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91-2021 建(構)筑物與應急設施地震安全韌性建設指南_第1頁
DB11-T 1891-2021 建(構)筑物與應急設施地震安全韌性建設指南_第2頁
DB11-T 1891-2021 建(構)筑物與應急設施地震安全韌性建設指南_第3頁
DB11-T 1891-2021 建(構)筑物與應急設施地震安全韌性建設指南_第4頁
DB11-T 1891-2021 建(構)筑物與應急設施地震安全韌性建設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11北京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琦、趙寧、胡智超、黃弘、龔晨、康現棟、韓雪原、路林(按姓氏筆建(構)筑物與應急設施地震安全韌性建設指南評估、地震安全空間布局、地震安全韌性能力建設等本文件適用于北京市行政區(qū)域內城市空間、建(構)筑物、應急設施的地震安全韌性承災體在預估地震作用下有效抵御、吸收和適應災害,并恢復原有功對抗震防災資源在空間尺度上進行安排、設計、組合以及有效用于震時應急搶險救援和震后避難安置的工程設施,包括應急保障基礎設施和應急服時可立即啟用或很快恢復功能,為避震疏散、應急救援和搶險期抗震韌性目標與現狀抗震韌性能力之間的差距,制訂科學、合理、可行的規(guī)劃管控和能力提升方4.2地震安全韌性建設應結合城市規(guī)劃、工程建設、改造或加固項目風險排查、制度建設、規(guī)劃編制、應急預案、宣傳培訓、應急演練、信息傳播和韌性文化建4.6地震安全韌性建設,除應符合本文件要求外,尚應符合國家及北京市現行有關標準震后建筑結構及其功能設施不破壞或可能遭受輕微損震后建筑結構不發(fā)生大面積倒塌,但可能發(fā)生不危及生命的震后功能不受損,或能立即恢復、或在短時間內(一般為4震后3天內可恢復其絕大部分功能,在30天震后3天內可恢復其大部分功能,在30天內5.3城鎮(zhèn)建(構)筑物和應急設施抗震韌性目標應根據預期地震作用強度、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社會影響程度及維持功能運轉的迫切程度綜合分析確定,并a)設防地震作用下,建(構)筑物的抗震韌性目標不應低于Cb)罕遇地震作用下,建(構)筑物的抗震韌性目標不應低于Db級,應c)重大建設工程、地震時可能發(fā)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者需要盡快恢復的建設工程,抗震韌性目標應在a)、b)款的要求上提高一個等級。<><>城市抗震韌性能力評估對象包括城市空間、建(構)筑物、應急保障基礎設施和應急服根據評估對象的類型及其特點,選取相應的韌性評選擇合理的評估方法,對評估對象抗震韌性能力進行定性或定6.3.4非獨立運行的應急保障基礎設施,抗震韌性能力評估應考慮不同基礎不存在或存在輕微影響的場地地震破壞效應,存在一定程度的場地地震破壞效應,可采取整治措a)場地不穩(wěn)定,動力地質作用強烈,環(huán)境工程地質條件嚴重d)條狀突出的山嘴,高聳孤立的山丘,非巖質的陡坡,河岸上成因、巖性、狀態(tài)明顯不均勻的土層(如故河道、疏松的斷層浜溝谷和半填半挖地基地表存在結構性裂縫等地質環(huán)境條件復雜,存在一a)可能發(fā)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a)抗震不適宜地段禁止規(guī)劃建設特殊設防類和重點設防類承災體,不應規(guī)劃建設一般設防類承災體,不宜規(guī)劃建設適度設防類承災體;大型基礎設施管線無法避開時,應采取有效抗震防b)抗震有條件適宜地段規(guī)劃建設項目時,應查明危險程度,屬于危險地段時應按照不適宜地段確需建設時,應考慮抗震不利因素的影響,并采取適當的工a)山區(qū)承災體場地勘察應有邊坡穩(wěn)定性評價和防治方案建議,因地制宜設置符合抗震設防要求c)邊坡附近的建筑基礎應進行抗震穩(wěn)定性設計。建筑基礎與土質、強風化巖質邊坡的邊緣應留7.2.2防災分區(qū)應配備與服務人口規(guī)模相適應的應急市區(qū)級應急保障醫(yī)院,救災物資儲備庫,應急保障水源及應急保障水廠7.2.5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建設應落實防災分區(qū)的設a)居住區(qū)應符合震后緊急疏散和避難要求,劃定滿足安全要求的緊急避難用d)綠地、廣場的建設宜兼顧避難用地功能。新建或改造的居住區(qū)宜考慮選擇體育場館、人防工程、公共服務或活動中心等設置作為室內型避難場所。避難用地和室內型避難場所相應的避難規(guī)模、設防標準和建設要求應納入居住區(qū)規(guī)劃控制采取抗震措施,并宜采用減隔震技術,保證基本地震動作用下不喪失建8.2.1既有建筑物的地震安全韌性建設方案應根據抗震韌性目標和抗震韌性能力之間的差距來確8.2.2對于中等韌性和低韌性建筑集中連片的地區(qū),應制定城區(qū)/社區(qū)韌性提升中、長期計劃,結合城市更新和改造計劃,逐步開展既有建筑的韌8.2.4文物保護建筑的地震安全韌性能力建設應急救援出入口,綜合利用水、陸、空等交通方式,設置對不符合要求的橋梁結構進行抗震加固,降低橋對橋梁結構設置雙面支撐,并對支撐進行抗震檢驗和沉降檢驗,不滿足對于單面支撐橋梁結構,對橋梁進行抗傾覆檢驗,不滿足要求的需采取對道路震后通行造成潛在影響的應急通道兩側建筑物和臨街設施c)雙電源的任一電源及雙回路的任一回路應均可獨立工作,并應滿足震時一級負對高韌性和較高韌性目標的供電設施應采用更高的抗震設防標準,并宜加固連接高韌性和較高韌性目標的供電設施和人員集對可能發(fā)生嚴重破壞的電力設施組件儲備必要的冗余物資,確保震后可完善電力系統(tǒng)地震應急預案,優(yōu)化電力系統(tǒng)震后對高韌性和較高韌性目標的供水設施宜采用加固供水系統(tǒng)的抗震薄弱組件(如老舊管道、沉淀池、清水池、過濾優(yōu)化供水系統(tǒng)網絡結構,供水主干管網宜布設為多連通環(huán)狀管網。當供管網時,應在主干管上分段設置閥門井,閥門井內應預留在可能發(fā)生嚴重破壞的地段儲備必要的搶險物資,確保震后可迅速組織注:表中應急供水定額未考慮消防等救災需求。9.4.4中長期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應設置廣播、圖像監(jiān)控、有線通信、無線通信等應如終端桿、飛線桿、跨越桿、角桿等,增設室內通信設備采用減隔震或卡箍措施。對架設在屋頂的通訊設備對高韌性和較高韌性目標的燃氣設施宜采用優(yōu)化供氣系統(tǒng)網絡結構,燃氣主干管網宜布設為在可能發(fā)生嚴重破壞的地段儲備必要的搶險物資,確保震后可迅速組織10.1.1震后臨時應急指揮機構應按照相互備份、相互支援的原則分散設置。相互備份的應急指揮機構宜位于不同地震災害影響區(qū),按照遭遇罕遇地震動時不會同時破壞的要求確10.2.1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專項規(guī)劃中,宜明確應急醫(yī)療設施的布局、抗震韌性等級、抗震設防標準和對高韌性和較高韌性目標的應急醫(yī)療建筑進行抗震鑒定,不滿足抗震韌加強醫(yī)療建筑中非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及其加強重要醫(yī)療器械、藥品柜、放射性物質存儲柜、水箱、醫(yī)用氣體設10.2.5應急醫(yī)療場所出入口應具備急救車輛和人員出入的緩沖場地,出入口與城市應急通道應有10.3.1應急消防設施配置宜考慮地震救援和次生災害防御的要求,對消防站選址、消防車通道、10.3.3位于地震高風險區(qū)和次生火災高危區(qū)周邊的消防站,應組建地震應急救援隊伍,隊伍構成10.4.1應急物資儲備庫的選址應遵循存儲安全、調運方便的原則,宜臨近鐵路貨站或高速公路入10.4.2應急物資儲備庫對外通道應保持通暢,市級及以上救災物資儲備庫對外連接道路應能滿足10.5.1應急避難場所宜按照緊急、固定和中心三種類型分別規(guī)劃安排,并應劃分避難場所服務責10.5.2應急避難場所應依據相關專項規(guī)劃,結合周邊各類防災和公共安全設施及市政基礎設施統(tǒng)10.5.3應急避難場所場地地形應平坦、地勢較高、有利于排水、空氣流通且具備較好基礎設施條a)中心避難場所與防災分區(qū)外部有可靠交通連接、與周邊避難場所有疏散通道連c)應急避難場所出入口及應急避難區(qū)與周邊危險源、次生災害源及其他存在潛在火災高風險建d)具有防疫要求的避難場所周邊應設置不小于20m的安10.5.5利用街坊小型健身場所、街頭綠地布局住區(qū)緊急避難場地,實現住宅周邊步行5分鐘(300-400m)可到達,并增強住區(qū)10.5.7結合應急避難場所布局規(guī)劃,在主要出入口及通往應急避難場所的路徑上,應設置臨近區(qū)A.1.2城市空間抗震韌性評估的結論分為低韌性、中等韌性、較高韌性、)3分:人均有效避難面積≥3.0㎡;0分:人均有效避難面積<1.0㎡。筑物關系)度3分:空間內儲備了應急救災物資,且與私營組織合作儲備有一般度度度)1分:具備應急通道,應急通道受兩側建筑物震后影響,局部不滿3分:固定避難場所服務半徑≤1000m,緊急避難場所服務半徑≤2分:固定避難場所服務半徑≤2000m,緊急避難場所服務半徑≤1分:固定避難場所服務半徑≤3000m,緊急避難場所服務半徑≤0分:固定避難場所服務半徑>3000m,緊急避難場所服務半徑>)培訓情況1分:意識到幫助弱勢群體的重要性,計劃制訂包含弱勢群體提高)況Rspace=Ri方案層指標的值,按表A.1取值;修復費用、修復時間和人員傷亡指標等級均不低于二星,修復費用、修復時間和人員傷亡指標等級中至少兩項為一星;或一項Rb=Σ=1wiri·······Rb抗震韌性能力值,按表B.3確標結構類型r1設防情況r2建筑已使用年限r3平立面規(guī)則性r4權重('i)場地破壞效應r5標護情況r6造情況r7護情況r8C.1應急保障基礎設施的抗震韌性能力評估應評估基礎設施遭受地震災害后,其組件破壞災害導致系統(tǒng)功能下降的程度和及時恢復至dt···························································to地震發(fā)生的時刻;CACBt0t1a)應急交通系統(tǒng)的抗震韌性評估,應從交通系統(tǒng)可達性、道路通行概率(修復時間)、瓦礫堆b)應急供電系統(tǒng)的抗震韌性評估,應對供電系統(tǒng)的電廠、變電站及控制室等中的重要建筑和關鍵設施設備、輸電線路和塔架,以及保障對象的應急供電可靠性進行系統(tǒng)的抗震性能評估,并應著重對影響供電系統(tǒng)的關鍵節(jié)點、薄弱環(huán)節(jié),以及供電系統(tǒng)功能失效的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進行分析。對高韌性和較高韌性目標的應急供電設施的主要建筑和工程應進行單體建筑c)應急供水系統(tǒng)的抗震韌性評估,應對取水構筑物、水廠、泵站中的重要建筑及抗震有條件適宜、不適宜用地上和因避震疏散等城市抗震防災所需的主干管線進行抗震性能、功能失效影d)應急供氣系統(tǒng)的抗震韌性評估,應對生產供氣的廠(場)站、門站、儲氣站中的重要建筑物和工程設施,以及輸氣管道、區(qū)域開關站等進行系統(tǒng)的抗震性能評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