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山東省煙臺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考試形式閉卷;2.本試卷中所有試題必須作答在答題卡上規(guī)定的位置,否則不給分;3.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題。材料一:性善論是孟子哲學思想的核心。春秋戰(zhàn)國時代,社會上展開了對人性問題的大討論,孟子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說法,通過與告子對人性問題的辯難,提出了自己的人性理論。告子認為人性無善無不善,與仁義沒有聯(lián)系。他把人性看作是人或動物的本能或欲望,提出了“生之謂性”和“食、色,性也”的命題。孟子則不同意告子的說法,認為人與動物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人不但有口腹衣食之欲,更重要的是人有善良的本性。在性善論的基礎之上,孟子提出了他的政治思想。他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辈蝗倘酥募瓷菩?,行不忍之政,就是實行仁政。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對孔子仁學觀念的豐富和發(fā)展,具有強烈的人性化色彩。孟子在時代風云的變幻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群眾力量。他說:“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比嗣袷侵T侯國的三寶之一,如果不加重視,禍必殃身。在治國方面,孟子主張建立一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一統(tǒng)社會,“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為此他提出實行“制民之產(chǎn)”的經(jīng)濟政策,即實行井田制,使農(nóng)民有一定的土地和財產(chǎn),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同時要減輕人民的賦稅和商人的關(guān)稅,促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商業(yè)貿(mào)易。孟子還特別強調(diào)要“謹庫序之教”,普及學校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人性化色彩的仁政思想無疑具有時代的進步意義,但終因過于理想化,不免有些“迂遠而聞于事情”,所以不為統(tǒng)治者所用。(摘編自《〈孟子〉鑒賞辭典》“《孟子》概說”)材料二:孟子對霸道與王道的區(qū)分明確了王道以德服人的政治原則和思想路線,對王者的人格塑造更強調(diào)了統(tǒng)治者自身的道德垂范為平治天下之本。這注定了王道決非力政而是仁政。仁政是孟子特有的政治術(shù)語,與孔子所講的德治同義且一脈相承。狹義上講,仁政指發(fā)端于不忍人之心的統(tǒng)治原則;廣義上講,仁政指以通德而非物質(zhì)利誘或暴力為手段、為目標的行政原則。以暴力為手段的叫暴政,以道德為手段的叫王道。推行法制叫法治,推行道德叫仁政。由于仁與德、善在儒家及孟子這里是一致的,因此孟子所講的王道是崇尚道德而非暴力手段,以追求道德之善而非物質(zhì)之利的政治理想和行政理念。在這個意義上,仁政與王道異名而同實。一方面,王道就是仁政。王道以仁政為實際內(nèi)容和行政原則——是否推行仁政是判斷霸道與王道的標準之一。當然,王道與仁政也有細微差別,那就是:如果說與霸道相對應的王道側(cè)重于平天下的過程的話,那么,與力政相對應的仁政則側(cè)重治天下的統(tǒng)治之方:在平天下之后,如果說仁政側(cè)重于治國之方的話,那么,王道則側(cè)重于仁政實施的效果??傊?,王道離不開仁政,王道就是用仁政而非力政、暴政來治國平天下。在這個意義上,王道與仁政是統(tǒng)一的。在孟子看來,對于為政者而言,最要緊的是人品即道德素質(zhì)——好善。孟子對從政之德的重視在與孔子的對比中看得更加清楚。《論語》記載,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于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孔子把做事果敢、明白事理和多才多藝等都視為從政的條件,只居其一就具備了從政的資格。孟子則對好善之德倍加關(guān)注。其實,好善之所以被孟子定為評價或考察從政人員的最高乃至惟一標準,與仁政的最終目標密切相關(guān),為政者的好善,帶動了庶民對善的趨從。既然仁政信憑的是以德服人,那么,德便成為考察、衡量、選擇和評價為政者最重要的砝碼。孟子堅信“仁人無敵于天下”,統(tǒng)治者也是如此。如果統(tǒng)治者能實行仁義,其平治天下則易如反掌。關(guān)于為何平天下即仁政和王道的目的問題,孟子的回答是為仁義之善,其治國平天下是一個以善之手段臻于善之境地的過程。早期儒家有重義輕利的傾向,孟子則把這一傾向推向更高境界。他指出“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師文王,大國五年,小國七年,必為政于天下矣?!庇终f:“雞鳴而起,輩輩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孽孽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保ā读夯萃跎稀罚┌凑彰献拥倪壿?,人們的行為或為善,或為利,其間勢不兩立、不可調(diào)和。孜孜求善的仁政、王道與利不共戴天,正是在排斥對利的追逐中完成仁義的。這是孟子關(guān)于利與善的基本觀點,也是他治理國家的基本思路。(摘編自魏義霞《王道與亻政——孟子政治哲學研究》)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時代變幻中,孟子感受到人民群眾力量,因此他在繼承孔子仁學觀念基礎上提出仁政思想。B.在制定經(jīng)濟政策方面,孟子認為既要扶持農(nóng)業(yè),以“井田制”解決溫飽問題,也要關(guān)注商業(yè)。C.王道與仁政都包括手段和目的層面,仁政側(cè)重治國術(shù),王誼側(cè)重平天下過程和仁政實施效果。D.孟子認為作為國君,其為政路線是為仁義,要以仁義來處理血緣和君臣上下在內(nèi)的人際關(guān)系。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指出孟子仁政思想有人性化色彩,并分析了其不為統(tǒng)治者所用的原因。B.材料二從狹義與廣義角度闡釋了孟子仁政的內(nèi)涵,并以此與孔子德治相區(qū)分。C.兩則材料均有對比論證,如材料二論證了孟子與孔子對從政之德重視的不同。D.兩則材料均認為孟子要主張效法古代圣王,吸取他們的治國經(jīng)驗,達到王道。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材料一論據(jù)的一項是()A.“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保ā睹献印けM心上》)B.“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孟子·公孫丑下》)C.“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D.“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孟子·盡心下》)4.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5.我們選拔干部的原則是“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請結(jié)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簡要談談你對為政者“以德為先”意義的理解。(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畫痕宗璞大雪紛紛揚揚,大片的雪花一片接著一片往下落,把整個天空都塞滿了。逯冬從公共汽車上下來,走進雪的世界。他被雪裹住了,無暇欣賞雪景,很快走進一座大廈,進了觀景電梯。這時再看飛揚的雪花,雪向下落,人向上升,有些飄飄然。他坐到頂,想感受一下隨著雪花向下落的感覺,便又乘電梯向下。迷茫的雪把這座城市蓋住了,逯冬湊近玻璃窗,仔細看那白雪勾勒出的建筑的輪廓,中途幾次有人上下,他都不大覺得,只看見那紛紛揚揚的雪。電梯再上,他轉(zhuǎn)過身。他是一個很普通的計算機工程師,因母喪回南方小城去了幾個月,回來后原來的職位被人占了,只好另謀出路,現(xiàn)在來這家公司面試。電梯停下了,他隨著幾個人走出電梯。這是一個大廳,很溫暖。有幾個人好奇地打量燙冬,他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走錯了地方。正要退出,一個似乎熟識的聲音招呼他:“逯冬,你也來了?!边@是老同學大何。大何胖胖的,穿一身咖啡色西服,打淺色領(lǐng)帶,笑瞇瞇有幾分得意地望著逯冬?!澳銇砜醋之媶??是要買嗎?”逯冬記起聽說大何進了拍賣這一行,日子過得不錯,是同學里的發(fā)達人家?!拔易咤e了,提早出了電梯?!卞侄蠈嵉卣f?!皝磉@里都是有請柬的,不能隨便來?!贝蠛我怖蠈嵉卣f,“不過,你既然來了何不看看?我記得你好像和字畫有些關(guān)系?!贝蠛嗡f的關(guān)系是指燙冬的母親是位畫家,同學們都知道的。大何又加一句:“你對字畫也很愛好,有研究。”他很欣賞自己的記性。逯冬不想告訴他,母親已于兩個月前去世,只苦笑道:“我現(xiàn)在領(lǐng)會,藝術(shù)都是吃飽了以后干的活兒。”他們走進一道木雕隔扇,里面便是展廳了。大何想給逯冬一本拍賣公司印刷的展品介紹,又想:他反正不會買的,不必給他。逯冬也不在意,只顧看那些展品。有件董其昌《葑涇訪古圖》的臨摹本,似是一幅雪景。他往窗外去看雪,雪還在下,舒緩多了,好像一段音樂變了慢板。又回頭看畫,這畫不能表現(xiàn)雪的舒緩姿態(tài),還不算好。逯冬想著,自嘲大膽,也許畫的不是雪景呢。遂想問一問,這是不是雪景?!拜住钡降资鞘裁粗参??以前似乎聽母親說過這個字,也許說的就是這幅畫。大何已經(jīng)走開,他無人商討,只好繼續(xù)看。還是董其昌的字,一幅行書,十分飄逸。旁邊有人低聲說話,一個問:“幾點了?”他忽然想起了應試,看看表,已經(jīng)太晚了,好在明天還有一天,索性看下去。董其昌旁邊掛著米友仁的字,米家,他的腦海里浮起米芾等一連串名字,腳步已經(jīng)走到近人的展區(qū),一幅立軸山水使他大吃一驚。這畫面他很熟悉,他曾多次在那云山中遨游,多次出入那松林小徑。云山松徑都籠罩著雪意,那似乎是活動的,他現(xiàn)在也立刻感覺到雪的飛揚和飄落。當他看到作者米蓮予時,倒不覺得驚奇了。米蓮予就是他不久前去世的母親。米蓮予的畫旁是她的父親米颙的一幅行書,逯冬腦子里塞滿了記憶的片段,眼前倒覺模糊了。他記得兒時的玩具是許多廢紙,那是母親的畫稿,她常常畫了許多張,只取一兩張。逯冬兒時的游戲也常是在紙上涂抹,他的涂抹并沒有使他成為藝術(shù)家,藝術(shù)細胞到他這里終止了。他隨大流學了計算機專業(yè),編軟件還算有些想象力。外祖一家好幾代都和字畫有不解之緣,母親因這看不見的關(guān)系,當年吃盡苦頭,后來又因這看不見的關(guān)系被人刮目相看,連她自己的畫都被抬高了。米蓮予并不在乎這些,她只要好好地畫。她的畫大都贈給她所任教的美術(shù)學校,這幅畫曾在學校的禮堂展覽過。有的畫隨手就送人了,家里存放不多?!翱匆妴??”大何不知何時走到他身邊,“你看看這價錢!”逯冬看去,仔細數(shù)著數(shù)字后面的零。一萬兩千,十二萬,最后弄清是一百二十萬。大何用埋怨的口氣說:“這些畫,你怎么沒有收好。”逯冬不知怎樣回答。母親似乎從沒有想到精神的財富會變成物質(zhì)的財富。事物變化總是很奇妙的。他又看米颙的行書。這是一個條幅,筆法剛勁有力,好幾個字都不認得。他們這一代人是沒有什么文化的。他念了幾遍,記住兩句:只得綠一點,春風不在多。拍賣要開場了,大何引燙冬又走過一道隔扇,里面有一排排座椅,人聲嗡嗡的,逐漸低落。一個人簡單講話后,開始拍賣。輪到米蓮予的那幅《松山雪意圖》時,燙冬有幾分緊張。母親的畫是母親的命,一點點從筆尖上流出來的命,現(xiàn)在在這里拍賣,他覺得簡直不可思議。“一百二十五。”一個人報價,那“萬”字略去了?!耙话偃??!庇忠粋€人報價。逯冬很想收回母親的作品,把這親愛的畫掛在陋室中,像它誕生時那樣。可是他沒有力量,現(xiàn)在還在找工作,無力擔當責任。這是他的責任嗎?藝術(shù)市場是正常的存在,藝術(shù)品是屬于大家的。“二百二十?!庇腥嗽趫髢r?!岸俣f!”主持人清楚地再說一遍,沒有回應。主持人第三遍復述,沒有回應。錘聲咚地響了?!端缮窖┮鈭D》最后以二百二十萬的價錢被人買走。逯冬覺得惘然而又凄然,這真是多余的感覺。他無心再看下面的拍賣,悄然走出會場。大何跟了過來?!斑@兒還有一幅呢?!贝蠛沃钢鴱d里的一個展柜,引逯冬走過去,一西說,“我們用不著多愁善感?!闭构窭锲椒胖鴰追‘嫞叽绮淮?。燙冬立刻被其中一幅吸引,那是一片鮮艷的黃色.亮得奪目。這又是一張他十分熟悉的畫,母親畫時,他和父親逯萌都在旁邊看,黃色似要跳出紙來?!笆窃颇系挠筒嘶?,還是新西蘭的金雀花?”父親笑問,他知道她哪兒也沒有去過。畫面遠處有一間小屋,那是逯冬的成績,十五歲的逯冬滴了一滴墨水在那片黃色上。母親添了幾筆,對他一笑,說:“氣象站?!卞侄匆娏俗髡叩拿帧咨徸樱€有圖章,是燙萌刻的,“米蓮予”三個字帶著甲骨文的天真。這圖章還在逯冬的書柜里。畫邊又有一行小字,那是米家的一位熟朋友,這幅畫是送給她的,因為她喜歡。她拿著畫,千恩萬謝,說這是她家的傳家寶?!斑@畫已經(jīng)賣了,五十萬元?!贝蠛握f。逯冬點點頭,向大何致謝,走進電梯。雪已停了,從電梯里望下去是一片白。逯冬走出大廈,在清新的空氣中站了一會兒。“明天再來應試?!彼耄蟛教ぶ┗?,向公共汽車站走去。(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對“雪”的描繪具有象征意味,母親畫作中飛揚飄落的雪花,是主人公逯冬灑脫恣意的內(nèi)心世界的隱喻。B.文中詳細敘述了《松山雪意圖》的拍賣過程,特別是對數(shù)字的反復呈現(xiàn),讓讀者直觀感受到特定的現(xiàn)場氛圍。C.為母奔喪卻失去工作,藝術(shù)世家的后代卻成了工程師,聲稱留做“傳家寶”的畫卻被高價賣出,這些對比隱含了作者的憂思。D.主人公逯冬是個有自省意識的人,對《葑涇訪古圖》臨摹本的鑒賞和對外祖手書條幅的辨識,都讓他反思自己這一代人的精神特征。7.對小說中“大何”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大何穿西服打領(lǐng)帶,“笑瞇瞇”地望著逯冬,體現(xiàn)了身為成功人士的自得B.大何邀請沒有請柬的逯冬看展覽,既有商人的敏感,又不乏對同學的情意。C.大何對逯冬的“埋怨”主要源于他的價值觀念,而非對老同學現(xiàn)狀的擔憂。D.大何引導逯冬看另一幅畫,希望老同學從迷惘失落中走出,不再多愁善感。8.簡要分析小說中“觀景電梯”的作用。(4分)9.小說的標題“畫痕”有多重意蘊,請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節(jié)選自《禮記·大學》)材料二衷公問政。子曰:“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弊釉唬骸昂脤W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狈矠樘煜聡矣芯沤?jīng),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休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節(jié)選自《中庸》第二十章)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親親A之殺B尊賢C之等D禮E所生也F故G君子不可H以不修身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致知在格物”,成語“格物致知”即出于此,該成語指推究事物原理法則而總結(jié)為理性知識。B.“為政在人”與《墨子·兼愛》中“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的“為”意思不同。C.“嘉善而矜不能”與《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自矜者不長”的“矜”意思相同。D.“繼絕世,舉廢國”的“絕世”.與成語“絕世無雙”的“絕世”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禮記·大學》中認為,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項中,一定要以修身為根本。B.孔子認為,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最重要的是愛自己的親人;義就是人們相處時應該講究義氣,最重要的是尊敬賢人。C.孔子在談治理天下國家的準則時說,能夠優(yōu)待遠方的來客,四方的人就會歸順;能夠安撫各諸侯國,天下的人自然就敬畏。D.孔子認為,摒棄小人的讒言,遠離美色,輕視錢物,重視道德,能勸勉賢人:對待士人要講忠誠信義,并以厚祿供養(yǎng)他們。13.把材料二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2)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14.兩則材料都強調(diào)了“修身”的重要性,對如何“修身”各有什么看法?請簡要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湖上晚歸林逋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依稀漸近誅茅地[注],雞犬林蘿隱隱聲?!咀ⅰ空D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人描寫自己乘船歸家途中所見,筆下畫面隨著行程逐次展開,自然流暢。B.詩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暉的映照之下,有動有靜,多姿多彩,令人愉悅。C.詩人如處仙境的感覺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變化。D.詩人調(diào)動多種感官,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狀物生動,筆觸鮮活而細膩。16.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边@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的?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論語》中“______,______”兩句.揭示了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一項重要原則——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同時體現(xiàn)出了較強的道德約束力。(2)作為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名著,《禮記·大學》開宗明義,指出“大學”的宗旨是“______,______”,最終達到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3)老子在闡釋治國之道時,連舉三個現(xiàn)象說明事物是不斷積累和發(fā)展的,其中以建筑為例進行闡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共20分)所謂心理韌性,就是面對困境時個體所具備的心理適應、調(diào)節(jié)和“反彈”的能力。其中“反彈力”的大小,尤能反映一個人心理韌性的強弱。巴頓將軍曾說過,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不是看他登到峰頂?shù)母叨龋祝?。①心理韌性關(guān)乎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②不斷提升心理韌性,③你就能成為生活的強者,④從而滿足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夢想。樂觀向上,是心理韌性強的鮮明特征。人的生命之旅的一個又一個站臺,無不是悲歡相續(xù)、憂樂交融的。具有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zhì),生命中快樂的時光會逐漸增加,憂傷悲哀的陰影會逐步消散,前進的路上會閃爍希望。樂觀,源于內(nèi)心的知足。坦然于人生的不完美,滿足于生活中的小確幸,不在得與失的糾纏中蹉跎歲月,不在進與退的糾結(jié)中浪費時光,就可以把每天的日子過得充盈而快樂。擁有“成長思維”,是心理韌性強的重要標志。相對于“固定思維”,擁有“成長思維”的人,不回避人生的挑戰(zhàn)。直面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坦然地與壓力共存,積極地應對環(huán)境變化,從而使人在抗挫與解困中獲得更快的成長。在生活的海洋中,有洶涌波濤,有湍急水流,還有危礁險灘,A是不可能的。有了直面挫折的成長思維,就會對成敗得失看得透、想得開、放得下,在收放自如中與自己和諧相處。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快樂、滿足、郁悶、煩躁的時候,這些積極的、消極的情緒,每天都會產(chǎn)生,(乙)。發(fā)泄情緒是一種本能,管理好情緒則是一種本事。過度的情緒反應會害己傷人,而適度的情緒表達則有益于身心健康。一句看似粗魯?shù)摹皾L一邊去,壞心情”,可以讓你很快釋懷。心理韌性不強的人,遇到失利、挫折和逆境時,習慣歸因于非自身因素、B,喜歡與他人比較和計較,十分在意別人的眼色和評價,自我糾結(jié)、焦慮不安,消耗了自己的心智資源。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分)19.請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20.文中第二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1.原文第五段劃線句“一句看似粗魯?shù)摹疂L一邊去,壞心情’,可以讓你很好釋懷”,有人覺得應該刪去,有人則表示反對。你怎么看?請闡述理由。(4分)22.步入高二的小剛同學,覺得自己很難適應緊張的學習生活,有點頹廢。請你結(jié)合材料.就提升心理韌性,用三個動賓關(guān)系短語,給他提三點建議。(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大家蜂擁而上的時候,你沒有跟著上,這時候你才知道你是誰,你才開始認識你自己。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校聯(lián)考高二語文月考答案【答案】1.A2.B3.C4.①材料一是在對比孟子與告子對人性問題的不同中提出。②材料二開門見山,在文章開頭直接提出中心論點。5.①“以德為先”強調(diào)的是為政者的為政應有人性化色彩。②“以德為先”強調(diào)的是為政者自身道德的垂范作用。③“以德為先”強調(diào)的是為政者的德行對帶動民眾對善的趨從的作用。④“以德為先”強調(diào)的是為政者的為政是一個以善之手段臻于善之境地的過程。【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在時代變幻中,孟子感受到人民群眾力量,因此他在繼承孔子仁學觀念基礎上提出仁政思想”強加因果。由材料一第二段“在性善論的基礎之上,孟子提出了他的政治思想”“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對孔子仁學觀念的豐富和發(fā)展,具有強烈的人性化色彩”和材料一第二段“孟子在時代風云的變幻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群眾力量”可知,原文并沒有說二者是因果關(guān)系。故選A。【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B.“并以此與孔子德治相區(qū)分”無中生有。由材料二第二段“仁政是孟子特有的政治術(shù)語,與孔子所講的德治同義且一脈相承。狹義上講,仁政指發(fā)端于不忍人之心的統(tǒng)治原則;廣義上講,仁政指以道德而非物質(zhì)利誘或暴力為手段、為目標的行政原則”可知,材料二從狹義與廣義角度闡釋了孟子仁政的內(nèi)涵,并沒有將孟子仁政的內(nèi)涵與孔子德治相區(qū)分。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和論據(jù)的能力。材料一觀點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具有強烈的人性化色彩”。A.是孟子對人生追求的兩種境界的概括。B.展示的是孟子的自信。C.可作“制民之產(chǎn)”的論據(jù),體現(xiàn)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強烈的人性化色彩。D.談論的是修養(yǎng)身心的問題。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思路能力。由材料一原文第一段“通過與告子對人性問題的辯難,提出了自己的人性理論。告子認為人性無善無不善,與仁義沒有聯(lián)系。他把人性看作是人或動物的本能或欲望,提出了‘生之謂性’和‘食、色,性也’的命題。孟子則不同意告子的說法,認為人與動物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人不但有口腹衣食之欲,更重要的是人有善良的本性”可知,文章在對比孟子與告子對人性問題的不同中提出的中心論點,即“孟子的仁政思想具有強烈的人性化色彩”;由材料二原文第一段“孟子對霸道與王道的區(qū)分明確了王道以德服人的政治原則和思想路線,對王者的人格塑造更強調(diào)了統(tǒng)治者自身的道德垂范為平治天下之本。這注定了王道決非力政而是仁政”可知,文章開門見山,在開頭直接提出中心論點,即“孟子對霸道與王道的區(qū)分明確了王道以德服人的政治原則和思想路線,對王者的人格塑造更強調(diào)了統(tǒng)治者自身的道德垂范為平治天下之本”?!?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材料觀點分析具體問題的能力。①由材料一原文“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對孔子仁學觀念的豐富和發(fā)展,具有強烈的人性化色彩”“孟子人性化色彩的仁政思想無疑具有時代的進步意義”可知,“以德為先”強調(diào)的是為政者的為政應有人性化色彩。②由材料二原文第一段“孟子對霸道與王道的區(qū)分明確了王道以德服人的政治原則和思想路線,對王者的人格塑造更強調(diào)了統(tǒng)治者自身的道德垂范為平治天下之本”可知,“以德為先”強調(diào)的是為政者自身道德的垂范作用。③由材料二原文第四段“為政者的好善,帶動了庶民對善的趨從。既然仁政信憑的是以德服人,那么,德便成為考察、衡量、選擇和評價為政者最重要的砝碼”可知,“以德為先”強調(diào)的是為政者的德行對帶動民眾對善的趨從的作用。④由材料二原文第五段“關(guān)于為何平天下即仁政和王道的目的問題,孟子的回答是為仁義之善,其治國平天下是一個以善之手段臻于善之境地的過程”可知,“以德為先”強調(diào)的是為政者的為政是一個以善之手段臻于善之境地的過程?!敬鸢浮?.B7.D8.①觀景電梯連接不同空間,為主人公無意中走錯樓層的情節(jié)提供依據(jù);②主人公在面試前反復乘坐觀景電梯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了他低沉迷茫的心境;③小說以走進電梯開始,以走出電梯結(jié)束,首尾呼應,結(jié)構(gòu)精巧。9.①十五歲的逯冬在母親的畫作上滴下的一滴墨水;②母親畫作中所體現(xiàn)的人生態(tài)度和藝術(shù)追求,給主人公留下的精神印跡;③傳統(tǒng)藝術(shù)留給物質(zhì)至上社會的一筆文化遺產(chǎn)。【解析】【導語】宗璞的《畫痕》通過主人公逯冬在大雪紛飛的城市中偶遇老同學大何,并在拍賣會上看到已故母親的畫作,展現(xiàn)了藝術(shù)與現(xiàn)實的沖突。小說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逯冬對母親畫作的深情和對自身處境的無奈,反映了藝術(shù)品在市場中的價值變遷。觀景電梯的上下運動象征著逯冬內(nèi)心的起伏,雪景則烘托出一種淡淡的哀愁與思索。標題“畫痕”寓意深遠,既指畫作留下的痕跡,也象征著逯冬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與情感?!?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A.“是主人公逯冬灑脫恣意的內(nèi)心世界的隱喻”錯誤??吹侥赣H的畫作,想到才離世的母親,想到自己的被離職,此時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應該是延續(xù)前文的沉落低沉。C.“這些對比”錯誤。這里不是對比,對比要有雙方,這里無論是“我”“畫”均是單方,表轉(zhuǎn)折,表現(xiàn)的是命運的轉(zhuǎn)折。D.“都讓他反思自己這一代人的精神特征”錯誤。對臨摹本的鑒賞:“這畫不能表現(xiàn)雪的舒緩姿態(tài),還不算好,自嘲大膽”只是對畫作的認識,并沒有反思一代人的精神特征。對外祖手書條幅的辨識“他們這一代人是沒有什么文化的”,有對一代人精神特征的反思。故選B。【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D.“希望老同學從迷惘失落中走出,不再多愁善感”錯誤。大何作為商人,更多關(guān)注的是利益,是畫作的金錢價值,沒有對老同學的“希望”。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從情節(jié)上,逯冬“進了觀景電梯”“他坐到頂”“便又乘電梯向下”“中途幾次有人上下,他都不大覺得”,觀景電梯連接著不同的樓層,逯冬又沉浸在對“隨著雪花向下落的感覺”的感覺中,為他走錯樓層提供依據(jù)。從人物形象上,逯冬乘坐觀景電梯上上下下時,看到“雪向下落,人向上升”,有些“有些飄飄然”,“紛紛揚揚的雪”一如此時他紛紛擾擾的心情,展現(xiàn)了“職位被人占了,只好另謀出路”的他心中的迷茫無助。從情節(jié)上,小說第二段寫逯冬“很快走進一座大廈,進了觀景電梯”,以走進電梯開始;倒數(shù)第二段寫“雪已停了,從電梯里望下去是一片白”,以走出電梯結(jié)束,首尾呼應,結(jié)構(gòu)完整?!?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的能力。從表層看,“畫痕”是留在畫上的痕跡,即文中倒數(shù)第四段提到的“畫面遠處有一間小屋,那是逯冬的成績,十五歲的逯冬滴了一滴墨水在那片黃色上。母親添了幾筆,對他一笑,說:‘氣象站?!?,是十五歲的逯冬在那片黃色上滴下的一滴墨水。從深層看,“畫痕”是母親留下有關(guān)畫作的“痕跡”,是母親的畫作,是母親作畫時“常常畫了許多張,只取一兩張”的精益求精的藝術(shù)態(tài)度,是母親作畫時“并不在乎這些,她只要好好地畫”的純粹無雜念的藝術(shù)追求,體現(xiàn)的是母親的人格魅力,是母親的精神財富。從主旨看,“畫痕”一幅名為《松山雪意圖》的立軸山水,畫中的松林小徑、云山雪意以及剛勁有力的行書題跋,代表的是傳統(tǒng)的文化藝術(shù)、傳統(tǒng)的精神財富,畫作的流傳,代表是文化遺產(chǎn)的流傳,給當下人們更多關(guān)注物質(zhì)財富的風氣注入一股涓涓細流。10.BDF解析句意:親愛親人時的親疏之分,尊重賢臣時的等級劃分,是從禮制中產(chǎn)生出來的。所以君子不能不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根據(jù)前面內(nèi)容“親親為大”“尊賢為大”,可知“親親之殺”和“尊賢之等”句子結(jié)構(gòu)一致,在“殺”“等”后的B、D兩處斷開;“也”是句末語氣詞,“故”表示因此,作句子開頭,因此F處應斷開。即在B、D、F處斷開。11.CA項,正確。句意:獲得知識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B項,正確?!盀椤?,治理/作為。句意:治理政事的方法在于獲得人才/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為事業(yè)的人。C項,錯誤。意思不同?!榜妗保?、憐憫/炫耀、夸耀。句意:對其中有善行的人要給予嘉獎,對其中能力薄弱的人要給予同情/自我夸耀的人不會長久。D項,正確。“絕世”,已經(jīng)中斷的家庭世系/冠絕當世。句意:延續(xù)已經(jīng)中斷的家庭世系,復興已經(jīng)廢滅的國家/姿才超眾,天下無與倫比。12.B“義就是人們相處時應該講究義氣”錯誤,依據(jù)原文“義者,宜也”可知“義就是人們相處應該適宜得當”13.(1)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百姓,那么百姓(會因)被勉勵(而努力工作):能夠招納各種工匠,那么財物就會充足。(2)提高親族的爵位,增加他們的俸祿,與他們的喜好厭惡相同,這是用來勸勉人們愛自己親人的方法。解析(1)“子”,……為子;“庶民”,百姓;“勸”,勉勵;“來”,使……來,招來,招致。(2)“尊”,使……尊貴,提高;“重”,使……重,增加;“所以”,用來……的。14.材料一認為“修身”要先“正心”(端正自己的內(nèi)心),材料二認為“修身”要“以道”(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規(guī)范),應知道“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應做到“齊明盛服,非禮不動”。解析依據(jù)“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可知材料一認為“修身”要先“正心”,即端正自己的內(nèi)心;依據(jù)“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可知材料二認為“修身”要“以道”,即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規(guī)范,應知道“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即愛好學習的人接近智,努力行善的人接近仁,知道羞恥的人接近勇,應做到“齊明盛服,非禮不動”,即必須做到內(nèi)心虔誠外表端莊,不符合禮節(jié)的事絕不要去干。[參考譯文]材料一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要先使家族中的各種關(guān)系整齊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種關(guān)系整齊有序,就要先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內(nèi)心。要端正自己的內(nèi)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誠。要使意念真誠,就要先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誠,意念真誠而后才能使內(nèi)心端正,內(nèi)心端正而后才能修養(yǎng)品性,修養(yǎng)品性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種關(guān)系整齊有序,家族中的各種關(guān)系整齊有序后才能把國家治理好,國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從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養(yǎng)自身品性作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材料二魯哀公向孔子詢問政事??鬃诱f:“治理政事的方法在于獲得人才,獲得賢才的方法在于國君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在于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規(guī)范,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規(guī)范在于樹立仁愛之心。所謂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而以愛自己的親屬最為重要。所謂義,就是說人們相處應該適宜得當,而以尊敬賢人最為重要。親愛親人時的親疏之分,尊重賢臣時的等級劃分,是從禮制中產(chǎn)生出來的。所以君子不能不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想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就不能不侍奉好自己的親人;想侍奉好自己的親人,就不能不知道尊賢愛人;想知道尊賢愛人,就不能不了解和掌握自然的法則。智慧、仁愛、勇敢這三種,就是天下共行的美德。”孔子說:“愛好學習的人接近智,努力行善的人接近仁,知道羞恥的人接近勇。知道這三項的人,就知道怎樣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知道怎樣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就知道怎樣治理別人;知道怎樣治理別人,就知道怎樣去治理天下國家了。”大凡治理天下國家有九條原則,那就是: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尊重賢人,愛護自己的親人,敬重大臣,體恤眾臣,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去愛人民,招納各種工匠以資國用,優(yōu)待遠方的來客,安撫四方的諸侯。能夠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就能樹立一個良好的道德典范。能夠尊重賢人,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能夠愛自己的親人,就不會使叔伯、兄弟產(chǎn)生怨恨。能夠尊敬大臣,在處理事情時就不會感到迷惑不定。能夠休恤眾臣,那些為士的人就會重重報答恩德。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百姓,那么百姓(會因)被勉勵(而努力工作);能夠招納各種工匠,那么財物就會充足。能夠優(yōu)待遠方的來客,四方的人都會歸順;能夠安撫各國諸侯,全天下的人自然都會敬畏。必須內(nèi)心虔誠外表端莊,不符合禮節(jié)的事絕不要去干,這是提高自身品德修養(yǎng)的方法。摒棄那些讒佞小人的壞話,遠離那些誘人的女色,輕視錢財貨物,珍視道德品質(zhì),這是勸勉賢人最好的方法。提高親族的爵位,增加他們的俸祿,與他們的喜好厭惡相同,這是用來勸勉人們愛自己親人的方法。為大臣多設屬官,這是獎勵大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名校2025年中考仿真模擬卷(二)英語試題含答案
- 上海交通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寵物疾病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區(qū)翰林學校2025屆數(shù)學五下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 鄭州美術(shù)學院《機器人視覺技術(sh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工程學院《魏晉人物與文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東臺市第二教育聯(lián)盟重點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5月第四次測評化學試題含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2025年初三質(zhì)量檢查化學試題含解析
- 民辦安徽旅游職業(yè)學院《物料與能量衡算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財務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亞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生物制藥大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省深圳市深圳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測試八年級數(shù)學試題
- 譯林英語六年級下冊期中試卷(含答案)
- 金融領(lǐng)域AI大模型和AGENT實踐
- 鋼板加固梁施工方案
- GDAL源碼剖析與開發(fā)指南
- 《化工腐蝕與防護》課程標準(煤化工技術(shù))
- 土方平衡工程施工方案樣本
- 消防安全知識掌上手冊APP開發(fā)指南
- 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 高三二診考試分析報告
- 2024年ISO14001體系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一覽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