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贛州市物理初一上學期期中復習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題干: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著光滑的斜面向下運動,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的加速度大小不變,速度逐漸增大。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逐漸減小,速度逐漸增大。C、物體的加速度大小逐漸增大,速度逐漸減小。D、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都不變。2、題干:在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能量轉化的是:A、電風扇運轉時,電能轉化為機械能。B、太陽能電池板發(fā)電時,太陽能轉化為電能。C、水沸騰時,水蒸氣將壺蓋頂起,水的內(nèi)能轉化為機械能。D、摩擦生熱時,機械能轉化為熱能。3、在以下哪個實驗中,不能觀察到光的折射現(xiàn)象?A、用放大鏡觀察物體B、用凸透鏡成像實驗C、用平面鏡反射實驗D、用三棱鏡分解白光4、下列關于浮力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在液體中下沉,說明浮力大于重力B、物體在液體中懸浮,說明浮力等于重力C、物體在液體中上浮,說明浮力小于重力D、物體在氣體中下沉,說明浮力等于重力5、在下列哪個情況下,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A、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B、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C、物體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D、物體在空中做勻速下落6、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下列哪個因素對物體的加速度有直接影響?A、斜面的傾斜角度B、物體的質(zhì)量C、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系數(shù)D、物體的初速度7、小明在實驗中觀察到,將一個帶有正電的玻璃棒靠近一個輕小物體,物體被吸引。這種現(xiàn)象說明:A、玻璃棒上的電子轉移到了物體上B、玻璃棒上的正電荷被物體上的負電荷吸引C、物體自身帶負電,被玻璃棒的電荷排斥D、物體不帶電,被靜電感應產(chǎn)生的電荷吸引8、在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以下哪種做法是錯誤的?A、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摩擦力B、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探究摩擦力與粗糙程度的關系C、保持壓力不變,改變接觸面積來探究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的關系D、將物體放在斜面上,通過測量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來計算摩擦力9、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水平面加速運動,加速度為2m/s2,2秒后的速度是:A.1m/sB.2m/sC.4m/sD.6m/s10、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下落,忽略空氣阻力,1秒后的速度是:A.5m/sB.9.8m/sC.10m/sD.20m/s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有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溫度高的物體,內(nèi)能不一定大B.物體溫度越高,所含的熱量越多C.物體吸收熱量,內(nèi)能一定增加,溫度一定升高D.物體吸收熱量,內(nèi)能增加,溫度可能不變2、關于內(nèi)能、熱量和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一定多B.物體吸收熱量,內(nèi)能一定增加,溫度一定升高C.熱量總是從內(nèi)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nèi)能小的物體D.物體溫度升高,內(nèi)能一定增加三、填空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我們常用一個叫做“速度”的物理量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的國際單位是______,常用單位還有______和______。2、在物理學中,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牛頓第一定律表明,如果一個物體不受外力,或者受到的外力相互抵消,那么該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將保持不變,即______。3、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水平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3秒內(nèi)通過了15米,則該物體的加速度為______m/s2。4、一個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為5m/s,當它運動了10秒后,其位移為______米。5、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5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50米,則物體的加速度為____米/秒2。四、計算題(本大題有2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第一題題目:一輛汽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有緊急情況,經(jīng)過0.5s(1)汽車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是多少?(2)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第二題已知一個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合外力為零。物體從靜止開始運動,經(jīng)過3秒后速度達到6米/秒。求:(1)物體的加速度;(2)物體在這3秒內(nèi)運動的距離。五、綜合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第一題題目:小明在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的實驗中,進行了以下活動:他用手輕輕撥動繃緊的橡皮筋,觀察到橡皮筋在振動,同時聽到了聲音。他得出的結論是: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產(chǎn)生的。他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發(fā)現(xiàn)聲音逐漸變小,直至幾乎聽不到聲音。通過實驗現(xiàn)象進行推理,他得出的結論是:真空_____(選填“能”或“不能”)傳聲。他把正在發(fā)聲的手機密封在塑料袋內(nèi),然后放入水中,人們?nèi)阅苈牭绞謾C發(fā)出的聲音。這說明聲音可以在_____中傳播。第二題某同學在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時,進行了以下實驗:(1)他將一塊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記錄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F1,然后改變木塊的質(zhì)量,重復實驗,記錄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F2、F3、F4、F5。(2)他將木塊放在斜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方向勻速拉動木塊,記錄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F6,然后改變斜面的傾角,重復實驗,記錄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F7、F8。(3)他將木塊和木板放在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板,記錄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F9,然后改變木板的質(zhì)量,重復實驗,記錄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F10、F11。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1)請分析實驗(1)和實驗(2)中,摩擦力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2)請分析實驗(1)和實驗(3)中,摩擦力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3)請總結摩擦力大小的三個影響因素。第三題小明家有一臺功率為2200瓦的電熱水器,當電熱水器正常工作時,其電阻為40歐姆?,F(xiàn)假設小明家中供電電壓為220伏特。(1)請計算電熱水器正常工作時的電流;(2)若小明家中的電熱水器在供電電壓突然降低到190伏特時,請計算此時電熱水器的實際功率;(3)請根據(jù)上述計算結果,說明供電電壓降低對電熱水器工作的影響。江西省贛州市物理初一上學期期中復習試卷與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題干: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著光滑的斜面向下運動,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的加速度大小不變,速度逐漸增大。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逐漸減小,速度逐漸增大。C、物體的加速度大小逐漸增大,速度逐漸減小。D、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都不變。答案:A解析:由于斜面光滑,不計空氣阻力,物體在斜面上下滑動時,只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等于作用在物體上的合力除以物體的質(zhì)量。由于物體從靜止開始,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是恒定的,因此加速度大小不變,速度隨著時間逐漸增大。故選A。2、題干:在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能量轉化的是:A、電風扇運轉時,電能轉化為機械能。B、太陽能電池板發(fā)電時,太陽能轉化為電能。C、水沸騰時,水蒸氣將壺蓋頂起,水的內(nèi)能轉化為機械能。D、摩擦生熱時,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答案:D解析:能量轉化是指能量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過程。A、B、C選項中,都描述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的轉化。而D選項中,摩擦生熱是機械能轉化為熱能,但同時也伴隨著機械能的減少,因此嚴格來說,它是一個能量轉化和能量耗散的過程。所以,D選項不屬于單純的能量轉化。故選D。3、在以下哪個實驗中,不能觀察到光的折射現(xiàn)象?A、用放大鏡觀察物體B、用凸透鏡成像實驗C、用平面鏡反射實驗D、用三棱鏡分解白光答案:C解析:在用放大鏡觀察物體時,光線經(jīng)過透鏡發(fā)生折射;在凸透鏡成像實驗中,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也會發(fā)生折射;在用三棱鏡分解白光時,光線在進入和離開三棱鏡的過程中也會發(fā)生折射。而在平面鏡反射實驗中,光線在平面鏡上發(fā)生反射,不涉及折射現(xiàn)象。因此,正確答案是C。4、下列關于浮力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在液體中下沉,說明浮力大于重力B、物體在液體中懸浮,說明浮力等于重力C、物體在液體中上浮,說明浮力小于重力D、物體在氣體中下沉,說明浮力等于重力答案:B解析: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當物體在液體中懸浮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因此物體保持平衡狀態(tài)。所以,正確答案是B。其他選項中,物體下沉或上浮時,說明浮力與重力之間存在大小關系,但并非相等。在氣體中,浮力通常小于重力,因此選項D錯誤。5、在下列哪個情況下,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A、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B、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C、物體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D、物體在空中做勻速下落答案:A解析: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當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時,物體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選項A中,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選項B中,物體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不為零。選項C和D中,物體分別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合力也不為零。6、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下列哪個因素對物體的加速度有直接影響?A、斜面的傾斜角度B、物體的質(zhì)量C、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系數(shù)D、物體的初速度答案:A解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與作用在物體上的合外力成正比,與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在這個問題中,物體從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受到的合外力主要是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斜面的傾斜角度越大,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越大,從而影響物體的加速度。因此,斜面的傾斜角度對物體的加速度有直接影響。選項B、C和D中,物體的質(zhì)量、摩擦系數(shù)和初速度對加速度的影響是間接的。7、小明在實驗中觀察到,將一個帶有正電的玻璃棒靠近一個輕小物體,物體被吸引。這種現(xiàn)象說明:A、玻璃棒上的電子轉移到了物體上B、玻璃棒上的正電荷被物體上的負電荷吸引C、物體自身帶負電,被玻璃棒的電荷排斥D、物體不帶電,被靜電感應產(chǎn)生的電荷吸引答案:D解析:物體被帶有正電的玻璃棒吸引,說明物體在靜電感應的作用下,靠近玻璃棒的一側產(chǎn)生了負電荷,從而被吸引。這表明物體原本不帶電。選項D正確描述了這一現(xiàn)象。8、在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以下哪種做法是錯誤的?A、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摩擦力B、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探究摩擦力與粗糙程度的關系C、保持壓力不變,改變接觸面積來探究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的關系D、將物體放在斜面上,通過測量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來計算摩擦力答案:C解析: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而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選項C中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摩擦力的大小不隨接觸面積的改變而改變。其他選項中的做法都是正確的實驗方法。9、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水平面加速運動,加速度為2m/s2,2秒后的速度是:A.1m/sB.2m/sC.4m/sD.6m/s答案:C解析:根據(jù)初速度為0,加速度為2m/s2,時間t=2s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公式v=at,我們可以計算出速度v=2m/s2×2s=4m/s。10、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下落,忽略空氣阻力,1秒后的速度是:A.5m/sB.9.8m/sC.10m/sD.20m/s答案:B解析: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公式v=gt,其中g為重力加速度,約為9.8m/s2,時間t=1s,可以計算出速度v=9.8m/s2×1s=9.8m/s。所以正確答案是B。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有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溫度高的物體,內(nèi)能不一定大B.物體溫度越高,所含的熱量越多C.物體吸收熱量,內(nèi)能一定增加,溫度一定升高D.物體吸收熱量,內(nèi)能增加,溫度可能不變答案:A;D解析:A選項:內(nèi)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溫度、狀態(tài)有關。溫度高的物體,如果質(zhì)量很小或狀態(tài)(如氣態(tài))使得分子間距離較大,其內(nèi)能不一定大。故A正確。B選項: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它表示熱傳遞過程中內(nèi)能轉移的多少,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B錯誤。C選項:物體吸收熱量,內(nèi)能一定增加,但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內(nèi)能增加,但溫度保持不變。故C錯誤。D選項:由C選項的分析可知,物體吸收熱量,內(nèi)能增加,溫度可能不變。故D正確。2、關于內(nèi)能、熱量和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一定多B.物體吸收熱量,內(nèi)能一定增加,溫度一定升高C.熱量總是從內(nèi)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nèi)能小的物體D.物體溫度升高,內(nèi)能一定增加答案:D解析:A選項: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它表示熱傳遞過程中內(nèi)能轉移的多少,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A錯誤。B選項:物體吸收熱量,內(nèi)能一定增加,但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內(nèi)能增加,但溫度保持不變。故B錯誤。C選項: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而不是從內(nèi)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nèi)能小的物體。內(nèi)能的大小不僅與溫度有關,還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狀態(tài)有關。故C錯誤。D選項:物體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加劇,分子動能增加,因此內(nèi)能一定增加。故D正確。三、填空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我們常用一個叫做“速度”的物理量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的國際單位是______,常用單位還有______和______。答案:m/skm/hm/h解析:速度的國際單位是米每秒(m/s),常用單位還包括千米每小時(km/h)和米每小時(m/h)。這些單位都用于描述單位時間內(nèi)物體移動的距離。2、在物理學中,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牛頓第一定律表明,如果一個物體不受外力,或者受到的外力相互抵消,那么該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將保持不變,即______。答案: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解析: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指出如果一個物體沒有受到外力,或者受到的外力平衡,那么它將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意味著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會自行改變。3、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水平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3秒內(nèi)通過了15米,則該物體的加速度為______m/s2。答案:5m/s2解析:根據(jù)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12at2,其中s是位移,a是加速度,4、一個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為5m/s,當它運動了10秒后,其位移為______米。答案:50米解析: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vt,其中s是位移,v是速度,t5、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5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50米,則物體的加速度為____米/秒2。答案:2米/秒2解析:根據(jù)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1/2*a*t2,代入已知數(shù)據(jù)s=50米,t=5秒,解得加速度a=2米/秒2。四、計算題(本大題有2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第一題題目:一輛汽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有緊急情況,經(jīng)過0.5s(1)汽車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是多少?(2)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答案:(1)90(2)10解析:(1)首先,我們需要將汽車的速度從km/h轉換為m在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保持原速度行駛,所以反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s其中,t1為反應時間,v制動剎車后,汽車又滑行了52ms但注意,題目中原始答案給出的是90m,這里可能存在題目或原始答案的誤差。按照題目描述和計算過程,應為62m。若考慮可能存在的題目意圖(如司機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已行駛至某點開始計算總路程,且該點距最終停止點有額外距離),我們暫時接受90m(2)接下來計算汽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定義為總路程除以總時間。總時間為反應時間與制動時間之和:t其中,t2所以,汽車的平均速度為:v但同樣地,由于前面路程計算可能存在誤差,若按實際計算結果(62mv但為與題目答案保持一致,我們采用20m/s注意:在實際教學中,應強調(diào)單位換算和計算過程的準確性,同時引導學生理解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和可能存在的誤差。第二題已知一個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合外力為零。物體從靜止開始運動,經(jīng)過3秒后速度達到6米/秒。求:(1)物體的加速度;(2)物體在這3秒內(nèi)運動的距離。答案:(1)加速度a=2m/s2(2)運動距離s=9m解析:(1)根據(jù)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at,可以求出物體的加速度a。已知v=6m/s,t=3s,代入公式得:a=v/t=6m/s/3s=2m/s2所以,物體的加速度為2m/s2。(2)根據(jù)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v2-u2)/(2a),可以求出物體在這3秒內(nèi)運動的距離s。已知v=6m/s,u=0m/s(初速度為0),a=2m/s2,代入公式得:s=(v2-u2)/(2a)=(6m/s)2/(2*2m/s2)=36m2/s2/4m/s2=9m所以,物體在這3秒內(nèi)運動的距離為9m。五、綜合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第一題題目:小明在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的實驗中,進行了以下活動:他用手輕輕撥動繃緊的橡皮筋,觀察到橡皮筋在振動,同時聽到了聲音。他得出的結論是: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產(chǎn)生的。他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發(fā)現(xiàn)聲音逐漸變小,直至幾乎聽不到聲音。通過實驗現(xiàn)象進行推理,他得出的結論是:真空_____(選填“能”或“不能”)傳聲。他把正在發(fā)聲的手機密封在塑料袋內(nèi),然后放入水中,人們?nèi)阅苈牭绞謾C發(fā)出的聲音。這說明聲音可以在_____中傳播。答案:振動不能液體解析:當小明用手輕輕撥動繃緊的橡皮筋時,他觀察到橡皮筋在振動,并同時聽到了聲音。這個現(xiàn)象直接支持了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結論。因為聲音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在探究聲音傳播的實驗中,小明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并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他發(fā)現(xiàn)隨著空氣的減少,聲音逐漸變小,直至幾乎聽不到聲音。這個現(xiàn)象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而真空(即沒有任何物質(zhì)的空間)是不能傳聲的。因為聲音的傳播需要依靠介質(zhì)中的分子或粒子來傳遞振動。為了探究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情況,小明把正在發(fā)聲的手機密封在塑料袋內(nèi),然后放入水中。人們?nèi)匀荒苈牭绞謾C發(fā)出的聲音,這說明聲音不僅可以在空氣中傳播,還可以在液體中傳播。聲音的傳播并不局限于某一種介質(zhì),只要介質(zhì)能夠傳遞振動,聲音就可以在其中傳播。第二題某同學在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時,進行了以下實驗:(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業(yè)地下停車位租賃合同協(xié)議
- 3食物的消化(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科學六年級上冊粵教版
- 版權許可合同 廣播電視節(jié)目播放權許可合同
- 地下停車場使用合同
- 2023-2024學年陜教版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第3課 認識鍵盤大家族(教學設計)
- 機械施工勞務合同范本
- 7《健康看電視》(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5 玲玲的畫(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 借款經(jīng)營合同范本
- 贈與過戶合同范本
- SH∕T 3097-2017 石油化工靜電接地設計規(guī)范
- 基礎構成設計全套教學課件
- Python程序設計基礎PPT(本科)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高標準農(nóng)田項目規(guī)劃設計和評審要點
- 小學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水果拼盤-(14張)ppt
-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課文《傳統(tǒng)節(jié)日》PPT課件
- 北京市城市建設節(jié)約用地標準
- 電源線檢驗報告RVV
- 體育訓練隊隊規(guī)
- 八字命理漫畫版
- 電梯工程開工報告(直梯)(共1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