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第二講2.等高線地形圖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第二講2.等高線地形圖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第二講2.等高線地形圖_第3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第二講2.等高線地形圖_第4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第二講2.等高線地形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等高線地形圖2.地圖課標要求學習目標學會運用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地形部位,學會在等高線圖中進行交通線路、宿營地、大壩等人類活動的合理選擇結合等高線圖和地圖,認識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稱及特征。能解決生活、生產情境中兩點相對高度差的計算結合等高線圖和地圖,學會因地制宜進行人類活動的選址。利用等高線地形圖進行線路、壩址選定,利用地形剖面圖進行通視分析1000m500m500m海拔高度——又稱絕對高度,指高(或低)出海面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一、基本概念:1.海拔與相對高度AB一、基本概念:等高線地形圖2.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就是等高線。3.用等高線表示地形的地圖,就是等高線地形圖。4.地形圖上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稱為等高距,也叫做等高線間距(隔)一、基本概念:等高線地形圖2.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就是等高線。3.用等高線表示地形的地圖,就是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基本特征(1)同線等高(2)同圖等距(3)閉合不交(4)線重必崖(5)密陡疏緩示坡線是與等高線垂直相交的短線,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示坡線海拔降低方向知識拓展:5.示坡線(降坡線)陸地地形示意圖分層設色地形圖一、基本概念:等高線地形圖山峰山峰閉合曲線,數(shù)值外小里大100200300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一)常見地形部位(中小尺度)盆地盆地:閉合等高線,外高內低505504503502501360364365364.2362358360360.4360.3鞍部鞍部兩山峰之間,呈馬鞍形狀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一)常見地形部位(中小尺度)山脊山脊等高線向低值凸,分水線100200300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一)常見地形部位(中小尺度)山谷山谷等高線凸向高處,中間低于兩側山谷50100150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一)常見地形部位(中小尺度)陡崖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處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一)常見地形部位(中小尺度)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數(shù)值內高外低,呈閉合狀等高線凸向低處等高線凸向高處兩側為表示山頂?shù)拈]合曲線等高線重合凸低為脊、凸高為谷盆地數(shù)值內低外高,呈閉合狀示坡線是一種地圖符號,它垂直于等高線并指向斜坡降低的方向。知識小結1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基本地形部位數(shù)字地形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山峰山脊鞍部山谷陡崖隨堂練習隨堂練習判斷A、CD、EF、G地形名稱隨堂練習已知河流,判斷等高線大小及河流流向“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筑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讀左下圖某段長城的景觀照片,回答若右下圖所示地區(qū)有古長城經過,你認為最可能的位置是()A.① B.②

C.③

D.④B隨堂練習下圖為我國南方某丘陵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圖中M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從東北流向西南

B.從西南流向東北C.從西北流向東南

D.從東南流向西北B隨堂練習五大基本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二)五大地形(大尺度)類型主要特征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廣闊平坦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于100米,地勢起伏和緩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線密集,地勢起伏大。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頂部等高線稀疏,地勢起伏小;邊緣等高線密集,地勢陡峭盆地周高中低,內部地勢起伏較小,邊緣地勢陡峭海岸線海岸線的海拔為0米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二)五大地形(大尺度)等高線地形圖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地形地貌?;卮?1)~(2)題。(1)上圖所示地區(qū)地形地勢的基本特點是(

)①以丘陵、平原為主②中部高,西南、東北低③以平原、盆地為主④中部低,西南、東北高A.③④ B.②③C.①② D.①④(2)圖中甲、乙兩條虛線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別是(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CD隨堂練習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點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將五星紅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頂,實現(xiàn)了四十五年后我國測繪隊員的再次登頂。從位于5200m的大本營向上,隊員們要經過甲、乙、丙、丁四個營地(如圖),其中一個營地由于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被稱為“魔鬼營地”。據(jù)此完成下題。1.圖中“魔鬼營地”是()A.甲 B.乙 C.丙 D.丁真題溯源(2020?山東卷)A大陸架是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較緩,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內。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活動比較強烈。海溝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達到1萬多米。大陸坡是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水深急劇增至數(shù)千米。大陸架大陸坡洋盆大洋中脊海溝海底地形類型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三)海底地形類型(大尺度)1.沖積扇:等高線呈圓弧形,上密下疏。多有放射狀河流或季節(jié)河流。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四)特殊地貌2.新月形沙丘:迎風坡坡度緩,背風坡坡度較陡。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四)特殊地貌3.火山口(湖):等高線封閉,呈較有規(guī)律的環(huán)狀,上密下疏。突出特點為中心海拔突然降低。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四)特殊地貌4.風蝕蘑菇:在等高線地形圖中蘑菇石基座因被高處蘑菇石遮擋,用虛線表示,而高處則用實線表示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四)特殊地貌5.岱崮地貌:崮頂?shù)雀呔€稀疏,外圍為陡崖,向山麓過渡等高線由密集變稀疏。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四)特殊地貌6.梯田:梯田一般分布在丘陵地區(qū),因此等高線海拔不高,密集處與稀疏處相間分布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四)特殊地貌7.喀斯特地貌:多山間盆地(壩子),山多陡峭孤峰。等高線稀疏處數(shù)值小。山峰等高線密集且平滑。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四)特殊地貌8.峽谷:兩側高,中部低,等高線密集,地勢陡峭;峽谷兩側等高線呈對稱分布。兩山脊間的狹窄部分,是修建水庫大壩的最好選址。H300300400400河流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四)特殊地貌9.黃土塬:頂部平坦,邊緣處溝谷縱橫坡度大,多陡崖。等高線稀疏的地方海拔相對較高。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四)特殊地貌10.地上河:在地上河等高線圖中表現(xiàn)為河道整體部分等高線向低海拔處凸出,而河床處等高線則向高海拔處凸出。地上河也稱懸河,在河流中下游地區(qū),由于地形平坦,水流變緩,加上河道彎曲,水流不暢,以及中上游來水泥沙含量大等原因,泥沙在河床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人們?yōu)榱朔篮槎庸碳痈吆拥?,從而成為河床底部高于河流兩岸地面的“地上河”,如黃河下游、長江荊江河段等。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四)特殊地貌如圖為“我國某高原(石灰?guī)r廣布)局部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為了促進該區(qū)域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當?shù)赜媱澬藿ㄒ粭l由周邊地區(qū)通往P地的公路。據(jù)此完成1~3題。1.該地貌類型為A.沖積扇

B.三角洲C.黃土地貌

D.天坑四周高、中間低,呈盆狀,石灰?guī)r廣布的某高原,故云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天坑。隨堂練習D如圖為“我國某高原(石灰?guī)r廣布)局部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為了促進該區(qū)域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當?shù)赜媱澬藿ㄒ粭l由周邊地區(qū)通往P地的公路。據(jù)此完成1~3題。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發(fā)育有瀑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隨堂練習A如圖為“我國某高原(石灰?guī)r廣布)局部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為了促進該區(qū)域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當?shù)赜媱澬藿ㄒ粭l由周邊地區(qū)通往P地的公路。據(jù)此完成1~3題。3.圖中由周圍地區(qū)通往P地的公路,最合理的線路是A.①

B.②

C.③

D.④隨堂練習B③④在山谷沿線,容易受到河流影響,不適宜修公路;①所經過的地區(qū)部分為山谷,另外一部分等高線密集,坡度較大,也不適合修建公路,故A錯誤;只有②位于山脊沿線,適宜修建公路。如圖為某區(qū)域等高線(單位:m)地形圖,讀圖回答問題。(1)根據(jù)圖中等高線的分布狀況,描述該區(qū)域的地形地勢特點。①西部以山地丘陵為主,東部多平原;②地勢西高東低;③海岸線北段較曲折,南段較平直。隨堂練習思路分析:地形地勢特征的描述(1)地形類型構成:“地形以

為主”或“地形以

為主”(2)多種地形條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部地形以

為主,

部地形以

為主(3)地勢起伏狀況:地勢

低(海拔高度、地勢高低變化、起伏大?。?)海岸線情況——海岸線平直/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島嶼等(5)特殊地形地貌1.坡度陡緩緩坡陡坡(1)同一幅圖中的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五)疏密1.坡度陡緩(2)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則相同的水平范圍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B>D>A>C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五)疏密1.坡度陡緩(3)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則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02千米05千米1:1000001:500000ABCD2千米1千米5千米5千米B>A>C=D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五)疏密2.通視問題觀察者觀察者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五)疏密(1)先整體——看兩點之間是否有山脊、山峰的阻擋阻擋不阻擋

兩點間有山脊,即

地面呈“下降—上

升—下降”,若隆

起點擋住視線,則

不能通視

兩點間有山脊,即地

面呈“下降—上升—

下降”,若隆起點未

擋住視線,則可以

通視2.通視問題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五)疏密(2)再局部——看凸凹坡2.通視問題從山頂向四周,等高線先密后疏,為“凹坡”;凹坡可通視。從山頂向四周,等高線先疏后密,為“凸坡”;凸坡不能通視。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五)疏密1.騎行者在①→②→③地騎行中的觀察與體驗,正確的是()A.①→②沿途桃紅柳綠,鶯歌燕舞B.①→②→③騎行方向與河流干流流向大體一致C.②→③坡度較大,騎行比較費力D.①→②→③沿著山脊騎行,視野開闊下圖為我國東南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某騎行愛好者于9月騎山地自行車在圖示區(qū)域旅游。讀圖完成下題。B隨堂練習◆凸低為高,是山脊◆凸高為低,是山谷300400500500400300集水線分水嶺可以推測山脈的大致走向。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六)彎曲同一巖層頂部海拔相同點的連線稱為構造等高線。下圖為某區(qū)域的某巖層構造等高線和地形等高線示意圖,其中B處有一落差30米的瀑布,圖中地形等高線的等高距是60米,山峰最高點海拔為1030米,完成下列小題。(3)圖中A處坡面徑流方向是(

)A.自西北向東南 B.自東北向西南 C.自東南向西北 D.自北向南C兩條等高線之間的數(shù)值:大于小的,小于大的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閉合曲線內部數(shù)值大小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PQ5060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七)閉合100<A<200300<B<400讀取A、B的取值范圍。隨堂練習下圖為北半球某陸地局部圖,圖中X、Y為等高線(等高距為100米),X數(shù)值為500米,L為河流,對角線ab為經線。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沿圖中經線a到b地形剖面圖正確的是ABCD隨堂練習C總結: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讀圖五方面讀圖內容分析、解決問題讀數(shù)值范圍數(shù)值大小及變化趨勢;最大值和最小值①計算相對高度;②判讀區(qū)域地形特征;③判斷坡向(迎風坡、背風坡、陽坡、陰坡);④判斷地面徑流流向讀延伸方向等高線大致延伸方向(或凸出方向)讀疏密程度等高線疏密程度及分布組合①判斷坡度陡緩(密陡疏緩)、流速快慢;②判斷凹凸坡(高疏低密為凸坡,高密低疏為凹坡);③合理安排農業(yè)生產(陡坡發(fā)展水土保持林,緩坡修梯田);④合理選擇交通線區(qū)位(交通線盡量沿等高線修建)讀圖五方面讀圖內容分析、解決問題讀彎曲狀況等高線的凸出方向①判斷山脊(分水嶺)、山谷(河流)位置:凸向低值處為山脊,凸向高值處為山谷;②判斷河流流向: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③判讀等溫線的變化:山谷地勢低,氣溫較兩側高,等溫線凸向溫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讀局部閉合①一般的閉合等高線;②位于兩條數(shù)值不等的等高線之間的閉合等高線,判讀規(guī)律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①判斷地形類型(山頂、山峰:中間高、四周低;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間低);②判斷局部海拔大小、高度范圍或高差等三.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1.計算兩地的相對高度和溫差①兩點都在等高線:<m></m>

CD

②兩點都不在等高線上:讀取兩點高度時需選取一個高度范圍,采用十字交叉相減法,可以算出相對高度的數(shù)值范圍。學生展示:規(guī)律:兩點都不在等高線上兩點間的相對高度:ΔH=H高-H低三.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1.計算兩地的相對高度和溫差CDn為兩點間等高線的條數(shù),等高距為d兩點間的相對高度:(n-1)d<ΔH<(n+1)dC氣溫:30℃,D地氣溫是多少?TD=30℃-0.6℃×2=28.8℃溫差公式:T差=0.6℃×(ΔH/100m)2.計算陡崖高度三.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300,400)(0,100]提示:首先從圖中讀出在陡崖處重合的等高線中最大值(H大)、最小值(H小)、等高距d和重合的等高線的條數(shù)n。計算:①陡崖最大海拔(H最大)②陡崖最小海拔(H最小)③陡崖的相對高度(H相)H大≤H最大<H大+dH?。璬<H最小≤H小H相

∈[200,400)(n-1)d≤H相<(n+1)d圖中斷崖的最大高差不超過()A.200米B.300米C.400米D.100米C隨堂練習三.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3.計算坡度大小坡度=(tanα)垂直相對高度(H)實際水平距離(L)αHL三.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3.計算坡度大小(1)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情況下(同一幅圖中)(2)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則相同的水平范圍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3)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則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A>C>D>B4.閉合等高線區(qū)域內海拔的計算(2012年新課標全國文綜Ⅰ)下圖示意某小區(qū)域地形。圖中等高距為100米

,瀑布的落差為72米

。據(jù)此完成1~2題。1.Q地的海拔可能為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2.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真題研析DC下圖示意我國黃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狀況,圖中相鄰等高線之間高差均為30米。讀圖下列問題。1.林木生長與土壤水分條件相關,圖中林木密集區(qū)位于()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頂2.圖示區(qū)域內東、西兩側最大高差可能是()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2013·四川文綜)BC真題研析2022年暑假期間,我國某中學地理實踐小組到南美洲西海岸某地開展地理研學活動,下圖示意該地區(qū)的土壤表面等高線(實線,單位:米)和基巖表面等高線(虛線,單位:米)分布。圖中戊處的海拔可能是A.825米

B.823米

C.817米

D.814米隨堂練習C讀“我國40°N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若M地開發(fā)攀巖運動項目,運動員安全繩的長度至少為A.255米 B.205米 C.155米 D.105米隨堂練習A1.①②③④四條坡面線的坡度比較()A.①<③

B.①<②C.①>④D.③=④2.分別沿著下圖中①、②、③、④四條線路上山頂,下面每兩條線路比較,正確的是()A.沿線路①上山比線路③容易B.沿線路①上山比線路④容易C.沿線路①上山比線路④難D.沿線路③和線路④上山難度一樣CC隨堂練習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一)氣候1.計算兩地的氣溫差T差=(0.6℃×ΔH)/100m海拔:5000m氣溫:海拔:500m氣溫:29℃2℃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一)氣候2.判斷坡向(1)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背風坡注意焚風效應和干熱河谷)(2)陽坡氣溫高,蒸發(fā)強;陰坡氣溫低,蒸發(fā)弱。(3)盆地地形不易散熱,易引起空氣的滯留,易出現(xiàn)大氣污染事件。1、圖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2、圖中兩點流速較快的是?BAC3、圖中C處為陡崖,是否存在瀑布?(2)流量:河流流量除與補給方式有關外,還與流域面積(集水區(qū)域面積)有關;(1)水能:等高線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資源豐富;(3)含沙量:河流流出山口處常形成沖積扇(洪積扇)。自西南向東北不存在,因為非山谷且不存在河流A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二)河流1.判斷水文特征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二)河流2.判斷水系特征長寬高向曲面支形根據(jù)等高線的數(shù)值變化判斷出地勢的大致走向,再根據(jù)“水往低處流”即可判斷根據(jù)等高線的彎曲方向進行判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反根據(jù)河流的支流流向進行判斷,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流向總是趨于一致的。(1)判斷河流流向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二)河流2.判斷水系特征(2)流域面積、支流數(shù)量①高山峽谷地區(qū),支流數(shù)量少,流域面積小;②盆地或洼地地區(qū),河流集水區(qū)域廣,支流數(shù)量多,流域面積大。長寬高向曲面支形小技巧:根據(jù)山脊線作為河流的分水嶺,確定河流的流域面積。在下圖中用實線箭頭繪制A、B、C、D四點坡面徑流的方向,并簡述坡面徑流流向與等高線的關系。答案繪圖如下:關系:坡面上的徑流流向與等高線垂直并指向海拔低處。中間低兩側高,山谷易匯水形成河流中間高兩側低,山脊處水流分散,形成分水嶺即時鞏固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二)河流2.判斷水系特征(3)河道彎曲狀況①山區(qū):下蝕強,河道比較直、深;②地勢起伏小的地區(qū):側蝕強,河道比較彎、淺。(4)水系形狀山地-放射狀;盆地-向心狀;樹枝狀水系等;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嶺(山脊線)。1.若a、c兩河的支流相連,則流量顯著增大的地點是A.① B.② C.③ D.④即時鞏固右圖示意某地的等高線分布。讀圖,完成下題。B1.圖中①②③④四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河流自甲村至乙村河段的流向是()A.自東南向西北 B.自東北向西南 C.自西北向東南 D.自西南向東北隨堂練習下圖為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CC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三)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1.選“點”N300200100300100200黃莊壩庫(1)大壩壩址應建在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處,因該處筑壩工程量小且落差大。(2)水庫庫區(qū)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qū)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以保證有較大的集水面積和庫容。避免斷層、并盡量避開斷層、破碎帶、喀斯特地貌區(qū)等。并要。依據(jù)壩高考慮移民、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問題。1.若該地區(qū)位于一擬建水庫的庫區(qū)內,當最高蓄水位達海拔150米時,圖示范圍內將出現(xiàn)A.一個島

B.兩個島C.三個島

D.無島隨堂練習D如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區(qū)域等高線(單位:m)地形圖,讀圖回答問題。(1)如果在沿海建港口,甲、乙兩城鎮(zhèn)更具優(yōu)勢的是________。簡要分析其建港的有利自然條件。(1)甲城鎮(zhèn);甲地處海灣地區(qū),風浪小;甲海灣附近等深線密集,水深更深,利于船只停泊。牛刀小試(3)港口

應建在等高線稀疏、等深線密集的海灣地區(qū),即陸域平坦、水域深闊的避風海灣,避開含沙量大的河口,以免引起航道淤塞。經濟發(fā)達,腹地廣闊(腹地:港口服務的區(qū)域)城市依托交通便利如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區(qū)域等高線(單位:m)地形圖,讀圖回答問題。牛刀小試(2)指出圖中M、N兩條河流哪一條更適合開展漂流活動并說明理由。(2)N河;等高線較密集,水速相對較快,更適合開展漂流活動。(4)宿營地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三)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1.選“點”⑦⑧甲乙在①~④中選出最佳露營地點野外宿營地應避開河谷,以預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發(fā);避開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的傷害;應選在地勢較高的緩坡或較平坦的鞍部宿營。現(xiàn)有A、B、C、D四個宿營地點可供選擇,依據(jù)所學知識,你認為選擇

地宿營最合適,其理由是:C12080408012016020024012080240ABCD(4)宿營地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三)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1.選“點”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三)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1.選“點”(5)療養(yǎng)院

療養(yǎng)院應建在地勢坡度較緩、向陽坡、背山面水、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線通過,交通便利。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三)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1.選“點”(6)航空港航空港應建在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要求地形平坦開闊、坡度適當、易排水;地質條件好;跑道與盛行風向平行;氣象條件好,多晴朗天氣;與城市保持適當?shù)木嚯x,減少噪音污染。(7)氣象站應建在地勢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方。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三)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1.選“線”(1)公路、鐵路線公路選線為EHF①建在坡度和緩的地區(qū)(盡可能沿等高線修建)。②盡量少過河建橋、盡量少占農田,翻山時多通過鞍部,避開陡崖、陡坡等③陡坡處線路要呈“之”字形彎曲,以降低坡度,保證運輸安全。④通往山頂?shù)墓?,往往需建盤山路等。⑤避免通過高寒區(qū)、沙漠區(qū)、沼澤區(qū)、永久凍土區(qū)和地下溶洞區(qū)等。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三)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1.選“線”(2)引水路線首先考慮水從高處往低處流(自流),避免通過山脊等障礙,路線盡可能短(3)輸油、輸氣管道路線盡可能短,盡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成本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三)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3.選“面”(1)農業(yè)生產布局根據(jù)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出來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陡緩,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提出農、林、牧、漁業(yè)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地區(qū)宜發(fā)展耕作業(yè);山地、丘陵地區(qū)宜發(fā)展林業(yè)、畜牧業(yè);湖、海等水域宜發(fā)展水產養(yǎng)殖業(yè)。(2)工業(yè)區(qū)選址多選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線間距較大的地形平坦開闊處;山間盆地,地形較封閉,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3)居民區(qū)選址一般山區(qū)聚落多分布在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帶(地勢低平、水源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