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溫生料入窯提產改造的實踐_第1頁
超高溫生料入窯提產改造的實踐_第2頁
超高溫生料入窯提產改造的實踐_第3頁
超高溫生料入窯提產改造的實踐_第4頁
超高溫生料入窯提產改造的實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某公司2?500t/d干法水泥生產線,配套Φ4m×60m回轉窯,建成投產至今已近15年。歷經多年的精細化管理和技術優(yōu)化提升,2018年1月~2020年6月回轉窯熟料平均臺時產量達到128t/h。但是受設備配置陳舊、初建時設計理念落后等影響,與新建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相比綜合競爭力明顯不足。受區(qū)域政策和產能過剩大環(huán)境的影響,已經沒有新建二代新型干法生產線的可能性。決定于2020年6月開始對原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以期降低生產線能耗,提高錯峰生產時的熟料產能。針對生產線瓶頸問題進行分析,經過多方面研究,基于提高預燒成工藝的工程化研究理論基礎,決定采取提高入窯生料溫度的措施來提高產能。在大幅提升熟料產量的同時,期望將噸熟料綜合電耗從54kWh/t降到52kWh/t以下,噸熟料標準煤耗從109kg/t降到102kg/t以下。1、升級改造理論基礎實踐證明,提高生料入窯分解率可以降低回轉窯熱力負荷,對穩(wěn)定熱工控制和提高熟料產量方面,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研究表明,用提高生料入窯溫度來提產的方法,有顯著優(yōu)勢。徐迅曾通過煅燒條件的對比模擬發(fā)現(xiàn),生料在1?100℃左右的懸浮狀態(tài)下煅燒,獲得的碳酸鹽礦物新生物相活性比900℃下煅燒的碳酸鹽礦物新生物相活性高1.31~1.45倍。入窯的生料溫度在1?000℃與900℃時比較,其固相反應可以有十倍的速率差,其中C2S反應速率差達2.6~10.7倍,C3A反應速率差達2.0~10.0倍,生料速率差達2.8倍;入窯生料溫度1?100℃較1?000℃時,固相反應速率可以提高到二十倍,其中C2S反應速率提高9.0~19.3倍,C3A反應速率提高2.7~26.6倍,生料反應速率提高4.0倍;更高溫的入窯生料在進行燒成反應時,熟料各礦物形成反應速率提升幅度更大。以數學模型研究分解爐溫度場分布規(guī)律,當分解爐喂煤比例由60%提高到70%時,入窯物料溫度可以從886℃提高到1?070℃,生料表觀分解率可達97.1%,此時產量能夠大幅提高,熟料理論熱耗也可以降低53.0kJ/kg,熟料形成工藝熱耗可以降低236.1kJ/kg,熱效率可以提高3.6%。2、存在的問題改造前主要有以下問題:預熱器系統(tǒng)阻力大,C1出口壓力在-7?000Pa左右,導致高溫風機單臺設備單位熟料電耗高;窯頭罩內風速快,帶起飛砂影響火焰燃燒,煤耗與先進企業(yè)比還有差距;物料在上升煙道中因老式的撒料盒分散效果差,管道內熱交換效率偏低;各級下料管鎖風效果不好,內漏風嚴重,導致旋風筒分離效率低;窯尾煙室及縮口通風阻力大,二次揚塵大;回轉窯填充率高;窯系統(tǒng)對物料的易燒性要求高。根據模擬計算,當熟料產量提到4?200t/d時燒成系統(tǒng)主要設備能力受限的有:分解爐預燃室+分解爐+鵝頸管總容積約980m3,明顯不足;煙室拱頂的有效面積為2.4m2,提產后斷面風速高達25m/s;窯頭罩容積145.8m3,提產后截面風速達到11m/s;三次風管外徑為2?300mm,提產后截面風速將達到42m/s;篦冷機冷卻面積66.66m2,提產后單位面積熱負荷高達63t/(d·m2);提產后廢氣處理能力以及設備輸送能力均不足。3、確定改造項目及方案3.1預熱器改造1)C0改造在原設計基礎上進行“5改6”,并非傳統(tǒng)改造方式(僅增加一級旋風筒),而是在原C1之上增加一級C0旋風筒,在原C5之下增加C6旋風筒,提高換熱效果和氣固分離效率,以抑制因為采取提高入窯生料溫度措施造成的出預熱器系統(tǒng)廢氣增加的問題,降低熱損失。新增2個C0下出風式旋風筒,其直徑為4?820mm,內筒直徑為2?300mm,出風管直徑為2?300mm,高度13?720mm,下料管直徑900mm。測算增加壓損在800~1?000Pa。2)C1改造為降低預熱器阻力和系統(tǒng)壓損,對C1旋風筒進行擴容、降阻改造,改造方案為:C1旋風筒柱體直徑4?700mm和出口管道直徑2?300mm保持不變,柱體高度由5?745mm縮短至3?745mm(縮短2?000mm),內筒同步縮短2?000mm;C1旋風筒進風口方向由中間進風改為兩側進風,進口管道寬高比調整后進口截面積由3.53m2增加至4.3m2,進風口設計向下傾角45°;增設阻流導向板防止入口切向氣流與筒內旋轉氣流相互碰撞,減少氣流紊流狀態(tài)影響,改善筒內三維流場,預計可降低壓損800Pa。改造前后風速測算如表1所示。表1C1旋風筒改造前后進出口風速m/s3)C2~C5各級旋風筒出口管道改造產量提高后,原各級旋風筒連接管道內的固氣比大幅增加,會造成系統(tǒng)壓損大,對C2~C5各級旋風筒出風管進行擴徑,增大通風截面積,降低進口風速,降低阻力。將C2~C5各級旋風筒入口進行增大調整,將平段改為向下傾角45°的斜坡,以降低通風阻力。在耐火材料選擇方面,需充分考慮提高入窯生料溫度造成高溫和抗結皮的系列影響。各旋風筒出口擴徑改造尺寸及測算風速見表2。4)預熱器鎖風閥和撒料箱的改造為提高鎖風效率,減少竄風,提高旋風筒分離效率,對C1~C5各級下料管鎖風閥進行改造;為改善物料在管道內分散效果,增加換熱時間,對各級撒料箱及其位置進行改造。表2旋風筒出口擴徑改造尺寸及測算風速拆除C1~C5所有下料管原鎖風閥,下料管角度改為60°,安裝新型雙翻板鎖風閥;更換C1~C5旋風筒出口撒料箱及分解爐撒料箱,調整下料角度,改善撒料效果。經測算,確保不形成物理塌料的情況下,可以將散料盒高度下移,降低撒料盒至旋風筒頂蓋高度,提高物料換熱時間。各級撒料箱距離旋風筒頂蓋高度如表3所示。表3各級撒料箱位置調整mm3.2分解爐及三次風管改造分解爐按4?200t/d窯產能改造,原分解爐預燃室拆除棄用,爐體容積減少210m3;原分解爐柱體Φ5?600mm,容積448m3,主體不動;原分解爐至五級旋風筒鵝頸管道直徑由4.1m擴至5m,容積增加至1?566m3。技改后分解爐總容積由980m3擴至2?014m3,產量容積為2.08t/(m3·d)。去除預燃室后,三次風直接從分解爐錐部切向進入分解爐。經測算,未焚燒垃圾與替代燃料時,氣體在爐內停留時間由5.2s提高到8.29s。為滿足提高入窯物溫度而增加窯尾用煤量要求,將三次風風量(工況按三次風風溫950℃時計算)從250?000m3/h提高到430?000m3/h,三次風管道擴徑到2?800mm,有效截面積由2.83m2增至4.52m2,管內風速由24.5m/s變?yōu)?6.4m/s。三次風管進口切向進入分解爐,利用原有支撐基礎,水平斜度由23.8°改為10.9°。3.3煙室改造原拱門最窄處的有效面積為2.4m2,斷面風速為24.68m/s,增加拱門有效面積到3.8m2,測算斷面風速為15.58m/s。將煙室左右兩側各往外擴大480mm,煙室長度由3?600mm擴至4?560mm,煙室寬度由2?827mm擴至3?827mm。煙室下料斜坡的角度由51°變?yōu)?8°。進煙室下料管角度由60°調整為50°,物料的交匯點定在斜坡與溜板交接處。改造后窯尾煙室處的風速為5.6m/s,減少了窯尾壓損,減少入窯物料二次飛揚。3.4窯轉速提速改造原回轉窯最高轉速為4.0r/min,根據提產后窯內填充率計算,窯轉速需達到5.0r/min,在窯整體改造時將窯主電機由315kW改為420kW,將窯主減速機速比由35.5改為28.01。3.5窯頭罩擴容改造熟料產量提升后,二、三次風風量的需求上升,窯頭罩取風面積偏小,截面風速過高,容易引起揚塵及飛砂,對火焰燃燒影響大,為此,需對窯頭罩進行擴容改造。根據現(xiàn)場位置結合篦冷機改造,將窯頭罩截面風速由11m/s降到6m/s。窯頭罩寬度4?720mm保持不變,點火孔側直墻高度由3?568mm提高至5?700mm,進三次風管的斜坡側水平高度由6?781mm提高至7?973mm。3.6篦冷機改造原三代篦冷機熱回收效率低,提產改造后滿足不了冷卻和輸送的需求,將其更換成第四代中置輥破篦冷機,保障出篦冷機熟料溫度低于環(huán)境溫度+65℃,熱回收效率≥75%。冷卻面積以93m2設計,裝機風量為1.8Nm3/kg,配風315?000Nm3,拆換原來所有冷卻風機,更換為高效節(jié)能風機,確保單機冷卻電耗低于6.0kWh/t。改造參數對比見表4。表4篦冷機改造參數對比3.7窯尾收塵器及風機改造1)廢氣管道原C1出口管道直徑為2?800mm,通風截面積6.15m2,截面風速18.12m/s,窯提產至4?200t/d后,測算截面風速將達到20.21m/s,風速過快阻力較大。更換C0出口匯合管道至高溫風機進口管道,通過管道擴徑降低進口風速,降低阻力。將管道直徑由2?800mm擴至3?200mm,通風截面積為8.04m2,截面風速降至18m/s。2)窯尾袋收塵器改造改造后窯尾收塵器處理風量由500?000m3/h提升到600?000m3/h(產量達4?200t/d的處理風量,富裕計算了燃料替代和垃圾焚燒的用風量),粉塵須滿足<10mg/m3的排放要求。將收塵器兩側拓寬1?200mm,原兩側外墻板割除,分室板拓寬,新增外墻板,灰斗兩側拓寬增加支腿、法蘭框,凈氣室拓寬1?200mm,收塵器兩側各增加5排布袋,共增加布袋880條。改造前后對比見表5。表5窯尾袋收塵器改造對比3)高溫風機和窯尾排風機改造經標定,高溫風機和窯尾排風機效率偏低,不能滿足窯系統(tǒng)提產改造后的需求,決定同步進行改造。熟料產量達4?200t/d時,測算分解爐標況風量206?500Nm3/h,風機入口全壓-9?500Pa,溫度250℃,高溫風機入口總風量436?541m3/h,預熱器系統(tǒng)以1.15漏風系數計算得所需風量為500?000m3/h??紤]后期窯系統(tǒng)使用RDF替代燃料和CKK垃圾焚燒,風量需求各增加2×4?600m3/h和15?000m3/h,高溫風機按富裕15%計算為600?000m3/h。高溫風機和窯尾排風機選型風量取600?000m3/h。風機改造參數對比見表6。表6高溫風機及窯尾排風機改造參數對比3.8其他設備的改造經過對生產線所有設備性能參數的評估,除入窯膠帶提升機、頭煤轉子秤、窯頭燃燒器、熟料輸送機滿足不了提產以后的生產要求外,其他設備均利舊。(1)依據預熱器改造方案,增加入窯膠帶提升機提升高度至104m,對斗距等參數進行優(yōu)化,使用原有驅動裝置,輸送能力達300t/h以上,可滿足技改后物料提升需求。(2)頭煤轉子秤偏小,購買一臺新秤(菲斯特DRW4.12)替換。(3)窯頭燃燒器更換為4?200t/d配套產能燃燒器(預留RDF通道)。(4)原熟料斜槽式輸送機能力為133t/h,不能滿足窯系統(tǒng)提產后需求,輸送機需具備175t/h的輸送能力。為保障設備正常安全運行,在原基礎及動力機構不變情況下,更換更大容量料斗。4、生產管理調整4.1原料用材及配料方案調整以超高溫生料入窯的控制,物料碳酸鹽礦物新生物相活性成倍增加,對選擇原料范圍局限性就小了,可以選擇易燒性相對較差、價格較低的材料,同時也大幅度提升了石灰石的利用率。較高的硅酸鹽礦物總量也會帶來熟料28d強度的提升。這些都為提升市場競爭力奠定了基礎。技改后,由于控制慣性思維限制,原料選擇沒有及時改變,生料配料三率值仍按KH=0.89±0.02,n=2.5±0.1,P=1.65±0.1控制。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了結皮嚴重、堵塞頻繁的現(xiàn)象,以至于操作時,相當長時間內不敢采用超高溫控制入窯生料溫度。經過較長時間的磨合,發(fā)現(xiàn)確實如理論分析的一樣,系統(tǒng)對易燒性的適應范圍很廣,逐步將生料配料三率值調整為KH=0.91±0.02,n=2.8±0.1,P=1.5±0.1。結皮堵塞現(xiàn)象消失,可以將入窯生料溫度控制在950℃以上。4.2改造前后生產情況改造前后主要操作參數對比如表7所示。5、改造效果及投資改造后熟料產量、質量、能耗都得到改善,改造前后產量及能耗指標對比見表8。熟料強度約提升5MPa,改造前P·O42.5水泥中熟料摻比基本在76%以上;改造后,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將P·O42.5水泥的28d抗壓強度從48MPa左右提升到50MPa左右,使用同樣的非活性混合材,熟料摻比降至73%。表7窯系統(tǒng)主要控制參數對比表8燒成系統(tǒng)產量和主要能耗指標注:使用代替材料及垃圾焚燒時,標準煤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