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綜合復習課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39/wKhkGWcM6QGAcSewAANL0L1zR4s471.jpg)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綜合復習課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39/wKhkGWcM6QGAcSewAANL0L1zR4s4712.jpg)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綜合復習課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39/wKhkGWcM6QGAcSewAANL0L1zR4s4713.jpg)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綜合復習課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39/wKhkGWcM6QGAcSewAANL0L1zR4s4714.jpg)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綜合復習課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39/wKhkGWcM6QGAcSewAANL0L1zR4s47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綜合復習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綜合復習課》教學設計
主題第五單元綜合復習
課型新授課□章/單元復習課專題復習課□習題/試卷講評課□學科實踐活動課□其他□
【學習目標】1.結合課文內容,復習作者留心觀察的方法。2.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自己寫觀察所得的基本思路。3.能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方法,并用于下一階段的學習。
【評價任務】1.在復習課文內容的過程中,能說出留心觀察的方法。2.在學習的過程中,能逐步建構自己寫觀察所得的基本思路。3.收集整理自己觀察的問題,進行調整后實踐運用到自己的觀察中。
【學習內容】本課時是對第五單元學習的一個總結復習,本課時需要鞏固單元語文要素“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教學中借助課文《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和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梳理留心觀察的方法,再結合課前小練筆《雨后》,進一步強化留心觀察的方法和過程,引導學生不斷診斷自己在觀察中的問題,做及時調整,為今后的觀察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在課文《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和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的學習,梳理細致觀察的方法,形成了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和在生活中要多角度地細心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的意識。但是認知以后還需要強化實踐以及在生活中遷移運用。
【學習過程】
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評價要點
環(huán)節(jié)一:復習課文,回顧方法。(指向目標1)
生回顧“留心觀察”就是調動多種感官進行的細致的、持續(xù)的觀察。默讀課文,回顧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搭船的鳥》和《金色草地》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4小組合作。5.展示交流。(1)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細致的觀察。(2)學會進行持續(xù)的觀察,關注變化。(3)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4)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可調動多感官。____________同學們,通過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都知道,本單元是習作單元,單元要素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那什么是“留心觀察”呢?通過《搭船的鳥》和《金色草地》的學習,你們還記得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嗎?請快速默讀兩篇課文。引導學生梳理兩位作者留心觀察的方法。(1)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細致的觀察。如《搭船的鳥》,作者抓住翠鳥彩色的羽毛和捕魚時的情景來寫,體現了作者觀察的細致。(2)學會進行持續(xù)的觀察,關注變化。如《金色的草地》,作者在草地上仔細觀察,發(fā)現蒲公英的花早上和傍晚會合攏,中午的時候會張開,因此草地在早、中、晚會有不同的色彩。(3)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如《金色的草地》,作者寫了早上、中午和傍晚三個時間草地的顏色,弄清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4)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如《搭船的鳥》,“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作者從視覺角度來觀察翠鳥,很直觀。除此之外,還可以調動多種感官,如聽覺、觸覺、嗅覺等。4.小結:通過同學們的回顧梳理,我們再次體會到到每位作者是如何留心觀察的,你學會了嗎?1.能回顧課文內容,梳理留心觀察的方法。2.在小組合作中,精煉語言,勇于表達。
活動意圖說明:借助課文再次回顧內容,復習留心觀察的方法,小組合作實踐方法,形成能力。
環(huán)節(jié)二:對比閱讀,訓練要素(指向目標2)
生默讀兩則短文,完成練習。_________2.生用“”畫出片段(一)中描寫翠鳥外形的句子。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3.作者仔細觀察,在第3自然段用“鉆"撲”“跳"等動詞具體描寫了鸕鶿捕魚的過程;“抓”“擠"甩”等動詞則再現了漁人從鸕鶿的喉囊擠魚的過程,具有很強的畫面感。4.鸕鶿捕魚和漁人從鸕鶿的喉囊擠魚是最能體現作者觀察細致的部分。5.(1)都觀察了鳥的羽毛顏色(2)都用恰當的動詞描寫了鳥捕魚的過程(3)都觀察了鳥捕魚的環(huán)境,并對周圍景物進行了描寫。出示兩則閱讀短文(一)搭船的鳥天下著雨,雨點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響。船夫披著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搖著櫓。后來雨停了。我看見一只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么美麗啊!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它什么時候飛來的呢它靜悄悄地停在船頭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難道它要和我們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嗎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二)鸕鶿(節(jié)選)鄭振鐸十來只灰黑色的鸕鶿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漁人忽然站起來,拿竹篙向船舷一抹,鸕鶿就都撲著翅膀鉆進水里去了。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靜,蕩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紋,無數浪花在夕陽的柔光中跳躍。不多一會兒,就有鸕鶿鉆出水面,撲著翅膀跳上漁船,喉囊鼓鼓的。漁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進喉囊的魚擠了出來,又把它甩進水里。鸕鶿不斷地跳上漁船,漁人都要忙不過來了。岸上炊煙四起,裊裊地升上天空。漁人不再趕鸕鶿下水了,讓它們停在船舷上。他從艙里揀些小魚,一條條拋給鸕鶿吃。鸕鶿張開長長的嘴巴,接住拋來的魚,一口吞了下去。鸕鶿吃飽了,又像士兵似的,整齊地站在船舷上……1.找出片段(一)中描寫翠鳥外形的句子。(1)作者觀察時為突出了翠鳥外形的美麗的特點,分別抓住了哪幾方面的來寫的?2.片段(二)第3自然段中,作者用哪幾個動詞具體描寫了鸕鶿捕魚過程?哪幾個動詞則再現了漁人從鸕鶿的喉囊擠魚的過程,具有很強的畫面感。3.片段(二)中,最能體現作者觀察細致的部分是哪里了?4.這兩個片段在觀察方面有哪些相同之處5.小結:這兩則閱讀都是關于動物的,兩位作者在留心觀察這兩種動物時,都主要是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描寫。我們在寫小動物的觀察所得時,就可以嘗試這種方法。____________1.在閱讀中能快速提煉信息。在閱讀中,能理解細致觀察,并遷移運用。3.學會對比閱讀,比較異同。
活動意圖說明:借助同類閱讀訓練,在對比中進一步落實本單元語文要素,并逐步建立同類習作基本思路。
環(huán)節(jié)三:遷移運用,形成能力(目標2、3)
1.準備好留心觀察下雨后的情景片段描寫。2.抽生讀片段,其他學生認真聽并點評:3.生匯報從圖片上觀察的內容。4.拿出自己的作業(yè)《雨后》,根據要求修改。5.同桌互改互評。1.上次老師布置了一個觀察作業(yè),讓同學們留心觀察下雨后的情景,并把觀察的所得寫下來,我?guī)砹宋覀儼嗌弦晃煌瑢W的作業(yè),請你從留心和細致觀察方面點評一下這位同學對雨后的描寫。(出示學生學習兩篇課文后完成的課后練筆《雨后》:一場大雨過后,到處是水,一切都像是洗了個澡,大地煥然一新。)2.老師要請一位聲音洪亮的同學來讀一讀。3.對,大地煥然一新,但就這一句話,似乎還不能給我們具體的感受,我們是不是還可以觀察得更細致一些,比如:(出圖)你們說說看,你都觀察到了什么?他們的特點是什么?有什么變化?你會按什么順序來觀察?能不能借助表格幫他修改。事物特點\變化多角度按什么順序事物1事物2事物3事物4
4.現在請拿出自己的作業(yè)《雨后》,看看你是不是抓住了雨后事物的特點,注意到變化,按一定順序,多角度進行細致觀察雨后的景象的?請你從這以上四個方面稍做修改。5.請同桌按要求互改互評。把學生的作業(yè)投屏。指導學生把觀察寫得更具體細致了??偨Y:你們看,只要我們留心周圍的事物,抓住特點或變化,調動多感官我們就會有新的發(fā)現,這樣細致的觀察可以讓我們對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1.能遷移運用,發(fā)現同學觀察不細致的問題所在。___2.能和同學交流互評,找到自己觀察的問題。
活動意圖說明:激發(fā)學生表達的興趣,引導學生實踐運用學到的方法,進一步感受多角度地細心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以及怎樣做到細致觀察。
【板書設計】___觀察_________抓住事物的特點持續(xù)的觀察,關注變化____________按照一定的順序不同角度,可調動多感官
【教后反思】
【作業(yè)設計】
釋迦,最甜的果子
崔岱遠
幾年前,大概是初冬吧,我隨一個文化訪問團到臺灣省采風。車經臺東鄉(xiāng)間,天色將近黃昏,忽見路旁幾個頭戴斗笠的農婦肩挑扁擔小步慢跑,身子隨著顫巍巍的大竹筐輕輕搖曳,很有些節(jié)奏感。
正想請教導游筐里那些長滿疙瘩的綠球是什么,就見他眼睛一亮,從座位上欠起身子指著那大竹筐興奮地叫起來:“那就是釋迦,臺灣最好吃的水果。你們一定要嘗嘗,大陸買不到的。停車!停車!"
“釋迦釋迦牟尼的‘釋迦’怎成了水果”帶著好奇,大家每人如獲至寶地捧回了一顆柿子大小松塔般的綠果子,端詳著它別致的模樣。淡綠的果皮一瓣瓣整齊盤繞,紋路像鱗甲般凸凹有序,又真像是寺廟里佛頭上的螺髻?!翱瓷先ハ癫幌駨R里的佛頭所以叫它‘釋迦’,也有人干脆就叫它‘佛頭’。"導游適時介紹著,同時饒有興致地演示著吃法。
我學著他的樣子輕輕掰開,綿軟的果實里露出瓣瓣乳白的果肉,迫不及待啃上一口。頓時,從味蕾到咽喉像被一種從未感知過的甘美轟炸了似的,濃甜綿蜜中隱匿著微酸的香氣。它嚼起來猶如牛奶般醇厚滑潤卻又不失筋道,那迷人的滋味讓人感覺充盈而滿足。果肉化在嘴里,只剩下一顆烏黑晶亮的小核。從此記住了“釋迦”的名字——我所吃過的最香甜的果子。
【注釋】螺髻:古代婦女發(fā)式,形似螺殼的發(fā)髻。
1.短文第3、4自然段主要從_和_____兩方面描寫了釋迦果。
2.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釋迦果"的產地是臺灣省。()
(2)“釋迦果”也叫“佛頭”,因為它的樣子像佛頭上的螺髻。()
(3)作者從大小、形狀、紋路等方面寫了釋迦果的外形。()
3.(1)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輸液輸血類產品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3單元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第7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束學案新人教版選修3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課時分層作業(yè)七化學能與熱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6 presenting ideas 教案-2024-2025學年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下冊標簽標題
- 18 古詩三首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 第3章生態(tài)系統及其穩(wěn)定性單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
- 第2課 抗美援朝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八年級歷史下冊新課標同步教學教學設計與教學設計(人教部編版)
- 8 上課了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統編版
-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小結 構建知識體系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
- 第13課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八年級歷史下冊同步教學設計(統編版)
- 新版《醫(y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guī)范》(2024)培訓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卷(含答案)
- 2025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全國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與對策
- 最新短視頻運營績效考核表KPI(優(yōu)選.)
- 設備基礎隔振設計探討
- 千字文全文帶拼音——完美打印版
- JTT 1344-2020純電動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guī)范_(高清-最新)
- 蘭州大學接受進修人員申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