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3單元8寡人之于國也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3單元8寡人之于國也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3單元8寡人之于國也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3單元8寡人之于國也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3單元8寡人之于國也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6-寡人之于國也[基礎運用層]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B.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C.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D.數罟不入洿池D[A項,“無”通“毋”;B項,“涂”通“途”;C項,“頒”通“斑”。]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說明有誤的一項是()A.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 兇:秩序不好B.棄甲曳兵而走 走:逃跑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檢:制止、約束D.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喻:比方,說明A[兇:谷物收成不好,荒年。]3.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①填然鼓之②樹之以桑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④謹庠序之教⑤然而不王者⑥王無罪歲⑦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A.①②③⑤⑥/④/⑦ B.①②③/④⑤⑦/⑥C.①②③⑥/④/⑤⑦ D.②③⑤⑥/④/①⑦A[①②③⑤⑥名詞作動詞/④形容詞作動詞/⑦動詞作名詞。]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和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B.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C.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D.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D[A項,“無罪”此處是兩個詞,“不要歸罪”;現代漢語是一個詞。B項,“養(yǎng)生”此處指供給活著的人;今義指保養(yǎng)身體。C項,“河內”在古漢語中的意思是黃河以北;今義是越南的首都。D項,“門庭若市”古今義一樣。]5.下列句子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例句: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A.非我也,歲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沛公安在D.申之以孝悌之義D[A項,推斷句;B、C兩項,賓語前置句;D項,狀語后置句。]6.下列文學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國(今山東鄒城)人。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曾受業(yè)于孔伋(孔子的孫子)的再傳弟子。B.孟子30歲左右收徒講學,44歲起先周游列國,晚年回到家鄉(xiāng)講學著述,直到去世。C.《孟子》共七篇,由孟軻及其弟子編成,分別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各章又都分為上下兩篇,涉及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化思想等。D.南宋時,朱熹把《孟子》與《禮記》中的《高?!贰吨杏埂穬善约啊墩撜Z》合為“四書”,成為后世(如明、清兩代)科舉考試八股文的取材依據。A[孟子是孔伋的再傳弟子。]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谷與魚鱉不行勝食,材木不行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鄰國的百姓沒有更少,我的百姓沒有更多,為什么呢?(2)大王您假如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期望您的臣民比鄰國多了。(3)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就使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不滿了。8.以孟子的“民本”思想為話題,仿照所給句子的句式特點,在橫線上續(xù)寫一個句子。屈原流落汨羅江,心懷楚國,吟唱“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杜甫顛沛流離,心懷蒼生,高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仿寫語句的實力。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是施行“仁政”,他高呼“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游說于諸侯國。將此內容依照所給句子的句式特點進行組織即可。[答案]孟子游說諸侯,心系黎民,高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9.文中有“數罟不入洿池”的話,《史記》中也有“網開一面”的說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不濫采濫伐,與自然和諧相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請針對這一共識寫一條公益廣告語。要求主題顯明,形式工整,20字以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呵護環(huán)境,取用有度;持續(xù)發(fā)展,希望無限。10.用“中國學問分子的第一聲尖厲、刺耳的呼喊”作全句的開頭和敘述的主體,重組下面的句子??梢宰兏Z序,增刪詞語,但不要變更原意。孟子,性格鋒利、強悍。在現實生活面前無奈地且戰(zhàn)且退的同時,爆發(fā)出中國學問分子的第一聲尖厲、刺耳的呼喊,為中國學問分子的領地直立了原始的木柵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屬于主體變更類的重組,它要求變更句子的陳述對象。原句的陳述對象為“孟子”,重組后的第一個分句必需是“中國學問分子……呼喊”,其他分句可以敏捷支配。[答案](示例)中國學問分子的第一聲尖厲、刺耳的呼喊是性格鋒利、強悍的孟子在現實生活面前無奈地且戰(zhàn)且退的同時爆發(fā)出來的,而孟子也就因此為中國學問分子的領地直立了原始的木柵欄。11.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字。戰(zhàn)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就堅決不移地為當時的進步事業(yè)服務這一原則來說,我們祖先的很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跡,還有它主動的教化意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南宋末年,首都臨安被元軍攻入。丞相文天祥組織武裝力氣堅決反抗。失敗被俘后,元朝勸他倒戈,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雹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看是怎樣的死法,是屈辱而死呢,還是為民族利益而死?他選取了后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個陰濕的地牢里,受盡了熬煎,元朝多次派人勸他,只要倒戈,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堅決拒絕,最終在公元1283年被殺害了。他寫的出名的《正氣歌》,歌頌了古代有骨氣的人的英雄氣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來抗拒壓迫,號召人民接著起來抗拒。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精確的實力。第①②處從后面看,前面應當是一個看法,承接“人生自古誰無死”,后一處承接“留取丹心照汗青”。最終一句是總結,分析到位即可。[答案]①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②他要把這片忠心記錄在歷史上③文天祥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大丈夫”(文天祥的言行就再現了孟子所說的大丈夫精神)[閱讀提升層]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題。甲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薄耙匀信c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跽埼鹨?!”(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上》)乙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痹唬骸叭羰瞧浯蠛酰 痹唬骸懊癃q以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①往焉,雉兔者②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問國之大禁,然后敢入。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則是方四十里為阱于國中。民以為大,不亦宜乎?”(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下》)【注】①芻蕘者:割草砍柴的人。②雉兔者:指獵取野雞和兔子的人。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B.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C.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D.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C[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實力。首先通讀畫波浪線部分,了解大意。然后依據標記詞、詞語的語法關系和對語意的理解,初步解除錯誤選項?!皶x國,天下莫強焉”,是一個完整的推斷句,后面要斷開,解除A、D兩項?!皷|敗于齊/長子死焉”與“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句式類似,解除B項,故選C項。]1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俑,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或陶偶。在奴隸社會,最初用活人殉葬,由于勞動力漸被重視,后來便改用俑來殉葬。B.孝,兄弟姊妹的友愛;悌,指還報父母的愛,也包括了和摯友之間的友愛??鬃诱J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C.妻子,古漢語一字一義,指妻和子。現代是指男女結婚后,對女方的稱謂,與丈夫相對應。D.囿,中國古代供帝王貴族進行狩獵、游樂的園林形式。《詩經·大雅》中記述了最早的周文王靈囿。B[孝,指還報父母的愛;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中孟子把梁惠王只顧自己享樂、不顧百姓死活的做法稱之為“率獸食人”,表現了孟子正直、坦率的性格。B.甲文中針對梁惠王喪師失子、兵挫地削后急于報仇雪恥的心理,孟子提出了忠告,即實行仁政得民心,則無敵于天下。C.乙文中孟子運用對比和比方,將“文王之囿”和“宣王之囿”進行對比,將“宣王之囿”比作陷阱,奇妙地勸告齊宣王“與民同之”。D.甲乙兩文,雖然孟子面對的國君不相同,談論的話題不相同,但卻都是干脆勸告國君施行仁政。D[甲文是干脆勸告,乙文是間接勸告。]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則是方四十里為阱于國中。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在外能尊長敬上,(這樣就)可以讓他們手拿木制棍棒打擊擁有堅實盔甲和鋒利武器的秦、楚軍隊。(2)我聽說在國都的郊野有四十里見方的捕獵場,(假如有誰)殺死了場地里的麋鹿,就跟殺死了人同等判刑,那么,這四十里見方的捕獵場所,簡直成了國家設置的陷阱?!緟⒖甲g文】甲梁惠王說:“我情愿安心地聽您指教。”孟子回答說:“用棍棒和刀子殺死人,有什么區(qū)分嗎?”(惠王)說:“沒有什么差別?!?孟子)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手腕害死人,有什么區(qū)分嗎?”(惠王)說:“也沒有什么差別。”(孟子)說:“廚房里有肥嫩的肉,欄里有健壯的馬,(而)百姓面帶饑色,郊野橫陳著餓死的人的尸體,這就(等于)率領著野獸一道吃人啊!野獸自相殘殺吞噬,人們尚且厭惡它。身為百姓父母,管理政事,卻不免也率領獸類一道吃人。哪里配當百姓的父母官呢?仲尼說過:‘第一個制作木偶陶偶來殉葬的人,唯恐理該斷子絕孫吧?’正是因為木偶陶偶酷似真人而用它殉葬的原因。(試想連用俑殉葬都不能允許,)又怎能讓這些百姓活活地餓死呢?”梁惠王說:“(想當年,)我們晉國,天下沒有比它更強的國家,這是您老所深知的。而今到了我當政,東邊被齊國戰(zhàn)勝,連我的大兒子也陣亡了;西邊又丟失了河西之地七百里,割讓給秦國;南邊又被楚國所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