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給水設備基礎知識_第1頁
建筑給水設備基礎知識_第2頁
建筑給水設備基礎知識_第3頁
建筑給水設備基礎知識_第4頁
建筑給水設備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給水設備基礎學問

水泵

在室外給水管網(wǎng)壓力不足或建筑內部要求保證供水、水壓穩(wěn)定的

場合,需設置水箱、水池等貯水設備和水泵、氣壓裝置等升壓設備。

一、水泵的選擇

水泵是給水系統(tǒng)中的重要升壓設備。較多采納離心式水泵。水泵

的吸水方式分水泵直接從室外管網(wǎng)抽水和水泵從貯水池抽水兩種。消耗

直接抽水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管網(wǎng)的壓力,系統(tǒng)比較簡單,并能保證

水質不受到污染。由于水泵直接從管網(wǎng)抽水會使室外管網(wǎng)壓力降低,影

響對四周其他用戶的正常供水。因此只有在室外管網(wǎng)管徑較大、壓力高、

水泵抽水量相對較小時,并經(jīng)供水部門同意才可采納此方式。當建筑水

泵抽水量較大,不允許直接從室外管肉抽水時,需要建筑貯水池,水泵

從貯水池中抽水。高層民用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一般采納這種方式。

水泵的選擇原則,應是既充足給水系統(tǒng)所需的總水壓與水量的要

求,又能在最佳工況點(水泵特性曲線效率最高段)工作,同時還能充

足輸送介質的特性、溫度等要求。

生活給水系統(tǒng)的水泵,宜設一臺備用機組。生產給水系統(tǒng)的水泵

備用機組,應按工藝要求確定。每組消防水泵應有一臺不小于重要消防

泵的備用機組。不允許斷水的給水系統(tǒng)的水泵,應有不間斷的動力供應。

當采納設水泵、水箱的給水試時,通常水泵直接向水箱輸水,水

泵的出水量與揚程幾乎不變,選用離心式恒速水泵即保持高效運行。對

于無水量調整設備的給水系統(tǒng),在電源牢靠的條件下,可選用裝有自動

調速裝置(變頻調速器)的離心式水泵,其工作原理是在水泵出水口或

管網(wǎng)末端安裝壓力傳感器,將測定的壓力值,轉換成電信號輸入壓力掌

控器,再與掌控器內依據(jù)用戶需要設定的壓力值比較。

二、水泵裝置要求

水泵宜設置自動開關裝置。消防水泵的掌控應符合有關防火設計

規(guī)范的要求。

水泵裝置宜采納自灌式吸水,當無法做到時,則采納吸入式。當

水泵中心線高出吸水井或貯水池水面時,均需設引水裝置啟動水泵。消

防水泵應設計成自灌式充水。

每臺水泵宜設置單獨的吸水管,尤其是吸入式水泵,若共用吸水

管,運行是可能影響其他水泵的啟動。

當水泵采納自灌式吸水或直接從室外管網(wǎng)吸水時,吸水管上應設

置閥門。

每臺水泵的出水管上應設閥門、止回閥和壓力表,并應實行防水

錘措施。每組消防水泵的出水管應不少于兩條與環(huán)狀網(wǎng)連接,并應裝設

試驗和檢查用的放水閥門(一般為DN65)。

室外給水管網(wǎng)允許直接吸水時,水泵宜直接從室外給水管網(wǎng)吸水。

但室外給水管網(wǎng)的壓力,不得低于lOOkPa(從地面算起)。

水泵直接從室外給水管網(wǎng)吸水時,應在吸水管上裝設閥門和壓力

表,并應繞水泵設旁通管,旁通管上應裝設閥門和止回閥。

吸入式水泵的吸水管應有向水泵方向上升且大于0.005的坡度;

如吸水管水平管段變徑時,偏心異徑管的安裝要求管頂平;多臺水泵共

用吸水管時,吸水管連接應采納管頂平接,以免存氣。出水管可滯留空

氣的管段上方應設排氣閥。

三、水泵機組基礎

水泵機組基礎應堅固地澆注在堅實的地基上。

地腳螺栓長度一般可按螺栓直徑的20?30倍取用。

基礎四周應有寬度不小于0.7m的通道,基礎高度不得小于0.5m;

基礎高出地板面不得少于0.1m,埋深不得小于鄰近地溝的深度。

四、水泵機組的布置

泵房機組布置型式:

1、各機組軸線平行的單排并列布置一一適于單吸懸臂式離心泵布

置(IS型水泵)即水僅流過葉輪一次即僅受一次增壓。

2、各機組軸線呈一直線單行順列布置一一適于雙吸式水泵布置

(SH型水泵)。

水泵機組的基礎端邊之間和至墻面的距離不小于1.0m,電機端邊

至墻的距離還應保證抽出電機轉子。

五、水泵管路布置

1、每臺水泵宜設置獨立的吸水管,直接從吸水池吸水。幾臺水泵

合用吸水管時,吸水管數(shù)目不得少于兩條,并應裝設必要的閥門,當一

條吸水管檢修時,另一條吸水管能充足泵房設計流量的要求。吸水管長

度應盡可能短、管件要少、壓力損失要小。吸水管一般采納鋼管,其水

平段應有沿水流方向向上升的坡度(120.005),以防止管內空氣聚集

而形成氣囊。

2、壓水管上應設閥門,當管徑2DN300時,宜采納電動或液動閥

門。壓水管上可不設止回閥,但在下列情況必需設止回閥。但在下列情

況必需設止回閥:水泵并聯(lián)工作的泵房;真空引水的泵房,管道內的水

放空后再抽真空困難;停泵后如無止回閥,給水系統(tǒng)內可能顯現(xiàn)負壓。

六、水泵隔振防噪

1、應選用低噪聲水泵。

2、水泵機組應設隔振裝置,基座下宜安裝橡膠隔振墊、橡膠隔振

器、橡膠減震器、彈簧減振器等。參照《水泵隔振及其安裝圖集》

SS657o

3、在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應設隔振裝置,如可撓曲橡膠接頭。

4、管道支架和管道穿墻、穿樓板處,應實行防固體傳音措施,如

泵房采納彈性吊架、彈性托架或在穿墻管道與孔洞間填塞玻璃纖維。

5、必要時建筑上可實行隔聲和吸音措施,如泵房采納雙層玻璃門

窗,墻面、頂棚安裝多孔吸音板。

6、基礎隔振、管道隔振和支架隔振的隔振墊面積層數(shù)、個數(shù)和可

撓曲接頭的數(shù)量必需經(jīng)過計算。

7、消防專用水泵。

貯水池與吸水井

一、貯水池

貯水池設于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建筑物的相近。

設置要求:

1、貯水池應有嚴格的防滲漏措施,以防貯水滲出或地下水滲入。

2、貯水池設計應保證池內貯水常常流動,不得顯現(xiàn)滯流和死角,

以防水質變壞。

3、貯水池一般應分為兩格,并能獨立工作,分別泄空,以便清洗

和維護和修理。消防水池容積超過500m3時,應分成兩個。

4、生活或生產用水與消防用水合用水池時,應設有消防用水不被

挪用的措施,如設置溢流管或在非消防用水水泵的吸水管上,于消防水

位處設置透氣小孔。

5、游泳池、戲水池、水景池等在能保證常年貯水的條件下,可兼

作消防儲備水池。

6、貯水池應設進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和水位信號裝置。

溢流管管徑應按排泄水池最大流量確定,并宜比進水管大一號。

7、貯水池應設通氣管。室外貯水池通氣管的設置高度一般為

0.7-1.2m,通氣管的直徑一般為200mm。

8、貯水池的水位信號應能適時反映到泵房及消防掌控室。

9、穿越貯水池壁的管道應設防水套管。

10、貯水池與建筑物貼鄰設置時,其間的穿越管路應實行防止因

沉降不均而引起損壞的措施,如采納金屬軟管、橡膠接頭等設施。

11、寒冷地區(qū)的貯水池應實行保溫措施。

12、貯水池宜布置在地下室或室外泵房相近。

13、貯水池內應設吸水坑,吸水坑深度不宜小于1.0m。

二、吸水井(坑)

吸水井(坑)是用來充足水泵吸水要求的構筑物。在吸水井內安

裝吸水管和喇叭口及吸水底閥。吸水井(坑)的進水量必需大于水泵吸

水量。其最小有效容積不得小于最大一臺3min的出水量。

吸水井(坑)可設置在底層或地下室,也可設置在室外地下或地

上。對于生活飲用水,吸水井(坑)應有防止污染的措施。

水箱

在建筑給水系統(tǒng)中,當需要貯存和調整水量,以及需要穩(wěn)壓和減

壓時,均可以設置水箱。分高位水箱、減壓水箱和斷流水箱。

一、水箱附件

1、進水管

一般從側壁接入,當水箱利用管網(wǎng)壓力進水時,其進水管出口處

應設浮球閥或液壓閥。浮球閥一般不少于兩個,其直徑與進水管相同,

每個浮球閥前應裝有檢修閥門。進水管至水箱上緣應有150200mm距離。

2、出水管

從側壁接出的出水管內底或從底部接出時的出水管口頂面,應高

出水箱底50nlm,以防污物流入配水管網(wǎng)。出水管口應設置閘閥。

水箱的進、出水管宜分別設置,當進、出水管為同一條管道時,

應在出水管上裝設止回閥。

當需要加裝止回閥時,應實行阻力較小的旋啟式止回閥代替升降

式止回閥,且標高應低于水箱最低水位1m以上。生活與消防合用一個

水箱時,消防出水管上的止回閥應低于生活出水虹吸管的管頂(此時,

生活虹吸管的真空被破壞,只保證消防出水管有水流出)至少2%使其

具備肯定的壓力推動止回閥。當火災發(fā)生時,消防儲備水量才能真正發(fā)

揮作用。

3、溢流管

用以掌控水箱的最高水位,溢流管口應高于設計最高水位20rnm。

其管徑按排泄水箱最大入流量確定,并宜比進水管大1?2。溢流管上不

得安裝閥門。

溢流管不得與排水系統(tǒng)直接連接,必需采納間接排水,并應有防

止塵土、昆蟲、蚊蠅等進入的措施。如設置水封、濾網(wǎng)等。

4、泄水管

水箱泄水管應自底部最低處接出。泄水管上裝有閘閥(不應裝截

止閥),可與溢流管相接,但不得與排水系統(tǒng)直接連接。管徑一般采納

DN50o

5、通氣管

供生活飲用水的水箱應設有密封箱蓋,箱蓋上應設有檢修人孔和

通氣管。通氣管可伸至室內或室外,但不得伸到有害氣體的地方,管口

設濾網(wǎng),一般應將管口朝下設置。通氣管上不得裝設閥門、水封等攔阻

通氣的裝置。通氣管不得與排水系統(tǒng)和通風道連接。一般采納DN50的

管徑。

6、液位計

一般應在水箱側壁上安裝玻璃液位計,用于就地指示水位。安裝

多個液位計時,相鄰兩個液位計的重疊部分,不宜少于70師。若未裝

液位信號計時,可設信號管給出溢水信號。信號管一般自水箱側壁接出,

其設置高度應使其管內底與溢流管底或喇叭口溢流水面平齊。管徑一般

采納DN15。信號管可接至常常有人值班房間內的洗臉盆、洗滌盆處。

若水箱液位與水泵連鎖,則在水箱側壁或頂蓋上安裝液位繼電器

或信號器,常用的液位繼電器或信號器有浮球式、桿式、電容式與浮平

式等。

水泵壓力進水的水箱高處與低處電控水位均應考慮保持肯定的安

全容積,停泵瞬時的最高電控水位應低于溢流水位100mm,而開泵瞬時

的最低電控水位應高于設計最低水位20mm,以免由于誤差而造成溢流

或放空。

7、水箱蓋、內外爬梯及其他有關附件見《給排水標準圖集》S151

制作及安裝。

二、水箱的安裝和布置

金屬水箱安裝用橫鋼梁或鋼筋往支墩支承。為防止水箱底與支承

的接觸面腐蝕,要在它們之間墊以石棉橡膠板、橡膠板或塑料板等絕緣

材料,熱水箱底的墊板還應考慮材料的耐熱要求。

整體式鋼板水箱的支墩間距見5151;裝配式鋼板水箱的支墩間距

見國標92SS177或按產品說明設置。水箱底距地面宜有不小于800mm的

凈空高度,以便安裝管道和進行檢修;水箱間的位置應便于管道布置,

盡量縮短管線長度;水箱間應有良好的通風、采光和防蚊蠅措施,室內

最低氣溫不得低于5T;水箱間的承重結構應為非燃燒材料;水箱間的

凈高不應低于2.2m,同時還應充足水箱布置要求。

三、水箱的有效容積

用于水量調整和貯水水箱的有效容積,應依據(jù)調整水量、生活和

消防儲備水量及生產事故備用水量之和計算。

四、水箱的設置高度

水箱的設置高度,應使其最低水位的標高充足最不利配水點(包

括消火栓或自動噴水噴頭)的流出水壓要求。

對于儲備消防用水的水箱,在充足消防流出壓力確有困難時,應

實行增壓、穩(wěn)壓措施,以達到防火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

氣壓給水設備

氣壓給水設備是給水系統(tǒng)中的一種利用密閉儲罐內空氣的可壓縮

性進行貯存、調整和送水的裝置。其作用相當于高位水箱或水塔。由氣

壓水罐、水泵、空氣壓縮機、掌控器材(壓力繼電器)等構成。罐內的

安裝高度可以不受限制,因而在不宜設置水塔和高位水箱的場所采納。

這種設備的優(yōu)點是投資少、建設速度快、簡單拆遷、快捷性大,并且水

在密閉系統(tǒng)中流動,不會受到污染。缺點是調整本領小,常常費用高,

而且變壓力的供水壓力變化幅度較大,不適于用水量大和要求水壓穩(wěn)定

的用水對象,因此使用受到肯定限制。

密閉罐:內部充分空氣和水;

水泵:將水送到罐內及管網(wǎng);

空氣壓縮機:加壓水及補充空氣漏損;

掌控器材:用以啟動水泵或空氣壓縮機。

一、氣壓給水設備類型

1、按壓力穩(wěn)定情況分

變壓式一一用戶對水壓沒有特別要求時,一般常用變壓給水設備,

氣壓水罐內的空氣容積隨供水工況而變。給水系統(tǒng)處于變壓狀態(tài)下工作。

其工作過程為水泵工作向管網(wǎng)供水,水泵的供水量大于管網(wǎng)的用水量時,

多余的水進入密閉罐并不斷占據(jù)罐內容積,而罐內空氣受到壓縮,罐內

水壓不斷上升,當壓力達到設定的最大壓力時,通過壓力開關掌控水泵

停止工作。此時,密封罐的水在被壓縮空氣的作用下被送至管網(wǎng)。隨著

水量的削減,水位下降,罐內的空氣體積增大,壓力即漸漸減小,當壓

力降到設定的最小工作壓力時,通過壓力開關掌控水泵啟動。如此往復。

氣壓給水系統(tǒng)中的空氣與水直接接觸,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空氣由于漏失

和溶解于水而漸漸削減,因而使調整容積漸漸減小,水泵啟動漸趨頻繁,

因此需要定期予以補充。最常用的是用空氣壓縮機補氣,在小型系統(tǒng)中

也可采納水泵壓水管中積存的空氣補氣、水射器補氣和定期泄空補氣等

方式。氣壓給水設備的水罐可以水平放置也可垂直放置。在水罐的進氣

管和出水管上,應分別設止水閥和止氣閥,以防止水進入空氣管道和壓

縮空氣進入配水管網(wǎng)。

定壓式一一在用戶要求水壓穩(wěn)定時,可在變壓式氣壓給水裝置的

供水管上安裝調整閥,使閥后的水壓在要求范圍內,管網(wǎng)處于恒壓工作。

氣壓給水設備宜采納變壓式,當供水壓力有恒定要求,應采納定

壓式。

2、按氣壓水罐的型式分

補氣式一一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