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zhèn)排水管道檢測與修復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城鎮(zhèn)排水管道檢測與修復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城鎮(zhèn)排水管道檢測與修復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城鎮(zhèn)排水管道檢測與修復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城鎮(zhèn)排水管道檢測與修復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地方標準城鎮(zhèn)排水管道檢測與修復技術規(guī)程Tandurbansew犇犅34/犜3587-2020主編部門:安徽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批準部門:安徽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施行日期:2020年09月22日2020 合 肥安徽省地方標準城鎮(zhèn)排水管道檢測與修復技術規(guī)程Tforandurbansew犇犅34/犜3587-2020安徽省工程建設標準設計辦公室組織出版發(fā)行(合肥市紫云路996號 安徽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大廈,郵編:230091)開本×1168毫米 1/32 印張字數(shù)千字2020年8月第一版 2020年8月第一次印刷 印數(shù)-1000冊前 言根據(jù)《安徽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19年第一批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的函》(皖市監(jiān)函2019510號),,編制組經(jīng)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jīng)驗,參考國家及行業(yè)相關標準、規(guī)范及資料,并廣泛征求意見,編制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的主要技術內容是總則術語基本規(guī)定;4.管道與檢查井檢測管道與檢查井修復設計管道與檢查井修復施工工程驗收。本規(guī)程由安徽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歸口管理,委托安徽國禎環(huán)保節(ji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規(guī)程執(zhí)行過程中如有修改、補充的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反饋至安徽國禎環(huán)保節(ji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合肥市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科學大道91號,郵政編碼:230088,郵箱@gzep.Com.Cn),以供以后修訂時參考。主編單位:安徽國禎環(huán)保節(ji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嘉瀚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參編單位:安徽省建設工程測試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武漢中儀物聯(lián)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隆科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施羅德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巍特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予通管道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合肥市市政設計研究總院主要編寫人員:張 超 張小龍 袁 波 夏日東 馬 荻5朱嵐田井鋒韓貴超李天寶陳雷仝志強江軍余江徽王茹劉寧王鴻鵬蔡鐵軍鄭洪標祝顯學宋有聚姚主要審查人員:張敬昊玉柳勇李衛(wèi)群張啟國張強徐佳王繞孔耀祖6目 次1 總 則2 術 語3

………1………2……………………74 管道與檢查井檢測 11電視檢測聲納檢測

……………11……………144.3管道潛望鏡檢測探地雷達檢測傳統(tǒng)方法檢查

……………………16………18………214.6檢查井和雨水口檢查4.7管道狀況綜合評估

………………24…………………265 管道與檢查井修復設計 42一般規(guī)定材料規(guī)定

……………42……………445內襯設計規(guī)定 515.4水力計算5.5工作坑設計

……………57…………596 管道與檢查井修復施工 606一般規(guī)定 606.2原有管道預處理6.3點狀原位固化法6.4不銹鋼套筒法6.5不銹鋼雙脹環(huán)法6.6管道化學灌漿法6.7熱水原位固化法

……………………61……………………62………63……………………64……………………64……………………656.8紫外光原位固化法

…………………6676機械制螺旋纏繞法 68碎(裂)

…………69…………706墊襯法 716檢查井修復 737 工程驗收 757一般規(guī)定 757.2原有管道及檢查井預處理驗收7.3管道修復更新、檢查井修復驗收

……78……797.4管道功能性實驗7.5工程竣工驗收

……………………85………85附錄A 管道缺陷分布圖編繪 88附錄B 時鐘表示法示例附錄C 影像資料版頭格

……90…………………91附錄D 現(xiàn)場記錄表 92附錄E 排水管道沉積狀況縱斷面圖 96附錄F 檢測成果表 98附錄G 折疊管、縮徑管復原試驗及型材抽樣檢測

………

101附錄H 帶狀型材接口嚴密性壓力測試方

……………

104附錄I 閉氣法試驗方

…………………

106附錄J 速格墊錨固鍵抗拉拔試驗方

109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引用標準名錄

……………

111112條文說明

……………………

1148Contents1 General

…………12 Tm

………23BasiCRequirements

…………74PipelineandInspeCtionWelInspeCtion

…114ClosedT114Sonar144Qw164GroundRadar184.5TraditionalMethodsofInspeCtion4.6ManholeandRoadGulyInspeCtion

…………………21………………244ComprehensiveQmentC5andInspeCtionWRD

………………26……………425GeneralRm5M

………………42………………445DR515H575WorkingD596andInspeCtionWRC

……606GeneralRments 606Ement 616SpotC626Rmethod636RMethodDoubleExpansionRing ………646ChemGroutingMethod 646HWC656.8UVCuredinPlaCePipe

……………6696MWound686Segmengt6B

……………69……………706.12GroutingAnChorLining(GAL)Method

…………716RMethodManhole 737 ACCeptanCeW

………757GeneralRments 757andACCeptanCeO787.3PipelineRepairandRenewal,InspeCtionWelRepairandACCeptanCe 797FExperiment7ComACCeptanCe

……85……85AppendixA ComDMap

……………88AppendixB ExamCloCkR

……………90AppendixCImageDataFrontPageFormat

………………91AppendixD ReCords

…………………92AppendixESewerSedimentaryConditions'LongitudinalSeCtionImage

…………………96AppendixFInspeCtionandEvaluationReCords

…………98AppendixG ReCoveryTFoldedPipeandReduCingPipeandSamInspeCtionAppendixH PressureTMethodforTightness

…101

………

104AppendixIClosedAirTestMethod

……

106AppendixJTestMethodforAnChoringStrengthofPlastiCsInnerLayerbyPulof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

109111NormativeStandard

…………

112ExplanationofProvisions

………………

114101 總 則1為規(guī)范和指導安徽省城鎮(zhèn)排水管道檢測與非開挖修復活動,保證管道檢測與非開挖修復質量,統(tǒng)一管道檢測與非開挖修復標準,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安徽省城市及城鎮(zhèn)排水管道及檢查井的檢測、評估與非開挖修復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1.0.3城鎮(zhèn)排水管道檢測與非開挖修復工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的要求外,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12 術 語城鎮(zhèn)排水管道 UrbanSew城市及縣城(城關鎮(zhèn))所在區(qū)域的排水管道。電視檢測 CTV)采用閉路電視系統(tǒng)進行管道檢測的方法,簡稱CCTV檢測。聲納檢測 SonarInspeCtion采用聲波探測技術對管道內水面以下的狀況進行檢測的方法。管道潛望鏡檢測 PipeQViewV)采用管道潛望鏡在檢查井內對管道進行檢測的方法,簡稱QV檢測。探地雷達檢測 GroundRadarInspeCtion通過發(fā)射高頻電磁波并分析其在地下介質中的傳播、吸收以及反射等物理特性,查明相對介電常數(shù)存在較大差異的目標體(或地質體)的一種電磁波探測方法。時鐘表示法 CloCkD采用時鐘的時針位置描述缺陷出現(xiàn)在管道內環(huán)向位置的表示方法。傳統(tǒng)檢查方法 TMethodInspeCtion人員在地面巡視檢查、進入管內檢查、反光鏡檢查、量泥斗檢查、量泥桿檢查、潛水檢查等檢查方法的統(tǒng)稱。檢查井 Manhole排水管道系統(tǒng)中連接管道以及供維護工人檢查、清洗、疏通和出入管道的附屬設施的統(tǒng)稱包括跌水井、水封井、沖洗井、溢流井、閘門井、潮門井、沉泥井等。直向攝影 ForwwInspeCtion2電視攝像機取景方向與管道軸向一致,在攝像頭隨爬行器行進過程中通過控制器顯示和記錄管道內影像的拍攝方式。側向攝影 InspeCtion電視攝像機取景方向偏離管道軸向,通過電視攝像機鏡頭和燈光的旋轉/仰俯以及變焦,重點顯示和記錄管道一側內壁狀況的拍攝方式。結構性缺陷 D管道結構本體遭受損傷,影響管道的強度、剛度和使用壽命的缺陷。功能性缺陷 FD導致管道過水斷面發(fā)生變化,影響暢通性能的缺陷。土體病害 管段周邊土體中存在的土質疏松、空洞、富水異常等構造性缺陷。結構性缺陷密度 DD根據(jù)管段結構性缺陷的類型、嚴重程度和數(shù)量,基于平均分值計算得到的管段結構性缺陷長度的相對值。功能性缺陷密度 FDD根據(jù)管段功能性缺陷的類型、嚴重程度和數(shù)量,基于平均分值計算得到的管段功能性缺陷長度的相對值。土體病害密度 D根據(jù)管段周邊土體病害的類型、嚴重程度和數(shù)量,基于平均分值計算得到的管段周邊土體病害長度的相對值。修復指數(shù) RIndex依據(jù)管道結構性缺陷的類型、嚴重程度、數(shù)量以及影響因素計算得到的數(shù)值。數(shù)值越大表明管道修復的緊迫性越大。養(yǎng)護指數(shù) MaintenanCeIndex依據(jù)管道功能性缺陷的類型、嚴重程度、數(shù)量以及影響因素計算得到的數(shù)值。數(shù)值越大表明管道養(yǎng)護的緊迫性越大。環(huán)境指數(shù) EnvironmentIndex3依據(jù)管道周邊土體病害的類型、嚴重程度、數(shù)量以及影響因素計算得到的數(shù)值。數(shù)值越大表明管道周邊環(huán)境越差,管道運行及發(fā)生次生災害的風險越大。管段 Pipe兩座相鄰檢查井之間的管道。非開挖修復更新工程 TrenChlessRandRenew采用少開挖或不開挖地表的方法進行排水管道修復更新工程。原位固化法 CPipe(CIPP)采用翻轉或牽拉方式將浸漬樹脂的軟管置入原有管道內,固化后形成管道內襯的修復方法。點狀原位固化法 SpotCPipe采用原位固化法對管道進行局部修復的方法。不銹鋼套筒法 m將外包止水材料的不銹鋼套筒膨脹,在原有管道和不銹鋼套筒之間形成密封性的管道內襯,堵住滲漏點的管道施工方法。不銹鋼雙脹環(huán)法 RMethodDoubleExpansionRing采用環(huán)狀橡膠止水密封帶與兩個不銹鋼套環(huán),在管道接口或局部損壞部位安裝橡膠圈脹環(huán),并用不銹鋼脹環(huán)固定的修補方法。管道化學灌漿法 CheM將有流動性和膠凝性的化學漿液,按一定濃度,通過特設的灌漿孔,壓送到巖土中去,使周圍土體擠壓、填充、固化,在骨架效應作用下提高承載力、降低滲透性的一種改良土體的施工方法。熱水原位固化法 HotWCPipe將浸漬熱固性樹脂的軟管用水壓或氣壓翻轉等方法將其4送入原有管道內,再采用熱水加熱使其固化,在原有管內形成新內襯管的一種非開挖管道修復方法。紫外光原位固化法 UVCPipe將浸漬熱固性樹脂的軟管用牽拉方法將其拉入原有管道內,先向軟管內按規(guī)定參數(shù)持續(xù)送入壓縮空氣使其緊貼原有管道內壁,再用特定的紫外燈按設定參數(shù)照射軟管內壁使其固化,在原有管道內形成內襯管的一種非開挖管道修復方法。機械制螺旋纏繞法 MWoundLining采用機械纏繞的方法將帶狀型材在原有管道內形成一條新的管道內襯的修復方法。管片內襯法 SegmengtLining將片狀型材在原有管道內拼接成一條新管道,并對新管道與原有管道之間的間隙進行填充的管道修復方法。碎(裂)管法 PipeBursting/S采用碎(裂)管設備從內部破碎或割裂原有管道,將原有管道碎片擠入周圍土體形成管孔,并同步拉入新管道的管道更新方法。墊襯法 GroutingAnChorLiningAL)將速格墊制作成一條新的管道內襯,安裝在原有管道內,并對內襯與原有管道之間的間隙進行注漿填充的管道修復方法。速格墊 AnChoredSheet帶有“V”、“Y”等形狀錨固件的高分子塑料片材。檢查井修復施工 RMethodforManhole將預先配置漿液材料均勻的噴涂在檢查井壁上形成檢查井內襯,最終修復檢查井的方法。半結構修復 SemR新的內襯管依賴于原有管道的結構,在設計壽命內僅需要承受外部的靜水壓力,而外部土壓力和動荷載仍由原有管道支撐的修復方法。5結構性修復 R新的內襯管具有不依賴于原有管道結構而獨立承受外部靜水壓力、土壓力和動荷載作用的性能的修復方法。63 基本規(guī)定排水管道檢測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城鎮(zhèn)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guī)程CJJ6及《城鎮(zhèn)排水管渠與泵站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F(xiàn)場使用的檢測設備應有產品合格證、檢定機構的有效檢定(校準)證書,且其安全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爆炸性氣體環(huán)境用電氣設備》GB3836的有關規(guī)定。非開挖修復工程施工時應采取安全措施,并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城鎮(zhèn)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guī)程CJJ6的有關規(guī)定。3.0.4管道檢測成果可應用于普查、應急檢測、新建管道的竣工驗收檢測、交接確認檢測、來自其他工程的影響檢測和其他檢測等六類。3.0.5應根據(jù)檢測任務、檢測對象、現(xiàn)場條件、檢測設備性能選擇管道檢測方法;當一種檢測方法不能全面反映管道狀況時,可采用多種方法聯(lián)合檢測。3.0.6管道結構性檢測和管道周邊土體病害檢測周期宜為5a~10a,功能性檢測周期宜為1a~2a。當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檢測周期可相應縮短:1位于地質條件,土層性質軟硬不均地區(qū)的管道;2位于流砂易發(fā)、濕陷性土、膨脹土等特殊地區(qū)的管道;3使用年限已達30a以上的管道;4施工質量差或進行過多次修復改造的管道;5重要管道;6有特殊要求的管道;7運行環(huán)境受到外界影響的管道。3管道檢測評估應按下列基本程序進行:71接受委托;2現(xiàn)場踏勘;3制定檢測方案;4檢測準備工作;5現(xiàn)場檢測;6內業(yè)資料整理、缺陷判讀、管道評估;7編寫檢測報告。3管道檢測前應搜集下列資料:1待檢測排水管線圖、庫等技術資料;2已有的管道檢測資料;3待檢測管道區(qū)域內相關的管線資料;4待檢測管道區(qū)域內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5評估所需的其他相關資料。3現(xiàn)場踏勘應包括下列內容:1 察看待檢測管道區(qū)域內的建(構)筑物、地貌、交通狀況等周邊環(huán)境條件;2 檢查管道口的水位、淤積和檢查井內構造等情況;3 核對檢查井位置、管道埋深、管徑、管材等資料。:1 檢測的任務、目的、范圍和工期;2 待檢測管道的概況,包括現(xiàn)場交通條件及對歷史資料的分析;3 檢測方法的選擇及實施過程的控制;4 作業(yè)質量、健康、安全、交通組織、環(huán)境保護等保證體系與具體措施;5 可能存在的問題和對策;6 工作量估算及工作進度計劃;7 人員組織、設備、材料計劃;8 擬提交的成果資料?,F(xiàn)場檢測準備及現(xiàn)場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81如需封閉占用道路,須經(jīng)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和交通管理部門批準;2設立圍欄、安全標志、交通導行及夜間警示標志;3現(xiàn)場檢測人員不得少于2人;4打開井蓋,保證管道通風一定時間。作業(yè)過程中應持續(xù)通風及氣體檢測,下井人員隨身攜帶氣體檢測儀,在井口或必須下井工作之前,應進行下井作業(yè)分工及技術交底,應使用有毒氣體檢測儀進行檢測,確認井內無有害氣體或有毒氣體濃度符合安全標準后方可開展檢測工作;5儀器設備自檢;6采用CCTV檢測前,需要根據(jù)檢測目的、踏勘結果采取降低水位、封堵疏通、清除障礙等預處理措施,使管內水深不大于管道直徑的20%;采用QV檢測要求管內水位不宜大于管徑的50%;7 實施管道檢測與初步判讀,做好現(xiàn)場檢測記錄并簽名確認;8 現(xiàn)場檢測完畢后,應對檢測資料進行復核并簽名確認;9 檢測完成后必須及時拆除管道內臨時封堵設施且應及時清理現(xiàn)場,對設備進行保養(yǎng)。3.0.12管道缺陷的環(huán)向位置應采用時鐘表示法(見附錄B)。3.0.13管道缺陷位置的縱向起算點應為起始井管道口,缺陷位置縱向定位允許誤差應為±0.5m。3檢測系統(tǒng)設置的長度計量單位應為米,電纜長度計數(shù)的允許誤差應為±0.1m。3.0.15每段管道檢測前,應按本規(guī)程附錄C的規(guī)定編寫并錄制版頭。3.0.16管道檢測影像記錄應連續(xù)、完整,清晰,影像畫面上方應含有“任務名稱、起始井及終止井編號、管徑、管道材質、檢測時間”等內容,并宜采用中文顯示。3.0.17現(xiàn)場檢測時,應避免對管體結構造成損傷。9現(xiàn)場檢測過程中宜采取監(jiān)理機制,監(jiān)理人員應全程監(jiān)督檢測過程,并簽名確認檢測記錄。管道檢測工作宜與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配合進行。當檢測單位采用自行開發(fā)或引進的檢測儀器及檢測方法進行管道檢測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采用的儀器和檢測方法應通過行業(yè)技術鑒定,并具有一定的工程檢測實踐經(jīng)驗;2 采用的檢測方法應與已有成熟方法進行過對比試驗;3 檢測單位應制定相應的檢測細則,必要時應向委托方提供檢測細則。管道檢測成果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的檔案管理的相關標準,并按相關要求提交存檔,宜納入排水管網(wǎng)信息管理系統(tǒng)。,并確定非開挖修復方案。管道結構性修復后的使用期限不得低于50a。利用原有管道結構進行半結構性修復的管道,其設計使用年限應按原有管道結構的剩余設計使用期限確定;對于混凝土管道,構性修復后的最長設計使用年限不宜超過30a。非開挖修復工程所用的管材、管件、構(配)件等材料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并應具有質量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和使用說明書。當施工需進行局部開挖時,開挖前應取得相關部門的批準;如需封閉道路,應事先征得交管部門同意。非開挖修復工程所產生的污物、噪聲及振動應符合國家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規(guī)定。非開挖修復工程應在驗收合格后投入使用。104 4.1電視檢測Ⅰ一般規(guī)定電視檢測適用于對管道內部狀況進行詳細檢查,可用于既有管道日常普查、檢修及養(yǎng)護、新建管道驗收檢測和施工監(jiān)測等。4.1.2電視檢測應不帶水作業(yè)。當現(xiàn)場條件無法滿足時,檢測前應對管道實施封堵、導流等降低水位措施,使管道內水深不大于管道直徑的20%。4.1.3在進行結構性檢測前,應對被檢測管道進行疏通、清洗,清洗后的管道內壁應無污物或雜物覆蓋。4.1.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中止檢測:1爬行器在管道內無法行走或推桿在管道內無法推進時;2 鏡頭沾有污物時;3 鏡頭浸入水中時;4 管道內充滿霧氣,影響圖像質量時;5 。Ⅱ 電視檢測儀器的基本性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攝像鏡頭應具有平掃與旋轉、仰俯與旋轉、變焦功能,攝像鏡頭高度應可以自由調整;2 爬行器應具有前進、后退、空檔、變速、防側翻等功能,輪徑大小、輪間距應可以根據(jù)被檢測管道的大小進行更換或調11整;3 主控制器應具有在監(jiān)視器上同步顯示日期、時間、管徑、在管道內行進距離等信息的功能,并應可以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4 燈光強度應能調節(jié)。電視檢測儀器的技術指標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表4電視檢測儀器主要技術指標項 目技術指標圖像傳感器≥1/3″CCD,彩色靈敏度(最低感光度)≤0.1勒克斯(lx)視角≥45°,平掃≥180°,旋轉≥180°分辨率≥1280×720照明燈光≥1500坎德拉(Cd)圖像變形≤±5%爬行器電纜長度為120m時,爬坡能力應大于5°電纜抗拉力≥2kN存儲錄像編碼格式:MPEG4、AVI;照片格式:JPEG4檢測儀器結構堅固,密封良好,能在0°C~+50°C的氣溫條件下和潮濕的環(huán)境中正常工作,宜配有防爆和防水性能。4檢測儀器應具備測距功能,電纜計數(shù)器的計量單位不應大于0.1m。電纜上宜有距離刻度標記,每一管段檢測完成后,據(jù)電纜上的標記長度對計數(shù)器顯示數(shù)值進行修正。Ⅲ 檢測方法影像錄制過程中應保持“工程名稱、起始井及終止井編號、檢測時間、檢測設備行進距離”同步鑲嵌在畫面上。爬行器的行進方向宜與水流方向一致。管徑不大于200mm時,優(yōu)先使用QV、推桿拍攝,要求拍攝缺陷時需要有合理停頓時長;管徑大于200mm時,直向攝12影的行進速度不宜超過0.15m/s。圓形或矩形排水管道攝像鏡頭移動軌跡應在管道中軸線上,蛋形管道攝像鏡頭移動軌跡應在管道高度2/3的中央位置,允許偏差應為管徑的±10%;當對特殊形狀的管道進行檢測時,應適當調整攝像頭位置并獲得最佳圖像。4.1.14將載有鏡頭的爬行器安放在檢測起始位置,在開始檢測前,應將計數(shù)器歸零。若檢測起點與管道起點位置不一致時,應做補償設置。在爬行器行進過程中,不應使用鏡頭的變焦功能。當使用變焦功能時,爬行器應保持在靜止狀態(tài);需要爬行器繼續(xù)行進時,應先將鏡頭的焦距恢復到最短焦距位置。直向攝影時,圖像橫向應保持正向水平中途不應改變拍攝角度和焦距。側向攝影時,爬行器應停止,同時變動拍攝角度和焦距以獲得最佳圖像。4.1.18在檢測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存在缺陷時,應將爬行器在完全能夠解析缺陷的位置至少停止10s,確保所拍攝的缺陷圖像的完整性。4.1.19對各種缺陷、特殊結構和檢測狀況應作詳細判讀、量測和記錄,并按附錄D的格式填寫電視檢測結果。4.1.20當檢測遇到無法通過的缺陷時,應當中止檢測,在畫面上明顯位置輸入“檢測中斷”字樣,并注明無法完成檢測的原因,再從反方向進行檢測。Ⅳ 影像判讀缺陷的類型和等級應在現(xiàn)場初步判讀并記錄。檢測完畢后,應由復核人對錄像資料進行復核。4缺陷的幾何尺寸應依據(jù)管道等參照物的尺寸判定。4無法確定的缺陷類型或等級必須在評估報告中加以說明。13剪輯圖像應采用現(xiàn)場抓取最佳角度和最清晰圖片方式,特殊情況下也可采用觀看錄像抓取圖片方式。采用直向攝影和側向攝影時,每一處結構性缺陷抓取的圖片不應少于1張。聲納檢測Ⅰ一般規(guī)定聲納檢測適用于對運行中管道內部狀況進行初步判定,檢測目的為測定管道積泥深度、判斷缺陷類型、嚴重程度和缺陷位置。4.2.2聲納檢測時管道水深應大于管道直徑的80%且大于300mm。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停止檢測:1 探頭受阻無法正常前行工作時;2 探頭被水中異物纏繞或遮蓋,無法顯示完整的檢測斷面時;3檢測圖像無法正確定向時;4探頭埋入泥沙致使圖像變異時;5其他原因無法正常檢測時。Ⅱ 聲納檢測儀器的技術要求聲納檢測儀器應與管徑相適應,探頭的承載設備負重后不易滾動或傾斜。聲納系統(tǒng)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掃描范圍應大于所需檢測的管道規(guī)格;2 125mm范圍的分辨率應小于mm;3 每密位均勻采樣點數(shù)量不應小于250個。檢測儀器的傾斜傳感器、滾動傳感器應具備在±45°內的自動補償功能。檢測儀器結構堅固,密封良好,在0℃~+40℃的溫度14條件下應能正常工作。電纜長度計數(shù)最低計量單位為m,允許偏差應為±m或±1%的較大值。承載工具宜采用在聲納探頭位置鏤空的漂浮器。Ⅲ 檢測方法檢測前應從被檢管道中取水樣,通過實測聲波速度對系統(tǒng)進行校準。在每一段管道記錄圖像前,必須錄入“工程名稱、檢測地點、起始井和終止井編號、檢測時間”等。聲納探頭的推進方向宜與水流方向一致,并宜與管道軸線一致。探頭行進速度不宜超過m/s;在檢測過程中應根據(jù)被檢測管道的規(guī)格,在規(guī)定采樣間隔和管道變異處應停止探頭行進,定點采集數(shù)據(jù),其停頓時間應大于一個掃描周期。聲納探頭應水平安放在合適的位置,以減少幾何圖片變形。。4探頭的發(fā)射和接收部位必須超過承載工具的邊緣。4聲納探頭放入檢測起始位置時,應調整電纜處于自然緊繃狀態(tài);檢測開始時應將電纜計數(shù)測量儀歸零。聲納檢測時,在距管段起始、2m~3m長度的重復檢測。在聲納探頭前進或后退時,電纜應保持繃緊狀態(tài)。應根據(jù)不同的管道尺寸,按表選擇相應的脈沖寬度。15表4脈沖寬度選擇標準管徑范圍(mm)脈沖寬度(μs)300~5004500~100081000~1500121500~2000162000~300020以普查為目的的采樣點間距不宜大于5m,其他檢查采樣點間距不宜大于2m,存在異常的管段應加密采樣。應按附錄D的格式填寫聲納檢測記錄,按附錄E的格式繪制沉積狀況縱斷面圖。Ⅳ 輪廓判讀與測量規(guī)定采樣間隔和圖形變異處的輪廓圖必須現(xiàn)場捕捉并進行數(shù)據(jù)保存。4經(jīng)校準后的檢測斷面線狀測量允許誤差應為±3%。4聲納檢測截取的輪廓圖應標明管道輪廓線、管徑、管道積泥深度線等信息。管道沉積狀況縱斷面圖應包括:工程名稱、檢測地點、起始井及終止井編號、管徑、管段長度、流向、圖像截取點縱距及對應的積泥深度、積泥百分比等文字說明??v斷面線應包括:管底線、管頂線、積泥高度線和管徑的20%高度線;管徑的20%高度線應用虛線表示。輪廓圖不應作為結構性缺陷的最終評判依據(jù),應用電視檢測方式予以核實或以其它準確方式檢測評估。管道潛望鏡檢測Ⅰ 一般規(guī)定管道潛望鏡檢測宜用于對管道內部狀況和檢查井內部16(井室、井筒)進行初步判定,可用于既有管道日常巡查、大范圍管網(wǎng)普查及新建管道復核性檢查。管道潛望鏡檢測時,管內水深不宜大于管徑的50%,管段長度不宜大于30m;當無法清晰地記錄管段末端狀況或管段長度超過30m時,應對該管段進行雙向檢測。4.3.3有下列情形之一時應中止檢測:1 管道潛望鏡檢測儀器的光源不能夠保證影像清晰度時;2 鏡頭沾有泥漿、水沫或其他雜物等影響圖像質量時;3 鏡頭浸入水中,無法看清管道狀況時;4 管道充滿霧氣影響圖像質量時;5 。管道潛望鏡檢測的結果僅可作為管道初步評估的依據(jù)。Ⅱ 管道潛望鏡檢測儀器的技術要求管道潛望鏡檢測儀器應堅固、抗碰撞、防水密封良好,應可以快速、牢固地安裝與拆卸,應能夠在0℃~+50℃的氣溫條件下和潮濕、惡劣的排水管道環(huán)境中正常工作。管道潛望鏡檢測儀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表4管道潛望鏡檢測設備主要技術指標項 目技術指標圖像傳感器≥1/3″CCD,彩色靈敏度(最低感光度)≤0.1勒克斯(lx)視角≥45°分辨率≥1280×720照明燈光聚光≥8500坎德拉(Cd);泛光≥1500坎德拉(Cd)圖像變形≤±5%變焦范圍光學變焦≥20倍,數(shù)字變焦≥10倍存儲錄像編碼格式:MPEG4、AVI;照片格式:JPEG17錄制的影像資料應能夠在計算機上存儲、回放和截圖等操作,影像資料及截圖應能清晰準確地反映管道缺陷。Ⅲ 檢測方法鏡頭中心應保持在管道豎向中心線的水面以上。4拍攝管道時,變動焦距不宜過快。拍攝缺陷時,應保持攝像頭靜止,調節(jié)鏡頭的焦距,并連續(xù)、清晰地拍攝10s以上。4拍攝檢查井內壁時,應保持攝像頭無盲點地均勻慢速移動。拍攝缺陷時,應保持攝像頭靜止,并連續(xù)拍攝10s以上。4對各種缺陷、特殊結構和檢測狀況應作詳細判讀和記錄,并應按本規(guī)程附錄D的格式填寫現(xiàn)場記錄表?,F(xiàn)場檢測完畢后,應由相關人員對檢測資料進行復核并簽名確認。探地雷達檢測Ⅰ 一般規(guī)定探地雷達技術適用于對管道周邊土體病害進行檢測。探地雷達檢測土體病害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土體病害的幾何尺寸與其埋藏深度或探測距離之比不應小于20%;2 土體病害激發(fā)的異常場應能夠從干擾背景場中分辨。檢測實施前,需進行詳細準確的管道現(xiàn)場調查和資料收集。雨、雪天氣或場地內有大量積水時,不應進行探地雷達檢測。Ⅱ 檢測儀器的技術要求探地雷達設備應性能穩(wěn)定、結構牢固可靠,防潮、抗震、絕緣性能良好。設備應定期進行檢查、校準和保養(yǎng)。18探地雷達主機的技術指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150dB;2 信噪比不應低于120dB,最大動態(tài)范圍不應低于150d;3 系統(tǒng)應具有可選的信號疊加、時窗、實時濾波、增益、點測或連續(xù)測量、手動與自動位置標記等功能;4 計時允許偏差應為ns;5 最小采樣間隔應達到ns/D轉換不應低于16bit,掃描速率大于64次/s;6 應能在-10℃~±40℃的氣溫環(huán)境下正常工作;7 具有現(xiàn)場數(shù)據(jù)處理功能。探地雷達天線應具有屏蔽功能中心頻率、探測深度、探測精度及配置要求宜符合表4.4.7規(guī)定。表4探地雷達天線中心頻率、探測深度、精度及配置要求序號天線中心頻率范圍(MHz)探測深度范圍(m)探測精度(m)配置要求1100~2000~60.40不少于1種2400~5000~30.25不少于1種3600~10000~10.10不少于1種Ⅲ檢測方法4.4.8探地雷達檢測前,應根據(jù)任務要求進行參數(shù)設置和介電常數(shù)標定。測線經(jīng)過的表面相對平緩、無障礙、易于天線移動;避開高導電屏蔽層或大范圍的金屬構件。4.4.9采用測距輪模式,應對測距輪進行現(xiàn)場標定。4.4.10單個數(shù)據(jù)記錄長度不宜大于100m,宜以檢查井位置進行劃分。4探地雷達現(xiàn)場檢測分為普查和詳查兩種方式,應根據(jù)不同的檢測對象、不同檢測階段或不同檢測需求,采用相應的檢測方式。測線布設應覆蓋整個探測區(qū)域,普查時應以平行管19道走向布置測線,詳查時應布置測線網(wǎng)絡。測線間距應符合表4.4.11的規(guī)定。表4測線間距要求天線中心頻率(MHz)普查測線間距(m)詳查測線間距(m)100-200≤4≤2400-500≤2≤1600-1000-≤0.5:1 探地雷達檢測工作測線起止點、基點、轉折點、異常點、地形突變點以及其他重要點位,應進行位置測量。并應根據(jù)需要提供所探測點的坐標;2 可根據(jù)地形圖中與實際情況一致的地形、地物進行測量定位;3 可利用探測區(qū)域內電磁波的已知明顯反射對探地雷達測線進行定位;4 車載雷達天線移動速度不宜大于10km/h;5 應對探測到的異常區(qū)域進行統(tǒng)一編號和現(xiàn)場標記,并對周邊環(huán)境狀況進行影像記錄;6 應對檢測到的異常區(qū)域進行詳查,對嚴重異常區(qū)域,應采用鉆探、標貫等其他方法進行驗證。Ⅳ 圖譜判讀4.4.13探地雷達檢測成果應包含土體病害屬性、平面位置坐標、埋深、大小、與管道的距離等情況,并按附錄D格式填寫檢測記錄。4.4.14土體病害屬性及雷達圖譜特征判讀應符合表4.4.14規(guī)定。20表4土體病害屬性名稱及雷達圖譜特征分類土體病害屬性雷達圖譜特征1輕微疏松反較射為信雜號亂能、量規(guī)有變化,同相則軸較不連續(xù),波形2中等疏松反形射較信為號雜能亂量、變化較大,同規(guī)則相軸較不連續(xù),波3嚴重疏松反亂射、信號能量變化大,同相軸不連續(xù),波形雜4一般富水異常頂顯面;反射信較號連能量較強、下續(xù)、頻率變化部不信明號顯衰減較明5嚴重富水異常頂相面軸反較射連信續(xù)號、能量強、下部率變化不明信顯號衰減明顯;同6反位可射變能信化伴號異隨能常繞量明射強,反射信號顯,現(xiàn)象的反頻射率波、振明顯幅,、相界傳統(tǒng)方法檢查Ⅰ 一般規(guī)定傳統(tǒng)方法檢查適用于管道養(yǎng)護時的日常性檢查。人員進入排水管道內部檢查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對有毒有害氣體檢測,應佩戴正壓式呼吸器;2 管徑不得小于m;3 m/s;4 水深不得大于m;5 充滿度不得大于50%。當具備直接測量條件時,應根據(jù)需要對缺陷進行測量并予以記錄,并保留相關影像資料。檢查過河倒虹管前,當需要抽空管道時,核算。在檢查過程中宜采集沉積物的泥樣,并判斷管道的異21常運行狀況。檢查人員進入管內檢查時,必須拴有帶距離刻度的安全繩,地面人員應及時記錄缺陷的位置。當采用傳統(tǒng)方法檢查不能判別或不能準確判別管道各類缺陷時,應采用其他儀器輔助檢查確認。Ⅱ 目視檢查地面巡視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1 管道上方路面沉降、裂縫和積水情況;2 檢查井冒溢和雨水口積水情況;3 井蓋、蓋框完好程度;4 檢查井和雨水口周圍的異味;5 其他異常情況。地面巡視檢查應按本規(guī)程附錄D填寫檢查井和雨水口檢查記錄。進入管內檢查時,應采用攝像或攝影的記錄方式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制作檢查管段的標示牌,標示牌的尺寸不宜小于210mm×147mm。標示牌應注明檢查地點、起始井編號及結束井編號、檢查日期;2當發(fā)現(xiàn)缺陷時,應在標示牌上注明距離,將標示牌靠近缺陷拍攝照片,應按本規(guī)程附錄D填寫現(xiàn)場記錄表;3照片分辨率不應低于300萬像素,錄像的分辨率不應低于200萬像素;4檢測后應整理照片,每一處結構性缺陷應配正向和側向照片各不少于1張,并對應附注文字說明。進入管道的檢查人員應使用隔離式防毒面具,攜帶防爆照明燈具和通訊設備。在管道檢查過程中,檢查人員應隨時與地面人員保持通信聯(lián)系。自進入檢查井開始,檢查人員在管道內連續(xù)工作時間22不得超過1h。當進入管道的人員遇到難以穿越的障礙時,不得強行通過,應立即停止檢測。進入管內檢查宜2人同時進行地面輔助、監(jiān)護人員不應少于3人。當待檢管道鄰近基坑或水體時,應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對管道進行安全性鑒定后,檢查人員方可進入管道。Ⅲ 簡易工具檢查應根據(jù)檢查的目的和管道運行狀況選擇合適的簡易工具。各種簡易工具的適用范圍宜符合表的要求。表4簡易工具適用范圍適用范圍簡易工具中小型管道(D≤800mm)大型以上管道(D>800mm)倒虹管檢查井竹片或鋼帶適用不適用適用不適用反光鏡適用適用不適用不適用Z字型量泥斗適用適用適用不適用直桿型量泥斗不適用不適用不適用適用通溝球(環(huán))適用不適用適用不適用激光筆適用適用不適用不適用4.5.16當檢查小型管道阻塞情況或連接狀況時,竹片或鋼帶可采用由井口送入管道內的方式進行,人員不宜下井送遞竹片或鋼帶。4.5.17在管內無水或水位很低且晴朗天氣的情況下,可采用反光鏡檢查。4.5.18量泥斗可用于檢測管口或檢查井內的淤泥和積沙厚度。當采用量泥斗檢測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量泥斗用于檢查井底或離管口500mm以內的管道內軟性積泥量測;2當使用Z字型量泥斗檢查管道時,應將全部泥斗伸入管口取樣;233 量泥斗的取泥斗間隔宜為25mm,量測積泥深度允許偏差應為±50mm。Ⅳ 潛水檢查采用潛水方式檢查的管道,其管徑不得小于1200mm,流速不得大于0.5m/s。潛水檢查僅可作為初步判斷重度淤積、異物、樹根侵入、塌陷、錯口、脫節(jié)、膠圈脫落等缺陷的依據(jù)。當需確認時,應排空管道并采用電視檢測。潛水檢查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 獲取管徑、水深、流速數(shù)據(jù),當流速大于m/s時,應做減速處理;穿戴潛水服和負重壓鉛拴安全信號繩并通氣作呼吸檢查;3調試通訊裝置使之暢通;4緩慢下井;5管道接口處逐一觸摸;6地面人員及時記錄缺陷的類型和位置。當遇下列情形之一時應中止?jié)撍畽z查并立即回到地面。1 遭遇障礙或管道變形難以通過;流速突然加快或水位突然升高;3 潛水檢查員身體突然感覺不適;4潛水檢查員接地面指揮員或信繩員停止作業(yè)的警報信號423潛水檢查員應持證上崗;潛水檢查員在水下進行檢查時,應保持頭部高于腳部。4.6.1檢查井檢查應在管道檢測之前進行。4檢查井檢查的基本內容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雨水口檢查的基本內容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檢查井和雨水口檢查按本規(guī)程附錄D的格式填寫記錄。24表4-1 檢查井檢查的基本項目外部檢查內部檢查檢查項目井蓋類型或材質鏈條、鎖具、防墜網(wǎng)或標識牌井蓋埋沒爬梯松動、銹蝕或缺損井蓋丟失井壁泥垢井蓋破損井壁裂縫井框破損井壁滲漏蓋框間隙抹面脫落蓋框高差管口孔洞蓋框突出或凹陷流槽破損跳動和聲響井底積泥、雜物周邊路面破損、沉降水流不暢井蓋標示錯誤浮 渣道路上的井室蓋是否為重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