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名著導讀《經(jīng)典常談》知識清單-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2/03/wKhkGWcoHSuAfIDDAAIW9q2zVOI256.jpg)
![第三單元名著導讀《經(jīng)典常談》知識清單-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2/03/wKhkGWcoHSuAfIDDAAIW9q2zVOI2562.jpg)
![第三單元名著導讀《經(jīng)典常談》知識清單-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2/03/wKhkGWcoHSuAfIDDAAIW9q2zVOI2563.jpg)
![第三單元名著導讀《經(jīng)典常談》知識清單-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2/03/wKhkGWcoHSuAfIDDAAIW9q2zVOI2564.jpg)
![第三單元名著導讀《經(jīng)典常談》知識清單-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2/03/wKhkGWcoHSuAfIDDAAIW9q2zVOI25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名著導讀《經(jīng)典常談》知識清單-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經(jīng)典常談》知識清單
一、主題思想
為了給希望讀些經(jīng)典的中學生做個向導,指點閱讀門徑,讓他們面對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無措。
二、藝術特色:
①內容簡潔精辟,不故作高深。
②不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眾所能接受的廣度。
③這是一本寫給中學生看的書,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強。
④語言流利暢達,娓娓道來,常有引人入勝之處。
篇章分類:
經(jīng):
《說文解字》——字(工具)書
《周易》《尚書》《詩經(jīng)》、“三禮"春秋三傳”、四書——五經(jīng)相關
史:《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
子:諸子
集:辭賦、詩、文
章節(jié)內容概述:
《說文解字》第一
秦以前:戰(zhàn)國未期,由于文字統(tǒng)一的需要,進而出現(xiàn)了倉頡造字的傳說。秦以后:始皇時,文字統(tǒng)一為小篆,又形成隸書;漢末時,隸書由橢圓變?yōu)楸夥剑Q作“漢隸";魏晉之際,隸書變?yōu)椤罢龝?;晉至唐朝,又稱為“隸書”,稱“漢隸”為“八分書";晉代也稱為“楷書”,宋代又改稱為“真書";晉代正書簡化形成“行書”。
作者:東漢許慎
價值:一部劃時代的字書,文字學的古典,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門徑。
順序: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篆書:曲筆弧線,體正勢圓,
因形立意__,
古拙多變
_________________。
隸書:蠶頭雁尾,結構端正,字形扁方
草書:結構簡省,筆畫連綿
楷書:端正大氣、筆筆分明
行書:端正平穩(wěn),
行云流水、舒展有型)
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象形:像物形的大概,如日、月、山、水、人等。
指事:用抽象的符號,指示無形的事類,如:末、本、刃、寸、朱、上、下等。舉例:“刃"字,在“刀”形上加一點。指示刃之所在。
會意:回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為一個字,這一個字的意義是那幾個字的意義構成的。如:「止」「戈」為「武」,「人」「言」為「信」等。
形聲:兩個字合成一個字,但一個字是形,一個字是聲,形是意符,聲是音標。“江"河”兩字,三點水是形,“工"可”是聲。但聲也有兼義的。如“淺"錢”“賤"三字?!八薄敖?貝”是形,同以“戈"為聲;但水小為“淺”,金小為“錢”,貝小為“賤”,三字共有的這個“小"的意義,正是從“戈”字來的。
轉注:就是互訓,兩個字或兩個以上的字,意義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釋的,也叫同義字。如:“考"老”互訓。古時“考"可作“長壽”講,“老"、“考”相通,意義一致,即所謂老者考也,考者老也。如“改"和“更”,本意都是“更正、改變"的意思,就可以相互解釋為:改,更也;更,改也;
假借:語言里有許多有音無形的字,借了別的同音的字,當做那個意義用。假借字有兩類。一類是本無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說的假借字。另一類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即通假。如:《岳陽樓記》“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借“湯"為“蕩”;
《周易》第二
戰(zhàn)國未期道家、陰陽學說盛行,儒家借卦爻辭發(fā)揮儒家哲學,留存下來的便是《易傳》;此外還有《文言冰系辭》兩傳;到了漢代,又新發(fā)現(xiàn)了《說卦》《序卦》《雜卦》三種傳,后稱為《逸易》。
1.思想:
核心思想是“變易”,強調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在不斷變化之中。它認為,這種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可以通過觀察卦象和爻辭來把握。同時,《周易》也強調了“簡易”和“不易"的思想,即事物雖然變化萬千,但其本質和規(guī)律是恒定不變的。
八卦: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兌代表澤。
基礎便是一、二、三的數(shù)目。整畫“一”是一;斷畫一是二;三畫疊而成卦是三。這樣配出八個卦,便是干、兌、離、震、艮、坎、巽、坤。后來便將這些卦重起來,兩卦重作一個,按照算學里錯列與組合的必然,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里的卦數(shù)。八卦的創(chuàng)制,六十四卦的推演,巫與卜官大約是重要的角色。
《尚書》第三
“書"是記錄的意思;“尚”,上也,也就是上古帝王的書。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號令,就是向大眾宣布的話,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話。君告臣,平時的號令叫“誥”,軍事相關的叫“誓”。其主要思想是“鬼治主義”,就是遇到臣民不聽話的時候,只要抬出上天和先祖來,自然一切解決。
要點:
地位:《尚書》是中國最早的記言的歷史,記言就是把說的話記下來,其實也是記事,只是比記事簡便。記事需要化自稱為他稱,費的心思要多得多。
2、中國的記言文是在記事文之先發(fā)展的。
3、說出來的話寫下來叫“辭”。
4.儒家所傳“五經(jīng)"中,《尚書》殘缺最多,因而問題最多。
《詩經(jīng)》第四
春秋時通行賦詩;孔子時代,采取了斷章取義的方法,用《詩》討論做學問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詩》三百”成儒家的“六經(jīng)"之一。
1.地位:《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305篇。
2.“以史證詩”的思想,最先體現(xiàn)在《詩序》里?!对娦颉酚小洞笮颉泛汀缎⌒颉??!洞笮颉肥强傉?,其說明詩的教化作用。《小序》是毛氏兩人所作,雖“以史證詩"卻未完成任務。及至鄭玄,按著《詩經(jīng)》中的國別和篇次,系統(tǒng)附和史料,編成了《詩譜》,差不多給每篇詩確定了時代。
3.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詩經(jīng)》中的詩當初都是配樂的歌詞,按所配樂曲的性質分成風雅頌三類,“風”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謠;“雅"是正統(tǒng)的宮廷樂歌,用于宴會的典禮;“頌”是祭祀樂歌,用于宮廟祭祀?!对娊?jīng)》中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賦、比、興。賦是直陳其事,比是借物譬喻,興是托物起興,是古人對《詩經(jīng)》藝術經(jīng)驗的總結。
最有權威的毛氏《詩傳》和鄭玄的《詩箋》差不多全是斷章取義,甚至斷句取義。
“三禮"第五
漢代學者所傳習的有三種經(jīng)和無數(shù)的“記”,三種經(jīng)是《儀禮》《禮古經(jīng)》《周禮》:《禮古經(jīng)》已亡佚,《儀禮》大約是當時實施的禮制,《周禮》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
“記"是儒家雜述禮制、禮制變遷的歷史,或禮論之作。所述的禮制有實施的,也有理想的。又叫作《禮記》,是一個廣泛的名稱。漢代的“記”很多,流傳到現(xiàn)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記》和四十九篇《小戴記》。
樂是禮的一部分,附屬于禮,用來補助儀文的不足。樂有改善人心、移風易俗的功用,所以與政治相通??鬃咏虒W生要“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那時要養(yǎng)成一個人才,必需學這些,而這些詩、禮、樂,在那時代都是貴族社會所專有,于平民無干。
“三本”:
“天地君親師”,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親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著這些。荀子稱這些為禮的“三本”。
“春秋三傳"第六(國語附)
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三傳特別注重《春秋》的勸懲作用。三傳之中,公羊、穀梁兩家均以解經(jīng)為主,左氏卻以敘事為主,參考群籍,詳述史事?!按呵铩笔枪糯浭率窌耐ǚQ。傳說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孔子所編?!洞呵铩肥俏覈F(xiàn)存第一部編年體史。
《春秋》大義:(人君的明鑒)一是明辨是非,分別善惡,提倡德義,從成敗里見教訓。(撥亂反正的程序)二是夸揚霸業(yè),推尊周室,親愛中國,排斥夷狄,實現(xiàn)民族大一統(tǒng)的理想。
2.古代史官記事,有兩種目的:一是征實,二是勸懲。
《左傳》的文學價值:首先是敘事詳細完整,其次是戰(zhàn)爭描寫生動,再次是人物性格鮮明,最后是語言生動精煉。
“四書"第七
科舉是一種競爭的考試制度,考試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題目都出在“四書”里,而且是朱注的“四書"里?!八臅卑凑掌胀ǖ捻樞蚴恰洞髮W》《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是《易》《書》詩》《禮》《春秋》?!抖Y記》里的《大學》,本是一篇東西,朱子給分成經(jīng)一章,傳十章,傳是解釋經(jīng)的。《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的書,是子思記下來傳給孟子的。書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長?!墩撜Z》是孔子弟子們記的,能夠讓讀者學習許多做學問做人的節(jié)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時習"闕疑”“好古““隅反"擇善“困學”等,都是可以終身應用的?!睹献印窊?jù)說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孫丑、萬章等共同編定的。書中說“仁"兼說“義”,分辨“義"利”甚嚴;而辯“性善”,影響更大。
1.順序:以程朱觀點,原為《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因《大學》《中庸》篇頁不多,合為一本。而后《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順序便約定俗成了。
2.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
3.《大學》里教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所教的都切于民生日用,都是實學。程子說是“初學者入德的門徑”,就是為此。所以程子舉為初學者第一部書。
4.至于《中庸》,是孔門的心法,初學者領會更難,他所以將《中庸》放在第三步。
5.九經(jīng):《易》,《書》,《詩》,三《禮》,《春秋》三傳。
《戰(zhàn)國策》第八
戰(zhàn)國時期諸國關系緊張,戰(zhàn)爭隨時可起,擔負外交的策士開始受到重用。當時各國所重的是威勢,策士所說原不外戰(zhàn)爭和詐謀;但要因人因地進言,廣博的知識利微妙的機智都是不可少的。漢代劉向在漢初著名說客蒯通整理和潤飾的基礎上,把這些策士的說辭,編成了《戰(zhàn)國策》。
藝術特色:
①文辭妙絕。把策士鋪陳的偉麗,叱咤的雄豪,都傳達了出來,那些曲折微妙的聲口,也絲絲入扣,千載如生。讀來如聞其語,如見其人。
②所記上接春秋時代,下至楚漢興起為止,共二百零二年(公元前403—前202年),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謂戰(zhàn)國時代,便指這里的二百零二年;而戰(zhàn)國的名稱也是劉向在這部書的序里定出的。
戰(zhàn)國七雄中的秦,從孝公用商鞅變法以后,日漸強盛。
2.擔負外交的人,便是那些策士,那些游說之士。他們有的勸六國聯(lián)合起來抗秦,叫“合縱";有的勸六國聯(lián)合起來親秦,叫“連橫”。合縱派的代表是蘇秦,連橫派的是張儀,他們可以代表所有的戰(zhàn)國游說之士。他們都是鬼谷先生的弟子。
3.《戰(zhàn)國策》常用比喻或寓言故事來增強說理性,著名的寓言故事“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等都出自《戰(zhàn)國策》。
《史記》《漢書》第九
《史記》:司馬遷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敘事自黃帝以來到著者當世,就是漢武帝的時候,首尾三千多年。漢人稱為《太史公書》?!妒酚洝敷w例有五:十二本紀,記帝王政跡,是編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記世代為主;八書,記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記侯國世代存亡;七十列傳,類記各方面人物。
《漢書》:
《史記》以后,續(xù)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補充,著了六十五篇《后傳》。他詳論《史記》的得失,大體確當不移。這部書沒有流傳下來,但他的兒子班固的《漢書》是用它作底本的。班固著《漢書》未完成而卒,其妹班昭奉漢和帝命與馬續(xù)參考皇家藏書,續(xù)寫班固遺作?!稘h書》采用了《史記》的體制,卻以漢事為斷,從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來的史書全用《漢書》的體制,斷代成書;二十四史里,《史記》《漢書》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這些也都被稱為“正史"?!妒酚洝贰稘h書》,可以說都是“正史”的源頭。
諸子第十
春秋未年,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在這個大變動當中,一些才智之士“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這便是諸子之學,大部分可以稱為哲學。諸子都出于職業(yè)的“士”?!笆?本是封建制度里貴族的末一級,但到了春秋戰(zhàn)國之際,“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稱。
1.學派:
儒家:第一個開門授徒的是孔子。他主張“有教無類”,是第一個將學術民眾化的人??鬃又笕寮掖砣宋镉忻献雍蛙髯印H迨慷喟胧巧蠈由鐣氖I(yè)流民,儒家所擁護的制度,所講所行的道德也是上層社會所堅持的。
孔子的講學是多方面的。他講學的目的在于養(yǎng)成“人”,養(yǎng)成為國家服務的人。他教學生讀各種書,學各種功課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養(yǎng)。
墨家:下層的失業(yè)流民,大多數(shù)會成為武士。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翟便是出于武士,“墨"原意為做苦工的犯人。墨家本是賤者,并不介意以此自稱他們的學派。墨家是有團體組織的,他們的首領叫“巨子”。他們不但是打仗方面的專家,也是制造戰(zhàn)爭器械的專家。墨家反對侵略,提倡“兼愛"非攻”,主張“節(jié)用"非樂”。
道家:道家反對一切文化和制度。道家出于隱士,他們看見時世太亂,難以挽救,便消極起來,對于世事,采取的是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后來楊朱將這種態(tài)度理論化,建立“為我"的學說。他主張“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老莊的學說也從此出發(fā)。老子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為,無治而治;莊子更進一步,主張絕對的自由、絕對的平等,老莊兩派漢代稱為道家。
法家:法家出于“法術之士"。貴族政治崩壞,法術之士便開創(chuàng)一種新的政治方法幫助當時的君主整理國政,這就是法治。法術之士有重勢、重術、重法三派,而韓非子集大成。
諸子都講政治,但都是非職業(yè)的,多偏于理想。只有法家的學說,從實際政治出來,切于實用。中國后來的政治,大部分是受法家的學說支配的。
陰陽家:漢代所稱的陰陽家便出自方士,古代術數(shù)注意于所謂“天人之際”以為天道人事互相影響。戰(zhàn)國末年有些人更將這種思想推行起來,并加以理論化,使它成為一貫的學說。
2.秦相呂不韋編撰《呂氏春秋》想化零為整,集合眾長,統(tǒng)一思想,但他的基調卻是道家。漢武帝時期淮南王劉安編撰《淮南子》,也以道家為思想基調,想要統(tǒng)一思想。然而最后成功的人卻是董仲舒,他向漢武帝諫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帝王用功名利祿提倡儒學,儒學統(tǒng)于一尊。
辭賦第十一
屈原是我國歷史里永被紀念著的一個人?!冻o》中《離騷》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時所作。荀子的《賦篇》最早稱“賦”?!顿x篇》安排客主,問答成篇,開后來賦家的風氣?!稘h書藝文志詩賦略》分賦為四類?!半s賦"十二家是總集:屈原以下二十家,是言情之作;陸賈以下二十一家,近于縱橫家言;茍卿以下二十五家,大概是敘物明理之作。東漢以來班固作《兩都賦》,張衡仿作《二京賦》,晉左思仿作《三都賦》。
知識鏈接:
1.“離騷”是“別愁"或“遭憂”的意思。
2.“《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這是漢淮南王劉安作《離騷傳》是所說。
3.《離騷》各篇多用“兮”字足句,句逗以參差不齊為主。
4.從《詩經(jīng)》二南到《離騷》,能看出句逗由短而長、由齊而畸的一個趨勢,屈原諸作奠定了這種體制。
5.模擬《離騷》和《九章》體制的很多,最出色的是宋玉(人名),他作了《九辯。
6.到了漢代(朝代),模擬《離騷》的更多,東方朔、王褒、劉向、王逸都走著宋玉的路,漢武帝時最盛。漢人稱這種體制為“辭”,又稱為“楚辭”。劉向將這些東西編輯起來,成為《楚辭》一書。
7.作賦專重寫景述情,務求精巧,不再用來諷諫。這種賦發(fā)展到齊、梁、唐初為極盛,稱為“俳體"的賦。
詩第十二
漢武帝立樂府,采集代、趙、秦、楚的歌謠和樂譜,以備傳習唱奏。漢末,一般文體都走向整煉一路;晉代詩逐漸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詩興盛;唐代諧調發(fā)展,成立了律詩絕句;宋初的詩專學李商隱,未流只知道典故對偶;南宋的三大詩家都是從江西派變化出來的。
真正繼往開來的詩人是杜甫,他的詩努力描寫當時的情形,發(fā)抒自己的感想。
魏代阮籍的真正奠定了五言詩的基礎,他擴大了詩的范圍,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詩。
晚唐詩向來推李商隱、杜牧為大家。他們集中力量在律詩上,用典精巧,對偶整切。
蘇軾將禪理大量的放進詩里,開了一個新境界。他的詩氣象洪闊,鋪敘宛轉,又長于譬喻,把散文化發(fā)展到了極致。
到了梁簡文帝,又加新變,專詠艷情,稱為“宮體”,詩的境界更狹窄了。
6.南宋的三大詩家楊萬里、范成大、陸游都是從蘇軾的江西詩派變化出來的。
文第十三
春秋時期列國交際頻繁,外交言語關系國體和國家的利害更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4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第1課時基本數(shù)量與行程問題聽評課記錄(新版浙教版)
- 冀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聽評課記錄5.4.4 追及、方案問題
- 人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26.1.2《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聽評課記錄
- 生態(tài)產(chǎn)品供應合同(2篇)
- 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招標合同(2篇)
-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聽課評課記錄
- 晉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3.1 海陸分布》聽課評課記錄4
- 首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2.1《青春悄悄來》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5課《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聽課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課《西亞和北非的古代文明》聽課評課記錄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中考數(shù)學試卷(真題+答案)
- 抖音房產(chǎn)直播敏感詞匯表
-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與活動指導第4版全套教學課件
- 標桿門店打造方案
-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完整)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2第二講 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 食品安全公益訴訟
- 中學生低碳生活調查報告
- 游泳池經(jīng)營合作方案
- 弱電項目經(jīng)理工作總結
- 擘畫未來技術藍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