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824—2013
地理標志產(chǎn)品西峽香菇
2013-09-05發(fā)布2013-11-05實施
河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
DB41/T824—2013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根據(jù)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規(guī)定》和GB/T17924-2008《地
理標志產(chǎn)品標準通用要求》制定。
本標準由河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西峽縣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西峽縣食用菌生產(chǎn)辦公室、西峽縣食用菌科研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郭花枝、王文成、袁超峰、魏華錚、曹志娜、劉香粉、喬思偉。
本標準參加起草人:閆紅苗、白冰、孫文志、陳忠澤。
I
DB41/T824—2013
地理標志產(chǎn)品西峽香菇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西峽香菇的術語和定義、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范圍、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標志、
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jù)《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規(guī)定》批準保護的西峽
香菇。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317白砂糖
GB/T1608工業(yè)高錳酸鉀
GB/T4456包裝用聚乙烯吹塑料膜
GB3095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
GB/T4892硬質直方體運輸包裝尺寸
GB/T9687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wèi)生標準
GB/T5009.5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
GB/T5009.10植物類食品中粗纖維的測定
GB/T5009.11食品中總坤及無機坤的測定
GB/T5009.12食品中鉛的測定
GB/T5009.17食品中總汞及無機汞的測定
GB/T5009.20食品中有機磷農藥殘留的測定
GB/T5009.34食品中亞硫酸鹽的測定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GB7096食用菌衛(wèi)生標準
GB/T8855新鮮水果和蔬菜的取樣方法
GB/T12530食用菌取樣方法
GB/T12531食用菌水分測定
GB/T12532食用菌灰分測定
GB/T12728食用菌術語
GB/T14876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農藥殘留量的測定方法
GB/T18407.1無公害蔬菜產(chǎn)地環(huán)境要求
GB19170香菇菌種
JC/T479建筑生石灰
NY/T119飼料用小麥麩
QB/T2343.1赤砂糖
1
DB41/T824—2013
YY/T0160直管形石英紫外線低壓汞消毒燈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2010年版
3術語和定義
GB/T12728、GB19170界定的和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培養(yǎng)料主料
栽培香菇的培養(yǎng)料中占有較大比例,并能提供主要營養(yǎng)的物質。
3.2
輔料
為香菇栽培提供木屑以外的其他營養(yǎng)物質。
4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范圍
西峽香菇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范圍限于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jù)《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
規(guī)定》批準的西峽縣管轄范圍內,見附錄A。
5要求
5.1菌種
選用的菌種應符合GB19170的規(guī)定。
5.2培養(yǎng)料
5.2.1主料(木屑)
5.2.1.1樹種
主要采用殼斗科櫟屬的麻櫟、栓皮櫟、板栗、茅栗、白櫟等闊葉樹種。
5.2.1.2砍伐季節(jié)
立冬到驚蟄。
5.2.1.3木屑
按5.2.1.1規(guī)定樹種的材質制作成5mm×5mm木屑顆粒。
5.2.1.4感官
色澤正常,無結塊、無霉變、無異味、無污染,無其它物質。
5.2.1.5理化指標
pH值6.5~7,干木屑含水13%以下,總氮含量0.3%~0.8%,總碳含量60%以下。無有毒有害物質。
2
DB41/T824—2013
5.2.2輔料
5.2.2.1麥麩
應符合NY/T119的規(guī)定。
5.2.2.2白砂糖
應符合GB317的規(guī)定。
5.2.2.3赤砂糖
應符合QB/T2343.1的規(guī)定。
5.3消毒材料
5.3.1乙醇
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的規(guī)定。
5.3.2高錳酸鉀
應符合GB/T1608的規(guī)定。
5.3.3生石灰
應符合JC/T479的規(guī)定。
5.3.4紫外線燈
應符合YY/T0160的規(guī)定。
5.4栽培袋
采用符合GB/T4456規(guī)定的膜厚為0.05㎜~0.06㎜聚乙烯吹塑料袋。
5.5菌袋制作技術規(guī)范
見附錄B。
5.6出菇管理技術規(guī)范
見附錄C。
5.7產(chǎn)品分類
5.7.1鮮香菇產(chǎn)品分類
分為三類:L、M、S
5.7.2干香菇產(chǎn)品分類
見表1.
3
DB41/T824—2013
表1干香菇產(chǎn)品分類
白花冬菇茶花冬菇光面厚菇生切菇片
項目
A級B級A級B級A級B級A級B級
5.8質量指標
5.8.1鮮香菇質量指標
見表2。
表2鮮香菇質量指標
項目L級M級S級
顏色菌蓋淡褐色至褐色,菌褶乳白略帶淺黃色
厚度,cm≥0.8≥0.6
形狀扁半球形稍平展或傘形
開傘度,%≤50≤60≤70
菌蓋直徑,cm≥6.0均勻6.0~4.0均勻≥4.0
菌柄長度≤菌蓋直徑
氣味香菇特有香味、無異味
雜質(物)不允許混入蟲菇、爛菇、霉變菇、蟲體、動物毛發(fā)和排泄物、金屬物、礦物質等雜物
5.8.2干香菇質量指標
5.8.2.1白花冬菇質量指標
見表3。
表3白花冬菇質量指標
A級B級
項目
大白冬菇中白冬菇小白冬菇大白冬菇小白冬菇
顏色菇蓋表面有裂痕、紋理呈白色,菌褶鮮黃色、立度好、條紋清晰
菇體朵形完整、略畸形蓋直徑長短比
形狀菇體朵形完整、園整,呈扁球形,蓋直徑長短比≤1.15
1.15~1.50
開傘度,%60~7080
菌蓋直徑,cmФ≥4Ф3~4Ф1.5~3Ф≥4Ф1.5~4
厚度,cm≥0.5cm
菌柄長度≤菇蓋半徑
氣味香菇特有香味、無異味
褐色菌褶、蟲
無
孔菇、霉斑菇
雜質(物)不允許混入霉變菇、蟲體、動物毛發(fā)和排泄物,金屬物,礦物質等雜物。
4
DB41/T824—2013
5.8.2.2茶花冬菇質量指標
見表4。
表4茶花冬菇質量指標
A級B級
項目
大茶花菇中大茶花菇中茶花菇小茶花菇大茶花菇中茶花菇小茶花菇
顏色菇蓋表面有裂痕、紋理呈茶褐色,菌褶鮮黃色、立度好、條紋清晰
菇體朵形完整、略畸形蓋直徑長短比
形狀菇體朵形完整、園整,呈扁球形,蓋直徑長短比≤1.15
1.15~1.50
開傘度,%60~7080
菌蓋直徑,cmФ≥5Ф4~5Ф3~4Ф2~3Ф≥5Ф4~5Ф3~4
厚度,cm≥0.5cm
菌柄長度≤菇蓋半徑
氣味香菇特有香味、無異味
褐色菌褶、蟲
無
孔菇、霉斑菇
雜質(物)不允許混入霉變菇、蟲體、動物毛發(fā)和排泄物,金屬物,礦物質等雜物。
5.8.2.3光面菇質量指標
見表5。
表5光面厚菇質量指標
A級B級
項目
大厚菇中大厚菇中厚菇小厚菇大厚菇中厚菇小厚菇
顏色菇蓋表面光滑、茶褐色,菌褶鮮黃色、立度好、條紋清晰
菇體朵形完整、略畸形蓋直徑長短比
形狀菇體朵形完整、園整,呈扁球形,蓋直徑長短比≤1.15
1.15~1.50
開傘度,%60~7080
菌蓋直徑,cmФ≥5Ф4~5Ф3~4Ф1.5~3Ф≥5Ф4~5Ф3~4
厚度,cm≥0.5cm
菌柄長度≤菇蓋半徑
氣味香菇特有香味、無異味
褐色菌褶、蟲
無
孔菇、霉斑菇
雜質(物)不允許混入霉變菇、蟲體、動物毛發(fā)和排泄物,金屬物,礦物質等雜物。
5.8.2.4生切菇片質量指標
見表6。
5
DB41/T824—2013
表6生切菇片質量指標
項目A級B級
顏色菇片新鮮、蓋面茶褐色,菌褶鮮黃色、菌肉白色
長度,cm2.5~6不規(guī)則
寬度,cm≥0.7不規(guī)則
厚度,cm0.3cm不規(guī)則
氣味香菇特有香味、無異味
褐色菌褶、蟲孔菇、霉斑菇,%無
雜質(物)不允許混入霉變菇、蟲體、動物毛發(fā)和排泄物,金屬物,礦物質等雜物。
5.9理化指標
見表7。
表7理化指標
項目鮮香菇干香菇
顏色菇片新鮮、蓋面茶褐色,菌褶鮮黃色、菌肉白色
菌蓋表面干爽、有纖毛或鱗片手
水分,%≤13.0
摸不粘、運到銷售地菇體不出現(xiàn)水珠
灰分,%(干重計)≤7.0≤7.0
粗蛋白,%(干重計)≥12.0≥12.0
粗纖維,%(干重計)≤15.0≤15.0
5.10衛(wèi)生指標
5.10.1鮮香菇、干香菇衛(wèi)生指標按GB7096執(zhí)行。
5.10.2出口干香菇按國家動植物檢疫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5.10.3出口香菇質量等級按雙方合同標準執(zhí)行。
6試驗方法
6.1感官
6.1.1目測
菇體的顏色深淺、大小、形狀、開傘度、菇體完整、菌褶色澤、蟲孔、霉斑菇、碎菇體是否符合等
級要求,看有無雜質混入。
6.1.2鼻聞嘴嘗
不允許有異味。
6.2雜質(物)的檢驗
6
DB41/T824—2013
分取樣品2000g,檢出菌褶色澤不符、蟲體、霉斑、殘次菇、碎菇體、雜質稱重,計算結果保留小
數(shù)點后一位。
計算見式(1)。
m
Y1100%.....................................(2)
m
式中:
Y——褐色菌褶、蟲孔、霉斑、殘缺菇、碎菇體、雜質百分數(shù),%。
m1——褐色菌褶,蟲孔、霉斑、殘缺菇、碎菇體、雜質重量,g。
m——樣品重量,g。
6.3尺寸測量
6.3.1用尺子測量干、鮮香菇的長度、寬度、菌蓋直徑等。
6.3.2干、鮮香菇厚度的測量均是沿中心縱向切開,量菌肉最厚處的厚度。
6.4理化指標
6.4.1水分測定按GB/T12531進行。
6.4.2灰分測定按GB/T12532進行。
6.4.3粗蛋白測定按GB/T5009.5進行。
6.4.4粗纖維測定按GB/T5009.10進行。
6.5衛(wèi)生指標
6.5.1砷測定按GB/T5009.11進行。
6.5.2鉛測定按GB/T5009.12規(guī)定進行。
6.5.3汞測定按GB/T5009.17進行。
6.5.4久效磷、氧化樂果、馬拉硫磷測定按GB/T5009.20規(guī)定進行。
6.5.5甲胺磷測定按GB/T14876規(guī)定進行。
6.5.6亞硫酸鹽測定:稱取粉碎后的樣品1.0g,在200ML+蒸餾水中浸泡2h,離心后傾去水分取沉淀,
按GB/T5009.34規(guī)定進行。
7檢驗規(guī)則
7.1組批
按GB/T8855規(guī)定執(zhí)行。
7.2抽樣
按GB/T8855規(guī)定執(zhí)行。
7.3交收檢驗
交收檢驗為逐批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交收。檢驗項目為:感官質量指標。
7.4型式檢驗
7
DB41/T824—2013
型式檢驗為本標準第5章的全部項目。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進行型式檢驗:
a)前后兩次交收檢驗結果差異較大;
b)因人為或自然因素使生產(chǎn)環(huán)境發(fā)生較大變化;
c)國家質量監(jiān)督機構或主管部門提出型式檢驗要求。
7.5判定規(guī)則
7.5.1型式檢驗時質量指標和理化指標若有一項不合格,允許加倍抽樣進行復檢。若仍有一項不合格,
則判定該批產(chǎn)品為不合格。
7.5.2衛(wèi)生指標若有一項不合格,則判定為不合格。
8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8.1標志
8.1.1產(chǎn)品內包裝上應標有以下標志:
a)產(chǎn)品標志;
b)產(chǎn)品名稱;
c)執(zhí)行標準號;
d)質量等級;
e)生產(chǎn)日期;
f)凈含量;
g)保質期;
h)企業(yè)名稱、地址。
8.1.2產(chǎn)品外包裝上應標有以下標志:
a)收貨單位;
b)發(fā)貨單位;
c)小心輕放標志;
d)防雨淋防潮標志;
e)防曬標志;
f)防止重壓標志。
8.2包裝
8.2.1保鮮菇包裝采用聚丙烯樹脂或聚乙烯樹脂成型箱,接口處用4cm寬的膠帶封口。干香菇內包
裝用聚丙烯或聚乙烯成型袋包裝。包裝箱、袋衛(wèi)生指標應符合GB/T9687的規(guī)定。
8.2.2干菇外包裝采用強度18.9MPa以上的紙材制作紙箱,紙箱上部和底部用大于4cm寬的膠帶封
口。外包裝尺寸按GB/T4892的規(guī)定。
8.2.3包裝袋內應附產(chǎn)品合格證,內包裝中小包裝袋應有凈重、營養(yǎng)成分表和使用方法說明書及防
潮劑。
8.2.4需方對包裝有特殊要求時,按供需雙方商定或合同中規(guī)定進行包裝。
8.3運輸
8
DB41/T824—2013
8.3.1不得與有毒品混裝,不得用被有毒或其他有害物質污染的運輸工具運載。
8.3.2鮮香菇用1℃~4℃溫度可調的冷藏車運輸。已進入冷庫貯存的干香菇,在氣溫高于15℃時
應用1℃~4℃可調冷藏車運輸。
8.3.3干菇運輸時應有遮蓬,防止雨淋,避免擠壓。
8.4貯存
8.4.1鮮香菇應貯存在1℃~4℃溫度的冷庫內。
8.4.2香菇干品,不得直接裸露空間,應分級裝入聚乙烯袋內嚴格密封后貯存。
8.4.3三個月以內中短期保存的干香菇應避光、常溫、陰涼干燥、防蟲蛀、防鼠咬、并有防潮設備
處貯存。
8.4.4三個月以上長期貯存的干香菇除按本標準8.4.2規(guī)定外,貯存溫度在1℃~20℃,箱體之間
留有一定的空隙。
8.4.5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物品混放。
9
DB41/T824—2013
附錄A
(規(guī)范性附錄)
西峽香菇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范圍圖
西峽香菇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范圍見圖A.1.
圖A.1西峽香菇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范圍圖
10
DB41/T824—2013
附錄B
(規(guī)范性附錄)
西峽香菇菌袋制作技術規(guī)范
B.1生產(chǎn)季節(jié)
見表B.1。
表B.1
木材砍伐期接種期培養(yǎng)期出菇期
立冬~驚蟄2月至3月2月至9月10月至翌年4月
B.2原料配方
木屑80%~83%,麥麩15%~18%,石膏1%,含水率55%左右,pH值自然。
B.3菌棒生產(chǎn)工藝流程
備料→稱重→干拌→濕拌→裝袋→扎口→檢驗→滅菌→冷卻→接種→菌絲培養(yǎng)。
B.4配料操作程序
B.4.1稱重
按計劃生產(chǎn)數(shù)量和配方中各原料的比例稱其準確數(shù)量。
B.4.2干拌
把稱重后的各種原料,在未加水前混合攪拌2~3次,充分拌勻。
B.4.3濕拌
攪拌均勻后加水拌勻至含水率55%左右。
B.5裝袋
B.5.1設備
裝袋機
B.5.2塑料袋規(guī)格
低壓高密度聚乙稀長度和寬度為580mm×180mm,塑料袋厚度0.05mm~0.06mm。
11
DB41/T824—2013
B.5.3料袋
580mm×180mm的料袋每袋內裝含水量13%的培養(yǎng)料1.3kg~1.5kg,每袋濕重3.0kg~3.3kg左右。
B.5.4檢驗
用清水浸袋查找破洞擦干后,并用膠帶粘貼破洞。
B.6滅菌
B.6.1常壓滅菌
爐內料溫整體達到100℃后,保持10h~12h。
B.6.2高壓滅菌
0.14MPa壓力,126℃保持2h。
B.7冷卻
在空間消毒后的專門冷卻室冷卻至28℃以下。
B.8接種
B.8.1接種箱或接種室接種工藝流程
接種箱(室)用前檢查→消毒→裝箱→消毒(氣霧消毒30min)→接種〔每箱(室)同一品種〕→
培養(yǎng)。
B.8.2接種封口方式
采用單面接種,每袋接種4穴~5穴??刹捎媒臃N后立即套袋扎口的封口方式,禁止用石蠟封口。
B.9培養(yǎng)管理
B.9.1培養(yǎng)場所
B.9.1.1培養(yǎng)室應具備以下條件:
——培養(yǎng)室干凈、干燥、通風、避光;
——培養(yǎng)室用石灰水對墻壁地面消毒,并用氣霧消毒劑進行空間消毒;
——25℃左右氣溫條件,每一千袋應擁有25m2以上的培養(yǎng)面積;
——備有輔助降溫設備或降溫措施。
B.9.1.2越夏場地應具備以下條件:
——場地通風向陽,地勢高燥,水源較近,交通方便,周圍100m以內無廁所、畜禽圈舍、農作物、
果園或其它污染源。上風向20km沒有工業(yè)污染源,并相對集中連片;
——水質符合GB5749要求;
12
DB41/T824—2013
——空氣質量符合GB3095要求;
——場地環(huán)境符合GB/T18407.1要求。
B.9.2棚架規(guī)格
B.9.2.1外棚規(guī)格
外棚棚高3.5m~4.5m,每座外蔭棚四周距內架2m,四周圍欄能通風,遮光。外棚頂和四周用三層
遮陰網(wǎng)隔熱、避光70%以上,外棚頂與內架頂間距0.8m~1.5m。提倡2~6架內菇棚共用一架外蔭棚。
連片構筑內菇棚時,共用一個外蔭棚的內菇架不多于25架。每架外菇棚間距不得少于2m。
9m~12m
3.5m1.8m
1.2m~1.5m
2m30cm
15cm
B.9.2.2內架規(guī)格
內架高1.8m,中間走道寬90cm,兩邊層架寬各90cm,層間距30cm,共5層,底層距地面15cm,見圖
B.1和圖B.2。
圖A.2菇棚結構橫切面示意圖
2m
3.5m
2m1.8m
90cm90cm
90cm
15cm
圖A.3菇棚結構縱切面示意圖
13
DB41/T824—2013
B.10培養(yǎng)條件
控制溫度23℃~25℃,適時、適量通風,避光培養(yǎng),空氣相對濕度70%以下。
B.11菌袋的檢查與處理
B.11.1檢查
接種培養(yǎng)7天左右,進行第一次檢查,第15天進行第二次檢查,第25天進行第三次檢查。
B.11.2處理
污染袋挑出后隨時滅菌后處理,未成活無污染的可重新接種。
B.12刺孔通氣與翻堆
B.12.1第一次刺孔
當菌絲長滿菌袋50%~60%,可進行第一次刺孔。一般每袋刺孔25個左右,孔深1cm~1.5cm。氣
溫25℃以下時,堆形為井字形,堆層為4層以下。
B.12.2第二次刺孔
當菌絲長滿菌袋,可進行第二次刺孔,可用6cm的鐵釘,深刺2.5cm~3cm??讛?shù)60~80個。這次刺
孔后升溫較快,要嚴防超溫(28℃以上),應加大堆間距離(堆距30cm~40cm),減少層數(shù),一般堆3
層~4層,堆形為三角形。這時瘤狀物較多,但瘤狀物上不能刺孔,氣溫28℃以上時不能刺孔。
B.13菌袋越夏管理
B.13.1越夏管理期限
進棚后150天左右(5月~9月)。
B.13.2菌袋排放
菌袋單層平放,兩袋間距3cm~4cm。
B.13.3轉色
遮蔭度70%左右,避直射光,溫度28℃以下,濕度75%~80%,通風良好。
B.13.4黃水處理
溫度超過30℃,菌袋轉色中吐黃水過多時,可通過刺孔使黃水排出。通常自然排出。
B.13.5高溫期管理
氣溫30℃以上時,加大遮蔭度,避免棚頂和四周有直射光。長期干燥時,可在地面潑水降溫并增加
濕度,防止菌袋水分蒸發(fā)過多。
主要靠自然養(yǎng)菌,一般不應隨意翻動,如有污染袋,及早取出進行滅菌處理。
14
DB41/T824—2013
附錄C
(規(guī)范性附錄)
出菇管理技術規(guī)范
C.1栽培場地要求
C.1.1基本條件
通風向陽,干燥干凈,水源較近,交通方便,菇棚相對集中連片。四周100m以內無任何污染源。
上風向20km沒有污染源。
C.1.2棚架規(guī)格
按附錄B中B.9.2的規(guī)定。
C.1.3水質要求
按GB5749要求。
C.1.4空氣質量
按GB3095要求。
C.1.5環(huán)境要求
按GB/T18407.1要求。
C.2設備與工具
儲水裝置,注水器,塑料薄膜,割袋刀,干濕溫度計,噴霧器,專用手套,工作服,工作帽和專用
裝菇的容器。
C.3出菇模式
室外、高棚、層架、不脫袋、割口現(xiàn)蕾出菇。
C.4出菇管理
C.4.1操作人員要求
出菇管理人員應經(jīng)過專業(yè)技術培訓,熟知操作規(guī)程,并能按標準要求操作。工作人員工作時,自身
應干凈衛(wèi)生,工作期間應穿工作服和衣帽、手套。
C.4.2菌袋成熟度
C.4.2.1菌齡
15
DB41/T824—2013
按菌種特性要求。
C.4.2.2色澤
菌袋70%~80%表面為茶褐色,有光澤,袋內培養(yǎng)料米黃色。
C.4.2.3氣味
袋內培養(yǎng)料有香菇的特有氣味。
C.4.2.4手感
手捏菌袋具有彈性感。
C.4.2.5菌袋失重率
菌袋失重率為初始濕料袋重的20%~25%。
C.4.3出菇條件
以當?shù)貧鉁胤€(wěn)定在20℃以下時,進行催蕾出菇。
C.4.4出菇管理程序
菇棚蓋塑料薄膜→溫差刺激→現(xiàn)蕾割袋→通風、控溫、控濕、控光→采收→養(yǎng)菌→補水→溫差刺激
→保溫保濕→割袋選蕾→采收→重復管理
C.4.5出菇管理
C.4.5.1溫度
催蕾晝夜溫差10℃以上,子實體生長,溫度14℃~18℃。
C.4.5.2濕度
催蕾期和幼蕾生長期相對空氣濕度在85%~90%,培育花菇相對空氣濕度65%以下。
C.4.5.3空氣
保持通風,空氣新鮮。
C.4.5.4光線
根據(jù)溫度變化,適時高速遮蔭度。
C.5病蟲害防治
C.5.1環(huán)境消毒
出菇架內經(jīng)常打掃,保持干凈通風。用生石灰噴灑地面,預防病蟲害。
C.5.2菌袋處理
蟲害以預防為主,主要靠人工清除,嚴禁在場內使用任何農藥。
16
DB41/T824—2013
C.5.3雜菌防治
發(fā)現(xiàn)病害和污染袋,立即揀出,進行高溫滅菌或深埋處理。
C.6采收
C.6.1采收人員
采菇人員應要符合食品工作人員健康標準,保持個人衛(wèi)生良好,工作前要洗手,采菇時穿著衣帽和
佩戴專用手套。
C.6.2采菇規(guī)格
按產(chǎn)品質量要求或客商要求的標準采收。
C.6.3盛具要求
聚乙稀專用塑料筐。
C.6.4采收要求
采菇時輕摘,輕放,菇體不許混入泥土、金屬、木屑、頭發(fā)和其它任何雜物,保證菇體干凈衛(wèi)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DB41/T824—2013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根據(jù)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規(guī)定》和GB/T17924-2008《地
理標志產(chǎn)品標準通用要求》制定。
本標準由河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西峽縣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西峽縣食用菌生產(chǎn)辦公室、西峽縣食用菌科研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郭花枝、王文成、袁超峰、魏華錚、曹志娜、劉香粉、喬思偉。
本標準參加起草人:閆紅苗、白冰、孫文志、陳忠澤。
I
DB41/T824—2013
地理標志產(chǎn)品西峽香菇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西峽香菇的術語和定義、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范圍、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標志、
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普通整流管芯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帶棚架松式絡筒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室內型電子顯示屏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噸包裝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丁維鈣粉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三氯乙基磷酸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香水木大雙龍船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鋁條插角件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線性增壓內壓力試驗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環(huán)氧樹脂地坪面層涂料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4-2025學年深圳市南山區(qū)六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國免疫細胞存儲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競爭形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工貿行業(yè)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建設實施指南
- 機械基礎(少學時)(第三版) 課件全套 第0-15章 緒論、帶傳動-氣壓傳動
- T-CACM 1560.6-2023 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服務(非醫(yī)療)技術操作規(guī)范穴位貼敷
- 07J912-1變配電所建筑構造
- 鋰離子電池串并聯(lián)成組優(yōu)化研究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1-4單元教材分析
- JTS-215-2018碼頭結構施工規(guī)范
- 大酒店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文件
- 財務實習生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