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 - 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 中職《農林牧漁類》對口考試一輪復習 第2卷 (解析版)_第1頁
《化學》 - 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 中職《農林牧漁類》對口考試一輪復習 第2卷 (解析版)_第2頁
《化學》 - 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 中職《農林牧漁類》對口考試一輪復習 第2卷 (解析版)_第3頁
《化學》 - 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 中職《農林牧漁類》對口考試一輪復習 第2卷 (解析版)_第4頁
《化學》 - 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 中職《農林牧漁類》對口考試一輪復習 第2卷 (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職農林牧漁類考卷第2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題3分,共36分)1.下列物質中,只含有離子鍵是()A.H2O2 B.NaOH C.NH3 D.MgCl2【答案】D【詳解】A.H2O2只含共價鍵,不含離子鍵,故A不選;B.NaOH中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故B不選;C.NH3只含共價鍵,不含離子鍵,故C不選;D.MgCl2只含離子鍵,故D選;故選:D。2.氫鍵對生命物質的高級結構和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義。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用氫鍵解釋的是()A.磷酸、脫氧核糖和堿基形成DNA鏈狀結構B.蛋白質的二級結構的形成C.棉織衣物具有很好的吸濕性和透氣性D.水蒸氣的相對分子質量測定值比按化學式H2O計算出來的值明顯大【答案】C【詳解】A.DNA分子中的堿基靠氫鍵形成堿基對,從而將兩條鏈連接在一起形成雙螺旋結構,故A正確;B.蛋白質的二級結構通過骨架上的羰基與酰胺基團之間形成的氫鍵維持,故B正確;C.布料吸濕性的高低主要取決于纖維大分子上所含親水基團的多少,透氣性與面料的組織結構如厚度、平紋、斜紋等有關,而與氫鍵無關,故C錯誤;D.接近水的沸點的水蒸氣中存在相當量的水分子因氫鍵而相互締合,形成所謂的締合分子,因此水蒸氣的相對分子質量測定值比按化學式計算出來的值明顯大,故D正確;故本題選C.3.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很多與化學密切相關的成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使用的鋰離子電池是二次電池B.中國空間站天宮授課展示了許多有趣的實驗,過濾要比溶解、蒸發(fā)更難進行C.“嫦娥五號”衛(wèi)星帶回的月壤中富含“完美能源”,與互為同素異形體D.華為推出的麒麟9905G芯片成為全球第一款商用5G手機芯片,該芯片的主要成分是晶體硅【答案】C【詳解】A.鋰離子電池可以多次充放電,是二次電池,A正確;B.因為太空無重力,所以過濾要比溶解、蒸發(fā)更難進行,B正確;C.與互為同位素,C錯誤;D.芯片的主要成分是晶體硅,硅是半導體,D正確;故選C。4.下列變化需克服共價鍵的是()A.二氧化硅熔化 B.汞變成汞蒸氣 C.碘升華 D.食鹽溶于水【答案】A【詳解】A.二氧化硅為共價晶體,只存在共價鍵,熔化時克服共價鍵,A正確;B.汞屬于金屬晶體,汞受熱變成汞蒸氣,克服金屬鍵,B錯誤;C.碘單質為分子晶體,碘升華不破壞化學鍵,克服分子間作用力,C錯誤;D.食鹽為離子晶體,溶于水發(fā)生電離,克服離子鍵,D錯誤;故選A。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的量是描述物質數(shù)量的一個物理量B.物質的摩爾質量與其相對原子或分子質量相等C.1mol粒子所含的粒子數(shù)約為6.02×1023D.摩爾質量的單位是mol/g【答案】C【詳解】A.物質的量是描述微觀粒子數(shù)目多少的一個物理量,A錯誤;B.物質的摩爾質量與其相對原子或分子質量在數(shù)值上相等,B錯誤;C.1mol粒子所含的粒子數(shù)約為6.02×1023,C正確;D.摩爾質量的單位是g/mol,D錯誤;故選C。6.在被水吸收的反應中,化學方程式為,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A. B. C. D.【答案】B【詳解】反應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由+4價升高為+5價時NO2是還原劑,由+4價降低為+2價時NO2為氧化劑,所以起氧化劑與還原劑的NO2物質的量之比為1:2;答案選B。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CH4的摩爾質量是16gB.在0℃、101kPa下,1molH2的體積約為22.4LC.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的一個基本物理量D.從100mL1mol/LKNO3溶液中取出10mL,取出溶液中KNO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mol/L【答案】B【詳解】A.CH4的摩爾質量是16g/mol,A錯誤;B.在0℃、101kPa下,1molH2的體積約為22.4L,B正確;C.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的一個基本物理量,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C錯誤;D.取出溶液中KNO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D錯誤;故選B。8.下列有關物質的量和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的量的單位是B.物質的量可以表示微粒的數(shù)量C.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單位是molD.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約為6.02【答案】B【詳解】A.物質的量的單位是mol,A錯誤;B.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B正確;C.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單位是,C錯誤;D.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約為,D錯誤;故選B。9.下列物質中,只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是()A. B. C. D.【答案】C【詳解】A.NaCl中鈉離子與氯離子以離子鍵結合,A錯誤;B.H2O中氫原子與氧原子以極性鍵結合,B錯誤;C.H2中氫原子與氫原子以非極性鍵結合,C正確;D.FeCl2中亞鐵離子與氯離子以離子鍵結合,D錯誤;故選C。10.下列物質中,既存在離子鍵又存在共價鍵的是()A. B. C. D.【答案】C【詳解】A.只含離子鍵,故A不符合題意;B.只含共價鍵,故B不符合題意;C.既存在離子鍵又存在共價鍵,故C符合題意;D.只含離子鍵,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分類法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對應的類別正確的是()選項物質類別A漂白粉、膠體、混合物B、金剛石、石墨同素異形體C、、共價化合物D、乙醇、鹽酸電解質A.A B.B C.C D.D【答案】B【分析】電解質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詳解】A.為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A錯誤;

B.、金剛石、石墨都是碳元素形成的性質不同的幾種單質,故為同素異形體,B正確;C.是由銨根離子和硝酸根離子構成的離子化合物,C錯誤;D.硝酸鉀是電解質、乙醇是非電解質、鹽酸是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D錯誤;故選B。12.F2和Br2的沸點()A.前者高 B.后者高 C.相等 D.不能肯定【答案】B【詳解】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熔沸點越高,F(xiàn)2和Br2都形成分子晶體,F(xiàn)2的相對分子質量比Br2小,因而F2的沸點比Br2低;故選B。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5分,錯選、漏選、多選不得分,共20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為1molB.水分子的物質的量為2molC.氫的物質的量是3molD.小米的物質的量是1mol【答案】CD【分析】物質的量是一個物理量,用于度量微觀粒子的集合。【詳解】A.氧原子為微觀粒子,可以用物質的量度量,A正確;B.水分子為微觀粒子,可以用物質的量度量,B正確;C.沒有指明氫的屬性,不可用物質的量度量,C錯誤;D.小米為宏觀物質,不可用物質的量度量,D錯誤;故選CD。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摩爾是表示物質的量的單位B.物質的量就是指物質的質量C.摩爾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個數(shù)的物理量D.物質的量適用于計量分子、原子、離子等粒子的集合體【答案】AD【詳解】A.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A正確;B.物質的量用于描述微觀粒子的物理量,與物質的質量完全不同,物質的量的單位為mol,而質量的單位為g,二者為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理量,B錯誤;C.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粒子多少的物理量,C錯誤;D.物質的量適用于計量微觀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等微觀粒子粒子,不適用于計量宏觀物質,D正確;故答案為:AD。3.在化學反應中一定發(fā)生變化的是()A.各元素的化合價 B.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能量C.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 D.物質中的化學鍵【答案】BD【詳解】A.非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B.化學反應一定伴隨能量的變化,故B符合題意;C.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D.化學反應中一定有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D?!军c睛】本題從化學反應的本質方面進行答題,注意任何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4.初中我們知道有新物質生成的反應屬于化學反應,但從化學鍵的觀點看化學反應的實質是“舊鍵的斷裂、新鍵的形成”,據(jù)此你認為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反應的是()A.蔗糖溶于水 B.金剛石變成石墨C.NaCl熔化 D.P2O5吸水【答案】AC【詳解】本題考查化學變化中物質變化的實質。蔗糖溶于水不電離,依舊以蔗糖分子形式存在,既沒有舊鍵的斷裂,也沒有新鍵的形成;而NaCl熔化只有舊鍵的斷裂,但沒有新鍵的形成,故兩者都不屬于化學反應;金剛石變成石墨實際上是金剛石中的碳碳鍵斷裂,碳原子重新結合成新的碳碳鍵而形成石墨,故屬于化學變化;同理P2O5吸水變成磷酸必然伴隨“舊鍵的斷裂,新鍵的形成”,亦屬于化學變化。三、填空題(本大題共6題,每空2分,共20分)1.已知某種由KCl、NaCl組成的混合物中,鉀、鈉離子的物質的量之比是1:2,則此混合物中,KCl的質量分數(shù)是.如果該混合物中含6molCl-,那么,此混合物中有NaClg.2.離子鍵的特征:無和性。3.已知A原子,其核外電子數(shù)為17,則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為,該原子有18個中子,原子符號為;該原子與具有。A.相同質量數(shù)

B.不同質子數(shù)

C.相同中子數(shù)

D.相同電子數(shù)4.已知B原子,L層上的電子數(shù)為K層的3倍,則其原子結構示意圖是。5.已知C原子,其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則C的元素名稱是。6.某元素D的原子得到2個電子后,電子層排布與氖原子相同的,寫出該元素的離子結構示意圖?!敬鸢浮?1)38.9%234g2.方向性飽和3.第三周期第VIIA族D4.5.碳6.【詳解】1.由KCl、NaCl組成的混合物中,鉀、鈉離子的物質的量之比是1:2,由:KCl和NaCl物質的量之比為1:2,混合物中,KCl的質量分數(shù)為:=38.9%;當該混合物中含6molCl-時,設KCl和NaCl物質的量分別為x、2x,則由氯離子守恒可得:x+2x=6,解得x=2mol,混合物中有m(NaCl)=4mol×58.5g/mol=234g,故答案為234g。3.A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17,則A為Cl,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為第三周期第VIIA族,該原子有18個中子,質量數(shù)=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35,原子符號為,同種元素的不同原子,質子數(shù)、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相等,中子數(shù)、質量數(shù)不等,故和有相同電子數(shù),選D;4.B原子L層上的電子數(shù)為K層的3倍,則B為O,原子結構示意圖是;5.C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則C為碳元素;6.D的原子得到2個電子后,電子層排布與氖原子相同,則元素D為O,該元素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四、綜合應用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計24分)1.現(xiàn)有21.6g由CO和CO2組成的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其體積為13.44L。回答下列問題,并寫出計算過程:(1)該混合氣體中CO與CO2的分子數(shù)之比。(2)混合氣體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為。(3)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如圖所示裝置,最后收集在氣球中(實驗在標準狀況下測定)。①氣球中收集到的氣體的摩爾質量為。②該氣球的體積為?!敬鸢浮?1)1:1(2)0.9mol(3)28g/mol6.72L【詳解】(1)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則,,故答案為:1:1;(2)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又,故,混合氣體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3mol×(1+2)=0.9mol,故答案為0.9mol;(3)混合氣體經過氫氧化鈉和濃硫酸后剩余一氧化碳,故摩爾質量為28g/mol,體積為0.3mol×22.4L=6.72L,故答案為:28g/mol,6.72L。2.根據(jù)所學知識填寫下列空白。(1)在標準狀況下,1.7g氨氣與同條件下molH2S含有相同的氫原子數(shù)。(2)過氧化鈉可用作制氧劑,寫出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某氣態(tài)氧化物化學式為R2O3,在標準狀況下,1.52g該氧化物的體積是448mL,則R的摩爾質量為g/mol?!敬鸢浮?1)0.15(2)2Na2O2+2CO2=2Na2CO3+O2(3)14【詳解】(1)n(NH3)=m÷M=1.7g÷17g/mol=0.1mol,標準狀況時V(NH3)=n(NH3)×Vm=0.1mol×22.4L/mol=2.24L,n(H)=n(NH3)×3=0.3mol,設H2S的物質的量為xmol,則n(H2S)=2xmol=0.3mol,則x=0.15mol;(2)過氧化鈉與CO2反應會產生O2,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