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重慶市主城區(qū)七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共30小題,1~20題每題1分,21~30題每題2分,共40分)1.麻雀是中國最常見、分布最廣的鳥類,屬于留鳥,不進行季節(jié)性遷徙。某地區(qū)的麻雀有家麻雀、樹麻雀、黑頂麻雀、山麻雀等不同物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地區(qū)所有的麻雀屬于一個種群B.季節(jié)變化不影響家麻雀的種群密度C.用標記重捕法可精確計算出樹麻雀的種群密度D.要預測山麻雀種群數量的變化應調查其年齡結構〖答案〗D【詳析】A、家麻雀、樹麻雀、黑頂麻雀、山麻雀是不同種,則該地區(qū)所有的麻雀不屬于一個種群,A錯誤;B、麻雀雖然屬于留鳥,季節(jié)變化也會通過影響黑頂麻雀的食物條件、繁殖的因素來影響黑頂麻雀的種群密度,B錯誤;C、標記重捕法適用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的估算,因此,利用標記重捕法可以估算出家麻雀的種群密度,C錯誤;D、年齡結構可以預測山麻雀種群數量的變化,D正確。故選D。2.某生物興趣小組對校園花壇土壤中小動物豐富度進行了調查。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可根據土壤小動物的趨光性特點用誘蟲器進行采集B.吸蟲器通常用于對體型較小的土壤動物進行采集C.對于個體較大、種群數量有限的物種可用目測估計法統(tǒng)計D.為提高采集速率,倒入花盆的土壤需鋪滿花盆底部〖答案〗B【詳析】A、采集土壤小動物可以用誘蟲器,利用的是土壤小動物避光趨濕的特性,A錯誤;B、吸蟲器常用于對體型較小的土壤動物進行采集,B正確;C、統(tǒng)計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有兩種方法,即目測估計法和記名計算法,前者可用多度等級估計豐富度,后者適用于個體大、種群數量有限的群落,C錯誤;D、誘蟲器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間要留有一定縫隙,便于空氣流通,D錯誤。故選B3.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tài)系統(tǒng)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組成B.碳在生態(tài)系統(tǒng)各成分之間以CO2的形式循環(huán),并具有全球性C.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的渠道D.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答案〗B【詳析】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其中生產者是自養(yǎng)生物,消費者和分解者是異養(yǎng)生物,A正確;B、碳循環(huán)具有全球性,在非生物環(huán)境與生物群落以CO2的形式循環(huán),在生物群落內部以有機物的形式流動,B錯誤;C、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包括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的,C正確;D、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普遍存在,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D正確。故選B。4.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等國家重點生態(tài)工程不僅在生態(tài)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還顯著增加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固碳能力。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天然林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強,全球氣候變化對其影響不大B.減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消除溫室效應的形成C.碳循環(huán)中無機碳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進入生物群落D.天然林保護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答案〗C〖祥解〗抵抗力穩(wěn)定性:①含義:生態(tài)系統(tǒng)抵抗外界干擾并使自身的結構與功能保持原狀的能力。②規(guī)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越單純,營養(yǎng)結構越簡單,自我調節(jié)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越低,反之則越高。③特點:調節(jié)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限度,自我調節(jié)能力就遭到破壞?!驹斘觥緼、天然林由于組成成分復雜,群落結構就復雜,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強,但全球氣候變化會影響天然林的成長,A錯誤;B、減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減緩溫室效應的形成的過程,但不能消除已經形成的溫室效應,B錯誤;C、碳循環(huán)中無機碳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進入生物群落,C正確;D、天然林保護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體現了生物多樣性對生態(tài)系統(tǒng)起調節(jié)作用的間接價值,D錯誤。故選C。5.進展演替是指隨著演替的進行,生物群落的結構和種類成分由簡單到復雜,對環(huán)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的過程。逆行演替則與進展演替相反。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逆行演替與人類活動關系密切,與氣候條件無關B.進展演替中群落有機物總量先增加后基本不變C.退耕還林、還草的過程屬于進展演替D.進展演替過程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逐漸提高,而逆行演替過程則相反〖答案〗A【詳析】A、行演替往往與人類活動有關,但氣候條件的劇烈變化也可能導致逆行演替,A錯誤;BC、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過程中生物群落的結構和種類成分逐漸變復雜,屬于進展演替,但進展演替到一定階段之后會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有機物總量逐漸達到穩(wěn)定,BC正確;D、由題干可知,進展演替過程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分變多,營養(yǎng)結構由簡單到復雜,故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逐漸提高,而逆行演替生態(tài)系統(tǒng)組分變少,營養(yǎng)結構由復雜到簡單,故抵抗力穩(wěn)定性逐漸降低,D正確。故選A。6.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中“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泵枥L了百姓人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日照時間的長短決定植物的開花期體現了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B.可以使用標記重捕法調查鶯的種群密度C.黃鶯的鳴叫聲屬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也可來自非生物環(huán)境D.為防止果樹遭受鳥害,用音響設備模擬天敵聲音驅趕鳥屬于機械防治〖答案〗D【詳析】A、日照時間的長短決定植物的開花期,是物理信息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體現了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A正確;B、黃鶯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可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其種群密度,B正確;C、黃鶯的鳴叫屬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可來自生物,也可來自于非生物環(huán)境,C正確;D、為防止果樹遭受鳥害,用音響設備模擬天敵聲音驅趕鳥屬于生物防治,D錯誤。故選D。7.在對待地球家園的問題上,人類再也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護;更不能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開車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食相比,前者均會增大人類的生態(tài)足跡B.威脅野生物種生存的人類活動主要是對野生物種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和掠奪式利用C.我國古代的"無廢棄物農業(yè)"保持了土地的生產能力,遵循了生態(tài)工程的循環(huán)原理D.長江江豚(極危物種)僅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保護長江江豚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長江江豚繁育中心〖答案〗D【詳析】A、生態(tài)足跡可以被形象地理解為一只負載人類和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城市、耕地、鐵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時留下的足跡,開車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食相比,前者均會增大人類的生態(tài)足跡,A正確;B、威脅野生物種生存的人類活動,主要是對野生物種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和掠奪式利用等,人類活動對野生物種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主要表現為使得某些物種的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掠奪式利用包括過度采伐、濫捕亂獵,這是物種生存受到威脅的重要原因,B正確;C、我國古代先民依靠“無廢棄物農業(yè)”保證了土壤的肥力,改善了土壤結構,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實現了土壤養(yǎng)分如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循環(huán)利用,遵循了生態(tài)工程的循環(huán)原理,C正確;D、長江江豚(極危物種)僅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保護長江江豚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qū),D錯誤。故選D。8.水葫蘆原產巴西,曾經在我國多地泛濫成災。下表是研究人員對某水域種植水葫蘆前后的群落特征進行的研究結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調查時段物種數植物類型優(yōu)勢種入侵前Ⅰ120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小葉眼子菜等多種入侵后Ⅱ28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水葫蘆、小葉眼子菜Ⅲ12浮水植物水葫蘆A.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它是區(qū)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I時段,水域中不同植物分別利用不同的空間,形成明顯的水平結構C.II時段,水葫蘆、小葉眼子菜不僅數量多,對群落中其他物種影響也大D.Ⅲ時段,對水葫蘆進行有效治理后,群落物種數和植物類型不會增加〖答案〗C〖祥解〗根據題意分析:入侵前,I時段,植物類型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出現明顯的分層現象,具有垂直結構,優(yōu)勢種是龍須眼子菜等。入侵后,II時段植物類型為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優(yōu)勢種是水葫蘆、龍須眼子菜;III時段,植物類型是浮水植物,優(yōu)勢種是水葫蘆。入侵后,水葫蘆與其他物種在空間資源中的競爭占優(yōu)勢?!驹斘觥緼、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但是區(qū)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的是物種組成,A錯誤;B、I時段,水域中不同植物分別利用不同的空間,出現明顯的分層現象,具有垂直結構,B錯誤;C、II時段,水葫蘆、小葉眼子菜數量多,而且此時沉水植物已經消失,因此水葫蘆、小葉眼子菜對群落中其他物種影響也大,C正確;D、Ⅲ時段,對水葫蘆進行有效治理后,群落物種數和植物類型可以增加,D錯誤。故選C。9.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捕食者的捕食行為會下行傳遞,直接或間接影響更低營養(yǎng)級生物,稱為營養(yǎng)級聯。在甲、乙兩個相鄰的湖泊中,食物鏈為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食浮游動物魚類→食魚動物。研究人員將甲中90%食魚動物移入乙,同時將90%的食浮游動物魚類從乙移向甲,若甲、乙兩個湖泊存在明顯的營養(yǎng)級聯,則可能出現的結果是()A.甲中浮游植物增加,乙中浮游植物減少B.甲中浮游植物不變,乙中浮游植物不變C.甲中浮游動物增加,乙中浮游動物不變D.甲中浮游動物增加,乙中浮游動物減少〖答案〗A〖祥解〗捕食關系: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的種間關系。前者謂之捕食者,后者謂被捕食者。例如,兔和草類、狼和兔等都是捕食關系?!驹斘觥繉⒓字?0%食魚動物移入乙,同時將90%的食浮游動物魚類從乙移向甲,甲中食魚動物減少,食浮游動物魚類增多,會導致浮游動物減少,進一步導致浮游植物增多;將甲中90%食魚動物移入乙,同時將90%的食浮游動物魚類從乙移向甲,乙中食魚動物增多,食浮游動物魚類減少,會導致浮游動物增多,進一步導致浮游植物減少,A正確。故選A。10.微囊藍細菌和顫藍細菌是引起湖泊發(fā)生水華的主要藍細菌??蒲腥藛T在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微囊藍細菌和顫藍細菌以研究其種間關系,結果如圖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調查湖水中微囊藍細菌和顫藍細菌種群密度的方法通常是樣方法B.曲線①表明,在0~13天內,微囊藍細菌種群增長速率逐漸增加C.曲線②的K值小于①,原因是兩種藍細菌競爭有限資源和空間D.單獨培養(yǎng)微囊藍細菌時,隨著其種群密度增加,K值會變小〖答案〗C〖祥解〗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huán)境容納量,又稱K值。K值會隨環(huán)境改變而發(fā)生變化,當環(huán)境遭到破壞時,K值可能會下降;當環(huán)境條件狀況改善時,K值可能會上升。在環(huán)境條件穩(wěn)定時,種群數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在K值附近上下波動?!驹斘觥緼、調查湖水中微囊藍細菌和顫藍細菌種群密度的方法通常是抽樣檢測法,A錯誤;B、曲線①表明,在0~13天內,微囊藍細菌種群數量增長為“S”形增長,故增長速率是先增加后減少,B錯誤;C、曲線②為兩種藍細菌混養(yǎng),曲線①為單養(yǎng),由于徽囊藍細菌在利用光照、無機營養(yǎng)等資源和空間時,和顫藍細菌存在競爭關系,導致總K值變小,因此曲線②的K值小于曲線①,C正確;D、種群密度不會改變環(huán)境容納量,D錯誤。故選C。11.如圖表示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植物被植食性動物利用過程中能量流動的部分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是③/(①+⑤)×100%B.④中的能量用于植食性動物自身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其中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C.⑤⑥⑦的能量未流入第二營養(yǎng)級,導致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能量流動是遞減的D.若該植食性動物為經濟動物,采取適當措施提高③/②、④/③的值可提高經濟效益〖答案〗A〖祥解〗生產者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繁殖等生命活動,這部分又可以流入分解者和流向下一營養(yǎng)級。【詳析】A、能量傳遞效率是下一營養(yǎng)級同化量/這一營養(yǎng)級同化量×100%,圖中①+⑤不是第一營養(yǎng)級同化量,是第一營養(yǎng)級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后剩余的能量,A錯誤;B、④為植食性動物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后剩余的能量,這部分能量可用于植食性動物自身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又可以流入分解者和流向下一營養(yǎng)級,B正確;C、能量的去向一般有4個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也就是貯存在構成有機體的有機物中;三是死亡的遺體、殘落物、排泄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掉;四是流入下一個營養(yǎng)級的生物體內,所以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C正確;D、提高③/②的值可提高植食性動物的同化量,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④/③的值可提高植植食性動物有機物的積累量,可提高經濟效益,D正確。故選A。12.下列關于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制作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酵母菌是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B.泡菜制作時要將鹽水煮沸冷卻后待用,煮沸的主要作用是將鹽水殺菌并除溶氧C.果酒制作過程中發(fā)酵瓶蓋應一直處于密封狀態(tài)D.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無氧條件下產生醋酸〖答案〗B【詳析】A、在腐乳制作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而不是酵母菌,A錯誤;B、泡菜制作時要將鹽水煮沸冷卻后待用,煮沸有兩大作用,一是除去水中氧氣,二是殺滅鹽水中的微生物;冷卻是為了防止殺死壇內的微生物,B正確;C、果酒制作過程中發(fā)酵瓶蓋應定時打開,而不一直處于密封狀態(tài),因為是酒精發(fā)酵過程中產生CO2,擰松瓶蓋以放出CO2,C錯誤;D、醋酸菌在需氧條件下可生成醋酸,?而在無氧狀態(tài)下,?醋酸菌可將醋酸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還可將乙醇氧化成醋酸,?并將醋酸和乳酸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有氧條件下產生醋酸,D錯誤。故選B。13.如圖為重慶啤酒廠啤酒釀造工藝流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糖化”是利用麥芽中的淀粉酶、麥芽糖酶等將蒸煮后大米中的淀粉水解為酵母菌容易吸收利用的物質B.糖化液添加酒花煮沸的目的是產生風味組分,終止酶進一步作用,并對糖漿殺菌C.發(fā)酵初期適當充氧、攪拌可縮短發(fā)酵時間D.發(fā)酵結束后可以從啤酒酵母細胞中提取單細胞蛋白〖答案〗D〖祥解〗啤酒的工業(yè)化生產分為主發(fā)酵和后發(fā)酵兩個階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謝物的生成都是在主發(fā)酵階段完成的;后發(fā)酵即在低溫、密閉的條件下儲存一段時間?!驹斘觥緼、“糖化”利用了酶的催化作用,用麥芽中的淀粉酶、麥芽糖酶催化淀粉水解,形成糖漿,便于酵母菌吸收利用,A正確;B、糖化液添加酒花煮沸可以產生風味組分,并對糖漿進行滅菌,高溫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因此煮沸還可以終止酶進一步作用,B正確;C、發(fā)酵初期適當充氧、攪拌可以讓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可縮短發(fā)酵時間,C正確;D、單細胞蛋白指通過發(fā)酵獲得的微生物菌體,不能從啤酒酵母體內提取,D錯誤。故選D。14.關于植物細胞工程的基本技術的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組織培養(yǎng)時需用酒精和次氯酸鈉溶液消毒,其目的是防止雜菌污染B.植物組織培養(yǎng)時培養(yǎng)基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和比例會影響細胞發(fā)育方向C.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取得的外植體經組織培養(yǎng)獲得的幼苗遺傳物質相同D.植物體細胞雜交可打破生殖隔離,實現遠緣雜交〖答案〗C【詳析】A、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去壁前,對兩種細胞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消毒處理大約30秒,立即取出用無菌水沖洗后,再用20%次氯酸鈉溶液消毒30分鐘,然后用無菌水沖洗,目的是防止雜菌污染,A正確;B、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和比例會影響植物細胞的發(fā)育方向,二者比例適當時,誘導愈傷組織的形成,生長素比例較高時,誘導根的分化,細胞分裂素比例較高時,誘導芽的分化,B正確;C、不同細胞所含的基因不一定相同,比如二倍體生物體細胞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植株還是二倍體的,但是如果二倍體生物花藥培養(yǎng)的植株就是單倍體植株,基因型即它的配子基因型,因此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取得的外植體經組織培養(yǎng)獲得的幼苗遺傳物質不一定相同,C錯誤;D、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可以打破生殖隔離,實現遠緣雜交,培育作物新品種,該育種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D正確。故選C。15.下列關于植物細胞工程技術的應用敘述中,正確的是()A.作物脫毒是利用病毒少或無病毒的植物頂端分生組織進行組織培養(yǎng),獲得脫毒苗B.植物代謝產生的初生代謝物是很多藥物、香料和色素的重要來源C.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是利用培養(yǎng)細胞發(fā)生了突變的原理,能提高單個細胞的次生代謝物的含量D.植物代謝產生的次生代謝物容易通過化學合成途徑得到〖答案〗A【詳析】A、作物脫毒是利用病毒少或無病毒的植物頂端分生組織進行組織培養(yǎng),從而使新成長的植株脫去病毒,最終獲得脫毒苗,A正確;B、植物代謝產生的初生代謝物是生物生長和生存所必需的,而很多藥物、香料和色素屬于次生代謝物,B錯誤;C、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主要是通過增加細胞數量來提取次生代謝物,從而提高次生代謝物的含量,原理是細胞增殖,C錯誤;D、植物代謝產生的次生代謝物不能通過化學合成途徑得到,D錯誤。故選A。16.“三親嬰兒”被視為第四代試管嬰兒。2023年5月10日,據新華社報道,英國首批體內含有三人DNA遺傳信息的“三親嬰兒”已經誕生。如圖為“三親嬰兒”培育的簡易流程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細胞為“三親嬰兒”母親的體細胞B.B細胞為核移植后形成的重組細胞培養(yǎng)至MⅡ期的卵母細胞C.該技術可避免卵母細胞捐獻者的線粒體遺傳病基因傳遞給后代D.該技術涉及核移植、動物細胞培養(yǎng)、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等操作〖答案〗B〖祥解〗試管動物技術是指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過培養(yǎng)發(fā)育為早期胚胎后,再經移植后產生后代的技術。【詳析】A、A細胞為“三親嬰兒”母親的卵母細胞,A錯誤;B、B細胞為核移植后形成的重組細胞培養(yǎng)至MⅡ期的卵母細胞,此時的卵母細胞才具備與精子受精的能力,B正確;C、該技術可避免母親的線粒體遺傳病基因傳遞給后代,C錯誤;D、該過程未涉及胚胎分割技術,D錯誤。故選B。17.下列有關胚胎工程技術操作的說法,錯誤的是()A.用雌性激素處理雌性個體進行超數排卵B.進行胚胎移植的早期胚胎一般發(fā)育到桑葚胚或囊胚階段C.體外受精前需對卵母細胞和精子分別進行成熟培養(yǎng)和獲能處理D.胚胎分割技術可獲得遺傳信息相同的同卵雙胎或多胎〖答案〗A〖祥解〗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對供、受體的選擇和處理(選擇遺傳特性和生產性能優(yōu)秀的供體,有健康的體質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體。用激素進行同期發(fā)情處理,用促性腺激素對供體母牛做超數排卵處理)。②配種或人工授精。③對胚胎的收集、檢查、培養(yǎng)或保存。④對胚胎進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檢查?!驹斘觥緼、用促性腺激素處理雌性個體進行超數排卵,A錯誤;B、用于胚胎移植的早期胚胎因物種不同有所不同,但一般要培養(yǎng)到桑椹胚或囊胚階段才能進行移植,B正確;C、體外受精前需對卵母細胞成熟培養(yǎng),培養(yǎng)至MⅡ,對精子進行獲能處理,C正確;D、可以將早期胚胎進行分割可獲得同卵雙胎或多胎,遺傳物質相同,D正確。故選A。18.下列關于“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研磨液充分研磨的目的是將DNA與蛋白質等物質分離B.為了縮短研磨時間,可先用纖維素酶處理洋蔥細胞C.將洋蔥研磨液過濾或離心的目的是去除蛋白質、多糖等物質D.檢測時向待檢測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試劑后即出現藍色〖答案〗B【詳析】A、加入研磨液充分研磨的目的是破碎細胞,獲取含DNA的濾液,A錯誤;B、洋蔥細胞含有細胞壁,為了縮短研磨時間,可先用纖維素酶處理洋蔥細胞,破壞細胞壁,有助充分研磨,B正確;C、將洋蔥研磨液過濾或離心的目的是棄去沉淀物,收集上清液,獲得較多的DNA,C錯誤;D、DNA鑒定時,向待檢測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試劑,在水浴加熱下呈現藍色,D錯誤。故選B。19.淀粉酶在制糖工業(yè)中應用廣泛,提高淀粉酶的熱穩(wěn)定性可以在較高溫度下提高糖的生產率。如圖為通過蛋白質工程改造淀粉酶結構的流程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改造淀粉酶基因的原理是基因重組B.改造后的淀粉酶可能在自然界中原本存在C.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不同的A可能得到相同的BD.通過蛋白質工程可改造青霉素、性激素的結構〖答案〗C〖祥解〗蛋白質工程是將控制蛋白質的基因進行修飾改造或合成新的基因,然后運用基因工程合成新的蛋白質。蛋白質工程的過程:預期蛋白質功能→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蛋白質工程得到的蛋白質一般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質,蛋白質工程的實質是改造基因?!驹斘觥緼、改造淀粉酶基因的原理是基因突變,A錯誤;B、改造后的淀粉酶可能在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質,B錯誤;C、因此密碼子具有簡并性,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不同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可能得到相同的氨基酸序列,C正確;D、通過蛋白質工程可以改變蛋白質的結構,進而改變蛋白質的活性,但性激素不是蛋白質,D錯誤。故選C。20.下列關于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A.只要嚴格依照轉基因技術的原理和操作規(guī)程來生產轉基因產品,就能保證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B.生殖性克隆人破壞了人類基因多樣性的天然屬性,不利于人類的生存和進化C.“設計試管嬰兒”和“設計完美嬰兒”都要用到基因編輯技術D.我國政府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生物武器和核武器等各類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答案〗B〖祥解〗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食物安全(滯后效應、過敏源、營養(yǎng)成分改變)、生物安全(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環(huán)境安全(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影響)?!驹斘觥緼、嚴格依照轉基因技術的原理和操作規(guī)程來生產轉基因產品,也不能保證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A錯誤;B、生殖性克隆人破壞了人類基因多樣性的天然屬性,不利于人類的生存和進化,B正確;C、“利用基因編輯技術設計試管嬰兒,設計完美試管嬰兒,已經涉及到新生命的誕生,會造成生物技術安全與倫理問題,不能對嬰兒進行基因設計,C錯誤;D、我國政府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生物武器,D錯誤。故選B。21.如圖表示從某池塘淤泥樣品中篩選高效沉降污水中微小顆粒的微生物操作步驟。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步驟Ⅱ和Ⅲ所用的接種方法不同B.步驟Ⅲ是為了獲得純培養(yǎng)物C.平板培養(yǎng)皿1和平板培養(yǎng)皿2均屬于固體培養(yǎng)基和選擇培養(yǎng)基D.對試管2中微生物進行計數,若菌體較大可用血細胞計數板〖答案〗C〖祥解〗步驟Ⅰ是將樣品配置成菌液;步驟Ⅱ、Ⅲ、Ⅳ是通過行稀釋涂布平板法、平板劃線法對微生物進行分離、純化以及擴大培養(yǎng)的過程;Ⅴ是對純化得到的菌種進行進一步篩選,檢測其降解污水中微小顆粒的能力?!驹斘觥緼、步驟Ⅰ是將樣品配置成菌液;步驟Ⅱ是稀釋涂布平板法、步驟Ⅲ是平板劃線法,A正確;B、步驟Ⅲ是從涂布平板的培養(yǎng)基上挑取單菌落,進一步通過平板劃線法進行分離、純化,以獲得單一菌落,B正確;C、從物理性質看,平板培養(yǎng)皿1和2都要使用固體培養(yǎng)基,固體培養(yǎng)基上才能形成單菌落;從功能看,培養(yǎng)皿1和2使用通用培養(yǎng)基即可,此時還不需要使用選擇培養(yǎng)基,C錯誤;D、血細胞計數板比細菌計數板厚,常用于菌體較大微生物的計數,D正確。故選C。22.用含特定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如圖所示的質粒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并成功導入受體菌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用PvuⅠ酶切,構建的表達載體中目的基因轉錄的產物相同B.同時用HindⅢ和SphⅠ酶切(兩種酶切得到的黏性末端不同),構建的表達載體中目的基因轉錄的產物可能不同C.用SalⅠ酶切,在含TeT(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中的菌落中含目的基因D.用SphⅠ酶切,可通過DNA凝膠電泳技術鑒定表達載體構建成功與否〖答案〗D〖祥解〗圖中質粒內,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內含有ScaⅠ和PvuⅠ的酶切位點,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TetR)內含有HindⅢ、SphⅠ和SalⅠ的酶切位點?!驹斘觥緼、用PvuⅠ酶切,不影響目的基因的連接,無法判斷構建的表達載體中目的基因轉錄的產物是否相同,A錯誤;B、同時用HindⅢ和SphⅠ酶切(兩種酶切得到的黏性末端不同),能保證目的基因能準確連接,因此構建的表達載體中目的基因轉錄的產物相同,B錯誤;C、由圖可知,用SalⅠ酶切會破壞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重組質粒和質粒中都有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TetR),因此在含Tet(四環(huán)素)培養(yǎng)基中的菌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C錯誤;D、若用SphⅠ酶切,目的基因可能正向插入,也可能反向插入,可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技術鑒定重組質粒構建成功與否,D正確。故選D。23.某生物制藥公司在生產狂犬病毒單克隆抗體時,設計了如圖實驗流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狂犬病毒注射到小鼠體內進行免疫,得到免疫小鼠B.制備單細胞懸液需用胃蛋白酶處理C.①、②為兩次篩選過程,均需用到選擇培養(yǎng)基,②過程還要進行抗體檢測D.可將能產生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內或在體外培養(yǎng)增殖〖答案〗D〖祥解〗雜交瘤抗體技術是在細胞融合技術的基礎上,將具有分泌特異性抗體能力的B細胞和具有無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細胞融合為雜交瘤細胞,雜交瘤細胞既能產生抗體,又能無限增殖。用具備這種特性的單個雜交瘤細胞培養(yǎng)成細胞群,可制備針對一種抗原的特異性抗體即單克隆抗體?!驹斘觥緼、用狂犬病毒注射到小鼠體內進行免疫,其目的是獲得產生能夠分泌抗狂犬病毒抗體的B淋巴細胞,A錯誤;B、制備單細胞懸液需用胰蛋白酶(最適pH7.2-8.4)或膠原蛋白酶進行處理,不可用胃蛋白酶(最適pH為1.5),B錯誤;C、①過程需用到選擇培養(yǎng)基,以獲得雜交瘤細胞;②過程不需用到選擇培養(yǎng)基,是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C錯誤;D、可將能產生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內或在體外培養(yǎng)增殖,然后小鼠腹水或細胞培養(yǎng)液中獲得大量的單克隆抗體,D正確。故選D。24.為了加速瀕危動物長江江豚的繁育,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通過多代細胞培養(yǎng),將雄性江豚胚胎干細胞的Y染色體去除,獲得XO胚胎干細胞,再經過一系列處理,得到有功能的卵母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營養(yǎng)充足、氧氣供應充分,胚胎干細胞原代和傳代培養(yǎng)過程不會出現細胞貼壁和接觸抑制現象B.獲得的XO胚胎干細胞能分化成長江江豚的各種組織、器官C.XO胚胎干細胞經處理要得到有功能的卵母細胞,還需去除一半常染色體D.XO胚胎干細胞的獲得過程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答案〗C〖祥解〗動物細胞培養(yǎng)需要滿足以下條件:(1)充足的營養(yǎng)供給—微量元素、無機鹽、糖類、氨基酸、促生長因子、血清等。(2)適宜的溫度:36.5℃±0.5℃;適宜的pH:7.2~7.4。(3)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液應進行無菌處理。通常還要在培養(yǎng)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養(yǎng)過程中的污染。此外,應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防止代謝產物積累對細胞自身造成危害。(4)氣體環(huán)境:95%空氣+5%CO2,O2是細胞代謝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驹斘觥緼、營養(yǎng)供應充足時,氧氣供應充分,胚胎干細胞原代和傳代培養(yǎng)過程也會發(fā)生細胞貼壁和接觸抑制現象,A錯誤;B、據題意,獲得XO胚胎干細胞,經過一系列處理才能得到有功能的卵母細胞,因此不能直接分化成長江江豚的各種組織、器官,B錯誤;C、卵母細胞與體細胞比,染色體數目減半,因此除Y染色體去除外,還需去除一半常染色體,C正確;D、XO胚胎干細胞中去除了Y染色體,因而該細胞的獲得過程發(fā)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D錯誤。故選C。25.利用PCR技術可以獲取如圖中的目的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用圖中引物②和引物⑤至少要經過3次循環(huán)才能獲得目的基因B.用圖中引物③和引物④至少要經過2次循環(huán)才能獲得目的基因C.合成新鏈是從引物的5′開始延伸D.用圖中引物①和引物⑤經過2次循環(huán)可獲得4種雙鏈DNA分子〖答案〗A〖祥解〗PCR技術的原理為DNA雙鏈復制原理,需要在添加Mg2+的緩沖液中進行,需要提供模板DNA,分別與兩條模板鏈結合的引物,4種脫氧核苷酸和耐高溫的DNA聚合酶等。PCR的操作過程:(1)高溫變性:DNA解旋過程(PCR擴增中雙鏈DNA解開不需要解旋酶,高溫條件下氫鍵可自動解開);(2)低溫復性:引物結合到互補鏈DNA上;(3)中溫延伸:合成子鏈。【詳析】A、用圖中引物②和引物⑤經過1次循環(huán)能獲得含母鏈和引物②、母鏈和引物⑤的兩種雙鏈DNA,經過2次循環(huán)能獲得一條鏈為目的基因的堿基序列的雙鏈DNA,經過3次循環(huán)能獲得兩條鏈均為目的基因的DNA片段,A正確;B、用圖中引物③和引物④循環(huán)不能獲得目的基因,因為合成的新鏈是從引物的3′開始延伸,用引物③和引物④延伸不包含目的基因的堿基序列,B錯誤;C、合成新鏈是從引物的3′開始延伸,C錯誤;D、用圖中引物①和引物⑤經過2次循環(huán)可獲得3種雙鏈DNA分子,D錯誤。故選A。26.阿利效應指出某些生物群聚并且種群密度處于某個適宜的范圍時,其種群數量能夠得以增長,種群密度過低或者過高都會導致種群數量呈現負增長。某種動物的種群具有阿利效應,該動物的種群初始密度與種群增長速率之間的對應關系如圖示,其中種群增長速率表示單位時間增加的個體數。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初始密度介于0~a時,種群數量最終會降為0B.初始密度介于a~c時,種群數量變化符合種群數量增長的“S”形曲線C.將種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對應的種群數量,有利于持續(xù)獲得較大的捕獲量D.當該種群數量為d時,種群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維持數量的相對穩(wěn)定〖答案〗B〖祥解〗分析曲線圖可知,初始密度介于0~b時,增長速率<0,種群數量會下降;初始密度超過b點時,增長速率>0,種群數量會增加;在初始密度c所對應的種群數量時,增長速率最大?!驹斘觥緼、初始密度介于0~a時,增長速率<0,種群數量會降低,當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后,種群可能會由于近親繁殖等衰退、消亡,A正確;B、初始密度介于a~b時,增長速率<0,種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種群數量不斷減少,因此在初始密度介于a~c時,種群數量變化不符合種群數量增長的“S”形曲線,B錯誤;C、在初始密度c所對應的種群數量時,增長速率最大,將種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對應的種群數量有利于持續(xù)獲得較大的捕獲量,C正確;D、由題圖可知,c時該種群增長速率達到最大值,c~d該種群繼續(xù)增長,d時該種群數量達到最大值,故當該種群數量為d時,種群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維持數量的相對穩(wěn)定,D正確。故選B。27.下圖表示某自然保護區(qū)中,五種植物種群內部各級胸徑個體所占的比例。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圖中數據可通過樣方法獲取,操作中要隨機取樣B.各胸徑徑級個體的比例可表示種群的年齡結構C.徑級較低群體中金錢槭占據競爭優(yōu)勢,數量較多D.白辛樹種群將走向衰退,應給予重點保護〖答案〗C〖祥解〗年齡結構: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的比例。【詳析】A、樣方法常用于植物和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的動物(如昆蟲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蟲的密度、跳的密度等),故圖中數據可通過樣方法獲取,樣方法操作中要做到隨機取樣,盡量提高實驗數據的準確性,A正確;B、結合題圖注腳“胸徑徑級越大,植物生長年份越大”,年齡結構是指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的比例,可知各胸徑徑級個體的比例可表示種群的年齡結構,B正確;C、結合題干“五種植物種群內部各級胸徑個體所占的比例”,故題圖中的百分比為種群內部對應的百分比,并不是占所有種群的百分比,因此無法判斷金錢槭占據競爭優(yōu)勢,數量較多,C錯誤;D、從圖中可以看出白辛樹老年數目較多,幼年數目較少,故白辛樹種群將走向衰退,應給予重點保護,D正確。故選C。28.物種甲和物種乙都能以空間上有垂直分層的5種植物為食,下圖1表示甲、乙單獨存在時對5種食物的利用情況,下圖2表示甲、乙共同生活一段時間以后對5種食物的利用情況,如果繼續(xù)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可能發(fā)生的變化分析不合理的是()A.物種甲和物種乙的種間競爭強度進一步下降B.物種甲對植物2的利用率超過40%,物種乙對植物4的利用率超過40%C.物種甲和物種乙取食不同植物而分布在不同的空間位置,導致生態(tài)位完全不重疊D.物種甲與物種乙食物來源完全不同,而出現垂直分層現象〖答案〗C〖祥解〗生態(tài)位: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tài)位?!驹斘觥緼、分析圖1:在甲、乙單獨存在時,兩者的食物種類一樣,1、2、3、4、5均攝入,但是甲傾向于攝入1、2、3,乙傾向于傾向于攝入3、4、5,而當甲、乙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后,對應圖2:甲對1、2食物種類攝入更多,對3、4、5攝入減少,而乙對4、5攝入更多,對1、2、3攝入減少,可見甲、乙共同生活后可通過調整對攝入食物的種類的比例,降低二者之間的競爭強度,A正確;B、分析圖2:甲乙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后,物種甲對植物2的利用率接近40%,物種乙對植物4的利用率接近40%,結合A選項的分析,甲、乙共同生活后可通過調整對攝入食物的種類的比例,降低二者之間的競爭強度,如果繼續(xù)共同生活一段時間,那么物種甲對植物2的利用率可能會超過40%,物種乙對植物4的利用率也會超過40%,更大程度上的降低二者之間的競爭強度,B正確;C、生態(tài)位: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tài)位,圖2中甲、乙的攝入食物種類比例有所調整,按照攝取食物調整比例,如果繼續(xù)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可能發(fā)生甲、乙的食物來源完全不同,但是生態(tài)位不僅僅包括食物的利用情況還包括種間關系等,故僅根據食物來源不同無法判斷生態(tài)位完全不重疊,C錯誤;D、結合C選項的分析,甲乙繼續(xù)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后可能導致物種甲與物種乙食物來源完全不同,物種甲乙根據食物來源不同,其分布也隨之發(fā)生相應改變,棲息場所和食物決定了動物的垂直分層,D正確。故選C。29.為研究河流中石塊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將滅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統(tǒng)計裸石上不同時間新增物種數目(見圖1)、自養(yǎng)類群和異養(yǎng)類群的個體數量(A和H分別代表自養(yǎng)和異養(yǎng)類群的優(yōu)勢種)(見圖2)已知自養(yǎng)類群為異養(yǎng)類群提供有機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裸石上發(fā)生的演替為次生演替B.演替的前120天,物種數量不斷變少,之后趨于穩(wěn)定C.演替穩(wěn)定后自養(yǎng)類群和異養(yǎng)類群的數量金字塔呈正金字塔形D.演替穩(wěn)定后,優(yōu)勢種A的環(huán)境容納量比演替初期小〖答案〗D【詳析】A、裸石經過滅菌,不存在生物也沒有營養(yǎng)條件,故裸石上發(fā)生的演替為初生演替,A錯誤;B、由圖1可知,演替的前120天,隨著演替時間增加,新增物種數目減少,但數量還是在增加,到120天時,新增物種數為0,即不再增加,因此演替的前120天,生長在裸石上的物種總數增加,之后,演替趨于穩(wěn)定,B錯誤;C、120天后,異養(yǎng)類群圓圈面積較自養(yǎng)類群圓圈面積大,即數量可能較多,據此推測演替達到穩(wěn)定后,自養(yǎng)類群和異養(yǎng)類群的數量金字塔是倒金字塔形,C錯誤;D、由圖2可知,演替過程中,優(yōu)勢種A逐漸被優(yōu)勢取代,優(yōu)勢種A數量在不斷減小,因此演替穩(wěn)定后,優(yōu)勢種A的環(huán)境容納量比演替初期小,D正確。故選D。30.如圖為某自然災害后的人工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過程中部分環(huán)節(jié)涉及的能量(單位:103kJ·m-2·a-1),其中補償輸入是指人工飼喂各個營養(yǎng)級同化的能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由圖可知,肉食性動物需補償輸入的能量為5×103kJ·m-2·a-1B.植食性動物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2×104kJ·m-2·a-1C.能量在第二營養(yǎng)級與第三營養(yǎng)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約為15.6%D.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1.1×105kJ·m-2·a-1〖答案〗D〖祥解〗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流動:(1)概念: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2)過程:某一營養(yǎng)級的同化量=呼吸作用中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繁殖的能量=攝入量-糞便量。(3)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驹斘觥緼、某一營養(yǎng)級的同化量=呼吸作用中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向下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分析題圖可知,植食性動物的同化量=4+9+0.5+流向肉食性動物的能量=14+2,故由植食性動物流入肉食動物的能量為2.5×103kJ·m-2·a-1;肉食動物的同化量=補償輸入的能量+2.5=2.1+5.1+0.05+0.25,故肉食性動物需補償輸入的能量為5×103kJ·m-2·a-1,A正確;B、植食性動物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植食性動物的同化量-呼吸作用中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14+2-4,植食性動物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2×104kJ·m-2·a-1,B正確;C、第二營養(yǎng)級(植食性動物)的同化量為16×103kJ·m-2·a-1,第二營養(yǎng)級流向第三營養(yǎng)級(肉食性動物)的能量為2.5×103kJ·m-2·a-1,故能量在第二營養(yǎng)級與第三營養(yǎng)級之間的傳遞效率=2.5/16×100%≈15.6%,C正確;D、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人工補償輸入的能量,而1.1×105kJ·m-2·a-1
僅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D錯誤。故選D。二、解答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60分)31.近年來,部分農村應用稻田蟹綜合種養(yǎng)技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了“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稻蟹共生系統(tǒng),獲得了良好效益。如圖表示某稻蟹共生系統(tǒng)內的部分結構。請回答下列問題:(1)河蟹與稻田昆蟲的種間關系是_____。稻田昆蟲、底棲動物、河蟹等動物在該系統(tǒng)中的作用是_____。(2)在“藻類→浮游動物→河蟹”的食物鏈中,浮游動物同化的能量可以隨著_____流向分解者。(3)稻田昆蟲稻螟被蜘蛛網粘住后,會不斷扇動翅膀企圖逃生,被蜘蛛感知振動后捕食。這說明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是_____。(4)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稻田養(yǎng)殖河蟹的意義在于_____。(5)稻蟹共生系統(tǒng)能提高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理由是_____(答出1點即可)〖答案〗(1)①.捕食、種間競爭②.加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2)自身的殘體和河蟹的糞便(3)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與穩(wěn)定(4)調整能量流動的關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5)稻蟹共作可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降低環(huán)境污染;生產出綠色無污染的水稻和河蟹,增加經濟收入;使稻與河蟹之間進行廢物充分利用,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小問1詳析】河蟹以稻田昆蟲為食,河蟹與稻田昆蟲又都以水稻為食,所以兩者的種間關系為捕食和種間競爭。稻田昆蟲、底棲動物、河蟹等動物在該系統(tǒng)中都是消費者,作用是加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小問2詳析】分解者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為將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分解成無機物,在“藻類→浮游動物→河蟹”的食物鏈中,浮游動物同化的能量可以通過自身的遺體殘骸和河蟹的糞便流向分解者。【小問3詳析】稻田昆蟲稻螟被蜘蛛網粘住后,會不斷扇動翅膀企圖逃生,被蜘蛛感知振動后捕食。這說明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是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與穩(wěn)定?!拘?詳析】稻田引入河蟹后,雜草密度下降,可減少與水稻的種間競爭,使水稻獲得了更多的能量,從而提高產量;同時加入河蟹可捕食稻田昆蟲,減少昆蟲對水稻的損傷從而增加水稻產量;雜草、水稻葉、稻田昆蟲等生物中的能量都流向河蟹。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養(yǎng)殖河蟹可調整能量流動的關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拘?詳析】稻蟹共生系統(tǒng)能提高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理由是稻蟹共作可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降低環(huán)境污染;生產出綠色無污染的水稻和河蟹,增加經濟收入;使稻與河蟹之間進行廢物充分利用,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32.某旅游城市加強生態(tài)保護和環(huán)境治理后,城市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某湖區(qū)水體魚類明顯增多,甚至曾經消失的一些水鳥又重新出現?;卮鹣铝袉栴}。(1)要研究湖區(qū)該種水鳥的生態(tài)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__(答出2點即可)。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水鳥等各種生物都占據著相對穩(wěn)定的生態(tài)位,其意義是_____。(2)圖1表示該湖區(qū)中部分生物的食物關系,如果人類對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利用強度較大,應給予_____的投入,以保證內部結構和功能的協調。(3)水體富營養(yǎng)化會引起藍細菌的爆發(fā)性增殖,其中微囊藍細菌會分泌毒素引起一系列生態(tài)問題。生態(tài)學家提出“投放一定數量的肉食性魚類”的經典治理方案,該方案可抑制藍細菌數量增長的機理是_____。(4)為了提高經典治理藍細菌方案的效果,科學家又提出第二種方案:“投放一定數量的濾食性魚類”。圖2表示在放養(yǎng)一定數量鰱魚后的實驗結果,浮游動物優(yōu)勢物種發(fā)生了改變,造成該變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5)除了“以魚治藻”外,請利用生物的種間關系(除捕食外),提出一條其他合理的治理建議:_____。〖答案〗(1)①.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它物種的關系等②.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間充分利用環(huán)境資源(2)相應的物質和能量(3)肉食性魚類捕食濾食性魚類導致浮游動物數量增加,大量捕食藍細菌,從而抑制藍細菌數量的增長(4)鰱魚對枝角類的捕食較多(5)種植大型水生植物、使用專門寄生藍細菌的病毒等〖祥解〗生態(tài)位: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tài)位?!拘?詳析】水鳥是動物,研究動物的生態(tài)位,通常要研究水鳥的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群落中每種生物都占據著相對穩(wěn)定的生態(tài)位,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環(huán)境資源?!拘?詳析】對于人類利用強度角度較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應給予相應的物質、能量的投入,以保證生態(tài)系統(tǒng)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拘?詳析】生態(tài)學家提出“投放一定數量的肉食性魚類”的經典治理方案,該方案可抑制藍細菌數量增長的機理是肉食性魚類捕食濾食性魚類,導致浮游動物數量增加,可以大量捕食藻類,從而抑制藻類數量的增加?!拘?詳析】據圖2可知,當放養(yǎng)一定數量鰱魚后,群落中的枝角類動物下降明顯,而橈足類略有增加,輪蟲變化不大,所以浮游動物優(yōu)勢物種發(fā)生了改變的原因主要是鰱魚對枝角類的捕食較多?!拘?詳析】種間關系除了捕食關系,還有種間競爭關系,寄生關系等,所以富營養(yǎng)化的解決,可以通過種植大型水生植物、使用專門寄生藍細菌的病毒等方法解決。33.果葡萄糖漿廠排出的廢水處理需用到淀粉分解菌。為分離純化高效分解淀粉的淀粉分解菌,研究人員用如圖所示流程獲得了目的菌?;卮鹩嘘P問題:(1)⑥過程的接種方法叫_____,接種工具用_____法滅菌。平板中培養(yǎng)基的碳源為_____。(2)為了獲得高效分解淀粉的淀粉分解菌,還需將⑥過程平板上得到的單菌落用接種鏟取出制成菌懸液,重復①~⑥過程,但培養(yǎng)基先經碘處理,接種培養(yǎng)后會出現以菌落為中心的透明圈。⑧過程應挑取_____(選填“Ⅰ”、“Ⅱ”或“Ⅲ”)中的菌在斜面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后保存。(3)為了了解廢水中淀粉分解菌的活菌含量,需統(tǒng)計樣品中的活菌數目。研究人員往往是選取A、B、C三種稀釋度的菌懸液接種計數而不是只選取其中一種稀釋度的菌懸液接種計數,原因是_____。(4)若取B中菌懸液接種平板,對應三個平板中菌落數分別為99、101、115,則所取樣品中淀粉分解菌數量為_____個。〖答案〗(1)①.稀釋涂布平板法②.灼燒滅菌③.以淀粉為唯一碳源(2)Ⅲ(3)樣品的稀釋度將直接影響平板上的菌落數目,選用一定稀釋范圍的樣品液進行培養(yǎng),以保證獲得菌落數為30~300、適于計數的平板(4)1.05×108〖祥解〗微生物接種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培養(yǎng)基按用途分為選擇培養(yǎng)基和鑒別培養(yǎng)基,要選擇出某一特定的菌種,需要提供目的菌生長的必要條件,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長,要鑒別某一目的菌,需要用特別的試劑進行檢驗,通過觀察現象來確定。【小問1詳析】由圖可知⑥過程的接種方法叫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工具用灼燒滅菌法滅菌;欲篩選出淀粉分解菌,培養(yǎng)基中應只含有淀粉而無其他碳源,不能降解淀粉的細菌在此培養(yǎng)基上不能生存;【小問2詳析】培養(yǎng)基先經碘處理,有分解淀粉能力的細菌,接種培養(yǎng)后會有分解淀粉能力的細菌周圍就會出現以菌落為中心的透明圈,且分解淀粉的能力超強,透明圈越大,因此⑧過程應挑?、笾械木谛泵媾囵B(yǎng)基上培養(yǎng)后保存;【小問3詳析】研究人員往往是選取A、B、C三種稀釋度的菌懸液接種計數而不是只選取其中一種稀釋度的菌懸液接種計數,原因是樣品的稀釋度將直接影響平板上的菌落數目,選用一定稀釋范圍的樣品液進行培養(yǎng),以保證獲得菌落數為30~300、適于計數的平板;【小問4詳析】該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數為(99+101+115)/3=105個,因此可得所取樣品中淀粉分解菌數量為105/0.1×105=1.05×108個。34.如圖所示為兩種途徑獲得高產優(yōu)質奶牛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途徑Ⅰ中卵母細胞去核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操作法,也可采用梯度離心、紫外線短時間照射和化學物質處理等方法,這些方法的使用均不能穿透卵母細胞的_____結構。(2)途徑Ⅱ中“?”表示_____處理,人工受精前要對精子進行獲能處理,其原因是_____。(3)途徑Ⅰ和途徑Ⅱ均用到了胚胎移植技術,胚胎移植前除需進行遺傳病篩查外,途徑Ⅱ中胚胎還需進行_____鑒定。(4)途徑Ⅰ中重構胚需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激活,目的是:_____。(5)請說出兩種途徑獲得的高產奶牛體細胞核中遺傳物質來源的差異:_____?!即鸢浮剑?)透明帶(2)①.同期發(fā)情②.精子不能直接與卵子受精,必須經獲能處理后才能獲得受精能力(3)性別(4)使重構胚能完成細胞分裂和發(fā)育進程(5)途徑Ⅰ獲得的高產奶牛細胞核遺傳物質只來源于高產奶牛;途徑Ⅱ獲得的高產奶牛細胞核遺傳物質來源于優(yōu)質公牛和高產奶?!拘?詳析】卵母細胞去核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操作法,也可采用梯度離心、紫外線短時間照射和化學物質處理等方法,這些方法的使用均不能穿透卵母細胞的透明帶結構。【小問2詳析】途徑Ⅱ中“?”表示同期發(fā)情處理,人工受精前要對精子進行獲能處理,其原因是精子不能直接與卵子受精,必須經獲能處理后才能獲得受精能力?!拘?詳析】胚胎移植前除需進行遺傳病篩查外,途徑Ⅱ中胚胎還需進行性別鑒定?!拘?詳析】途徑Ⅰ中重構胚需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激活,目的是:使重構胚能完成細胞分裂和發(fā)育進程?!拘?詳析】途徑Ⅰ獲得的高產奶牛細胞核遺傳物質只來源于高產奶牛;途徑Ⅱ獲得的高產奶牛細胞核遺傳物質來源于優(yōu)質公牛和高產奶牛。35.HPV(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是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獲取的蛋白質疫苗。HPV表面存在的L1蛋白是制作疫苗的有效蛋白。圖1是含L1基因的DNA片段及限制酶酶切位點,圖2是用于構建基因表達載體的質粒?;卮鹣铝袉栴}:(1)從基因表達載體的元件構成考慮,圖2中A應該指_____。(2)為了防止目的基因與質粒反向連接和自身環(huán)化,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應選用圖中的限制酶為_____。(3)常用的DNA連接酶有E.coliDNA連接酶和T4DNA連接酶,將L1基因和質粒用限制酶切割后需用_____(選填“E.coliDNA連接酶”、“T4DNA連接酶”、“E.coliDNA連接酶或T4DNA連接酶”)連接起來。下列DNA片段可作為DNA連接酶作用底物的是_____。(4)科學家往往將構建的重組DNA(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大腸桿菌,讓大腸桿菌發(fā)酵生產HPV疫苗。若要檢測L1基因是否成功導入大腸桿菌中,需要從大腸桿菌中提取DNA進行DNA分子雜交,DNA分子雜交時使用的探針是_____。若要檢測L1基因在大腸桿菌中是否表達出L1蛋白,請寫出簡要思路。_____?!即鸢浮剑?)復制原點(2)EcoRⅠ和BglⅡ(3)①.E.coliDNA連接酶或T4DNA連接酶②.B(4)①.被標記的L1基因的單鏈②.從轉基因大腸桿菌中提取蛋白質,用相應抗體進行抗原-抗體雜交,若出現雜交帶,則表明L1基因在大腸桿菌中成功表達出L1蛋白〖祥解〗基因工程中,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DNA分子時候,會產生兩種末端,一種是平末端,一種是黏性末端。平未端是指DNA分子在對稱軸兩端對稱切開,從其他位置切開的是黏性未端。E.coliDNA連接酶、T4DNA連接酶都能連接黏性末端,此外T4DNA連接酶還可以連接平未端,但連接平末端時的效率比較低?!拘?詳析】基因表達載體的元件包括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目的基因、復制原點等,故從基因表達載體的元件構成考慮,圖2中A應該指復制原點?!拘?詳析】為了防止目的基因與質粒反向連接和自身環(huán)化,應使用不同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據圖可知,位于啟動子和終止子之間的限制酶有EcoRⅠ、BglⅡ和BamHⅠ,BglⅡ和BamHⅠ切割后會產生相同的黏性末端,目的基因左邊和右邊都有BamHⅠ的酶切位點,因此為了防止目的基因與質粒反向連接和自身環(huán)化,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應選用圖中的限制酶為EcoRⅠ和BglⅡ?!拘?詳析】將L1基因和質粒用限制酶切割后得到的是黏性末端,需用E.coliDNA連接酶或T4DNA連接酶連接起來。DNA連接酶連接的是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磷酸二酯鍵是兩個核苷酸分子核苷酸殘基的兩個羥基分別與同一磷酸基團形成的共價連接鍵,故下列DNA片段可作為DNA連接酶作用底物的是B。【小問4詳析】基因探針是一段帶有檢測標記、與目的基因互補的單鏈DNA片段。若要檢測L1基因是否成功導入大腸桿菌中,需要從大腸桿菌中提取DNA進行DNA分子雜交,DNA分子雜交時使用的探針是被標記的L1基因的單鏈。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表達出蛋白質采用的方法是抗原-抗體雜交,故若要檢測L1基因在大腸桿菌中是否表達出L1蛋白,可從轉基因大腸桿菌中提取蛋白質,用相應抗體進行抗原-抗體雜交,若出現雜交帶,則表明L1基因在大腸桿菌中成功表達出L1蛋白。重慶市主城區(qū)七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共30小題,1~20題每題1分,21~30題每題2分,共40分)1.麻雀是中國最常見、分布最廣的鳥類,屬于留鳥,不進行季節(jié)性遷徙。某地區(qū)的麻雀有家麻雀、樹麻雀、黑頂麻雀、山麻雀等不同物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地區(qū)所有的麻雀屬于一個種群B.季節(jié)變化不影響家麻雀的種群密度C.用標記重捕法可精確計算出樹麻雀的種群密度D.要預測山麻雀種群數量的變化應調查其年齡結構〖答案〗D【詳析】A、家麻雀、樹麻雀、黑頂麻雀、山麻雀是不同種,則該地區(qū)所有的麻雀不屬于一個種群,A錯誤;B、麻雀雖然屬于留鳥,季節(jié)變化也會通過影響黑頂麻雀的食物條件、繁殖的因素來影響黑頂麻雀的種群密度,B錯誤;C、標記重捕法適用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的估算,因此,利用標記重捕法可以估算出家麻雀的種群密度,C錯誤;D、年齡結構可以預測山麻雀種群數量的變化,D正確。故選D。2.某生物興趣小組對校園花壇土壤中小動物豐富度進行了調查。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可根據土壤小動物的趨光性特點用誘蟲器進行采集B.吸蟲器通常用于對體型較小的土壤動物進行采集C.對于個體較大、種群數量有限的物種可用目測估計法統(tǒng)計D.為提高采集速率,倒入花盆的土壤需鋪滿花盆底部〖答案〗B【詳析】A、采集土壤小動物可以用誘蟲器,利用的是土壤小動物避光趨濕的特性,A錯誤;B、吸蟲器常用于對體型較小的土壤動物進行采集,B正確;C、統(tǒng)計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有兩種方法,即目測估計法和記名計算法,前者可用多度等級估計豐富度,后者適用于個體大、種群數量有限的群落,C錯誤;D、誘蟲器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間要留有一定縫隙,便于空氣流通,D錯誤。故選B3.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tài)系統(tǒng)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組成B.碳在生態(tài)系統(tǒng)各成分之間以CO2的形式循環(huán),并具有全球性C.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的渠道D.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答案〗B【詳析】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其中生產者是自養(yǎng)生物,消費者和分解者是異養(yǎng)生物,A正確;B、碳循環(huán)具有全球性,在非生物環(huán)境與生物群落以CO2的形式循環(huán),在生物群落內部以有機物的形式流動,B錯誤;C、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包括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的,C正確;D、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普遍存在,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D正確。故選B。4.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等國家重點生態(tài)工程不僅在生態(tài)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還顯著增加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固碳能力。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天然林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強,全球氣候變化對其影響不大B.減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消除溫室效應的形成C.碳循環(huán)中無機碳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進入生物群落D.天然林保護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答案〗C〖祥解〗抵抗力穩(wěn)定性:①含義:生態(tài)系統(tǒng)抵抗外界干擾并使自身的結構與功能保持原狀的能力。②規(guī)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越單純,營養(yǎng)結構越簡單,自我調節(jié)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越低,反之則越高。③特點:調節(jié)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限度,自我調節(jié)能力就遭到破壞?!驹斘觥緼、天然林由于組成成分復雜,群落結構就復雜,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強,但全球氣候變化會影響天然林的成長,A錯誤;B、減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減緩溫室效應的形成的過程,但不能消除已經形成的溫室效應,B錯誤;C、碳循環(huán)中無機碳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進入生物群落,C正確;D、天然林保護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體現了生物多樣性對生態(tài)系統(tǒng)起調節(jié)作用的間接價值,D錯誤。故選C。5.進展演替是指隨著演替的進行,生物群落的結構和種類成分由簡單到復雜,對環(huán)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的過程。逆行演替則與進展演替相反。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逆行演替與人類活動關系密切,與氣候條件無關B.進展演替中群落有機物總量先增加后基本不變C.退耕還林、還草的過程屬于進展演替D.進展演替過程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逐漸提高,而逆行演替過程則相反〖答案〗A【詳析】A、行演替往往與人類活動有關,但氣候條件的劇烈變化也可能導致逆行演替,A錯誤;BC、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過程中生物群落的結構和種類成分逐漸變復雜,屬于進展演替,但進展演替到一定階段之后會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有機物總量逐漸達到穩(wěn)定,BC正確;D、由題干可知,進展演替過程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分變多,營養(yǎng)結構由簡單到復雜,故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逐漸提高,而逆行演替生態(tài)系統(tǒng)組分變少,營養(yǎng)結構由復雜到簡單,故抵抗力穩(wěn)定性逐漸降低,D正確。故選A。6.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中“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泵枥L了百姓人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日照時間的長短決定植物的開花期體現了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B.可以使用標記重捕法調查鶯的種群密度C.黃鶯的鳴叫聲屬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也可來自非生物環(huán)境D.為防止果樹遭受鳥害,用音響設備模擬天敵聲音驅趕鳥屬于機械防治〖答案〗D【詳析】A、日照時間的長短決定植物的開花期,是物理信息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體現了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A正確;B、黃鶯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可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其種群密度,B正確;C、黃鶯的鳴叫屬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可來自生物,也可來自于非生物環(huán)境,C正確;D、為防止果樹遭受鳥害,用音響設備模擬天敵聲音驅趕鳥屬于生物防治,D錯誤。故選D。7.在對待地球家園的問題上,人類再也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護;更不能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開車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食相比,前者均會增大人類的生態(tài)足跡B.威脅野生物種生存的人類活動主要是對野生物種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和掠奪式利用C.我國古代的"無廢棄物農業(yè)"保持了土地的生產能力,遵循了生態(tài)工程的循環(huán)原理D.長江江豚(極危物種)僅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保護長江江豚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長江江豚繁育中心〖答案〗D【詳析】A、生態(tài)足跡可以被形象地理解為一只負載人類和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城市、耕地、鐵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時留下的足跡,開車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食相比,前者均會增大人類的生態(tài)足跡,A正確;B、威脅野生物種生存的人類活動,主要是對野生物種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和掠奪式利用等,人類活動對野生物種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主要表現為使得某些物種的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掠奪式利用包括過度采伐、濫捕亂獵,這是物種生存受到威脅的重要原因,B正確;C、我國古代先民依靠“無廢棄物農業(yè)”保證了土壤的肥力,改善了土壤結構,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實現了土壤養(yǎng)分如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循環(huán)利用,遵循了生態(tài)工程的循環(huán)原理,C正確;D、長江江豚(極危物種)僅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保護長江江豚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qū),D錯誤。故選D。8.水葫蘆原產巴西,曾經在我國多地泛濫成災。下表是研究人員對某水域種植水葫蘆前后的群落特征進行的研究結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調查時段物種數植物類型優(yōu)勢種入侵前Ⅰ120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小葉眼子菜等多種入侵后Ⅱ28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水葫蘆、小葉眼子菜Ⅲ12浮水植物水葫蘆A.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它是區(qū)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I時段,水域中不同植物分別利用不同的空間,形成明顯的水平結構C.II時段,水葫蘆、小葉眼子菜不僅數量多,對群落中其他物種影響也大D.Ⅲ時段,對水葫蘆進行有效治理后,群落物種數和植物類型不會增加〖答案〗C〖祥解〗根據題意分析:入侵前,I時段,植物類型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出現明顯的分層現象,具有垂直結構,優(yōu)勢種是龍須眼子菜等。入侵后,II時段植物類型為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優(yōu)勢種是水葫蘆、龍須眼子菜;III時段,植物類型是浮水植物,優(yōu)勢種是水葫蘆。入侵后,水葫蘆與其他物種在空間資源中的競爭占優(yōu)勢?!驹斘觥緼、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但是區(qū)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的是物種組成,A錯誤;B、I時段,水域中不同植物分別利用不同的空間,出現明顯的分層現象,具有垂直結構,B錯誤;C、II時段,水葫蘆、小葉眼子菜數量多,而且此時沉水植物已經消失,因此水葫蘆、小葉眼子菜對群落中其他物種影響也大,C正確;D、Ⅲ時段,對水葫蘆進行有效治理后,群落物種數和植物類型可以增加,D錯誤。故選C。9.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捕食者的捕食行為會下行傳遞,直接或間接影響更低營養(yǎng)級生物,稱為營養(yǎng)級聯。在甲、乙兩個相鄰的湖泊中,食物鏈為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食浮游動物魚類→食魚動物。研究人員將甲中90%食魚動物移入乙,同時將90%的食浮游動物魚類從乙移向甲,若甲、乙兩個湖泊存在明顯的營養(yǎng)級聯,則可能出現的結果是()A.甲中浮游植物增加,乙中浮游植物減少B.甲中浮游植物不變,乙中浮游植物不變C.甲中浮游動物增加,乙中浮游動物不變D.甲中浮游動物增加,乙中浮游動物減少〖答案〗A〖祥解〗捕食關系: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的種間關系。前者謂之捕食者,后者謂被捕食者。例如,兔和草類、狼和兔等都是捕食關系?!驹斘觥繉⒓字?0%食魚動物移入乙,同時將90%的食浮游動物魚類從乙移向甲,甲中食魚動物減少,食浮游動物魚類增多,會導致浮游動物減少,進一步導致浮游植物增多;將甲中90%食魚動物移入乙,同時將90%的食浮游動物魚類從乙移向甲,乙中食魚動物增多,食浮游動物魚類減少,會導致浮游動物增多,進一步導致浮游植物減少,A正確。故選A。10.微囊藍細菌和顫藍細菌是引起湖泊發(fā)生水華的主要藍細菌。科研人員在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微囊藍細菌和顫藍細菌以研究其種間關系,結果如圖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調查湖水中微囊藍細菌和顫藍細菌種群密度的方法通常是樣方法B.曲線①表明,在0~13天內,微囊藍細菌種群增長速率逐漸增加C.曲線②的K值小于①,原因是兩種藍細菌競爭有限資源和空間D.單獨培養(yǎng)微囊藍細菌時,隨著其種群密度增加,K值會變小〖答案〗C〖祥解〗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huán)境容納量,又稱K值。K值會隨環(huán)境改變而發(fā)生變化,當環(huán)境遭到破壞時,K值可能會下降;當環(huán)境條件狀況改善時,K值可能會上升。在環(huán)境條件穩(wěn)定時,種群數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在K值附近上下波動?!驹斘觥緼、調查湖水中微囊藍細菌和顫藍細菌種群密度的方法通常是抽樣檢測法,A錯誤;B、曲線①表明,在0~13天內,微囊藍細菌種群數量增長為“S”形增長,故增長速率是先增加后減少,B錯誤;C、曲線②為兩種藍細菌混養(yǎng),曲線①為單養(yǎng),由于徽囊藍細菌在利用光照、無機營養(yǎng)等資源和空間時,和顫藍細菌存在競爭關系,導致總K值變小,因此曲線②的K值小于曲線①,C正確;D、種群密度不會改變環(huán)境容納量,D錯誤。故選C。11.如圖表示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植物被植食性動物利用過程中能量流動的部分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是③/(①+⑤)×100%B.④中的能量用于植食性動物自身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其中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C.⑤⑥⑦的能量未流入第二營養(yǎng)級,導致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能量流動是遞減的D.若該植食性動物為經濟動物,采取適當措施提高③/②、④/③的值可提高經濟效益〖答案〗A〖祥解〗生產者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繁殖等生命活動,這部分又可以流入分解者和流向下一營養(yǎng)級。【詳析】A、能量傳遞效率是下一營養(yǎng)級同化量/這一營養(yǎng)級同化量×100%,圖中①+⑤不是第一營養(yǎng)級同化量,是第一營養(yǎng)級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后剩余的能量,A錯誤;B、④為植食性動物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后剩余的能量,這部分能量可用于植食性動物自身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又可以流入分解者和流向下一營養(yǎng)級,B正確;C、能量的去向一般有4個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也就是貯存在構成有機體的有機物中;三是死亡的遺體、殘落物、排泄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掉;四是流入下一個營養(yǎng)級的生物體內,所以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C正確;D、提高③/②的值可提高植食性動物的同化量,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④/③的值可提高植植食性動物有機物的積累量,可提高經濟效益,D正確。故選A。12.下列關于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制作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酵母菌是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B.泡菜制作時要將鹽水煮沸冷卻后待用,煮沸的主要作用是將鹽水殺菌并除溶氧C.果酒制作過程中發(fā)酵瓶蓋應一直處于密封狀態(tài)D.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無氧條件下產生醋酸〖答案〗B【詳析】A、在腐乳制作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而不是酵母菌,A錯誤;B、泡菜制作時要將鹽水煮沸冷卻后待用,煮沸有兩大作用,一是除去水中氧氣,二是殺滅鹽水中的微生物;冷卻是為了防止殺死壇內的微生物,B正確;C、果酒制作過程中發(fā)酵瓶蓋應定時打開,而不一直處于密封狀態(tài),因為是酒精發(fā)酵過程中產生CO2,擰松瓶蓋以放出CO2,C錯誤;D、醋酸菌在需氧條件下可生成醋酸,?而在無氧狀態(tài)下,?醋酸菌可將醋酸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還可將乙醇氧化成醋酸,?并將醋酸和乳酸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有氧條件下產生醋酸,D錯誤。故選B。13.如圖為重慶啤酒廠啤酒釀造工藝流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糖化”是利用麥芽中的淀粉酶、麥芽糖酶等將蒸煮后大米中的淀粉水解為酵母菌容易吸收利用的物質B.糖化液添加酒花煮沸的目的是產生風味組分,終止酶進一步作用,并對糖漿殺菌C.發(fā)酵初期適當充氧、攪拌可縮短發(fā)酵時間D.發(fā)酵結束后可以從啤酒酵母細胞中提取單細胞蛋白〖答案〗D〖祥解〗啤酒的工業(yè)化生產分為主發(fā)酵和后發(fā)酵兩個階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謝物的生成都是在主發(fā)酵階段完成的;后發(fā)酵即在低溫、密閉的條件下儲存一段時間。【詳析】A、“糖化”利用了酶的催化作用,用麥芽中的淀粉酶、麥芽糖酶催化淀粉水解,形成糖漿,便于酵母菌吸收利用,A正確;B、糖化液添加酒花煮沸可以產生風味組分,并對糖漿進行滅菌,高溫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因此煮沸還可以終止酶進一步作用,B正確;C、發(fā)酵初期適當充氧、攪拌可以讓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可縮短發(fā)酵時間,C正確;D、單細胞蛋白指通過發(fā)酵獲得的微生物菌體,不能從啤酒酵母體內提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19課 科學技術的重大成果課件
- 2024年專業(yè)電工施工協議典范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原理(上)
- 2024年度層電梯廳裝潢協議模板
- 2024年無薪實習勞動協議
- 2024年倉庫租賃法律協議細則
- 2024年型車輛采購協議
- 2024屆安徽省合肥高升學校高三八校第一次適應性考試數學試題試卷
- 2024建筑業(yè)勞務施工協議文本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溫州市九校下期第二次質量考評(3月)高三數學試題
- 海南海藥:江蘇普健藥業(yè)有限公司擬轉讓資產涉及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權資產價值項目資產評估報告
- 第01講 代數式(5個知識點+5類熱點題型講練+習題鞏固)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學與練(人教版2024)
- 化學丨四川省南充市高2025屆高考適應性考試(南充一診)高三10月聯考化學試卷及答案
- 2024安徽馬鞍山市興望投資限責任公司招聘5人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備課教材分析
- 【課件】“珍惜糧食從我做起”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上學期世界糧食日主題班會
- 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7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脫鹽水
- 職業(yè)技能大賽-食品安全管理師競賽理論知識題及答案
- 膀胱過度活動綜合征
- 銷售心態(tài) 培訓課件
- 垃圾滲濾液處理站運維及滲濾液處理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