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第11課-古代日本【課件】g_第1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第11課-古代日本【課件】g_第2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第11課-古代日本【課件】g_第3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第11課-古代日本【課件】g_第4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第11課-古代日本【課件】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第11課

古代日本世界歷史劉嶼古代日本1.6世紀前的日本(1)出現(xiàn)小國(2)統(tǒng)一2.大化改新(1)背景(2)開始(3)內(nèi)容(4)影響3.幕府統(tǒng)治(3)社會結構(1)背景(2)開始(3)幕府的地位(4)武士道形成①莊園形成②武士出現(xiàn)③武士集團形成

19世紀六七十年代19世紀六七十年代1883-1885年日本平城京唐朝長安唐朝開元通寶日本和同開珎日本唐朝政治中央:二官八省地方:國、郡、里中央:三省六部制地方:州縣制經(jīng)濟班田收授法租庸調(diào)制均田制租庸調(diào)制改革是國家發(fā)展的動力。要正視自身的不足,積極改革求新,與時俱進。一個國家或民族應該善于學習他國的長處。日本大化改新帶給你的啟示:東瀛、東洋、扶桑日之丸、日出之國圓形,繪有16瓣黃色的菊花瓣圖案《君之代》櫻花和服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洲島

出現(xiàn)小國1-2世紀,日本有100多個小國約公元1世紀,日本一些小國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到了公元3世紀,這些小國逐漸統(tǒng)一……樂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分為百余國,以歲時來獻見云”。

——《漢書·地理志》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光武帝劉秀賜以印綬。

——《后漢書?東夷列傳》邪馬臺國在3世紀曾數(shù)次向三國中的魏進貢,并接受了魏帝的冊封與印綬。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小國林立古代中國人的日本印象漢倭奴國王印一衣帶水的鄰邦

統(tǒng)一5世紀,大和政權統(tǒng)一了日本公元3世紀以后,日本本州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一個較大的政權——大和國。在不斷的擴張中,大和國逐漸占領鄰近地區(qū),領土越來越大。大和統(tǒng)一

社會結構①大和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稱為“大王”,大王依靠貴族統(tǒng)治全國。大和國君主正式稱呼原本是“大王”,后稱“天皇”。據(jù)《日本書紀》記載,日本在向隋煬帝遞交的國書中首次在外交場合使用“天皇”一詞。古人繪制的日本第一代天皇陵園外景圖古代日本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毡鞠蛩鍩圻f交的國書

社會結構②王室和貴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領地。領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組織生產(chǎn)。由外來僑民中的有知識者編成的稱——部民制王室和貴族領地上的居民按分工分別編成不同的部,猜猜下列居民屬于什么部?從事農(nóng)業(yè)的稱為——田部從事海洋捕撈的稱為——海部看守山林的稱為——充任宮廷雜務的有——山部膳部、豚養(yǎng)部、馬飼部、鍛冶部、弓削部史部、藏部

社會結構部民是貴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隸。部民主要來自被征服者、中國和朝鮮的移民,戰(zhàn)俘和罪犯較少。這些人只能用于贈與,不能買賣和隨便殺害。他們有自己的家庭,地位近似于奴隸。在貴族和部民之間是大批平民,他們的地位由于財產(chǎn)變化也在變化,時刻有淪為部民的危險。部民部民地位:由于土地和財富不斷集中,社會矛盾空前尖銳,奴隸、部民和平民紛紛造反逃亡,社會陷入混亂。據(jù)史料,概括日本的統(tǒng)治出現(xiàn)了哪些新問題?各置己民,恣情驅(qū)使,又割國縣山海林野田池,以為己財,爭戰(zhàn)不已?;蛘呒娌⑷f頃田,或者全無容針之地?!度毡緯o》廣大部民“老者啖草根而死于道垂,幼者含乳以母共死?!北黄然驐壧油觯蚓郾娊俾印皬姳I、竊盜并大起之,不可止”。統(tǒng)治階級不得不考慮尋找新的出路,于是,一場改變?nèi)毡久\的改革開始醞釀——

背景①6-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直接影響著日本,推動日本進行改革。師從唐朝六七世紀之交,中國重新實現(xiàn)統(tǒng)一,隋、唐兩朝相繼崛起……高度發(fā)達的中國封建文化對周邊國家和東亞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影響。在朝鮮半島,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改革政治體制,加強集權化……東亞政治形勢的變化給日本帶來巨大壓力。——昊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公元7-9世紀,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中國的許多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以及風俗習慣等,通過他們傳入日本,對日本的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背景②大和皇族中改革派發(fā)動宮廷政變,孝德天皇即位,年號大化。宮廷政變大化改新前,蘇我氏等大貴族控制政權。645年,由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等人謀劃實施了暗殺權臣蘇我入鹿的宮廷政變。最終結果是權傾朝野的蘇我氏宗家滅亡。自此,皇室奪回政權。中大兄皇子等擁立輕太子為孝德天皇(36代天皇)。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蘇我入鹿乙巳之變

開始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稱日本國。日本孝德天皇參照起源于日本本土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又吸收了中國唐朝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于大化二年元旦,發(fā)布《改新之詔》,實施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大化改新孝德天皇

(596-654)中臣鐮足大化改新后“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p>

內(nèi)容①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中央集權的建立有利于統(tǒng)治根基和國內(nèi)局勢的穩(wěn)定。唐都長安奈良平城京唐三省六部制日本二官八省制日本全方位學習模仿唐朝

內(nèi)容②經(jīng)濟上:c.統(tǒng)一賦稅。a.土地國有制: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b.班田收授法: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抑制了土地兼并,削弱舊貴族勢力把廣大部民從氏族貴族的占有下解放出來,提高了生產(chǎn)者積極性,促進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租庸調(diào)制,充實國庫,提升了政府綜合實力租(實物地租)

庸(力役及其代納物)

調(diào)(地方特產(chǎn))充實國庫,提升政府的綜合實力。

影響大化改新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大化改新給日本社會帶來的變化——大化改新把氏族豪強改造成為律令國家服務的官僚,形成了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限制了為爭奪土地和人民而進行的無休止的斗爭,為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比較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私地私民貴族世襲公田公民中央任免大化部民變成農(nóng)民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改新大化改新百余后,日本社會又有怎樣的變化?按照不同功勞、職位、地位等把土地分給國民收租隨著封建制的發(fā)展,農(nóng)民受剝削越來越嚴重,大量逃亡,國家戶籍、田籍混亂,日本土地私有化開始

莊園形成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與土地兼并盛行。貴族、豪門、寺院大量購買兼并土地,建立莊園。10世紀左右,日本各地出現(xiàn)了不同規(guī)模的莊園“不輸不入”的特權,既不向國家納稅,也不準地方官吏進入莊園,干涉莊園事務。大莊園享有特權

武士出現(xiàn)地方豪強為了保護自己的莊園,把自己家族和仆從中的青壯男子武裝起來,組成一種血緣關系和主從制相結合的軍事集團,成員稱為“武士”。莊園主開始蓄養(yǎng)這些打手不再種地,專職練武成為了職業(yè)軍人,后來就慢慢地就形成了日本武士。

武士集團形成小的武士團追隨、服從一個更強大的首領,組成大的武士團。武士團有時代表莊園利益與地方政府對抗,有時也響應朝廷號召去征戰(zhàn)。經(jīng)過莊園主之間的斗爭、聯(lián)合,武士集團最后集中在兩大家族——

開始12世紀晚期,源氏武士集團擊敗平氏武士集團,源氏首領源賴朝獲得“征夷大將軍”稱號,設幕府于鐮倉。鐮倉幕府擁有獨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日本由此進入長達近700年的幕府統(tǒng)治時期。1192137815901868鐮倉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

幕府的地位幕府統(tǒng)治時期,幕府與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領“征夷大將軍”名義上由天皇任命,但實際上天皇大權旁落,成為一種禮儀性的擺設,幕府將軍實際上把持著國家大權。

武士道形成實質(zhì)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犧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實奴仆。武士效忠的對象不是國家,而是他的主公當生與死逼迫你選擇時,唯干脆利落地選擇死。我討厭考慮那些所謂的是非、正邪。不顧一切的盡心侍奉,無論什么事情都首先考慮主君就可以了。——山本常朝《葉隱》閱讀材料思考武士道的實質(zhì)是什么?武士效忠的對象是誰?武士集團的長期統(tǒng)治,逐漸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階層奉行的準則武士道,就是武士階層奉行的準則。

武士之道,即知死之道,在江戶時代最終成型。它不僅有日本神道教的“忠君愛國”思想,還吸收了儒釋道三家思想以及日本傳統(tǒng)文化中的很多元素。武士道的義、勇、誠、名與忠等準則中,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