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湖北省漢川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起點測試政治試卷一、選擇題。1.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工具的改進大大推動了生產力的發(fā)展。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個體勞動逐漸盛行起來。原來以氏族為單位的共同勞動,逐漸被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勞動代替,生產資料相應地由氏族公有轉歸家庭私有。最早歸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產工具和牲畜,后來土地也變成私有財產,這標志著私有制的確立。貧富分化的加劇,使氏族成員的地位越來越不平等,漫長的原始社會逐漸解體了。從上述中我們可以知道()A.私有制的產生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不是從來就有,也不會永遠存在B.私有觀念的存在,是私有制產生的根本原因C.私有觀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天然合理,會永遠存在D.私有制的確立,有了國家,才有了階級對立〖答案〗A〖解析〗A: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個體勞動逐漸盛行起來。原來以氏族為單位的共同勞動,逐漸被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勞動代替,生產資料相應地由氏族公有轉歸家庭私有。最早歸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產工具和牲畜,后來土地也變成私有財產,這標志著私有制的確立??梢钥闯鏊接兄频漠a生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不是從來就有,也不會永遠存在,A說法正確。B:私有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fā)展,B說法錯誤。C:私有制的產生是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不是人所固有的,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私有制也會消失,C說法錯誤。D: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有了階級對立,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統(tǒng)治國家產生,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2.馬克思說:“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yè)資本家的社會?!边@說明了什么道理()A.生產力發(fā)展→生產關系改變→勞動工具更新→社會形態(tài)更替B.勞動工具更新→生產力發(fā)展→生產關系改變→社會形態(tài)更替C.勞動工具更新→生產力發(fā)展→上層建筑改變→社會形態(tài)更替D.勞動工具更新→經濟基礎改變→生產關系改變→社會形態(tài)更替〖答案〗B〖解析〗A:勞動工具更新促進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A錯誤。B: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因此生產工具更新,促進生產力發(fā)展,帶動生產關系的變革,導致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題干未涉及上層建筑,且“生產力發(fā)展→上層建筑改變”不構成傳遞關系,題干強調的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B正確。C:題干未涉及上層建筑,且“生產力發(fā)展→上層建筑改變”不構成傳遞關系,題干強調的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C錯誤。D:“勞動工具更新,促進生產力發(fā)展,導致生產關系發(fā)生變化,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經濟基礎,所以并不是經濟基礎發(fā)生變化導致生產關系改變,傳導關系錯誤,D錯誤。故本題選B。3.存在近千年的農奴制產生于中世紀歐洲,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被逐步瓦解。封建農奴制度的基本特點是:農民以奴役性條件從封建主領得份地,世代使用,被束縛在土地上,農民對封建主和封建國家處于人身依附地位,成為農奴。封建主可以懲罰、處置農奴,或沒收其財產。據此,下列推測正確的是()①農奴在封建主強制下勞動,不享有土地使用權②封建主占有絕大部分生產資料和農奴勞動成果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剝削奴役農奴的基礎④農奴制束縛自由勞動力,與當時生產力不適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②③:農民以奴役性條件從封建主領得份地,世代使用,被束縛在土地上,封建主可以懲罰、處置農奴,或沒收其財產,這說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剝削奴役農奴的基礎,封建主占有絕大部分生產資料和農奴勞動成果,②③符合題意。①:農奴從封建主領得份地耕種,沒有土地所有權,但有土地使用權,①說法錯誤。④:農奴制曾存在近千年,說明農奴制度與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是相適應的,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4.下圖中的兩段話節(jié)選自《宣言》,這告訴我們()①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不一定是歷史的進步②消除階級矛盾是無產階級運動的根本目的③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共產主義的價值旨歸④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材料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特點和無產階級奮斗的目標,未涉及社會形態(tài)更替與歷史進步的關系,①不符合題意。②:無產階級運動的根本目的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②錯誤。③④: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表明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政黨,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共產主義的價值旨歸。③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5.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表《2023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以事實和數據揭露美國侵犯人權的真相。報告指出,2023年美國貧富分化加劇,長期以來的勞資分配差異懸殊,導致貧富差距達到1929年經濟大危機以來最嚴重的程度,無家可歸者超過65萬人,創(chuàng)16年來新高。美國的人權現狀表明()①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②貧富差距和社會分裂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必然結果③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所取代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無法通過自我完善解決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是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故①表述錯誤。②:貧富差距和社會分裂不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故②表述錯誤。③④:2023年美國貧富分化加劇,長期以來的勞資分配差異懸殊,導致貧富差距達到1929年經濟大危機以來最嚴重的程度,無家可歸者超過65萬人,創(chuàng)16年來新高。這些狀況表明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所取代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無法通過自我完善解決的,故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6.揭示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段斗爭在階級社會發(fā)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對社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科學認識的基礎上;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這兩個科學理論分別對應的是()A.唯物史觀與勞動價值論 B.剩余價值學說與唯心史觀C.空想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 D.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答案〗D〖解析〗D: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段斗爭在階級社會發(fā)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對社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科學認識的基礎上;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D正確。A: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內容,但不符合題意,A不選。B:唯心史觀不是科學理論,B不符合題意。C:空想社會主義不是科學理論,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7.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行,歸根結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边@表明()①科學社會主義必須與本國具體實際相結合②科學社會主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具體路徑③科學社會主義在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模式④世界各國都要主動踐行科學社會主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行,歸根結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瘪R克思主義在我國的成功實踐充分表明科學社會主義必須與本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科學社會主義在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模式,①③符合題意。②:科學社會主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方向指引,并沒有提供具體方案,②錯誤。④:世界各國的國情不同,因此各國應根據國情選擇發(fā)展路徑,并不是都要主動踐行科學社會主義,④排除。故本題選B。8.“秉綱而目自張,執(zhí)本而末自從?!弊プ≈饕軒尤止ぷ魇俏覀凕h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方法論。1956年黨的八大、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2017年黨的十九大都準確分析和把握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下列對我國主要矛盾的變化分析正確的是()①三次主要矛盾的判斷都適應了我國基本國情的變化②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不斷深化③對新時代主要矛盾的判斷是基于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現狀④主要矛盾的變化體現了生產力要適應生產關系的變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②③:1956年黨的八大、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2017年黨的十九大都準確分析和把握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這說明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不斷深化,其中,對新時代主要矛盾的判斷是基于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現狀,②③正確。①:三次主要矛盾的判斷并不都表示我國基本國情發(fā)生了變化,比如進入新時代,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化,①錯誤。④: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變化,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9.1952年,中國第一條完全由自己設計、自己建造、材料零件全部為國產的鐵路——成渝鐵路通車;1957年,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了“東方魔稻”——第一代秈型雜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我國糧食產量。取得這些重大成就的共同原因是()①封建專制政治的廢除激發(fā)了人民積極性②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啟為發(fā)展指明了方向③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發(fā)生了戰(zhàn)略性轉移④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已經初步確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1949年新中國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的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封建專制政治的廢除激發(fā)了人民積極性,取得了重大成就,故①正確。②:1949年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啟激發(fā)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生產力的提升,為后續(xù)重大成就的取得做了重要鋪墊,故②正確。③:在1952年、1973年時工作重心還未轉移,故③不選。④:1956年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確立,故本觀點不是共同原因,故④不選。故本題選A。10.有人說: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卻黑暗依舊;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1949年,鮮紅的朝陽冉冉升起。下列對這句話所蘊含的信息解讀正確的是()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改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②資產階級走上歷史舞臺,走獨立發(fā)展資本主義道路成為可能③的光輝誕生,中國人民從此在斗爭中有了主心骨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實現了站起來的偉大飛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③:由題意知,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這是因為的光輝誕生,中國人民從此在斗爭中有了主心骨。故③符合題意。④:由題意知,1949年,鮮紅的朝陽冉冉升起,這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實現了站起來的偉大飛躍。故④符合題意。①: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卻黑暗依舊,這指的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但并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故①說法錯誤。②:民族資產階級第一次走上歷史舞臺是戊戌變法運動。但是它沒辦法使獨立發(fā)展資本主義道路成為可能,材料中也沒涉及。故②排除。故本題選D。11.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這兩個步驟的關系是()A.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B.舊民主主義與新民主革命相互影響,相互促進C.舊民主主義革命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打下了基礎D.新民主主義革命以社會主義革命為基礎,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幸福〖答案〗A〖解析〗A: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這兩個步驟的關系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A說法正確。BC:中國革命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這兩個步驟的關系是指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不是舊民主主義與新民主革命的關系,BC說法錯誤。D: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基礎,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民族獨立,社會主義革命使革命向前發(fā)展,建立社會主義社會,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2.不同歷史時期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不同,下列主要矛盾分別對應的歷史時期正確的是()A.黨的八大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B.十一屆三中全會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C.建黨到抗戰(zhàn)爆發(fā)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矛盾D.社會主義新時代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答案〗C〖解析〗A:“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1981年第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的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A說法錯誤。B:黨的八大指出,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B說法錯誤。C:建黨到抗戰(zhàn)爆發(fā)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矛盾,C說法正確。D:社會主義新時代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3.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zhàn),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偉大歷史貢獻的意義在于()①為實現由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的過渡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②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③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④我國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①:五四運動為實現由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的過渡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①說法錯誤。②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②③正確。④: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④排除。故本題選B。14.1956年,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勝利的偉大意義是()①極大地激發(fā)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②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③實現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④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fā)展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答案〗D〖解析〗①④: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勝利極大地激發(fā)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fā)展,①④說法正確。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②說法錯誤。③:社會主義改造還沒有實現國家富強,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5.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黨取得全國執(zhí)政地位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八大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黨在今后的根本任務。黨的八大召開后,我國()①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成為有影響的大國②為新時期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③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④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fā)展生產力,把落后的農業(yè)國發(fā)展為先進的工業(yè)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黨的八大召開后,我國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fā)展生產力,把落后的農業(yè)國發(fā)展為先進的工業(yè)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成為有影響的大國,①④符合題意。②: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取得的獨創(chuàng)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時期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不是在黨的八大召開后,②不符合題意。③: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且我國目前尚未實現強起來的偉大飛躍,③排除。故本題選B。16.下列時間節(jié)點,對應的歷史事件,具有的歷史意義,正確的是()A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B.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C.1949年10月1日,實現了我國歷史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D.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答案〗B〖解析〗A:巴黎公社的成立,是理論到實踐的一次嘗試,并沒有真正實現社會主義,A說法錯誤。B: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B符合題意。C: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C說法錯誤。D:1956年,“一化三改”的完成,標志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社會,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二、主觀題。17.復興之路大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是央視第一部全面、系統(tǒng)地梳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系列節(jié)目。第一集《千年局變》,時間跨度:1840年—1911年。本集展現了從鴉片戰(zhàn)爭到辛亥革命期間,面對西方列強侵略欺凌,中國近代社會各階層探索復興之路艱難起步、曲折前進、充滿艱辛的歷程。第二集《崢嶸歲月》,時間跨度:1912年—1949年。本集展現了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zhàn),終于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挥猩鐣髁x才能救中國,歷史雄辯地證明了這一點。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請思考以下問題:(1)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性質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近代以后,中國人民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是什么?(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義?〖答案〗(1)〖提示〗: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2)〖提示〗:近代以后,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成為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3)〖提示〗:①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tǒng)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②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③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zhàn)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21年6月7日,《人民日報》刊發(fā)《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一文。文章說,走過風霜雪雨,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我們有義務用勝利告慰先烈: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我們有責任讓歷史告訴未來:社會主義不會辜負中國!一位文章評論員通俗地總結到,為什么講“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呢?可以這樣講,一百多年前的中國,以“東亞病夫”的頹勢任由列強宰割,很多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摸索救亡圖存之路,多種西方的“藥方”也試過了,結果“神馬都是浮云”。就在這時,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自此,社會主義的火種在東方點燃,隨著誕生,迷茫困頓的中國有了奮進的方向。之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人,領導人民軍隊,不怕流血犧牲,前赴后繼地推翻了壓在中國人頭上的“三座大山”,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建立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再往后,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白手起家建設社會主義巍巍大廈,又經過四十多年改革開放,中國人民富起來、強起來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人最崇高的偉大理想正將現實照得通亮。結合材料,運用“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知識,說明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湖北國土資源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商業(yè)綜合體改造抵押協議
- 2025年度養(yǎng)豬場動物疫病監(jiān)測與預警協議
- 2025年度個人信息保護與信息安全保密協議書
- 二零二五年度食品飲料企業(yè)財務代理記帳服務合同
- 2025年廣西自然資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一套
- 商業(yè)廣場改造貸款協議
- 2025年度公司終止職工勞動合同解除與就業(yè)援助合同
- 2025年北京綠色生態(tài)居住區(qū)拆遷補償與生態(tài)修復合同
- 2025年度商鋪轉租定金及租賃期終止處理合同
- 植入式靜脈給藥裝置護理技術課件
- 單兵綜合演練
- 疼痛中醫(yī)護理
- 歐式風格的室內設計
- GB/T 24091-2024適應氣候變化脆弱性、影響和風險評估指南
- 現代物流基礎題庫與參考答案
- 特色療法中藥穴位敷貼課件
- 2024寵物租賃服務詳細協議協議
- 2024年山東工程職業(yè)技術大學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500題)含答案解析
- 2024至2030年串葉松香草種子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生活垃圾我知道(課件)二年級下冊勞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