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個文言文實詞小故事翻譯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3/38/wKhkGWc1HSWASU2CAAC_5KbBiDw978.jpg)
![120個文言文實詞小故事翻譯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3/38/wKhkGWc1HSWASU2CAAC_5KbBiDw9782.jpg)
![120個文言文實詞小故事翻譯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3/38/wKhkGWc1HSWASU2CAAC_5KbBiDw9783.jpg)
![120個文言文實詞小故事翻譯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3/38/wKhkGWc1HSWASU2CAAC_5KbBiDw9784.jpg)
![120個文言文實詞小故事翻譯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3/38/wKhkGWc1HSWASU2CAAC_5KbBiDw978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個文言文實詞小故事翻譯
1、愛
楚人愛(喜歡)其子,雖愛(同情)錢財,于其子之求而無不該。其子成人,有
陶氏之風(fēng)偏愛(喜歡)菊,大家愛(仰募)其高潔,稱之。約其茶亭見之,愛(隱蔽)而
不見。
2.安
戰(zhàn)國間,諸侯欲覓安(安全)閑之地,得朝夕安(悠閑)寢,常與鄰國相安(寬慰),認(rèn)為
無患。時有寇盜相侵,而能安(平穩(wěn))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養(yǎng)),于是去峻峭之遠地安
(部署)軍,敗矣。逝者如斯,現(xiàn)在安(哪里)在哉?
3.被
屈原忠而被(表被動)謗,既費,其思憂且幽。被(披垂)發(fā)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
在身上)壁行吟澤畔。雖大雪被(覆蓋)衣,身被(遇到)十余創(chuàng),尤不為苦也。
4.倍
蘇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叛)節(jié)義。鄉(xiāng)情于游子過百倍(原數(shù)基礎(chǔ)上增添的相等數(shù))。
十年間,每逢佳節(jié),猶倍(更為)思親。
5.本
柳宗元本(原來)求宦達,而謫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
多有所得。后代將其所述輯成多本(量詞,書冊的計量單位),即今天
所見本(版本),以本(推究)其當(dāng)天心境。
6.鄙
晉之鄙(邊境)有二人,臨秦地則曰:“鄙賤之人,當(dāng)其求驚?!本泳?,則鄙(輕
視)秦人曰:''秦人亦可是這樣,皆如夷狄之鄙(淺陋無知)Ao
7.兵
陳涉初起之時,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國之謀士,而能削木為兵(兵器),以
疲倦之兵(軍隊),遂滅秦。得天下后,其幼時之友觸其顏面,左右欲兵(損害)其友,勿
勸。
8.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擔(dān)憂)之,求扁鵲治,而不治,?。膊。┤雰?nèi)臟,遂死。
后代認(rèn)為此事非大臣之過也,乃桓公之?。ū锥耍?。今人常以此相詬?。ㄘ?zé)怪)。
9.察
郡守察(察看)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認(rèn)為不可以察(明察),然帝認(rèn)為李密品之察
察(干凈的樣子),乃大家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選舉)孝康,足見帝之察(理智)。
10.朝
鄒忌旦日朝(清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諫齊王。齊王納其諫。此后,齊國日盛,弱國來
朝(朝見),經(jīng)數(shù)年之久。鄒忌有名天下,為歷朝(朝代)謀臣所仰募。
(二)
11.曾
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現(xiàn)代的家屬)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
山間隔,進出不便,愚公全家曾(以前)齊議移山.于是率老婆移山,幾度春秋,
山不加少。愚公之鄰居智叟望山上曾(通“層”)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
(競)不若孩兒?世代移山,終有竟日?!?/p>
12.乘
陶淵明手握《左傳》,乘(登)彼桅垣,閱至“公與之乘(乘坐)",感想古代帝王雖善
因利乘(依賴)便,終而亡,頓生歸家之心,一路冒風(fēng)乘(冒著)雪,至家,心乃定,居家
乘(適應(yīng))化以歸盡。
13.誠
藺相如攜和氏璧至秦,足見趙國之誠(誠心),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圖指此后過去十五都予趙。
相如度秦王誠(的確)沒心,乃遺從者懷壁于趙,后秦誠(果然)這樣。
14.除
荊軻以義聞天下,燕太子令人召之。荊軻始不肯,太子以誠待,三顧其舍,親除(除掉)其
東屋之除(臺階)塵,引荊軻之車,荊軻感之應(yīng)允,與太子歸。太子
除(授與官職)其官職,令其剌秦王。荊軻曰:“除(除非)吾死,否則事定成!”
15.辭
屈原德高,作《楚辭(古代的一種文體)》,其辭(文辭)美,子蘭欲以叛國之辭(借口)除
之。屈原曰:''死且不辭(推卻),何懼之有?"后為楚王所逐,辭(告別)親戚,見放楚之
汨羅。
16.從
樊哈從(參加)軍,從(隨從)劉邦討伐。后項羽擺宴于鴻門,欲殺劉邦,張良見勢急,至
軍門見樊噲,樊噲從(依據(jù))良計,斥項王。項王不識這人,問所從(由,自)來,欲殺之,
樊噲無論。項王感其驍勇,命其從(挨著)良坐。
17.殆
歸有光家遭火.勢急殆(危險),物品殆(湊近)盡,唯余項將軒。歸有光認(rèn)為殆(大體)
有神助,后重建之。
18.當(dāng)
李斯為秦相,當(dāng)(掌握)政。當(dāng)(在)是時,敵虎視秦,李斯令將當(dāng)(堅守)關(guān)口,敵臨,
守將退之,按律當(dāng)(裁決)死.李斯念其功,以功當(dāng)(相抵)澤,于其當(dāng)(將)死之際活之,
后令其當(dāng)(任)出使之職,守將涕落日:“此事,名我固當(dāng)(適合)。吾定效勞,不負(fù)君望!”
19.道
蘇洵欲往京城,道(取遒)泰山問行.遇隴上行于道(道路),憩于茶亭,論秦
國與六國之事,隱士舉兵家之道(主張),認(rèn)為六國用兵之道(策略)不及秦國,蘇洵不
認(rèn)為然。兩者言辭強烈,未能休也。人遒(議論)此事:孰聞遒(道理)多也?
20.得
臨川人張奇游學(xué)得(獲?。┮粫?,乃安石所著。曰:“吾得(應(yīng)當(dāng))瑰寶事之”,后讀之,
快然自足,多有所得(心得),認(rèn)為安石所言得(適合)之。
(三)
21.度
宋妻往市買鞋,途遇小澗,一躍度(超出)之,至市方憶忘度(尺碼),彷徨幾度(次)欲
反.度(考慮)之一再,則度(預(yù)計)其夫腳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見妻空反,認(rèn)為玩
樂無度(限度),責(zé)其不知以腳度(權(quán)衡)鞋之大小。后代度(創(chuàng)作)曲詞諷之,認(rèn)為其家
如國,沒法度(法度),豈不謬哉?
22、非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間論陳涉滅秦,老者曰:陳涉非(沒)有兵家之能而滅
秦。少者非(反對)之,口:此言非(錯誤)也,除涉勝于民心也。
23.復(fù)
天啟年間,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觀園,此中亭臺樓閣。池水逶迤,水復(fù)
(重疊,復(fù)雜)漣漪,成名擲一石子,波濤頓生,頃之,又復(fù)(恢復(fù))如初。前行,一老人
見之,問其話,成名不敢出言以復(fù)(回復(fù)),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
至此,成名乃與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試令之與雞斗,無不勝者。
兩人喜,相約明天復(fù)(再)往。
24.負(fù)
趙國得和氏壁,秦王聞之,負(fù)(倚仗)強以城十五求之。趙國之臣紛議,藺相如認(rèn)為必許之.以
負(fù)(使肩負(fù))秦曲。趙王召相如負(fù)(背著)和氏璧往之。相如臨行曰:“必不負(fù)(辜負(fù))趙?!?/p>
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負(fù)(背棄)約,令
從懷壁歸趙。后代評日:秦王有婦人之仁,若執(zhí)意求之,則輸贏(失?。┎灰琢?。
25.蓋
姚鼐游泰山,路有樹,枝枝相覆蓋(掩蓋),其葉如蓋(傘)。登之愈難,憶項
羽氣差(超出)世,又登之。見-古物,其文如新無損,益(大體)先人遺之。
26.故
項伯與張良有故(交情),遇項王欲殺劉邦,故(因此)前去告良。良初見,問之:“公何故
(原由)至此?”伯具言所聞。良聽之,急以告。邦故(依舊)嫌良告之遲,良細述原委,
劉邦顏色少解。
27.顧
劉備欲振漢室,招賢才,三顧(拜會)孔明之廬。初始,其見遠地有一草廬,認(rèn)為孔明之廬,
敲門問之,僮仆日非也。劉備疑孔明之計,臨行顧(回頭看)之,
后顧(還)反,再求之。這樣一再,乃見??酌饕蝾櫍P(guān)懷)其家人,則曰:“顧(可是)
吾念之,家人無認(rèn)為托J劉備令從安之,孔明方許。
28、固
齊據(jù)險地之固(牢固),敵攻,將欲戰(zhàn)。齊將田忌固(果斷)止之。以敵將屢有建樹,有自
滿之心,日越驕固(執(zhí)拗)。田忌故固(堅守)壁不戰(zhàn),方勝之。史論:齊固(原來)有勝
之勢,且田忌有謀略,豈不勝哉?
29.歸
曹操進犯孫吳,而此時大小喬來歸(女子出嫁),周瑜雄姿英,且呂蒙既歸(回
來),使江東之屬歸(歸附)之,孫權(quán)人強馬壯,曰:“吾納賢進士,必勝之。
30、國
蘇軾左遷于杭州,去國(國都)懷鄉(xiāng).然其生性豪邁.不多,百謂此為樂國(地方)。筑堤
浚池,于國(國家)于民有大利,其之于國(國事),亦足悉心耳也矣。
(四)
31.過
信陵君過(經(jīng)過)侯生門,聞侯生有才,欲過(拜會)之。令隨從訪之,未果,信陵君督過
(責(zé)怪),隨從認(rèn)為過(過分)矣。又令訪之,隨從再訪,乃聞侯生
出門,可是(超出)幾天便歸。信陵君見侯生曰:“吾未能先聞之,是吾之過(過失)也。”
32、何
鄒忌身高八尺有余,左右認(rèn)為美,鄒忌自認(rèn)為不及徐公之美,則曰:“吾何(怎
么)能及徐公也?!班u忌上朝,齊王問曰:“卿上朝何(什么)事?''忌具答,且謂齊
王蔽深。齊王聞之,嘆道:“何(為何)者?寡人之蔽,何(多么)其甚也!"
33、恨
劉攔芝與焦仲卿相愛,為焦母所拆,別時真乃“生人作死別,喉(怨恨)恨那可
論”,此恨(遺憾)綿綿亦無所釋.世人惜之也。
34、胡
漢時,李陵受詔抗胡(泛指北方邊地與西域的民族)人,后困擇于胡?;噬险D其
族。司馬遷為之辯,謂上胡(為何)非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日:“一派胡言大臣皆不敢
言。這樣,國胡(什么)以興旺?
35、患
古時有師徒二人,師授其徒捕虎之法。其徒學(xué)之,不幾天便認(rèn)為得法,自夸于人
前。其師患(擔(dān)憂)其未得要領(lǐng)。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試之,未得。歸之,
訓(xùn)曰:“人之患(弊端)在自夸,此或終為患(災(zāi)害)也?!?/p>
36.或
李蟠修業(yè)于韓愈,始或(誘惑)于嬉,嗜玩,或(有時)逃。愈懲其日:“為學(xué),貴在恒
也。為學(xué)或(假如)匪恒,則或(有的)師焉,或否焉,小學(xué)而大遺。”李蟠聞后,方心
定,乃有所成。大家認(rèn)為愈之功。后或(有人)責(zé)愈,認(rèn)為童力學(xué),當(dāng)順自然,后功或(或
許)未易量。
37、疾
蔡人有足疾(疾?。?,不可以疾(快)走。家人尋醫(yī)。鎮(zhèn)上有醫(yī),術(shù)高,常解民之疾(傷心)
苦。后蔡人愈,家人謝醫(yī)曰:“鄉(xiāng)下有庸醫(yī),嘗疾(忌妒)爾術(shù),所幸未聽之也?!贬t(yī)曰:“吾
疾(怨恨)天下這樣者也
38.及
陳留為人善,才能非及(比得上)友人。一日,與友山中打獵,見一兔,猛追之。
殆及(追上)之,忽見一蛇,兔脫.而為蛇所傷而慌張失措,及(等到)友至,
而毒已入心矣。陳留將死之時,曰:“此事及(波及到)友,及(到)家不宜揚。
愿及(趁)吾未去之時托孩于爾。清明及(與)中元,于吾墓焚紙而已?!毖援?/p>
遂死。
39.即
莊公初即(登上)位,即(就)令人擊鄰國,大家認(rèn)為不當(dāng)。公曰:“否則,即(就)患鄰
之兵至?!币虬l(fā)兵。兵既出?主公悔.令人阻。大敗.卒三萬葬于南山。國人指其址.日:
“此即(就是)萬人墓也。
40、既
蘇軾于七月既望,與友乘舟游赤壁。既(不久)而,浪生船搖,友欲歸之,軾曰:
“既(既然)來之,則安之?!贝龋ㄒ呀?jīng))平,友方安。
(五)
41、假
蘇武送匈奴使留漢者回國,與副將張勝及假(暫時充當(dāng))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險
灘,假(借助)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假的)也。州官聞知,急令手下捕之,手下
求假(假期),州官嚴(yán)禁,乃往。
42.間
周瑜欲出行,令出行間(處于必定的空間或時間里)魯肅代職。途中見草屋八九間(量詞),
令卒查之。少間(一會兒),屋內(nèi)擲一紙出,令其道后山間(從小道)行。小人間(間或)
進言,欲令周瑜、魯肅不睦,魯肅知小人間(教唆)之,曰:“吾二人之事,汝何間(參加)
焉?瑜聞之,于行間(空隙)致書一封于肅,
令其與外人間(間隔)隔。肅曰:“君子納言須察其真。人進言應(yīng)當(dāng)這樣,勿罰?!毙∪寺?/p>
言甚愧,終不再言。
43.見
王昭君天生麗質(zhì).入宮后不見經(jīng)傳。后匈奴朝見(拜會)漢元帝,乞降親。元帝見(召見)
昭君,方知其絕色,有悔,乃悟見(表被動)欺,而事成定局,遂放行。昭君行胡地,風(fēng)吹
草低見(通“現(xiàn)”)牛羊,憶與父親母親無見(會面)之日,
悲從中來,不由嘆道:”往日入宮時,父親母親見(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相
當(dāng)于“我”)叮囑,囑我早還家。今天一去,長生不得見父親母親矣!”淚落,大
雁見之,亦為之落,以此見(知道)其美貌也。
44、解
庖丁為文惠君解(解剖)牛。牛怒且吼,王懼,庖丁以刀刺之,牛斃。王見其技
甚高,疑之,甩丁解(解說)其惑也。文惠君方解(理解)其理,色少解(緩解)。
文惠君后以之治國,終解(免去)內(nèi)憂外禍。
45、就
晉武帝征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以奉養(yǎng)祖母具表不就(任職)職。州官令人持刀就(湊近)
之,迫曰:“不者,請就(受,接受)湯鍍李密不為所動。遂不就(登)車。
46、舉
陳涉亡,眾好漢舉(選舉)項羽為帥。商定先入咸陽者為王。不意劉邦先舉(攻?。┫剃?
項羽擺宴于鴻門,欲殺劉邦,然意不決,范增舉(舉起)玉塊我之。
樊哈聞進,聲討秦王殺人如不可以舉(盡,全都),且舉(舉出)沛公待項王之事,告項王
莫令事不舉(像樣子)。
47、絕
晉人有美玉,鄰居凱靚,屢盜而不得,為絕(間隔)鄰居之念,晉人遂率老婆至
桃源絕(與人間隔)境,途遇江河,假舟揖而絕(橫渡),后至無人處,而聞妙
聲,目力所絕(盡),亦無所見,其子仰望,見一大鵬,絕(直上穿過)云氣,
圖南飛。老婆皆認(rèn)為妙,遂居于此。
48、堪
劉攔芝日夜勤作息,阿姥仍不滿,曰:“不堪(勝任)吾兒婦?!绷钇渥有葜?。其子與蘭芝情
真,認(rèn)為堪(可以)與圣人比,而畏其母,亦無術(shù),遣之。每至節(jié)氣,喜歡尷尬(忍耐)。
49、克
齊將率眾與魏戰(zhàn)于桂陵,既克(戰(zhàn)勝),威震天下。齊兵戰(zhàn)后E趨驕縱,未能克
(拘束)己,致使民怨四起,皆認(rèn)為身處興旺之國而不克(可以)蒙其澤。
50、類
宋人劉某,形類(近似)橐駝?wù)撸瑯渲桀悾ǚN類),其法異。大家怪之,問其以.劉舉類
(事物)解說之,眾皆認(rèn)為其義之深。
(六)
51、憐
陌上有麗人,可憐(可愛)體特別,而家無親人憐(珍愛)之.逢烽火,隨眾流
浪,一路艱辛,眾皆憐(同情)之。禍后歸家,可憐(惋惜)焦土一片。
52、彌
古時有一人,治學(xué)曠日彌(長遠)久,煩之。一。出門,遇雨,久不只,仰彌(滿,
遍)天之云,心之彌(更為)煩,歸家,方心安。
53、莫
日莫(同“暮”,晚)時分,有摯友二人離于滄州,二人皆語友人日英(不要)
相忘,其一人曰:“人當(dāng)重義,不義之財莫(不)取。這樣,莫(沒有誰)能加
害于爾也?!?/p>
54.明
滕子京請守巴陵郡,越明(第二年)年,政通人和,明(說明)道德之廣崇,拓
人間之美景,郡之人皆認(rèn)為明(英明)也。一日出游,見江船燈火獨明(光明),間湖
上有箏聲,聽之憂如仙樂。滕子京欲至觀其由,遂亮起火把,行之甚遠未至,然火不足
以明(照明)也,遂罷。
55、內(nèi)
李密自小家窮,家無應(yīng)門之僮,內(nèi)(心里)懷憂國之計,而朋友親之。李密常內(nèi)(通“納”,
采用)朋友于家,晤言一室以內(nèi)(里面),抒滿腔激情,歌窈窕之章。
56、期
陳人母逝,遵村夫之規(guī),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之親皆來悼念。后陳人出門,其妻與
之約以一年為期(規(guī)定的時間)。期(一周年)年此后,妻未見其歸,又?jǐn)?shù)年,仍未見其歸,
悲而曰:“為何不見歸?一年之期早逝,吾期(希望)歸。
難道與佳期(約會)而忘歸耶?”
57.奇
魏人見一舟,約七分有奇(余),甚奇(引認(rèn)為奇)之,嘆曰:“天下奇(奇怪
的)才多矣!"
58.遷
白居易初入仕時,帝見之,認(rèn)為奇才,授秘書省校書郎,后遷(榮膺)為翰林學(xué)士。白居易
不畏顯貴近臣,直言上書論事,常論及前朝遷(改變)滅之事。后因惹怒皇帝,帝左遷(貶
謫)其為江州司馬。
59、請
外敵來犯,曹劌請(懇求〉見,曰:“吾雖山野之人,尚能效勞,請(請讓我〉從將戰(zhàn)」帝
許之。勝歸,帝擺宴,為其慶功。席間,有大臣知曹劌不善音,欲俾其出丑,請(希望某人
做某事)其奏瑟以助興。
60、窮
蘇軾為杭州太守,見一人有才而窮(失落)厄,于路泣之,軾助之,并告其曰:“豈效阮籍
窮(窮途末路)途之哭?當(dāng)窮(處境困難)且益堅,不可以無季節(jié)?!边@人銘刻于心。后至
長江嘆曰:“吾生須臾,長江無量(盡),有生之年當(dāng)如蘇太守?!?/p>
(七)
61、去
曹操率軍南征,至河畔,此地去(距離)鄉(xiāng)千里,見江水東(向東)去,回顧去
(過去的)日劫難,感想頗多。又見士卒皆思鄉(xiāng),士氣不振。為去(除掉)倒客,捉小鳥
留軍營。小鳥久住軍營,人至不去(走開)。士卒見之,大喜,遂士氣大增。
62.勸
韓愈學(xué)問淵博,常勸(激勵)人不拘于時以學(xué)習(xí),人皆敬之。后上書指斥朝政,
人勸(勸告)其明哲保身,愈不改,終遭貶。
63.卻
趙得和氏璧,秦聞之,索要。趙以藺相如為使使秦,藺相如遂帶和氏璧至秦,見秦工企圖欺
之,相如因特壁卻(退縮)立,卻(回頭)看隨從,隨從會其意,與相如共欺秦王而物歸原
主。秦王怒,欲攻趙。又恐廉頗卻(擊退)之,遂罷。相如回國,卻(再)話赴秦之事,趙
王認(rèn)為勇。
64、如
孔子如(往)齊,問弟子之志。弟子答曰:如(或許)小相,如師。子曰:“善
矣,以仁為本?!钡茏尤纾ㄒ罁?jù))語應(yīng)事,全部皆順。子至齊,則與齊王曰:“君待民
如(像)草熊.不可以,不如(及,比得上)以仁懷之。”齊王思慮其久,覺子之言其是。
子曰:“王如(假如)知此,則國泰民安?!?/p>
65、若
韓愈歸家,途見大鵬,其翼若(像)垂天之云,觀桑之葉沃若(相當(dāng)于“然”),甚喜。
歸家,遇大家拜廟則曰:“若(你們)雖年長,其智不明,雖稚干未必不若(比得上)汝等。
若(假如)勤學(xué)之,則智明也。”
66、蓋
項伯與張良素善(友好,交好),知項王之事,前來告良。沛公善(善于)假人
力,認(rèn)為戰(zhàn)爭之輸贏,北在兵之利,戰(zhàn)之善(正確),而在人和。故聞項伯之言,屬良善
(好好地)待之。后至項王營中,見一廚正解牛,對付自如,費善(通“繕”,擦抹)刀而
藏之,馬上善(敬羨)其技,欲歸入麾下。
67.少
趙國危難,趙太后急,少(缺乏)睡眠,朝中少(年青人)長咸集議事。后求救于齊,齊必
以長安君為質(zhì),太后不肯。大臣諫,趙太后出言必唾其面。大生患,諫者益少(不多)。觸
龍憂,少(不多時)間,仍勸謨,以長安君少(缺乏)功之事曉利害,曰“長安君少(年幼),
無寸土之功,國人定少(小看)之,這樣,則忠長安君之人定會加少(減少)。較之,令長
安君出齊有利太后認(rèn)為然,色少(略微)解。
68.涉
陶淵明自涉(進入)宦途,屢有不快,為求心安而辭官歸家,日涉(漫步)園庭
以冶情,且常駕車以游。一日,遇河,下車徒步涉(涉水)水,亦感滿意。
69、勝
古有一男子,才貌俱佳,官至三品,遭人嫉,被。心,酒醉不(能蒙受)杯杓,至(美)
地,仍不可以()心,遂,奮斗定當(dāng)(超)于前,無奈天不遂人意,屢受挫折,其
心之,何可(盡,完)道也哉!
70.
至安,與黃庭相(),二人同游花山,一碑石,其上文字猶可(),后,曰:
“吾當(dāng)(住)之。”
(A)
71.使
燕太子丹使(派遺)剌秦王。使(出使)于秦,秦王,獻而匕
首。持匕首刺王,后王所瑙。王曰:“此事由何人使(主使)?”不答,死。杜牧曰:
“使(假如)六國各其人,足以拒秦」
72.是
國入侵,皇上令百姓參。是(指示代,此),木之父年邁,不可以。木欲替父從,
故女扮男裝赴°入.方知今是(的)而昨非。十年之,潺來,人皆。
73.適
自適(到……去)安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適(出嫁)家,按
俗避之。后于安,兄怪其未允而至,日:“分適(依據(jù))兄意,吾已來
矣,心安之?!毙盅涓俺啾谟?,美色,曰:“此等美色,吾與子共適(享受)?!?/p>
74,
班固本是一介生,常(籍)于市肆。逢事,常以(信)適家,
(寫)家之念。
75.孰
鄒忌朝服衣冠,問其妻:“我縱與城北徐公美?”答曰:“汝之美甚,孰(誰)
及君也?!编u忌孰(通“熟”,認(rèn)真)視之,自謂其言不實。
76、屬
項羽力大無量,名屬(隸屬)天下第一。舉大業(yè),屬(隨從)者百萬。后沛公先入關(guān),恨之。
范增獻計,屬(通“囑”,叮囑)其邀沛公至軍營,于坐殺之。席間,項王屢舉酒屬(勸請)
沛公。沛公曉其意,乃伴醉歸。范增添嘆曰:“婦人之仁,吾屬(類、輩)且為虜矣!”果然.
后項王之禍相隨腐(連結(jié))。
77、數(shù)
伶人之技,雕蟲薄技也。而莊宗即位,獨喜伶人。欲戰(zhàn),令伶人察國之財,方知
錢財之?dāng)?shù)(數(shù)量)少矣,于是養(yǎng)精蓄銳,令數(shù)(密,精良)罟不入池。國力漸富,出征,
兵卒百萬.蒙沖斗艦?zāi)艘郧Ы蹋ㄓ嬎悖?。久攻不?而軍心思歸,莊
宗數(shù)(頻頻)令伶人壓之。且重征百姓之稅,每需百姓數(shù)(幾)年之產(chǎn),終失敗。后代嘆
日:“事皆有其數(shù)(規(guī)律),然莊宗未知。若莊宗知之,則輸贏之?dāng)?shù)(天數(shù),命運),未能易
量。”
78、率
孔子率(率領(lǐng))弟子?xùn)|游,路遇一婦人倒地,遂問弟子何事。子路對曰:“病也」且率(草
率)爾以草根治??鬃硬唤?。子路曰:''病者,大體以其根治,病皆好。”顏淵不認(rèn)為然,
駁曰:“這樣,病者率(全都)用草根乃愈;然病者或死,則何
如?”
79、說
柳宗元為官,人常譏其說(說法,主張)。后貶于永州,見一少年捕蛇,二人互
說(陳說)心中之事。少年說(通''悅",快樂,歡樂)。柳宗元說(勸告)少年棄捕蛇之事,
而少年不從。
80.私
李白與高力士有隙,唐玄宗之妃楊玉環(huán)私(偏愛)力士,力士請玉環(huán)害李白。李白之友聞之,
私(私下)見白于夜并告之以事。白曰:“不如.以先國家之急比后私(個人,個人)仇也。
(九)
81、素
劉蘭芝家教甚好,素(素來)與人交好,十三能織素(白色的涓),后嫁于焦仲
卿,著素(樸素,不加裝修)衣,人皆愛之。焦母待其不好,常令其勞作不息。
82、湯
商湯(專有名詞,商代第一個君王)期間,濫施酷刑,對犯者施以湯(熱水,開
水)鏈之刑,未死,則家人以湯(湯劑)藥治之。
83、涕
古代一女子.與氓相愛,二人交好。氓與之相約,秋認(rèn)為期。不見氓時,泣涕(眼
淚)漣漣。后嫁之,而遭氓棄,常涕(嗚咽)之,夜夜涕(鼻沸)與淚垂簾。
84、徒
陳涉本是氓隸之人,其能不及蒙恬之徒(這些人)。而與卒同苦,戰(zhàn)經(jīng)常舍車而徒(徒步)
行。得天下后,其幼時之友至宮,而不見,其友徒(白白地)見欺,曰:''徒(空)有帝王
之表。罷也,吾輩不討矣,徒(只)記舊時之誼也。”
85、亡
楚欲亡(使,,消亡)齊,齊王使醫(yī)生晏子于楚,楚人欲捕晏子,其從曰:“楚王無義,
汝當(dāng)亡(逃跑)去。"晏子不從,與楚王辯,曰:“齊亡(消亡)于楚無益。"是王亡(通“無”,
沒有)以應(yīng),遂存齊。
86、王
王(姓氏)姓大臣進諫曰:“王(大王)欲王(稱王)天下,必以仁治乃可?!?/p>
87、望
三月之望(陰歷每個月的十五),司馬遷因李陵之事受刑,有望(訴苦、埋怨)辭。日夜
望(希望)友至,心恨,后友到,友曰:“此等君王,望(遠遠地看)之不似仁君。汝宜保
重?!边w奮斗,逆著《史記》,名譽(名譽,名譽)震于后代。
88、惡
屈原學(xué)高且性剛,子蘭為人不良,常造惡(罪惡),嘗構(gòu)惡(詆毀)屈原于楚王前。屈原惡
(厭煩)其行為,曰:“這人行為不端,以事知之。若其此,楚國惡(怎么)乎定?”
89、微
李密身份微(卑下)賤,為敵國俘臣,為避害乃微(奇特地)居于僻遠之地。晉
武帝不治其罪,仍詔其出仕,而其不為所動,以服侍祖母年邁志氣日微(略微)者為辭拒,
且曰:微(沒有)祖母之力不可以成人。一篇《陳情表》其節(jié)微(宛轉(zhuǎn)),而旨意深遠。
90、悉
古有一人.棋藝維倫。弈棋不曾輸.值客事悉(全都)獲冠軍.欲書《棋藝》一
書,又患無才,恐書不可以悉(圓滿表達)意,終棄之。
(十)
91、相
韓愈,少時聰慧,愛助人,村夫相(察看)其貌,認(rèn)為福祿之相(容貌,狀貌)。后赴京城
趕考,途遇一人敘其無所依賴,愈乃將其所帶之財贈之。其人三:“汝好心,定當(dāng)榮華。
發(fā)達之日莫相(用在動詞前,表動作偏指一方)忘?!表n愈赴
京考取,以力相(輔助,幫助)君王。
92、謝
暮春節(jié)氣,春花謝(凋零)。一日,杜牧游山中,遇山民。山民遨其至家,牧謝(拒絕)之。
山民執(zhí)意邀,牧怪之。山民述其意,牧方知其好心,遂謝(致默,致歉)。后至其家,山民
禮遇之,牧謝(感謝)其招待。旦日牧謝(告別)山民而出,且嘆曰:''多謝(勸告)世人,
善者多矣?!?/p>
93、信
楚王信(相信)屈原,屈原認(rèn)為美言不信(真切),故每諫必以信(真相)告之,后子蘭短
之,屈原見逐。屈原認(rèn)為楚王未信(守信譽),欲投汨羅江報國,信(任意)手取頭上之
飾為信(信物),俾人聞王,乃冀王信(通“伸”,伸展)大義于天下。
94、興
劉邦興(發(fā)動)兵伐秦,后劉邦王,大漢興(興旺)。政通人和,興(創(chuàng)辦)教育,人材興
(流行)焉。
95.行
蘇武因行(道德)正范高,行(踐行)古道,帝令其出使胡地,行前,帝擺宴屬
托。途中遇匪徒隨行(行走),見匪徒憂如行(古代軍制單位)伍之人,魁格有
形。蘇武動人之。
96.幸
沛公占咸陽,是其之幸(好運)也。且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寵幸),足見其理想遠大。
項王怨沛公奪咸陽,遂生滅其之心。幸(幸好)項伯前來告張良。項王邀沛公赴宴,意因其
無備殺之,后沛公幸(僥幸)得脫。
97.修
王羲之修(身高)七尺有余,常修(實行)文德。所住之處有茂林修(高,大)
竹,景色甚好。僅蘭亭破,遂修(維修)葺,后又遇大雨,亭倒,乃重建(修筑),又以名
聯(lián)修(修飾、裝修)之。聚友人于蘭亭,嘆修(長)短隨化,將其作收于
集,并作序。
98.徐
城北徐(姓)公儒雅,一日漫步,見清風(fēng)徐(慢慢)來,神清目爽。
99、許
大鐵椎,不知何許(地方,地方)人也。身背鐵椎.長丈許(表約數(shù),上下)。
赴京城,路見一村井水清這樣(這樣,這樣),欲飲之,村人嚴(yán)禁(答應(yīng),贊同),怒而去。
100.陽
暮,夕陽(太陽,陽光)橫照,大雁長飛,聲斷衡陽之浦,衡陽以其乃衡水之陽
(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名之也。
(十一)
101.要
古時,國人皆好細要(人體的腰部),故肥胖之人皆全力覓良方,并記其大綱(要
領(lǐng),關(guān)?。?,終要(歸納,總結(jié))其法以廣之。一日,有人與醫(yī)要(相約)于茶
館,而其要(通“邀”,邀請)人戲之,醫(yī)者震怒,以死要(扶制,威迫)之,
遂罷。
102、宜
橘生于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因淮南之地宜(適合)橘生長也,是故,
橘宜(應(yīng)當(dāng))植于淮南。
103、遺
趙國因遺(遺留,留下)策,攬人材,聞廉頗雖老而欲效勞于國。趙王則令人問,使者回
報一餐間三遺(排泄(大小便)矢。趙王厚遺(賞賜,饋送)廉頗以遣之。廉頗認(rèn)為趙王
小施而大遺(遺棄)。
104、貽
自唐以來,從師之風(fēng)不盛,阿諛之風(fēng)而興,韓愈認(rèn)為此貽(遺留)害無量,遂作
《師說》以貽(贈予,賞賜)李蟠,嘉其勤學(xué)。
105、易
趙得和氏壁,秦王欲以城易(換,互換)壁,藺相如曰:“秦城不予,璧不可以易(簡單,
輕易)得?!鼻赝跖?,左右欲刃相如,然相如面不易(變,改變)色,對付自如,令秦王不
易(小看)相如。后物歸原主。
106.陰
一日,天陰(陰天),一農(nóng)民于山陰(指山的北面)砍柴.此間陰(冷.嚴(yán)寒)風(fēng)陣陣.農(nóng)
民欲還家.不料山口處忽見一惡狼,農(nóng)民躲于林中陰(暗中)窺之,后以肉為餌,誘其人一
暗穴,以柴薪堵于洞口,縱火燒之,既而還家。
107.右
李斯以功大,位于眾大臣之右(上)。其左右(近臣)皆因之。一日,偕友
游于泰山,察路之左右(表方向,與“左”相)涂文字甚多.
108、再
兩國交,其一國一國再(兩次),然皆,察其故,士氣不振也。士氣決于
鼓,一鼓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車輛買賣合同范文
- 上海市保密合同參考范本
- 專業(yè)技能培訓(xùn)合同模板交易合同
- 個人汽車保險合同范例
- 中外設(shè)備租賃合同范文
- 個體藥店資產(chǎn)轉(zhuǎn)讓合同書
- 親子保險合同
- 上海房產(chǎn)預(yù)訂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
- 親友間借款合同模板
- 人事代理委托合同書一:個人版
- 北京市海淀區(qū)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xué)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研學(xué)旅行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十八項核心制度
- 2025年物業(yè)公司安全生產(chǎn)工作計劃(5篇)
- 2025社保政策培訓(xùn)
- 電器儀表人員培訓(xùn)課件
- 2025年中小學(xué)春節(jié)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件
- 煤礦機電運輸培訓(xùn)課件
- 三年級下冊口算天天100題(A4打印版)
- 鋰硫電池介紹
- RBA培訓(xùn)教材系列02RBA商業(yè)道德政策培訓(xùn)針對員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