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江西科技學院附屬中學高考語文試題命題比賽模擬試卷(19)
考生請注意:
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
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伴隨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的讀書方式、閱讀習慣有了的改變,()。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
中國數字化閱讀呈快速發(fā)展趨勢,紙質閱讀呈放緩趨勢。在這種背景下,以新華書店為代表的老牌實體書店紛紛走上
了轉型的必由之路。實體書店或引進時尚的設計理念與元素,打造“高顏值”書店,成為“打卡圣地”;或在原有傳
統(tǒng)業(yè)務的基礎上,通過“書店+”等方式打造復合式文化平臺。在擁抱新技術、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的進程中,實體
書店的新興業(yè)態(tài)不斷o值得注意的是,書店不僅是文化體驗場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燈塔”,是廣大讀者的心靈
“"o它的核心是書籍,對象是讀者。在書名轉型的過程中,過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氣”,而忽略圖書
質量和服務,可謂。那會導致書店逐漸喪失其本身的價值與內涵。無論是老牌書店還是新興特色書店,能否滿足
讀者日益精品化、差異化的閱讀需求方面做到極致,形成自己的讀者群,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發(fā)展優(yōu)勢。
1.依次填入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日新月異顯現歸宿地喧賓奪主
B.突飛猛進涌現歸宿地本末倒置
C.突飛猛進顯現棲息地喧賓奪主
I).日新月異涌現棲息地本末倒置
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很大地影響了實體書店的發(fā)展B.嚴重地制約了實體書店的發(fā)展
C.實體書店的發(fā)展確實舉步維艱D.實體書店的發(fā)展受到不小沖擊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能否滿足讀者日益精品化、差異化的閱讀需求做到極致,形成自己的讀者群,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發(fā)展前景。
B.能否在滿足讀者日益精品化、差異化的閱讀需求上做到極致,形成自己的讀者群,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發(fā)展前
景。
C.能否在滿足讀者日益精品化、差異化的閱讀需求上做到極致,形成自己的讀者群,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發(fā)展優(yōu)
勢。
D.能否滿足讀者日益精品化、差異化的閱讀需求上做到極致,形成自己的讀者群,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發(fā)展優(yōu)勢。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我和小鳳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是同桌,高中我們倆又住一個宿舍,這次高考報志愿,我們倆也要生翼型飛,決定報
同一所大學。
B.完全沒有退路的特魯姆普在場上拼得更加兇狠,丁俊暉反而有些想法太多,要么管苜矍屬要么操之過急,讓觀眾
為他捏一把汗。
C.蘋果智能手表發(fā)布一年多以來,它的表現并不能尊理人漉:,其用戶評價也低于其他的蘋果產品,但是仍然戰(zhàn)勝了
三星、華為等等。
D.在“中國市場環(huán)境的變遷”論壇上,隆國強指出,沒有夕陽產業(yè)只有夕陽技術,誰能把握好未來趨勢,誰就可以
膽題而此
3、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傅國涌在其演講《民國教育的花開花落》中說:我覺得民國的教育是成功的,,,,,
,讓我們在這塊土地上不僅享受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最優(yōu)秀的文化,同時能享受來自全球的最優(yōu)質的那些資源,
這就是民國時代曾經做到的。
①民國,是中國的亂世,它們的影響有好有壞
②一個時代不能因為它是亂世,就說它是失敗的
③但是在教育上走出了一條真正融合中西的道路
④將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本土化
⑤“諸子百家”不是產生在秦始皇大一統(tǒng)的中國,而是產生在春秋時代
A.⑤@?③④B.?????C.⑤①?D.②①③??
4、下面都是與二十四節(jié)氣相關的詩句,以時間為序,從前到后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②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③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④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⑤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⑥霜降潴池淺,秋深太白明。
A.③⑥②B.@@@③①②C.??①⑥③②D.③⑥②
5、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這兒
這兒很少刮風一年只刮兩次
一次刮半年
這兒刮的風很小連一片秋葉也吹不下來
這兒沒有樹
這兒的陽光很充足
我們沒來之前白天里一點陰影也沒有
我們在這兒干了幾十年了
打了好多井抽上了好多油
蓋了樓種了樹樹長得很高很粗
現在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座城市里
書錦寫于1983年
作者韋錦,1962年生于山東齊河,1979年考入德州師專。后就職于勝利油田,多篇作品廣為流傳,出版有詩集《冬至
時分》《不倦的雪》《結霜的花園》等。
這首詩具體贊美了油田工人的什么精神?請結合內容簡單概括。
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仰之彌高,:瞻之在前,°(《論語》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3),不可勝記,o(司馬遷《報任安書》)
(4)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白居易《琵琶行》)
(5)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一晌貪歡。(李煜《浪淘沙》)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歷史是否有邏輯
陳樂民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走經世致用的路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無論多么博大精深,最終離不開當時的為世所用。中國
人寫史,離不了記言記事,到今天還是這樣,脫不出以史為鑒。稍微有些哲學意味的史論幾乎沒有,
歷史哲學是歐洲的特產,主要是因為歐洲的哲學比較發(fā)達。先也是從敘事開始,到近代便有了對歷史的理性批判,
把人文因素融進歷史。伏爾泰、赫爾德、康德、費希特、黑格爾、馬克思,這是幾大家。他們的歷史觀,無論是唯心
唯物,都是理性歷史。
然而,大歷史是理性的,人們經驗的歷史卻不是理性的。理性批判的歷史,是“宿命的”,似乎歷史是按照人的
理想意圖安排的,所以是理想主義的?,F實的歷史卻相反,它經常是不合邏輯的。例如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從低級階段
向高級階段發(fā)展,這是理性的;要以新代舊便難免發(fā)生革命,則革命是理性的。但歷史是人表演的,革命是人干的;
人是理性的動物,是說他有按理性行事的能力,但并不能由此說人天然就是理性的。否則古今中外就沒有壞人、敗類,
沒有瘋子了。
歷史是任人裝扮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視角。道德學家從中看出道德律;崇尚格致之學者從中看出器物奇技的代
代翻新;尚武者從中看到的是連綿不斷的兵燹征戰(zhàn);搏學深思者從中看出精神的升華和沉淪;唯理主義者說歷史是理
性的、有序的;經驗論者說歷史充斥了非理性,是無序的;樂觀派說歷史總是隨著文明的腳步向好處發(fā)展的;悲觀派
說否!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伴隨負面的、無法克服的后果。19崔■紀的歐洲歷史學家大多認為歷史是沿著自由主
義和理性主義的路前進的;20世紀的史學家們則認為歷史根本沒有定向——施賓格勒在世紀初就曾問道:歷史是否有
邏輯?
20世紀的歐洲史學家們自有他們的特殊的時代經驗——人們還是相信經驗勝過理智——他們向19世紀的理性批
判史學發(fā)難:你們太過相信人類的理智,你們的頭腦清醒得把一切不符合理想的渾濁的穢物都濾掉了,歷史絕沒有那
么透體通明。理智、理性,這些崇高無比的概念,可以作為一種人世間的理念,或者叫做目標;也可以適用于某人某
時某事,如說某人在某時某事上是很理智的,但不可能說某人在任何時候、在任何事上都是理智的,更何況,理智會
異化,異化到它的反面,變成非理智、反理智;當把理智神圣化的時候,“理智”尤其會轉為非理智,直到變?yōu)榀偘d。
20世紀的人讀過幾千年人寫的歷史,發(fā)現人寫的歷史與人造的歷史不是一回事。他們在這一百年里親歷了那么多
的“主義”: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社會主義……這些個“主義”把世界攪得周天寒徹,任誰也認別不出這世界的本
來面目。
或許仍是東坡居士有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笨床磺?0世紀的真面目,是因為身在其中;等
到下個世紀或再下個世紀可能就比較客觀了。然而也不盡然;因為人既是理性的動物,又是有愿望、有情感、有利害
關系纏身的動物,所以延客觀是沒有的。于是在看歷史問題時不免戴上今天利害關系的眼鏡,歷史終于還是客觀不了。
有一種說法,說歷史從來不是如黑格爾說的是“精神的歷史”,而是不折不扣的“行動的歷史”、“實踐的歷史”。
誠然,實踐是離不開精神的,但對歷史進行判斷的根據又總是人的行為。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人寫史和歐洲人寫史都始于記言敘事,然后有了理性批判。
B.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視角看待歷史,總會感覺不一樣的歷史面貌。
C.20世紀歐洲史學家們認為19世紀的理性批判史學存在著局限。
D.不管是身在其中還是過后反觀,完全客觀的歷史都是不存在的。
2.文中引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目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著重贊揚東坡居士的詩句特別富于哲理思辨。
B.說明只因身在其中所以無法看清歷史真面目。
C.說明若干年以后回望就可以看到客觀的歷史。
D.說明無論什么時候看待歷史都不可能純客觀。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歷史趨勢看起來是有邏輯的,現實卻常常沒有邏輯性。
B.面對同樣的歷史,樂觀派和悲觀派都有著各自的看法。
C.有理智的人來寫歷史,才能說明白歷史有沒有邏輯性。
D.無論歷史是否有邏輯,總需要依據人的行為進行判斷。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互聯網時代該如何推廣傳統(tǒng)文化
方文山
從開始創(chuàng)作至今,我大約有500首的歌詞作品,所謂中國風的歌曲大概只占總創(chuàng)作量的六分之一。但大家對我所
創(chuàng)作的歌詞作品印象量深刻,或者最容易引起討論的恰恰是“中國風”創(chuàng)作。個人理解,大冢對這六分之一的“中國
風”作品的關注,是因為這些作品的調性很中國,有著濃郁的文化識別度,而這種文化識別度使之與其他流行音樂區(qū)
隔開來,形成我個人的風格。
什么是文化識別度呢?首先我們應該先來論述什么是文化。在我看來,文化就是某一個特定族群世代在一個自然
的地理環(huán)境下共同生活所累積出來的相同的價值觀、生活習慣以及族群歸屬感跟信仰的認同??偟膩碚f,一個民族及
其社會共同價值觀的總和,稱之為文化。舉例來說,譬如我在《煙花易冷》中有三等:“容我再等,歷史轉身;等酒
香醇;等你彈一曲古箏?!痹凇肚嗷ù伞分杏腥牵骸昂熗獍沤度求E雨,門環(huán)惹銅綠:,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zhèn)惹了你?!?/p>
這樣的歌詞文字一經翻譯,里面的詞性轉換,原句所營造出的詞意美感將會盡失。一言蔽之,文化就是翻譯間流失的
東西。
那什么又是文化識別度呢?簡單地說,面臨某一個具備文化符號屬性的事物,不需要特別的文字和言語解釋,以
一般人的生活經驗就可以判斷出這是什么文化屬性的東西,就叫識別度。以建筑舉例,建筑是城市的文化名片,無論
是煙雨江南的徽派建筑、閩南式建筑、山西的平遙古城,還是日本的天守閣、歐洲的哥特式教堂、德國新天鵝堡……
每個民族、地區(qū)都有自己的美學和文化土壤,這是多元文化的意義,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而文字可以說是文明的開始,
承載著知識的傳遞與族群間溝通的任務。相較于其他的文字系統(tǒng),漢字具有獨具一格的文化識別度,超越了時空、地
域與方言,是中國人的靈魂。一塊兩千年前的石碑在中國出土,中學生就看得懂,全世界幾乎只有漢字有這個魅力。
漢字千年不移的存在,豐富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
互聯網時代是當今時代的重要特征?;ヂ摼W無須特定地點,無須超大的空間,且具備機動立即的傳播特性,它是
當下這個時空背景下推廣極具文化識別度的傳統(tǒng)文化非常重要的選擇。以前的傳統(tǒng)文化推廣,可能是一個書法展覽、
一場古琴的演出,或者一出京劇的表演,文化識別度雖高,但都只能是點的效應。而互聯網具有整個面的優(yōu)勢,它的
優(yōu)勢沒有任何載體可以比肩?;ヂ摼W的時代,對傳統(tǒng)文化的推廣力是驚人的,而且影響的層面非常廣泛。
一個好的平臺,如果只是發(fā)表的渠道暢通,并不意味著好的傳播效果。所以,以何種形式包裝與推廣傳統(tǒng)文化,
是當下的最大課題。多年前,我曾受邀到北京故宮講座,主辦方給我的題目是“如何讓年輕人親近傳統(tǒng)文化”當代年
輕人親近識別度并不高的通俗文化,如電視、電影、戲劇、小說、游戲以及流行音樂等。如果你想讓傳統(tǒng)文化獲得通
俗且受眾層面廣泛的影響力,就可以用通俗的方法去推廣。譬如,我在籌備一部以書法為戲劇元素的網絡劇,借由通
俗的戲屈:張力與貼近現實生活的人物故事,帶出傳統(tǒng)書法的文化內涵與質感,用戲劇的手法來讓大家認同書法,讓觀
眾從戲劇中重新發(fā)現書法的美,重新認識這人類文明史上獨一無二、最具文化識別度的漢字書法藝術,為這千古不移
的書寫形式而感到自豪。
(選自《光明日報》2018年4月25日02版)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琥的一項是()
A.方文山認為,他的部分歌詞作品是因為調性很中國、文化識別度高,才引起人們的討論和關注。
B.《煙花易冷》和《青花瓷》中的三個“等”字、“惹”字運用修辭學里的擬人營造美感,體現了獨特的文化。
C.漢字所獨具的超越時間、地域與方言的文化識別度,決定了它承載著知識的傳遞與族群間溝通的任務。
D.當今時代,推廣傳統(tǒng)文化離不開互聯網,因此充分發(fā)揮互聯網“面”的優(yōu)勢,傳統(tǒng)文化便可廣為傳播。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乏碘的一項是()
A.作者從個人創(chuàng)作入手,引出文章主題“文化識別度”,接著從概念分析與時代特征等角度展開論述。
B.文章前半部分詳述“文化識別度”,旨在突出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價值,為后文“推廣”做鋪墊。
C.第三段中學生看懂兩千年前石碑的例子,旨在說明相較于其他文字系統(tǒng)漢字有獨具一格的文化識別度。
I).文章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闡述了文化識別度的內涵以及互聯網時代推廣傳統(tǒng)文化的途徑。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稀的一項是()
A.方文山的“中國風''詞作廣受關注,啟示作家要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才能使讀者印象深刻。
B.傳統(tǒng)文化中的《詩經》《楚辭》等經典作品,古文原版比翻譯后的現代文更具詩意美感。
C.故宮講座主辦方提供“如何讓年輕人親近傳統(tǒng)文化”的題目,己預設了年輕人不親近傳統(tǒng)文化的前提。
D.方文山認為,當今時代互聯網的優(yōu)勢無與倫比,所以要用通俗的方法推廣傳統(tǒng)文化,使之重獲新生。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藍詩玲認為,中國的諾貝爾獎情結關乎中國現代性的一個關鍵問題:怎樣回應一個同時需要民族意識和趣民族意
識的時代?她的看法是,只要民族國家仍然是我們思考問題的憑借,民族本位的思維就會壓倒國際主義的思維。此種
說法未免畫地為牢,事實上,至少在諾貝爾文學獎的問題上,民族本位與國際主義一直保留相互成就的可能性。
以中國為例,中國文學傳統(tǒng)與外來文學資源一直在互動之中,將中國與西方截然兩分已經價值不大。前面說到汪
曾祺,重要的不是諾貝爾獎是否有能力領會汪曾祺文學語言的古典韻味,而是它如何評估汪曾祺熔鑄古今中西的創(chuàng)造
性。汪曾祺并不僅僅是一個中國士大夫,他并非簡單地回歸傳統(tǒng),而是以其獨到的才情與智慧,為當代中國小說闖出
一條新路。而且,汪曾祺并非只是在語言上用力,其語言的背后是中國人獨特的人情之美,而這種美又并非一味的詩
意,而是在“極左”語言的灰燼中搶救出來的一種靈明,是溫泗如玉卻潛藏著絲絲裂紋的優(yōu)雅,是從洞明世事的悲憫
中釋放出的生氣。如果諾貝爾文學獎沒有能力對其進行評估,那就需要更恰當的獎項來承擔這一使命。但無論如何,
問題不能被簡化為要民族性還是要世界性的問題,既不能偏激地認為中國文學不需要在意來自他國的獎項,也不能簡
單地搬用西方現代主義的行話作為文學的評價標準。
就第三世界國家的文學來說,立足傳統(tǒng)并不意味著固步自封。恰相反,諾貝爾獎所代表的卓越性標準之所以能夠
為某一民族國家嚴肅的文學人所尊重,是因為它可以成為一種有益的刺激,用來療治民族與個人盲目的文化自信。諾
貝爾文學獎的誘惑如此強大,這誘惑不僅來自于獎金,更來自于從“國民作家”一步躍進為“世界文豪”的無上榮光。
魯迅當然明了這種誘惑,所以他在拒絕諾貝爾獎提名的信中把話說得十分嚴厲,他說“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
貝爾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yōu)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
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在魯迅看來,中國作家認為自己不配,比認為自己足以與別國大作家
比肩更好。這似乎缺乏文化自信,其實卻是從中國文學的主體精神出發(fā)。倘若我們不是埋頭做自己的事,而是一直將
“中國人離諾貝爾文學獎還有多遠”當作豉大的問題,對諾貝爾獎孜孜以求,這個獎的存在就會成為破壞民族文學發(fā)
展生態(tài)的因素。
對于魯迅的這一告誡,中國文學人一直心有戚戚,不過時至今日,情況又有所不同。一則,在后殖民的語境中,
第三世界國家似乎應當放下“國民性批判”的包袱,何況,中國人對于諾貝爾獎的渴望未必就超過其他國家,我們不
必責己太過;二則,中國正處于全面、高速的發(fā)展時期,完全應該在未來獲得更多國際獎項,以彰顯中國的文化軟實
力。魯迅自有低調的理由,那時的中國整體地被西方無視,但是此一時彼一時,其言的獲獎或許預示一個輝煌時代的
開始。而更進一步的想法也許是:將來是否有可能出現更適合于中國文學且有能力與諾貝爾文學獎抗衡的國際獎項?
是否有可能出現以中國城市為首都的新的文學世界共和國?我們的關鍵訴求,其實走讓各類文學獎百花齊放,它們不
是復制諾貝爾獎,也不是以地區(qū)壟斷者的身份進行競爭,而是共同應對當今世界多向度、多層次的中心與邊緣的矛盾。
使不同地區(qū)的作家追逐單一獎項,必然會使原本參差多態(tài)的文學世界共和國呈現出極不對稱的供求關系,使缺乏相關
文化資本的國家產生強烈的匱乏感,從而導致對新殖民主義秩序的強化。
讓文學創(chuàng)作立足于地方經驗,立足于特定時空中人們的歡樂、苦難與抗爭,這是我們對文學之為文學的期待;讓
文學不僅僅關心地方,亦能自然而然地關心遠方和他人,同樣是我們對文學之為文學的期待。而要使這類期待成為可
能,首先是要在具體的命運共同體的內部以及共同體與共同體之間找到富有文學生產力的溝通方式,使具體的“我們”
能夠通過文學不斷擴大自身。這既是作家和文學研究者的使命,也是國際性文學獎的責任。
(摘編自湯擁華、朱國華《諾貝爾時代的終結與文學世界共和國的重建》)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的諾貝爾獎情結揭示了民族本位思維與國際主義思維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B.如果諾貝爾獎對汪曾祺的創(chuàng)作性沒有能力進行評估,那么中國不需要諾貝爾獎。
C.魯迅拒絕諾貝爾獎提名,是因為擔心助長國人虛榮心,不利于民族文學的發(fā)展。
D.真正找到了富有文學生產力的溝通方式的國際文學獎,無須考慮作家的民族性。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施的一項是
A.文章針對中國諾貝爾情結中出現的片面認識,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并對其進行分析。
B.文章在論證中國文學傳統(tǒng)與外來文學資源處于互動中時,采用了舉例論證的手法。
C.文章對魯迅拒絕諾貝爾獎的觀點既有肯定,又有新時代下的思考,彰顯辯證的態(tài)度。
D.文章對新的文學世界共和國的設想,證明了多極化文學評獎系統(tǒng)會戰(zhàn)勝單一獎項。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諾貝爾文學獎的問題上,既有可能從民族本位發(fā)展出一種新的國際主義,又可以通過積極的國際主義重新定義
民族本位。
B.魯迅低調地拒絕諾貝爾獎提名和莫言欣然獲獎,這種變化背后透露著這樣的信息:中國國際地位和文化軟實力在
不斷提高。
C.諾貝爾獎所代表的卓越性標準可以用來刺激、療治民族和個人盲目的文化自信,所以獲諾貝爾獎越多的民族越謙
遜。
D.倘若未來在主要大洲上都有諾貝爾獎級別的國際文學獎,可能會對某一文化在全球的霸權地位產生一定制衡作用。
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答歐陽崇一
王陽明
來書又有云:“人情機詐百出。御之以不疑,往往為所欺,覺則自入于逆臆①。夫逆詐,即詐也;腌不信,即非信
也;為人欺,又非覺也。不逆不臆西常先覺,蘇惟良知瑩徹乎?然而出入毫忽之間,背覺合詐者多矣?!?/p>
不卑不臆而先覺,此孔子因當時人專以逆詐臆不信為心,而自陷于詐與不信:又有不逆不臆者,然不知致良知之
功,而往往又為人所欺詐,故有是言。非教人?是存心,而專欲先覺人之詐與不信也。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險薄
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與入堯、舜之道矣。不逆不臆而為人所欺者,尚亦不先為善,但不如能致其良知,而自
然先覺者之尤為賢耳。崇一謂“其惟良知瑩徹”者,蓋已得大旨矣。然亦穎悟所及,恐未實除也。
蓋良知之在人心,亙萬古拳宇宙而無不同。“不慮而知”,“恒易以知險”,“不學而能”,“恒簡以知阻”,
“先天而天不違②。天且不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夫謂背覺合詐者,是雖不逆人,而或未能自欺也,雖不臆
人,而或未能果自信也。是或常有求先覺之心,而未能常自覺也。常有求先覺之心,即已流于逆腱,而足以自蔽其良
知矣。此背覺合詐之所以未免也。
君子學以為己③,未嘗原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未親慮人之不信己也,恒自信其良知而已;未嘗求先
覺人之詐與不信也,恒務自覺其良知而已。是故不欺則良知無所偽而讀,“誠則明”矣;自信則良知無所惑而陰,“明
則誠”矣。明誠相生,是故良知常覺常照。常覺常照,則如明鏡之懸,而物之來者自不能遁其妍媛矣。何者不欺而誠
則無所容其欺茍有欺焉而覺矣自信而明則無所容其不信茍不信,焉而覺矣,是謂“易以知險,簡以知但”,子思所謂“至
誠如神,可以前知”者也。然子思謂“如神”,謂“可以前知”,猶二而言之,是蓋推言思誠者之功效,是猶為不能
先覺者說也。若就至誠而言,則至誠之妙用即謂之神,不必言如神,至誠則無知而無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矣。
(選自《傳習錄》)
(注)①逆臆:語出《論語憲問》“子曰:'不逆詐,不臆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②"先天而不違“四
句:語出《周易乾卦文言》“夫大人者……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意為掌握了天道的人,在天象出現之前行事,天不會違背他;在天象出現之后行事,則能夠遵奉天時。天尚且不違背
他,何況人和鬼神呢?③君子學以為己:語出《論語憲問》“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己,意為為了提高
自己的修養(yǎng);為人,意為想獲得別人的好感。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旗的一項是
A.不期不臆而先覺逆:揣測
B.亙萬古搴宇宙而無不同塞:充滿
C.未嘗真人之欺己也虞:憂慮
D.自信則良知無所惑而明明:清明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非教人以是存心闕秦以利晉B.蘇惟良知瑩徹乎不聞道也亦先乎吾
C.不逆不臆畫常先覺畫為秦人積威之所劫D.至誠則無知而無不知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走尊的一項是
A.歐陽崇一認為在人情詭詐百出的世道,如果以不疑也就是“信”的態(tài)度應對,那么就往往為人所欺騙,為人所欺
騙就沒有“明”。
B.歐陽崇一已經掌握了孔子話語的宗旨,王陽明認為這得益于歐陽崇一的聰慧和在現實生活中對人生的體會領悟。
C.經常覺悟、經常澄澈的良知如高懸的鏡子一般,萬事萬物在它面前自然而然能顯出美丑的原形來。
D.自誠不容欺,所以自能察覺欺;自信不容不信,所以自能察覺不信,這就是明之事先覺察的大用和妙用,而且自
然而然。
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何者不欺而誠則無所容其欺茍有欺焉而覺矣自信而明則無所容其不信茍不信焉而覺矣
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然而出入毫忽之間,背覺合詐者多矣。
(2)常覺常照,則如明鏡之懸,而物之來者自不能遁其妍姥矣。
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李疑者,居通濟門外,閭巷子弟多牛造其家,得粟以自給,不足,則以六物推人儕等。固貧甚,然獨好周人急。金
華范景淳吏吏部,得疾,無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門,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聞君義甚高,愿
假福?!币稍S諾.延就坐,汛室,具床得爐灶居之,征醫(yī)師視脈,躬為煮糜煉藥,旦暮執(zhí)手問所苦,既而疾滋甚,不
能起,漫矢污衾席,臭穢不可近。疑日為刮摩浣滌,不少見顏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植粡蜕?,無以報厚德,
囊有黃白金四十余兩,在故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難相恤,人理宜爾,何以報為!”景淳曰:“君脫不取,
我死,恐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攜以歸面發(fā)囊籍其數而封識之。數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財買棺,殯
于城南聚寶山。舉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書召其二子。及二子至,取囊投藉而還之。二子以來饋,卻弗受,反熙以貨,
遣歸。
平陽耿子廉械逮至京師,其妻孕將育,眾拒門不納,妻臥草中以號。疑問故,歸謂婦曰:“人孰無緩急,安能以
室廬自隨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為風露所感,則母子俱死,吾寧舍之而受禍,何忍死其母子乎?”俾婦邀以歸,產
一男子。疑命婦事之如疑事景淳,蹦月,始辭去,不取其報。人用是多疑,古木木咸喜與疑交。見疑者皆曰:“善士,
善士!”疑讀書為文亦可觀,愛以儒舉,辭不就,然其行最著。
木多巴云:吾與疑往來,識其為人,非有奇?zhèn)蚜抑艘?,而其所為事乃有古義勇風。語日:“舉世混濁,清土
乃見!”吾傷流俗之嗜利也,傳其事以勸焉。
(宋濂《文憲集?李疑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攜以歸面/發(fā)囊籍其數/而封識之
B.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攜以歸/面發(fā)囊/箱其數而封識之
C.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攜以歸/面發(fā)囊/籍其數而封識之
D.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攜以歸/面發(fā)囊/籍其數而封識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執(zhí)業(yè):指從事的行業(yè)??涤袨椤洞笸瑫繁浚骸暗皯?、樂戶、丐戶之別異流品,不過以其執(zhí)業(yè)過賤而抑之耳?!?/p>
B.休咎:吉兇,善惡。咎,與“體無咎言”意同?!俺鲩T聽人言之吉兇,卜來年之休咎,名曰聽讖語?!?/p>
C.士大夫:中國古代對于官吏和士人的統(tǒng)稱?!吨芏Y?考工記》云:“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p>
D.太史氏:太史,官名,明清稱欽天監(jiān),修史之職歸之翰林院,故俗稱翰林為太史。氏,古代稱呼帝王貴族等,后
稱呼名人、專家,如神農氏。太史氏。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疑教書為業(yè),生活清貧。他以教貧寒人家子弟得到少許糧食維持生計,有時還要依靠算命來補貼家用。
B.李疑扶危救困,好周人急。金華范景淳和平陽耿子廉之妻都在他家受到過無微不至的照顧,人們都稱贊他是好人。
C.李疑救濟他人,不圖回報。金華范景淳送給他的財物,他一文不少地寄給范景淳的兒子。兩個兒子饋贈給他的米,
他也不接受。
D.李疑既有德,也有才,他的文章寫的不錯,曾經憑借很好的儒學造詣中舉卻推辭不去做官。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告日:“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聞君義甚高,愿假榻。
(2)“舉世混濁,清士乃見!”吾傷流俗之嗜利也,傳其事以勸焉。
12、閱讀卜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屈原說:“長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艱?!?/p>
曹植說:“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p>
譚嗣同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粥同始!”
唐天佑說:“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p>
錢學森說:“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p>
李蘭娟說:“我可以帶隊去支援武漢?!薄皣业拇笫?,自己義不容辭。”
從古至今,中國人民的奮斗史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愛國史,一代代中華兒女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譜寫了一曲曲愛國
主義的壯歌。時至今日,雖然大多數中華兒女血脈里流淌著愛國主義的精神基因,卻也有些年輕人爭夸其談,僅靠一
個鍵盤愛國;有些人只想做主播、網紅,坐擁千萬粉絲;還有些人育目媚外,志在移民;甚至有些人拒唱國歌,一心
“去中國化”……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tǒng)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針對“今天,我們怎樣愛國”這個問題,結合你
的生涯規(guī)劃,談談你的思考與認識,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
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1.D
2.D
3.B
【解題分析】
1.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此類試題答題時要熟記所有成語的含義,然后結合語境弄清所用成語
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暗示信息。
日新月異: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變化。指發(fā)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強調變化大。突飛
猛進:形容進步和發(fā)展特別迅速,強調變化速度非??臁_@里側重于變化大。選“日新月異”合適,
“涌現”和“顯現”都有出現的意思,但是“涌現”還有很多、量大的隱含意思,這里含有“多”之意。所以選“涌
現”正確。
棲息地:是人短暫休息的地方。歸宿地:人或事物最終的著落,結局。這里說的是書店,用“棲息地”更準確。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喧賓奪主:比喻外來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據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
置。這里強調主次顛倒。選“本末倒置”合適。
故選D。
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把握語段,注意前后語境
的關聯。再根據語境合理推導出所要填寫的內容。
本語段主要講述的是伴隨互聯網的普及和人們的讀書方式、閱讀習慣的改變,實體書店也紛紛走上了轉型之路。所以
以“實體書店的發(fā)展”為陳述主體更符合語段重心,這樣就排除A和B。
C項雖然主語正確,但在表意上沒有突出上文和這句的聯系,那就是讀書方式和閱讀習慣對實體書店的沖擊。所以綜
合選項,只有D項正確。
故選D。
3.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瀏覽選項,排除有明顯錯誤標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謂賓的
成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殘缺等問題,再分析修飾成分。原句有兩處錯誤,一是“滿足
讀者日益精品化、差異化的閱讀需求方面做到極致”,應為“在滿足讀者日益精品化、差異化的閱讀需求上做到極致”;
二是“能否”與“發(fā)展優(yōu)勢”存在兩面與一面搭配不當的錯誤。
A項,“能否滿足讀者日益精品化、差異化的閱讀需求做到極致”中缺少“在……上”這一結構。
C項,兩面與一面搭配不當。
D項,兩處錯誤都未改正。
故選B。
【題目點撥】
對于詞語題,第一要辨析詞義,包括詞語的語義側重點、詞語的詞義輕重、詞義范圍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義。第二,
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習慣、語法功能、使用對象等方面。解答詞語題,第一、逐字解釋詞語,把握
大意;第二、注意詞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詞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詞語
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
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象。
2、A
【解題分析】
本題考查成語的辨析和修改。分析成語可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語的語義,有的成語有表層意和深層意,
切忌望文生義。②要分清成語的適用范圍和對象。③要分清成語的感情色彩。④要識別成語與其他詞語的搭配。比如
說修飾語與中心與不搭配,動詞與賓語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語使用是否符合邏輯。成語使用的“不合邏輯”主要表
現是自相矛盾。成語使用要仔細分析語境。
A項,“比翼雙飛”特指夫妻親密無間,形影不離。此處對象“我和小鳳”是同桌、同學、室友關系,對象用錯。
B項,畏首畏尾:意思是前也怕,后也怕。形容膽子小,疑慮重重。合乎語境,正確。
C項,差強人意:差:稍微、大致;強:振奮。原意是吳漢很能振奮其部下的意志。后用來指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合乎語境,正確。
D項,脫穎而出: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合乎語境,正確。
故選A。
3、B
【解題分析】
該題考查語言表達的連貫。解答連貫類題目時要注意把握基本內容,初步分層歸納,先在小范圍排序,然后再考查層
次間的銜接,這其中應先找出關聯詞、代詞以及表時間、地點的詞語,然后據此進行句間連綴排列,上面排列的基礎
之上,再通讀語段,檢查確定。②是概括句,應當放在最前面。⑤是對②的舉例,①是具體針對,③是對①的轉折,
④與后面的文字相連。故選B項。
【題目點撥】
做排序題的基本思路是:通讀全題語句,明確題目要求;試著排小組的句子或相連最緊密的句子,冉把小組句子連成
大組句段;把連好的語段速讀一遍,把不連貫的地方再略微調整。簡述為通讀一一試排——連讀——微調。其中“試
排”環(huán)節(jié)的解題思路有:確保話題一致性,把同一話題語句排起來;確定句子間的合理順序性,或按時間,或按空間,
或按邏輯推理;確證句子代詞指代的內容,或兩句有重復的詞語。確切抓總領句、起始句、總結句、結尾句等,注意
關聯詞語和總括性的詞語;確保內容上的前后照應。
4、D
【解題分析】
該題考查學生理解詩句,及排序能力。答題前,先仔細理解每句詩,讀懂其內容,確定每句詩所表達的具體的節(jié)氣,
然后依據每個節(jié)氣的時間再進行排序。①中“處暑”,②中“冬至”,③中“白露”,④中“清明”,⑥中“霜降”,
這些詞語可直接表明是二十四節(jié)氣。⑤中“交春半”表明是春分。因此這幾句詩,根據時間,可排列為:⑤④0③⑥②。
故選D項。
5、本詩通過新奇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油田工人的贊美。贊美他們的堅韌、吃苦耐勞精神;贊美他們的奉獻精神;贊
美他們敢叫日月換新天、惠及后代的創(chuàng)造能力。
【解題分析】
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作答本題,需要在理解整首詞的基礎上把握。可以結合始詩中的“意象”、表示情感
的詞語、景物等來分析。本題要求分析“這首詩具體贊美了油田工人的什么精神?請結合內容簡單概括”,需結合詩
句進行分析。結合“這兒很少刮風”“一年只刮兩次”“一次刮半年”“這兒刮的風很小”“連一片秋葉也吹不下
來”“這兒沒有樹”“這兒的陽光很充足”“白天里一點陰影也沒有”可知,詩人運用新奇的手法,詼諧的語言,寫
出了“我們沒來之前”“這兒”終年狂風大作,天氣酷熱而且沒有樹,生存環(huán)境很惡劣;石油工人就是在這樣的惡劣
環(huán)境之下工作,“我們在這兒干了幾十年了”,寫出了他們的堅韌、吃苦耐勞、奉獻精神,“現在”“我們的孩子”“生
活在一座城市里”“蓋了樓”“種了樹”,“這兒”發(fā)生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正是因為石油工人的無私奉獻,才有
了今天美好的生活。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油田工人的贊美之情以及他們敢叫日月換新天、惠及后代的創(chuàng)造能力。
6、鉆之彌堅忽焉在后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古者富貴而名摩滅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別
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
【解題分析】
此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
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來自課外,
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
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qū)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
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
不到分數。本題需要注意以下字詞的寫法:焉、債、煢煢、孑、倜儻、幽愁、衾。
7、1.A
2.B
3.C
【解題分析】
1.此題考查學生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達
作者寫作意圖或文章主旨的語句,闡釋或歸納文中的主要內容。解答是應先從原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閱讀區(qū)間,然
后與選項的表述仔細比對,看是否一致;同時還要了解錯誤表述設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張冠李戴、無中生有、混淆時
態(tài)、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項,“中國人寫史和歐洲人寫史都始于記言敘事,然后有了理性批判”理解錯誤,根據文本“中國人寫史,離不了
記言記事”,但“稍微有些哲學意味的史論幾乎沒有”。而歐洲人“從敘事開始”,“到近代便有了對歷史的理性批
判”。
故選A。
2.此題考查分析文章論證思路的能力。論述思路的思考,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序去思考問題。論
述思路的解答一般思路是首先提出了什么論點或論題,然后怎樣論證,最后得出了什么結論或解決,
文中引用東坡居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說明“看不清20世紀的真面目,是因為身在其中”的觀點;
之后論述“人既是理性的動物,又是有愿望、有情感、有利害關系纏身的動物”從而引出觀點“歷史終于還是客觀不
了"O
A項,“著重贊揚東坡居士的詩句特別富于哲理思辨”分析錯誤,引用蘇東坡的這句詩,意在說明“看不清20世紀的
真面目,是因為身在其中”的觀點。
C項,“說明若干年以后回望就可以看到客觀的歷史”分析錯誤,原文表述為“所以純客觀是沒有的”。
D項,“說明無論什么時候看待歷史都不可能純客觀”分析錯誤,引用蘇東坡的詩句目的是說明“看不清20世紀的真
面目,是因為身在其中”的觀點,而非“無論什么時候看待歷史都不可能純客觀”。
故選B。
3.此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分析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此種歸納內容要點和分析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題目,解答時應先根
據選項確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并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判斷。
C項,“才能說明白歷史有沒有邏輯性”說法錯誤,作者認為,歷史常常是沒有邏輯的。“人們經驗的歷史卻不是理
性的”“歷史是任人'裝扮’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視角”“20世紀的歐洲史學家們自有他們自己的特殊的時代經驗
一一人們還是相信經驗勝過理智”“對歷史進行判斷的根據又總是人的行為"O
故選C。
【題目點撥】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設誤類型:
(1)無中生有。把文章里沒有的內容加進答案中去。(特別提醒:關注未然與己然、原因與結果、先與后、夸大與縮小、
部分與全體的區(qū)別)
⑵主次顛倒。把次要的說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張冠李戴。即偷換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卻說成是這件事。
(4)因果顛倒。或者把因說成果,或者把果說成因,這一點最具有干擾性,需要認真甄別。
8、1.A
2.A
3.D
【解題分析】
1.試題分析:此題考核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題時要仔細對讀選項和原文,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容的整合
或轉述的差別。題中B項,“等”字沒有擬人的手法;C項,文中無依據,漢字所獨具的文化識別度,并不能決定它
“承載著知識的傳遞與族群間溝通的任務”;D項,只發(fā)揮互聯網的優(yōu)勢還不夠,文中說“一個好的平臺,如果只是
發(fā)表的渠道暢通,并不意味著好的傳播效果。所以,以何種形式包裝與推廣傳統(tǒng)文化,是當下的最大課題”。故選A。
2.試題分析:此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
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題中A
項,“文化識別度”,并不是文章的土題。故選A。
3.試題分析:此題考核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側重根據文意進行推斷。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容的整合或轉述
以及句子之間的關系的細微差別,題中D項,前后“當今時代互聯網的優(yōu)勢無與倫比”和“要用通俗的方法推廣傳統(tǒng)
文化,使之重獲新生”不構成因果關系。選項強拉因果。故選D。
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錯誤類型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
曲解文意、偷換概念、混淆范圍、強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變句子含義從而出現選項的觀點和文中的觀點不一致,
文中他人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混淆,對文中的觀點概括錯誤等方式。
9、1.C
2.D
3.C
【解題分析】
1.本題考查理解文意和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瀏覽選項的
內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酸后進行辨析。
本題A項,“揭示了民族本位思維與國際主義思維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錯誤,改變了“矛盾”的性質。第一段說“至
少在諾貝爾文學獎的問題上,民族本位與國際主義一直保留相互成就的可能性”,所以民族本位思維與國際主義思維
的矛盾是可以調和的;
B項,“中國不需要諾貝爾獎”的推理不成立,第二段說“如果諾貝爾文學獎沒有能力對其進行評估,那就需要更恰
當的獎項來承擔這一使命”,而“需要更恰當的獎項”不代表不需要諾貝爾獎;
D項,“無須考慮作家的民族性''說法錯誤。最后一段說“讓文學創(chuàng)作立足于地方經驗,立足于特定時空中人們的歡
樂、苦難與抗爭,這是我們對文學之為文學的期待”,其中“立足于特定時空中人們的歡樂、苦難與抗爭”就是立足
民族性。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梳理文章的
內容,展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觀點、論據,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
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
本題D項,“證明了多極化文學評獎系統(tǒng)會戰(zhàn)勝單一獎項”變可然性為必然性。原文是說“是否有可能出現以中國城
市為首都的新的文學世界共和國?我們的關鍵訴求,其實是讓各類文學獎百花齊放,它們不是復制諾貝爾獎,也不是
以地區(qū)壟斷者的身份進行競爭,而是共同應對當今世界多向度、多層次的中心與邊緣的矛盾”,作者希望未來出現以
中國城市為首都的新的文學世界共和國,催生各類文學獎百花齊放,建設一個多向度、多層次、多中心(文學首都)的
文學世界共和國。這種新的多極化文學世界共和國可能會戰(zhàn)勝單極化的文學世界共和國。但是這種“希望”和“戰(zhàn)勝”
并不必然出現。
故選D。
3.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瀏覽選項的
內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辨析。
本題C項,“所以獲諾貝爾獎越多的民族越謙遜”是強加因果,于文無據。
故選C。
【題目點撥】
做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還要用好“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有關內容認真、仔細地比較、對照,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那么,要比對哪些內容呢?比對詞語,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對原
句作了改裝、重組,即主要采取了“刪”(刪除原文的狀語、定語、補語,改變原意)、“漏”(只強調問題的一個方面,
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斷章取義)、“改”(改換詞語,曲解文意)、“湊”(胡亂拼湊、東拉西扯、無中生有、隨意組合
信息)等方式設誤。要看看選項在對原句改造過程中,刪去了哪些詞,改了哪些詞,添了哪些詞,它們是否與原文意思
一致。
10、1.D
2.C
3.B
4.何者/不欺而誠/則無所容其欺/茍有欺焉而覺矣/自信而明/則無所容其不信/茍不信焉而覺矣
5.(1)然而欺詐和誠信看起來差別甚微,因此不覺悟和欺詐不實的人都很多。
(2)經常覺悟、經常澄澈的良知就像高高懸掛的明鏡,萬事萬物在它面前不能隱藏自己的美丑。
【解題分析】
1.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應審題,明確選擇的要求,如本題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然后應結合具體的語境,運用語法知識進行辨析。
D項,“自信則良知無所惑而明”意思是“君子自信,良知就會不被迷惑而變得晶瑩透徹“,“明”活用為動詞,變
得晶瑩透徹。
故選D。
2.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應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加點詞
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然后根據虛詞在句中的位置和虛詞前后詞語的詞性來分析用法。
C項,兩個“而”都是表轉折的連詞,可譯為“卻”。
A項,前者,用,介詞;后者,連詞,表目的,來。
B項,前者表揣測,副詞:后者是第三人稱代詞,他或他們。
D項,前者,就,連詞;后者表示轉折,譯為“可是”“卻“,連詞。
故選c。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
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B項,“歐陽崇一己經掌握了孔子話語的宗旨,王陽明認為這得益于歐陽崇一的聰慧和在現實生活中對人生的體會領
悟”錯誤,應為基本掌握了孔子話語的宗旨,且這也只是歐陽崇一的聰穎領悟到的,在現實生活中恐怕還沒有體會到。
故選B。
4.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
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本題中,“何者”提出疑問,
后面給出回答,所以“者”后斷開;接著根據句末語氣詞“矣”斷開一處;最后從句式對稱的角度來斷,如“不欺而
誠”與“自信而明''句式一致,“則無所容其欺”與“則無所容其不信”句式一致,“茍有欺焉而覺矣”與“茍不信
焉而覺矣”句式一致。
5.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
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
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1)中,“毫忽”,極微小的一點點;“背覺合詐者”,不覺悟和欺詐
不實的人。(2)中,“覺”,覺悟;“照”,澄澈;“則”,就;“明鏡之懸”,定語后置,應為懸掛的明鏡;“遁”,
隱藏;“妍娃”,美丑。
【題目點撥】
文言斷句的基本原則:要通讀全文,仔細體會詞、短語以及句子之間的聯系。要先易后難,把會斷的句子先斷開,逐
步縮小范圍,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斷開。要重視內容,斷完后根據句子的含義、文章的內容再核對一遍。名詞斷句法。
通讀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國家名、官職名等。這些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然后考慮:什
么人,辦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結果等。(找動詞)文言句式中,主謂結構居多,但主語常省略。借助句
子成份,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構關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虛詞斷句法。①文言文中常
見放在句首的發(fā)語詞有:夫、蓋、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語氣詞有:也、矣、乎、哉、與(歟)、焉、耶(邪)
等等;③以、于、為、貝h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們的前后一般就不斷句;(“而”表轉折而且后面為一個比較長和
完整的句子時,“而”字前面要斷開)④有些復音虛詞大體上都位于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前一般要斷句。比如:且
夫、若夫、乃夫、己而、至若、于是、雖然、至于、是故、向使、縱使等等。⑤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
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后,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
可斷句。⑥復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茍、故、是故、貝h然則、或、況、而況、且、若
夫、至于、至若、己而、于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對話標志斷句法。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
"日”“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以后就只用"日",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
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語序句式斷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對文言文句讀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文言文
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復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
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
參考譯文:
你信中又說:“人情詭詐多變。如果用誠信抵御它,常常會被它欺騙,想發(fā)現他人是否詭詐,自己就會預先猜度
別人是否誠信。逆詐,就是欺詐;臆不信,就是不誠信;被人欺騙,又是自己不覺悟,(怎么都不對)。不事先懷疑別
人的欺詐和不誠實,而往往能先察覺,這只有良知晶瑩透徹的人才做到吧?然而誠實和欺詐看起來差別甚微,因此不
能覺悟的人和欺詐的人都很多??!”
不事先懷疑別人的欺詐和不誠信,而能先知先覺,這是孔子針硬時弊而言的,當時人們一心欺詐別人,做不誠信
的事,而深陷于欺詐和不誠信的泥潭中:還有人不欺詐、不隨意猜測別人,但是不知道致良知的功夫,而常常又被別
人所欺詐。孔子的話并非是教人事先存心去體察他人的欺詐和不誠信。事先存心,這是后世刻簿、猜忌、險惡的人做
的事。而只要有了事先存心的念頭,就已經不能進入堯蟀的圣道了。不事先猜測別人的欺詐和不誠信而被別人所欺騙
的人,尚且還沒有喪失善良的本性,但不如能致良知從而能事先察覺欺詐虛偽的人更為賢明。你說“只有良知晶瑩透
徹”的人才能這樣,基本上已經掌握了孔子話語的宗旨,但也只是你的聰穎領悟到的,在現實生活中恐怕還沒有體會
到。
良知在人的心中,橫亙萬古充塞宇宙都是相同的。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羊毛球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鉗式起釘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CISCO網絡產品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式公寓租賃合同電子版
- 二零二五年度洗浴中心知識產權租賃合同
- 2025年度物流園區(qū)入駐運輸合同協議書
- 二零二四年巡演賽事運營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專業(yè)羽毛球場地租賃及設備供應合同3篇
- 2025年舞蹈演出活動舞蹈教師及臨時工聘用合同3篇
- 2024版通訊器材購銷合同3篇
- 常用靜脈藥物溶媒的選擇
- 2023-2024學年度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寒假作業(yè)
- 當代西方文學理論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武漢科技大學
- 2024年預制混凝土制品購銷協議3篇
- 2024-2030年中國高端私人會所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經營管理分析報告
- GA/T 1003-2024銀行自助服務亭技術規(guī)范
- GB/T 18488-2024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tǒng)
- 門診特定病種待遇認定申請表
- 混合離子交換器使用說明書正本
- 工傷保險待遇及案例分析PPT課件
- 自控工程識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