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2山東省2024屆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模擬預測歷史試題滿分100分??荚嚂r間90分鐘。2024.6.1一、選擇題(共45分)1.考古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后期,已從普通聚落中分離出一種新型的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區(qū)域內宗教文化乃至政治與經濟的中心,其中許多興建有城墻。中心聚落的出現(xiàn)體現(xiàn)出()A.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B.社會階層分化C.早期國家初具雛形 D.建筑技術發(fā)展〖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世界)。據材料“已從普通聚落中分離出一種新型的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區(qū)域內宗教文化乃至政治與經濟的中心,其中許多興建有城墻”可知,在新石器時代后期出現(xiàn)了中心聚落,出現(xiàn)了宗教文化,政治中心,還有城墻,這都體現(xiàn)社會階層分化的特征,B項正確;材料只涉及新石器時代后期的文明發(fā)展,沒有涉及是中華文明還是世界文明,也沒有體現(xiàn)多元特點,排除A項;早期國家初具雛形是指由氏族部落向國家(成熟國家)演化過程中的中國政治組織形態(tài),具有氏族和國家的雙重特征,最早是指五帝時代,排除C項。材料只涉及建設有城墻,但沒有涉及具體的建筑技術,不能體現(xiàn)建筑技術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B項。2.如表是關于漢武帝治國思想的相關史料。據此可知,漢武帝()史料出處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董仲舒《天人三策》(漢武帝)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司馬遷《史記·龜策列傳漢之得人,于茲為盛。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文章則司馬遷、相如,滑稽則東方朔、枚皋……歷數(shù)則唐都、洛下閎,協(xié)律則李延年,運籌則桑弘羊。班固《漢書》A.承襲秦制,有所損益 B.尊崇儒家,兼用百家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不拘一格,任人唯賢〖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武帝時期(中國)。據題干“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董仲舒《天人三策》),這表明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確立了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但同時,司馬遷《史記》中的記載“(漢武帝)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币约鞍喙獭稘h書》中列舉的各類人才,包括儒生、文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等,顯示漢武帝在尊崇儒術的同時,并未完全排斥其他學派和才能之人,而是兼容并蓄,廣納賢才,B項正確;“承襲秦制,有所損益”在材料中沒有直接體現(xiàn),排除A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未能全面反映漢武帝用人政策的包容性,排除C項;漢武帝治國思想的核心—儒學的獨尊地位,排除D項。故選B項。3.中國古代釀酒以谷物發(fā)酵的黃酒為主,黍、粟、秫等谷物在釀酒原料中占主要地位,直到宋代以后,稻米和小麥成為釀酒最重要的原料品種。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當時()A.稻麥復種制的推廣 B.釀酒技術的提升 C.農作物品種的增加 D.經濟重心的南移〖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宋代以后,稻米和小麥成為釀酒最重要的原料品種”可知,宋朝時,稻麥復種制的推廣,稻米和小麥的產量增加,因此成為了釀酒最重要的原料品種,A項正確;釀酒技術的提升與材料中變化無關,排除B項;此時農作物品種沒有大量增加,排除C項;D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材料強調的是釀酒原料的變化,排除D項。故選A項。4.官箴書是由士人編撰為官準則格言,明清時期盛行的官箴書著重談的是如何跟與上下級打交道、如何處理各類訴訟等具體的政務處理要求,而以往所重視的道德勸誡色彩則被淡化。這反映了()A.主流價值觀受到沖擊 B.官員行政拘泥規(guī)則C.國家治理理性化傾向 D.法律制度漸趨完善〖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清時期(中國)。根據材料“明清時期盛行的官箴書著重談的是如何跟與上下級打交道、如何處理各類訴訟等具體的政務處理要求,而以往所重視的道德勸誡色彩則被淡化?!辈⒔Y合所學可知,明清時期官員治理國家強化務實性,更加理性,淡化道德教化,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明清時期官員治理國家淡化道德教化,并不能體現(xiàn)主流價值觀受到沖擊,排除A項;“官員行政拘泥規(guī)則”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官箴書是由士人編撰的為官準則格言,并非法律制度,排除D項。故選C項。5.1892年,張之洞指出化學、礦務各學堂“即系為采鐵、煉鐵、煉鋼、開煤本廠所用而設,以備分司各事,與此次遣工出洋學習煉鐵,均俟習成以后,即可少用洋匠,藉可稍節(jié)經費,亦免造不如式,動需改作,耗棄工料”。這一主張著眼于()A.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突破 B.推動中國社會轉型C.洋務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D.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張之洞認為學習西方科技,可以減少洋工的使用,節(jié)省經費,避免洋工制造不合格產品,利于洋務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也是材料所述張之洞主張的著眼點,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傳統(tǒng)教育模式突破的相關史實,材料所述舉措也不能突破我國傳統(tǒng)教育模式,排除A項;材料所述張之洞主張著眼點在于促進洋務運動的長遠發(fā)展,而不是為了中國社會轉型,并且張之洞作為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其主要目的是維護清朝統(tǒng)治,排除B項;學習西方技術是方式,不是張之洞的根本目的,排除D項。故選C項。6.如表為辛亥革命時期改良派和革命派對華僑的期許。這表明()派別對華僑的期許改良派能履行君憲國民之責,改良政治,應主動承擔國民之責,對政府“匡之直之,輔之翼之,改良之,監(jiān)督之,糾察之”革命派應支持革命,建國民政府,做共和國民。澄清“國”“君”“民”的關系,履行國民責任,當“聯(lián)合大群,團集大力”A.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彰顯 B.革命思潮獲得廣泛支持C.西學東漸的影響日益深入 D.華僑民族民主意識覺醒〖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1年后的中國。依據材料可知:不論是改良派還是革命派,都強調華僑應承擔國民責任,改良社會或建立新政府,以挽救國家,說明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得到彰顯,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革命思潮獲得廣泛支持,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對西方思想學習的深入發(fā)展,未體現(xiàn)演變過程,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是改良派和革命派對華僑的期許,未涉及華僑的態(tài)度,排除D項。故選A項。7.圖為創(chuàng)作于1944年的木刻版畫《擁護咱們老百姓自己的軍隊》(局部)。該圖反映了當時()A.統(tǒng)一戰(zhàn)線得到鞏固 B.民眾生活富足穩(wěn)定C.軍民團結堅定抗戰(zhàn)信心 D.婦女階層社會地位提高〖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4年的中國。依據材料可知:版畫反映的是1944年擁護咱們老百姓自己的軍隊,涉及到的場景是農村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可知這是敵后抗戰(zhàn),反映的是軍民團結堅定抗戰(zhàn)信心,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到國民政府或其他階層,不能反映出統(tǒng)一戰(zhàn)線得到鞏固,排除A項;中國此時正處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民眾生活富足穩(wěn)定,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只是涉及到了農村的生活場景,不能說明婦女階層社會地位提高,排除D項。故選C項。8.圖為1950-1952年間,上海市人民政府實行的部分措施。下列措施旨在()◆制定《上海市辦理嬰幼保育機構暫行最低標準》?!魟?chuàng)辦工廠托兒所166所,收托兒童4654人。◆舉辦保育人員訓練班和在職營養(yǎng)員輪訓班。A.促進國民經濟恢復 B.鼓勵女性投身工業(yè)化建設C.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D.增強人民對新政權的認同〖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0到1952年(中國)。材料表明上海市人民政府頒布了一些措施,其中有制定《上海市辦理嬰幼保育機構暫行最低標準》,創(chuàng)辦工廠托兒所166所,收托兒童4654人等措施,這些措施都照顧了不同身份人員的利益,提升了人民對新政權的認同,D項正確;材料中的制定《上海市辦理嬰幼保育機構暫行最低標準》與國民經濟的恢復無關,排除A項;材料中的措施沒有重點突出對女性的鼓勵,排除B項;當時的社會保障制度只能說剛剛起步,排除C項。故選D項。9.圖為1978-2016年北京市勞動者報酬占CDP比重(單位:%)變化情況。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提出C.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78-2016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1978-2016年北京市勞動者報酬占GDP比重呈上升趨勢,說明經濟不斷發(fā)展,其主要原因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1978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改革開放的偉大策略,C項正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圖片反映的表象而非主要原因,排除A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提出于1982年,而1978年開始經濟形勢就逐漸向好,時間不符,排除B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于21世紀初,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0.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后,意圖推行波斯的跪拜禮。有人認為,“用過分的禮拜把一個凡人捧上天,這就等于用做人的方法去敬神,從而把神貶為凡人,使神受到不應有的污辱”,這一觀點得到大部分希臘人支持。這反映了()A.帝國統(tǒng)治方式的分歧 B.文化交融中存在沖突C.人神之間關系的演變 D.文明交流途徑多樣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亞歷山大帝國時期。根據材料可知是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后意圖推行波斯的跪拜禮,而一部分希臘人認為應該敬神,因此本質上反映了在文化交融中存在沖突,B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信仰的分歧,和統(tǒng)治方式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反映人神關系,排除C項;材料中得出的文化交流方式只有戰(zhàn)爭一種,排除D項;故選B項。11.157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頒布法令,規(guī)定同一船隊中的船只和人員,必須結伴航行、互相保護、集體合作,不能擅自離開,直至抵達目的地。該法令()A.豐富了近代國際法的內容 B.踐行了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C.加劇了國家間的利益紛爭 D.反映了國家主權意識的增強〖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在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英國等海洋強國為了保護自身的海上貿易利益和船只安全,開始制定相關法令來規(guī)范船隊的行為,伊麗莎白一世頒布的這項法令要求船只集體航行并互相保護,體現(xiàn)了國家對于海上力量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對于國家主權范圍內海域安全的維護意識,反映了國家主權意識的增強,D項正確;伊麗莎白一世頒布的法令屬于國內法,排除A項;英國的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是在工業(yè)革命后指定的,1576年還未開始工業(yè)革命,排除B項;該法令體現(xiàn)了國家對于海上力量的管理和控制,不會加劇國家間的利益紛爭,排除C項。故選D項。12.圖為19世紀某思想家的主張。這些主張()◆一切人都要勞動。◆一切通過實業(yè),一切為了實業(yè)。◆消滅家庭出身所帶來的特權。◆精神權力由學者學握;世俗權力由私有者掌握;把選舉適當人選充當人類的偉大領袖的權力交給全體人民;把尊重作為付給統(tǒng)治者的工資。A.肯定了“理性至上”的原則 B.體現(xiàn)了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追求C.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 D.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持續(xù)發(fā)展〖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西方。由材料中“一切人都要勞動”及“一切通過實業(yè),一切為了實業(yè)”等信息可知,該思想家提倡實業(yè)制度,主張人人勞動,結合所學可知,該思想家為圣西門,這些主張體現(xiàn)了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追求,B項正確;肯定“理性至上”的原則是啟蒙思想家的主張,而圣西門并不是啟蒙思想家,排除A項;該主張是空想社會主義者的主張,排除C項;推動國際工人運動持續(xù)發(fā)展是第一國際,排除D項。故選B項。13.如表為1776-1926年英美德三國重大發(fā)明占世界比重(單位:%)變化表。這可以用于說明()國家1776—1825年1826—1875年1876—1926年英國43.622.614.0美國11.724043.7德國(德意志)9.821.217.5A.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fā)展不平衡 B.英德兩國對美國依賴程度的加深C.歐美各國間工業(yè)發(fā)展差距日益縮小 D.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76-1926年(英國、美國、德國)。根據材料“1776-1926年英美德三國重大發(fā)明占世界比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中后期至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世界工廠,重大發(fā)明占世界比重最大;19世紀中后期至20世紀初,美、德兩國先后完成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重大發(fā)明占世界比重上升,英國的比重下降,說明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fā)展不平衡,A項正確;材料無法看出英德兩國對美國依賴程度,排除B項;C項與材料內容不符,歐美各國間工業(yè)發(fā)展差距依然存在,沒有縮小,排除C項;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是在二戰(zhàn)后,排除D項。故選A項。14.圖為二戰(zhàn)初期的美國漫畫。漫畫中一位婦女坐在沙發(fā)上,在給孩子們講“故事”:……那條阿道夫惡狼把小孩吞進肚子里,然后吐出骨頭……不過,孩子們不用售怕,那些都是外國小孩。該漫畫意在()A.揭示綏靖政策的危害 B.表達對孤立主義政策的不滿C.展示美國國力的強大 D.譴責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擴張〖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zhàn)初期的世界。據材料“阿道夫惡狼把小孩吞進肚子里,然后吐出骨頭”并結合所學“阿道夫·希特勒”可得出,該漫畫中的婦女在給孩子們講述阿道夫惡狼如何傷害小孩的故事,顯然是對德國法西斯的侵略行為進行了象征性的描繪,但同時婦女又強調那些都是外國小孩,說明了美國在二戰(zhàn)初期依然堅持孤立主義政策,對于歐洲大陸的戰(zhàn)爭并不予以關注,B項則合格你卻;結合所學“二戰(zhàn)初期美國也奉行綏靖政策”且據材料“孩子們不用售怕,那些都是外國小孩”,可知,該漫畫沒有揭示綏靖政策的危害,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美國強大的信息,排除C項;從婦女的講述內容來看,沒有譴責的意思,排除D項。故選B項。15.有學者認為,對非西方的民族國家來說,文化尋根可視為對全球化的逆向反應,用社會學家羅蘭·羅伯森的術語,又可稱為“全球地方化”的具體表現(xiàn)。這個詞由“全球化”與“地方化”兩個詞組合而成,濃縮了相輔相成的兩種傾向之間的張力,具有辯證的說服力,可以避免單向思維的偏執(zhí)和盲視。據此判斷,該學者主張()A.抵制全球化以保護民族文化的傳統(tǒng)B.逆全球化的出現(xiàn)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C.當代文化發(fā)展要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弘揚本土文化D.全盤接受西方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等基本價值取向〖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xiàn)代(世界)。根據材料“文化尋根可視為對全球化的逆向反應”“這個詞由‘全球化’與‘地方化’兩個詞組合而成,濃縮了相輔相成的兩種傾向之間的張力,具有辯證的說服力,可以避免單向思維的偏執(zhí)和盲視?!笨芍搶W者主張在積極支持全球化的同時,也要注意地方化,即保護本土文化或本民族文化,保持地區(qū)特色,C項正確;材料中該學者是支持全球化的,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逆全球化,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弘揚本土文化,并非全盤接收西方文化,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摘編自王利利《唐代官吏休假研究》(1)根據材料,概括唐代官吏休假制度的特點。(2)分析唐代官吏休假制度的影響?!即鸢浮剑?)特點:唐代官吏假期種類多,累計時間長;重視節(jié)令農時,節(jié)氣性假日多;受到倫理觀念的影響,民俗節(jié)日是假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儒家禮法制度的影響,尊崇皇權、尊師重孝色彩明顯;假期規(guī)定制度化、較為人性化;繼承了前代假期設置并有所創(chuàng)新。(2)影響:強化了農業(yè)立國的思想,推動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重視尊祖重孝、提倡禮治等儒家觀念,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規(guī)范調整了作息時間,保證了政務運作的正常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國家治理能力;強化了皇權和專制色彩,維護了統(tǒng)治秩序。促進了傳統(tǒng)節(jié)假日活動的興盛,推動了整個社會休閑娛樂的時尚和風氣,豐富了社會生活,客觀上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代(中國)。根據表格可得,唐代的假期種類很多,且包含節(jié)氣假日、民俗節(jié)日等,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從唐代官吏休假時間、假期類型等角度概括,如唐代官吏假期種類多,累計時間長;“節(jié)氣假日”反映了重視節(jié)令農時,節(jié)氣性假日多;“民俗節(jié)日”反映了受到倫理觀念的影響,民俗節(jié)日是假期的重要組成部分;“誕日假”反映了受到儒家禮法制度的影響,尊崇皇權、尊師重孝色彩明顯;假期規(guī)定制度化、較為人性化;繼承了前代假期設置并有所創(chuàng)新?!拘?】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代(中國)。根據表格中官吏休假種類的分類,可反映官吏休假制度背后社會影響,“田假”表明唐代強化了農業(yè)立國的思想,推動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祭祀假”體現(xiàn)了唐代重視尊祖重孝、提倡禮治等儒家觀念,有利于社會的和諧;“旬假”規(guī)范調整了作息時間,保證了政務運作的正常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國家治理能力;強化了皇權和專制色彩,維護了統(tǒng)治秩序。促進了傳統(tǒng)節(jié)假日活動的興盛,推動了整個社會休閑娛樂的時尚和風氣,豐富了社會生活,客觀上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民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華民族”1912年9月,《中華中學歷史教科書·本國之部》作為教科書首次使用“中華民族”說法,它既強調漢族的主體地位,也說明其他各族(五族)與漢族共同構成中華民族實體。同時期的《共和國教科書·新歷史《新制本國史教本》等書雖大力宣傳“五族共和”觀念,但均用“中華民國”表述民族實體,“中華民族”并未成為首選。1923年,《初級中學歷史課程綱要》成為民國時期第一個使用“中華民族”表述民族實體的歷史課程綱要。依據綱要編訂的《現(xiàn)代初中教科書本國史》將五族擴大為七族,華族為主體,注重各民族的分合、發(fā)展及民族間關系的闡述。1929年,《中小學課程暫行標準》施行,“中華民族”一詞在歷史教科書中頻繁出現(xiàn),內涵也更加豐富,并與“中國民族”“華族”等詞匯并用。1932年,《中小學課程暫行標準》強化并凸顯民族敘述,中小學教科書紛紛以“概念”的形式使用“中華民族”一詞。1940年,國民政府教育部修訂初高中課程標準,明確了“中華民族”的核心概念地位,并強調“中華民族演進”“民族融合與擴大”“全民族團結”“近代所受列強之侵略與原因”“中華民族之形成與現(xiàn)在之復興”等內容的講述。“中華民族”正式成為族名,得到了國民政府的認可。抗戰(zhàn)勝利后,仍作為教科書的核心概念保留并傳承?!幾詶蠲贰睹駠鴼v史教科書中“中華民族”一詞的概念史解讀》對民國歷史教科書中“中華民族”這一概念的發(fā)展演變進行解讀?!即鸢浮矫駠炭茣小爸腥A民族”這一概念,經歷了從提出到成為“核心概念”并得到官方認可與普及的過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華民國提出五族共和,對民族主義有了新的闡釋?!爸腥A民族”在教科書中的運用對后來“中華民族”觀念的確立和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使用頻率較低。一戰(zhàn)后,國際上民族自決運動興起;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fā)了“五四運動”,國內民族主義高漲;中共二大綱領和新三民主義的提出使民族主義內容更加完善。受以上因素的影響,歷史教科書中“中華民族”民族構成從五族變?yōu)槠咦澹瑑群S富,使用頻率增加??谷諔?zhàn)爭時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國民政府強化了對“中華民族”的敘述,更加突出各民族融合、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中華民族復興等內涵,加速了“中華民族”向“核心概念”的轉化,強化了民族意識、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隨著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民國歷史教科書中“中華民族”從“名詞”轉化為“核心概念”,并獲得官方認可,它既是中國人救亡圖存的近代民族意識覺醒的產物,又推動了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進程?!冀馕觥奖绢}是論述題之歷史事物闡釋題。時空是:1912—1940年(中國)。首先,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依據材料可以看出不同時期,中華民族的內涵是不同的,前兩個階段中華民族的內涵基本強調以漢族為主,到1940年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中華民族的內涵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由此可以得出觀點:民國教科書中“中華民族”這一概念,經歷了從提出到成為“核心概念”并得到官方認可與普及的過程。其次,在論述的過程中要緊扣材料,史論結合,表述清晰,可把三個時期的背景敘述清晰,以明確社會矛盾的變化是如何促進中華民族內涵的豐富和發(fā)展的。如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華民國提出五族共和,對民族主義有了新的闡釋。“中華民族”在教科書中的運用對后來“中華民族”觀念的確立和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使用頻率較低。一戰(zhàn)后,國際上民族自決運動興起;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fā)了“五四運動”,國內民族主義高漲;中共二大綱領和新三民主義的提出使民族主義內容更加完善。受以上因素的影響,歷史教科書中“中華民族”民族構成從五族變?yōu)槠咦澹瑑群S富,使用頻率增加。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國民政府強化了對“中華民族”的敘述,更加突出各民族融合、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中華民族復興等內涵,加速了“中華民族”向“核心概念”的轉化,強化了民族意識、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最后,回扣主題,總結歸納。如隨著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民國歷史教科書中“中華民族”從“名詞”轉化為“核心概念”,并獲得官方認可,它既是中國人救亡圖存的近代民族意識覺醒的產物,又推動了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進程。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84年中國改革開放大事記時間大事記1—2月鄧小平第一次南巡,視察深圳、珠海、廈門三個經濟特區(qū)和上海,充分肯定試辦經濟特區(qū)和對外開放的決策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將社隊企業(yè)改稱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提出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若干政策;福建55位廠長的呼吁書《請給我們松綁》刊發(fā),要求增加企業(yè)經營自主權4月中國開始頒發(fā)第一代身份證,"職業(yè)"等沒有成為身份證內容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開放大連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島10月國務院發(fā)出《關于農民進入集鎮(zhèn)落戶問題的通知》,支持農民進入集鎮(zhèn)經營工商業(yè),放寬落戶政策,統(tǒng)計為非農業(yè)人口;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實現(xiàn)了黨在經濟理論上的新突破,規(guī)定了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性質和各項方針政策11月上海飛樂音響發(fā)行股票12月年終盤點:"我們都下海吧"成為民間熱詞,中國現(xiàn)代企業(yè)誕生和企業(yè)家創(chuàng)業(yè)最為集中的一年,被稱為“中國公司元年”——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84年)》編制提取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以"釋放的活力"為題,對這一年的改革開放大事記寫一個歷史述評。(要求:表述成文,史論結合,條理清晰。)〖答案〗(一)信息提取整體信息: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對外開放程度擴大。或部分信息:任意提取材料中兩個不同角度的信息。(二)闡述角度背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決策;中國農村率先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推動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在農村改革的推動下,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邁開了穩(wěn)健步伐。部分信息及評價:(1)結合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福建廠長們提出增加企業(yè)經營自主權等信息,從其提高企業(yè)活力、推動國民經濟發(fā)展的角度分析;(2)結合特區(qū)的發(fā)展和沿海港口城市的開放等信息,從其深化開放,解放發(fā)展生產力,加速中國適應經濟科技發(fā)展和全球化趨勢的角度分析;(3)結合經濟理論突破,從其推動思想解放,利于深化改革開放角度分析;(4)結合戶籍制度的變革和第一代身份證的頒發(fā)、"下海""創(chuàng)業(yè)""中國公司元年"等信息,從其推動社會流動、社會結構的變化、提升社會活力的角度予以分析。(結合所提取的信息從任意兩個角度分析)認識: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道路,是確保經濟持續(xù)增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根本保障?!冀馕觥礁鶕班囆∑降谝淮文涎?,視察深圳、珠海、廈門三個經濟特區(qū)和上海,充分肯定試辦經濟特區(qū)和對外開放的決策”“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開放大連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島等內容可得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對外開放程度擴大。闡述時,主要從我國改革開放的背景,具體的內容,產生的影響等方面概括,如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決策;中國農村率先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推動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在農村改革的推動下,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邁開了穩(wěn)健步伐。同時還可以結合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福建廠長們提出增加企業(yè)經營自主權等信息,從其提高企業(yè)活力、推動國民經濟發(fā)展的角度分析;也呆以結合特區(qū)的發(fā)展和沿海港口城市的開放等信息,從其深化開放,解放發(fā)展生產力,加速中國適應經濟科技發(fā)展和全球化趨勢的角度分析;還可以結合經濟理論突破,從其推動思想解放,利于深化改革開放的角度分析;最后可得出認識,即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道路,是確保經濟持續(xù)增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根本保障。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猍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概括指出圖中所要傳達的歷史信息。(2)如果讓你繪制一幅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全球貿易發(fā)展的地圖,說說你的設計并說明理由?!即鸢浮剑?)歷史信息:13世紀前后的世界貿易主要集中于亞歐大陸;亞歐大陸間的貿易路線主要為陸上、海上絲綢之路;亞歐間的貿易以“轉口貿易”為主;阿拉伯人成為溝通中西貿易的橋梁;意大利商人在歐洲國際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推動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貿易范圍擴大,商品種類石趨豐富;形成歐洲國家主導的世界市場;傳統(tǒng)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齊頭并進。(2)設計:將全球國家大體分為“工業(yè)國家和地區(qū)(或工業(yè)制成品國家和地區(qū))”與“工業(yè)品銷售市場、原料產地的國家和地區(qū)(或初級產品國家和地區(qū))”;貿易路線集中在上述兩類地區(qū)間,以海上貿易路線為主;適當標注重要國際貿易城市。理由:兩次工業(yè)革命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需求增加。交通運輸領域的巨大成就推動了遠洋貿易的發(fā)展,促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更大規(guī)模地瓜分世界,建立起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國際分工逐漸固定?!冀馕觥健拘?】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3世紀前后至18世紀后期(世界)。根據材料“13世紀前后的世界貿易”相關信息,可從13世紀前后的世界貿易主要集中于亞歐大陸;亞歐大陸間的貿易路線主要為陸上、海上絲綢之路;亞歐間的貿易以“轉口貿易”為主;阿拉伯人成為溝通中西貿易的橋梁;意大利商人在歐洲國際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等方面分析概括。根據材料“新興的西方世界(1763年)”相關信息,可從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推動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貿易范圍擴大,商品種類石趨豐富;形成歐洲國家主導的世界市場;傳統(tǒng)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齊頭并進等方面分析概括。【小問2】設計:本題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世界)。根據題意要求,繪制一幅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全球貿易發(fā)展的地圖,可將全球國家大體分為“工業(yè)國家和地區(qū)(或工業(yè)制成品國家和地區(qū))”與“工業(yè)品銷售市場、原料產地的國家和地區(qū)(或初級產品國家和地區(qū))”;貿易路線集中在上述兩類地區(qū)間,以海上貿易路線為主;適當標注重要國際貿易城市。理由: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世界)。根據所學有關“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西方經濟史的相關內容,可從兩次工業(yè)革命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需求增加。交通運輸領域的巨大成就推動了遠洋貿易的發(fā)展,促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更大規(guī)模地瓜分世界,建立起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國際分工逐漸固定等方面說明理由。
山東省2024屆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模擬預測歷史試題滿分100分??荚嚂r間90分鐘。2024.6.1一、選擇題(共45分)1.考古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后期,已從普通聚落中分離出一種新型的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區(qū)域內宗教文化乃至政治與經濟的中心,其中許多興建有城墻。中心聚落的出現(xiàn)體現(xiàn)出()A.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B.社會階層分化C.早期國家初具雛形 D.建筑技術發(fā)展〖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世界)。據材料“已從普通聚落中分離出一種新型的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區(qū)域內宗教文化乃至政治與經濟的中心,其中許多興建有城墻”可知,在新石器時代后期出現(xiàn)了中心聚落,出現(xiàn)了宗教文化,政治中心,還有城墻,這都體現(xiàn)社會階層分化的特征,B項正確;材料只涉及新石器時代后期的文明發(fā)展,沒有涉及是中華文明還是世界文明,也沒有體現(xiàn)多元特點,排除A項;早期國家初具雛形是指由氏族部落向國家(成熟國家)演化過程中的中國政治組織形態(tài),具有氏族和國家的雙重特征,最早是指五帝時代,排除C項。材料只涉及建設有城墻,但沒有涉及具體的建筑技術,不能體現(xiàn)建筑技術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B項。2.如表是關于漢武帝治國思想的相關史料。據此可知,漢武帝()史料出處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董仲舒《天人三策》(漢武帝)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司馬遷《史記·龜策列傳漢之得人,于茲為盛。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文章則司馬遷、相如,滑稽則東方朔、枚皋……歷數(shù)則唐都、洛下閎,協(xié)律則李延年,運籌則桑弘羊。班固《漢書》A.承襲秦制,有所損益 B.尊崇儒家,兼用百家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不拘一格,任人唯賢〖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武帝時期(中國)。據題干“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董仲舒《天人三策》),這表明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確立了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但同時,司馬遷《史記》中的記載“(漢武帝)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币约鞍喙獭稘h書》中列舉的各類人才,包括儒生、文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等,顯示漢武帝在尊崇儒術的同時,并未完全排斥其他學派和才能之人,而是兼容并蓄,廣納賢才,B項正確;“承襲秦制,有所損益”在材料中沒有直接體現(xiàn),排除A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未能全面反映漢武帝用人政策的包容性,排除C項;漢武帝治國思想的核心—儒學的獨尊地位,排除D項。故選B項。3.中國古代釀酒以谷物發(fā)酵的黃酒為主,黍、粟、秫等谷物在釀酒原料中占主要地位,直到宋代以后,稻米和小麥成為釀酒最重要的原料品種。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當時()A.稻麥復種制的推廣 B.釀酒技術的提升 C.農作物品種的增加 D.經濟重心的南移〖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宋代以后,稻米和小麥成為釀酒最重要的原料品種”可知,宋朝時,稻麥復種制的推廣,稻米和小麥的產量增加,因此成為了釀酒最重要的原料品種,A項正確;釀酒技術的提升與材料中變化無關,排除B項;此時農作物品種沒有大量增加,排除C項;D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材料強調的是釀酒原料的變化,排除D項。故選A項。4.官箴書是由士人編撰為官準則格言,明清時期盛行的官箴書著重談的是如何跟與上下級打交道、如何處理各類訴訟等具體的政務處理要求,而以往所重視的道德勸誡色彩則被淡化。這反映了()A.主流價值觀受到沖擊 B.官員行政拘泥規(guī)則C.國家治理理性化傾向 D.法律制度漸趨完善〖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清時期(中國)。根據材料“明清時期盛行的官箴書著重談的是如何跟與上下級打交道、如何處理各類訴訟等具體的政務處理要求,而以往所重視的道德勸誡色彩則被淡化?!辈⒔Y合所學可知,明清時期官員治理國家強化務實性,更加理性,淡化道德教化,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明清時期官員治理國家淡化道德教化,并不能體現(xiàn)主流價值觀受到沖擊,排除A項;“官員行政拘泥規(guī)則”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官箴書是由士人編撰的為官準則格言,并非法律制度,排除D項。故選C項。5.1892年,張之洞指出化學、礦務各學堂“即系為采鐵、煉鐵、煉鋼、開煤本廠所用而設,以備分司各事,與此次遣工出洋學習煉鐵,均俟習成以后,即可少用洋匠,藉可稍節(jié)經費,亦免造不如式,動需改作,耗棄工料”。這一主張著眼于()A.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突破 B.推動中國社會轉型C.洋務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D.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張之洞認為學習西方科技,可以減少洋工的使用,節(jié)省經費,避免洋工制造不合格產品,利于洋務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也是材料所述張之洞主張的著眼點,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傳統(tǒng)教育模式突破的相關史實,材料所述舉措也不能突破我國傳統(tǒng)教育模式,排除A項;材料所述張之洞主張著眼點在于促進洋務運動的長遠發(fā)展,而不是為了中國社會轉型,并且張之洞作為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其主要目的是維護清朝統(tǒng)治,排除B項;學習西方技術是方式,不是張之洞的根本目的,排除D項。故選C項。6.如表為辛亥革命時期改良派和革命派對華僑的期許。這表明()派別對華僑的期許改良派能履行君憲國民之責,改良政治,應主動承擔國民之責,對政府“匡之直之,輔之翼之,改良之,監(jiān)督之,糾察之”革命派應支持革命,建國民政府,做共和國民。澄清“國”“君”“民”的關系,履行國民責任,當“聯(lián)合大群,團集大力”A.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彰顯 B.革命思潮獲得廣泛支持C.西學東漸的影響日益深入 D.華僑民族民主意識覺醒〖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1年后的中國。依據材料可知:不論是改良派還是革命派,都強調華僑應承擔國民責任,改良社會或建立新政府,以挽救國家,說明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得到彰顯,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革命思潮獲得廣泛支持,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對西方思想學習的深入發(fā)展,未體現(xiàn)演變過程,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是改良派和革命派對華僑的期許,未涉及華僑的態(tài)度,排除D項。故選A項。7.圖為創(chuàng)作于1944年的木刻版畫《擁護咱們老百姓自己的軍隊》(局部)。該圖反映了當時()A.統(tǒng)一戰(zhàn)線得到鞏固 B.民眾生活富足穩(wěn)定C.軍民團結堅定抗戰(zhàn)信心 D.婦女階層社會地位提高〖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4年的中國。依據材料可知:版畫反映的是1944年擁護咱們老百姓自己的軍隊,涉及到的場景是農村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可知這是敵后抗戰(zhàn),反映的是軍民團結堅定抗戰(zhàn)信心,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到國民政府或其他階層,不能反映出統(tǒng)一戰(zhàn)線得到鞏固,排除A項;中國此時正處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民眾生活富足穩(wěn)定,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只是涉及到了農村的生活場景,不能說明婦女階層社會地位提高,排除D項。故選C項。8.圖為1950-1952年間,上海市人民政府實行的部分措施。下列措施旨在()◆制定《上海市辦理嬰幼保育機構暫行最低標準》?!魟?chuàng)辦工廠托兒所166所,收托兒童4654人?!襞e辦保育人員訓練班和在職營養(yǎng)員輪訓班。A.促進國民經濟恢復 B.鼓勵女性投身工業(yè)化建設C.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D.增強人民對新政權的認同〖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0到1952年(中國)。材料表明上海市人民政府頒布了一些措施,其中有制定《上海市辦理嬰幼保育機構暫行最低標準》,創(chuàng)辦工廠托兒所166所,收托兒童4654人等措施,這些措施都照顧了不同身份人員的利益,提升了人民對新政權的認同,D項正確;材料中的制定《上海市辦理嬰幼保育機構暫行最低標準》與國民經濟的恢復無關,排除A項;材料中的措施沒有重點突出對女性的鼓勵,排除B項;當時的社會保障制度只能說剛剛起步,排除C項。故選D項。9.圖為1978-2016年北京市勞動者報酬占CDP比重(單位:%)變化情況。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提出C.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78-2016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1978-2016年北京市勞動者報酬占GDP比重呈上升趨勢,說明經濟不斷發(fā)展,其主要原因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1978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改革開放的偉大策略,C項正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圖片反映的表象而非主要原因,排除A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提出于1982年,而1978年開始經濟形勢就逐漸向好,時間不符,排除B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于21世紀初,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0.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后,意圖推行波斯的跪拜禮。有人認為,“用過分的禮拜把一個凡人捧上天,這就等于用做人的方法去敬神,從而把神貶為凡人,使神受到不應有的污辱”,這一觀點得到大部分希臘人支持。這反映了()A.帝國統(tǒng)治方式的分歧 B.文化交融中存在沖突C.人神之間關系的演變 D.文明交流途徑多樣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亞歷山大帝國時期。根據材料可知是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后意圖推行波斯的跪拜禮,而一部分希臘人認為應該敬神,因此本質上反映了在文化交融中存在沖突,B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信仰的分歧,和統(tǒng)治方式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反映人神關系,排除C項;材料中得出的文化交流方式只有戰(zhàn)爭一種,排除D項;故選B項。11.157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頒布法令,規(guī)定同一船隊中的船只和人員,必須結伴航行、互相保護、集體合作,不能擅自離開,直至抵達目的地。該法令()A.豐富了近代國際法的內容 B.踐行了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C.加劇了國家間的利益紛爭 D.反映了國家主權意識的增強〖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在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英國等海洋強國為了保護自身的海上貿易利益和船只安全,開始制定相關法令來規(guī)范船隊的行為,伊麗莎白一世頒布的這項法令要求船只集體航行并互相保護,體現(xiàn)了國家對于海上力量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對于國家主權范圍內海域安全的維護意識,反映了國家主權意識的增強,D項正確;伊麗莎白一世頒布的法令屬于國內法,排除A項;英國的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是在工業(yè)革命后指定的,1576年還未開始工業(yè)革命,排除B項;該法令體現(xiàn)了國家對于海上力量的管理和控制,不會加劇國家間的利益紛爭,排除C項。故選D項。12.圖為19世紀某思想家的主張。這些主張()◆一切人都要勞動?!粢磺型ㄟ^實業(yè),一切為了實業(yè)?!粝麥缂彝コ錾硭鶐淼奶貦??!艟駲嗔τ蓪W者學握;世俗權力由私有者掌握;把選舉適當人選充當人類的偉大領袖的權力交給全體人民;把尊重作為付給統(tǒng)治者的工資。A.肯定了“理性至上”的原則 B.體現(xiàn)了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追求C.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 D.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持續(xù)發(fā)展〖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西方。由材料中“一切人都要勞動”及“一切通過實業(yè),一切為了實業(yè)”等信息可知,該思想家提倡實業(yè)制度,主張人人勞動,結合所學可知,該思想家為圣西門,這些主張體現(xiàn)了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追求,B項正確;肯定“理性至上”的原則是啟蒙思想家的主張,而圣西門并不是啟蒙思想家,排除A項;該主張是空想社會主義者的主張,排除C項;推動國際工人運動持續(xù)發(fā)展是第一國際,排除D項。故選B項。13.如表為1776-1926年英美德三國重大發(fā)明占世界比重(單位:%)變化表。這可以用于說明()國家1776—1825年1826—1875年1876—1926年英國43.622.614.0美國11.724043.7德國(德意志)9.821.217.5A.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fā)展不平衡 B.英德兩國對美國依賴程度的加深C.歐美各國間工業(yè)發(fā)展差距日益縮小 D.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76-1926年(英國、美國、德國)。根據材料“1776-1926年英美德三國重大發(fā)明占世界比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中后期至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世界工廠,重大發(fā)明占世界比重最大;19世紀中后期至20世紀初,美、德兩國先后完成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重大發(fā)明占世界比重上升,英國的比重下降,說明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fā)展不平衡,A項正確;材料無法看出英德兩國對美國依賴程度,排除B項;C項與材料內容不符,歐美各國間工業(yè)發(fā)展差距依然存在,沒有縮小,排除C項;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是在二戰(zhàn)后,排除D項。故選A項。14.圖為二戰(zhàn)初期的美國漫畫。漫畫中一位婦女坐在沙發(fā)上,在給孩子們講“故事”:……那條阿道夫惡狼把小孩吞進肚子里,然后吐出骨頭……不過,孩子們不用售怕,那些都是外國小孩。該漫畫意在()A.揭示綏靖政策的危害 B.表達對孤立主義政策的不滿C.展示美國國力的強大 D.譴責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擴張〖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zhàn)初期的世界。據材料“阿道夫惡狼把小孩吞進肚子里,然后吐出骨頭”并結合所學“阿道夫·希特勒”可得出,該漫畫中的婦女在給孩子們講述阿道夫惡狼如何傷害小孩的故事,顯然是對德國法西斯的侵略行為進行了象征性的描繪,但同時婦女又強調那些都是外國小孩,說明了美國在二戰(zhàn)初期依然堅持孤立主義政策,對于歐洲大陸的戰(zhàn)爭并不予以關注,B項則合格你卻;結合所學“二戰(zhàn)初期美國也奉行綏靖政策”且據材料“孩子們不用售怕,那些都是外國小孩”,可知,該漫畫沒有揭示綏靖政策的危害,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美國強大的信息,排除C項;從婦女的講述內容來看,沒有譴責的意思,排除D項。故選B項。15.有學者認為,對非西方的民族國家來說,文化尋根可視為對全球化的逆向反應,用社會學家羅蘭·羅伯森的術語,又可稱為“全球地方化”的具體表現(xiàn)。這個詞由“全球化”與“地方化”兩個詞組合而成,濃縮了相輔相成的兩種傾向之間的張力,具有辯證的說服力,可以避免單向思維的偏執(zhí)和盲視。據此判斷,該學者主張()A.抵制全球化以保護民族文化的傳統(tǒng)B.逆全球化的出現(xiàn)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C.當代文化發(fā)展要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弘揚本土文化D.全盤接受西方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等基本價值取向〖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xiàn)代(世界)。根據材料“文化尋根可視為對全球化的逆向反應”“這個詞由‘全球化’與‘地方化’兩個詞組合而成,濃縮了相輔相成的兩種傾向之間的張力,具有辯證的說服力,可以避免單向思維的偏執(zhí)和盲視?!笨芍?,該學者主張在積極支持全球化的同時,也要注意地方化,即保護本土文化或本民族文化,保持地區(qū)特色,C項正確;材料中該學者是支持全球化的,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逆全球化,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弘揚本土文化,并非全盤接收西方文化,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幾酝趵短拼倮粜菁傺芯俊罚?)根據材料,概括唐代官吏休假制度的特點。(2)分析唐代官吏休假制度的影響?!即鸢浮剑?)特點:唐代官吏假期種類多,累計時間長;重視節(jié)令農時,節(jié)氣性假日多;受到倫理觀念的影響,民俗節(jié)日是假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儒家禮法制度的影響,尊崇皇權、尊師重孝色彩明顯;假期規(guī)定制度化、較為人性化;繼承了前代假期設置并有所創(chuàng)新。(2)影響:強化了農業(yè)立國的思想,推動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重視尊祖重孝、提倡禮治等儒家觀念,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規(guī)范調整了作息時間,保證了政務運作的正常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國家治理能力;強化了皇權和專制色彩,維護了統(tǒng)治秩序。促進了傳統(tǒng)節(jié)假日活動的興盛,推動了整個社會休閑娛樂的時尚和風氣,豐富了社會生活,客觀上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冀馕觥健拘?】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代(中國)。根據表格可得,唐代的假期種類很多,且包含節(jié)氣假日、民俗節(jié)日等,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從唐代官吏休假時間、假期類型等角度概括,如唐代官吏假期種類多,累計時間長;“節(jié)氣假日”反映了重視節(jié)令農時,節(jié)氣性假日多;“民俗節(jié)日”反映了受到倫理觀念的影響,民俗節(jié)日是假期的重要組成部分;“誕日假”反映了受到儒家禮法制度的影響,尊崇皇權、尊師重孝色彩明顯;假期規(guī)定制度化、較為人性化;繼承了前代假期設置并有所創(chuàng)新?!拘?】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代(中國)。根據表格中官吏休假種類的分類,可反映官吏休假制度背后社會影響,“田假”表明唐代強化了農業(yè)立國的思想,推動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祭祀假”體現(xiàn)了唐代重視尊祖重孝、提倡禮治等儒家觀念,有利于社會的和諧;“旬假”規(guī)范調整了作息時間,保證了政務運作的正常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國家治理能力;強化了皇權和專制色彩,維護了統(tǒng)治秩序。促進了傳統(tǒng)節(jié)假日活動的興盛,推動了整個社會休閑娛樂的時尚和風氣,豐富了社會生活,客觀上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民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華民族”1912年9月,《中華中學歷史教科書·本國之部》作為教科書首次使用“中華民族”說法,它既強調漢族的主體地位,也說明其他各族(五族)與漢族共同構成中華民族實體。同時期的《共和國教科書·新歷史《新制本國史教本》等書雖大力宣傳“五族共和”觀念,但均用“中華民國”表述民族實體,“中華民族”并未成為首選。1923年,《初級中學歷史課程綱要》成為民國時期第一個使用“中華民族”表述民族實體的歷史課程綱要。依據綱要編訂的《現(xiàn)代初中教科書本國史》將五族擴大為七族,華族為主體,注重各民族的分合、發(fā)展及民族間關系的闡述。1929年,《中小學課程暫行標準》施行,“中華民族”一詞在歷史教科書中頻繁出現(xiàn),內涵也更加豐富,并與“中國民族”“華族”等詞匯并用。1932年,《中小學課程暫行標準》強化并凸顯民族敘述,中小學教科書紛紛以“概念”的形式使用“中華民族”一詞。1940年,國民政府教育部修訂初高中課程標準,明確了“中華民族”的核心概念地位,并強調“中華民族演進”“民族融合與擴大”“全民族團結”“近代所受列強之侵略與原因”“中華民族之形成與現(xiàn)在之復興”等內容的講述?!爸腥A民族”正式成為族名,得到了國民政府的認可??箲?zhàn)勝利后,仍作為教科書的核心概念保留并傳承?!幾詶蠲贰睹駠鴼v史教科書中“中華民族”一詞的概念史解讀》對民國歷史教科書中“中華民族”這一概念的發(fā)展演變進行解讀?!即鸢浮矫駠炭茣小爸腥A民族”這一概念,經歷了從提出到成為“核心概念”并得到官方認可與普及的過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華民國提出五族共和,對民族主義有了新的闡釋?!爸腥A民族”在教科書中的運用對后來“中華民族”觀念的確立和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使用頻率較低。一戰(zhàn)后,國際上民族自決運動興起;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fā)了“五四運動”,國內民族主義高漲;中共二大綱領和新三民主義的提出使民族主義內容更加完善。受以上因素的影響,歷史教科書中“中華民族”民族構成從五族變?yōu)槠咦?,內涵豐富,使用頻率增加??谷諔?zhàn)爭時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國民政府強化了對“中華民族”的敘述,更加突出各民族融合、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中華民族復興等內涵,加速了“中華民族”向“核心概念”的轉化,強化了民族意識、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隨著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民國歷史教科書中“中華民族”從“名詞”轉化為“核心概念”,并獲得官方認可,它既是中國人救亡圖存的近代民族意識覺醒的產物,又推動了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進程?!冀馕觥奖绢}是論述題之歷史事物闡釋題。時空是:1912—1940年(中國)。首先,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依據材料可以看出不同時期,中華民族的內涵是不同的,前兩個階段中華民族的內涵基本強調以漢族為主,到1940年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中華民族的內涵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由此可以得出觀點:民國教科書中“中華民族”這一概念,經歷了從提出到成為“核心概念”并得到官方認可與普及的過程。其次,在論述的過程中要緊扣材料,史論結合,表述清晰,可把三個時期的背景敘述清晰,以明確社會矛盾的變化是如何促進中華民族內涵的豐富和發(fā)展的。如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華民國提出五族共和,對民族主義有了新的闡釋?!爸腥A民族”在教科書中的運用對后來“中華民族”觀念的確立和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使用頻率較低。一戰(zhàn)后,國際上民族自決運動興起;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fā)了“五四運動”,國內民族主義高漲;中共二大綱領和新三民主義的提出使民族主義內容更加完善。受以上因素的影響,歷史教科書中“中華民族”民族構成從五族變?yōu)槠咦?,內涵豐富,使用頻率增加??谷諔?zhàn)爭時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國民政府強化了對“中華民族”的敘述,更加突出各民族融合、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中華民族復興等內涵,加速了“中華民族”向“核心概念”的轉化,強化了民族意識、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最后,回扣主題,總結歸納。如隨著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民國歷史教科書中“中華民族”從“名詞”轉化為“核心概念”,并獲得官方認可,它既是中國人救亡圖存的近代民族意識覺醒的產物,又推動了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進程。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84年中國改革開放大事記時間大事記1—2月鄧小平第一次南巡,視察深圳、珠海、廈門三個經濟特區(qū)和上海,充分肯定試辦經濟特區(qū)和對外開放的決策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將社隊企業(yè)改稱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提出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若干政策;福建55位廠長的呼吁書《請給我們松綁》刊發(fā),要求增加企業(yè)經營自主權4月中國開始頒發(fā)第一代身份證,"職業(yè)"等沒有成為身份證內容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開放大連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島10月國務院發(fā)出《關于農民進入集鎮(zhèn)落戶問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不同年齡段寵物的飲食調整試題及答案
- 全方位分析六年級語文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古代文學史歷程考題及答案
- 二手車市場中公信力建立的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食品質檢員考試的職業(yè)吸引力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寵物營養(yǎng)師考試與營養(yǎng)科學發(fā)展的關聯(lián)與試題及答案
- 預測2024年統(tǒng)計學考試可能考查的試題及答案
- 員工心理培訓方案
- 太原中考體測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汽車電路原理基礎試題及答案
- AQ/T 2055-2016 金屬非金屬礦山在用空氣壓縮機安全檢驗規(guī)范 第1部分:固定式空氣壓縮機(正式版)
- 瑞幸加盟合同范本
- 【人教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 摔跤》教學課件
- 讀書分享讀書交流會《四世同堂》
- 2024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級下冊英語期末專項復習-閱讀理解
- 中醫(yī)推拿基礎培訓課件
- 防電信詐騙安全教案
- 產品履歷表完
- 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可用輔料及其使用規(guī)定
- 肺癌伴胸腔積液護理查房
- 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