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蓉西高速公路馬水河特大橋高墩施工技術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1E/wKhkGWcqdTiADMDoAABHseVRwgw626.jpg)
![滬蓉西高速公路馬水河特大橋高墩施工技術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1E/wKhkGWcqdTiADMDoAABHseVRwgw6262.jpg)
![滬蓉西高速公路馬水河特大橋高墩施工技術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1E/wKhkGWcqdTiADMDoAABHseVRwgw6263.jpg)
![滬蓉西高速公路馬水河特大橋高墩施工技術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1E/wKhkGWcqdTiADMDoAABHseVRwgw6264.jpg)
![滬蓉西高速公路馬水河特大橋高墩施工技術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0/1E/wKhkGWcqdTiADMDoAABHseVRwgw62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滬蓉西高速公路馬水河特大橋專題技術方案中鐵十五局一公司滬蓉西高速公路馬水河特大橋主橋高墩施工技術一、工程概況滬蓉西高速公路宜恩段第27合同段馬水河特大橋,該橋是一座分離式大橋,起始于建始縣恩施市交界處,位于恩施境內,跨越馬水河,與大水井隧道相接。1、橋跨布置本方案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箱形連續(xù)剛構橋,引橋為40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T梁和45米現澆箱梁,橋跨布置為:左幅110+3×200+110+45米,右幅2×40+110+3×200+110+45米,左幅橋梁起點:K178+915.45,終點:K179+788.00,橋梁全長872.55米,橋面中心設計標高:654.125米;右幅橋梁起點:K178+776.315,終點:K179+765.315,橋梁全長989米,橋面中心設計標高:654.355米。2、橋型結構2.1主橋上部構造:主橋上部構造采用五跨一聯預應力砼變截面箱形連續(xù)剛構方案,孔徑布置為110+3×200+110=820米,箱梁支點梁高12.00米,跨中梁高3.50米,箱梁底板曲線方程為Y=4F×((L/2)2-X2)/L2,矢高f=8.5米,L=184.0米,坐標起點在跨中,曲線以各墩中心為對稱,中邊跨合攏段長2.0米,邊跨現澆段采用直線段,長9.0米。全橋為單箱單室直腹式截面,頂寬12.50米,底寬6.5米。0#塊長18.0米,頂板厚60厘米,腹板厚90厘米,底板厚125厘米;1#塊~14#塊頂板厚28厘米,腹板厚70厘米,底板厚125~58.7厘米;15#塊~22#塊頂板厚28厘米,腹板厚50厘米,底板厚54.5~32厘米;14#塊局部、25#塊為腹板過渡段。腹板上設有φ箱梁采用三向預應力??v向預應力束分為腹板下彎束WC、頂板連續(xù)束TC/STC/CTC和底板連續(xù)束SBC/CBC、底板上彎束SWC/CWC。采用平豎彎相結合的空間曲線,分別錨固在箱梁的腹板、頂板、底板承托或齒板上??v向束采用12—φj15.24mm、公稱直徑15.24mm、標準強度1860Mpa、ASTMA416—90a標準鋼絞線,OVM15—12型錨具,理論破斷力(Fu)=3128.4KN,控制張拉力(0.75Fu)=2346.3KN,最小延伸率3.5%,錨下應力(σK)=1395Mpa,預應力鋼絞線孔道采用內徑90mm波紋管成孔。豎向預應力筋采用φ32mm的冷拉Ⅳ級精軋螺紋粗鋼筋,軋絲錨具,上端張拉錨在頂板頂面,控制張拉力540KN,豎向預應力筋順橋向間距平均50cm,支點附近橫向加密。橫向預應力筋采用標準強度1860MPa的2—φj15.24鋼絞線,扁錨,控制張拉力391.1KN,采用兩端張拉。橫向預應力筋順橋向間距平均1.0m。2.2主橋下部構造:左幅橋主橋共有橋墩6座,4個主墩為鋼筋砼雙薄壁墩,左幅橋1#、2#、3#、4#主墩分別高為36米、100米、139米、133米,為鋼筋混凝土雙薄壁墩,單個薄壁墩身順橋向長3.5米,橫橋向長8.5米,薄壁順橋向厚75厘米,橫橋向厚100厘米,頂部箱壁順橋縱橫按1%向下放坡,在箱內間隔30.0米設有隔板;雙壁中距12.50m,主墩承臺厚度為4.0m,主墩基礎為12φ2.0m樁基礎,最大設計樁長50m,樁尖嵌入微風化的巖石中。左幅橋5#過渡墩為鋼筋混凝土薄壁墩,高度分別為4米、47米,墩身順橋向長3.2米,橫橋向長6.5米,薄壁厚75厘米右幅橋主橋共有橋墩6座,4個主墩為鋼筋砼雙薄壁墩,右幅橋4#、5#、6#、7#主墩分別高為51米、112米、142米、135米,為鋼筋混凝土雙薄壁墩,單個薄壁墩身順橋向長3.5米,橫橋向長8.5米,薄壁順橋向厚75厘米,橫橋向厚100厘米,頂部箱壁順橋縱橫按1%向下放坡,在箱內間隔30.0米設有隔板;雙壁中距12.50m,主墩承臺厚度為4.0m,主墩基礎為12φ2.5m樁基礎,最大設計樁長50m,樁尖嵌入微風化的巖石中。右幅橋3#、8#過渡墩為鋼筋混凝土薄壁墩,高度分別為18米、39米,墩身順橋向長3.2米,橫橋向長6.5米,薄壁厚75厘米;過渡墩承臺厚度為2.3、橋面系:橋面鋪裝采用8cm40號防水混凝土+11伸縮縫為80mm、160mm、主橋左、右幅外側采用防撞墻防撞??傮w布置圖如下圖1二、施工方案選擇通過對設計圖紙的研究和設計意圖的領會,結合地形地貌條件,在施工初期就開始對墩身施工的技術準備。針對該橋的特殊性、復雜性,我局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共同研制本橋的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控制、線形控制及大型設備,以及制定相關施工方案。1、根據本地市場調查情況和我項目部現有設備情況,由于馬水河特大橋墩身高達100米以上的高墩有6個,如采用腳手架施工,所需腳手架及扣件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如采用滑模或爬模施工,設備的投資過大。而使用我們自行設計的模板,同前幾種施工方案相比,則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首先可節(jié)約腳手架及扣件70%—80%,使用勞動力節(jié)約30%----40%。與滑模相比節(jié)約資金50%,施工速度可達到每天一米,還可省掉大量的預埋件。除次以外,還具有施工質量高、安全可靠、操作簡單、結構合理等優(yōu)點。2、翻板模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施工平臺,第二部分為外模,第三部分為內模,第四部分為內支架。施工平臺由1#、2#、3#梁互相搭靠組合而成,支承于墩身Φ40園鋼預埋件上,用兩個3噸的倒鏈掛在連接墩內外腳手架的橫向管上,來提升每個側面整體模板。翻板模的承載力大、受力明確、安全可靠,安裝、運輸都十分方便。三、關鍵工序施工工藝和施工工法㈠、翻板模設計的構造組成、受力驗算、特點及工作原理1、構造組成翻板模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外模,第二部分為內模,第三部分為施工平臺,第四部分為內支架。施工平臺由1#、2#、3#梁互相搭靠組合而成,支承于墩身Φ40圓鋼預埋件上,用兩個3噸的倒鏈掛在連接墩內外腳手架的橫向管上,來提升每個側面整體模板。圖2翻板模構造半剖面圖圖3馬水河特大橋翻板模施工全貌⑴、外模1)、模板組成墩身模板由11種不同規(guī)格模板組成,其中有五種不同規(guī)格的角模,調整墩身收坡,模板間用φ16mm2)、模板加工要求①、在加工場內,必須制作一個平面尺寸為12×10m放樣平臺,10mm鋼板鋪面,對角高差不大于3mm,模板加工好后,在平臺上進行組拼。由中心對稱向兩側鉆拉筋孔,孔徑Φ20mm,配套直徑Φ18②、組裝誤差:平面尺寸誤差不大于±10mm,四角高差不大于3mm,3米靠尺平面檢查不大于5mm。③、鋼板必須采用5mm厚的標準板,嚴禁采用非標準板材。④、模板加工完成后,采取先敷水泥漿,待水泥凝固后再打磨,反復三到五遍,直到將鋼板表面的氧化膜打磨干凈。⑤、模板油采用丙烯酸樹脂,按丙烯酸樹脂:水=1:100重量比進行配制。⑵、內模墩身內模采用30×150cm、15×150cm、5×150cm三種組合鋼模,倒角模自行加工,也作為內壁收坡模,內模尺寸由三種組合鋼模和方木條不斷調整,以滿足各個斷面尺寸。⑶、施工平臺施工平臺由2根1#梁、2根2#梁、2根3#梁及鋼管腳手架組成,1#梁為底梁,作為承重梁,在1#梁兩端上設置Φ25mm圓鋼吊環(huán),提升施工平臺,2#梁搭靠在1#梁上,3#梁搭靠在2#梁上,梁與梁之間設置雙向移動支架,可以沿橫順橋向兩個方向收攏。施工平臺支承于墩身預埋四根Φ40mm圓鋼上。在Φ40mm圓鋼下混凝土要用鋼筋網片加強,防止因局部應力增加而破壞Φ40mm圓鋼下混凝土。鋼管腳手架支承固定于2#、3#梁上,腳手架高13.5m,順橋向腳手架中間在頂層、中部各設一道橫向連接可調精扎螺紋鋼拉桿,腳手架四個角端在底部、中部、頂部設四道斜向可調精扎螺紋鋼拉桿,可調精扎螺紋鋼拉桿作為收攏和固定腳手架之用。4、墩內腳手架墩內腳手架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墩內腳手架供墩身鋼筋安裝、模板拼裝及輸送泵管布設之用。墩內腳手架架設與施工平臺腳手架同等高度,然后在支架頂用縱橫鋼管與施工平臺腳手架頂連成一個整體,增加施工平臺的穩(wěn)定性,縱橫鋼管也作吊裝墩身內外模板的承重桿。為了增強墩內腳手架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用螺旋頂托固定在鋼管架上頂住墩身四面?zhèn)缺凇?、翻板模施工平臺支架受力驗算根據墩身設計施工特點,結合支架布置和墩身結構構件分布情況,進行施工平臺受力驗算:⑴、3#梁受力計算1)、3#梁設計為型鋼桁架結構,梁長14m,高1.0m,寬0.7m,上下弦桿均為[14槽鋼(截面積A=18.516cm2,慣性矩IX=564cm4),綴條為L63*6角鋼(截面積A=7.29cm2,慣性矩IX=27.12cm4),組合截面折算慣性矩139200cm4,抗彎系數W=3237cm3。2)、3#梁承受單肢墩長邊方向腳手架及人員機具施工荷載:①、鋼管腳手架檔距1.5m,排距1.4m,鋼管及扣件重量2590kg,梁每延米185kg。②、竹腳手板,寬0.5m,長14m,9層共63m2,每平米重量20kg共1260kg,梁每延米90kg③、人員、機具每延米估算75kg.④、風載每延米估算75kg(不與人員、機具同計)。⑤、3#梁自重1500kg,每延米107kg。3)、3#梁在最高墩,最大使用跨度如下:跨中最大彎矩,按外伸梁計算Mmax=q*L2/8*(1-4λ2)Q=366(考慮腳手架剪刀撐作用,跨中實際荷載??砂?0%計算)。L=12.2m,λ=0.62/12.2mMmax=673908.5kg.cm,弦桿正應力=σ=Mmax/W=673908.5/3237=208.2kg/m跨中撓度度Fmax=-QL4/384EI*(5-24λ2)=3.6cm/1220=1/339為改善梁端條件,該梁制造時擬設預拱度3.0cm。⑵、2#梁受力計算1)、2#梁設計為2根I40工字鋼,梁長9m,截面積A=86.112*2=172cm2、慣性矩IX=21700cm4*2=43400cm4,抗彎系數Wx=1090*2=2180cm3。梁自重67.598*2=135.2kg/m.2)、2#梁承受單肢墩短邊方向腳手架及人員機具施工荷載。梁每延米:鋼管腳手架185kg,竹腳手板90kg,人員、機具75kg,自重135.2kg,總計485.2kg/m.懸臂端承受3#梁端集中荷載。457*14/2=3199kg.3)、2#梁在最高墩、最大跨度下:2#梁垂直疊置于1#梁上,由1#梁中心支點處負彎矩最大,故僅對此點負彎矩及懸臂撓度進行檢算。①、勻布荷載產生的彎矩:M勻=-Qm2/2=25988kg.cm②、由集中荷載產生的彎矩集1=-p1m=175950kg.cm③、由集中范圍產生的彎矩M集2=-p2m=62250kg.cm總彎矩M勻+M集1+M集2=264188kg.cm截面正應力σ=M/W=264188/2180=121.2kg/cm23)、2#梁懸臂端撓度:F1=PM2L/6EI(3+2λ)集中范圍p=1700kg,m=λ1=103.5/655=0.158,λ2=41.5/655=0.0634f1=P1M12L/6EI(3+2λf2=P2M22L/6EI(3+2λf0(勻布荷載產生的撓度)=QML3/24EI(-1+6λ2+3λ3)=-懸壁端總澆度=f1+f2+f0=0.737+0.246+(-0.551)=0.432cm⑶、1#梁受力計算1)、1#梁擱置于插入墩身的φ40圓鋼支點上,兩端承受由2#梁傳來的全部荷載,在最高墩、最大使用跨度下:1#梁設計為型鋼組合梁上下弦桿為單根[25槽鋼,兩側根據需要分段設置綴板或綴條,組合截面折算慣性矩Ix=133246cm4,折算抗彎系數Wx=3807cm3,梁自重1539kg,由上圖可知1#梁受力仍以圓鋼支點處負彎矩為大,故僅對該點負彎矩及懸臂端撓度進行檢算。MA=MB=-PM=2700*142+2700*80=599400kg.cm截面抗彎正應力σ=M/W=599400/3807=157.4kg/cm2懸臂端撓度:f1=P1M12L/6EI(3+2λP1=2700kg,m1=142cmL=1070cm,λ1=0.13271F2=P2M22L/6EI(3+2λP2=2700kg,m2=80cmL=1070cm,λ2=0.07477懸臂端總撓度F=F1+F2=1.155+0.628=1.783cm.考慮梁中部錨固螺栓的作用則:f1=P1M12L/12EI(3+4λf2=P2M22L/12EI(3+4λf1+f2=0.953cm3.2.4吊點整個單肢墩平臺共設4個吊點,分別對應4個φ40圓鋼支點。每個吊點承受集中荷載為6170kg.①、φ40圓鋼材質為16Mn,抗剪強度185Mpa*1256.6=23250kg.②、吊環(huán)φ25圓鋼,截面4.9*2=9.8*1700=16689.7kg/6170=2.9(安全系數)③、每個吊點配8-10T手拉倒鏈滑車1臺,可平穩(wěn)提升平臺。3、結構特點本工程翻板模較以往翻板模相比具有如下結構上的特點:⑴、模板為普通組合鋼模板,通用性好,使用方便。⑵、工作平臺下吊腳手架,集接料平臺、操作平臺、腳手架為一體。⑶、利用定位的特型模板作為傳力點。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便于現場就地加工。⑸、操作簡單,工序重復循環(huán),工人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好。⑹、受力方式簡捷明了,檢查、調整簡便易行。由于工作平臺、腳手架等與頂層模板相對分離,使模板不受外力影響,施工中不易出現偏差。⑺、工作平臺上有圍欄,下有吊掛腳手架,整體結構相對固定,外罩安全網,可保證操作人員安全操作。⑻、利用馬鐙倒鏈提升工作平臺,機具設備簡單,提升就位速度快,便于操作。⑼、平臺提升就位后,下部拆模與上部接長綁扎鋼筋可實行平行作業(yè),互不干擾,可大大加快進度。4、工作原理模板利用已凝固的砼墩壁為受力結構,由馬鐙與支腿交替受力完成爬升的。模板的翻倒及組裝拆卸由人工在吊架上完成。全套模板重量均由特型模板承擔,每層有內外各8塊用【20加工的特型模板,每對特型模板上有6根Φ16對拉螺栓(螺栓上套Φ18硬塑料管,可抽出重復使用),施工平臺重量由支腿或馬鐙傳遞給特型模板,再由對拉螺栓傳遞到已凝固的砼上。組合模主要靠對拉螺栓及斜拉筋承受砼壓力,由對拉螺栓控制墩身的幾何尺寸,每層設48根對拉螺栓。斜拉筋拉于已凝固的砼上,控制模板的整體位移。采用全站儀進行線形控制。滬蓉西高速公路馬水河特大橋采用QTZ式起重塔機主要任務是吊裝的施工升降機主要任務是方便施工人上下墩身施工。見圖3圖4QTZ塔機、SC施工升降機墩身施工圖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混凝土基礎承載力大于2×105Pa。⑶混凝土基礎表面平整度偏差小于1/1000?;炷奈恢?、標高和垂直度以及施工工藝符合出廠說明書要求?!?50mm×20mm的A3鋼板加工成一個1800mm×1800mm的正方形支撐架預埋件。⑶在橋墩承臺上層鋼筋網片上,根據附著撐桿長度和支撐架預埋件尺寸大小放樣,并割開鋼筋預埋位置。3、SC施工升降機施工技術3.1SC施工升降機布設SC施工升降機布設在左2#-4#墩、右5#-7#墩肢墩橫軸線中心位置,SC施工升降機中心線距墩身底部250cm。SC施工升降機附墻架每隔9米設置一道,隨著墩身高度增加,SC施工升降機與施工平臺間距越來越大,需在SC施工升降機吊籠與施工平臺間搭設過橋,確保人員來往安全。因左1#墩高36米、右4#墩高51米,墩身不高,不設升降機,搭設腳手架平臺供人員上下。3.21SC施工升降機安裝技術要求1)、導軌架軸心線對底座水平基準面的安裝垂直公差不大于1/1000,最大不超過70mm2)、電梯標準節(jié)M24連接螺栓必須預緊,預緊力矩為350N.m。3)、上下限位碰板、極限位擋塊可在現場安裝時調整,安裝時在接口和連接外部位應涂防銹油脂。4)、附墻架預埋件采用在墩身預留貫穿墩身φ30鋼管孔洞,在墩身每9米水平位置預埋4臺,安裝時,采用精扎螺紋鋼對拉,所有的螺母必須擰緊,所有的銷軸必須裝好開口銷,凡與地面成垂直安裝的銷軸,其小端必須向下?;炷翉姸鹊燃墳镃30,混凝土基礎承載力大于2×105Pa。⑶混凝土基礎表面平整度偏差小于1/1000。混凝件的位置、標高和垂直度以及施工工藝符合出廠說明書要求?!?50mm×20mm的A3鋼板加工成一個1800mm×1800mm的正方形支撐架預埋件。⑶⑷當混凝土澆注完承臺混凝土后,將SC施工升降機底架與預埋件焊接牢固(焊縫高度為10mm)。3.2.4圍欄和吊籠的安裝將基礎表面清掃干凈,用塔機吊住吊籠上的吊點將主機吊起就位,將地腳螺栓安裝好,在地腳螺栓處的底盤和基礎間墊入不同的調整鋼板,用以調整導軌的垂直度。用混凝土將地腳螺栓澆灌在基礎上。用水平儀或線墜測量導軌架的垂直度,保證導軌架的各個立管在兩個方向上的垂直度≤1/1500。當導軌調整到垂直時用700N·m的力矩壓緊4個地腳螺栓。用同樣的方法調整外籠門框的垂直度,使外籠門框的垂直度在兩個方向≤1/1000。壓緊其余地腳螺栓,安裝好吊籠頂上的護身欄桿。用上述方法安裝吊籠的另一部分。將外籠左右兩部分用螺栓連接起來,用同樣的方法調整外籠門框的垂直度并壓緊地腳螺栓。松開吊籠內電動機上的制動器用起重設備吊起吊籠后標準節(jié)上準確就位,將制動器就位。檢查所有用于運輸的墊木或螺栓等是否全部折除,齒輪與齒條的齒合側縫、導軌與齒條背面的間隙滾輪與標準節(jié)立管的間隙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所有門開啟應靈活。3.2.5電纜的安裝現場供電箱距升降機電源箱的距離應在20米以內,以保證供電質量,滿載運行中,電壓波動不得大于±5%。將供電電纜從升降機上電源箱內的總電源開關接入現場供電箱,將電纜隨線以自由狀態(tài)盤入電纜籠內。電纜隨線一端從電纜籠底部引出接入電源箱。另一端通過電纜托架引到吊籠內裝入電控箱并固定。電纜籠裝在電纜托架下方,使電纜隨線在其中心并可自由的曳出或盤入電纜籠內。3.2.6電氣裝置檢查在調試前,先用起重設備安裝一、二節(jié)標準節(jié),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升降機鋼結構及電器設備金屬外殼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Ω。用500V兆歐表測量電動機及電器元件的對地絕緣電阻應不小于1MΩ。檢查各安全開關、限位開關、極限開關均應能夠起作用。校核電動機接線,吊籠上下運行方向與操縱盒上所示的方向一致。電器裝置檢查完畢后,升降機方可進入安裝運行。3.2.7吊桿安裝吊桿應安裝在吊籠頂部吊桿安裝孔內,將推力軸承裝在吊桿底部,將吊桿放入安裝孔內。在吊籠內安裝向心軸承,安裝壓墊并用螺栓固定。3.2.8導軌架的安裝將標準節(jié)兩端管子接頭處及齒條銷子處擦試干凈,并加少量潤滑脂。打開一扇護身欄桿,將吊桿上的吊鉤放下,并鉤住標準節(jié)吊具,將標準節(jié)吊具鉤住一節(jié)標準節(jié),搖動手搖卷揚機,將標準節(jié)吊至吊籠頂部并放穩(wěn)。關上護身欄桿,起動升降機當吊籠升至接近導軌架頂時,應點動行駛,直至吊籠頂部距導軌架頂部大約為300mm左右時停止,用吊桿吊起標準節(jié),對準下面標準節(jié)立管和齒條上的銷孔放下吊鉤,用螺絲固定。松開吊鉤,將吊桿轉回,用350N·m的擰緊力矩緊固全部螺栓。按上述方法將標準節(jié)依次相連直至達到所需要的高度為止。隨著導軌架的不斷加高,應同時安裝附墻架,并檢查導軌架安裝的垂直度。(≤20M≤10mm;≤40M≤20mm;≤60M≤25mm;≤80M≤30mm;≤100M≤35mm;≤150M≤40mm)。本工程控制≤40mm。3.2.9附墻架安裝隨著導軌的升高,應按每不大于9米安裝一個附墻架,建筑物上的附墻座應先安裝好支架,其允許最大水平傾角為±100以內,每個??空颈仨氃O過橋平臺。采用Ⅲ型附墻架,聯接尺寸L=3054~3671mm,附墻架寬度B=1420mm。當需要計算附墻架作用于建筑物上力時,P=。本工程為P==74.20KN。3.2.10對重安裝在正常時必須安裝對重,對重在吊籠和外籠安裝完畢后未加高標準節(jié)前就應吊裝就位。在基礎的對重位置上安裝好緩沖彈簧,用起重裝置將對重放入對重滑道,檢查對重導向輪與滑道的間隙0.5mm確保每個輪轉動靈活。3.2.11天輪和鋼絲繩安裝當導軌架安裝到要求的高度后帶對重的升降機要將天輪安裝好,并用鋼絲繩懸掛好對重。將天輪、繩輪、鋼絲繩及鋼絲繩架吊到吊籠頂部,并備好繩卡螺栓等。將鋼絲繩架用M8×30的螺栓固定在吊籠上,將吊籠升至距導軌架頂端500mm處,用吊桿將天輪安裝到導軌架頂部,用M24螺栓固定。安裝繩輪;將鋼絲繩穿過繩輪和天輪放至地面的對重上,并用三個繩卡固定于對重上,用同樣的方法將鋼絲繩的另一端用三個繩卡固定在繩輪上。3.2.12電纜保護架的安裝在電纜加高過程中,要同時安裝電纜保護架。從地面起每6米左右安裝一個電纜保護架,用帶卡子的一端固定在φ51的立管上。調整電纜保護架以及電纜托架的位置,確保電纜在電纜保護架“U”形中心。3.2.13限位開關及極限開關碰鐵的安裝下限碰鐵的位置,應調整在吊籠滿載下行時,自動停止在碰到緩沖簧100-200mm處。下極限碰鐵應安裝在吊籠在碰到緩沖彈簧之前制動。上限位碰鐵調整到使吊籠自動停止在上終端站平臺位置,要確保此時吊籠與導軌架頂部的安全距離符合當地的安全規(guī)定。上極限碰鐵應安裝在吊籠越過上平臺150mm處。必須保證極限開關觸柄與上下極限碰鐵的距離,在極限開關斷開位置時,其觸柄距碰鐵0.5-2之內,緊固所有碰鐵上的螺栓,保證碰鐵不移動。3.3SC施工升降機安全使用措施升降機的安裝必須由具有相應安裝資質的安裝單位進行,安裝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施工前由安全員按特種作業(yè)的要求,進行現場安全交底工作。明確分工及責任,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指揮,確保安裝中的安全。升降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悉各個部件的性能及操作技術,當風速超過20M/S時,以及惡劣氣候下,不得開動升降機。當導軌架及電纜上結冰時,不得開動升降機。經常的觀察吊籠運行通道有無障礙物。升降機的基礎不允許有積水。保持員籠內的整潔,確保吊籠裝載未超過其核定載重量,升降機在下班后應??吭诘孛嬲九_,將極限開關鎖住并切斷電源。升降機必須保持始終所有的零部件齊全、完整,按要求定期進行檢查、保養(yǎng)及做墜落試驗。1)、操作人員能正確迅速地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出反應,以避免事故的發(fā)生;能理解和應用所制定的規(guī)定、條例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能經受緊張狀態(tài)、防止出錯,在豐富的操作經驗,且有駕駛執(zhí)照。2)、當SC施工升降機在受暴雨或大風襲擊后,要指派專人檢查要害部位,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否則不能在升降機上進行日常安全檢查。3)、保證SC施工升降機通道內無任何障礙物,并時時要進行監(jiān)視。如果在地面圍欄內,導架、附墻架及吊籠頂部等禁區(qū)有人在工作,絕對禁止操作升降機。4)、如果SC施工升降機在運行中間由于電源故障或其它電氣故障(保險絲、電機保護裝置),合吊籠在停層之間停止,可以采取手拉開電動機尾端制動器的松閘把手,讓吊通過自重降到下面一臺停層位置處卸貨或下人。5)、在對處于地面上的吊籠進行安全檢查之前,不要操作升降機。3.4SC施工升降機拆除在拆除之前必須對升降機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其中電磁制動器的間隙是否符合要求,主傳動機構的運行是否正常,兩項檢查尤為重要。在檢查調整之后,吊籠可升至導軌架頂端,再上升500mm左右停止,吊籠應不發(fā)生下滑現象方可進行拆卸,其步驟按安裝的順序倒行即可。3.5SC施工升降機驗收施工升降機的安裝及拆卸必須經過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安全負責人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操作運行中必須做好相關的記錄,項目部應定期進行檢查,消除不安全隱患,確保施工生產的安全。4避雷裝置1)、塔機頂端應裝避雷針,聯接處要除清構件上涂料。2)、塔機避雷針的接地:在承臺澆筑之前要事先用電纜與樁基一根連接引出承臺外,并與QTZ塔機和SC施工升降機的其中一根主弦桿的螺栓連接,并清除螺栓螺母上的油料,連接緊密。3)、接地保護避雷器的電阻不超過4歐姆。4)、定期檢查接地線及電阻。5)、SC施工升降機避雷與QTZ塔機共一個接地裝置,電梯頂部避雷針設計與QTZ塔機頂避雷針同。(三)墩身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1.概述主橋左右幅8個主墩身均采用翻板模與腳手架相結合、混凝土輸送泵運送混凝土、塔吊和倒鏈吊運材料和模板的施工方法;施工上人員通過SC100AJ型施工升降機上下施工。2.施工工藝流程薄壁高墩起步段工藝流程圖見圖5翻板模施工周期工藝流程圖見圖63.墩身施工方法1)、墩身鋼筋安裝墩身主筋采用鋼筋直螺紋套筒連接,在制作棚用鋼筋直螺紋機兩端扯絲,絲口長為4cm,接頭長度為8cm,其它鋼筋采用綁扎或點焊,點焊時,
采用T506焊條焊接。按規(guī)范要求主筋接長時在同一斷面內的接頭數量(在任何連續(xù)的0.98m高度范圍內的接頭均視為在同一斷面內)不超過該斷面主筋數量的50%。為方便施工,在第一段鋼筋的制作時,預先根據上述要求進行計算,并控制好各斷面鋼筋接頭數量和每根鋼筋的長度,本橋墩柱部分主筋為集束鋼筋,每束由3根鋼筋組成,考慮到受力筋截面的均勻布置,為滿足設計規(guī)范要求及外觀需要,在施工承臺預埋墩身鋼筋時,每束3根鋼筋露出承臺頂面長度分別控制為3m、4.5m、6m,按計算結果在鋼筋加工場內預先將各斷面接頭鋼筋配制好。從第二段開始每次鋼筋接長時,先將9米長的定尺鋼筋在地面將螺紋套筒套好一端,安裝時將另一端套上用鋼筋扳手旋緊,由于本工程橋墩主筋外側設計有冷軋帶肋焊接鋼筋網,故在主筋及箍筋安裝好后,還需進行鋼筋網的安裝工作。在鋼筋安裝時進行兩階段控制,第一階段控制主筋接頭、主筋間距、箍筋間距在規(guī)范規(guī)定范圍內,同時控制鋼筋數量,避免出現少筋現象;第二階段在完成模板安裝定位后,再次檢查、調整內外層鋼筋間距及保護層厚度。施工人員把鋼筋先運到現場,再采用QTZ塔機小數量提升到位,再連接安裝。因墩柱高度較高,故考慮了內架的“生根”,在已澆注的墩柱中預埋鋼管,鎖定內架外加鋼管與鋼筋鎖成一個整體。主筋套筒接長,保證鋼筋絲扣擰到位,兩鋼筋端面緊貼,保證鋼筋抗拉強度符合規(guī)范要求。墩身鋼筋網片保證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偏差在允許范圍內,如保護層過小,受溫差影響,在鋼筋位置,墩身表面可能出現縱向裂紋,如保護層過大,墩身是柔性墩,受溫度應力影響,墩身表面可能會出現拉應力裂紋。鋼筋安裝允許誤差見表1:序號檢查項目檢查項目允許偏差1受力鋼筋間距(mm)兩排以上排距±52同排鋼筋間距±203橫向水平鋼筋(mm)±104保護層厚度(mm)±10表1墩身鋼筋加工及安裝允許誤差表2)、翻板模安裝⑴、墩身內外模板安裝①、模板設計與制作
墩身外模設計與制作:為保證墩身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加快施工進度,外模設計為翻板模。模板的設計在保證模板有足夠的剛度,以保證一次澆筑4.5米高混凝土。在設計計算時,考慮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泵送混凝土時對模板的沖擊力及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本工程模板設計為面板采用厚5mm的鋼板,加勁骨架采用[12槽鋼與∠70x50x6的角鋼焊接而成。模板單節(jié)高度為1.5米。同套模板之間全部采用企口縫加高強M22螺栓連接螺栓連接。模板之間通過對拉拉桿進行加固,拉桿密度則根據每次混凝土澆注高度經計算確定。
墩身外模設計與制作:因為對內模外觀質量要求不高,為保證結構設計尺寸,采用建筑行業(yè)通用的0.6mx1.5m、0.3mx1.5m、0②、模板安裝準備先精確防樣墩身四角點,然后用墨線彈出墩身四周邊線,立模邊線外側10cm范圍內用砂漿精確調平,找平層用水平尺抄平,在此基礎上再安裝調整模板,以保證模板面的平整度。墩身四個角點高差不超過2mm,待砂漿硬化后,用2厘米厚泡木墊上(墊2厘米泡木便于拆模),開始立模。立模板之前,首先要把模板表面打磨干凈后,再丙烯酸樹脂脫模劑把模涂抹均勻。③、模板安裝原則右幅5#、6#墩,左幅2#、3#、4#墩先要用1米的調整模板,然后開始按1.5米高一層進行內外模板安裝,第一節(jié)段一次安裝三層模板,共4米高,第一節(jié)段澆筑完成后,最上層模板不拆除,作為第二節(jié)段模板支承固定端,拆除下二層模板,提升向上安裝,從第二節(jié)段開始,每節(jié)段澆筑4.5米高,裝三層模板,包括支承固定端模板,共四層模板,翻三層模板、留一層支承固定模板,這樣循環(huán)直至墩頂。墩身收坡靠5種不同規(guī)格的角模完成,每升高7.5米,每個側面都要抽掉兩塊7.5cm寬模板,以此類推直至墩頂。模板豎向和橫向都要用雙面膠貼好后再拼裝,保證模板縫嚴密,不漏漿。模板之間用Φ16螺栓連接,墩身外模用][14槽鋼作為橫向帶木,帶木與模板焊接連成一體,以便整體提升,加快施工進度。拉筋用Φ18mm的圓鋼,在拉筋處的內外模板之間設Φ25mmPVC硬管,以便拉筋抽拔及再次利用。內模用][10槽鋼作為橫向帶木,灌注混凝土前在模板頂面按1.5m的間距設臨時方木或鐵支撐,以控制墩身壁厚。根據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采用相應尺寸的鋼板墊塊,鋼板墊塊數量按底模3~5個/m2、側模2~4個/m2放置。④、模板安裝質量標準
ⅰ在墩身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熟悉和掌握組合鋼模板的施工與操作技術。
ⅱ組合鋼模板的布置與施工操作程序均應按照模板的施工設計及技術措施的規(guī)定進行。
ⅲ在澆注空心段時,組合鋼模應盡量避免開孔,如必須開孔時,應用機具鉆孔,不得使用電氣焊熔燒開孔,保證墩身的外觀質量。
ⅳ拆模后應及時對模板進行檢修。
ⅴ模板安裝前應涂脫模劑,并涂刷均勻,稠度適中。
ⅵ模板安裝好后,對其軸線位置、水平標高,各部分尺寸、垂直度進行檢校,直到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
④、模板安裝模板在使用前進行嚴格檢查,模板各部位幾何尺寸、平整度、等應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首先對模板進行預拼裝,正確無誤后方可進行立模。每次安裝模板前應先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縫處的水泥沙漿等附著污物,清理干凈后,在模板表面均勻涂刷脫模劑,并涂抹均勻。模板利用塔機進行提升與安裝。拉桿用PVC管做套管,一方面便于拉桿的重復利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拉桿在拔出時對混凝土表面造成損傷,影響外觀質量。模板的固定和調整通過拉桿和兩層模板之間的連接螺栓實現。在澆筑底部兩節(jié)墩柱混凝土時,模板的校正采取拉纜風繩的方式,從第三節(jié)開始,采用手動葫蘆和翻板模施工平臺支架上焊接的扣環(huán)進行。墩身內模采用組合鋼模,鋼管支架支撐頂緊。每一節(jié)模板安裝后,用水準儀和全站儀檢查模板頂面標高;中心及平面尺寸。若誤差超出規(guī)范允許誤差必須要調整,直至符合標準。測量時用全站儀對三向中心線(橫向、縱向、45方向)進行測控,用激光鉛直儀對墩中心進行復核,模板安裝允許偏差見表2。每次測量要在一臺方向上進行換手多測回測量。測量要在無太陽強光照射、無大風、無振動干擾的條件下進行。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模板標高±102模板內部尺寸±153軸線偏位104模板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15模板表面平整度5表2模板安裝允許偏差表當第一節(jié)段最上層模板內混凝土強度達到30MPa以上、拆除下三層模板,并將模板表面清理干凈、涂上脫模劑后,用塔吊或手動葫蘆將其翻升至第二節(jié)段與未拆除一節(jié)模板上連接固定。此時全部施工荷載由已硬化并具有一定強度的墩身混凝土傳至基頂。依此循環(huán),形成提升施工平臺→鋼筋接長綁扎→拆模、清理模板→翻升模板、組拼模板→中線與標高測量→灌注混凝土和養(yǎng)生的循環(huán)作業(yè),直至達到墩頂設計高度。⑵、施工平臺提升在墩身澆筑完第一節(jié)后,開始安裝施工平臺,把φ40圓鋼插入事先預埋在墩身φ50鋼管內,用塔機吊裝1#梁就位,然后,用φ25精扎螺鋼對拉固定好,在1#梁上放置雙向移動架,接著吊2#梁就位,在2#梁上放置雙向移動支架,然后安裝3#梁,最后在2#、3#梁上搭設鋼管腳手架,固定好腳手架,在工作平臺上鋪3mm厚鋼板,外側工作平臺沿周邊支架上設立防護欄桿并掛安全網,可供操作人員作業(yè)、行走,存放小型機具,并在施工平臺1#梁上焊接一個簡易吊籃,方便于φ40圓鋼拆裝。施工平臺每澆筑完一節(jié)段提升一次,混凝土澆好后,待混凝土強度達到3MPa以上,在順橋向肢墩兩端100cm厚的側壁中間混凝土和鋼模板口上擺放方木(不低于7cm厚),然后橫跨Φ25的鋼絲繩,在鋼絲繩的兩端做上八股頭,并將準備好的4個10噸的手拉倒鏈分別掛于四個吊點上,下端掛1#梁事先固定好的吊環(huán)上。拉動手拉葫蘆,使腳手架平穩(wěn)上升,但在提升時必須有專人監(jiān)督、統(tǒng)一指揮,使腳手架整體水平上升,提升到位后,將準備好的Φ40的圓鋼插入預留孔洞,放松手動葫蘆,首先用2臺5T的倒鏈把1#梁收攏到位緊貼墩身表面后,1#梁兩端用對拉拉桿固定好,然后用2臺5T倒鏈收攏2#梁,并擰緊收坡拉桿,接著收攏3#梁,到位后擰緊收坡拉桿,最后固定好腳手架,使整個腳手架承重于Φ40的圓鋼上,這樣便完成了托架提升的一個循環(huán)。接著開始鋼筋和模板安裝。3)、混凝土灌注模板安裝完成后,經監(jiān)理工程師檢驗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標號C40,水泥采用華新P.O425配制,配合比為:1(水泥)∶1.448(砂)∶2.333(碎石)∶0.33(水)∶0.0095(外加劑UFN-3C),混凝土采用HBT80C型輸送泵直接泵送入模,通過輸送管道末端的混凝土輸送軟管及懸掛串筒進行布料??刂苹炷恋姆謱雍穸?,每次混凝土的分層厚度均控制在30~40cm之間,從墩身的內側順時針方向布料,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按平行式布置振搗點,振搗點間距不大于40cm,距模板邊緣保持5~10cm。振搗作業(yè)分兩組進行,振搗時間第一組為45s~60s/點,30分鐘后第二組振搗時間為20s~30s,振搗方向及布點與第一組相同。振搗以混凝土表面停止下沉、不冒氣泡、表面平坦、泛漿為止。每次在澆筑下一節(jié)段混凝土時,對上一節(jié)段的混凝土鑿毛,要求為鑿至新鮮混凝土為止。預先用清水充分潤濕下一節(jié)段頂面鑿毛部分混凝土,然后開始澆筑混凝土。當該節(jié)段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即可拆除模板,接高豎向主筋,綁扎箍筋,然后進行上一節(jié)段模板的安裝。墩柱施工過程中應特別注意預埋件的正確定位埋設。混凝土澆完后,立即覆蓋進行養(yǎng)護;拆模后應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進行濕潤養(yǎng)護,同時可避免上一節(jié)段墩身混凝土澆筑時污染已澆筑的下部墩身。⑴、輸送泵管布設為了方便墩身混凝土澆筑,在兩肢墩內均布設輸送泵管直至墩頂。兩肢墩混凝土澆筑可以流水作業(yè)。輸送泵管固定在墩身內壁,每6米設一道固定裝,輸送泵管具體布設及固定輸送泵管預埋件見《輸送泵管布設圖》。圖5輸送泵布設圖圖6HBT80C型輸送泵⑵、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①、模板支立完畢,經檢查無誤后,即可澆筑混凝土。澆筑前要清除模板內的污物、松動碎石和浮漿,②、由于混凝土施工高度大于2m,為使混凝土的灌注時不產生離析,混凝土將通過串筒滑落。③、澆筑要水平分層對稱連續(xù)作業(yè),層厚控制在40cm左右?;炷帘盟腿肽?/p>
④、振搗前振搗棒應垂直或略有傾斜地插入砼中,傾斜適度,否則會減小插入深度而影響振搗效果。
⑤、插入振搗棒時稍快,提出時略慢,并邊提邊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
⑥、振搗棒的移動距離不超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并與模板保持5—10cm的距離。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5—10cm,以保證上下層混凝土之間的結合質量。
⑦、混凝土澆注后隨即進行振搗,振搗時間一般控制在30秒以上,搗固要適度,切不可漏搗和靠模板振搗,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即表明混凝土已振搗密實:ⅰ、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明顯;
ⅱ、振搗時不再出現顯著氣泡或振動器周圍無氣泡冒出;
ⅲ、混凝土表面平坦、無氣體排出;
ⅳ、混凝土已將模板邊角部位填滿充實。⑧、墩身混凝土澆筑要設專人檢查模板系統(tǒng)的變形和漏漿情況,以及鋼筋和各種預埋件是否有偏移,發(fā)現問題要及時解決。⑨、混凝土的養(yǎng)生質量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影響混凝土的外觀質量,派專人負責此項工作。根據當地環(huán)境的溫度變化情況指定相應混凝土養(yǎng)生措施。環(huán)境溫度在0度以上10度以下,混凝土澆注完,立即覆蓋進行養(yǎng)護,待同等條件養(yǎng)護的混凝土試件其抗壓強度達到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的90%,但還需灑水繼續(xù)養(yǎng)護5d,始終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⑶、墩身預埋件預埋在墩身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及時準確預埋各種預埋件是否埋設:①、施工電梯附墻架預埋件②、塔吊附墻架預埋件③、輸送泵管預埋件④、墩內橫隔板和肢墩間橫系梁托架預埋件⑤、墩頂實心段施工托架預埋件⑥、施工平臺支承點預埋件⑦、墩身臨時聯接預埋件各種預埋件具體位置祥見附圖⑷、施工縫處理
混凝土的澆注要保持連續(xù)進行,若因故必須間斷,間斷時間要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其初凝時間由試驗確定。如果間斷時間超過了初凝時間,則需按二次灌注的要求,對施工縫進行如下處理:鑿除接縫處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弱層,人工鑿毛,鑿除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2.5Mpa以上。在澆注新混凝土前用水將舊混凝土表面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但不能留有積水,并在水平縫的接面上鋪一層l—2cm厚的同級水泥砂漿。4、墩身墩底實心段高強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施工方法馬水河特大橋薄壁空心墩墩底,底座實心段高3m,截面尺寸在1134×634×300cm~922×422×300cm之間,墩身混凝土強度設計等級C50。實際施工中,我單位對底座實心段采用一次性澆注施工,在澆筑墩身底座時,下部承臺通常已經完成了水化熱耗散的過程,達到足夠的強度,對承臺產生約束作用,限制了底座混凝土的散熱收縮過程,極易產生貫穿裂縫。采用計算機有限元程序對底座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的溫度場和溫度應力場進行模擬計算,分析出現裂縫的原因,為了保證墩身實心段砼質量,有效控制水化熱,需布設冷卻管通水冷卻,冷卻管內徑40mm,壁厚2.5mm,按二層布置。具體布置見《馬水河特大橋墩身實心段冷卻管布置圖》⑴、混凝土水化熱及溫度計算1、混凝土配合比的原則主橋墩承臺采用C40高標號砼,采用華新水泥廠家生產的普通硅酸鹽P.042.5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原則為:滿足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條件下,摻適量粉煤灰,同時加緩凝劑,延長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盡可能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盡量降低混凝土內最大溫升值。
2、C40設計配合比水泥:311kg/m3;
水:194kg/m3;大氣溫度在20℃,馬水河水溫在15℃
粗骨料:1011kg/m3;
細骨料:767kg/m3;
粉煤灰:883、混凝土溫度計算1)、攪拌溫度計算和澆筑溫度混凝土拌和溫度計算表材料名稱重量W(Kg)比熱C(KJ/Kg.K)熱當量Wc(KJ/℃)溫度Ti(℃)熱量TiWc(KJ)水泥3110.973302.6206052砂子7670.846442616751碎石10110.848492319532粉煤灰880.8473.9201478拌和水1944.28151512225(注:本表中數值為經驗數據)混凝土拌和溫度為:Tc=∑TiWc/∑Wc=60109/2685=20.87℃??紤]到混凝土運輸過程中受日曬等因素,入模溫度比攪拌溫度約高3℃?;炷寥肽囟燃sTj=23.87℃。2)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TMAX=Tj+Th*ξTj=23.87℃(入模溫度),ξ散熱系數取0.70混凝土最高絕熱溫升Th=wQ/Cr=311×377/0.973×2400=50.29℃其中311Kg為水泥用量;377KJ/Kg為則TMAX=Tj+Th*ξ=23.87+50.89×0.70=59.49℃3)混凝土內外溫差混凝土表面溫度(未考慮覆蓋):Tb=Tq+4h’(H-h’)△T/H2。H=h+2h’=4+2×0.07=4.14mh’=k×λ/β=0.666×2.33/22=0.07式中Tbmax--混凝土表面最高溫度(℃);
Tq--大氣的平均溫度(℃);H-一混凝土的計算厚度;
h’--混凝土的虛厚度;
h--混凝土的實際厚度;
ΔT--混凝土中心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的最大值;
λ--混凝土的導熱系數,此處可取2.33W/m·K;
K--計算折減系數,根據試驗資料可取0.666;
β--混凝土模板及保溫層的傳熱系數(W/m*m·K),取22Tq為大氣環(huán)境溫度,取20℃,△T=TMAX-Tq=39.49故Tb=22.4℃混凝土內表溫度差:△Tc=TMAX-Tb=59.49-22.4=33、溫度應力計算計算溫度應力的假定:①混凝土等級為C30,水泥用量較大311kg/m3;②混凝土配筋率較高,對控制裂縫有利;③底模對混凝土的約束可不考慮;④幾何尺寸不算太大,水化熱溫升快,散熱也快。因此,降溫與收縮的共同作用是引起混凝土開裂的主要因素。先驗算由溫差和混凝土收縮所產生的溫度應力σmax是否超過當時厚板的極限抗拉強度Rc.采用公式;σmax=EaT[1-1/(coshβL/2)])s式中:E—混凝土各齡期時對應的彈性模量Et=Ec(1-e-0.9t)=2.79×104式中:e=2.718自然對數的底;t-混凝土齡期(天數);Ec—混凝土28天時C30的彈性模量Et=3×104MPa;a—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1.0×10-5L—結構長度,本工程厚板長度L=23.75m(取長度)。T—結構計算溫度:前面已述該厚板最大絕熱溫升Tmax=50.29℃實際溫升最高在混凝土澆筑后第三天T3=Tmax-Tq=50.29℃-20=coshβ—是雙曲余弦函數H—結構厚度,本工程厚板厚度H=4Cx—混凝土板與支承面間滑動阻力系數,對竹膠模板,比較砂質土的阻力系數考慮,取Cx=30N/mm2.S—混凝土應力松弛系數,查表得S=0.186σmax=EaT[1-1/(coshβL/2)])S=2.79×104×1×10-5×30.29×(1-1/1.00013×11.875)×0.186=1.439MPa算得σmax=1.439MPa≤1.75MPa(該混凝土30天齡期時的抗拉強度,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查得),由此可知,不會因降溫時混凝土收縮而引起收縮裂縫。5、墩身橫系梁施工方法墩身橫系梁采用滯后施工,即先施工完成橫系梁所在的墩身節(jié)段,翻板模提升至橫系梁以上并就位后,開始施工橫系梁,墩身橫系梁采用托架施工,托架祥見設計圖。⑴、托架設計技術要求托架是固定在橫系梁下部以承擔橫系梁支架、模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載的重要受力結構,其設計荷載考慮:混凝土自重、模板支架重量、人群機具重量、風載、沖擊荷載等,托架采取自支撐體系構件設計。⑵、托架結構施工時按圖紙要求在墩身砼澆筑時,及時準確預埋焊接牛腿鋼板,鋼板24×46cm鋼板厚20mm,鋼板嵌入砼表面2cm,鋼板焊接I25a工字鋼作為牛腿,焊接牛腿時,先鑿除鋼板表面砼再焊接,待系梁施工完畢后,拆除支架時,可在割除I25a工字鋼牛腿后,在預埋鋼板處用與墩身同標高的水泥砂漿把鋼板封填與墩身表面平。在牛腿上放置I25a工字鋼橫梁,用M20螺栓連接牢固,斜撐與牛腿、橫梁也采用M20螺栓連接牢固。橫梁上設I20a工字鋼分配梁,分配梁與橫梁點焊,在工字鋼上鋪設16*16cm方木。鋼模鋪設在方木上,為了便于拆模和調整模板頂標高,在方木下放置8cm厚木楔。具體結構見《馬水河特大橋主橋墩橫系梁托架圖》圖7馬水河特大橋主橋墩橫系梁托架圖⑶、橫系梁鋼筋安裝橫系梁與墩身連接的鋼筋,先不安裝,把鋼筋連接套筒事先按設計要求預埋在墩身內,并用與套筒配套的鋼管連接到墩身表面,待施工橫系梁時,把橫系梁25#螺紋鋼插進墩身與事先預埋好的套筒擰緊連接引出墩身外按35D間距錯開接頭,且在同一截面接頭數量不超過50%。⑷、混凝土澆筑1)、在混凝土澆筑之前,要留一個人洞,以方便施工人員出入系梁箱室,及方便拆除內模及托架構件;2)、橫系梁要作為塔吊支承底座,在澆筑砼之前,在塔吊穿過橫系梁部位要用預埋加強桿件。3)、在系梁預留輸送泵管通過的管道,采用內徑15cm的PVC管4)、橫系梁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系梁下底板,第二次澆筑底板以上的全部砼。6、墩內橫隔板施工方法橫隔板采用滯后施工,在澆筑墩身砼時,在相應的位置預埋20mm厚鋼板,鋼板嵌入墩身砼內2cm,待墩身砼澆筑完畢并拆除模板后,在預埋鋼板上焊接I20a工字鋼牛腿,在牛腿上放置I20a工字鋼橫梁,并用M20螺栓連接。I20a工字鋼橫梁連接完畢后,在橫梁上鋪設16×16cm方木分配梁,鋼模板放置在分配梁上,分配梁下設8cm厚木楔調平層,微調模板頂面標高滿足設計要求。在澆筑墩身砼時,要注意及時準確預埋好托架預埋件,在澆筑橫隔板時,要注意預埋內徑15cmPVC管,便于輸送泵管通過。具體結構見《馬水河特大橋主橋墩橫隔板托架圖》圖8馬水河特大橋主橋墩橫隔板托架圖7、墩頂實心段施工方法墩身澆筑至實心段位置,在實心段施工時,外模同空心墩,隨平臺繼續(xù)上升。空心墩混凝土灌注最后一節(jié)段時,在設計標高位置預埋工字鋼(腳手架也應支撐工字鋼),以此為基礎搭成實心段支撐系統(tǒng)。在其上立底模、綁扎鋼筋、灌注混凝土。并注意預埋梁部鋼筋、輸送泵管及0#段托架預埋件。托架詳見《馬水河特大橋主橋墩頂實心段托架圖》圖9馬水河特大橋主橋墩頂實心段托架圖8、墩身混凝土養(yǎng)護對已澆墩身混凝土,要指派專人對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在混凝土澆筑12h以后澆水養(yǎng)護,混凝土養(yǎng)護用水與拌和用水相同。保持必要的溫度和濕度,以保證水泥能夠正常進行水化,防止產生干縮裂縫?;炷翝菜B(yǎng)護的時間,一般混凝土不得小于7d,對摻有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jié)B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澆水應使混凝土表面能保持連續(xù)濕潤狀態(tài)。⑴、夏季墩身養(yǎng)護在夏季,墩身養(yǎng)護采用澆水養(yǎng)護,把Φ50mm水管從墩內沿著腳手架螺旋而上,水管出口封住,從已澆混凝土往下13.5米范圍內在靠墩身側水管鉆小孔噴水到墩壁自行養(yǎng)護,墩身表面必須保持濕潤,隨著墩身施工高度增加,把水管往上提升。墩身外表面養(yǎng)護,在施工平臺安裝后,就把Φ50mm水管沿著1#梁頂內邊緣繞墩身一圈,并固定好,水管在靠墩身一側按50cm間距鉆上小孔,讓水從中噴灑到墩身上往下流,保持墩身濕潤。隨著施工平臺提升,水管跟著上升,且要重新固定好,始終保證有小孔一側靠墩身。⑵、冬季墩身養(yǎng)護在冬季,墩內采用蒸汽養(yǎng)護,在墩內用大鍋爐燒水形成蒸汽養(yǎng)護。在墩身外表面,采用帆布包裹墩身保溫養(yǎng)護,帆布上端系在翻板模施工平臺1#、2#梁上,考慮到墩身每澆筑4.5米提升一次,4天一提升,帆布長13.5米,保證每節(jié)段砼養(yǎng)護期7天,帆布上、下口均有穿繩套,施工平臺提升就位后,施工人員站在電梯上,把帆布上下口繩子收攏捆住墩身,進行保溫養(yǎng)護。9、墩身線型控制⑴、墩身施工測量在承臺混凝土澆注完后,利用護樁恢復墩中心,并從大橋控制網對其校核,準確放出墩身大樣,然后立模、施工墩身實心段混凝土。實心段混凝土施工完后,在橋墩中心處設置一直徑為40cm、高40cm的鋼筋混凝圓臺,將墩中心準確地定位在預埋的鋼筋頭上。每提升1次模板根據墩不同高度,利用全站儀對四邊的模板進行檢查調整。施工中要檢查模板對角線,將誤差控制在5mm以內,以保證墩身線形。檢查模板時,已灌混凝土的模板上每臺方向作2臺方向點,防止大霧天氣不能檢查模時,可以拉線與經緯儀互為校核,不影響施工。檢查模板時間在每天上午9點以前或下午4點以后,避免日照對墩身的影響;墩身上的后視點要盡量靠近承臺,每次檢查前校核各臺方向點是否在一條直線上,如有偏差,按墩高比例向相反方向調整。⑵、高橋墩沉降與徐變觀測主橋墩身高,自重大,在墩身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由于自重墩身會有所沉降,為監(jiān)測墩身沉降量判定墩身是否達到穩(wěn)定,在左幅1#墩、2#墩、3#墩、4#墩(右幅4#墩、5#墩、6#墩、7#墩)8個墩承臺四角或墩身的線左線右方向做沉降觀測點對墩身進行沉降觀測,在各墩附近穩(wěn)定性好的山坡上布置水準點,由專人、固定的全站儀或水準儀在固定時段(間隔10d到30d)對橋墩底部(墩身施工時)進行一次觀測,或墩頂0#段中心位置(箱梁施工時)的預埋點進行觀測,作好詳細記錄,分析計算,以掌握墩身的位移和沉降情況。墩身的徐變主要是由于梁部鋼筋混凝土的重量和墩身自重的影響,徐變觀測點利用各墩0號段上的基準點,利用三角高程觀測。10、安全、質量和環(huán)保的檢查和驗收1、安全保證措施⑴、建立安全保證體系,安全保證體系圖附后,成立安全領導小組⑵、在塔機頂一直引一個銅線往下并接入地下,作為避雷針,能夠覆蓋全橋,防止雷電。⑶、工程施工前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時,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編制確實可行的安全措施;⑷、施工前,現場工程師必須編制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填寫安全交底確認卡,報項目部審核后,嚴格執(zhí)行。⑸、編制電梯安全操作規(guī)程,編制電梯安裝、檢查維修安全保障措施。⑹、編制塔吊吊裝安全操作規(guī)程。⑺、現場出入口、危險區(qū)域懸掛安全生產標志牌和安全色標,施工區(qū)域內,非施工人員嚴禁進入;⑻、每日開工前必須檢查周圍作業(yè)環(huán)境,并有足夠的安全防護措施;⑼、堅持施工機具設備班前檢查、工后驗收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群路密碼機系列合作協議書
-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
- 2025年速凍丸類制品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個體診所合作協議(三篇)
- 2025年買賣別墅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產品區(qū)域代理合同協議常用版(2篇)
- 2025年產品設計合同(三篇)
- 2025年二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2篇)
- 2025年個人幼兒園的課題總結范文(二篇)
- 2025年個人房屋防水施工合同模板(2篇)
-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 2025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五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2.筆算減法 第1課時 筆算減法課件2024-2025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
- 2025江蘇太倉水務集團招聘18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語寒假作業(yè)(五)
- 2025年八省聯考陜西高考生物試卷真題答案詳解(精校打印)
- 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化工優(yōu)劣勢分析
- Q∕GDW 12118.3-2021 人工智能平臺架構及技術要求 第3部分:樣本庫格式
- 客戶的分級管理培訓(共60頁).ppt
- 廣東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轉學轉出申請表(樣本)
- 如何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生產經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