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基礎題訓練【配套新教材】_第1頁
自然災害-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基礎題訓練【配套新教材】_第2頁
自然災害-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基礎題訓練【配套新教材】_第3頁
自然災害-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基礎題訓練【配套新教材】_第4頁
自然災害-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基礎題訓練【配套新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自然災害——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基礎題訓練【配套新教材】

2023年12月18日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左圖為四

川某市民手機收到的地震預警信息(圖中90秒為倒計時時間)。右圖為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

圖1圖2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①層B.②層C.③層D.④層

2.預警信息中倒計時時間越短,說明()

A.震級越大B.距震中越近C.震源越深D.烈度越小

3.預警信息中還包括必要的避震措施,最不可能出現(xiàn)在其中的是()

A.沉著冷靜,迅速避險B.遠離懸掛物,不乘電梯

C.選擇就近的生命三角區(qū)躲避D.向地勢高的地方逃生

4.地理信息技術在此次積石山抗震救災過程中的應用有()

①遙感技術一獲取災區(qū)道路受損情況

②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統(tǒng)計受災人員的數(shù)量

③地理信息系統(tǒng)——確定掩埋人員的位置

④地理信息系統(tǒng)——提供救災物資調配的最佳路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我國是受臺風和寒潮災害影響較大的國家之一。下圖為我國寒潮和臺風的主要移動路徑

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5.臺風對我國的影響可能有()

①北京地區(qū)出現(xiàn)9級以上大風

②誘發(fā)浙江山區(qū)發(fā)生滑坡、泥石流

③破壞東南沿海地區(qū)的海堤

④緩解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旱情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關于寒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寒潮對我國的影響范圍比臺風要小B.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季節(jié)是夏季

C.退耕還林還草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措施D.寒潮會影響農牧業(yè)、交通和電力系統(tǒng)

凍雨是指過冷水滴在降落過程中遇到溫度低于攝氏零度的物體,迅速凍結成冰的降水現(xiàn)

象。下圖為某省a、b、c三個測點出現(xiàn)凍雨時地面溫度、溫度露點差(常用以表示空氣干濕

程度,值愈大,空氣愈干燥)及風速的頻率百分比分布。完成下面小題。

50

40

30

20

10

50-

40

30

20

10

概0

率50-(bl)

4(>

%n

30

20

10

溫度/C

7.據(jù)圖推測,凍雨發(fā)生的氣象條件可能是()

①凍雨發(fā)生時地面溫度較低

②凍雨發(fā)生時近地面濕度較高

③風向以偏北風居多

④風速較小

⑤高空大多存在逆溫層。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④

8.下列關于我國凍雨時空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南方多于北方,結束時間北方遲于南方

B.平原多于山區(qū),開始時間平原早于山區(qū)

C.北方多于南方,開始時間北方早于南方

D.山區(qū)多于平原,結束時間平原遲于山區(qū)

9.凍雨發(fā)生期間()

A.地表徑流量明顯增加B.蒸發(fā)量增加

C.下滲量減少D.地下水位上升

紐芬蘭島位于北美洲大陸的東海岸,西扼圣勞倫斯灣口,每年春季,大量冰山出現(xiàn)在該

島附近海域,吸引游客到此參觀。下圖為紐芬蘭島及周邊區(qū)域略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0.圣勞倫斯灣表層海水鹽度較同緯度大洋的差異及原因對應正確的是()

A.鹽度較低一海水結冰期長B.鹽度較高一暖流流經

C.鹽度較低一陸地徑流注入D.鹽度較高一海域封閉

11.圖中甲處形成著名漁場的主要原因是()

A.高緯地帶氣溫低B.位于寒暖流交匯處

C.夏季光照時間長D.冰山帶來營養(yǎng)物質

12.受全球變暖影響,紐芬蘭島附近冰山出現(xiàn)的變化趨勢最可能有()

①數(shù)量增多

②數(shù)量減少

③出現(xiàn)時間滯后

④出現(xiàn)時間提前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入夜后,暴雨如注,河北某救援隊接到求救信息:驢友小黃和小江外出登山未歸,手機

失聯(lián)。救援隊根據(jù)小黃當天的微信朋友圈內容(節(jié)選如下),對照地形圖,推斷兩位驢友的

可能位置,并結合過去對地表景觀的了解,判斷小江可能面臨泥石流的風險。經緊急施救兩

位驢友得以脫困。完成下面小題。

我們終于登上這里最高的山頂。西邊有一條狹長的山梁,山梁前面還有一處小丘?!?/p>

稍作休息后,小江說要去探秘。他小心翼翼地走下陡坡,徑直往北去。望著他孤勇的身影長

長地投射在右邊的亂石上,我竟一時有些恍惚。等到他拐進右邊的溝谷,身影便消失在我的

視野里。我真佩服他旺盛的精力,我且在這里等他回來吧!……

0300m

-----*河流

C400>等高線/m

13.推測救援隊最終找到小黃和小江的可能位置分別在()

A.②地和①地附近B.②地和④地附近C.③地和①地附近D.③地和④地附近

14.此次登山的月份和小江獨自出發(fā)的大致時刻分別是()

A.2月;13時B.2月;17時C.8月;13時D.8月;17時

15.救援隊在判斷泥石流風險時,應選取的地表景觀觀察維度是()

A.海拔高度地勢起伏、坡向B.地形部位、地表破碎程度、坡度

C.地勢起伏、植被覆蓋、地表物質組成D.地形部位、溝谷數(shù)量、植被覆蓋

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砂涌是地震導致地下深處的含水沙土沿一定通道到達地表,與地表石塊等物質形成突起

的土丘或石堆的一種特殊地質現(xiàn)象,是地震后典型的次生災害之一。砂涌會導致土壤液化,

使土層失去支撐力,其形成的土丘或石堆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積石山縣位于甘肅省西南部,

地處青藏高原東緣山麓地帶,黃河流經東北部。2023年12月18日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

導致多地發(fā)生砂涌現(xiàn)象。圖1示意土壤液化效應,圖2示意砂涌發(fā)生過程。

通道

2Z2地表土層

::::地下土層

f地下水

圖2

(1)簡述砂涌的形成過程。

(2)分析在地震的影響下積石山縣多地發(fā)生砂涌的原因。

(3)說出砂涌對人類生產生活的不利影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據(jù)材料可知本次地震發(fā)生在積石山縣,震源深度為10千米。大陸地殼的平均厚度為

39-41千米,故可知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殼中,即圈層①中,A正確;②是軟流層,③是地幔,

④是地核,BCD錯誤。故選A。

2.答案:B

解析:根據(jù)材料可知,圖中90秒為地震橫波即將到達的倒計時時間,而根據(jù)地震波傳播原理,

地震波傳播速度與震源深度、地表地質等因素有關,因此倒計時時間越短,說明震源深度越

淺,距震中越近,B正確,C錯誤;震級每次地震只有一個,圖示中顯示本次地震震級為6.5

級,A錯誤;地震烈度不僅與震級、震源深度有關,還與震中距、地表地質等因素有關。烈

度大小與倒計時時間沒有直接關系,因此不能通過倒計時時間來判斷烈度大小,D錯誤。故

選B。

3.答案:D

解析:在地震發(fā)生時,向地勢高的地方逃生可能會遭遇倒塌建筑物或者山體滑坡、崩塌的危

險,增加被壓埋的風險,D符合題意。相反,選擇就近的生命三角區(qū)躲避是更為安全有效的

避震措施。在生命三角區(qū)中,可以找到結實的遮蔽物,如床沿下、堅固的家具附近;墻根、

墻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空間小的地方,排除Co此外,預警信息中還會提醒人們遠離

懸掛物和不要乘電梯等危險區(qū)域和行為,以避免增加被懸掛物砸傷或被困電梯等風險,排除

Bo在避震時要冷靜地采取避震措施時,人們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避難所,并采取

正確的姿勢來保護自己,排除A。故選D。

4.答案:B

解析:遙感技術可以獲取災區(qū)道路受損情況,地理信息系統(tǒng)可以提供救災物資調配的最佳路

線,但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不能確定掩埋人員的位置,①④正確,③錯誤。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可以

定位,但不能統(tǒng)計受災人員的數(shù)量,②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選B。

5.答案:C

解析:讀圖可知,北京離臺風源地較遠,其不可能出現(xiàn)9級以上大風,①錯誤;臺風登陸浙

江,形成豐富的降水,浙江山區(qū)易發(fā)生滑坡、泥石流,②正確;臺風帶來狂風、風暴潮等天

氣,容易破壞東南沿海地區(qū)的海堤,③正確;臺風過境時帶來暴雨,可緩解長江三角洲地區(qū)

在夏季的伏旱天氣,④正確。綜合上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

6.答案:D

解析:由圖可知,寒潮對我國的影響范圍比臺風要大,A錯誤;由所學知識可知,寒潮對農

作物危害最大的是春季和秋季,冬季田地閑置危害較小,而夏季寒潮發(fā)生頻率小,B錯誤;

防御寒潮的有效措施是提前發(fā)布預警并做好防凍措施,退耕還林還草不能防御寒潮,C錯誤;

寒潮帶來的大風、降溫、雨雪天氣會可能會吹壞或掩埋農牧業(yè)、交通和電力系統(tǒng)等設施,D

正確。故選D。

7.答案:C

解析:依據(jù)圖文材料可知,凍雨是指過冷水滴在降落過程中遇到溫度低于攝氏零度的物體,

迅速凍結成冰的降水現(xiàn)象。從a、b、c三幅圖中觀察可知,凍雨發(fā)生時溫度小于零、溫度露

點較低(主要集中在0-2之間,意味著空氣濕度較高)、且近地面風速相對較?。ㄐ∮?級,

微風天氣頻次更高)。所以,凍雨發(fā)生時地面溫度較低,與圖信息吻合,①正確;凍雨發(fā)生

時近地面濕度較高,與圖b信息吻合,②正確;圖中并未提到風向,所以與風向關聯(lián)不大,

③錯誤;風速較小,與凍雨圖c信息吻合,④正確;“凍雨是指過冷水滴在降落過程中遇到

溫度低于攝氏零度的物體”,故凍雨主要發(fā)生在近地面逆溫層,⑤錯誤。綜上所述,C項正

確ABD三項錯誤。故選C。

8.答案:A

解析:凍雨是指過冷水滴在降落過程中遇到溫度低于攝氏零度的物體,迅速凍結成冰的降水

現(xiàn)象。凍雨多在強冷空氣或寒潮到達時,由于冷暖空氣交鋒而產生的。北方由于長期被冷空

氣占據(jù),而暖氣流到達北方的概率較小,所以不易形成凍雨。而南方當有冷鋒入侵時,會使

鋒面下的氣溫和地面溫度都降至0℃以下,而鋒面上方的氣溫卻在0℃以上且較潮濕,在鋒面

上方的云層內形成的雨滴落入溫度低于0℃的氣層時,就能變成過冷雨滴,這種過冷雨滴一

旦降到溫度低于0℃的地面或地物上,立即凍結成形成凍雨。因此南方凍雨相對較多。到春

季時,南方地區(qū)的氣溫迅速升高,使得凍雨無法繼續(xù)形成,而北方溫度升高較慢,且距離冬

季風源地較近,冷空氣回流速度慢,凍雨開始時間晚,結束時間也,晚,A項正確,C項錯

誤;因為山區(qū)比平原更容易形成逆溫層,凍而雨的成因之一就是逆溫層。所以山區(qū)比平原更

容易形成凍雨。春季到來時,山區(qū)的氣溫升高速度較平原慢,因此凍雨在山區(qū)持續(xù)的時間較

長,開始的時間早,結束的時間晚,所以B、D兩項錯誤。故選A。

9.答案:C

解析:凍雨發(fā)生期間,氣溫低,雨滴從空中落下來時,在電線桿、樹木、植被及道路表面即

刻會凍結上一層晶瑩透亮的薄冰,所以下滲量減少,故C項正確;由于凍雨發(fā)生期間,溫度

較低,且形成了薄冰,水量并不大,所以,并不能使地表徑流量明顯增加,A項錯誤;凍雨

發(fā)生期間氣溫低,蒸發(fā)較弱,B項錯誤;下滲量較少,所以地下水位并不會上升,D項錯誤。

故選C。

10.答案:C

解析:圣勞倫斯灣有圣勞倫斯河注入,對附近海水起稀釋作用,表層海水鹽度較同緯度的大

西洋低,c正確;圣勞倫斯灣海流從北向南流,即有高緯低溫海水流入,水溫較低,蒸發(fā)較

弱,鹽度較低,B、D錯誤。結冰時鹽度高,A錯誤。故答案選C。

1L答案:B

解析:紐芬蘭島位于墨西哥灣暖流與拉布拉多寒流交匯區(qū),海水受到擾動,營養(yǎng)物質上浮,

餌料豐富,因此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漁場,B正確。緯度高氣溫低,熱量條件差,不利于大

型漁場的形成,A錯誤;夏季光照時間長,利于浮游生物生長,為魚類提供餌料,但不是紐

芬蘭島的主要成因,C錯誤;冰山來自高緯寒冷的海域,帶來的營養(yǎng)物質少,D錯誤。故選

擇B項。

12.答案:C

解析:紐芬蘭島附近冰山主要來自于北邊格陵蘭島冰蓋邊緣,受全球變暖影響,大陸冰川臨

海一端融化斷裂更多,融化斷裂時間更早,因此形成的冰山數(shù)量增多,出現(xiàn)時間提前,①、

④符合題意,②、③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

13.答案:A

解析:材料顯示“我們終于登上這里最高的山頂,西邊有一條狹長的山梁,山梁前面還有一

處小丘。”可見小黃當時登上了當?shù)睾0巫罡叩牡胤?,②地或③地都有可能,但“西邊有?/p>

條狹長的山梁,山梁前面還有一處小丘”可見②地最可能,③地排除CD錯誤:材料顯示“他

小心翼翼地走下陡坡,徑直往北去”“等到他拐進右邊的溝谷,身影便消失在我的視野里”

可見小江當時進入了一條朝向北方的溝谷之中,地最可能,B錯誤,A正確。故選A。

14.答案:D

解析:材料顯示“入夜后,暴雨如注”可見當天降水量大且集中,當?shù)匚挥诤颖保瑸闇貛Ъ?/p>

風氣候區(qū),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AB錯誤:材料顯示“他小心翼翼地走下陡坡,徑直往北去。

望著他孤勇的身影長長地投射在右邊的亂石上,我竟-時有些恍惚。”影子投影在它的右側,

向北行進右側為東,說明但是太陽位于西方,“身影長長”說明太陽高度較小,故此時很有

可能是17時,C錯誤,D正確。故選D。

15.答案:C

解析:泥石流多發(fā)生在地勢起伏大,地表破碎植被覆蓋度低的溝谷之中,所以救援隊在判斷

泥石流風險時,應選取的地表景觀觀察維度是地勢起伏、植被覆蓋、地表物質組成,C正確;

坡向與泥石流的發(fā)生不存在因果關系,因此不是判斷泥石流風險時選取的地表景觀觀察維度,

A錯誤;泥石流多發(fā)生于溝谷之中,地形部位較為固定,因此不是判斷泥石流風險時選取的地

表景觀觀察維度,BD錯。故選C。

16.答案:(1)地震產生的強烈振動導致地下土層松動,土壤變得松散;同時大量地下水沿

地下裂隙上升至地下松動土層,土壤水分增多,導致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