū)之間,則A、B中代表城區(qū)的是.
(5)若圖中A處為海洋,B處為陸地,則該熱力環(huán)流出現(xiàn)在________(白天或夜間)。
16.在一個長、寬、高分別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閉的透明玻璃柜內,底面兩側分別放一個
電爐(有導線連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塊。在玻璃柜頂面中部的內壁貼一張下垂的紙片A,在玻
璃柜底面中部的內壁貼一張豎立的紙片B(如圖所示)。在電爐通電一段時間之后,根據(jù)紙片
A、B的偏動情況,可以模擬驗證某一地理原理。
(1)由此總結出的熱力環(huán)流形成過程是:地面熱量差異-一同一水平面上的
一大氣水平運動—熱力環(huán)流。
(2)在電爐通電一段時間之后,紙片A向(左或右)偏,紙片B向(左或右)偏。
(3)在下圖用實線畫出電爐和冰塊附近高處和低處等壓線的彎曲情況,并用箭頭畫出空氣的運
動方向。
17.圖甲為2015年5月1日14時亞洲部分地區(qū)海平面天氣形勢圖,圖乙為我國三城市氣溫和降水
月分配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80°E..[WE120°E140°E
IOO°E120°E
(1)圖示季節(jié),我國東南沿海主要盛行_______風(風向),其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o
(2)圖示鋒面系統(tǒng)過境后,北京的氣溫氣壓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圖甲中①②③④四地,此時最可能為陰雨天氣的是_____一,理由是___________?
(4)北京和烏魯木齊相比,晝夜溫差較小的是____,原因有
(5)圖甲所示時刻,重慶易發(fā)生_____地質災害,其主要原因是
(6)圖中①③兩地風力較大的是,判斷依據(jù)是0
18.讀華北地區(qū)某城市2011年10月13日20時的氣溫(單位:。C)實況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效應。在這種效應的作用下,如不考慮其他因素,當晚城郊
之間風向應該是?
(2)形成此圖所示效應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生產(chǎn)和生活活動釋放大量熱量B.城市建筑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層建筑的不斷增多D.城市上空云量少,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
(3)一般而言,城區(qū)的降水幾率(大于或小于)郊區(qū),主要是因為o
(4)下面圖3中正確表示城區(qū)和郊區(qū)近地面等溫面與等壓面配置的是
19.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海拔約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藍。這里太
陽輻射強,但氣溫較低,當?shù)鼐用窀咝Ю锰柲?,在房屋南側用玻璃搭建絕熱暖棚,暖棚通
過通風口與內室形成循環(huán)氣流,使內室增溫。材料二下圖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1)分析香格里拉太陽輻射強,但氣溫低的原因。
(2)分析暖棚內溫度較高的原因。
(3)利用熱力環(huán)流原理,闡述暖棚是怎樣通過1、2兩個通風口使內室增溫的。
20.讀華北地區(qū)某城市2017年10月28日20時的氣溫(單位:℃)實況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效應,在這種效應的作用下,如不考慮其他因
素,當晚城郊之間的風向應該是
(2)形成此圖所示效應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生產(chǎn)和生活活動釋放大量熱量
B.城市建筑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層建筑的不斷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
(3)一般而言,城區(qū)的降水率(大于或小于)郊區(qū),主要是因為
(4)在下圖中畫出城區(qū)與郊區(qū)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并畫出高空等壓面。
育空
(5)試分析在城郊之間建設環(huán)境綠地的意義。
21.讀北半球某區(qū)域等壓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8分)
(1)圖中A、B、C、D四個箭頭能正確表示當?shù)仫L向的是o(2分)_
(2)圖中A、B兩處相比,處風力較大,其原因是。(4分)_
(3)圖中兩條虛線中,常能形成鋒面的是一線,形成的是鋒,該鋒面過境時,當?shù)貙?/p>
會出現(xiàn)等天氣。(6分)
(4)圖中①、②兩處相比,氣溫日較差較大的是—,原因是o(6分)
22.讀下圖(a、b表示等壓面,且a
a
b
(i)畫出大氣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運動。
(2)一般情況下,A、B、C、D四地中,氣壓最高的是,氣溫最高的是0
(3)B、C兩處氣溫日較差較大的是一處。
(4)若此圖為城郊風,污染工廠應建在____(填大寫字母)之外,理由是
23.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新疆的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湖區(qū)水位季節(jié)變化很大。
湖區(qū)內湖陸風現(xiàn)象較顯著(湖陸風是在較大水域和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天
氣現(xiàn)象)。下圖示意博斯騰湖區(qū)域圖和湖區(qū)湖陸風風速月變化圖。
(1)根據(jù)材料,指出一年中博斯騰湖湖陸風最弱的季節(jié),并簡述原因。
(2)試分析在湖邊大規(guī)模興建城市對湖陸風的影響,并說明理由。
24.根據(jù)實驗小組所做的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我國某高中學生實驗小組,在模擬驗證某一地理原
理時,采用下列做法:在一個六面都封閉的透明玻璃柜內,分別放置一個電爐(有導線連到柜外)和
一大碗冰塊在底部兩側。在玻璃柜頂面中部的內壁貼一張下垂的紙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內
壁貼一張豎立的紙片B(如甲圖所示)。電爐通電一段時間后,觀察紙片A、B的偏動情況。
隼自」的高空
等壓面
W
乙
(1)在電爐通電一段時間后紙片A向(左或右)偏,甲圖中電爐對應乙圖中(填
字母)
(2)乙圖中ABCD中氣壓由小到大排序為,其中AB的風向為o
(3)將下列各環(huán)節(jié)序號,按環(huán)流形成過程的先后排列順序
①地面冷熱不均
②空氣發(fā)生水平運動
③空氣垂直運動引起同一水平面氣壓的差異
④同一水平面產(chǎn)生氣壓差異,形成水平氣壓梯度力
(4)若該水庫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圖中能正確反映水庫與度假村之間風向的是
25.讀下圖,(a、b表示等壓面)完成下列要求
a
'^DAt.
■■.一J
,—-J-
B~、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1)畫出大氣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運動
(2)圖中所示的熱力環(huán)流形成的過程是:先有運動,再形成運動
(3)大氣水平運動的直接原因是
(4)ABCD四處氣壓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確的是()
A.D>A>B>CB.C>B>A>DC.B>C>D>AD.B>D>C>A
26.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地熱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壓面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東A_____里—
(1)高空C比D的氣壓____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氣壓________(高或低)。A比B的
溫度(高或低)。
(2)ABCD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呈_________(順或逆)時針方向流動,其氣壓由高到低的順序是
(3)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陸地,則此時應該是(白天或夜晚),此時A地與B地
間吹(海風或陸風),風向為。高空C與D之間吹風。
(4)此時,A與B相比,日溫差較小的為。
27.下面兩幅圖分別表示北半球某地的氣壓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jnnr
(1)左圖中甲、乙、丙、丁,氣溫最高的是
(2)左圖中甲、乙、丙、丁為冬季海陸環(huán)流,則表示海洋的是地。
(3)右圖中甲地天氣系統(tǒng)若移動至安徽省,其影響下典型天氣為(臺風/寒潮/伏旱/
梅雨)。
(4)右圖中,此時西安的風向應為
(5)右圖中北京與東京相比,風力較大的是:;理由是:
28.下面左圖表示熱力環(huán)流模式圖,右圖表示北半球某地面的氣壓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左圖中,甲乙兩地中,氣壓較高的是,氣溫較高的是
(2)假若左圖示環(huán)流為城市熱島環(huán)流,則表示郊區(qū)的是地。
(3)右圖中甲地為______壓中心(高或低),此時處于北半球的(夏或冬)季,此時我國
北京的風向為__________風,在此風向的影響下,北京的氣候特點為o
(4)東亞季風的成因是。
(5)右圖中北京與東京相比,風力較大的是,原因是。
29.閱讀下面材料,回答
材料一:2017年蘇門答臘島的錫納朋火山己發(fā)生三次噴發(fā)。
材料二:2017年11月4日臺風“維達”登陸越南,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材料三:圖1為亞洲部分地區(qū)示意圖,圖2為曼谷氣候統(tǒng)計圖。
圖1
圖2
(1)從氣流運動角度,臺風屬于(填天氣系統(tǒng)),此次臺風登陸時乙地的風向是
受該臺風影響,甲地區(qū)易遭受的氣象災害是
(2)蘇門答臘島火山噴發(fā)頻繁的原因是地處板塊的邊界,地殼運動和頻繁。
(3)新加坡由于終年受影響,全年高溫多雨,其自然帶類型主要是
(4)從天氣狀況角度分析曼谷7月均溫低于4月的原因。
30.讀北半球某地的氣壓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丙、丁四地氣壓值由高到低為
(2)在圖中用箭頭標出環(huán)流模式。
(3)甲、乙兩地中氣溫較高的是地,其對應的天氣狀況常為天氣,氣溫日較差
較大的是地。
(4)圖中,甲、乙兩地之間的風向為?
(5)假若圖示環(huán)流為城市熱島環(huán)流,則表示郊區(qū)的是地。
(6)在圖中畫出高空的等壓面。
【答案與解析】
1.答案:(1)③
(2)西南風(偏南風)
(3)B因為B處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白天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氣溫高,夜晚,大氣
逆輻射作用弱(或保溫作用弱),氣溫低,所以氣溫日較差大。(4)?、偬幈娶谔幍葔壕€更稀
疏,水平氣壓梯度力小,風力小。
解析:(1)本題考查低壓槽線的判斷,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低壓槽線的判斷
是解答的關鍵。從低壓區(qū)中延伸出來的狹長區(qū)域稱為低壓槽,讀北半球某地的天氣系統(tǒng)示意圖可知,
③為低壓槽線。
(2)本題考查風向的判斷,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風的受力分析是解答的關鍵。
⑤處的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垂直與等壓線,北半球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風向向右
偏,斜穿等壓線,為西南風。
(3)本題考查氣溫日較差的大小及原因,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溫差的大小受大氣
的削弱作用與保溫作用(主要在于云量的大?。┮约暗孛鏌崃π再|影響。讀圖可知,A地為低壓中
心,盛行上升氣流,多云雨天氣,白天云層反射太陽輻射,削弱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氣溫較低,
夜間大氣逆輻射強,保溫作用強,溫度較高,日溫差較小;B地為高壓中心,盛行下沉氣流,多晴
朗天氣,云量少,白天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弱,氣溫較高,夜間保溫作用弱,溫度較低,日溫差較
大。
(4)本題考查等壓線的判讀,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等壓線的判讀是解答的關
鍵。讀圖可知,①處比②處等壓線更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小,風力小。
2.答案:艾卜哈西鄰紅海,位于高原山地,地勢高;白天山坡上氣溫高、氣壓低,紅海蒸發(fā)的水汽
沿山坡上升并受到山谷的誘導,容易形成云雨天氣,削弱了太陽輻射,氣溫較低;夜間山坡降溫快、
氣壓升高,氣流下沉,艾卜哈上空水汽減少,大氣逆輻射弱,降溫快,氣溫較低。
解析:本題考查卜艾哈成為沙特阿拉伯的避暑勝地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闡述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
的能力。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難得的避暑勝地,要從艾卜哈氣溫相對較低、降水相對較多來分析。
由圖可知艾卜哈西側是紅海,離海較近,升溫較慢;而圖中艾卜哈等高線的值大于2000米,故該地
海拔較高,氣溫較低。熱力環(huán)流角度是由圖可知:白天山坡上氣溫高,紅海蒸發(fā)的水汽沿山坡上升,
容易形成云雨天氣,這樣削弱了太陽輻射,氣溫較低;夜間山坡降溫快,氣流下沉,艾卜哈上空水
汽減少,大氣逆輻射弱,降溫快,氣溫較低。
3.答案:(1)b
(2)變小
(3)AD
(4)對流層地面
(5)臭氧(層)A
(6)以對流運動為主電離無線電短波
解析:(1)本題考查大氣氣溫垂直變化規(guī)律的判讀,旨在考查學生獲取、解讀圖示信息及運用所學
知識解答問題能力。根據(jù)垂直方向上氣溫變化的幾個轉折點的溫度值判斷是解題的關鍵。據(jù)所學知
識知,對流層隨高度升高,氣溫降低,地面氣溫在20℃左右,到對流層頂?shù)臍鉁丶s-50。。平流層隨
高度升高,氣溫升高,到平流層頂氣溫約0℃,故b曲線符合。
(2)本題考查大氣密度垂直變化特點的判讀,旨在考查學生獲取、解讀圖示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
答問題能力。熟記大氣密度隨著海拔高度升高而減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ATB-C大氣密度變
化的趨勢是逐漸變小。
(3)本題考查對流層的特征及天氣復雜多變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解讀圖示信息及運用所學
知識解答問題能力。熟記對流層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風、云、雨、雪等天氣現(xiàn)象集中于對流層,
也就是A層,該層集中了大氣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空氣以對流運動為主。因此,該層天
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故選D。
(4)本題考查大氣垂直分層及A層熱量直接來源,旨在考查學生獲取、解讀圖示信息及運用所學知
識解答問題能力。熟記對流層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由圖可知,A層為對流層;由于對流層中的水
汽和二氧化碳能強烈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而直接吸收太陽輻射很少。故A層大氣熱量直接來自地
面。
(5)本題考查平流層的特征,旨在考查學生獲取、解讀圖示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能力。熟
記平流層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由圖可知,B層為平流層,該層存在臭氧,被稱為“地球生命保護
傘”。由于該層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天氣晴朗利于高空飛行,故選A。。
(6)本題考查高層大氣的特征,旨在考查學生獲取、解讀圖示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能力。
熟記高層大氣層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由圖可知,C層為高層大氣,下部氣流運動形式以對流運動
為主。而且該層存在電離層,太陽活動強烈時,無線電短波信號會受影響。
4.答案:(1)對流地面降低
(2)平流水平升高
(3)對流層對流
(4)電離很小
解析:(1)本題考查對流層及特點。讀圖,A層位于大氣底部,是對流層,它的直接和主要熱量來
源是地面輻射,其氣溫變化的特點是隨高度增加而減小。
(2)本題考查平流層的特點。B層高度在12千米到50千米是平流層,空氣以水平流動為主,天氣
以晴朗為主,沒有復雜天氣變化,其氣溫變化的特點是隨高度增加而增加。
(3)本題考查大氣的組成及運動。對流層空氣密度大,大氣質量占比大;水汽、雜質都來自地面,
水汽在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和雜質凝結形成降水,而到不了更高的上空,所以對流運動顯著。
(4)本題考查大氣層的判讀及特點。在55千米以上的高層大氣中存在電離層,可以反射地面的無
線電波,影響地面的無線短波通訊,該層大氣密度很小。
5.答案:【小題1】夜間較強,白天較弱;子夜前后最強,中午前后最弱。
【小題2】正午前后,太陽輻射最強烈,城市中心地表和建筑物大量吸收太陽熱量,大氣對流、湍
流作用增強,利于散熱;城市與郊區(qū)熱力環(huán)流加強,城區(qū)和郊區(qū)大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混合作
用增強,城郊溫差減少;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氣流利于散熱;而郊區(qū)盛行下沉氣流增溫且不利于散熱。
因而引起城區(qū)氣溫低于郊區(qū)氣溫的“冷島”效應。
【小題3]冬季受冷氣團控制,天氣穩(wěn)定,有利于熱島的形成與發(fā)展;受山谷地形影響,冬季逆溫
層加厚,不利于城市散熱;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熱量多;冬季取暖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城
區(qū)大氣逆輻射增強,收入熱量多。
【小題4】蘭州城市化的發(fā)展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力屬性,人工建筑物吸熱快而熱容量??;城市地面
和建筑物對太陽輻射反射率較低,吸收率加大;城區(qū)密集的建筑群、縱橫的道路橋梁,構成較為粗
糙的城市下墊面、因而對風的阻力增大,風速降低,熱量不易散失;城市化發(fā)展使城市綠地和水體
減少,地表含水量少,熱量更多地以顯熱形式進入空氣中,導致空氣升溫,使城市熱島效應不斷增
強。
解析:本題考查蘭州改日熱島效應的變化規(guī)律,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讀圖,根據(jù)
蘭州市某日熱島強度變化統(tǒng)計圖可知,蘭州的熱島強度夜間較強,白天較弱;子夜前后最強,中午
前后最弱。
本題考查蘭州該日正午前后熱島效應特點的成因,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蘭州該日
正午前后熱島效應特點是氣溫低于郊區(qū)氣溫的“冷島”效應。正午前后,太陽輻射最強,城市中心
地表和建筑物大量吸收太陽熱量,大氣對流、湍流作用增強,利于散熱。城市與郊區(qū)熱力環(huán)流加強,
城區(qū)和郊區(qū)大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混合作用增強,城郊溫差減少。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氣流利于
散熱,而郊區(qū)盛行下沉氣流增溫且不利于散熱。因而引起城區(qū)氣溫低于郊區(qū)氣溫的“冷島”效應。
本題考查蘭州熱島效應冬季最強,夏季最弱的理由,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從氣流
運動、人為放熱、大氣保溫效應等分析。冬季受冷氣團控制,天氣穩(wěn)定,有利于熱島的形成與發(fā)展。
受山谷地形影響,冬季逆溫層加厚,不利于城市散熱。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熱量多。冬季取暖燃
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城區(qū)大氣逆輻射增強,收入熱量多。夏季弱的原因與正午時形成的冷島效
應類似,熱島效應最弱。
本題考查蘭州城市化引起下墊面性質改變與熱島效應的關系,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下墊面的變化,包括地面性質、建筑密度、植被覆蓋率等。蘭州城市化的發(fā)展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力
屬性,人工建筑物吸熱快而熱容量小。城市地面和建筑物對太陽輻射反射率較低,吸收率加大。城
區(qū)密集的建筑群、縱橫的道路橋梁,構成較為粗糙的城市下墊面、因而對風的阻力增大,風速降低,
熱量不易散失。城市化發(fā)展使城市綠地和水體減少,地表含水量少,熱量更多地以散熱形式進入空
氣中,導致空氣升溫,使城市熱島效應不斷增強。
6.答案:(1)冬陸地上等壓面向高處凸,陸地較同緯度海洋上氣壓高,說明陸地溫度比同緯度海
洋低。
(2)下沉從a流向b
(3)北海洋此時陸地上形成高壓中心,空氣由中心向外輻散,冷暖氣流不易相遇。
(4)C氣溫較高,天氣轉晴。
解析:(1)本題考查等壓面的判讀及應用,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讀圖可知,陸地
上等壓面向高處凸,陸地較同緯度海洋上氣壓高,說明陸地溫度比同緯度海洋低,根據(jù)海陸熱力性
質的差異,冬季陸地氣溫低,夏季陸地氣溫高,故此時應為冬季。
(2)本題考查熱力環(huán)流,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根據(jù)上題分析知,陸地氣溫低于海
洋,則陸地上氣流下沉,海洋上氣流上升,形成由陸地吹向海洋的風。綜上可知,a點空氣的垂直運
動為下沉,近地面的風從a吹向b,即水平氣流由a流向b。
(3)本題考查天氣系統(tǒng)的判讀及應用,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讀圖,該天氣系統(tǒng)中
包括冷、暖鋒,應是鋒面氣旋,水平方向氣流呈逆時針輻合,分布在北半球;根據(jù)上題分析知,此
時為冬季,海洋上形成低壓中心,可以形成鋒面氣旋,而陸地上形成高壓中心,空氣由中心向外輻
散,冷暖氣流不易相遇,故該天氣系統(tǒng)形成于海洋。
(4)本題考查鋒與天氣,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雨區(qū)分布在冷鋒鋒后、暖鋒鋒前,
其中,暖鋒帶來連續(xù)性降水,而冷鋒可能帶來暴雨天氣,C位于冷鋒鋒后,滿足題意;B位于暖鋒
鋒后,此時受暖氣團控制,氣溫較高,氣壓較低,天氣晴朗。
7.答案:(1)A對流層
(2)地面輻射降低
(3)12345
(4)乙甲
(5)海洋城市
解析:本題考查主要考查大氣熱狀況和熱力環(huán)流,旨在考查學生讀圖分析、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
知識的能力。學會分析材料是解題的關鍵。
(1)A是近地面大氣層,是對流層。
(2)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地面受熱后將熱傳遞給大氣,所以對流層大氣的溫度隨著
高度增加而降低。
(3)等壓面上的氣壓相等,即1=2=3;同一豎直面上,近地面氣壓大于高空氣壓,即4>3,1>5;
所以表示氣壓最高的數(shù)碼是4,表示氣壓最低的數(shù)碼是5。
(4)”等壓面是凸高凹低”,即甲處高空氣壓較高,甲處下沉氣流,近地面是高氣壓;乙處高空氣
壓較低;乙處是上升氣流,近地面是低氣壓;甲處氣溫低,乙處氣溫高。
(5)白天,陸地受熱快,空氣上升,形成低氣壓;海洋相對冷,空氣下沉形成高壓;所以甲表示是
海洋,乙是陸地。
8.答案:(1)西北風e
(2)A氣旋
(3)降低天氣轉晴
(4)a
解析:(1)本題考查風向和風速,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圖形信息的能力。據(jù)圖分析,水平氣壓
梯度力指向東,北半球向右偏為西北風;風速較大的是e點,因為e點的等壓線密集,風力大。
(2)本題考查晝夜溫差的大小和氣旋反氣旋的判定,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圖形信息的能力。該
日A、B兩地晝夜溫差較大的是A地,因為A地受高壓控制,天氣晴朗,云量少,白天的削弱作用
弱,氣溫高,夜晚保溫作用弱,氣溫低,溫差大;就氣流狀況而言,B地為氣旋,空氣從四周流向
中間。
(3)本題考查鋒面過境前后的變化,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c地附近為暖鋒,過境
后,氣壓降低,氣溫升高,天氣轉晴。
(4)本題考查洗車指數(shù)的高低,旨在考查學生閱讀材料分析問題的能力。②地位于冷鋒的前方,未
來最可能出現(xiàn)雨雪天氣或者沙塵暴天氣,容易弄臟汽車,故洗車指數(shù)最高。
9.答案:(1)反氣旋
(2)B地比A地晝夜溫差小原因:B地位于低壓中心,常出現(xiàn)陰雨天氣,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
削弱作用較強,氣溫不太高,夜晚大氣逆輻射較強,氣溫不會太低,故晝夜溫差較小(或A地位于
高壓中心,常出現(xiàn)晴朗天氣,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氣溫較高,夜晚大氣逆輻射較
弱,氣溫較低,故晝夜溫差較大)。
(3)E、F冷鋒降水主要在鋒后,暖鋒降水集中在鋒前,E位于冷鋒后,F(xiàn)位于暖鋒前。
(4)C地未來一兩天可能出現(xiàn)大風、降溫或雨雪天氣;原因是該地即將受到冷鋒的影響。
解析:(1)本題考查常見天氣系統(tǒng)的判讀,旨在考查學生調動相關知識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熟練
掌握常見天氣系統(tǒng)相關知識。A處氣壓由四周向內增大,為高壓中心,從氣流狀況看,屬于反氣旋。
(2)本題考查常見天氣系統(tǒng)的判讀,及其對天氣的影響和成因,旨在考查學生調動相關知識的能力。
解題關鍵在于熟練掌握常見天氣系統(tǒng)相關知識。讀圖,B地位于低壓中心,氣流上升,常出現(xiàn)陰雨
天氣,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強,氣溫不會太高,夜晚大氣逆輻射較強,氣溫不會太低,
故晝夜溫差較小;A地位于高壓中心,氣流正常,常出現(xiàn)晴朗天氣,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
用較弱,氣溫不會太低,夜晚大氣逆輻射較弱,氣溫不會太高,故晝夜溫差較大。故B地比A地晝
夜溫差小。
(3)本題考查常見天氣系統(tǒng)的判讀,及其對天氣的影響和成因,旨在考查學生調動相關知識的能力。
解題關鍵在于熟練掌握常見天氣系統(tǒng)相關知識。冷鋒降水主要在鋒后,暖鋒降水集中在鋒前,讀圖
可知,E位于冷鋒后,F(xiàn)位于暖鋒前。故此時C、D、E、F四地中有降水的是E、Fo
(4)本題考查常見天氣系統(tǒng)的判讀,及其對天氣的影響和成因,旨在考查學生調動相關知識的能力。
解題關鍵在于熟練掌握常見天氣系統(tǒng)相關知識。C地位于冷鋒的鋒前,即將受到冷鋒的影響,因此,
未來一兩天可能出現(xiàn)大風、降溫或雨雪天氣。
10.答案:夏季;高溫多雨;西北;寒冷干燥;熱帶季風氣候
解析:解:(1)讀圖可知,東亞盛行東南季風,為北半球夏季,我國東部地區(qū)的氣候特征是高溫多
雨.
(2)半年后為北半球冬季,A處盛行西北季風,其性質是寒冷干燥.
(3)讀圖可知,B地位于南亞,為熱帶季風氣候.
(4)白天,陸地升溫快,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湖泊升溫慢,氣流下沉,
近地面形成高氣壓,高空形成低氣壓.同一水平面上,氣流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
故答案為:(1)夏季;高溫多雨.
(2)西北;寒冷干燥.
(3)熱帶季風氣候.
圖2
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作有規(guī)律變化的風叫做季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是形成季風的重要原因,氣壓帶、
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也是形成季風的原因.
亞洲地處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面對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陸性質的巨大差異,
冬季亞洲大陸北部成為冷空氣的聚集地,氣壓高,冷空氣自高壓中心區(qū)向四周輻散;夏季陸地增溫
迅速,氣壓低,而海洋氣壓相對較高,暖濕空氣從海洋吹向大陸.因此就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
熱力環(huán)流是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熱力環(huán)流和季風環(huán)流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圖文中獲取信息并調
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11.答案:(1)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2)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
(3)地面是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①大氣以對流運動為主;②幾乎所有的水汽和雜質多集中在對流
層
解析:
本題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及大氣的垂直分層。(1)本題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根據(jù)所學知
識和圖示信息可知,A是大氣圈;C是水圈;B是生物圈。
(2)本題考查大氣的垂直分層和平流層的特點,該層適于飛機飛行主要從大氣平穩(wěn)度、能見度等角
度進行回答。
(3)本題考查大氣的垂直分層和對流層的特點,該層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的原因可從大氣運動、水汽
雜質含量進行回答。
(1)根據(jù)所學知識和圖示信息可知,A是大氣圈,其在地球外部圈層中,厚度最大;C是水圈,是
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圈層;B是生物圈,其范圍滲透到其他圈層之中。
(2)B層為平流層,由于存在臭氧層,吸收紫外線,氣溫高,故平流層大氣的溫度隨高度升高而遞
增(下圖所示),該層由于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適于飛機飛行。
-1e7。020沿做C)
(3)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A層為對流層,地面是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該層集中了大氣質量的四
分之三和幾乎全部的水汽、雜質,由于氣溫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遞減,空氣對流運動顯著,導致該層
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
12.答案:(1)夜間強,白晝弱;子夜前后最強,正午前后最弱。
(2)正午前后,太陽輻射最強烈,城市中心地表和建筑物大量吸收太陽熱量,大氣對流、湍流作用
增強,利于散熱;城市與郊區(qū)熱力環(huán)流加強,城區(qū)和郊區(qū)大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混合作用增強,
城郊溫差減少;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氣流利于散熱;而郊區(qū)盛行下沉氣流增溫且不利于散熱。因而引
起城區(qū)氣溫低于郊區(qū)氣溫的“冷島”效應。
(3)規(guī)律:冬季最強,夏季最弱,春秋居中。
理由:冬季受冷氣團控制,天氣穩(wěn)定,有利于熱島的形成與發(fā)展;受山谷地形影響,冬季逆溫層加
厚,不利于城市散熱;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熱量多;冬季取暖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城區(qū)大
氣逆輻射增強,收入熱量多。
(4)蘭州城市化的發(fā)展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力屬性,人工建筑物吸熱快而熱容量??;城市地面和建筑
物對太陽輻射反射率較低,吸收率加大;城區(qū)密集的建筑群、縱橫的道路橋梁,構成較為粗糙的城
市下墊面、因而對風的阻力增大,風速降低,熱量不易散失;城市化發(fā)展使城市綠地和水體減少,
地表含水量少,熱量更多地以顯熱形式進入空氣中,導致空氣升溫,使城市熱島效應不斷增強。
解析:(1)本題考查熱島效應的日變化規(guī)律級讀圖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讀圖可知,蘭州該日熱島
效應夜間強,白晝弱;子夜前后最強,正午前后最弱。
(2)本題考查正午前后熱島效應特點的成因。依據(jù)熱島強度的含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日正午
前后,太陽輻射最強烈,城市中心地表和建筑物大量吸收太陽熱量,大氣對流、湍流作用增強,利
于散熱;城市與郊區(qū)熱力環(huán)流加強,城區(qū)和郊區(qū)大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混合作用增強,城郊溫
差減少;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氣流利于散熱;而郊區(qū)盛行下沉氣流增溫且不利于散熱。因而引起城區(qū)
氣溫低于郊區(qū)氣溫的“冷島”效應。
(3)本題考查熱島效應的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依據(jù)熱島效應的日變化規(guī)律,可推測其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冬
季最強,夏季最弱,春秋居中。遷移應用第(2)題的成因分析方法,可知冬季受冷氣團控制,天氣
穩(wěn)定,有利于熱島的形成與發(fā)展;材料信息顯示,蘭州市區(qū)位于黃河河谷之中,周圍群山環(huán)抱,受
山谷地形影響,冬季逆溫層加厚,不利于城市散熱;加之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熱量多;冬季取暖
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城區(qū)大氣逆輻射增強,收入熱量多。
(4)本題考查城市化對熱島效應的影響。材料信息顯示,蘭州城市化的發(fā)展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力屬
性,人工建筑物吸熱快而熱容量?。怀鞘械孛婧徒ㄖ飳μ栞椛浞瓷渎瘦^低,吸收率加大;城區(qū)
密集的建筑群、縱橫的道路橋梁,構成較為粗糙的城市下墊面、因而對風的阻力增大,風速降低,
熱量不易散失;城市化發(fā)展使城市綠地和水體減少,地表含水量少,熱量更多地以顯熱形式進入空
氣中,導致空氣升溫,使城市熱島效應不斷增強。
13.答案:(1)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2)甲地白天盛行偏西風,夜晚盛行偏東風。
7月風頻數(shù)值最大的原因:原因①:7月處于豐水期,湖面更寬廣,湖水更深,湖陸熱力性質差異更
大。原因②:7月中下旬受副高控制,以晴朗天氣為主,陸地晝夜溫差更大,湖陸風更明顯。原因
③:7月中下旬大氣環(huán)流整體以下沉氣流為主,冬夏季風和鋒面系統(tǒng)等對風向影響小。
(3)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無結冰期等。
解析:本題考查全國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特征和熱力環(huán)流原理以及讀圖分析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1)區(qū)域地形特征的描述應從地形類型和分布、地勢起伏等方面分析。據(jù)圖可知,該地區(qū)地形以平
原、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2)據(jù)材料二圖可知,由于湖泊和陸地之間存在熱力性質差異,甲地即湖岸陸地白天氣溫升高快,
形成低壓,湖泊區(qū)形成高壓,所以白天盛行偏西風;反之,夜晚盛行偏東風。7月風頻變化最大的
原因與該地區(qū)氣候和湖陸風有關。具體原因有:該地是季風氣候,7月是雨季,湖泊處于豐水期,
湖面更寬廣,湖水更深,湖陸熱力性質差異更大;同時7月中下旬該地受副高控制,以晴朗天氣為
主,陸地晝夜溫差更大,湖陸風更明顯;7月中下旬大氣環(huán)流整體以下沉氣流為主,冬夏季風和鋒
面系統(tǒng)等對風向影響小。
(3)據(jù)材料二圖可知,該巢湖流域地處安徽省境內,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水文特征主要從流量、
水位、流速、含沙量等方面分析。因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所以巢湖水位變化
大,且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亞熱帶地區(qū),最低氣溫0℃以上,無結冰期等。
14.答案:(1)香格里拉緯度低,太陽高度大;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
弱,故白天太陽輻射強。但空氣稀薄,大氣逆輻射弱,大氣的保溫作用差,不利于熱量儲存,所以
常年氣溫較低。
(2)太陽短波輻射可透過玻璃到達棚內,使溫度升高,而棚內的地面長波輻射卻很少能透射出去,
并通過大氣的逆輻射將熱量返還給地面,從而使熱量保存在暖棚內。
解析:(1)本題考查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
的能力。影響太陽輻射強的因素從緯度、海拔等方面分析。香格里拉緯度低,太陽高度大;海拔高,
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太陽輻射強但是位于青藏
高原東南部,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吸收的地表輻射少,且大氣逆輻射弱,大氣的保溫作用差,
氣溫低。
(2)本題考查大氣的受熱過程。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太
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玻璃進入暖棚內,被棚內地面、墻面等吸收并增溫,再釋放出長波輻射被空氣
吸收,導致氣溫升高;封閉的暖棚阻礙了暖棚內外空氣的流通和熱量的交換,使其熱量散失較慢,
而室外空氣稀薄,降溫快。
15.答案:(1)B受熱膨脹上升A受冷收縮下沉
⑵④⑤
(3)略
(4)B
(5)白天
解析:
(1)本題考查熱力環(huán)流,旨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把握,明確熱力環(huán)流的過程是解題的關鍵。
(2)本題考查氣壓高低的比較,旨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把握,明確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越低,
水平方向上密度大,氣壓高是解題的關鍵。
(3)本題考查熱力環(huán)流,旨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把握,明確熱力環(huán)流的過程是解題的關鍵。
(4)本題考查城市風,旨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把握,明確城市溫度比郊區(qū)高是解題的關鍵。
(5)本題考查海陸風,旨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把握,明確白天和夜晚海洋和陸地的氣溫差異是解
題的關鍵。
(1)A地高空等壓線下凹,說明此處為低壓,那么A地近地面為高壓,說明空氣是下沉的,A地是
受冷的;同理說明B地是受熱的,空氣是上升的。
(2)過④和⑤做氣壓線的平行線;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此時④海拔最低,氣壓是最高的;⑤海拔越
高,氣壓是最低的。
(3)A地空氣下沉,B地空氣上升,呈逆時針運動。
(4)城市由于人口,工業(yè)和交通集中,釋放大量任偉廢熱,溫度總比郊區(qū)要高;受熱的B地為城市。
(5)A處為海洋,受冷,B處為陸地,受熱;說明此時是白天。
16.答案:(1)大氣的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的氣壓差異
(2)右左
(3)
?或
解析:(1)本題考查了熱力環(huán)流的過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獲取和解讀圖形信息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
能力,熟練掌握熱力環(huán)流的過程是解題的關鍵。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
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其形成過程為:受熱地區(qū)大氣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而高空形
成高氣壓;受冷地區(qū)相反,從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氣壓差,促使大氣的水平運動,
形成高低空的熱力環(huán)流。從上面分析可知,首先是地面的熱量差異引起了大氣垂直運動的上升和下
沉,再由大氣的這種垂直運動引起了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氣壓差導致了大氣的水平運動,從
而完成熱力環(huán)流。
(2)本題考查了熱力環(huán)流的過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獲取和解讀圖形信息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
熟練掌握熱力環(huán)流的過程是解題的關鍵。電爐通電一段時間之后開始發(fā)熱,空氣膨脹上升,海拔低
處形成低氣壓,高處形成高氣壓;冰塊處較冷,空氣冷卻下沉,海拔低處形成高氣壓,高處形成低
氣壓。這樣,同一水平面氣壓出現(xiàn)明顯的差異,空氣就由高壓處流向低壓處。故紙片A向右偏動,
紙片B向左偏動。
(3)本題考查了熱力環(huán)流的過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獲取和解讀圖形信息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
熟練掌握熱力環(huán)流的過程是解題的關鍵。據(jù)前題分析可知,電爐通電一段時間之后開始發(fā)熱,空氣
膨脹上升,海拔低處形成低氣壓,高處形成高氣壓;冰塊處較冷,空氣冷卻下沉,海拔低處形成高
氣壓,高處形成低氣壓。這樣,同一水平面氣壓出現(xiàn)明顯的差異,空氣就由高壓處流向低壓處。高
壓處,等壓面向上彎曲,低壓處,等壓面向下彎曲。如圖:
17.答案:(1)東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2)氣溫降低、氣壓升高
(3)②位于冷鋒鋒后,多陰雨天氣
(4)北京北京為陰雨天氣;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多,氣溫低;夜晚大氣逆輻射強,對地面
保溫作用強,氣溫高。所以晝夜溫差小。
(5)滑坡、泥石流重慶多山地;冷鋒過境,帶來降水,易誘發(fā)滑坡等地質災害。(6)①①處
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較大。
解析:(1)本題考查我國夏季風及成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讀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西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小學挫折教育心理活動課
- 2025年寧夏體育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太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手繪設計:教學演講新風格
- 腋臭術后護理注意事項
- 精神障礙患者骨折護理
- 肝臟腫瘤病人的護理查房
- 2019患者安全目標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英語Unit 2 學情調研測試卷(含答案)
- 完整版醫(yī)院CT機房裝飾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gis在城鄉(xiāng)規(guī)劃中的應用
- 2025屆高考政治復習:統(tǒng)編版必修3《政治與法治》知識點考點復習提綱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八年級(下)期末英語試卷
- 2022-2023(2) 大學英語2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外研版英語(三起)五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浙江卷】浙江省2024學年第一學期杭州市2025屆高三年級教學質量檢測(杭州一模)(11.4-11.6)英語試卷
- 無人機行業(yè)智能化無人機設計與應用方案
- 《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22年版)
- 保險專業(yè)代理機構投資人基本情況登記表(自然人股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