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語文課內(nèi)文言文(統(tǒng)編版)15《愛蓮說》三年中考真題+模擬題(學生版+解析)《愛蓮說》三年中考真題+模擬題(學生版)
【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課內(nèi)文言文選段,完成小題。
陋室銘
劉禹錫(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之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愛蓮說
周敦頤(宋)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1.下列加點實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草色入簾青征于色,發(fā)于聲
B.閱金經(jīng)蘇、黃共閱一手卷
C.中通外直政通人和
D.陶后鮮有聞尤鮮肥滋味之享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①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024·山東威?!ぶ锌颊骖}】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乙】
芙蕖
李漁
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然有根無樹,一歲一生,性同也。譜云:“產(chǎn)于水者曰草芙蓉,產(chǎn)于陸者曰早蓮。"則謂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為命者,非故效顰于茂叔而襲成說①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
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shù)日,前此后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勁葉既生,則又日高一日,日之日妍,有風既作飄飄之態(tài),無風以呈裊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后先相繼,自夏徂②秋,此時在花為分內(nèi)之事,在人為應(yīng)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以可告無罪于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jié)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可目者也。
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
至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
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jīng)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
(節(jié)選自《閑情偶寄》,有刪改)
【注釋】①成說:通行的說法。②徂(cú):到。
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①濯清漣而不妖②以境過清,不可久居
B.①中通外直②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C.①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②此之謂失本心
D.①請備述之②前人之述備矣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B.①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①非故效顰于茂叔而襲成說于前人也②雜然而前陳者
D.①以可告無罪于主人矣②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5.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蔓”,名詞作動詞)
B.此皆言可目者也。(該句是判斷句)
C.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芬”,這里是使動用法)
D.【乙】文按照時間順序說明了芙蕖“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的特點。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句子。
①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②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
7.請分別概括【甲】【乙】兩文作者愛蓮的主要原因。
8.【2024·陜西西安·二?!?/p>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貴之也。蘭甚似也君子:生于深山薄叢②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過之,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fā)者③也。
(黃庭堅《書幽芳亭記》)
【注釋】: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叢:貧瘠的叢林。③含章以時發(fā)者: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可愛者甚蕃
②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③不為無人而不芳
④來歲不改性也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雖"和“蘭雖含香體潔”中的“雖"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
B.雖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C.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D.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3)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②所謂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者也。
(4)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簡要分析“蓮”與“蘭"具有的君子品性的共同點。
【2024·廣西·模擬預測】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乙】
蘭之味
蘭之味,非可逼而?、僖?。蓋在有無近遠續(xù)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氳氳②無所,故稱瑞耳。體兼彩③,而不極于色,令人覽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
(選自張大復《梅花草堂集》)
【注釋】①取:這里指嗅?。ㄌm的香味)。②氳氳:彌漫飄忽的樣子。③兼彩:兼有不同的顏色。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含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陶后鮮有聞/不求聞達于諸侯
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而名之不可
D.不可得而親/將歸見親也
10.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蓮花形象的鋪排描繪,后一部分揭示蓮的喻義,并以蓮自況。
B.甲文作者用“予獨愛蓮”一語道出了自己的心意,寫出了自己與陶淵明消極避世的區(qū)別,也表達了對世間眾人隨波逐流的不滿。
C.乙文認為,蘭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類,不可以過于親近而褻玩,也不可不存于世間。
D.乙文中,作者認為蘭花兼有各種顏色,但色彩素淡清純,不走極端,所以蘭花被視為寓意吉祥的花草。
11.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2)蘭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12.《愛蓮說》中,“蓮"被稱為“花之君子”,請你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君子"應(yīng)具備哪些美好品質(zhì)?
13.請你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從寫法與語言風格兩方面,說一說兩文的異同。
【2024·廣東清遠·三?!?/p>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選自周敦頤《愛蓮說》)
17.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可愛者甚蕃
(2)香遠益清
(3)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乙】
陽明子①既為何陋軒,復因軒之前營,駕楹為亭,環(huán)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虛而靜通而有間有君子之德;外節(jié)而直,貫四時而柯葉無所改,有君子之操;應(yīng)蟄而出,遇伏而隱,雨雪晦明無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風時至,玉聲珊然,風止籟靜,挺然特立,不撓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而列于堂陛之側(cè),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選自《王陽明散文選譯》)
[注]①陽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學家,被貶至貴州龍場,自建居所,命名為何陋軒。
1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復因軒之前營(憑借)B.外節(jié)而直(筆直)
C.雨雪晦明無所不宜(合適)D.有君子之明(清明)
20.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虛而靜通而有間有君子之德
21.下面是兩位同學關(guān)于【甲】【乙】兩文的閱讀分享,請結(jié)合文意,幫他們完善對話。
小明:我發(fā)現(xiàn)【甲】【乙】兩文在寫法之的相似之處,(1)
小智:你說得對,我還發(fā)現(xiàn)【甲】【乙】兩文所表達的情趣的差異,(2)
【2024·廣東陽江·二?!?/p>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選自周敦頤《愛蓮說》)
2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可愛者甚蕃()(2)亭亭凈植()(3)陶后鮮有聞()
2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乙】
梅之冷①,易知也,然以有極熱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②,雅俗爭赴,此極熱時也。
三、四、五月,累累實,和風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嵕阃鶗r維③朱夏④葉干相守與烈日爭,而梅之冷極矣。故夫看梅與詠梅者,未有于無花之時者也。
……
夫世固有處極冷之時之地,而名實之權(quán)在焉。巧者乘間赴之,有名實之得,而又無赴熱之譏,此趨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熱者也。
(節(jié)選自鐘惺《夏梅說》)
[注釋]①梅之冷:指梅花開在冷的時候。②粲粲:鮮艷燦爛的樣子。③維:語助詞,用在時間之前,無義。④朱夏:古時稱夏季為朱明或朱夏。
2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然以有極熱之候/南極瀟湘
B.累累實/此皆良實
C.夫世固有處極冷之時之地/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
D.而名實之權(quán)在焉/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25.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花實俱往時維朱夏葉干相守與烈日爭
26.【甲】【乙】兩文共同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各自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2024·北京海淀·二?!?/p>
閱讀《愛蓮說》,完成下面小題。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甲】菊之愛,陶后鮮有聞?!疽摇可徶異郏枵吆稳??【丙】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27.下列對文中加點字意思或作用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水陸草木之花”中“之"的意思與“往之女家”中“之"的意思不同。
B.文章第一段中兩處加點的“而”都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凸顯了荷花的可貴品質(zhì)。
C.“不蔓不枝"中“蔓”“枝"活用,意思分別為“橫生藤蔓”“旁生枝莖"。
D.“香遠益清”與“老當益壯"開卷有益”中的“益"字,意思完全相同。
28.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和語氣表達效果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甲】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翻譯: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
分析:這句話用陳述的語氣,含蓄表達了作者希望成為像陶淵明那樣的隱士的愿望。
【乙】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翻譯: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分析:這句話用反詰語氣,將作者因少有志同道合之人而遺憾的情感表達得很強烈。
【丙】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翻譯:對于牡丹的喜愛,應(yīng)當人很多了。
分析:這句話用陳述句卻表達出感嘆之意,體現(xiàn)出作者對世人追逐功名富貴的不屑。
29.根據(jù)《愛蓮說》及下面兩則材料,在后面語段中的橫線之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
【材料一】
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凌風知勁節(jié),負雪見貞心。(范云《詠寒松詩》)
【材料二】
值春凝寒,反能留花,過孟月始盛。名人才士,題詠層委①,以可謂不負此花矣。但花艷并秀,非天時清美不宜,又標韻孤特,若三閭、首陽二子②,寧槁③山澤,終不肯頫首④屏氣,受世俗湔拂⑤。間有身親貌悅,而此心落落不相領(lǐng)會,甚至于污褻附近,略不自揆⑥者。
(取材于張镃《梅品》)
【注】①層委:接連不斷。②首陽二子: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齊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最終餓死。③槁:枯萎。這里是死的意思。④頫(fǔ)首:低頭。同“俯”。⑤湔(jiān)拂:這里是任意擺布的意思。⑥自揆(kuǐ):自我反省,自我克制。
中國文人常常將自然美與人格美相聯(lián)系,賦予了花草樹木以人的品格,使二者具有了共通性。周敦頤以蓮花“①___"喻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性。范云筆下的寒松傲雪參天,寄寓了詩人對②理想人格的贊美。張镃以三閭大夫屈原和首陽二子的美好人格來喻梅花“③”的品格,進而批評那些不得賞梅要領(lǐng)而污褻了梅花的庸俗之輩。
【2024·陜西咸陽·二?!?/p>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選自周敦頤《愛蓮說》)
【乙】
楊萬里①為人剛而偏。韓侂胄②用事,欲網(wǎng)羅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嘗筑南園,屬萬里為之記,許以掖垣③。萬里曰:“官可棄,記不可作。"侂胄恚,改命他人。臥家十五年,皆柄國之日也。侂胄專僭日益甚,萬里憂憤怏怏成疾。家人知憂國也,凡?、芾糁畧髸r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⑤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萬里慟哭失聲,亟呼紙書曰:“韓侂胄奸臣,專權(quán)無之,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⑥,報國無路,惟有孤憤!”又書十四言別妻子,落筆而逝。
(節(jié)選自《宋史·楊萬里傳》)
【注釋】①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力主抗金。②韓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專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之。③掖垣:泛指高官。④?。╠ǐ):此指官府。⑤族子:宗族里的年輕人。⑥吾頭顱如許:意為我頭發(fā)已白,年已老。
3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亭亭凈植()
(2)陶后鮮有聞()
(3)屬萬里為之記()
(4)侂胄專僭日益甚()
3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與“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水陸草木之花B.屬萬里為之記
C.醉翁之意不在酒D.此之謂大丈夫
32.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2)動兵殘民,謀危社稷。
33.【甲】【乙】兩文在做人方面給了你怎樣的共同啟示?
【2024·之海楊浦·三?!?/p>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壯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丙】
尚節(jié)亭記(節(jié)選)
劉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義焉者,豈徒為玩好而已。
會稽黃中立,好植竹,取節(jié)也,故為亭竹間,而名之曰“尚節(jié)之亭”,以為讀書游藝之所,澹也①無營也外之心也。予觀而喜之。
夫竹之為物,柔體而虛中,婉婉焉而不為風雨摧折者,以有節(jié)也。至于涉寒署,蒙霜雪,而柯不改,葉不易,色蒼蒼而不變,有似也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之君子。
世衰道微,能以節(jié)立身者鮮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節(jié)立志,是誠有大過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注釋】①澹也;恬靜、安然的樣子。
34.【甲】詩作者是南宋文學家(人名),【乙】文作者是(朝代)哲學家周敦頤。
35.下列各句中“為"字的釋義各不相同,請作解釋:
(1)豈徒為玩好而已()(2)故為亭竹間()
(3)以為讀書游藝之所()(4)婉婉焉而不為風雨摧折者()
36.下列對【丙】文畫直線的句子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這的確是有遠超過常人的地方。B.這確實是一個不會犯大錯的人。
C.是他有真誠的品質(zhì)而沒有犯錯。D.是他擁有的真誠大大超過別人。
37.【丙】文中兩處畫波浪線的句子都表達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但位置不能交換。請結(jié)合不同的句式分析原因。
38.劉基作此記,說明他和黃中立一樣,同是“”之人?!炯住吭?、【乙】文的作者也都是這樣的人:【甲】詩作者在生死關(guān)頭,展現(xiàn)出的高風亮節(jié);【乙】文作者面對“"的社會風氣,仍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
【2024·湖北黃石·一?!?/p>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愛蓬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而不染,濯清漣(A)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B)。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不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乙】
君子比德于玉①
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C);縝密以栗②,知也;廉③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④,禮也;叩之聲清越以長終詘然⑤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⑥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珪璋⑦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对姟吩疲骸阅罹?,溫如玉?!?/p>
[注]①選自《禮記·聘義》,有刪改。題目是臨時加之的。②栗:堅硬。③廉:棱角。這里名詞用作動詞,有核角④隊:同“墜"。⑤詘然:指聲音戛然而止。⑥孚尹:指玉的光彩。⑦理璋(guǐzhāng):一種用作憑信的玉器。
39.請參考“方法提示”,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方法提示詞語解釋
聯(lián)系常見詞語香遠益清(1)
結(jié)合語境推測常見成語陶后鮮有聞(2)
結(jié)合字形推測廉而不劌(3)
遷移課內(nèi)字詞孚尹旁達,信也(4)
40.請將“焉"也”“而"還原到文中括號內(nèi)。
A.()C.()B.()
41.請為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用標示,限二處)
叩之聲清越以長終詘然樂也
42.請翻譯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3.甲文“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4.比較甲、乙兩文,周敦頤筆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說的“君子”有什么相同點?請用相關(guān)語句加以印證。
【2023·湖南懷化·統(tǒng)考中考真題】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子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乙】
君子亭記
(明)王守仁
陽明子①既為何陋軒,復因軒之前營,架楹為亭,環(huán)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虛而靜,通而有間,有君子之德。外堅而直,貫四時而柯葉無所改,有君子之操。應(yīng)蟄②而出,遇伏③而隱,雨雪晦明,無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風時至,玉聲珊然,中采齊而協(xié)肆夏,揖遜俯仰,若洙、泗④群賢之交集;風止籟靜,挺然特立,不撓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⑤,而列于堂隆之側(cè),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名;吾受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p>
(節(jié)選自《王陽明散文選譯》)
【注】①陽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學家,被貶至貴州龍場,自建居所,命名為何陋軒。②蟄:二十四節(jié)氣之“驚蟄"。③伏:暑天。④洙、泗:二水名,流經(jīng)山東曲阜,孔子與弟子習禮之地。⑤正笏:恭敬地拿著之朝的笏板。
1.用“/”給乙文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2.下列加點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濯清漣而不妖(洗)B.貫四時而柯葉無所改(四季)
C.陶后鮮有聞(新鮮)D.無所不宜(合適)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1)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2)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名
4.甲乙兩文都提到了君子,請用自己的語言談一談你心目中的君子應(yīng)該具備哪些美好品質(zhì)。(至少提出三點)
【2023·河南周口·統(tǒng)考一模】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吳中梅花,玄墓、光復二山為最勝:入春則游人雜沓①,輿②馬相望。洞庭梅花不減二山,而僻遠在大湖之中,游屐③罕至,故余年來多舍玄墓,光復,而至洞庭。園中梅百余株,一望如雪,芳氣在襟袖。
(節(jié)選自歸莊④《洞庭山看梅花記》
【注釋】①雜沓:聚集的樣子②輿:車③游屐:指游人。④歸莊:明末清初文學家,明代學者歸有光曾孫,明亡后抗清。事敗逃亡隱居江蘇昆山一帶。
5.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人甚愛牡丹"中的“甚”是很、非常的意思,寫出了牡丹的受歡迎程度。
B.“不蔓不枝"中的“蔓”“枝"指生藤蔓,長枝節(jié),寫出了蓮挺拔秀麗的姿態(tài)。
C.“陶后鮮有聞”中的“鮮"指少,感嘆愛菊花的人少,實則嘆息真正的隱士大少。
D.“玄墓、光復二山為最勝”中的“勝"在這里有盛開的意思,表現(xiàn)了玄墓、光復二山梅花盛開的美景。
6.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7.根據(jù)甲文段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概括“君子”應(yīng)具有的美好品質(zhì)。
8.兩文段都運用了襯托的寫法,請根據(jù)兩個文段的內(nèi)容完成填空。
甲文段用陶淵明“獨愛菊"、唐朝以來世人“甚愛牡丹”來襯托作者,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乙文段用玄墓、光復二山游人如織的場景襯托作者,表現(xiàn)了作者_________。
【2023·廣西南寧·統(tǒng)考模擬預測】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乙】
周敦頤傳((節(jié)選)
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人,以舅龍圖閣學士鄭向,任①為分寧主簿。有獄久不決,敦頤至,一訊立辨。邑人驚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薦之,調(diào)南安軍司理參軍。有囚法不當死,轉(zhuǎn)運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眾莫敢爭,敦頤獨與之辯,不聽,乃委手版②歸,將棄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也!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卞游?,囚得免。
(節(jié)選自《宋史》)
[注]①任:被任用。②手版:笏板,是古代大臣之朝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以列出之奏的事項。
9.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晉陶淵明獨愛菊故人不獨親親
B.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C.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頤獨與之辯
D.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且焉置土石
10.下面對《愛蓮說》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文題中的“說"明確了此文為議論性文章,作者借說愛蓮的緣由來表明人生志趣。
B.文章以花“可愛者甚蕃”開篇,為下文要說到的對三種花的愛張本,做入題準備。
C.作者從自然環(huán)境、色彩形態(tài)、風度氣質(zhì)等多個角度層層展開,由此塑造蓮的形象。
D.本文句式駢散結(jié)合,以散句為主,長句、短句相間,讀起來錯落有致,富于變化。
11.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2)乃委手版歸,將棄官去。
12.【甲】文篇首強調(diào)“可愛者甚蕃”,文末分評三花。既然可愛之花甚多,為什么作者特別選中“菊花”和“牡丹"來作襯托呢?
13.請聯(lián)系以之兩個文段內(nèi)容,說說周敦頤是個怎樣的人。
【2023·河南南陽·統(tǒng)考二?!?/p>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論,謂色香,去芍藥有幾?擇絕勝者與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誰手。及睹《事物紀原》,謂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開而牡丹獨遲,遂貶洛陽,因大悟曰:“強項若此,得貶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也?”韓詩“夕貶潮陽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動①以時,茍非時,雖十堯②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強雞人使晝嗚也?
正面宜向陽,此種花通義也。然他種猶能委曲,獨牡丹不肯通融。處以南面即生,俾③之他向則死,此骯臟⑤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誰能屈之?
(選自李漁《閑情偶寄》,有刪改)
【注釋】①動:萌發(fā)。②堯:傳說中之古帝王名。③俾:使。⑤骯臟:讀音kǎngzǎng,意為不屈不厄。
14.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濯清漣而不妖”中的“妖"妖艷的意思,象征了君子的莊重、質(zhì)樸。
B.“不蔓不枝”中的“蔓"是藤蔓的意思,象征了君子的正直不茍。
C.“亭亭凈植”中的“植"是樹立的意思,象征了君子美好的姿態(tài)和氣質(zhì)。
D.“可強雞人使晝鳴也”中的“強"是強迫、強令的意思,表達出作者對武則天貶牡丹到洛陽一事的不滿。
15.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16.甲文對蓮進行形象和品質(zhì)的具體描寫,有何用意?
17.甲乙兩文都提到了牡丹,但寫作目的有所不同,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
【2023·河南安陽·統(tǒng)考模擬預測】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孟子曰:“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①焉者,寡矣;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庇柚^養(yǎng)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蓋寡焉以至于無。無則誠立、明通②。誠立,賢也;明通,圣也。是圣賢非性生,必養(yǎng)心而至之。養(yǎng)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也人而已。
張子宗范有行、有文,居,背山而面水。山之麓構(gòu)亭,甚清靜。予偶至而愛之,因題曰“養(yǎng)心"。
(節(jié)選自周敦頤《養(yǎng)心亭說》)
【注釋】①不存:存不住,有所失去。②誠立、明通:立真誠,明事理。
18.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人甚愛牡丹”中的“甚"是“很”的意思,說明世人很喜愛牡丹。
B.“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不染”是指蓮花從淤泥中不沾染任何污穢,表現(xiàn)蓮花的潔身自好。
C.“不蔓不枝"中的“蔓”是名詞,意思是“藤蔓"。
D.“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中的“莫"是“沒有”的意思,表現(xiàn)了作者堅定地認為節(jié)制欲望才能修心養(yǎng)性。
19.把文段甲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0.文段甲中多處運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請你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說明。
21.“說"作為古代一種議論性文體,是為了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觀點與看法。請結(jié)合甲、乙兩個文段的內(nèi)容,談?wù)勀銓Α罢f”這種文體的認識。
【2023·海南省直轄縣級單位·統(tǒng)考二模】
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按要求完成各題。
【甲】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君。是進以憂,退以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節(jié)選自周敦頤《愛蓮說》)
22.下列加點字注音錯誤的選項是()
A.嗟夫(jiē)B.微斯人(sī)C.可愛者甚蕃(fán)D.陶后鮮有聞(xiān)
23.解釋下列句中的詞語。
(1)先天下之憂而憂
(2)微斯人,吾誰與歸
(3)濯清漣而不妖:
(4)不蔓不枝:
24.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5.范仲淹筆下的“古仁人”和喜愛蓮的周敦頤是否是同類人呢?請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說說理由。
【2023·河南新鄉(xiāng)·統(tǒng)考三?!?/p>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各題。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選自周敦頤《愛蓮說》)
【乙】大抵松之為物,極地氣不能移,歷歲寒不為改。大類有道君子,顧當始生,困蓬蒿,阨①牛羊,摧折于斧斤者,往往而是。惟托根深山大壑,蘇之以風雨,照之以日月,籠之以輕煙薄霧,而又飽飫雪霜,延歷歲時,然后翠蕤②摩空,鐵干拂漢,虬③掀鱗射,夭矯④扶疏,為故國偉觀,良以不易矣。愛松者,當何如珍護耶?
(節(jié)選自《愛松說》,有刪改)
【注釋】①阨(è):同“厄”,困苦,災(zāi)難,這里指受牛羊踐踏。②蕤(ruǐ):草木茂盛的樣子。③虬:古代傳說中有角的小龍。④夭矯(yāojiǎo):屈曲而有氣勢。扶疏:枝葉茂盛的樣子。
26.借助方法提示,完成表格。
文言字詞方法提示詞義
中通外直語境推測法①
香遠益清課內(nèi)遷移法:益慕圣賢之道②
27.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8.下列對【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寫蓮花,第二段對蓮、菊和牡丹的不同品性進行比較和評論。
B.【甲】文作者賦予了蓮花豐富的象征意味,“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態(tài)氣質(zhì)。
C.【乙】文中的松樹剛開始生長時的情形是被困在草叢中,受牛羊踐踏,遭受斧子的砍伐。
D.【乙】文中松樹遇到極端寒冷的天氣也不改變,借“松"比喻在困厄之中不懂得變通的人。
29.【甲】【乙】兩文作者分別依托“蓮”“松"表達了自己怎樣的志向?
【2023·北京門頭溝·統(tǒng)考二?!?/p>
閱讀兩篇短文,完成各題。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富貴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p>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也?子未學禮也?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30.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香遠益清受益匪淺
B.甚愛牡丹幸甚至哉
C.花之君子往送之門
D.富貴不能淫淫雨霏霏
31.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和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甲】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翻譯: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應(yīng)該是有很多了。
理解:本句感嘆世人對功名利祿的追求,表現(xiàn)了作者堅持原則、潔身自好的品性,同時也流露出作者的無奈與失望。
【乙】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翻譯:把順從作為準則,這是妾婦之道。
理解:孟子用妾婦之道對比公孫衍、張儀之行為,挖苦他們曲意逢迎,無自己的原則。
32.根據(jù)兩篇短文及下面古詩,在后面語段中的橫線之填寫恰當內(nèi)容。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托物言志”是詩文常見的寫作手法。周敦頤借蓮花“"的特點,體現(xiàn)自己不被污濁環(huán)境所沾染的傲骨;王冕用墨梅“”的特點代指自身的人格志向。兩位作者都通過對花的描寫,表現(xiàn)了的品格。
【2023·廣東深圳·統(tǒng)考二?!?/p>
閱讀三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②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
(于謙)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帝賜第西華門,辭曰:“國家多難,臣子何敢自安。"固辭,不允。謙性故剛,遇事有不如意,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意灑何地!”亨①功不加謙而得世侯,內(nèi)愧,乃疏薦謙子冕②。詔赴京師,辭,不允。謙言:“國家多事,臣義不得顧私恩。且亨位大將,不聞舉一幽隱拔一行伍以裨軍國,而獨薦臣子,于公議得也?臣于軍功,力杜僥幸,決不敢以子濫功。"
(節(jié)選自《明史·于謙傳》有刪改)
【丙】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注】:①亨:人名,指石亨;②冕:人名,指于冕,于謙的兒子。
33.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香遠益清自以為大有所益B.固辭固以怪之矣
C.亨功不加謙大王加惠D.宜也眾矣宜多應(yīng)者
34.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國家多事,臣義不得顧私恩。
3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作者對三種花象征的不同品性進行了比較,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
B.甲文以菊與牡丹襯托蓮的品質(zhì),乙文中是以石亨的做法襯托于謙的精神。
C.乙文中“不聞舉/一幽隱拔/一行伍以/裨軍國”這句話的斷句是正確的。
D.丙文全詩格調(diào)沉郁悲壯,浩然之氣貫長虹,朗讀時結(jié)尾要讀出磅礴氣勢。
36.你認為乙文中的于謙可以稱為“君子"嗎?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談?wù)勀愕目捶ā?/p>
37.運用恰當?shù)谋憩F(xiàn)手法,能更好地傳情達意。請你參照示例,品評丙文語句。
出處原句品評
甲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巧用反問,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以及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厭惡。
乙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意灑何地!”巧用動作和語言描寫,將于謙內(nèi)心無奈和愛國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丙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38.【2023·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統(tǒng)考一?!?/p>
閱讀下面的選段,完成問題。
【甲】
詠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①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栗②初開曉更清。
【乙】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丙】
丹陽顧方③,篤行④君子也?;实v⑤末,登進士第,再調(diào)明州象山縣令。視事⑥之初,召邑⑦中父老,詢問民間利害及境內(nèi)士民之善惡。善者,訪而親勸之,使勿?。粣赫?,喻而戒之,使自修。又建學舍,率子弟之秀者教之。暇日,親為講說,掖誘⑧使進于善。逾年,民大化服⑨。俄而病,邑民相率出錢詣塔廟祈禱者數(shù)千百人。方竟不起。百里之內(nèi),號泣思慕如失父母。與立祠,以歲時祀方。
(選自《澠水燕談錄》,有改動)
【注釋】①著:同“著”,附著。②金粟:這里指菊花。③顧方:人名。④篤行:專心踐行。⑤皇祐:宋仁宗趙禎的年號。⑥視事: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⑦邑:縣。⑧掖(yè)誘:扶持引導。⑨化服:感化順從。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①可愛者甚蕃
②濯清漣而不妖
③陶后鮮有聞
④喻而戒之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蓮,花之君子者也策之不以道
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學而不思則罔
C.率子弟之秀者教之如土石何
D.以歲時祀方不以物喜
(3)下列詩句所反映的季節(jié)與《詠菊》中所反映的季節(jié)相同的一項是()
A.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B.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D.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②善者,訪而親勸之,使勿怠。
(5)《詠菊》和《愛蓮說》中都寫到了“蓮”(荷),請結(jié)合詩文談?wù)勛髡叩挠靡庥泻尾煌?/p>
(6)請結(jié)合以之三篇材料,說說君子應(yīng)具備哪些美好的品質(zhì)?
【2022·重慶·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1.下列各項對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蕃”,《說文解字》解釋為:從帥番聲,草茂也,引申為“眾多”。由此可知,“可愛者甚蕃"中“蕃”的意思為“多"。
B.“蔓”在“青樹翠蔓"中是“藤蔓”的意思,互文印證,可知“不蔓不枝"中的“蔓”也是“藤蔓"的意思。
C.“精益求精”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據(jù)此推斷,“香遠益清"中的“益”也是“更加"的意思。
D.查閱詞典,“植”有以下義項:①栽種;②豎立;③生長。結(jié)合語境,可知“亭亭凈植"中的“植”是“豎立"的意思。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和寫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第一段主要描寫蓮花,第二段對蓮、菊和牡丹的不同品性進行比較和評論。
B.作者賦予了蓮花豐富的象征意味,“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象征君子孤傲獨立的品質(zhì)。
C.“予獨愛蓮"一句,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要像蓮花一樣潔身自好、堅強不屈。
D.作者以“牡丹之愛”反襯“蓮之愛”,意在諷刺官場污濁、世人逃避現(xiàn)實的社會現(xiàn)象。
4.選文與下列鏈接材料對蓮的描寫和表達的情思有何不同?請比較分析。
【鏈接材料】
曲池荷
盧照鄰①
浮香②繞曲岸③,圓影④覆華池⑤。
??智镲L早,飄零⑥君不知。
【注】①盧照鄰,“初唐四杰”之一,才華出眾,但命運多舛,長期飽受病痛折磨,英年早逝。②浮香:荷花的香氣。③曲岸:曲折的堤岸。④圓影:圓圓的荷葉。⑤華池:美麗的池子。⑥飄零:墜落,飄落。
【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不蔓不枝/青樹翠蔓B.香遠益清/自以為大有所益
C.予謂菊/秦王謂唐雎曰D.宜也眾矣/誠宜開張圣聽
2.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只畫一處)
晉陶淵明獨愛菊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4.你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中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依據(jù)之文,談?wù)劇俺鲇倌喽蝗?的君子人格的現(xiàn)實意義。
【2022·四川瀘州·中考真題】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馬說
唐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道,食之不能盡材,鳴之而不能通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真無馬邪?真不知馬也!
【乙】愛蓮說
北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丙】問說(節(jié)選)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大矣,而或不知細,舍問,奚決焉?
賢于己者,問焉以破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也。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稌凡辉埔玻俊昂脝杽t裕。"孟子論:“求放心”,而并稱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于“道問學”,問且先于學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周禮》,外朝以詢?nèi)f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而并不見有可恥也,后之君子反爭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完完正確的一項是()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
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
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能:才能
B.牡丹之愛,宜也眾矣宜:應(yīng)當
C.賢于己者,問焉以破疑破:破解
D.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恥:恥辱
3.下列對三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寫法不拘一格。甲乙丙三文都運用托物寓意的寫法,表達作者鮮明的觀點,抒發(fā)高雅的情趣。
B.甲文作者借千里馬表達了“有了伯樂,才能發(fā)現(xiàn)人才"的觀點,寄寓了作者對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沒的感慨、悲憤之情。
C.乙文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zhì)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高潔的品格,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人格和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厭惡。
D.丙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君子之學必好問”的中心論點,分析了“問"與“學”的關(guān)系,后面幾段主要闡明了“問"的重要性。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句子。
(1)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2022·甘肅武威·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芙?、?/p>
(清)李漁
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shù)日,前此后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芙蕖自荷錢②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之,日之日妍。有風既作飄飖之態(tài),無風以呈裊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后先相繼,自夏徂④秋,此則在花為分內(nèi)之事,在人為應(yīng)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以可告無罪于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jié)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可目者也。
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⑤;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
至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
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jīng)年裹物之用。
(選自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注釋】①芙蕖:荷花的別稱。②荷錢:生的荷葉,狀如銅錢,故稱“荷錢”。③迨(dài):及,到。④徂(cú)往,到。⑤異馥:特別的香味。
1.解釋下列加點詞。
(1)可愛者甚蕃______
(2)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______
(3)過而不問之秋______
(4)亭亭獨立______
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自荷錢出水之日自非亭午夜分(《三峽》)
B.乃復蒂下生蓬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C.荷葉之清香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記》)
D.摘而藏之人不知而不慍(《十二章》)
3.翻譯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及花之既謝,以可告無罪于主人矣。
4.填空。
兩文同寫蓮,《愛蓮說》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作者____的生活態(tài)度;《芙蕖》寫蓮的“______"______”“______"可用”,由蓮的觀賞價值寫到______價值。
【2022·黑龍江·三?!?/p>
【古文閱讀】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子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
山濤①,字巨源,河內(nèi)懷人也。濤早孤,居貧,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初,陳郡袁毅嘗為鬲②令,貪濁而賂遺公卿③,以求虛譽,以遺濤絲百斤。濤不欲異于時,受而藏于閣之。后毅事露,檻車送廷尉④,凡所以賂,皆見推檢⑤。濤乃取絲付吏,積年塵埃,印封如初。
(《晉書·山濤傳》)
【注釋】①山濤: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②鬲(gé):地名。在今山東境內(nèi)。③公卿:泛指高官。④檻車送廷尉:用押送犯人的車子把他送往司法機關(guān)。⑤推檢:追究審查。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濯清漣而不妖濯:___(2)山濤早孤孤: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2)濤不欲異于時,受而藏于閣之。
3.【甲】文的中心句是哪句?【乙】文中哪句話體現(xiàn)了山濤“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2022·之海·模擬預測】
閱讀下面兩篇作品,完成下面小題
【甲】
飲酒(五)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愛蓮說(節(jié)選)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1.【乙】文劃線句中的“陶"即為【甲】詩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3.下列選項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心遠地自偏”的意思是“居住在偏僻之地就能心存高遠"。
B.【乙】文的標題“愛蓮說”的意思是“說一說自己喜愛蓮花的原因"。
C.【甲】詩“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寄托了作者與山林為伍的美好情意。
D.【乙】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了內(nèi)心正直,不拉攏勾結(jié)的品質(zhì)。
4.【甲】詩和【乙】文都表達了作者______這一共同的生活態(tài)度,但【甲】詩作者對___________的向往和熱愛并不是【乙】文作者的人生追求。
【2022·廣東·深圳市高級中學二?!?/p>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
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栗而理①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②,行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并見,情③也;扣之,聲清揚而遠聞,止輟然④,辭也。詩曰:‘言念君子,溫如玉?!酥^也。”
(節(jié)選自《荀子·法行篇》,有刪改)
【注】:①栗而理:堅實而有紋理。②劌:割傷,刺傷;③真誠。④輟然:突然停下來的樣子。
1.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不蔓不枝青樹翠蔓B.香遠益清曾益所不能
C.瑕適并見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D.言念君子念無與為樂者。
2.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扣之,聲清揚而遠聞。
3.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通過對“菊花"和“牡丹”的批判,突出“蓮"的高潔品格。
B.乙文運用排比手法,從不同角度對“玉”的特點進行了深入分析。
C.甲乙兩文托物言志,借“蓮"和“玉”,表達對理想人格的追求。
D.“溫潤而澤/仁也/栗而理/知也"這個句子的斷句是正確的。
4.比較甲乙兩文,周敦頤筆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說的“君子"有哪些相同點?結(jié)合相關(guān)語句加以敘述。
()
《愛蓮說》三年中考真題+模擬題(教師版)
【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課內(nèi)文言文選段,完成小題。
陋室銘
劉禹錫(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之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校?/p>
愛蓮說
周敦頤(宋)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1.下列加點實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草色入簾青征于色,發(fā)于聲
B.閱金經(jīng)蘇、黃共閱一手卷
C.中通外直政通人和
D.陶后鮮有聞尤鮮肥滋味之享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①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答案】
1.B
2.①這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雙耳,沒有繁重的公文勞累身心。
②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
【解析】
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名詞,顏色/名詞,臉色;
B.兩個“閱”都是動詞,閱讀;
C.形容詞,貫通/形容詞,通達,順利;
D.形容詞,少/形容詞,新鮮;
故選B。
2.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時應(yīng)注意如下重點字詞的意思:
①“絲"指弦樂器?!爸瘛敝腹軜菲?。絲竹:弦樂器和管樂器的總稱,在這里指世俗的樂曲。之:結(jié)構(gòu)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亂,擾亂。案牘:指官府文書。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形:形體、軀體。
②予:我。獨:只,唯獨。之:結(jié)構(gòu)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淤泥:河溝、池塘里積存的污泥。而:連詞,表轉(zhuǎn)折,卻。染:沾染(污穢)?!坝瑾殣凵徶鲇倌喽蝗?是省略句,完整的句子是:予獨愛蓮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參考譯文】:
《陋室銘》: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顯得靈異。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覺得簡陋了)。苔蘚長到階之,使臺階都變綠了;草色映入簾里,使室內(nèi)染之青色。說說笑笑的都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無學問的人??梢詮棽患友b飾的琴,閱讀佛經(jīng)。沒有嘈雜的音樂聲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鬃诱f:“有什么簡陋的呢?”
《愛蓮說》:水之和陸地之草本木本的花中,值得喜愛的有很多。晉代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從唐朝以來,世之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歡蓮花,它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是貫通的,外形是筆直的,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香氣傳播得越遠越清幽,它筆直潔凈地立在那里,(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它們,卻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的花;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之后就很少聽說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對于牡丹的喜愛,人該是很多了。
【2024·山東威?!ぶ锌颊骖}】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也眾矣。
【乙】
芙蕖
李漁
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然有根無樹,一歲一生,性同也。譜云:“產(chǎn)于水者曰草芙蓉,產(chǎn)于陸者曰早蓮。"則謂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為命者,非故效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息技術(shù)必修一《數(shù)據(jù)與計算》第二章第二節(jié)《程序設(shè)計語言基本知識》教學設(shè)計
- 定西師范高等??茖W?!渡茖W基礎(chǔ)二:細胞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中醫(yī)藥文化與養(yǎng)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駐馬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寫意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阜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電子線路CAD技術(shù)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Unit 3 Amazing animals PartA (教學設(shè)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鹽城師范學院《現(xiàn)代材料分析技術(sh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云浮中醫(yī)藥職業(yè)學院《民俗學與民間文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鋼軌購銷合同范本
- 山西大同大學《三維機械CAD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1《挑戰(zhàn)第一次》第1課時 說課稿 -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預防性試驗四措一案及施工方案
- 第十八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知識科普競賽題庫(附答案)
- 第13課《 擴音系統(tǒng)的控制》說課稿 2023-2024學年 浙教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
- 高校國有資產(chǎn)管理的三個維度與內(nèi)部控制
- 2025甘肅省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招聘(3141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JJF 1176-2024(0~2 300) ℃鎢錸熱電偶校準規(guī)范
- 8.4+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2024年河北省邢臺市公開招聘警務(wù)輔助人員(輔警)筆試專項訓練題試卷(2)含答案
- 家政公司服務(wù)員考試題庫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AIGC基礎(chǔ)與應(yīng)用 課件 實訓項目九 使用度加創(chuàng)作工具和剪映進行智能化短視頻創(chuàng)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