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在臨床工作中,有些人罹患的疾病,應用藥物等方法予以治療,其療效微微,而應用定點旋轉復位手法治療,則對這部份病人,療效頗佳,這是何道理?究其原因,乃是這種類型的疾病,不是由于細菌、病毒及其毒素所導致的,而是由于椎骨的解剖位移(中醫(yī)則認為是錯位、錯縫)造成的功能性失調所致,如頸椎性心律失常、頸椎性血壓異常(高血壓、低血壓)、頸椎性視力障礙等等均屬于這一范疇。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為何應用定點旋轉復位手法能解決這些病人的痛苦呢?乃是應用此種方法,能糾正椎骨的解剖位移(錯位或錯縫),其原來正常的生理功能又恢復了,從而解除了病人的痛苦,所以療效頗佳,又不應用任何藥物,避免了藥物的副作用與耐藥性。我們自1976年開展對脊柱相關疾病診治及其研究,總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簡單易行的整復手法。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一、脊柱相關疾病的定義脊柱中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椎骨發(fā)生解剖位移(錯位或錯縫)后,其相應的部位(或臟器)出現(xiàn)一系列的臨床癥候群,即導致了疾病的發(fā)生,則稱之。二、脊柱的應用解剖:(略)。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三、病因病理(一)外因:1.損傷:(1)急性:(直接、間接)扭、閃、撞擊、滑跌等等。(2)慢性(積累性損傷):與職業(yè)、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2.鄰近組織的炎癥波及。
3.風寒濕邪的侵入:風為百病之長,風邪侵入,可致太陽經經輸不利,營衛(wèi)失和,從而出現(xiàn)僵、直、活動不靈等。寒為陰邪,侵入人體,必傷陽氣,致氣脈不通,不通則痛,表現(xiàn)為頸項或腰腿疼痛或向下串痛。寒勝收引,血凝氣滯,筋失所養(yǎng),則可導致肌肉痙攣。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濕氣重著,其性粘膩,《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諸疼項強,皆屬濕”、“濕淫所勝……項似拔、腰似折,脾不可以回(坐)?!笨傊?,汗出當風,臥地受涼,久居濕地,冒雨涉水,則風、寒、濕邪侵入,經脈固寒而致收引,肌肉筋膜舒縮失常,氣血郁滯致溢出脈道,局部瘀腫,致痛物質堆積,加之肌肉保護性痙攣,故出現(xiàn)疼、酸、脹、僵、活動不靈等癥狀。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二)內因
1.年齡:人隨著年歲不斷增大,人體的組織隨年齡增長而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這就是退行性改變,簡稱退變。人的組織退變,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在椎間盤變性及骨質增生等方面;椎間盤變性在人類25歲就開始了,椎間盤中發(fā)生退變最先的是纖維環(huán),其次是髓核、軟骨板,人的椎間盤發(fā)生退變是均衡發(fā)生的,如果某個椎間盤受到損傷,就是輕微損傷,則該椎間盤的表現(xiàn)較為突出,即此椎間盤的椎間隙變窄,但仍維持前稍寬于后,清晰度亦較好,相對應緣的骨質密稍增高伴稍增寬改變;骨質增生主要發(fā)生在有解剖位移的椎骨,它是一個代償的機制,由于椎骨發(fā)生解剖位移,原來的橫向平衡中的內平衡就會發(fā)生失調,椎間關節(jié)的關節(jié)囊松弛,則此椎間小關節(jié)的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穩(wěn)定性差,椎間小關節(jié)的磨損加重,導致局部出血并血腫形成,再有鈣沉積,經機化后而形成。為了維持新的平衡,骨質增生形成后,得不到及時合理的糾正,其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大,但不一定致病,主要在于它生長的位置,如不長在椎間孔或椎體的后緣或椎弓的前緣,則此骨質增生不會刺激到相應的神經根或脊髓,就不會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癥候群;由于退變的存在而致椎間隙變窄,椎間軟組織松弛,在一定誘因條件下,易發(fā)生解剖位移(錯位),從而對相應的神經、血管、脊髓和交感神經(或神經節(jié))造成刺激(壓迫、牽拉或無菌性炎癥等)而致出現(xiàn)臨床癥狀(疾病的發(fā)生)。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2.體質:體質是人類健康的物質基礎,與疾病的關系密切,中醫(yī)的體質學說告之,肥胖體質(痰濕)易患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疾患等,因為肥胖,則血中膽固醇增多,造成脂肪、糖、能量代謝及血液流變等方面發(fā)生異常,從而相應疾病出現(xiàn),如又不及時而合理的治療,疾病會進一步發(fā)展、惡化!對于疾病來講,有“病”與“未病”兩種狀態(tài),在此二者之間還有第三種存在,即病理性體質,具有某種病理性體質的人,雖暫時未發(fā)病,但已經潛在了疾病的發(fā)生物質基礎,發(fā)病的危險性大于沒有病理性體質的人,故病理性體質是事物由量變轉為質變的一個中間關鍵環(huán)節(jié),如自己加以重視,醫(yī)生又能早期診斷出來,給予相應的及時合理治療,就能防止相應疾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否則,將會造成疾病的發(fā)生。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3.內分泌失調:由于內分泌功能紊亂,使脊柱的退行性變進展加快,椎骨易于失穩(wěn),導致解剖位移而誘發(fā)脊柱相關疾病。
4.先天畸形:隱裂、椎骨融合(椎體、椎板等)、頸肋、顱底凹陷癥等,由于穩(wěn)固性差,增加了上、下部的椎間小關節(jié)的負擔,易于發(fā)生勞損,再加上其代償功能較差,對一些小的外力或誘因即可誘發(fā),且癥狀往往比一般人嚴重。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三)病理
1.解剖位移:是指正常的解剖位置發(fā)生了改變(移動或位置變化)。由于椎間盤退變,椎間隙變窄,椎間關節(jié)受擠壓,相應的關節(jié)囊其及周圍韌帶松弛,椎間孔縱徑縮短,若再遭受外力作用而致傷或椎間組織勞損,則易導致解剖位移(錯位、錯縫),使神經、血管等受刺激而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癥狀。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2.椎骨失穩(wěn):由于椎間隙變窄,關節(jié)突關節(jié)(后關節(jié))承受壓力增大,關節(jié)囊及椎周的韌帶松弛,椎骨的穩(wěn)定性差,如遇上無防備的外力或不協(xié)調的動作,導致關節(jié)錯位或錯縫,即關節(jié)不完全的脫位,關節(jié)面的正常關系發(fā)生改變,不僅相應的部位出現(xiàn)臨床癥狀,還可直接對相應的神經、血管或通過神經反射間接影響,肢體或內臟器官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癥狀;椎骨失穩(wěn)多不是單個的,是多節(jié)段、多方位的聯(lián)合動作,可以沿橫軸、縱軸、矢狀軸旋轉或平移,這種解剖位移發(fā)生后,會使椎管內容積減少,使神經根管、椎動脈受刺激,小關節(jié)排列紊亂,產生對肌肉、韌帶、筋膜等軟組織的異常張力增加,引起一系列的功能發(fā)生失調。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3.椎周軟組織的改變①黃韌帶:受損傷后,特別得不到及時合理的治療,又由于長期受牽拉(低頭工作,高枕睡眠……)或椎骨失穩(wěn)后又加之活動度過大、久,常使韌帶負擔過重,從而發(fā)生肥厚,如再向椎管內折疊,壓迫神經根或脊髓而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癥狀。②前、后縱韌帶受損傷,可發(fā)生出血、血腫、水腫形成,在機化的過程中,鈣沉著下來,進一步形成鈣化,甚至于骨化,就可產生臨床癥狀。③項韌帶在頸部增寬增厚,當頸椎失穩(wěn)后,同樣造成局部出血,血腫、水腫形成,或因損傷后在修復的過程中有鈣沉著而形成鈣化或骨化,此種鈣化多見于C4~6棘突后側項韌帶中。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④椎旁相關肌肉的改變:椎周的肌肉因急性或慢性損傷,可導致肌肉附著在骨的附著處的肌腱發(fā)生撕裂,造成局部出血、血腫形成或血管滲誘性增高而出現(xiàn)痛、脹等臨床癥狀。⑤椎間盤的內壓改變:當椎間盤受損傷后,椎間盤內壓力也發(fā)生改變,壓力從破裂處逸出,從而使椎間盤內壓力降低,髓核從破裂處逸出,則椎間隙變窄,相應的椎間關節(jié)失穩(wěn),磨損增大,并刺激相應的神經根或脊髓而出現(xiàn)臨床癥狀。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4.神經改變:神經根可受突出的髓核、變狹窄的椎間孔或前述的骨質增生的刺激而出現(xiàn)臨床癥狀,如僅刺激后根,可出現(xiàn)麻木或酸脹不適,如僅刺激前根,主出現(xiàn)運動障礙,在臨床上出現(xiàn)肌無力、肌萎縮、遠端疼痛、麻木等;若在前后根匯合處受刺激,則有運動障礙及感覺障礙;在椎間孔處尚可累及到神經根袖,使此局部的結締組織增生,造成牽拉或粘連,從而加重臨床癥狀。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5.體液的改變①血液流變學:紅細胞壓積、血漿濃度、全血粘度、纖維蛋白元等均比正常增高,實質是全身或局部的血液流速變性合并紊亂,血液呈異常的濃、稠、粘、凝狀態(tài),因而血循環(huán)發(fā)生障礙。②微循環(huán):局部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高,血流緩慢。亦為局部血循環(huán)障礙。③椎動脈的血流動力學:由于椎動脈受刺激(壓迫或牽拉)或扭曲、痙攣等,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致眩暈或暈厥。
④血管緊張素Ⅱ改變:由于上述因素,致缺氧、缺血,腎所產生的腎素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Ⅰ,經肺循環(huán)時,轉換成血管緊張素Ⅱ,此Ⅱ對血管產生刺激而使之痙攣,導致外周血壓升高。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6.炎性介質:組織細胞受損傷(害)后或有炎癥時,可釋放多種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對致痛起重要的作用,此種物質稱炎性介質。①K+和H+:組織受損或有炎癥時,該損傷的組織細胞釋放出K+、H+,K+濃度達到10~15mmol/L時,即有致痛作用。局部循環(huán)障礙;常用H+濃度來測量,當PH值下降(PH5.3以下)而致痛;K+
、H+也是腫瘤、類風濕、椎間盤纖維破裂等的主要致痛素。②組織胺:肥大細胞,嗜鹼性細胞,血小板等受到機械、放射、化學損傷,可釋放出組織胺(濃度達10-5g/ml時,可致痛),其濃度增高而致痛,濃度低則有癢感(10-7~10-5g/ml時)。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③5-羥色氨(5-HT):該存在于血小板、肥大細胞、腸道嗜銀細胞內,當受到炎癥刺激時,血管通透性增高,血小板破裂而釋放出5-HT,其致痛濃度為10-7g/ml,是外因致痛物質,在中樞則起抑制作用。④激肽素:炎癥刺激后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激活血漿凝活因子Ⅻ,從而激活激肽系統(tǒng),引起血管通透性升高而使組織水腫加重,并引起疼痛(急性痛風、慢性風濕、炎風濕關節(jié)液內,均有激肽活性增高,可破壞軟骨而引起之),是活化的激肽致活酶作用于α-球蛋白后而形成致痛作用。⑤P物質(substancep,sp):是一種肽類的活性物質,屬神經肽,為痛覺遞質,特別是痛覺初級傳入纖維的末梢內含量較高,作用于痛感覺神經元,特別是對脊髓的第一級痛感覺神經元。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四、臨床表現(xiàn)(一)疼痛與麻木疼痛(pain)是正常機體的一種感覺和防御信號,更是損傷和疾病的主觀反映,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之一。疼痛是由于組織損害(傷)而造成的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的體驗,當機體受到某種傷害性刺激時,受刺激部的組織細胞會破裂并釋放出胞內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激活傷害感受器,而感受器的傳入神經纖維則將刺激轉化為神經沖動,并迅速將沖動傳入神經中樞而產生痛覺,即疼痛出現(xiàn);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故《辭?!范x為“因疾病或創(chuàng)傷而感覺苦楚?!眹H疼痛研究協(xié)會(IASP)定為“疼痛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上的感受伴隨著現(xiàn)有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疼痛可分為快痛(傳遞快捷,定位準確、性質清晰,其感覺如同針刺一樣,來快而迅速,故而又稱為刺痛。)、慢痛(形成緩慢,持續(xù)時間長,定位不很準,其感覺有燒灼感,所以稱灼痛。)、復合感覺痛(伴有其他感覺,如酸、脹、絞等,其感覺難以言表,定位很差,伴情緒反應)。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損傷可有急性與慢性之分,急性損傷一般疼痛較重,但疼痛的性質,不盡相同,皮膚合并損傷時,伴有燒灼樣痛或伴有癢感,定位明確,皮下組織淺筋膜損傷與皮膚痛為同樣的性質;脂肪組織及深筋膜損傷,可產生鈍痛,出現(xiàn)捻發(fā)感或團塊樣,涉及到肌肉則出現(xiàn)肌肉痛;肌肉受損傷,常為深在的彌散性鈍痛,且因伴有保護性肌痙攣而出現(xiàn)痛性肌痙塊;肌腱疼痛為鈍性,可出現(xiàn)遠端的牽涉痛;滑囊損傷合并炎癥時,可出現(xiàn)局部疼痛或牽涉痛,若涉及其上的肌腱,則有肌腱的鈍痛;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關節(jié)囊疼痛的性質是彌散性,定位不良,常涉及到其周圍的肌腱等組織,肌腱損傷而出現(xiàn)疼痛;神經根受壓迫時,出現(xiàn)異樣感、麻木、功能障礙,當有炎性反應和浸潤時,則有電擊樣感或疼痛或放射性痛;有時會伴有植物神經反應,如出汗、惡心、血壓下降等;神經根炎性浸潤疼痛時,直腿抬高試驗多抬不高(40°以內);神經根受壓迫時,可引起遠端傳導阻滯,感覺和運動功能喪失,若有炎性浸潤時,可引起放射性疼痛或灼痛,部分外周神經損傷時,可伴有血管運動及出汗的變化。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慢性損傷,不僅出現(xiàn)疼痛,且常有滲出、粘連、瘢痕、鈣化等病理變化,在觸捫時,??蓲械讲±硇苑磻铮褐緦拥牟±矸磻锒酁闄E圓形、團塊樣,且活動度大;深筋膜層病理反應物多為條索狀、線狀、桿柱狀,其活動度相對較小;肌腱及腱鞘病理反應物多為團塊狀、條索狀,同時伴有所涉及的肌肉出現(xiàn)反應性痙攣性團塊;滑液囊的病理性反應物多為團塊狀;肌肉組織的病理性反應物較多樣化,部分肌束痙攣,出現(xiàn)痛性索條,當大量肌肉被涉及時,出現(xiàn)疼痛性團塊,且常涉及到遠端起止點及附屬之組織;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關節(jié)囊周圍的結構,如副韌帶、支持帶等損傷被擠壓時,可刺激關節(jié)囊而引起疼痛,其病理性反應物為索條狀、團塊狀;神經纖維管、骨性纖維管是神經穿行之處,受損傷后出現(xiàn)病理性反應物,多為條索樣痛性硬塊;硬脊膜、神經根因位置較深在,難于觸摸到,但因炎癥刺激而疼痛時,常有所支配的背肌、椎旁肌的痙攣而出現(xiàn)條索狀或團塊,觸壓時引起神經支配區(qū)的放射性疼痛,神經根牽拉試驗可激發(fā)或使疼痛加重;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腰部的損傷及肌肉痙攣,可引起脊柱側彎和生理彎曲度的改變,椎間盤的損傷也可引起上述的變化,區(qū)別在于前者主要是軟組織損傷,作被動地加深向患側側彎時,因緩解軟組織的牽拉則疼痛可減輕,但若對后者行旋轉復位手法,減輕了對椎間盤的擠壓及解除關節(jié)囊滑膜層的嵌頓,疼痛明顯地減輕。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急性損傷,是創(chuàng)傷性炎性反應及反應物的刺激而引起疼痛;而慢性損傷,是組織的不良修復造成疼痛,其中以粘連、疤痕組織形成較多見,因為阻礙血液循環(huán)(使神經缺血、缺氧,致神經的傳導功能受影響而引起神經纖維變形,郎飛氏結移位,周圍髓鞘脫落及神經功能障礙——表現(xiàn)為感覺異常和運動減弱或喪失;缺氧,供應神經血液的血管通透性增加,破壞了血、神經屏障,蛋白從神經內膜漏出,引起神經內局部電解質濃度平衡失調,干擾了神經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將產生神經內膜水腫,嚴重干擾軸突功能,最后引起神經纖維變性),造成病理性滲出,使致痛物質浸潤痛敏組織,從而產生頑固性疼痛,又妨礙組織的再生和修復。臨床上病人的感覺異常,常見的有蟻走感、麻木、涼感等等,實際上這種種異常感覺與疼痛是一種量的差別,足夠強的刺激引起疼痛,更夠強的刺激或疼痛時間長則引起感覺異常。一般地說,神經根受壓時,可出現(xiàn)異樣感、麻木、功能障礙等。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二)腫脹與瘀斑腫脹是機體受損傷時,通過神經反射迅速地出現(xiàn)暫時性的血管痙攣,但持續(xù)時間不長(幾秒到幾分鐘),接著就發(fā)生小動脈及毛細血管擴張,局部血流加快,血壓升高,血流量增多,隨后血流逐漸減慢,此時血管的通透性增高,血漿滲出,造成損傷部位出現(xiàn)腫脹,又壓迫靜脈,加重了局部腫脹,同時淋巴循環(huán)受損而發(fā)生變化,初期淋巴流動加速,可將血管滲出的液體引流入淋巴管內,隨后淋巴流動減慢至幾乎停止流動,從而血管、淋巴管充盈而顯充血,如小血管或毛細血管因損傷而破裂,血細胞逸出,就形成了局部瘀腫(斑);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充血一方面加重血管內液體成分、細胞成分滲出,使局部腫脹加重,另一方面炎癥病灶中的組織變質后所產生的化學物質——如組織胺、5-羥色胺、激肽類、補體斷片等等都具有強烈的擴張血管作用,充血會加重血管內液體及細胞成分滲出,如充血程度輕且血管壁損傷少,滲出液僅為鹽類和小分子量的蛋白,充血程度重且血管壁損傷嚴重,大分子量的球蛋白也滲出,甚至纖維蛋白原也滲出;滲出液對人體來說,有好的一面,即具有防御的重要作用,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因為滲出液不僅可稀釋毒素,帶走炎癥病灶內的代謝產物,而滲出液中尚含有抗體、補體等物質,這些物質有利于消滅病原微生物(細菌等),滲出液中的纖維蛋白原,在壞死組織釋出的組織凝血酶的作用下,纖維蛋白原變?yōu)槔w維素,纖維素相互交織形成網架,有利于將細菌包圍起來,阻揭細菌的擴散,從而有利于吞噬細胞發(fā)揮吞噬作用,使病灶局限化,但也有不好的一面,如滲出液過多,可壓迫周圍的組織或器官,造成不良后果,主要表現(xiàn)是疼痛加重,功能障礙出現(xiàn)等;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纖維素增多,機化之結果造成粘連,形成“卡壓”血循環(huán)的粘連帶,血循環(huán)處于不良狀態(tài),局部缺血、缺氧,滲出的纖維素不能完全吸收,結締組織不斷增生,粘連不斷形成,最后形成瘢痕,這就是頑固性疼痛的因素。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三)肌緊張或痙攣由于損傷而造成肌肉受損,出現(xiàn)肌肉疼痛,此種疼痛常為深在而彌散性的鈍痛,并常伴有保護性,又出現(xiàn)肌緊張(痙攣),局部發(fā)現(xiàn)有塊狀團伴疼痛,此即為肌痙塊,如肌腱受損,可出現(xiàn)鈍痛,并可有遠端的牽涉痛,合併有滑囊損傷,伴有炎癥則可出現(xiàn)局部疼痛或牽涉痛,因分布在滑囊的神經血管較豐富,對疼痛的撞擊、炎癥也較敏感,若涉及到其周圍肌腱的損傷則出現(xiàn)鈍痛。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四)解剖位移正常骨骼的解剖關系(位置)發(fā)生了改變(移動),較小的解剖位移,一般稱為錯縫或錯位,如椎骨間的小關節(jié)(關節(jié)突關節(jié)、鉤椎關節(jié)、肋橫突關節(jié)等。)發(fā)生;錯位的程度較大(解剖位移的程度較大)則稱為半脫位,更甚者為全脫位;當關節(jié)發(fā)生錯位或半脫位時,該關節(jié)周圍的軟組織亦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損傷,其中以關節(jié)韌帶的撕裂較多見,從而出現(xiàn)滲出、出血、腫脹、疼痛等,有時在外力消失后,瞬間的小錯位可能自行復位,但錯位損傷時所造成的關節(jié)周圍的軟組織損傷已形成,上述的反應仍然發(fā)生,僅是程度較輕些而已,如未得到及時而合理的治療,仍可發(fā)生關節(jié)周圍疼痛、功能障礙等,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形成常說的勞損(亦稱積累性損傷),長年重復相同姿式和勞作,使相應的關節(jié)反復慢性損傷,并出現(xiàn)臨床癥狀,且一般治療難以奏效,是臨床上較棘手的頑癥。中醫(yī)指出的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長時間低頭工作、屈頸、破壞了頸脊柱的正常生理孤度,使頸部的肌肉、韌帶受到異常的牽拉,造成勞損,勞損又導致受損肌肉的保護性痙攣,并加重了肌力的平衡失調(主外平衡),進而造成內平衡失調,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在頸椎橫突前面的頸交感神經節(jié),受到偏歪橫突刺激,使頸上交感神經節(jié)發(fā)出的節(jié)后纖維興奮性增高,而這些節(jié)后纖維是隨頸內A.的行走而行走,[頸內A.有一條分支——眼A.,從眼A.發(fā)一視網膜中央A.,此A.在眼球后12.5mm處穿入視神經,穿過鞏膜篩板進入眼球內,在視神經盤上分為顳上、鼻上、顳下、鼻下四個分支,然后再逐級分支,分布于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內,供養(yǎng)視網膜內三層;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眼A.的另一分支為睫狀后短A.,從眼A.分出后,先分為鼻、顳側兩主支,再各又分成小支(一般有2~5支不等),在視神經周圍穿過鞏膜,到脈絡膜內,逐級分支,營養(yǎng)脈絡膜及視網膜外五層。]因而供應視網膜的血管發(fā)生痙攣,導致視細胞得不到良好的血液供應,在臨床上出現(xiàn)視力障礙,從中醫(yī)的角度看,因其姿勢不正而損害了軟組織,實則為久視則不能維持正常頸屈,久視傷肝,傷肝則傷血,故出現(xiàn)眼的癥狀。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久臥傷氣:長時間的躺臥在床上,常不能保持正確的睡姿和枕姿,若再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更易造成脊柱的不正常,如有的人喜歡高枕睡姿,以為“高枕無憂”,實則高枕有憂或低枕(無枕)也有憂,因高枕睡姿,頸曲變直,正常的頸生理彎曲度消失,導致頸脊柱的縱向平衡失調,使頸椎的穩(wěn)定性差,易于造成頸椎的橫向平衡發(fā)生失調而出現(xiàn)錯位,從而刺激(開始時為壓迫或牽拉,再后些則有無菌性炎癥出現(xiàn))頸椎周圍的軟組織,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其中以交感神經節(jié)、椎A.、脊髓、脊神經根等尤為重要,因而發(fā)生相應型的頸椎??;同理,如睡軟床,造成腰部亦出現(xiàn)縱向及橫向平衡失調,造成腰椎周圍的軟組織(特別是肌肉、韌帶)慢性勞損,出現(xiàn)腰痛或腰腿痛等;久臥又睡在軟床上,要不斷地變換睡姿,再又躺姿看書、看報或看電視,易于使椎間小關節(jié)發(fā)生錯位,從而造成脊柱畸形而致腰痛或腰腿痛;正常的睡床要軟硬適中,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一般在硬板上墊一床6~8斤重的棉胎為宜,且經常拿出去曬太陽,保持其松軟和彈性,而枕頭的高度是以自己緊握拳豎放的高度為宜,仰臥時,頸部置于枕之下緣,而頭枕部正好在枕頭的中部稍上方,由于枕頭用軟的木棉花(或剪碎的海棉粒)填充,故頭枕部正枕在枕頭中部處,而使枕頭下緣正好擱住頸部,保持頸曲的良好彎曲度,但有時候要側臥位,為此在枕頭的左右兩端各墊一個小的枕頭,其高度是自己緊握拳頭橫放的高度,其寬度各占枕頭約1/4,因此,一個人的睡姿最好是仰臥位!《證治要訣》中指出:“頸痛非是風邪即是氣挫,亦有落枕而致痛者?!闭菍门P傷氣的準確注釋。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久坐傷肉:坐姿使上半身的體重垂壓于腰背骶部,而且也改變了腰骶部生理彎曲度的正常姿態(tài),使原適應于直立狀態(tài)下的腰部組織結構,承受了額外的應力和剪力,特別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內壓)改變,一般臥姿最小,站姿次之,坐姿最大;患有腰椎間盤損傷之病友,多數在彎腰狀態(tài)下發(fā)生,即在前屈狀態(tài)下,上肢取物、持重,使其內壓瞬間成數倍增加,因此將纖維環(huán)損傷而破裂,髓核從破裂處逸出,刺激神經根或脊髓,出現(xiàn)較嚴重的臨床癥候群;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在坐姿狀態(tài)下工作,若上肢在無支撐下進行工作(諸如手工郵檢員、編織工、檢字工等等),都增加了腰骶關節(jié)的垂壓,若該部位又行屈伸活動,長時間的勞作又不能維持正常的受力姿勢,加重了腰骶關節(jié)及其周圍軟組織的勞損;同是在坐姿狀態(tài)下工作,雙上肢有支撐者,頸椎病的發(fā)病率較高,而無支撐的雙上肢勞作者,腰痛的發(fā)病率又較高,從而形成了“久坐傷肉”。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久站傷骨:長久站(立)時,上半身的重量向下傳遞,使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持續(xù)負重,容易損傷相應關節(jié)及其支持關節(jié)的裝置,還可造成跖腱膜的牽拉性損傷,導致膝部或踝部或足跟疼痛,一些人為了追求形態(tài)美而穿高跟鞋(主要是年輕女性),使足跟上揚抬高,臀部向上高翹,改變了腰骶部及下肢相應關節(jié)構形以及相應肌腱、韌帶的力平衡,從而在臨床上常見的腰骶部疼痛、膝周疼痛、踝痛、足跟痛及跖趾痛等,就是骨受到了不必要的壓力,從而造成骨損傷而出現(xiàn)上述的部位疼痛。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久行傷筋:是指行走時間過長或在崎嶇不平的地(道路)上,造成相應的骨突部位磨擦損傷,相應的肌力不平衡,加重了相關關節(jié)和受力部位的損傷,易造成臀部肌肉(諸如臀中肌、闊筋膜張肌、梨狀肌等)損傷,這些肌肉對維持骨盆的穩(wěn)定起重要作用,行走在不平的路上,左右搖擺不定,增加了骨盆的擺動,致使肌肉起止點受牽拉傷或肌腹痙攣,為了代償而出現(xiàn)保護性痙攣而牽涉、損傷了臀上皮神經(臀中肌起點正是臀上皮神經穿髂嵴的骨性纖維管出口處)、梨狀肌(臀中肌止點與梨狀肌共腱),當梨狀肌受牽涉?zhèn)?,造成痙攣、腫脹、充血等,從而刺激了坐骨神經,故臨床上會出現(xiàn)腰骶部疼痛及沿坐骨神經走向的患側下肢脹痛等。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當梨狀肌受牽涉?zhèn)?,造成痙攣、腫脹、充血等,從而刺激了坐骨神經,故臨床上會出現(xiàn)腰骶部疼痛及沿坐骨神經走向的患側下肢脹痛等。由以上敘述可知,“五勞所傷”是前人對勞損的總結,它告誡人們,一切活動不能持久不變,宜不時地變換體位和姿勢,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盡可能地維持正確的姿勢,這是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使人體的肌肉、韌帶、骨骼等免受損傷的寶貴經驗。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五)功能障礙一般而言是指關節(jié)功能呈不同程度的受限。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體的組織結構在分布與連結上幾近完善而合理的境界,肌肉收縮產生力量,拉動遠端的骨骼,產生運動,作為肌纖維,其作用力點在肌纖維與肌腱的結合點上,作為整塊肌肉,其作用力點在肌腱與骨連接的腱末端上(腱末端又稱腱止裝置或稱末端裝置,是肌腱與骨相連的地方,當肌肉收縮牽拉、扭曲、運動關節(jié)時,此處負力最大,為加強此部位的牢固性,有較特殊的連接方式——骨組織、鈣化軟骨層、潮線、纖維軟骨帶、腱纖維等順序連接,使腱止點有強的抗拉能力,從而穩(wěn)固性增加。),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即是肌纖維束或肌腱的應力點,是勞損的常見的部位,一旦損傷,得不到及時而合理的治療,損傷初期的反應為無菌性炎癥,以損傷的局部水腫為主,嚴重的損傷常伴有出血、皮下溢血、肌纖維撕裂或斷裂和撕脫,先出現(xiàn)水腫、出血,24小時后斷裂處出現(xiàn)壞死、炎癥、巨噬細胞浸潤,故傷后第二天疼痛加重,腫脹明顯,活動功能受限,從而出現(xiàn)關節(jié)功能障礙,如果相應關節(jié)的關節(jié)面無較大的錯動,一般7~10天水腫與炎癥反應逐漸吸收,而腫脹、疼痛減輕并最后消失,關節(jié)功能恢復,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若關節(jié)的關節(jié)面移位較大,腫脹難以消除,此時必需行手法復位始可消除腫脹,此種情況是較多見,如踝關節(jié)扭傷,不及時而合理的治療,結締組織增生而致腫脹長期存在,在排出踝關節(jié)的無骨折情況下行五步法治療,但必須排出組成踝關節(jié)面的骨骼無骨折的前提下始可得到滿意的療效,如有相應關節(jié)面的骨骼有骨折,則按骨折的治療方法處理。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35
(六)全身癥狀脊柱損傷后所造成的脊柱損傷性疾病,有些可出現(xiàn)全身癥狀,例如,頸椎損傷后所造成的椎骨錯位,可以出現(xiàn)低熱、頭暈、頭痛及全身困軟無力或心慌心跳、心律異常、血壓異常、失眠多夢或胸悶氣喘難以平臥并影響睡眠或尿頻尿急,但無尿痛、尿熱,腰腿痛難以入眠而輾轉反側,或月經不調、性功能障礙等,服用多種藥物均療效不佳,甚至根本無效,究其原因,乃是椎骨發(fā)生解剖位移后刺激了其周圍的軟組織(特別是相應的血管、神經等)所導致的,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以心律失常來說,在臨床上常見的心律異常有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心率不齊等,此種心律異常是因為發(fā)生解剖位移的頸椎橫突刺激了其前面的頸交感神經節(jié),而頸交感神經節(jié)發(fā)出的節(jié)后纖維有到心臟去的心神經(分別稱為心上、心中、心下神經),這些心神經,與心臟本身的傳導系統(tǒng)一道支配心臟的舒縮活動,當相應的頸椎發(fā)生解剖位移后,橫突會刺激頸交感神經節(jié)(交感神節(jié)與橫突之間僅隔很薄的頸長肌),使從神經節(jié)發(fā)出的心神經(節(jié)后纖維的一部分)興奮性發(fā)生改變,從而使心律發(fā)生異常,故此種類型的心律異常是神經的興奮性改變造成的,而非心肌的本身的問題造成的,故一般所應用的藥物難以揍效,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而運用定點旋轉復位手法來糾正發(fā)生解剖位移的椎骨,可解除頸交感神經節(jié)受刺激的因素,從而恢復了神經的正常生理功能,乃療效頗佳之故;同理,當骶髂關節(jié)發(fā)生解剖位移后,可以使梨狀肌受刺激而致?lián)p傷,會出現(xiàn)充血、出血、水腫、痙攣等改變,改變后的梨狀肌可刺激梨狀肌下孔的坐骨神經或盆腔側壁的盆交感N.叢,因而出現(xiàn)一側下肢的坐骨N.痛或月經不調(女性),陽萎(男性)等表現(xiàn),當用正骨手法復位后,糾正了解剖位移的骨髂,神經、血管的功能得以恢復正常,故能解除病人的病痛,使其能很好地生活著,因此,有些疾病的全身癥狀是骨骼發(fā)生解剖位移造成的,我們應予以重視。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五、體格檢查:(一)姿勢與步態(tài)對脊柱相關疾病的檢查,我們要注意病人的姿勢與步態(tài),是自行走來或是他人扶來或是柱拐杖來,亦或是抬來的,一般地講,自行走來的,病情則稍輕些,其他形式來的,則稍重些,而抬來的則更重些;自行走來的,也須注意其步態(tài),有否跛行或有拖步等,這些均能反映其病情如何。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二)活動度的檢查:在脊柱損傷性疾病中,由于疼痛會出現(xiàn)功能障礙,正常的生理活動范圍可發(fā)生變化,目前臨床上較常用的測量方法以中立位為零(0)度計算,簡稱為中立位零(0)度法,以下是我們常用的活動度檢查(僅講頸、肩、腰)。
1.頸活動度常用“×”來表示,上1/4為前屈,正常值為45°,下1/4為后伸,正常值為45°,左1/4為病人向左側旋轉,正常值為60°~80°,右1/4為病人向右側旋轉,正常值為60°~80°。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2、腰活動度:常用“×”來表示,上1/4為前屈,正常值為:男女均90°,后1/4為后伸,正常值為25°~30°,右1/4為右側屈,正常值為25°~30°,左1/4為左側屈,正常值為25°~30°,左右旋轉各為30°。
3、肩活動度:前屈十上舉正常值為180°;后伸時,手背的中指尖能觸到對側肩胛骨的肩胛崗;外展十上舉,正常值為180°。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三)觸診:主用我們的雙拇指的第二指節(jié)指腹靠指尖的1/2進行觸摸檢查。
1.觸法有雙拇指及單拇指觸診,一般自上而下進行。
2.觸診法有“八”字觸診法或單拇指、單拇、食指觸診法等等。雙拇指觸診是指醫(yī)生用自己的雙拇指在病人的背側對頸脊柱、胸脊柱、腰脊柱的棘突兩側,進行自上而下地觸捫,檢查是否有向側方偏歪。單拇指觸診法則用一個拇指觸壓棘突偏歪側的情況,證實是否偏向該側。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3.棘突偏歪的診斷:①棘突偏歪的類型:生理性、代償性、病理性三種。②棘突偏歪的指征:其一棘突偏離后正中線。其二為棘突的偏離側有下述四種中的1種或2種——疼痛感,微麻感,痠脹感、不適感(或舒適感)。其三為棘突的偏離側有頓厚感或飽滿感(相對側則有空虛感);生理性棘突偏歪只有第一個指征,即棘突偏離后正中線,就是說生理性棘突偏歪其人一出生就長歪了的;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代償性棘突偏歪有第一、三兩個指征,說明該偏歪棘突的椎骨曾發(fā)生過病理性棘突偏歪,但由于當時棘突偏歪的程度少,且該人當時體質又比較好,能代償過來了;病理性棘突偏歪則三個指征均有,說明該人有病理性棘突偏歪的椎骨正處于解剖位移(錯位),此病理性棘突偏歪是我們醫(yī)生要在病人身上尋找的,也是進行手法的可靠依據。所以,棘突偏歪是某椎骨發(fā)生解剖位移(錯位)的診斷依據,也是行旋轉復位手法的可靠依據。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4.觸診的其他情況①肌緊張(肌張力——正常情況下,人體肌肉處于一定張力狀態(tài),當中樞或周圍性N.損傷時,張力發(fā)生改變,前者表現(xiàn)為增高,后者表現(xiàn)在減低。)在脊柱的兩側用食中指輕壓以檢查肌肉的緊張情況,正常者是兩側對稱,上下也是一致的,在脊柱損傷性疾病中,常常造成左右不對稱、上下不對稱,作肌緊張的檢查時,一般宜左右側對比,上下面對比。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肌力增強的肌肉,靜止時肌肉緊張,被動活動有阻力,見于上運動神經元損傷(肌張力增強、腱反射亢進、呈痙攣性癱瘓——硬癱、肌肉萎縮不明顯并有病理反射出現(xiàn))或下運動神經元損傷(肌張力軟弱——因反射孤受破壞,腱反射降低——減弱或消失,軟癱,肌萎縮明顯,無病理反射出現(xiàn)等)。故對上、下運動N.元之損傷要弄清楚,必要時作肌電圖檢查。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②觸診有無包塊,有者宜觸清包塊大小(超過1cm者,宜寫清面積,即長×寬之型式),硬度表面情況(光滑或凹凸不平),底部粘連否,能活動否,熱感或波動感及搏動感等。③棘上韌帶、棘間韌帶在觸診時,注意棘突上有否條索狀的剝離感,溝痕等,慢性損傷者,在棘突上可捫到條索狀的滑動物,其中可能捫到溝痕伴有壓痛,如在那兩個棘突之間的深部有壓痛者,為棘間韌帶損傷;棘間隙增寬或變窄等。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④椎旁壓痛者有之為小關節(jié)損傷、錯位,若為深壓痛且向患下肢放麻痛者見于椎間盤損傷,L5、S1棘間壓痛見于腰骶關節(jié)損傷。⑤骶髂關節(jié)觸診:注意髂后上棘后側中部向后凸出處,髂后上棘下緣、骶髂關節(jié)囊的情況(由外上斜向內下約2~3cm長),髂后下棘下緣及輕敲髂后上棘后側的感覺(疼、脹、酸、麻等有否)等五點。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用上述的五點觸診來分清骶髂關節(jié)是前錯位還是后錯位,一般地說,前錯位以右側占多數(約80%左右),后錯位以左側占多數(約占80%左右),即前錯位以患側髂后上(下)棘下緣高于對側者,反之則為后錯位也?、尴鄳课恢畽z查:
頸部:病人取矮端座位,頭稍前屈,自C2~7逐個觸診棘突、棘間隙,再觸診棘突旁開1.5~2.0cm處有無壓痛、放射痛或串麻痛等,觸摸頸后、頸側、頸前肌群有無條索、結節(jié)及壓痛等。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肩部及上肢:主要尋找壓痛點、肩關節(jié)異?;顒樱ü钦邸⒚撐唬?。常見之壓痛點有——肩峰下壓痛,見于滑囊炎;喙突及喙肱肌壓痛,見于肩關節(jié)上舉較困難;三角肌壓痛,見于三角肌下滑囊炎及其病變;肱骨大結節(jié)壓痛,見于岡上肌、岡下肌、小、大園肌病變;肱骨小結節(jié)及其嵴壓痛,見于肩胛下肌、喙肱韌帶、背闊肌、大園肌損傷或炎癥;肱骨結節(jié)間溝壓痛,見于該處腱鞘炎;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岡上窩壓痛,見于岡上肌病變;岡下窩壓痛并有放射至上肢,見于岡下肌其及N.血管損傷或炎癥;肱骨內上髁壓痛,見于屈指總肌腱勞損;肱骨外上髁壓痛,見于橈側腕長、短肌和指伸肌勞損或該處炎癥;尺側副韌帶壓痛,見于該韌帶損傷、創(chuàng)傷性滑膜炎;橈側副韌帶壓痛,見于該韌帶損傷、橈骨頭骨折或脫位;尺N.溝壓痛,見于遲發(fā)性尺N.炎、復發(fā)性尺N.脫位、肱骨內上髁骨折;肘后間隙壓痛,見于創(chuàng)傷性滑囊炎及肘關節(jié)病變;鷹咀壓痛,見于肱三頭肌肌腱炎,該肌腱損傷(撕裂或斷裂)、鷹嘴骨折或肘后滑囊炎等。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胸部:胸椎棘突有無側凸或向前凹陷或向左或向右偏歪否(病理性偏歪),棘上及棘間韌帶有無條索狀滑動物及溝痕及壓痛,肋骨有無隆起或凹陷,伴有骨摩擦音并有壓痛,為肋骨骨折象征;骨周圍炎、骨結核、風濕性軟骨炎等,均可在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觸及包塊等。腰部:腰椎棘突有病理性棘突偏歪否,棘上、棘間韌帶有條索狀的滑動物及壓痛及溝痕否,棘間隙是否等寬,椎旁有無深壓痛及放射痛,腰肌的緊張度如何,要上、下及左右對比,有否包塊等(與前面講的一致)。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腰骶臀部:觸診按立位、坐位、俯臥位等方式進行。立位——可用三指(拇、食、中指或食、中、無名指)觸診法進行,自上而下觸摸棘突有無偏歪(主尋找病理性棘突偏歪),棘間隙是否增寬、變窄,兩側骶脊肌有無緊張、壓痛、硬結、條索狀等。坐位——按觸診之2和3進行。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俯臥位的觸診重點尋找壓痛點,常見的壓痛點有:脊肋角壓痛,見于骶棘肌損傷、腎臟疾患、L1橫突骨折;L3橫突壓痛,見于L3橫突綜合征;腰骶角壓痛,見于髂腰韌帶損傷;棘突上壓痛,見于棘上韌帶損傷;棘間隙深壓痛,見于棘間韌帶損傷;棘突旁壓痛,見于小關節(jié)損傷、小關節(jié)錯位;棘突旁開一橫指處深壓痛并向患側下肢放射,見于腰椎間盤損傷;L5、S1棘間壓痛,見于腰骶關節(jié)損傷、游離棘突等,骶髂關節(jié)后側壓痛,見于骶髂關節(jié)損傷等。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髖股部:觸摸髖關節(jié)有無腫脹,局限性腫塊及其大小、數目、硬度、邊界、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活動度、有無小波動感等;髖關節(jié)脫位,可在異常部位觸到股骨頭或捫到股A.搏動減弱;臀肌攣縮可在臀部觸及緊張的束帶;在股骨大粗隆處觸及肌腱的彈跳,常見于大轉子滑囊炎、腰大肌下滑囊炎等。髖部常見的壓痛有:前方壓痛,見于髖關節(jié)化膿性感染、結核、大轉子滑囊炎;在髖關節(jié)屈曲外旋時,小轉子處壓痛,見于髂腰肌止點病變;髂骨翼內側有壓痛、腫塊,見于髂肌下血腫,多同時合并有股N.壓迫癥狀;腹股溝韌帶與髂骨之間壓痛,見于腰大肌下滑囊炎;大轉子處壓痛,見于大轉子滑囊炎。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膝部:觸診有無腫物,其大小、硬度、與周圍組織及膝關節(jié)活動的關系等。髕上囊腫、髕前囊腫,膕窩部可觸及囊性腫物;半月板囊腫或關節(jié)內游離體,伸膝可觸及而屈膝時消失;脛骨上端和股骨下端是腫瘤的好發(fā)部位,骨腫瘤呈偏心性腫大,位置固定不動;骨軟骨瘤呈局限性突出,表面光滑,質地堅硬,無壓痛或輕壓痛;脛骨上端巨細胞瘤,觸之若乒乓球感;骨肉瘤觸之較軟,壓痛明顯,皮膚溫度高。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膝部壓痛點有:膝前壓痛,見于髕骨滑囊炎或臏骨病變;內外膝眼壓痛,考慮為半月板盤狀軟骨損傷;股骨遠端、脛腓骨近端壓痛,往往是內外側副韌帶病變或腫瘤;髕尖深部壓痛,是膝脂肪墊損害的特征;脛骨粗隆處局限性壓痛,見于脛骨粗隆骨骺炎的表現(xiàn)。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踝足部:重點檢查壓痛點,第2、3或3、4跖骨干壓痛,可見于行軍式骨折;第5跖骨基底部壓痛,見于本身的撕脫、骨折,可能是直接打擊或腓骨短肌強烈收縮所致;姆囊腫,多見于第一跖骨頭內側壓痛;跟腱或腱滑膜病變壓痛在其本身;跟腱止點處壓痛,見于跟腱后滑囊炎;跟部后下方壓痛,見于跟骨結節(jié)骨骺缺血性壞死;跟骨跖面正中偏后壓痛,見于跟骨骨刺或脂肪墊損傷。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四)有關的試驗
1.一般常用的試驗:頸椎——椎間孔壓縮試驗:兩種方法任選一種進行檢查——捶法或壓法。臂叢牽拉試驗:頸神經根受刺激可出現(xiàn):①頸部僵直,向患側旋轉和伸展受限;②疼痛和異常感覺因咳嗽等加劇;③神經根出口處壓痛;④頸髓受損,霍夫曼氏征則為陽性。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頸部各脊神經受刺激后表現(xiàn)各有不同:頸7——食指、中指感覺異常或減退;上臂后外側和肩胛內上角的深部疼痛和壓痛;肱三頭肌肌力減弱;肱三頭肌肌腱反射減弱。頸6——拇指或食指感覺異?;驕p退;三角肌疼痛和壓痛;三角肌和肱二頭肌肌力減弱;肱二頭肌肌腱反射減弱。頸5——前臂內側和小指感覺異常和痛覺減退;肩胛下到上臂內側,前臂內側到小指內側的深部痛和壓痛;手內在肌肌力減弱;無反射改變。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腰部直腿抬高試驗:若抬高小于70°時出現(xiàn)腰痛及同側下肢放射性痛,見于腰椎有小關節(jié)疾患或腰椎間盤損傷;若在40°以下出現(xiàn)疼痛,見于腰椎間盤向后側損傷(后突型);如抬健側腿而出現(xiàn)患側下肢放射性疼痛,見于嚴重的或中央型向后側的腰椎間盤損傷(突出型)。股N.緊張試驗:若出現(xiàn)大腿前方放射痛,多見于腰3/4椎間盤受損傷。
腰大肌攣縮試驗:患者俯臥位,患肢屈膝90°,醫(yī)者一手握其踝部并將該下肢提起,使髖關節(jié)呈過伸位,若骨盆隨之抬起,見于腰大肌膿腫或早期髖關節(jié)結核。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骶髂關節(jié):“4”字征試驗:若一手下壓患側膝部時,骶髂關節(jié)部疼痛,為骶髂關節(jié)病變;若髖關節(jié)疼痛,為髖關節(jié)病變;若恥骨聯(lián)合部疼痛為恥骨炎。骨盆分離及擠壓試驗:患者仰臥,醫(yī)者雙手分別在患者的左右髂前上棘處,向內擠壓或向外分離(向外下壓)骨盆,若腰部出現(xiàn)疼痛,見于骶髂關節(jié)疾患;若骨盆的骨質某處出現(xiàn)疼痛,為骨盆骨折。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骶髂關節(jié)定位試驗:病人仰臥,醫(yī)者用右手托住病人雙膝后部,使屈髖90°,小腿自然地放在醫(yī)者的右臂上,醫(yī)者用左手壓住膝部,然后以雙大腿為杠桿,將骨盆分別向左和右擠壓,骶髂關節(jié)疾患時,向患側擠壓,疼痛減輕,向健側擠壓,患側被拉開,疼痛加重。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2.選擇性試驗懷疑有這方面的問題(疾患)才選用之。頸部位置性眩暈試驗:凡有眩暈、頭昏的患者,均應檢查,本試驗有前屈位、后伸位(分別在30°位時進行),在此位置上行向左、右慢慢旋轉(醫(yī)者雙手分別扶其顳部,給患者作被動旋轉),當出現(xiàn)頭暈或眩暈(試驗時已有眩暈者)加重,為陽性,見于椎A.受刺激的頸椎病,并記錄向左或向右旋轉的度數(亦要注明清楚是前屈位或后伸位出現(xiàn))。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神經根粘連試驗:患者端坐位,醫(yī)者站立在患者之患側,雙手分別抓住患者患手的大、小魚際肌處,并使患上肢呈外展約80°左右并稍向前約10°左右,行向外下牽拉并輕輕抖動,若出現(xiàn)患上肢有麻木感,說明頸下段神經根有粘連。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腰部直腿抬高加強試驗(又稱足背屈試驗):患者仰臥位,當患者抬高患下肢出現(xiàn)疼痛時,略放低該患下肢并不感疼痛時,醫(yī)者一手握住該側足部使該足背屈(另一手扶住該小腿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并固定之),若患者又感疼痛或引起該患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則為陽性,見于腰椎間盤損傷或坐骨N.痛患者。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頸V.壓迫試驗:患者仰臥,雙上肢自然置于身體兩側,醫(yī)者站立于患者之頭側,醫(yī)者用雙手的小魚際肌側(手掌向上)由外向內且稍斜向下壓迫患者之頸V.,維持10〞~15〞,患者感患下肢出現(xiàn)疼痛或疼痛加重(原有疼痛者),則為陽性,見于腰椎間盤損傷。軸位牽引試驗:體位同上,先作患下肢直腿高試驗,記下能抬高的度數,然后作健側下肢的對抗牽引(要求此健下肢稍外展10°~20°后行對抗牽引),維持60〞(1′),此后再做患下肢直腿抬高試驗,如此時患下肢直腿抬高比原抬高在20°以上,則預后良好,若在20°以下,則預后較差!主用于腰椎間盤損傷的預測!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骶髂關節(jié)坐位骶髂關節(jié)旋轉試驗:患者端坐于凳上,其雙手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醫(yī)者立于患者后側,左右手置于患者的左右肩峰處,然后醫(yī)者雙手將患者上半身作向左右適度的旋轉,在旋轉過程中,患者感患側骶髂關節(jié)部有疼痛或疼痛加重(原有疼痛者),見于骶髂關節(jié)損傷。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五)反射的檢查醫(yī)者在檢查時,應使患者體位適當(舒適、無別扭),肌肉放松,醫(yī)者叩擊位置要準確,用力均勻,并注意兩則對比。
1.淺反射:刺激體表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在骨傷科中,一般不作淺反射檢查,但應知道的淺反射有腹壁反射、提睪反射、角膜反射等。
2.深反射:是刺激肌肉、肌腱、關節(jié)內的本體感受器所產生的反射,臨床上常用的有: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肱二頭肌反射——患者的一側前臂處于旋前半屈位或肘關節(jié)稍屈曲并稍內旋前臂,醫(yī)者將其拇指置于患者肱二頭肌肌腱上,用叩診錘叩擊醫(yī)者之拇指的第二指節(jié)背側,引起患者肱二頭肌收縮,則患者的前臂屈曲,此為正常反應。肱二頭肌受頸5、6N.支配。肱三頭肌反射——患者患側肘關節(jié)屈曲,醫(yī)者用一手托住患者屈曲的前臂及肘關節(jié),另一手用叩診錘叩擊尺骨鷹咀上方1.5~2.0cm處,正常為肱三頭肌收縮,表現(xiàn)為前臂伸展,肱三頭肌受頸7~8N.支配。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橈骨膜反射——囑患者肘關節(jié)半屈曲,前臂略外旋,醫(yī)者左手握住病人放松的雙手,用叩診錘輕叩橈骨莖突上方約1.0cm處,正常為前臂旋前及屈肘。橈骨膜受頸5~8N.支配。膝反射——患者坐位,小腿自然下垂,或取仰臥位,醫(yī)者用左手置于患者膕窩部,并向前稍托起該側小腿,另一手用叩診錘輕叩擊髕骨稍下方的臏韌帶(股四頭肌肌腱),正常小腿稍前踢(伸膝動作)。膝反射受腰2~4N.支配。踝反射——又稱跟腱反射,患者取仰臥位,膝關節(jié)呈稍屈曲位,足跟向內,醫(yī)者左手輕壓其足底前1/3,使其稍背屈(或稱足背伸位),右手用叩診錘輕叩擊跟腱,引起小腿三頭肌收縮,則足向跖面曲屈。踝反射受骶1~2N.支配。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3.病理反射:此類反射多見于上運動N.元損傷。霍夫曼(Hoffmann)征:醫(yī)者左手托住患者手掌(手背向上),右手的食、中指夾住患者的中指第3指節(jié)近端,再用右手拇指有節(jié)奏地壓彈患者中指指甲,引起患者該手的拇指及其余四指出現(xiàn)屈曲運動,則為陽性反應,提示上運動N.元有損傷。巴彬斯基(Babinski)征:用鈍器劃患者足底部之外側緣,引起踇趾伸直并背屈,其他四趾扇形分開并稍背屈,則為陽性反應,是錐體束受損的表現(xiàn)。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髕陣攣:患者仰臥,雙下肢伸直,醫(yī)者以拇、食指按在一側髕骨上緣處,隨之驟然向下用力推動髕骨,并保持將臏骨推下的姿勢且維持這一位置,若股四頭肌肌腱有節(jié)律地陣陣收縮,使髕骨急速陣陣向上、下移動,則為陽性。踝陣攣:患者仰臥,醫(yī)者一手握住一側小腿脛骨中部并稍抬高而離床面10~15Cm,另一手握住足部上半部,隨后立即突然將其足作背屈踝關節(jié),并保持這個位置,維持一定的推力,如踝關節(jié)(足部)出現(xiàn)節(jié)律性振顫,即為陽性。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六)肌力的檢查:肌力是人體作隨意運動時肌肉收縮的力量。操作時盡量做到準確無誤。下面提及的肌力級別為六分法,主要用于較大關節(jié)的肌肉。該評定標準以肌肉收縮、關節(jié)活動、抗地心吸力、抗阻力以及關節(jié)穩(wěn)定性為標準?!鸺墸杭∪鉄o收縮,關節(jié)無活動。
Ⅰ級:肌肉能蠕動或稍收縮,但不能帶動關節(jié)運動。
Ⅱ級:肌肉收縮能帶動關節(jié)運動,但不能對抗機體重量。
Ⅲ級:能對抗肢體重量和關節(jié)運動,但不能對抗外部阻力。
Ⅳ級:能對抗外部阻力,但關節(jié)運動不穩(wěn)定。
Ⅴ級:肌力正常,關節(jié)運動穩(wěn)定。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七)化驗檢查
1.血沉屬非特異性檢查,常用于判斷各種炎癥、風濕、結核活動及治療效果,也可作惡性腫瘤的一項診斷參考。正常值:男性10mm/h以下,女性15mm/h以下。血沉增快:活動性風濕熱、風濕性關節(jié)炎、活動性結核;心肌梗塞常于發(fā)病后一周左右增快(心絞痛的血沉正常);惡性腫瘤血沉亦增快,手術切除、化療、放療、療效較徹底者漸趨正常,而復發(fā)、轉移時又增快;多發(fā)性骨髓瘤血沉增快,疼痛性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肝癌伴腹水者等等)血沉增快。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脊柱炎)活動期血沉增快(非活動期則正常)。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2.C-反應蛋白(CRP)此測定與血沉同屬一類指標,但CRP屬急性反應物質中出現(xiàn)較早且又明顯的一種物質,并不受貧血、妊娠、高球蛋白血癥等因素影響,故此種測定更準確、更敏感、更有利于早期診斷和動態(tài)觀察,在風濕熱的急性期或活動期呈強陽性,一般惡腫痛為陽性,機體有炎癥,組織壞死,類風濕(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紅斑狼瘡、燒傷、創(chuàng)傷、急性心肌梗塞等均呈陽性。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3.抗鏈球菌溶血素“0”測定,簡稱抗“0”(ASO)正常值為<500μ(單位),若>500μ以上,且呈遞增趨勢,有助于活動性風濕病的確診。
4.類風濕因子凝集試驗(RF)用于診斷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或脊柱炎,其陽性率達80%。
5.血清鈣測定主用于骨質疏松癥的診斷及治療的動態(tài)情況,防止高鈣血癥的發(fā)生。正常值為8.5~10.5mg%(EDTA綜合滴定法)。
6.尿常規(guī)該項檢查主要是協(xié)助診斷。①腰痛,有脊肋角壓痛、叩擊痛時,宜行此項檢查,以排除腎臟疾患。
②可判定末梢N.炎的病因,是否為糖尿病的繼發(fā)癥。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7.血脂臨床上常規(guī)測定的項目,一般有四項,分述如下:
〈1〉總膽固醇(TC):成人血清TC參考范圍為2.85~5.69毫摩爾升(110~220毫克每公升);TC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是動脈粥樣硬化預防、發(fā)病的估計、治療、觀察等的參考指標;TC升高可見于高脂旦白血癥、梗阻性黃疸、腎病綜合癥、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腎功能衰竭、糖尿病等;此外,吸煙、飲酒、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緊張、血液濃縮等也可使TC升高。TC降低見于各種脂旦白缺陷狀態(tài)、肝硬化、惡性腫瘤、營養(yǎng)不良、巨細胞性貧血等,此外,女性在月經期也可降低。
<2>甘油三脂(TG):成人血清TG參考范圍為0.45~1.69毫摩爾升(40~150毫克每公升)。TG升高常見于家族性高TG血癥、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癥、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腎病綜合癥、甲狀腺機能減退、膽道阻塞、糖原積累癥、妊娠、口服避孕藥、酗酒、急性胰腺炎等。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3>低密度脂旦白膽固醇(LDL—C):成人血清LDL—C參考范圍為2.07—3.11毫摩爾升(80~120毫克每公升)。由于LDL—C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故常用于判斷是否存在患冠心病、家族性apoB缺陷癥、混合性高血脂癥、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腎病綜合癥、梗阻性黃疸、慢性腎功能衰竭、妊娠、多發(fā)性肌瘤等;LDL—C降低見于家族性無β和低β—脂旦白血癥、營養(yǎng)不良、甲狀腺功能亢進、消化吸收不良、肝硬化、慢性消耗性疾病、惡性腫瘤、apoB合成減少等。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4>高密度脂旦白膽固醇(HDL—C):是脂旦白的一種,主要功能是將膽固醇從周圍組織細胞轉運到肝臟,進行代謝及排泄過多的膽固醇,以維持血漿正常膽固醇水平,其被譽為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血漿脂旦白,是冠心病的保護因子;其參考范圍——成年男性為1.16—1.42毫摩爾升(45—55毫克每公升),女性為1.26—1.55毫摩爾升(50—60毫克每公升)。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八)電生理檢查脊柱相關性疾病進行電生理檢查,可以協(xié)助診斷及對該類疾病的預后,故必要的檢查是應該進行的,常用的有下列幾種檢測項目。
1.腦血流圖:對有頭昏(暈)、眩暈、頭脹、頭重、頭痛、失眠多夢的頸椎病患者,可行此項檢查,經此項檢查可了解——腦內血管的功能狀態(tài)(血管緊張度及彈性情況等)、顱內血管血液流動的動力學情況及腦內血管內之血液流動,左右是否平衡等(目今多采用彩色多普勒來進行檢測,意義一樣)。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2.心電圖:通過該項檢查,可了解到各波的幅度和經歷的時間是否有異常,還可觀察到節(jié)律、波形等有無異常,結合臨床上具有的癥狀、體征及其他輔助檢查,對于確診某些心臟疾患,具有較明確的意義,同時可協(xié)助鑒別是否為頸椎病造成的,借以解除患者的心理負擔。
3.肌電圖:該項檢查是記錄骨骼肌生物電的一種方法,依據病理肌電圖的形態(tài)、分布、范圍,可以確定神經損傷的部位,判斷神經、肌肉損傷程度及預后,進一步對上、下運動神經元的病變予以鑒別。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其臨床意義在于:(1)出現(xiàn)震顫電位,是下運動神經元損傷的征象。(2)部分神經損傷的肌電圖表現(xiàn)較多樣化——肌肉松弛呈現(xiàn)正常的功能運動單位電位;肌肉強烈收縮時,一般為單純相電位,但也可能出現(xiàn)干擾相。(3)進行多塊肌肉檢查,有助于定位診斷,可肯定某一周圍N.有無損傷。(4)肌肉長時間失N.支配,則可發(fā)生完全纖維化,各種病理電位均告消失,出現(xiàn)病理性電靜息狀態(tài)。(5)原發(fā)性或廢用性肌肉萎縮,由于沒有神經損傷,肌肉松弛時表現(xiàn)為電靜息狀態(tài),肌肉收縮時出現(xiàn)肌萎縮電位;肌肉強烈收縮時,可出現(xiàn)電壓較低的干擾相。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6)肌電圖可區(qū)分神經元性、肌原性肌萎縮,其他原因所致的還可區(qū)分,脊髓前角細胞和周圍N.病變。
4.神經傳導速度:可反映神經的傳導功能,周圍N.疾病損傷時傳導功能改變最明顯,脊髓前角細胞病損時,如不合并周圍N.變性,其傳導速度多屬正常,故傳導速度減慢,是周圍N.損傷的表現(xiàn),是區(qū)別病變在脊髓前角細胞還是在周圍N.的主要依據。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九)X線檢查通過拍攝脊柱的X線片,可以排除諸如骨折、結核、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因這些疾患是不適宜應用定點旋轉復位手法治療的。而對于脊柱相關疾病所拍攝的X線片,不僅協(xié)助診斷,而且對行定點旋轉復位手法時,其針對性更強。切記不能僅是那里痛就拍攝那里,只是片面了解,必須有整體觀念。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頸椎一般拍攝頸椎正側位片;如尚有頭昏、眩暈、頭痛、頭重、頭沉、頭脹、視力障礙、耳鳴、聽力下降、血壓異常等等,則加拍攝頸椎開口(張口)位片;若上肢疼痛時間較長或疼痛較嚴重并影響睡眠或麻木或上肢區(qū)域之肌肉有萎縮(如肩部、肩胛區(qū)、手內在肌等),再加拍頸椎左右前斜位片;若其頭暈與環(huán)枕關節(jié)的關系密切,疑其環(huán)枕關節(jié)有融合等,還宜拍攝頸椎的過屈、過伸側位片。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胸椎:一般拍攝胸椎正、側位片。腰椎:一般拍攝腰骶椎正、側位片,如下肢有疼痛或麻木感,或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有疼痛或損傷者,宜加拍骨盆平片,可以了解骶髂關節(jié)及髖關節(jié)的相關情況;如在側位片上看到腰椎有前滑脫情況,宜加拍腰椎左右斜位片,以進一步了解峽部有否不連(斷裂)現(xiàn)象。對于四肢的關節(jié),特別是大關節(jié)(肩、肘、腕、髖、膝、踝等關節(jié)),除對相應的關節(jié)(肩關節(jié)只拍正位片)宜拍攝正、側位片,從而了解該關節(jié)的病變情況。對于有髖、膝、踝、足跟痛的疾患,除了拍攝相應部位的正側位片外,尚宜拍攝腰骶椎正、側位片及骨盆平片。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十)椎管造影經腰椎穿刺引入分子序數低的碘劑,使腦脊液密度提高并為X線攝片所分辨,從而達到蛛網膜腔顯像的效果。應用油性造影劑(碘苯酯)的效果較清晰,其缺點是停留時間長,難以吸收,易使蛛網膜下腔粘連,如應用溶性造影水劑(伊索顯),其在椎管內擴散、吸收較快,但投照技術要求高而熟練,否則易造成造影失敗。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十一)CT及磁共振
CT為電子計算機X線橫斷體層掃描的簡稱,其成像的基本原理為X線束從多方向沿著人體某部位,某一選定斷層層面進行照射,X線穿透人體經部分X線被組織吸收后為檢測器所接受而測得透過的X線量,數字化后經計算得出該層層面組織各個單位容積的吸收系數,然后再重建圖像。CT檢查技術較X線技術敏感100倍,對各種密度相似的組織能夠作出分辨,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而對組織空間分辨率并不超過X線,故目前尚不能完全代替X線檢查。在脊柱相關性疾病中,主要觀察脊柱與脊髓,可直觀椎間盤與硬膜囊、N.根鞘和N.的關系,可見骨質增生、椎間小關節(jié)、黃韌帶肥厚、后縱韌帶鈣化、椎弓崩裂、椎骨病變引起的椎管狹窄、側隱窩狹窄及椎間孔變形等;可確定腫瘤的存在部位、大小、數目等,對診斷脊柱外傷、脊柱結核、脊髓炎等有很大幫助。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現(xiàn)象所產生的信號而重建圖像的成像技術。MRI可以使CT顯示不出來的病變顯影,幾乎適用于全身各系統(tǒng)的不同疾病,如腫瘤、炎癥、創(chuàng)傷、退行性病變以及各種先天性疾病的檢查。對顱腦、脊椎和脊髓病的顯示優(yōu)于CT,MRI可不用血管造影劑,即顯示血管的結構,故對血管、腫塊、淋巴結和血管結構之間的相互鑒別有其獨到之處。MRI還有高于CT數倍的軟組織分辯能力,敏感地檢出組織成分中水含量的變化,因而常比CT更有效和更早地發(fā)現(xiàn)病變。MRI能清楚、全面地顯示心腔、心包、心肌及心內其他細小結構,是診斷各種心臟病以及心功能檢查的可靠方法。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磁共振(MR)原稱核磁共振,亦稱共軛攝影法。是一種新穎成像方法,它具有組織對比性強、空間分辨率高,多平面的解剖結構顯示和無射線損傷等特點,并對生理變化特別敏感;在脊柱與脊髓的應用方面,確診對外傷、椎間盤損傷與變性、椎管狹窄、椎骨結核、感染與腫瘤、脊髓出血、炎癥等明顯優(yōu)于CT;對椎骨及脊柱的關節(jié)方面的疾病,如腫瘤、感染、退行性變、外傷等可清楚顯示,利于分析及作出精斷。磁共振有如下情況者,為禁忌癥:①帶有心臟起搏器及N.刺激器者。②曾作過動脈瘤手術及顱內帶有動脈夾者。③曾作過心臟手術,并帶有人工心臟瓣膜者。④有眼內金屬異物或耳植入金屬假體者。總之,病人要免帶金屬等物質,如手表、金屬項鏈、義齒、金屬紐扣、金屬避孕環(huán)、裝有心臟起搏器、體內有彈片;難以配合檢查者或神智不清者,需要適當用些鎮(zhèn)靜劑。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五、治療甲:治療方法,在此我們主要運用手法治療及藥物治療兩方面。(一)手法治療:在此主要是談手法治療,即在脊柱上行定點旋轉復位手法。
1.手法的定義:醫(yī)者應用其手的力量和技巧,在患者的相應部位作不同方向的運動(動作),達到糾正解剖位移、緩解肌肉的痙攣及韌帶的牽拉,促進血液和淋巴的循環(huán),祛除無菌性炎癥,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達到治病的目的。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2.手法的分類:(1)借用他物來實施的手法——針灸、拔火罐、小針刀、藥線灸、拍打法……
(2)徒手實施的手法——①推拿(按摩)是徒手施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體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它基本要求是持久、用(有)力、均勻、柔和;常應用的有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捏法、揉法、搓法、擦法、搖法、引法等。推拿療法具有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滑利關節(jié)、消腫止痛、調和陰陽等作用。②定點旋轉復位手法:就是我們要講的手法(下詳述)。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3.手法的作用通過作定點旋轉復位手法,其作用有:(1)恢復正常的解剖關系及正常的生理功能(整復錯位、通利關節(jié))。(2)緩解痙攣(肌肉)與牽拉(韌帶),調節(jié)N.反射(溫經通絡,平衡陰陽)。(3)促進血液、淋巴循環(huán),消除腫脹(調和營衛(wèi)、宣導氣血)。(4)增強新陳代謝,加強免疫功能(補虛泄實,協(xié)調臟腑)。
4.手法的要求:在行手法治療時,自始至終要達到療效好、安全、痛苦少、美觀大方等四大要求。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5.手法的原則:由下到上,因人(體質齡)、病(輕、重)而異,不可千篇一律。
6.手法的順序:臀上皮N.及臀中肌的分、理筋→腰椎整復(相應局部做分理筋)→胸椎整復(相應局部做分理筋)→頸椎整復(相應局部做分理筋),如有骶骼關節(jié)錯位、膝、踝關節(jié)等損傷,則在胸椎整復前行骶骼關節(jié)等手法的復位。
7.常用的手法;
腰椎在應用定點旋轉復位法中,有扳法及推法兩種,在應用時,宜應用我們創(chuàng)新設計的雙連椅(本雙連椅于1998年9月通過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科技廳組織的全國專家鑒定組的鑒定,專家組評語為: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扳法——(以L4棘突偏右為例)患者坐在雙連椅的前凳上,醫(yī)者坐在雙連椅的后凳上,囑患者將其右手置于其頭頂部,左手置于他身體的右側大腿外側,醫(yī)者以左手拇指放在L4棘突的右側,其余四指自然放在患者的左腰部,并以右膝前部頂住患者的右臀部稍外側,右手從后向前穿過患者的右腋下,再轉向內上越過患者的頸后部,并以“虎口”抓住患者的左肩中部,囑患者先向前徐徐彎腰并向右側稍后方旋轉,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當患者稍向右后側旋轉到難以進行時,此狀態(tài)時稱為“極限”,緊接著醫(yī)者的左手拇指向左側扳撥L4棘突,右手將患者的上半身向右后側旋提,同時右膝部向前頂,此三個動作一氣呵成,??陕牭健翱钡囊宦?,或左手拇指下有滑動感,扳法的復位法告畢,由于拇指的扳撥而致棘突動(實為整個椎骨旋轉),故稱腰椎定點旋轉復位扳法。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推法——位置及坐式如前述,醫(yī)者的左右手及膝部交換,患者亦換了手而向前彎腰并向左側稍向后方旋轉,同樣當患者難以向左側稍后旋轉進行時,醫(yī)者的右手拇指向患者的左前方推頂,左手將患者的上半身向左側稍后旋提,常可聽到“咯”的一聲,復位告畢,由于是用推的力量推L4棘突的,故稱腰椎定點旋轉復位推法。如復位不完全,上述的扳、推法可重復一次。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腰椎定點旋轉復位法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注意事項:
(1)在五個腰椎中,行手法定點旋轉復位整復時,在坐式下向前屈時,前屈的度數不能千篇一律,一般地說,位置較低的腰椎前屈的度數要低些,即L4、5,前屈的度數盡量下些,L3前屈的度數為L4、5前屈的2/3,L1、2前屈的度數為L4、5前屈的1/3。(2)對于患有腰椎前滑脫的病人,在行腰椎整復時,不管是扳法或推法,切記在棘突上的拇指不能向前用力,只能向側外方用力,否則會加重滑脫的程度!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3)對患有腰椎間盤損傷的患者,在行整復手法時,不要找“極限”(在行定點旋轉復位手法時,不管是扳法還是推法,在旋轉的過程中,醫(yī)者要尋找在旋轉時的“極限”,所謂“極限”就是患者在向左或向右旋轉時,到一定位置時就不能自行旋轉過去了,在此時的位置則為“極限”。),而宜在從旋轉開始到旋轉結束(指此次旋轉)均在旋轉中運用扳法或推法之力,故主在速度及屈(幅)度上下功夫。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4)醫(yī)者在患者肩部的手,必須放在患者的對側肩部,而不能放在患者頸根部或頸部,否則可能會將患者頸部造成損傷。(5)醫(yī)者的膝部(一側)必須放在患者的臀局部,才起到杠桿的支點作用,醫(yī)者才能使用好杠桿力及旋轉的力。(6)患者的雙足要放在雙連椅的前凳和前凳腳的外側處(足跟內側與該凳腳外側相貼),并整個足底著地而不能使足移動或翹起,并雙足從外向內夾住雙連椅前凳的前腳外側,同時臀部要坐穩(wěn),使臀部及雙足呈“三足鼎立”之勢。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重點
骶骼關節(jié)一般分為前、后錯位兩種類型,均有直接與間接復位法。前錯位:以右側骶髂關節(jié)前錯位為例。間接法——應用下肢的大小腿骨帶動髖骨而間接整復骶髂關節(jié)。
A.站式按壓復位法:患者仰臥于治療床上,雙手置于其頭頂部,醫(yī)者站在患者的右側床沿下,囑患者將右側髖、膝關節(jié)屈曲,左下肢伸直,醫(yī)者左手置于患者右膝關節(jié)前下方約5~10cm處,右手置于患者右踝關節(jié)稍上方,囑患者張口呼吸,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醫(yī)者雙手同時抓住上述部位徐徐向下壓,當患者之小腿難以再向下按壓時,醫(yī)者雙手突然用爆發(fā)力向下按壓,常可聽到“咯”的一聲或雙手有滑動感,然后囑患者伸直右下肢,醫(yī)者雙手抓住患者右踝關節(jié)上方,向下蹬足踢腿,約6~8次,再行牽拉右側腘繩肌,要求屈髖90°下(與床平面所成的度數)伸直右膝關節(jié)并用左手頂住其膝關節(jié)前面,右手置于其右足底處,行牽拉腘繩肌5~6次,后行右側梨狀肌的分、理筋及鎮(zhèn)定(約10〞~15〞)手法,再行右側髂脛束自上而下的推按6~8次,手法告畢。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右骶髂關節(jié)間接法站式按壓復位法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B.坐式按壓復位法:對于較胖而身體結實的患者,應用站立式按壓小腿間接復位法難以揍效,則采用坐式按壓復位法,醫(yī)者此時不站立施法,而是醫(yī)者以跨越式坐在患者的患側小腿前側(患者姿勢同前,右側下肢屈髖屈膝),醫(yī)者右手放在患者的膝關節(jié)前側微下方,左手在醫(yī)者后側抓住患者小腿的踝關節(jié)稍上方,以醫(yī)者的自身重量加上雙手的按壓力同時向下按壓,同樣達到骶髂關節(jié)的整復目的。
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
右骶髂關節(jié)間接法坐式按壓復位法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夫氣
直接法——直接推壓骨盆一側,使髖骨旋轉,達到糾正骶髂關節(jié)的錯位。髂前上棘推壓法:患者仰臥位,雙上肢置于其頭頂上,醫(yī)者站立在患者之右側床沿下并面向患者,右手掌的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Windows Server 2022活動目錄管理實踐( 第2版 微課版)-課件項目11 管理將計算機加入域的權限
- 2023-2024學年湖北省隨州市廣水市余店中學八年級(上)月考數學試卷(10月份)
- 魯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第一章因式分解3第三課時綜合應用各種方法分解因式課件
- 【核心素養(yǎng)】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主題閱讀(含答案)
- 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共樂初級中學校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七年級10月考試數學試題(無答案)
- 八年級生物期中模擬卷(全解全析)(江西專用)
- 貓教學設計課件
- 湘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 地理節(jié)地形和地勢新
- 大班撲克王教案課件
- 第22課《夢回繁華》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 7以內的加減法練習題一(100題)
- 老城歷史核心片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
- 水泥混凝土地面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十五章昆蟲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
- NB/T 10717-2021礦山壓力監(jiān)測系統(tǒng)通用技術條件
- GB/T 35686-2017火炸藥危險環(huán)境用電氣設備及安裝
- GB/T 10454-2000集裝袋
- FZ/T 73020-2019針織休閑服裝
- 交工技術文件編制規(guī)定
- 沙盤游戲心理治療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