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二語文摸底考試卷
滿分:150分時間:150分鐘
命題;任芳審核:胡靖
一積累與應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詠而歸。
(2)《六國論》中指出齊國滅亡根源的句子是:。
(3)《阿房宮賦》中“,"兩句,用疑問的語氣寫出了秦在財富搜刮與揮霍上的
反差行為。
(4)荀子《勸學》中的“,"表明了他對“學”與“思”關系的思考。
(5)蘇軾的《赤壁賦》描述主與客泛舟問答,客人的回答引用了曹操《》的句子“月明星
稀,烏鵲南飛”,且形容了曹操吟詠此詩時的情態(tài):“,?!痹凇赌钆珛?赤壁
懷古》中,蘇軾用“”來形容另一位三國將領周瑜的儒將風度。
2.按要求選擇。
(1)下列選項中,對聯(lián)與所表達人物對象不相符的一項是()
A.詩史數(shù)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一一杜甫
B.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一一諸葛亮
C.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般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一一李白
D.大明湖畔的突泉邊,故居在綠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一一李清照
(2)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科幻作品的貢獻是獨特的,是其它各種作品通常無法提供的。。。從這個意義上說,
。而且,現(xiàn)在看來似乎也只有科幻在著力承擔著這方面的社會責任。O
①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發(fā)人深省的現(xiàn)象。
②這就是對技術濫用深切擔憂,對未來世界的悲觀猜測。
③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至少可以理解為對科學技術的一種人文關懷。
④這些幻想作品,無疑是當代科學文化傳播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A.③0?①B.②③④①C.②①③④D.②④③①
(3)下列加點字含義相同的有()組
甲組:①跳于事而慎于言②我雖不跳,請嘗試之
乙組:①臣以神覆而不以目視②不如因善遇之
丙組:①誰得而族滅也②族秦者秦也
丁組:①于反復不宜鹵莽②復眾人之所過
A.0組B.1組C.2組D.3組
(4)下列加點字中,詞性不同的一項是()
A.晉軍函陵B.夜繾而出
C越國以鄙遠D.常以身翼蔽沛公
(5)下列句子中,有()個句子存在定語成分后置現(xiàn)象()
①將軍戰(zhàn)河南②人君居域中之大③揀以尖草④村中少年好事者
A.0個B.1個C.2個D.3個
二閱讀(70分)
(一)(16分)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①自倫理學誕生以來,有一個問題似乎像幽靈般地徘徊于倫理學研究領域中,這個問題即是人的德性
與人的幸福的關系問題。康德倫理學的誕生,使幸福與德性關系在倫理學中發(fā)生了根本性顛覆。
②康德的倫理學既不認同德性即幸福的觀點,不認為人的德性必然會給人帶來幸福,更不認同幸福即
德性的觀點??档聵O力反對以人的快樂、幸福、功利等作為衡量與評價德性的標準與尺度,他認為快樂與
幸福與道德是無涉的,人對幸福、快樂、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但道德不是根源于感性的人的本性,而
是超越于人的本性的,它的發(fā)出者是作為總體的人類社會,表達的是社會對個體的要求、規(guī)范與命令。這
種要求、規(guī)范和命令,就其性質(zhì)講,維護的不是個體的利益,而是社會的總體利益,它不僅不必然地與個
體的快樂、幸福、利益相一致,有時還會發(fā)生背離與沖突。當社會總體利益與個體的快樂、幸福、利益發(fā)
生沖突的情況下,道德維護的通常是社會利益??档聜惱韺W的性質(zhì)是唯心主義的,但他揭示出倫理學的本
質(zhì)特征,即倫理學所要處理的是作為個體存在的人與作為總體存在的人類社會的關系問題。倫理學關注的
不是感性存在的個體的快樂與幸福,而是作為總體的人類社會存在的需要。
③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從道德生成與演進的歷史經(jīng)驗性事實出發(fā),將道德律令生成的基礎與根據(jù)歸納總
結成一個規(guī)律:任何社會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生成與演進的基礎是特定生產(chǎn)力條件下人們''進行生產(chǎn)和交換的
經(jīng)濟關系”,因而,它們都能并且也只能從社會的經(jīng)濟關系中去獲得根源性詮釋,而且其存在的合理性與
正當性都具有歷史的性質(zhì),絕不會永恒不變適合一切時間與空間,而是有規(guī)律地隨經(jīng)濟基礎、經(jīng)濟關系發(fā)
生變更。在私有制存在的社會中,“切勿偷盜”必然成為一個道德規(guī)范或命令,否則私有制下的社會生活
就會受到威脅:假若,偷盜是被允許的話,私有制與私有財產(chǎn)的存在就會成為不可能;但如果私有制不再
存在時,“切勿偷盜”也必將從道德規(guī)范的領域中消失,因為它將變得毫無意義。
④道德規(guī)范不僅是在社會經(jīng)濟關系的基礎上生成與演進的,而且它的功能與使命也是為一定的經(jīng)濟基
礎服務的。因此,道德規(guī)范的價值取向既不是人們的幸福與快樂,也不是追求人的完滿、神圣與崇高,而
是服務與保障那些在歷史發(fā)展階段上必然生成的生產(chǎn)方式與生產(chǎn)關系的正常運行,保障以經(jīng)濟關系為基礎
的全部社會關系得以有序運行,而不至于因社會關系的混亂與無序而使人們的社會生活變得不可能。
⑤人作為人存在,追求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一種近乎于自然性的本能,馬克思主義道德觀拒絕將人的
德性與人的幸福進行捆綁?!扒形鹜当I”的道德戒律在價值取向上只是要求不要損害他人的利益,以便維
護私有制與私有財產(chǎn)的存在,僅此而已,絲毫不含有要求增加自己與他人幸福與快樂的意蘊。道德規(guī)范不
具有也不應具有神圣與崇高的價值取向。人類社會需要神圣與崇高,但神圣與崇高不應成為道德要求;所
有的人都應成為有道德的人,大多數(shù)人也能夠成為有道德的人,但社會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成為神圣與崇
高的人,大多數(shù)人都難于使自己成為崇高與神圣的人。當一個道德律令無法為大多數(shù)人所遵守時,這樣的
命令,只不過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一紙空文。仍以“切勿偷盜”為例,一個沒有任何偷盜記錄的人,在私有
制社會下,道德的評價上無疑屬于有道德的好人,但也僅此而已,好人遠非是崇高與神圣的人。
(選自《新華文摘》,有刪改)
3.第③段中加點的“歷史的性質(zhì)”具體是指?
4.能夠依據(jù)文意做出的一項推斷是()
A.康德和馬克思的道德觀一致在于都是維護社會利益。
B.康德倫理道德觀生成基礎和根據(jù)是唯心主義宗教。
C.奴隸制社會的倫理道德是為了保護奴隸制經(jīng)濟關系。
D.康德倫理學誕生以前學界認為幸福與德性內(nèi)在一致。
5.下列判斷暫令文意一項是()
A.人的德性與個體幸福完全無關。B.道德規(guī)范并不追求個人的幸福。
C.追求幸福幾乎是人的自然性本能。D.不偷竊的人屬于有道德的好人。
6.概括本文的論述思路。
7.針對“德性與幸福的關系”這個問題,文章提出“個體幸福與道德無涉”的觀點并展開論證,你認為有
說服力嗎?請結合文本說明理由。
(~)(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苦惱
契訶夫
①暮色昏暗。大片的濕雪繞著剛點亮的街燈懶洋洋地飄飛,落在房頂、馬背、肩膀、帽子上,積成又
軟又薄的一層。車夫姚納?波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個幽靈。他在趕車座位上坐著,一動也不動,他那
匹小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動不動。
②姚納和他的瘦馬已經(jīng)有很久停在那個地方?jīng)]動了。他們還在午飯以前就從大車店里出來,至今還沒
拉到一趟生意??墒乾F(xiàn)在傍晚的暗影已經(jīng)籠罩全城。
③''趕車的,到維堡區(qū)去!”姚納聽見了喊聲。“趕車的!”
④姚納猛的哆嗦一下,從粘著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見一個軍人,穿一件帶風帽的軍大衣。
⑤“到維堡區(qū)去!”軍人又喊了一遍。“你睡著了還是怎么的?到維堡區(qū)去!”
⑥為了表示同意,姚納就抖動一下韁繩,于是從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雷撒下來……那個軍
人坐上了雪橇。車夫吧噠著嘴唇叫馬往前走,那匹瘦馬遲疑地離開原地走動起來……
⑦“你往哪兒闖,鬼東西!”姚納立刻聽見那一團團川流不息的黑影當中發(fā)出了喊叫聲,“鬼把你支
使到哪兒去啊?靠右走!”
⑧''你連趕車都不會!靠右走!”軍人生氣地說。
⑨一個是趕轎式馬車的車夫破口大罵。一個行人惡狠狠地瞪他一眼,抖掉自己衣袖上的雪,行人剛
剛穿過馬路,肩臆撞在那匹瘦馬的臉上。
⑩“這些家伙真是混蛋!”那個軍人打趣她說,“他們簡直是故意來撞你,或者故意要撲到馬蹄底下
去。他們這是互相串通好的。”
Q姚納回過頭去瞧著乘客,努動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說話,然而從他的喉嚨里卻沒有吐出一個字
來,只發(fā)出噪噬的聲音。
G“什么?”軍人問。
G姚納撇著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勁,這才沙啞地說出口:“老爺,那個,我的兒子……這個星
期死了?!?/p>
B"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姚納掉轉整個身子朝著乘客說:“誰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熱病吧他在醫(yī)院里躺了三天就死
了……這是上帝的旨意喲?!?/p>
?“你拐彎啊,魔鬼!"黑地里發(fā)出了喊叫聲,“你瞎了眼還是怎么的,老狗!用眼睛瞧著!”
?!摆s你的車吧,趕你的車吧……乘客說,“照這樣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禳c走!”
(5車夫就又伸長脖子,微微欠起身子,用一種穩(wěn)重的優(yōu)雅姿勢揮動他的鞭子。后來他有好幾次回過頭
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閉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聽了。他把乘客拉到維堡區(qū)以后,就把雪橇趕到一家飯
館旁邊停下來,坐在趕車座位上低下腰,又不動……濕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馬涂得滿身是白。一個鐘頭過
去,又一個鐘頭過去了……
姚納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兩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這成千上萬的人當中有沒有一個人愿意聽
他傾訴哀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誰都沒有注意到他,更沒有注意到他的苦惱……那種苦惱是廣大無垠
的。姚納瞧見一個掃院子的仆人拿著一個小蒲包,就決定跟他攀談一下。
因“老哥,現(xiàn)在幾點鐘了?”他問。
0“九點多鐘……你停在這兒干什么?把你的雪橇趕開!”
◎姚納把雪橇趕到幾步以外去,偃下腰,聽憑苦惱來折磨他……他覺得向別人訴說也沒有用了……可
是五分鐘還沒過完,他就挺直身子,搖著頭,仿佛感到一陣劇烈的疼痛似的;他拉了拉韁繩……他受不住
了。
?“回大車店去,”他想。
。那匹瘦馬仿佛領會了他的想法,就小跑起來。大約過了一個半鐘頭,姚納已經(jīng)在一個骯臟的大火爐
旁邊坐著了。爐臺上,地板上,長凳上,人們鼾聲四起??諝庥殖粲謵?。姚納瞧著那些睡熟的人,搔了搔
自己的身子,后悔不該這么早就回來……
。墻南上有一個年輕的車夫站起來,帶著睡意嗽一嗽喉呢,往水桶那邊走去。
25"你是想喝水吧?”姚納問。
是啊,想喝水!”
遇“那就痛痛快快她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兒子死了……你聽說了嗎?這個星期在醫(yī)院里死掉
的……竟有這樣的事!”
圖姚納看一下他的話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可是一點影響也沒看見。那個青年人已經(jīng)蓋好被子,連頭蒙
上,睡著了。老人就嘆氣,撓了撓頭……
50”去看一看馬吧,”姚納想,“要唾覺,有的是時間……不用擔心,總能睡夠的?!?/p>
④他穿上衣服,走到馬房里,他的馬就站在那兒。他想起燕麥、草料、天氣……關于他的兒子,他獨
自一人的時候是不能想的。跟別人談一談倒還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樣,那太可怕,他受不了……
83“你在吃草嗎?”姚納問他的馬說,看見了它的發(fā)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買燕麥的
錢沒有掙到,那咱們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經(jīng)太老,不能趕車了……該由我的兒子來趕車才對,我
不行了……他才是個地道的馬車……只要他活著就好了……”
?姚納沉默了一忽兒,繼續(xù)說:“就是這樣嘛,我的小母馬……我的兒子不在了……他下世了……他
無緣無故死了……比方說,你現(xiàn)在有個小駒子,你就是這個小駒子的親娘……忽然,比方說,這個小駒子
下世了……你不是要傷心嗎?”
?那匹瘦馬嚼著草料,聽著,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氣……
39姚納講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對它講了……
(有刪改)
8.賞析第段中畫線句反復描寫姚納回頭轉身的表達效果。
9.本文與教材中《促織》《變形記》兩文均設置了“荒誕”情節(jié),請根據(jù)相關信息填寫下表。
篇目“荒誕”情節(jié)藝術效果
《促織》(1)推動情節(jié),凸顯主題
《變形記》格里高爾變?yōu)榧讱はx象征隱喻,揭示主旨
《苦惱》(2)(3)
10.有人認為本文主旨是表達對底層人物遭受苦難的同情。你是否認同這一觀點,請結合小說內(nèi)容談談你
的看法。
11.一個人的“人際關系”對其思想性格會產(chǎn)生深入影響,請從這角度分析姚納的思想性格特征。
(三)(8分)
閱讀下面的詩詞,完成各題。
念奴嬌?過洞庭?
(南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
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
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張孝祥因人進讒言而被罷官,由桂林北歸,路過洞庭湖時寫下了這
首詞。
12.根據(jù)這首詞字數(shù)的多少,可以判斷這首詞是()
A.長調(diào)B.中調(diào)C.小令D.雙調(diào)
13.下列對這首詞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兩首詞都運用了比喻、夸張和對偶的修辭。
B.兩首詞繪景不同,詞調(diào)一致,都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
C.兩首詞都是慷慨凄壯中盡顯激越曠逸。
D.兩首詞在情感表達上,皆是仕途受挫,寄情于景,含蓄蘊藉。
14.南宋學者魏了翁評價張孝祥的詞集時說,詞人“有英姿奇氣……洞庭所賦,在集中最為杰特?!闭埥Y
合全詞,分析這首詞是如何刻畫詞人形象的?
(四)(22分)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魏征傳(節(jié)選)
①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隋亂,詭為道士。武陽郡丞元寶藏舉兵應李密,以征典書檄。后從密
來京師,久之未知名。自請安輯山東,乃擢秘書丞,馳驛至黎陽。會竇建德陷黎陽,獲征,偽并起居舍
人。建德敗,與裴矩走入關,隱太子?引為洗馬。征見秦王功高,可勸太子早為計。太子敗,王責謂目:
“爾㈣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從征言,不死今日之禍。”王器其直,無恨意。
②即位②,拜諫議大夫。當是時,河北州縣素事隱、巢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亂。征白太宗日:“不
示至公,禍不可解。"帝曰:“爾行安喻河北?!钡烙鎏忧@钪景?、齊王護軍李思行傳送京師,征與
其副謀目:“屬有詔,宮府舊人普原之。今夏執(zhí)送志安等,誰不自疑者?吾屬雖往,人不信?!奔刺枚?/p>
聞。使還,帝悅,日益親,或引至臥內(nèi),芍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蘊無所隱凡二百余奏無不劌
切當?shù)坌恼?。由是拜尚書右丞,兼諫議大夫。
③后宴丹霄樓,酒中謂長孫無忌日:“魏征、王珪事隱太子、巢刺王時,誠可惡,我能棄怨用才,無
羞古人。然征每諫我不從,我發(fā)言輒不即應,何哉?”征目:“臣以事有不可,故諫,若不從輒應,恐遂
行之?!钡墼唬骸暗芗磻?,須別陳論,顧不得?”征曰:“昔舜戒群臣:'爾無面從,退有后言。'若面
從可,方別陳論,此乃后言,非稷、離所以事堯、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征舉動疏慢,我但見其嫵媚
耳!”征再拜日:“陛下導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數(shù)批逆鱗哉!”
(節(jié)選自《新唐書》卷九十七列傳第二十二)
[注]①隱太子:指李建成,李世民朝廷給的謚號,李淵長子,太子,為李世民所殺;后文“巢”即巢王李
元吉,也為李世民所殺。②即位:指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
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陽勸太子早為計()(2)邁天下事()
16.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D)爾網(wǎng)吾兄弟()
A.輕視B.蠱惑C.輔佐D.使……爭斗
(2)即缺而后聞()
A.施予B.寬免C.借入D.為……借出
17.第②段畫線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蘊/無所隱凡二百余奏無不制切/當?shù)坌恼?/p>
B.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蘊/無所隱凡二百余奏無不削切/當?shù)坌恼?/p>
C.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蘊無所隱/凡二百余奏/無不切切當?shù)坌恼?/p>
D.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蘊無所隱/凡二百余奏/無不削切當?shù)坌恼?/p>
18.把第③段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弟即應,須別陳論,顧不得?
19.根據(jù)第③段,分析李世民“我但見其嫵媚耳”這一看法的理由。
20.以第①②段為例說明我國“史傳”的敘事特點,說明兩個特點即可。
21.綜合閱讀(四)《魏征傳》(節(jié)選)、和課文《諫太宗十思疏》,圍繞“君臣之義”,為魏征寫一則人物
短評,100字左右。
(五)(12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上人書
【宋】王安石
①嘗謂:文者,禮教治政云爾。其書諸策而傳之人,大體歸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遠”云
者,徒謂“辭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②自孔子之死久,韓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獨子厚名與韓并,子厚非韓比也,然其文卒
配韓以傳,亦豪杰可畏者也。韓子嘗語人文矣,目云云,子厚亦日云云。疑二子者,徒語人以其辭口,作
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
深,則取諸左右逢其原?!豹氈^孟子之云爾,非直施于文而已,然亦可托以為作文之本意。
③且所謂文者,務為有補于世而已矣;所謂辭者,猶器之有刻鏤繪畫也。誠使巧且華,不必適用;誠
使適用,亦不必巧且華。要之,以適用為本,以刻鏤繪畫為之容而已。不適用,非所以為器也。不為之
容,其亦若是口?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④某學文久,數(shù)扶此說以自治。始欲書之策而傳之人,其試于事者,則有待矣。其為是非耶?未能自
定也。執(zhí)事正人也,不阿其所好者,書雜文十篇獻左右,愿賜之教,使之是非有定焉。
22.可填入第②③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耳耶B.矣耶C.耳乎D.也乎
23.對第①段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語言要講求文化性,拒絕這一點,文章就無法傳播。
B.語言要講求文采,但辭藻彩飾并不是語言的第一要素。
C.語言要講求文化性,但人們認為文采也是必要的。
D.語言要有文采,人們認為拒絕這一點,文章就無法傳播。
24.王安石的文章以邏輯嚴密著稱,請結合第③段進行分析。
25.請對作者為文的主張加以評析。
三、作文(70分)
26.在飛速發(fā)展的社會里,新生事物層出不窮,新知識、新科技、新生活、新思想……人們傾向于認為
“新總是比舊好”,對這一觀點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二語文摸底考試卷
滿分:150分時間:150分鐘
命題;任芳審核:胡靖
一積累與應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詠而歸。
(2)《六國論》中指出齊國滅亡根源的句子是:。
(3)《阿房宮賦》中“,"兩句,用疑問的語氣寫出了秦在財富搜刮與揮霍上的
反差行為。
(4)荀子《勸學》中的“,"表明了他對“學”與“思”關系的思考。
(5)蘇軾的《赤壁賦》描述主與客泛舟問答,客人的回答引用了曹操《》的句子“月明星
稀,烏鵲南飛”,且形容了曹操吟詠此詩時的情態(tài):“,。”在《念奴嬌?赤壁
懷古》中,蘇軾用“”來形容另一位三國將領周瑜的儒將風度。
【答案】□.風乎舞零□.與贏而不助五國也□.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沙□.吾
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短歌行□.配酒臨江□,橫槊賦詩□.羽扇綸
巾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零”“贏”“錨銖”“臾”“翻”“槊”“綸”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2.按要求選擇。
(1)下列選項中,對聯(lián)與所表達人物對象不相符的一項是()
A.詩史數(shù)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一一杜甫
B.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一一諸葛亮
C.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般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一一李白
D.大明湖畔的突泉邊,故居在綠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一一李清照
(2)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科幻作品的貢獻是獨特的,是其它各種作品通常無法提供的。。。從這個意義上說,
。而且,現(xiàn)在看來似乎也只有科幻在著力承擔著這方面的社會責任。。
①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發(fā)人深省的現(xiàn)象。
②這就是對技術濫用的深切擔憂,對未來世界的悲觀猜測。
③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至少可以理解為對科學技術的一種人文關懷。
④這些幻想作品,無疑是當代科學文化傳播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A.③②④①B.②③④①C.②①③④D.②④③①
(3)下列加點字含義相同的有()組
甲組:①敏于事而慎于言②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乙組:①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②不如因善遇之
丙組:①誰得而族滅也②族秦者秦也
丁組:①于反復不宜鹵莽②復眾人之所過
A.0組B.1組C.2組D.3組
(4)下列加點字中,詞性不同的一項是()
A.晉軍函陵B.夜繾而出
C.越國以鄙遠D.常以身翼蔽沛公
(5)下列句子中,有()個句子存在定語成分后置現(xiàn)象()
①將軍戰(zhàn)河南②人君居域中之大③捺以尖草④村中少年好事者
A.0個B.1個C.2個D.3個
【答案】(1)B(2)B(3)B(4)D(5)C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B.此聯(lián)是清乾隆舉人,曾任刑部右侍郎的秦贏所撰。聯(lián)中巧妙地將屈原作品《招魂》《九歌》《呵壁》(即
《天問》),以及他用以自比的香草和至死不渝熱愛的三戶(楚)地連綴成聯(lián),以頌揚屈原的愛國之心和憑吊
屈原的不幸遭遇。故表達人物對象應為“屈原”。
故選B。
小問2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銜接排序的能力。
②句,“這”緊隨上文,且提出一個悲觀猜測,故②應為第一句。
③句,“悲天憫人的情懷”承接上句的悲觀猜測,故③應為第二句。
④句,根據(jù)上文“對科學技術的一種人文關懷”,可知“當代科學文化傳播”,故④應為第三句。
①句,“一個非常發(fā)人深省的現(xiàn)象”用在最后起總結概括性作用,故①應為第四句。
本題應依次填入②③④①,與B項相符。
故選Bo
【小問3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甲組:□“敏”,敏捷。句意:對工作勤勞敏
捷,說話卻謹慎。
②“敏”,聰明。句意:我雖然不聰慧,請讓我試一試。含義不同。
乙組:①“遇”,接觸。句意: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
②“遇”,對待。句意:不如趁機好好對待他。含義不同。
丙組:①“族”,名詞作動詞,滅族。句意:誰能夠使秦國滅族呢?
②“族”,名詞作動詞,滅族。句意:消滅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含義相同。
丁組:①“反復”,書信往來。句意:在書信往來上不宜馬虎草率。
②“復”,動詞,彌補、補救。句意:彌補眾人所犯的過錯。含義不同。
故選Bo
【小問4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A.“軍”,名詞作動詞,駐軍,句意:晉軍在函陵駐軍。
B.“繾”,名詞作動詞,由城上用繩索垂至平地,緣之而下,句意: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
從城上放下去。
C.“鄙”,意動用法,以.……為邊邑,句意:越過別國而把遠地當作邊邑。
D.“翼”,名詞作狀語,像翅膀一樣,句意:(項伯)常常張開雙臂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用身體掩護劉
邦。
故選D。
【小問5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狀語后置句、省略句,語序應為“將軍于河南戰(zhàn)”。句意:將軍在黃河以南作戰(zhàn)。
定語后置句,“大”作定語,后置。句意:國君處在天地間最高的地位。
狀語后置句,語序應為“以尖草搽”。句意:用細草輕輕撥動。
定語后置句,語序應為“村中好事少年者”。句意:村子里有一位游手好閑的少年。
□□兩句為定語后置句。
故選C。
二閱讀(70分)
(一)(16分)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①自倫理學誕生以來,有一個問題似乎像幽靈般地徘徊于倫理學研究領域中,這個問題即是人的德性
與人的幸福的關系問題??档聜惱韺W的誕生,使幸福與德性關系在倫理學中發(fā)生了根本性顛覆。
②康德的倫理學既不認同德性即幸福的觀點,不認為人的德性必然會給人帶來幸福,更不認同幸福即
德性的觀點。康德極力反對以人的快樂、幸福、功利等作為衡量與評價德性的標準與尺度,他認為快樂與
幸福與道德是無涉的,人對幸福、快樂、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但道德不是根源于感性的人的本性,而
是超越于人的本性的,它的發(fā)出者是作為總體的人類社會,表達的是社會對個體的要求、規(guī)范與命令。這
種要求、規(guī)范和命令,就其性質(zhì)講,維護的不是個體的利益,而是社會的總體利益,它不僅不必然地與個
體的快樂、幸福、利益相一致,有時還會發(fā)生背離與沖突。當社會總體利益與個體的快樂、幸福、利益發(fā)
生沖突的情況下,道德維護的通常是社會利益。康德倫理學的性質(zhì)是唯心主義的,但他揭示出倫理學的本
質(zhì)特征,即倫理學所要處理的是作為個體存在的人與作為總體存在的人類社會的關系問題。倫理學關注的
不是感性存在的個體的快樂與幸福,而是作為總體的人類社會存在的需要。
③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從道德生成與演進的歷史經(jīng)驗性事實出發(fā),將道德律令生成的基礎與根據(jù)歸納總
結成一個規(guī)律:任何社會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生成與演進的基礎是特定生產(chǎn)力條件下人們“進行生產(chǎn)和交換的
經(jīng)濟關系”,因而,它們都能并且也只能從社會的經(jīng)濟關系中去獲得根源性詮釋,而且其存在的合理性與
正當性都具有歷史的性質(zhì),絕不會永恒不變適合一切時間與空間,而是有規(guī)律地隨經(jīng)濟基礎、經(jīng)濟關系發(fā)
生變更。在私有制存在的社會中,“切勿偷盜”必然成為一個道德規(guī)范或命令,否則私有制下的社會生活
就會受到威脅:假若,偷盜是被允許的話,私有制與私有財產(chǎn)的存在就會成為不可能;但如果私有制不再
存在時,“切勿偷盜”也必將從道德規(guī)范的領域中消失,因為它將變得毫無意義。
④道德規(guī)范不僅是在社會經(jīng)濟關系的基礎上生成與演進的,而且它的功能與使命也是為一定的經(jīng)濟基
礎服務的。因此,道德規(guī)范的價值取向既不是人們的幸福與快樂,也不是追求人的完滿、神圣與崇高,而
是服務與保障那些在歷史發(fā)展階段上必然生成的生產(chǎn)方式與生產(chǎn)關系的正常運行,保障以經(jīng)濟關系為基礎
的全部社會關系得以有序運行,而不至于因社會關系的混亂與無序而使人們的社會生活變得不可能。
⑤人作為人存在,追求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一種近乎于自然性的本能,馬克思主義道德觀拒絕將人的
德性與人的幸福進行捆綁?!扒形鹜当I”的道德戒律在價值取向上只是要求不要損害他人的利益,以便維
護私有制與私有財產(chǎn)的存在,僅此而已,絲毫不含有要求增加自己與他人幸福與快樂的意蘊。道德規(guī)范不
具有也不應具有神圣與崇高的價值取向。人類社會需要神圣與崇高,但神圣與崇高不應成為道德要求;所
有的人都應成為有道德的人,大多數(shù)人也能夠成為有道德的人,但社會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成為神圣與崇
高的人,大多數(shù)人都難于使自己成為崇高與神圣的人。當一個道德律令無法為大多數(shù)人所遵守時,這樣的
命令,只不過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一紙空文。仍以“切勿偷盜”為例,一個沒有任何偷盜記錄的人,在私有
制社會下,道德的評價上無疑屬于有道德的好人,但也僅此而已,好人遠非是崇高與神圣的人。
(選自《新華文摘》,有刪改)
3.第③段中加點的“歷史的性質(zhì)”具體是指。
4.能夠依據(jù)文意做出的一項推斷是()
A.康德和馬克思的道德觀一致在于都是維護社會利益。
B.康德倫理道德觀的生成基礎和根據(jù)是唯心主義宗教。
C.奴隸制社會的倫理道德是為了保護奴隸制經(jīng)濟關系。
D.康德倫理學誕生以前學界認為幸福與德性內(nèi)在一致。
5.下列判斷曾育文意的一項是()
A.人的德性與個體幸福完全無關。B.道德規(guī)范并不追求個人的幸福。
C.追求幸福幾乎是人的自然性本能。D.不偷竊的人屬于有道德的好人。
6.概括本文的論述思路。
7.針對“德性與幸福的關系”這個問題,文章提出“個體幸福與道德無涉”的觀點并展開論證,你認為有
說服力嗎?請結合文本說明理由。
【答案】3.社會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根源于特定時代的社會經(jīng)濟關系,并有規(guī)律地隨經(jīng)濟基礎、經(jīng)濟關系發(fā)生變
更。4.D5.C
6.本文援引康德倫理學和馬克思主義道德觀,闡釋“幸福與德性的關系”。開篇由倫理學研究引出論題“德
性與幸福的關系”,接著介紹康德對前代倫理學觀點的否定,從道德發(fā)出者和目的角度闡述個體幸福與道
德無涉;再用馬克思主義道德觀闡釋道德生成、演化的本質(zhì)基礎和歷史性特征,得出結論:道德規(guī)范的價值
取向在于保障生產(chǎn)關系、社會生活有序進行,不具有指向人的幸福以及崇高神圣的價值取向,最后揭示論題
的現(xiàn)實意義。
7.示例:論述不夠有力。文章以“切勿偷盜”為例來論證“個體幸福與道德無涉”的觀點。第3段以“切
勿偷盜”與私有制社會之間的依存關系為例解釋道德規(guī)范與特定歷史時期生產(chǎn)關系的關系,從論據(jù)屬性上
看,''切勿偷盜”在私有制社會中并不屬于“道德規(guī)范”而是“法律戒令”;其次,從兩者關系判斷的邏輯
上看,道德規(guī)范產(chǎn)生與演進確實基于一定時期的社會經(jīng)濟關系,但“切勿偷盜”之類具體個別的道德規(guī)范
的存在與否并不能從根本上影響私有制社會經(jīng)濟關系的存亡;再者,私有制生產(chǎn)關系、經(jīng)濟制度消亡了,伴
隨著它產(chǎn)生的許多道德規(guī)范未必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未必一定隨著生產(chǎn)關系的消失完全消失;作者的舉
例闡釋依存關系,邏輯對應不合理,有違客觀事實。
第5段論述上的缺陷與第3段類似,沒有偷盜記錄的人在私有制社會僅是“遵守盜竊法的人”,未必能評
價為“有道德的好人”。因此,兩處例子都有屬性歸屬不恰當,與觀點邏輯關系對應不準確,論述不嚴
密,影響削弱了論述的說服力。
【解析】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
解答本題,根據(jù)這個詞所在句子在文中位置來答,首選明確其說明的對象指的是“社會規(guī)范、道德規(guī)
范”,然后根據(jù)其前后語境闡釋其特點即可。“任何社會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生成與演進的基礎是特定生產(chǎn)力
條件下人們“進行生產(chǎn)和交換的經(jīng)濟關系”,因而,它們都能并且也只能從社會的經(jīng)濟關系中去獲得根源
性詮釋,而且其存在的合理性與正當性都具有歷史的性質(zhì),絕不會永恒不變適合一切時間與空間,而是有
規(guī)律地隨經(jīng)濟基礎、經(jīng)濟關系發(fā)生變更”,詞語所在句子之前談的“歷史的性質(zhì)”的生成條件,之后談的
是它的發(fā)展變化的特點,故答案為:社會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根源于特定時代的社會經(jīng)濟關系,并有規(guī)律地隨經(jīng)
濟基礎、經(jīng)濟關系發(fā)生變更。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推斷能力。
A.“馬克思的道德觀一致在于都是維護社會利益”錯,由文中第二段“但道德不是根源于感性的人的本
性,而是超越于人的本性的,它的發(fā)出者是作為總體的人類社會,表達的是社會對個體的要求、規(guī)范與命
令。這種要求、規(guī)范和命令,就其性質(zhì)講,維護的不是個體的利益,而是社會的總體利益”可知,康德和
的道德觀一致在于都是維護社會利益;由文中第三段”而且其存在的合理性與正當性都具有歷史的性質(zhì),
絕不會永恒不變適合一切時間與空間,而是有規(guī)律地隨經(jīng)濟基礎、經(jīng)濟關系發(fā)生變更”可知,馬克思主義
的道德觀認為,不一定總是為維護社會利益服務。
B.“康德倫理道德觀的生成基礎和根據(jù)是唯心主義宗教”錯,由文中“康德倫理學的性質(zhì)是唯心主義
的”可知,康德倫理道德觀的生成基礎和根據(jù)是唯心主義,并非唯心主義宗教。
C.”是為了保護奴隸制經(jīng)濟關系”錯,由文中“道德規(guī)范不僅是在社會經(jīng)濟關系的基礎上生成與演進
的,而且它的功能與使命也是為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服務的”可知,奴隸制社會的倫理道德是為了保護奴隸制
經(jīng)濟基礎,而不是保護奴隸制經(jīng)濟關系。
故選D。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能力。
A.“這種要求、規(guī)范和命令(道德),就其性質(zhì)講,維護不是個體的利益,而是社會的總體利益,它不
僅不必然地與個體的快樂、幸福、利益相一致,有時還會發(fā)生背離與沖突”表明道德和個體幸福不一定相
一致,甚至會沖突。這都說明“人的德性與個體幸福完全無關”是錯誤的。
B.原文是說“道德規(guī)范的價值取向既不是人們的幸福與快樂”,但它并不是說道德規(guī)范并不追求個人的
幸福。
D
.由“一個沒有任何偷盜記錄的人,在私有制社會下,道德的評價上無疑屬于有道德的好人,但也僅此而
已,好人遠非是崇高與神圣的人”可知,不偷竊的人屬于有道德的好人的前提是在私有制社會下,離開這
個前提就不成立。
故選C。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
分析文章的思路結構,首先要在梳理全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概括段落大意,然后給文章分層,最后用具有銜
接作用的詞語把層意連綴起來即可。
本文援引康德倫理學和馬克思主義道德觀,闡釋“幸福與德性的關系”。
文章第一段首先點明康德倫理學顛覆幸福與德性關系,引出文章的中心話題。
依據(jù)第二段“康德的倫理學既不認同德性即幸福的觀點,不認為人的德性必然會給人帶來幸福,更不認同
幸福即德性的觀點??档聵O力反對以人的快樂、幸福、功利等作為衡量與評價德性的標準與尺度,他認為
快樂與幸福與道德是無涉的,人對幸福、快樂、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但道德不是根源于感性的人的本
性,而是超越干人的本性的,它的發(fā)出者是作為總體的人類社會,表達的是社會對個體的要求、規(guī)范與命
令”,介紹康德對前代倫理學觀點的否定,從道德發(fā)出者和目的角度闡述個體幸福與道德無涉。
依據(jù)第三段“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從道德生成與演進的歷史經(jīng)驗性事實出發(fā),將道德律令生成的基礎與根據(jù)
歸納總結成一個規(guī)律:任何社會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生成與演進的基礎是特定生產(chǎn)力條件下人們'進行生產(chǎn)和
交換的經(jīng)濟關系’,因而,它們都能并且也只能從社會的經(jīng)濟關系中去獲得根源性詮釋,而且其存在的合
理性與正當性都具有歷史的性質(zhì),絕不會永恒不變適合一切時間與空間,而是有規(guī)律地隨經(jīng)濟基礎、經(jīng)濟
關系發(fā)生變更”,用馬克思主義道德觀闡釋道德生成、演化的本質(zhì)基礎和歷史性特征。
依據(jù)第四段“道德規(guī)范不僅是在社會經(jīng)濟關系的基礎上生成與演進的,而且它的功能與使命也是為一定的
經(jīng)濟基礎服務的。因此,道德規(guī)范的價值取向既不是人們的幸福與快樂,也不是追求人的完滿、神圣與崇
高,而是服務與保障那些在歷史發(fā)展階段上必然生成的生產(chǎn)方式與生產(chǎn)關系的正常運行,保障以經(jīng)濟關系
為基礎的全部社會關系得以有序運行,而不至于因社會關系的混亂與無序而使人們的社會生活變得不可
能”,指出道德規(guī)范的價值取向在于保障生產(chǎn)關系、社會生活有序進行,不具有指向人的幸福以及崇高神
圣的價值取向。
文章第五段聯(lián)系現(xiàn)實,指出道德與幸福、道德規(guī)范作用的現(xiàn)實意義。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解答本題,文章以“切勿偷盜”為例來論證“個體幸福與道德無涉”的觀點。首先要確定“切勿偷盜”的
例子在文中出現(xiàn)的位置,然后分析其所起到的作用,從而來判定其是不是論證有力?!扒形鹜当I”的例子
出現(xiàn)在第3段和第5段,在第3
段中用這個例子來解釋道德規(guī)范與特定歷史時期生產(chǎn)關系的的關系,“在私有制存在的社會中,'切勿偷
盜’必然成為一個道德規(guī)范或命令,否則私有制下的社會生活就會受到威脅;假若,偷盜是被允許的話,
私有制與私有財產(chǎn)的存在就會成為不可能;但如果私有制不再存在時,‘切勿偷盜’也必將從道德規(guī)范的
領域中消失,因為它將變得毫無意義”,其中道德規(guī)范和私有制關系之間并不存在完全對等的一方不存,
另一方必然消亡的對應依存關系。所以論據(jù)并不能恰當?shù)卣撟C論點。第5段,“一個沒有任何偷盜記錄的
人,在私有制社會下,道德的評價上無疑屬于有道德的好人”中,一個沒有任何偷盜記錄的人在道德評價
上無疑屬于有道德的好人,這個論斷無疑是站不住腳的,它和第3段的當作論據(jù)的例子的性質(zhì)是一樣的,
論述不嚴密,不能嚴密地論證論點,不具有說服力。
。(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苦惱
契訶夫
①暮色昏暗。大片的濕雪繞著剛點亮的街燈懶洋洋地飄飛,落在房頂、馬背、肩膀、帽子上,積成又
軟又薄的一層。車夫姚納?波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個幽靈。他在趕車座位上坐著,一動也不動,他那
匹小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動不動。
②姚納和他的瘦馬已經(jīng)有很久停在那個地方?jīng)]動了。他們還在午飯以前就從大車店里出來,至今還沒
拉到一趟生意??墒乾F(xiàn)在傍晚的暗影已經(jīng)籠罩全城。
③“趕車的,到維堡區(qū)去!”姚納聽見了喊聲?!摆s車的!”
④姚納猛的哆嗦一下,從粘著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見一個軍人,穿一件帶風帽的軍大衣。
⑤“到維堡區(qū)去!"軍人又喊了一遍。“你睡著了還是怎么的?到維堡區(qū)去!”
⑥為了表示同意,姚納就抖動一下韁繩,于是從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雷撒下來……那個軍
人坐上了雪橇。車夫吧噠著嘴唇叫馬往前走,那匹瘦馬遲疑地離開原地走動起來……
⑦“你往哪兒闖,鬼東西!”姚納立刻聽見那一團團川流不息的黑影當中發(fā)出了喊叫聲,“鬼把你支
使到哪兒去???靠右走!”
⑧“你連趕車都不會!靠右走!”軍人生氣地說。
⑨一個是趕轎式馬車的車夫破口大罵。一個行人惡狠狠地暄他一眼,抖掉自己衣袖上的雪,行人剛
剛穿過馬路,肩膀撞在那匹瘦馬的臉上。
⑩“這些家伙真是混蛋!”那個軍人打趣地說,“他們簡直是故意來撞你,或者故意要撲到馬蹄底下
去。他們這是互相串通好的。”
Q姚納回過頭去瞧著乘客,努動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說話,然而從他的喉嚨里卻沒有吐出一個字
來,只發(fā)出噬噬的聲音。
Q“什么?”軍人問。
姚納撇著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勁,這才沙啞地說出口:“老爺,那個,我的兒子……這個星期
死了?!?/p>
B"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一姚納掉轉整個身子朝著乘客說:“誰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熱病吧……他在醫(yī)院里躺了三天就死
7……這是上帝的旨意喲?!?/p>
口"你拐彎啊,魔鬼!"黑地里發(fā)出了喊叫聲,“你瞎了眼還是怎么的,老狗!用眼睛瞧著!”
?!摆s你的車吧,趕你的車吧……乘客說,“照這樣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禳c走!”
?車夫就又伸長脖子,微微欠起身子,用一種穩(wěn)重的優(yōu)雅姿勢揮動他的鞭子。后來他有好幾次回過頭
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閉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聽了。他把乘客拉到維堡區(qū)以后,就把雪橇趕到一家飯
館旁邊停下來,坐在趕車座位上低下腰,又不動……濕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馬涂得滿身是白。一個鐘頭過
去,又一個鐘頭過去了……
(9姚納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兩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這成千上萬的人當中有沒有一個人愿意
聽他傾訴哀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誰都沒有注意到他,更沒有注意到他的苦惱……那種苦惱是廣大無
垠的。姚納瞧見一個掃院子的仆人拿著一個小蒲包,就決定跟他攀談一下。
因“老哥,現(xiàn)在幾點鐘了?”他問。
0“九點多鐘……你停在這兒干什么?把你的雪橇趕開!”
?姚納把雪橇趕到幾步以外去,偃下腰,聽憑苦惱來折磨他……他覺得向別人訴說也沒有用了……可
是五分鐘還沒過完,他就挺直身子,搖著頭,仿佛感到一陣劇烈的疼痛似的;他拉了拉韁繩……他受不住
了。
?“回大車店去,”他想。
。那匹瘦馬仿佛領會了他的想法,就小跑起來。大約過了一個半鐘頭,姚納已經(jīng)在一個骯臟的大火爐
旁邊坐著了。爐臺上,地板上,長凳上,人們鼾聲四起。空氣又臭又悶。姚納瞧著那些睡熟的人,搔了搔
自己的身子,后悔不該這么早就回來……
。墻角上有一個年輕的車夫站起來,帶著睡意嗽一嗽喉呢,往水桶那邊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姚納問。
@“是啊,想喝水!”
25“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兒子死了……你聽說了嗎?這個星期在醫(yī)院里死掉
的……竟有這樣的事!”
圖姚納看一下他的話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可是一點影響也沒看見。那個青年人已經(jīng)蓋好被子,連頭蒙
上,睡著了。老人就嘆氣,撓了撓頭……
80"去看一看馬吧,”姚納想,“要睡覺,有的是時間……不用擔心,總能睡夠的?!?/p>
他穿上衣服,走到馬房里,他的馬就站在那兒。他想起燕麥、草料、天氣……關于他的兒子,他獨自
一人的時候是不能想的。跟別人談一談倒還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樣,那太可怕,他受不了……
82“你在吃草嗎?”姚納問他的馬說,看見了它的發(fā)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買燕麥的
錢沒有掙到,那咱們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經(jīng)太老,不能趕車了……該由我的兒子來趕車才對,我
不行了……他才是個地道的馬車……只要他活著就好了……”
?姚納沉默了一忽兒,繼續(xù)說:“就是這樣嘛,我的小母馬……我的兒子不在了……他下世了……他
無緣無故死了……比方說,你現(xiàn)在有個小駒子,你就是這個小駒子的親娘……忽然,比方說,這個小駒子
下世了……你不是要傷心嗎?”
?那匹瘦馬嚼著草料,聽著,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氣...
S3姚納講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對它講了……
(有刪改)
8.賞析第。43段中畫線句反復描寫姚納回頭轉身的表達效果。
9.本文與教材中《促織》《變形記》兩文均設置了“荒誕”情節(jié),請根據(jù)相關信息填寫下表.
篇目“荒誕”情節(jié)藝術效果
《促織》(1)推動情節(jié),凸顯主題
《變形記》格里高爾變?yōu)榧讱はx象征隱喻,揭示主旨
《苦惱》(2)(3)
10.有人認為本文主旨是表達對底層人物遭受苦難的同情。你是否認同這一觀點,請結合小說內(nèi)容談談你
的看法。
11.一個人的“人際關系”對其思想性格會產(chǎn)生深入影響,請從這角度分析姚納的思想性格特征。
【答案】8.第一處畫線句是姚納在軍人和自己談話時初步的試探,第二處畫線句中“調(diào)轉整個身子”的細
節(jié)則是因為軍人對自己傾訴有所呼應后激動的反應,第三處畫線句則是在軍人不耐煩后的嘗試。這一系列
回頭轉身的動作細膩地刻畫了急切尋求傾訴的卑微的底層人物形象,也從側面反映了軍人的冷漠、人情淡
薄。
9.(1)成名兒子魂化促織(2)瘦馬傾聽姚納傾訴(3)對比反襯,深化主旨
10.不完全認同。盡管本文刻畫了一位遭受喪子之痛,
趕車拉人而難以維持生計的車夫形象,但并不完全是以此表達同情之情。因為本文主要描述的情節(jié)是馬車
夫姚納連續(xù)遭遇軍人乘客、掃院子的仆人、同行青年車夫對他傾訴的拒絕,由此表現(xiàn)了人們自私自利,麻木
不仁,缺乏同情心,由此表達了作者對人與人之間冷漠無情的批判。
11.文中軍人乘客對他不耐煩發(fā)脾氣、掃院子仆人驅趕他、同行青年車夫漠視他的傾訴,不同階層的人都把
他拒之千里之外,使他的苦惱無處傾訴,遭受到的是無盡的淡漠,正是這樣的“人際關系”使他變得麻木忍
耐,逆來順受。
【解析】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結構,把握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分析段落的作用時,需要從情節(jié)結構、人物形象、內(nèi)容
主旨、表達效果、結構安排等幾個方面來梳理文脈,再概括作答。第一處畫線句為“姚納回過頭去瞧著乘
客,努動他的嘴唇……”,從后文的“他分明想要說話,然而從他的喉嚨里卻沒有吐出一個字來”可以看
出姚納為和軍人談話做初步的試探;第二處畫線句為“姚納掉轉整個身子朝著乘客”,其中“調(diào)轉整個身
子”的細節(jié)從上文軍人和他的對話“什么?”“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可以看出,是因為軍人的
回應而是他非常激動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30篇)
- 九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教學工作總結(3篇)
- 2025年新學期八年級班主任工作計劃(28篇)
- 橋梁建設工地安全生產(chǎn)培訓
- 科研創(chuàng)新安全生產(chǎn)培訓
- DBT29-93-2004 土壓平衡和泥水平衡頂管工程施工技術規(guī)程
- 2024-2025學年高中數(shù)學課時分層作業(yè)15不等關系不等關系與不等式含解析北師大版必修5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課時分層作業(yè)3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課第二課時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思想之光3狂人日記鞏固提升案魯人版選修中國現(xiàn)當代小說蚜
- 2024預防流感課件完整版
- 病例報告表(CRF)模板
- DL∕T 2447-2021 水電站防水淹廠房安全檢查技術規(guī)程
- 住院患者長囑口服藥發(fā)藥流程 內(nèi)科
- 少兒繪畫之《水粉畫葡萄》
- GB∕T 19924-2021 流動式起重機 穩(wěn)定性的確定
- ACUSONX150西門子彩色多普勒超聲系統(tǒng)
- 中國青年氣候意識與行為調(diào)研報告2020
- M701F燃氣輪機控制與保護
- 《物理化學》電子教案(上冊)(共84頁)
- berg平衡評定量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