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第3單元世界地理分區(qū)和主要國家第2課時東南亞南亞和尤課時作業(yè)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7/12/wKhkGWc8NumAYROBAAHfEfu2Qag291.jpg)
![2025版高考地理第3單元世界地理分區(qū)和主要國家第2課時東南亞南亞和尤課時作業(yè)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7/12/wKhkGWc8NumAYROBAAHfEfu2Qag2912.jpg)
![2025版高考地理第3單元世界地理分區(qū)和主要國家第2課時東南亞南亞和尤課時作業(yè)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7/12/wKhkGWc8NumAYROBAAHfEfu2Qag2913.jpg)
![2025版高考地理第3單元世界地理分區(qū)和主要國家第2課時東南亞南亞和尤課時作業(yè)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7/12/wKhkGWc8NumAYROBAAHfEfu2Qag2914.jpg)
![2025版高考地理第3單元世界地理分區(qū)和主要國家第2課時東南亞南亞和尤課時作業(yè)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7/12/wKhkGWc8NumAYROBAAHfEfu2Qag29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7-第2課時東南亞、南亞和印度一、單項選擇題(2024·江西高三調研)2016年12月21日,由導彈護衛(wèi)艦衡陽艦、玉林艦,遠洋綜合補給艦洪湖艦組成的中國海軍其次十五批護航編隊駛過下圖中①海峽后進入印度洋。讀圖回答1~3題。1.護航編隊駛過①海峽當日,下列四個城市相同高度的水塔正午時分日影最長且朝向正北的是(D)A.新加坡 B.悉尼C.巴西利亞 D.新德里2.①海峽常年風力微小,主要是因為(C)A.南北有高山阻擋,處于背風地帶B.兩岸樹木高大茂密C.常年受低壓限制,盛行上升氣流D.常年受高壓限制,盛行下沉氣流3.②處海疆海底地形的成因是(C)A.海底火山噴發(fā) B.海底巖漿噴出并在海底沉積C.板塊碰撞擠壓 D.板塊張裂[解析]第1題,主要考查地球運動的相關學問。2016年12月21日為冬至,當日太陽直射南回來線,新德里正午水塔的日影朝向正北,并且距離南回來線的緯度跨度越大日影越長。第2題,該海峽位于赤道旁邊,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氣流盛行上升運動,水平運動較弱,故風力較弱。第3題,②處海底地形為海溝,是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而形成的。(2024·高考名校聯(lián)考)下圖為某日新加坡及其周邊地區(qū)煙霧濃度范圍示意圖。據(jù)此回答4~6題。4.下列關于圖示新加坡煙霧來源地土壤與我國東北地區(qū)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比較,正確的是(B)A.前者土壤有機質含量比后者豐富B.前者土壤有機質含量比后者貧乏C.兩地土壤有機質含量相差不大D.無法推斷5.引起圖中①處海水大規(guī)模向西北方向流淌的風向是(A)A.東北風 B.西南風C.東南風 D.西北風6.為削減新加坡所遭遇的霧霾危害,須要實行的措施有(B)A.農業(yè)生產中大量運用化肥B.加強對蘇門答臘島植被的管理和愛護C.加強對海洋污染的治理D.禁止蘇門答臘島上一切農事活動[解析]第4題,主要考查不同區(qū)域土壤性質的差異。依據(jù)不同濃度煙霧的分布狀況可以看出,圖示時間新加坡受西南風影響,故新加坡煙霧的來源地為蘇門答臘島,該島燒荒產生大量煙霧,在夏季西南季風的吹送下,煙霧被帶至新加坡及其周邊地區(qū)。該島位于熱帶雨林區(qū),生物循環(huán)旺盛,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而我國東北地區(qū)土壤有機質含量很豐富。第5題,①海疆位于馬六甲海峽,其海水流淌受北印度洋季風環(huán)流影響;1月,北印度洋海水受東北季風影響,自東向西呈逆時針流淌,使得馬六甲海峽西北部海平面降低,①處海水向西北方向流淌。第6題,自20世紀90年頭以來。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農夫為開墾耕地、種植油棕櫚等,每年都會“燒芭”,即在熱帶雨林中放火燒出一片空地用于耕作,從而使得新加坡霧霾多發(fā)。為削減新加坡所遭遇的霧霾危害,加強對蘇門答臘島熱帶雨林的管理和愛護是特別必要的。(2024·天津市寶坻區(qū)一中其次次月考)柬埔寨的洞里薩湖是一個水量季節(jié)變更很大的大湖。洞里薩湖北部的吳哥通王城兩邊有兩個巨大的長方形人工湖——西池和東池。這兩個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墻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庫。是聞名的古老的澆灌工程。讀圖回答7~8題。7.這兩個地上水庫最主要的補給水源是(C)A.雨水 B.地下水C.湖泊水 D.人工提水8.這兩個地上水庫能有效發(fā)揮澆灌作用的時間是(D)A.2~6月 B.5~9月C.8~12月 D.11~次年4月[解析]第7題,讀圖,湖泊的豐水期水面高于這兩個地上水庫的大壩,說明最主要的補給水源是湖泊水。豐水期水庫蓄水,枯水期為下邊稻田供應澆灌水源。第8題,這兩個地上水庫能有效發(fā)揮澆灌作用的時間是當?shù)氐目菟?,每年的旱季?1月~次年4月,其他月份降水較多,不須要澆灌或不是主要時期。下圖是沿20°N緯線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9~10題。9.下列關于甲地形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B)A.地勢低緩的唯一緣由是地殼運動長期不活躍B.氣候的形成與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有關C.河流水位季節(jié)變更小,含沙量小D.所在國是世界熱帶經濟作物自然橡膠的重要產地10.關于乙地形區(qū)的地形地勢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B)A.地勢起伏大 B.地勢南高北低C.山河相間 D.以高山峽谷為主[解析]第9題,依據(jù)圖示經緯度以及地形特征,可推斷出甲地位于南亞的德干高原,乙地位于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德干高原地勢低緩,與地殼運動長期不活躍以及外力的侵蝕作用有關;這里屬于熱帶季風氣候,西南季風的形成與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有關;受季風影響,河流水位季節(jié)變更大;自然橡膠主要產自東南亞。第10題,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地勢北高南低,以高山峽谷為主,地勢起伏大,山河相間分布。亭可馬里港位于斯里蘭卡東北部,是全國最大的海港。據(jù)此完成11~12題。11.與科倫坡相比,亭可馬里成為全國最大海港的有利條件是(A)A.位于海灣內,風浪小 B.位于河口,淡水足夠C.位于重要國際航線上 D.位于背風海岸,風浪小12.亭可馬里旁邊的河流(D)A.各月水量豐富 B.流域面積廣闊C.冬季結冰期長 D.水量季節(jié)變更大[解析]第11題,圖中顯示,亭可馬里位于海灣內,風浪小;而科倫坡不在海灣內,海浪較大。圖中顯示,科倫坡和亭可馬里都位于河口旁邊,淡水都比較足夠。是否位于重要國際航線上,圖中沒有顯示,材料沒有提示,無法推斷。斯里蘭卡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夏季吹西南風,冬季吹東北風。第12題,斯里蘭卡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夏季吹西南風,冬季吹東北風,亭可馬里旁邊的河流位于冬季風的迎風坡,降水量較豐富。斯里蘭卡為島國,中間為山地地形,中間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流入大海,流域面積較小。斯里蘭卡位于熱帶,河流沒有結冰期。亭可馬里旁邊的河流位于夏季風的背風坡,冬季風的迎風坡,所以冬季降水較多,夏季較少,水量季節(jié)變更大。二、綜合題13.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回答問題。材料一東南亞部分區(qū)域圖。材料二近年來,多個發(fā)達國家在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建立工業(yè)生產基地,其產業(yè)鏈環(huán)節(jié)上的分工狀況如下圖所示。(1)蘇門答臘島氣候類型是__熱帶雨林氣候__,這種氣候的成因是__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限制,盛行上升氣流__。該島地形的基本特征是__西(南)部為山地(多火山),東(北)部為平原(多沼澤);地勢西南高、東北低__。(2)蘇門答臘島聚落的分布特點是__沿海、沿河流分布__,緣由是__地形平坦,水源足夠,交通便利__。(3)材料一中A所在海疆是臺風主要源地之一,當臺風中心位于A地時,B城市風向為__西北__風。C是一條流經多國的國際性河流,該河流量季節(jié)變更與年際變更均較__大__(大、小),緣由是__季風氣候區(qū),降水季節(jié)和年際變更大__。(4)若在蘇門答臘島東部沿海修建連接甲乙兩城的鐵路,依據(jù)圖中信息簡要分析自然條件對該工程的影響。(5)東南亞和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一樣,在世界產業(yè)分工中處于不利地位,要變更此狀況,主要措施有哪些?[答案](4)利:地勢平坦;不利:多河流、沼澤,工程量大。(5)加強自主創(chuàng)新,駕馭核心技術;產業(yè)結構調整與升級,大力發(fā)展高端加工業(yè)與第三產業(yè)(如服務業(yè));樹立品牌意識;加強市場營銷,占據(jù)國際市場。[解析]第(1)題,蘇門答臘島位于赤道,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限制,為熱帶雨林氣候。圖中山脈、河流指示其地形的基本特征是西(南)部為山地(多火山),東(北)部為平原(多沼澤);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第(2)題,聚落受地形、水源、交通的影響,多沿海、沿河分布。第(3)題,B城市位于臺風中心西側,吹西北風。C是湄公河,流經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流量季節(jié)變更與年際變更均較大。第(4)題,甲乙均位于沿海平原,地勢平坦,但經過多條河流及大面積沼澤,工程量大,修建技術難度大。第(5)題,加強自主創(chuàng)新,駕馭核心技術;產業(yè)結構調整與升級,大力發(fā)展高端加工業(yè)與第三產業(yè)(如服務業(yè));樹立品牌意識;加強市場營銷,占據(jù)國際市場。14.(2024·四川省雙流中學高三10月月考)依據(jù)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南亞地區(qū)地形圖(甲)和印度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乙)甲乙材料二位于海上交通要道上的斯里蘭卡(如丙圖)自古以來有“寶石王國”之稱。寶石原巖以古老的變質巖為主,現(xiàn)普遍富集于島嶼土地的沖積層中,埋藏淺。丙(1)據(jù)圖乙指出印度降水量的特征,并分析全年最高月均溫出現(xiàn)在5月的主要緣由。(2)印度河(圖甲中①河)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水源。指出印度河的徑流量及季節(jié)變更特征,并從河水補給的角度說明成因。(3)從內、外力作用角度,簡述寶石富集于沖積層的過程。(4)分析K市發(fā)展寶石貿易的優(yōu)勢區(qū)位。[答案](1)降水量的特征:年降水量豐富;降水分明顯的旱雨兩季(或6~9月降水多為雨季,10~次年5月降水少為旱季)。最高溫的成因:5月太陽直射北半球,緯度低太陽高度較大,加之雨天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氣溫回升快速。(2)徑流量較小,有明顯的春汛和夏汛,夏季流量最大,冬季為枯水期。成因:流域內大部分地區(qū)氣候較干旱,年降水量少,蒸發(fā)量較大。河流源于高原高山,春季有大量積雪融水補給,夏季有山地降水和冰川融水補給。(3)含有寶石的變質巖,隨著地殼運動隆起上升并出露于地表;后經外力風化和流水的侵蝕、搬運、積累而富集于沖積層(沉積巖)中。(4)該國寶石資源豐富;地價低,勞動力價格低;處于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寶石貿易歷史悠久;海陸空交通便利,便于客貨集散;首都信息通達度高。[解析](1)降水量的特征主要從水量大小,水量的季節(jié)變更來分析。結合圖乙分析可見,該地年降水量豐富,降水多集中在6~9月,10月到次年的5月降水較少,降水有明顯的旱雨兩季。5月為印度的熱季,主要從太陽高度和天氣來分析。5月太陽直射點北移,太陽高度角增大,太陽輻射強;同時雨季未到,多晴天,氣溫高。(2)河流的徑流變更主要與河流的補給類型親密相關,印度河發(fā)源于北部喜馬拉雅山地的南坡,山上有常年的冰川,河流主要流經干旱地區(qū),降水較少。冬季12月~次年2月盛行東北季風,降水少;冬季溫度低上游山區(qū)封凍,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氣溫上升,上游地區(qū)高山冰雪溶化補給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7~9受南亞季風影響進入雨季,降水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高速公路橋梁灌注樁施工及防腐蝕合同
- 出口床墊采購合同范例
- 2025年度攪拌車混凝土運輸項目進度管理合同范本
- 寫作書籍聘用合同范本
- 保險代理人合同范本
- 侵權免責合同范本
- 房屋租賃遞增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店消防系統(tǒng)遠程監(jiān)控平臺建設與維護合同
- 內銷房購房合同范本
- 企業(yè)培訓課程合同范例
- 抖音火花合同電子版獲取教程
- 2024年青海省西寧市選調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綜合能力題庫匯編
- 2024年4月自考00608日本國概況試題
- 醫(yī)院食堂計劃方案
- 保衛(wèi)管理員三級培訓
- 2024年十八項醫(yī)療核心制度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七年級數(shù)學(上)有理數(shù)混合運算100題(含答案)
- 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基礎知識試題題庫
- 《初三畢業(yè)班開學第一課:收心及中考沖刺》班會課件
- 2024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新生兒轉運護理安全管理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